容易混用的近义成语辨析40例

合集下载

50组最容易混淆的近义成语例析

50组最容易混淆的近义成语例析

50组最容易混淆的近义成语例析50组最容易混淆的近义成语例析有不少成语的意思十分相近,稍微不注意就会使用错。

我们应该在使用时十分注意“同”中求“异”,用“异”舍“同”。

为了帮助同学们正确使用,减少错写错用,笔者整理了50组近义成语加以辨析。

1.安分守己循规蹈矩二者都有“守本分,不越轨”之意,但“安分守己”重在守本分,不为非作歹;而“循规蹈矩”重在守规矩,不敢创新,不敢乱说乱动。

比如:他家做点小生意,向来安分守己,从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这个孩子有礼有貌,循规蹈矩,老师们都喜欢他。

2.鞭长莫及望尘莫及虽然二词都有“莫及”二字,但意思完全不同。

“鞭长莫及”借指力量达不到,“望尘莫及”则比喻远远落后。

前者有无法管理之意,后者指无法追及。

比如:旧中国国民党政府虽然也宣称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但是由于没有强大的海军,鞭长莫及,对于那里的一些岛礁并没有实行实际上的控制。

自从生了这场病,对于班上那些成绩优秀的同学,李芳已经望尘莫及,再也无法赶上了。

3.别具一格不落窠臼它们都有“与众不同”之意,但强调的重点不同:“别具一格”重在“格”,重在格调、风格,表示与其他不同;“不落窠臼”强调不落俗套。

比如:同其他地方的园子不同,无锡的梅园,面临太湖,以梅饰山,以山饰梅,别具一格。

这本侦探小说,构思新颖,不落窠臼,值得一读。

4.不负众望不孚众望这两个词因为读音相近而容易混淆,其实它们的意思完全相反。

“不负众望”是“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之意,“不孚众望”则是“不合乎大家的期望”之意。

比如:经过这段时间的休整和训练,刘翔终于不负众望,又一次取得了好成绩。

经过调查组一段时间的考查,发现马显明不孚众望,很多人对他都有意见,并不能带领当地群众脱贫奔小康。

5.不胫而走不翼而飞“不胫而走”专用来指消息等传播很快,“不翼而飞”则多用来指东西突然不见了(有时也用来指传播迅速)。

比如:昨天晚上常委会才做出的关于撤消张华职务的决议,本来是要求各位常委保密,后天才公布的,谁知这消息竟不胫而走,今天早上就在村子里传开了。

高考常见近义成语辨析

高考常见近义成语辨析

高考常见近义成语辨析1.提神:意为“使某人精神振作,精力充沛”;2.令人振奋:意为“使某人形成热烈的兴奋”;3.超越:意为“比别人好、优于别人”;4.超出:意为“越出某种限度、超出某种范围”;5.胜任:意为“能做到某事,有能力从事某项工作”;6.勇于:意为“有勇气处理困难的事”;7.解决:意为“找到原因,解决问题”;8.应付:意为“以短暂的行动或方法解决这种情况”9.解除:意为“从契约关系、法律约束等取消”;10.摆脱:意为“把某种不良情况彻底摆脱出去”;11.招架:意为“使某人回避危难,回避攻击”;12.躲开:意为“远离危险的地方或危险的人”;13.道歉:意为“情绪表达对另一方不正确行为的后果”;14.弥补:意为“把某一缺点补进去,把某一不足补偿进去”;15.乞求:意为“恳请,恳求”;17.承诺:意为“许诺,表示自己保证”;18.强调:意为“着重说明,突出显示”。

提神是作为一种精神支持,使一个人有能力继续工作、学习,可以让他的精神得到振兴,而令人振奋更加强调的是热烈的激情,尤其在一个集体中,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协作精神,蕴藏在情感上的兴奋;超越是指超过另外一个人,也就是达到一定程度,超出是超过普通水平、认可的标准;胜任意味着有满足岗位要求的能力,而勇于是指有勇气去尝试新的方法,面对各种困难;解决和应付都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但前者更加长远、系统,后者多用于当下的临时解决;解除和摆脱都是摆脱的方式,但是解除多指社会道德、合同关系或者权利和义务的束缚,摆脱是指从琐细中脱身出来;道歉和弥补则能够挽救一段否定的感情,其中弥补更加突出,也就是要求对方给予弥补;乞求和提请都表明申请者的态度,但乞求更加苦口细语,而提请是比较强烈的氛围;承诺则表示自己会做到,而强调则是更多地指出业务上的重点,强调重点,以便取得理想的效果。

