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输液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合集下载

智能输液系统设计方案

智能输液系统设计方案

智能输液系统设计方案智能输液监控管理系统是一套集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为一体的输液管理平台。

系统在不改变原有输液方式的基础上,应用自主知识产权,创新了输液管理模式,实现了输液的集中监控、量化管理和规范服务。

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解决患者输液过程中的焦虑和烦恼,是输液管理及临床护理模式上的一次变革,提升了现代化信息化管理水平。

目录1.智能输液监控管理系统概述2.智能输液系统方案架构划分3.智能输液系统方案应用案例1.智能输液监控管理系统概述1.智能输液监控管理系统是针对医疗机构和患者而设计的。

由智能输液监控站、智能输液监控无线网络终端、智能输液监控器、智能移动终端等几部分组成。

2.系统终端通过无线射频技术逐次扫描各床位的输液监控器,输液监控器能智能判断输液的开始值、输液余量、流速、剩余时间并记录,并在主机软件界面、移动护理终端、护士PDA及智能护士腕表上警报显示(提示并警报)。

3.显示界面带有自动语音提醒功能和错误警报功能,护士只要看界面显示屏右侧刻度区内的病床号即可判断输液即将结束的病床有哪些;并且输液过程中发生的流速过快、过慢、滴停、结束、病人离开状态等均能在主站及各终端警报提示。

4.在主站显示的输液信息,还可以通过医院WIFI网络实时同步到护士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上,便捷方便,可视化高。

更可让医院管理者在任何医院网络终端查看任意科室的实时输液治疗状态及历史记录。

英唐众创技术公司开发的这整套系统通过输液监控器(床边机)收集病人的输液信息,通过无线射频网络传输到主站、护士站电脑、PDA以及护士腕表等显示终端上。

可以帮助护士实时监控病人输液状况,使病人输液可以高枕无忧。

2.智能输液系统方案架构划分简单来说,整个系统架构划分为三层:采集终端层、中继传输层和应用管理层。

采集终端层起执行者的作用,主要负责采集吊瓶输液液体存量数据。

中继传输层设备作为中继多跳数据设备使用,并将终端采集设备发送给它的数据转发至中继节点设备,中继节点设备通过串口发送给监控处。

智慧输液监测系统组成设计方案

智慧输液监测系统组成设计方案

智慧输液监测系统组成设计方案智慧输液监测系统是一种利用物联网技术,对输液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的系统。

其主要目的是提高输液的安全性和效率,并减少人工管理的工作量。

下面是智慧输液监测系统的组成及设计方案。

1. 传感器网络:智慧输液监测系统需要使用各种传感器来实时监测输液过程中的各项参数。

传感器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通过物联网技术将监测到的数据传输到云端服务器进行处理和存储。

2. 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接收传感器传输的数据,并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

服务器可以根据预设的规则和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比如检测输液速度是否正常,输液量是否超过设定限制等。

同时,服务器还可以记录和存储输液过程中的各项数据,以便后期分析和报告生成。

3. 用户终端:智慧输液监测系统需要为用户提供一个方便的操作界面。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来查看输液过程中的实时数据和报警信息。

同时,用户也可以通过终端设备对输液过程进行远程控制和调整,比如修改输液速度、设置报警阈值等。

4. 报警系统:如果发现异常的输液情况,智慧输液监测系统应该能够及时发出报警。

报警可以通过短信、电话、声音等方式进行。

同时,系统还应该能够将报警信息发送给相关的医护人员,以便他们能够及时采取措施。

5. 数据分析和报告生成:智慧输液监测系统还应该能够对输液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报告生成。

通过对输液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和预测问题,并提供给医护人员参考。

报告生成可以在系统中定期自动完成,也可以由用户在需要时手动生成。

在设计智慧输液监测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系统的可靠性:智慧输液监测系统需要保证输液过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因此,在选择传感器和通信设备时,需要考虑其稳定性和准确性。