50组最容易混淆的近义成语例析.doc

50组最容易混淆的近义成语例析.doc

50组最容易混淆的近义成语例析近义词是高考语文考试经常考察的,对于近义词大家要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才能轻松应付词义辨析题,下面教育为大家带来高考语文复习:50组最容易混淆的近义成语例析,希望大家能够用心掌握。

1.安分守己循规蹈矩二者都有守本分,不越轨之意,但安分守己重在守本分,不为非作歹;而循规蹈矩重在守规矩,不敢创新,不敢乱说乱动。

比如:他家做点小生意,向来安分守己,从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这个孩子有礼有貌,循规蹈矩,老师们都喜欢他。

2.鞭长莫及望尘莫及虽然二词都有莫及二字,但意思完全不同。

鞭长莫及借指力量达不到,望尘莫及则比喻远远落后。

前者有无法管理之意,后者指无法追及。

比如:旧中国国民党政府虽然也宣称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但是由于没有强大的海军,鞭长莫及,对于那里的一些岛礁并没有实行实际上的控制。

自从生了这场病,对于班上那些成绩优秀的同学,李芳已经望尘莫及,再也无法赶上了。

3.别具一格不落窠臼它们都有与众不同之意,但强调的重点不同:别具一格重在格,重在格调、风格,表示与其他不同;不落窠臼强调不落俗套。

比如:同其他地方的园子不同,无锡的梅园,面临太湖,以梅饰山,以山饰梅,别具一格。

这本侦探小说,构思新颖,不落窠臼,值得一读。

4.不负众望不孚众望这两个词因为读音相近而容易混淆,其实它们的意思完全相反。

不负众望是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之意,不孚众望则是不合乎大家的期望之意。

比如:经过这段时间的休整和训练,刘翔终于不负众望,又一次取得了好成绩。

经过调查组一段时间的考查,发现马显明不孚众望,很多人对他都有意见,并不能带领当地群众脱贫奔小康。

5.不胫而走不翼而飞不胫而走专用来指消息等传播很快,不翼而飞则多用来指东西突然不见了(有时也用来指传播迅速)。

比如:昨天晚上常委会才做出的关于撤消张华职务的决议,本来是要求各位常委保密,后天才公布的,谁知这消息竟不胫而走,今天早上就在村子里传开了。

这本书早上明明是放在桌子上的,下午就不翼而飞,再也找不着了。

小学语文易混淆的100组近义成语辨析

小学语文易混淆的100组近义成语辨析

100组近义成语辨析1.①爱憎分明②泾渭分明同:有“界限清楚”的意思异:①专指思想感情上的爱与恨;②多指人或事的好坏分得很清楚2.①安分守己②循规蹈矩同:有“规矩老实”的意思异:①偏重守本分,不胡来;②偏重拘泥成规,不敢稍做变动3.①安之若素②随遇而安同:有“对任何遭遇都不在意”的意思异:①多指处于困境,仍能跟往常一样;②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4.①按部就班②循序渐进同:有“遵循一定程序”的意思异:①强调按一定步骤和规矩;②强调逐渐深入或提高5.①暗箭伤人②含沙射影同: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异:①使用范围包括语言、行动,程度较后者重;②使用范围只包括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某事的意思6.①八面玲珑②面面俱到同: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很周到”的意思异:①多含贬义,偏重处事手腕圆滑;②中性词,偏重应付得十分周到7.①半斤八两②势均力敌同:彼此一样,不分上下异:①强调水平相等,多含贬义;②偏重力量相等8.①抱残守缺②敝帚自珍同:有“守着旧东西”的意思异:①贬义词,形容思想守旧,不肯接受新鲜事物;②褒义词,谦辞,比喻自己的东西虽不好,可是自己珍视9.①本末倒置②舍本逐末同: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异:①强调把主次关系颠倒了;②偏重舍弃主要的,追求次要的10.①别具一格②别开生面同:给人以新的印象、新的感觉异:①偏重“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多用于文学创作和某些事物;②偏重“生面”,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11.①病入膏肓②不可救药同:表示病情严重,无法医治异:①偏重“病重”,比喻病情严重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②偏重“救药”,强调无药可救12.①博闻强识②见多识广同:有“见识广”的意思异:①偏重见闻广博、知识面宽、记忆力强,只用于书面语;②偏重阅历深,经验丰富,多用于口语13.①捕风捉影②无中生有同:有“凭空捏造”的意思异:①偏重没有事实依据;②偏重本来没有,语气较重14.①不刊之论②不易之论同:有“不能改变”的意思异:①强调不可磨灭,不可更改;②偏重论断正确,不可改变15.①不堪设想②不可思议同:指不能想象异:①适用于严重的、不良的后果;②一般适用于奇妙的、深奥的、不可理解的事情或道理16.①不求甚解②囫囵吞枣同:有掌握知识不透彻,或对情况不够了解的意思异:①表示想懂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重在态度上,是中性词;②多指在学术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思考地笼统接受,重在方法上,是贬义词17.①不闻不问②漠不关心同:有“冷漠、不关心”的意思异:①偏重行动;②偏重态度18.①不翼而飞②不胫而走同:比喻流传迅速异:①通常指东西突然不见了,也可形容消息、言论等传播迅速;②多指消息传得快19.①陈词滥调②老生常谈同:指讲惯听厌了的话异:①谈的内容既陈旧又空泛(滥:空泛,不合实际),含贬义;②谈的虽然是老话,但不一定没有现实意义,属中性词20.①出尔反尔②反复无常同:经常变卦异:①偏重语言上前后矛盾;②偏重表现上变化无常21.①出神入化②炉火纯青同:指达到的境界很高异:①形容技艺高超、神妙;②还可用于学术、修养方面22.①处心积虑②殚精竭虑同:有“费尽心思”的意思异:①强调蓄谋已久,含贬义;②强调用尽精力,费尽心思,偏褒义23.①唇齿相依②唇亡齿寒同: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异:①强调相互依存;②强调利害相关,一方遭难,另一方也跟着遭难24.①大庭广众②众目睽睽同:表示有许多人的场合异:①指聚集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②指很多人注目的场合(睽睽:睁大眼睛注视的样子)25.①大张旗鼓②雷厉风行同:有“公开做事,声势浩大”的意思异:①强调声势和规模很大;②形容执行政策法令等严格而迅速,也强调声势大而行动快26.①顶礼膜拜②五体投地同:表示崇拜之意异:①偏重崇拜;②偏重敬佩27.①东山再起②死灰复燃同:有“重新开始”的意思异:①指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②比喻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28.①咄咄逼人②盛气凌人同:形容气势汹汹,使人难堪异:①应用范围广,不限于人,还可用于气势、形势、命令等;②只用于人,并含有傲慢自大的意思29.①阿谀奉承②趋炎附势同:比喻奉承、依附有权势的人异:①偏重阿谀,用好听的话讨好人;②偏重趋炎,迎合权势(炎、势:指权势)30.①耳濡目染②潜移默化同:有“不知不觉受到影响”的意思异:①所说的对象只是耳朵听到的、眼睛看到的;②主要是思想或性格方面起了变化31.①防患未然②未雨绸缪同:表示事前做好准备异:①偏重预防;②偏重准备32.①匪夷所思②不可思议同:有“不可理解”的意思异:①指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②指难以想象,不能理解33.①风言风语②流言蜚语同:表示没有根据的话异:①多指无意传说,传说者多出于无知、怀疑和猜测;②多指有意传说,传说者往往出于险恶用心34.①锋芒毕露②崭露头角同:有“才能显露出来”的意思异:①喜欢表现自己的才能,还可比喻骄傲自负;②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不含骄傲自负之意35.①浮光掠影②走马观花同:表示印象不深异:①比喻事物留下的印象不深;②多指观察事物不仔细36.①改邪归正②弃暗投明同:从坏的方面转向好的方面异:①偏重不再做坏事;②偏重在政治上脱离黑暗势力,投向进步势力37.①苟且偷生②得过且过同:形容只图眼前,不顾将来异:①偏重贪图眼前的安逸;②偏重胸无大志,工作马虎,不负责任38.①狗尾续貂②画蛇添足同:有“所做事情不当”的意思异:①指拿不好的东西续在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②比喻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39.①孤注一掷②破釜沉舟同:有“最后拼一下以求胜利”的意思异:①偏重尽所有力量作最后一次冒险;②偏重下决心决一胜负,含褒义40.①故步自封②墨守成规同:因循守旧,不求进步或革新,都含贬义异:①偏重不求上进;②偏重固执守旧,不肯改进41.①光明磊落②光明正大同:心地光明的意思,用于人及其言行异:①偏重人的精神品质,指襟怀坦荡,没有私心;②指人的行为正当、正派42.①骇人听闻②耸人听闻同:有“使人吃惊”的意思异:①结果使人吃惊害怕;②指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43.①含糊其辞②闪烁其词同:有“说话不清楚、不明确”的意思异:①偏重说得含糊不清;②偏重说话故意遮遮掩掩、躲躲闪闪,不肯说出事情的真相和要害44.①花天酒地②醉生梦死同:形容腐朽糜烂的享乐生活异:①偏重迷恋酒色;②偏重浑浑噩噩、糊里糊涂地生活45.①画饼充饥②望梅止渴同: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常可以通用异:①有“画饼”的行动;②只表示“空等”“空望”46.①涣然冰释②烟消云散同:有“消失”的意思异:①指消除嫌疑或误解;②指消除情绪或思想47.①挥金如土②一掷千金同:形容极度挥霍异:①偏重对钱财的轻视;②偏重一次花钱之多48.①疾恶如仇②深恶痛绝同:有“厌恶、憎恨”的意思异:①如仇,如同仇敌;②痛绝,厌恶、憎恨到了极点,语意较重49.①见利忘义②利令智昏同:表示为私利而做坏事异:①忘义,不顾道义;②智昏,头脑发昏50.①洁白无瑕②完美无缺同:指没有一丁点缺点和错误异:①适用于人和物,不适用于事情;②多指人和事51.①洁身自好②明哲保身同:指怕招惹是非异:①用作褒义时,偏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用作贬义时,多指怕惹是非。