同时,云端服务器也需要具备高可用性和数据备份功能,以防止数据丢失。

2. 数据的隐私与安全性:智慧输液监测系统涉及到患者的个人信息和输液数据,对数据的隐私和安全性需要特别重视。

无线输液报警系统设计

无线输液报警系统设计
称 重传 感器根 据 输 液 吊瓶 的 质量 产 生 差 分 电压 信 号 , 并 将 该 低 频 微 弱信号 幅值放 大后 输 入 到 A D C转 换 为 数字 信 号 再送 入 单 片 机 . 单 片机将该 数值 与 设 置 的警 戒 值 进 行 比对 , 若 未 达 到警 戒 值 则 继 续
5 ) 低功耗 性 ; 6 ) 可 以通 过键 盘输 入报警 警戒值 .
号后显示报 警 的地 址和床 位信 息等. 系 统具有体积小 、 功耗低 、 传 输 距 离较 远 的 特点 , 实用性 强、 性 能稳 定 , 有 一 定 的 推
广价 值 . 关 键 词
1 无线输液报警 系统原理
大. 当称 重传感 器 上 加上 1 0 0 g砝 码 后 , 运 放 输 出 为 2 . 3 存储 器设 计 2 . 2 8 V . 运 放部 分 电路如 图 2 所示. 2 . 2 模数 转换 设计 在参 考 电压 与 电源 引脚 加入 了一 大一 小 的滤 波
0 引言
为 了解决 传 统输 液 系统 存 在 的 问题 , 甚 至 在无 人 看 守 的 情 况下 能 将病人 的输 液 信 息及 时通 知 护 士 , 本 文 提 出 了 一种 输 液 无 线 报 警 系统 的设 计方 案 , 主要实 现 以下 几个 功 能 : 1 ) 对 输 液 吊瓶 进行 实 时监 控; 2 ) 使 用无 线发射 接收 ; 3 ) 可 自定义 床位 信息 ; 4 ) 报 警信 息可 靠性 ;
文章编号 : 1 6 7 4 - 7 0 7 0 ( 2 0 1 3 ) 0 6 - 0 5 4 8 - 0 5
无 线 输液 报 警 系统设 计
徐 冬冬 郭薇 葛小宇
摘 要 提 出 了一 种 基 于 MS P 4 3 0单 片 机 的 能 够 自动 实时监 控 输 液 状 态 的 无 线 报 警 系统 . 系统 采 用 O P A 2 3 3 5放 大 来 自称 重 传感器的模 拟信 号 , 经A D s 7 8 1 8转 换 为 数字信号 ; 由 MS P 4 3 0单 片机 监控 输 液 状 态, 产 生报 警 信 息 并 通 过 无 线 发 射 系 统 发 出: 地 址 匹 配 的 接 收 端 接 收 到 报 警 信

无线液体点滴速度监控装置的设计

无线液体点滴速度监控装置的设计

CONO MIC CON STR UCTION 经济建设5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无线液体点滴速度监控装置的设计输液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药效以及患者生命安全。

临床上人为监控误差大、可操作性差,使得输液速度很难实时控制。

本文设计的液体的点滴速度监控装置利用红外传感器实时检测输液的速度,将采集的点滴速度实时无线传输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通过与设定速度比对发出无线控制信号,来调节流速调节器来调节液体的流速,从而实现点滴速度自动调节。

本设计只需将速度检测和速度调节部分固定在一次输液器上即可使用,无需专用输液器,也可扩展应用到其他液体速度监控装置领域。

点滴输液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大部分药物的输液速度都有严格的规范。

由于在输液前人工控制速度存在误差,在输液过程中人工监护输液速度工作量大很难保证输液的速度。

目前的研制点滴液体速度监控装置大多都为有线检测装置且需要通过输液瓶的高度来调节点滴的速度,这些点滴输液器需要专用的输液器使得输液成本加大,很难在医疗市场推广。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设计了一款无线液体点滴速度监控装置。

该系统以单片机ST C 89C52为控制中心,采用红外发射接收对管装置检测液滴速度,并实时将检测的速度值无线发送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据传输的速度值来实时发送控制信号给液体调速模块来实时调节液体流速,从而实现点滴流速自动监控的目的。

1.硬件设计本系统硬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如图1所示,包括速度检测、控制中心、速度调节三个模块。

每个某块都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均可以独立工作。

速度检测部分检测输液速度值并将速度信号实时传输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部分主要负责接收检测部分的速度数据信号,根据接收的速度值来判断是否需要调速,若需要调速则向速度调节模块发送速度调节模块信号;速度调节再接收到速度调节信号后,判断是速度增加还是减少信号然后驱动步进电机调节液体流速调节器孙佰顺武传佳李洪亮图硬件原理框图81的调节滚轮来增加或减少点滴输液速度。