高考成语重点复习-易混用的近义成语

高考成语重点复习-易混用的近义成语

高考重点复习--易混用的近义成语1.阿谀逢迎、趋炎附势:都有巴结奉承之意。

但前者多指用好听的话讨好人;后者比喻奉承依附有权势的人。

2.爱财如命、一毛不拔:都形容极其吝啬。

但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意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吝啬,语意轻。

3.爱憎分明、泾渭分明:都有界限清楚之意。

前者指思想感情的爱与恨,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显然不同。

4.安分守己、循规蹈矩:都有规矩老实之意。

前者侧重于规矩老实,守本分;后者侧重于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5.安之若素、随遇而安:都有对环境遭遇不在意之意。

前者多指面对不顺利的境况,仍能像平常一样;后者强调在任何环境中都安然自得,感到满足,也有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之意。

6.按部就班、循序渐进:都有按一定的顺序、步骤进行之意。

前者侧重于按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后者指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7.暗箭伤人、含沙射影: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

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指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别人,程度比后者重;后者的手段多是语言,并还有影射某人或某事之意。

8.八面玲珑、面面俱到:都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很周到之意。

但前者多含贬义,侧重于处事手腕圆滑;后者是中性词,侧重于应付周到之意。

9.跋山涉水、风尘仆仆:都有旅途辛苦之意。

但前者重在远行艰辛;后者重在长途奔波忙碌。

10.百依百顺、惟命是从:都有顺从之意。

但前者含有由于感情的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后者多用于上下级之间,无条件地遵照执行。

11.半斤八两、势均力敌:都有彼此一样,不分上下之意。

但前者强调水平相等;后者偏重于力量相等。

12.半途而废、浅尝辄止:都有没有完成之意。

前者侧重在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后者侧重“浅”,没有深入。

13.包办代替、越俎代庖:都包办之意。

但前者重在包办;后者重在超越权限。

14.饱经沧桑、饱经风霜:都指阅历深。

但前者侧重于经历许多世事变化;后者侧重于经历长期困苦生活的磨炼。

15.低三下四、低声下气:都形容卑恭、无骨气。

常见近义成语辨析200例

常见近义成语辨析200例

常见近义成语辨析200例一、经常被误用的成语1 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

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2 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

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

“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

3 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4 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

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5 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6 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

常误用为贬义词。

7 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

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8 鼎力相助;敬词,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9 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

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0 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

常误用为贬义词。

11 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

常误用为贬指。

12 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

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13 脑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

常误用来形容“贬义词”,贬义词。

14 身无长物:指人贫困。

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15 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16 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

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17 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

18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19 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20 卓尔不群: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

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

21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

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22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易误用为“进入”。

23 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

与“景物”无关。

24 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审问。

近义成语辨析及例句

近义成语辨析及例句

近义成语辨析及例句
1、鱼目混珠vs 鱼龙混杂
鱼目混珠: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例句:这些冒牌货鱼目混珠,让消费者难以分辨真假。

鱼龙混杂:比喻好坏混杂,难以分辨。

例句:这群人鱼龙混杂,要小心谨慎,避免上当受骗。

2、见微知著vs 一叶知秋
见微知著:比喻从细微之处可以洞察全局或者发现问题。

例句:他从小事中见微知著,能够预见未来的趋势。

一叶知秋:比喻从一点可以推断出全局或者预见事情的发展。

例句:他的表现一叶知秋,预示着整个团队的前途。

3、画蛇添足vs 多此一举
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情,反而坏了事。

例句:他已经做得很好了,你再去修改就是画蛇添足。

多此一举:形容做不必要的动作或事情。

例句:他这么做完全是多此一举,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4、井然有序vs 有条不紊
井然有序:形容排列整齐,有条理。

例句:他的房间总是井然有序,令人赏心悦目。

有条不紊:形容做事有计划,有条理。

例句:他在工作中总是安排得有条不紊,效率很高。

公考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公考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公考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1.【安分守已/循规蹈矩】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

异:前者偏重于守本分,不胡来;后者偏重在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2.【安之若素/随遇而安】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不在意的意思。

异:前者多指处于困境,仍能跟往常一样;后者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素:平日,往常)。

3.【按部就班/循序渐进】都有遵循一定的程序的意思。

异:前者强调按一定步骤和规矩;后者强调逐渐深入或提高(部、班:门类,次序;就:遵照)。

4.【暗箭伤人/含沙射影】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

前者使用的手段包括语言、行动,程度比含沙射影重;后者手段只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5.【八面玲珑/面面俱到】都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很周到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

异:前者多含贬义,偏重于处事手腕圆滑;后者是中性词,偏重于应付得十分周到。

6.【跋山涉水/风尘仆仆/风餐露宿】都有旅途辛苦之意。

异:跋山涉水重在远行艰辛;风尘仆仆重在长途奔波忙碌;风餐露宿重在强调野外食宿艰难。

7.【百依百顺/唯命是从】都有怎么说就怎么做的意思。

异:前者含有由于感情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后者有贬义,多用于下级对上级。

8.【半斤八两/势均力敌】都有彼此一样、不分上下之意。

异:前者多带贬义;后者偏重力量相当。

9.【半途而废/浅尝辄止】都有中途停止之意。

异:前者偏重在半,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后者偏重在浅,不深入(辄:就)。

10.【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墨守成规】都有因循守旧的意思。

异:抱残守缺偏重在不肯接受新事物;故步自封偏重在不求进取;墨守成规偏重在按老规矩办事。

11.【本末倒置/舍本逐末】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

异: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颠倒;后者强调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12.【比比皆是/俯拾皆是】这两个成语都表示相同的事物很多,到处都是。

异:比比皆是侧重表示多得很,到处都是;俯拾皆是侧重表示容易得到;比比皆是的对象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俯拾皆是的对象只能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容易混用的近义成语辨析40例
某些成语意义比较接近,有些题目就是要求我们辨析其意义或用法上的差异。

如果不能明辨其差异,自然就难以选出正确答案,备考时必须注意。

例如:
1、【安分守己 循规蹈矩】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

前者偏重于守本分,不胡来;后者偏重在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2、【安之若素 随遇而安】都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不在意的意思。

前者多指处于困境,仍能跟往常一样(素:平日、往常);后者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

3、【跋山涉水 风尘仆仆 风餐露宿】都有旅途辛苦之意。

“跋山涉水”重在远行艰辛;“风尘仆仆”重在长途奔波忙碌;“风餐露宿”重在强调野外食宿艰难。

4、【半斤八两 伯仲之间】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等于十六两)。

一个半斤,一个八两,强调水平相等。

通常比喻彼此不分上下,较多用于贬义。

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指老大、老二;间,中间。

意为不分上下。

5、【包办代替 越俎代庖】都有包办之意。

前者重在“包办”;后者重在“超越权限”。

6、【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都有因循守旧的意思。

“抱残守缺”偏重在不肯接受新事物;“故步自封”偏重在不求进取;“墨守成规”偏重在按老规矩办事。

7、【本末倒置 舍本逐末】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

但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颠倒了;后者重在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8、【标新立异 独树一帜】都有自成一套,提出的主张与众不同的意思。

前者偏重在显示特点;后者偏重在创造出独特风格或另外开创局面,多含褒义。

9、【病入膏肓 不可救药】都表病情严重,无法医治。

前者偏重
在“病”,比喻病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后者偏重在“救药”,强调无法挽救。

10、【博闻强志 见多识广】都含有见识广的意思。

前者偏重在见闻广博,知识面宽,记忆力强,只用于书面语;后者偏重于阅历多,多用于口语。

11、【捕风捉影 无中生有】都含凭空捏造之意。

前者偏重在没有事实根据;后者偏重在“本来没有”,语气也较重。

12、【不刊之论 不易之论】都有不能改变之意。

前者强调不可磨灭,不可更改(刊:消除,删改);后者重在论断正确,不可改变。

13、【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推心置腹】都表示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

“畅所欲言”偏重在说话尽情,“各抒己见”重在发表己见;“推心置腹”重在待人真诚,而且“推心置腹”所涉及的对象一般是一个人或较少的人。

14、【大发雷霆 怒不可遏】都表示十分愤怒。

前者偏重发怒时的高声斥责;后者强调愤怒难以抑制(遏:止住)。

15、【大公无私 铁面无私】都表没有私心。

前者表示一心为公;后者指不畏权势,不讲情面。

16、【得寸进尺 得陇望蜀】都比喻贪得无厌,不知满足。

前者表逐步进逼,越要越多;后者强调的是得到这个,还想那个。

17、【阿谀逢迎 趋炎附势】都有巴结奉承之意。

前者指用好听的话讨好人;后者比喻奉承依附有权势的人(炎,势,比喻权势)。

18、【耳闻目睹 耳濡目染】都有耳朵听到、眼睛看到的意思。

强调亲自听到、看到,受没受到影响则不管;后者强调经常听到、看到,并不知不觉受到深刻的影响(濡:沾湿、润泽;染:沾染)。

19、【防患未然 未雨绸缪】都表示事前做好准备。

前者重在预防;后者重在准备。

20、【风言风语 流言蜚语】都表示没有根据的话。

前者多指无意传说,传说者多出无知、怀疑和猜测;后者多指有意,传说者往往出于险恶用心。

21、【孤注一掷 破釜沉舟】都有最后拼一下以求胜利的意思。

前者偏重在尽所有力量作最后的一次冒险(注:赌注、赌博时押上的钱),多含贬义;后者偏重在下决心决一胜负,多含褒义。

22、【固执己见 一意孤行】都有不听劝告的意思,前者的侧重点在坚持自己的意见,后者的侧重点在坚持自己的行为。

23、【骇人听闻 耸人听闻】都含有使人吃惊的意思。

但其区别在于,用“耸人听闻”时,所说的是故意夸大了的事,甚至未必是事实,说者的目的就是要使人震惊;用“骇人听闻”时,说明发生的事是事实,指惊人的残暴,卑劣的坏事。

24、【含糊其辞 闪烁其辞】都有说话不清楚、不明确的意思。

前者着重在说得含混不清;后者着重在说话遮遮掩掩、躲躲闪闪。

25、【汗牛充栋 滥竽充数】前者形容书多。

用牛运输,牛累得出汗;书堆满屋子,顶到栋梁。

后者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是以次充好。

也用作自谦之词。

26、【厚颜无耻 恬不知耻】都形容不知羞耻,常可通用。

前者偏重在脸皮厚;后者偏重在做了坏事仍满不在乎(恬:安然,无动于衷)。

27、【挥金如土 一掷千金】都形容极度挥霍。

前者偏重在对钱财的轻视;后者偏重在一次花钱之多。

28、【回味无穷 耐人寻味】都形容意味深长。

前者只限于事后回忆,在追忆中体会到意趣很深;后者不仅指事后,也可以指当时。

29、【洁身自好 明哲保身】都指怕招惹是非。

前者用作褒义时,偏重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用作贬义时,多指怕惹是非。

后者用作褒义时,偏重指处世待人,十分明智;用作贬义时多指怕犯错误或怕得罪人,是不讲原则的自由主义的表现。

30、【口蜜腹剑 笑里藏刀】都形容阴险狡诈。

前者偏重嘴甜;后者偏在脸笑。

31、【理所当然 天经地义】都表示按道理应该如此的意思。

后者偏重在合乎道理,语气重,色彩庄重;前者偏重在应当如此,适用范围要比“天经地义”宽得多。

“天经地义”还可指非常正确的、不能改变的道理。

32、【恋恋不舍 流连忘返】都有舍不得离开的意思。

前者语义范围广,可指一切所留恋的人、事物、景物等;后者偏重在对景物的留恋。

33、【每况愈下 江河日下】都有越来越坏的意思。

前者偏重在笼统地表示越来越坏(愈:越发,更加);后者偏重在一天天坏下去。

34、【恰到好处 恰如其分】都表示做事、说话达到适当的程度,常可通用。

前者偏重在恰巧达到最好的地步;后者偏重在正合分寸。

35、【巧夺天工 鬼斧神工】都指技艺高超巧妙。

但前者侧重于人工,后者侧重于天然。

36、【熟视无睹 视而不见】前者指常看见却跟没有看见一样,指对某一事物漠不关心。

后者指虽然睁着眼看,却什么也没有看到,指不注意或不关心,常和“听而不闻”连用。

前者强调的是经常看到就像没有看到一样,突出的是“熟视”。

后者强调的是看见了就像没有看见一样,突出的是不注意。

37、【谈笑风生 谈笑自若】都有谈话时有说有笑的意思。

前者表示谈话时兴致勃勃,气氛活跃,多用在平时说话;后者表示不变常态,多用于紧张、情势严重时的谈笑。

38、【瑕不掩瑜 瑕瑜互见】都表示同时具有优点和缺点。

前者
是“缺点遮不住优点”的意思;后者比喻有优点也有缺点,没有主次之分。

这两个成语不能通用。

39、【义不容辞 责无旁贷】都含有应该承担,不能推辞的意思。


者偏重于在道义上不允许推托;后者偏重在责任上不可推卸(贷:推卸)。

40、【众口铄金 有口皆碑】众口铄金:铄金,熔化金属。

众口一词,足能熔化金属;比喻谣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有口皆碑:碑,记功碑。

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比喻人人称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