构建门诊无线输液管理系统

构建门诊无线输液管理系统

311 R I . . FD技 术
RI FD射频识பைடு நூலகம் 是一 种非接触式的 自动识 别技
术 。医院在诊疗 的过程 中每天都有大量 的病人 诊疗 信息 、 品信息 药
种繁多、 用药 复杂, 输液 高峰期患者集 中、 护士工作繁忙 , 护士难 以 做到计划安排 , 致使查对制度落实不严 , 患沟通缺乏 时间, 护 患者基 本需求 不能满足 , 容易造成护理缺陷事故 和发生护理纠纷。
助理是为了满足实际应用的移动性 和便携性的需求 。 集成 了移动计
算, 无线 呼叫、 条码和 R I FD扫描 等技术 的设备 , 不仅具有传 统移 它
动计算设备所具备的功能 , 而且还支持一 、 二维 条码 和 R I FD标签信 息采 集、 灵活 的语音和数据通信 以及方便的无线局域 网同步等功 能
2 传 统 门 诊 输 液业 务 流 程 及 安 全 隐 患
传统门诊输液业务流程是 : 士通 过 H S 护 I 系统接 收并核对患 者 处方信息 , 打印、 粘贴 输液 瓶签 、 配液 ; 呼喊患 者、 再次核 对患 者姓
名、 年龄以及药物后对患者进行输液处理 ; 患者需要服务时 , 大声呼 喊或者到护士站求助 ; 护士接瓶操作时需再次人工核对 ; 输液结束 , 患者呼喊护士拔针。通过深入分析 , 我们发现 以上流程存在 以下问
现代医院 2 1 5 00年 月第 1 卷 第5期 O
医 院 管 霸塌簪 M d m H s t a 1 d 1 o r oe o ̄ a M y 0 0V N l 2 0 5
1 41
构 建 门诊 无 线输 液 管 理 系 统
黄 荣 星
BUl DI L NG OUT T l L SS TR HE W RE E ANSF USI ANAGE E T S T M ON M M N YS E

基于无线网络的静脉输液监控系统的设计

基于无线网络的静脉输液监控系统的设计

输入 ( 设定 ) 从站和主站键盘
系统组成
从站微处理器 ,无线适配器 , 计算机管理软件
从 站 微 处理 器 将 有关 的输 液信 息发 送 至 主站 ; 总 线适
系 统 功 能 性 能 成 本
配 器 对 主 从 站提 供通 信 支 持 ; 计 算 机 管 理软 件 对 各输
多 点通 信 系 统主 要 有 星 型 、环 型两 种 , 环 型 系 统 主要 传 输 较 远 距 离 、不 要求 实 时 性 的场 合 , 星型 系统 主 要 在 近距 离 条件 下应 用 , 且 适 用 于实 时 性 要求 高、 数据 量较 大 的场 合 , 本 文所 选 择 的系统 就 是星 型系 统 。
该单片机的寻址 空间较大 , 有1 6 条地址线 , 外部数据与程 序存 储 器可 到 6 4 k b的 寻址 范 围 , 可访问 I / O口 ,2 - 1 3 M H z的 工 作 频 率 。同 时 , 该 单 片机 选 择模 块 化 结 构 , 能 够增 删 一 个 指令 兼容 、模 块 引脚 , 是 一种 系 列化 的新产 品 。
图 2 输液监控器硬件组成图
监测输液滴速 。 当输液即将完成时 , 输液监控仪进行报警 ,阻
断输 液软 管后 , 使 输 液停 止 。
2 . 5软件设计方案
该系 统 主 要分 为 可视 化 程 序 3系统总体构建方案 该系统主要 由软件、硬件构成 , 按照需求分析 , 该系统输
液单元进行监控分析。 对 输 液 信 息 和体 征 信 息 即时 更 新
尽 量 低 廉
功耗
尽量低能耗
2 . 2 系统 构建 方案 按 照 系统 需 求 ,该系 统 构建 包 含 上位 P C机 、输 液 监控 仪 、 无 线 网络通 信设 备 等三 个 主体 , 上位 p c 机 作 为主 站 , 同输 液 监 控仪 实现 远距 离传 输 , 一 般大于 8 0 m的传输 距离 , 输 液监 控仪

静脉无线输液监控系统毕业论文

静脉无线输液监控系统毕业论文

摘要静脉无线输液监控系统摘要静脉输液是我国目前临床治疗中最主要的一种输液方式,在实践工作中,医护人员一般是靠经验和观察通过转动输液器上的滑轮对滴速进行手动调节的,这种方法经常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一是临床经验不是很丰富的医护人员对滴速的把握就不会很准确,容易造成输液速度过快导致患者出现不适或速度过慢而影响治疗效果;二是若输液时间较长,容易导致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疏忽,增加医疗事故隐患。

三是需要随时监控输液情况,加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任务。

因此提高输液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以及降低输液过程中的隐患势在必行。

为实现输液的自动!准确和非接触测量,设计一种红外线输液光电计数传感器。

通过对不同浓度和性质的药液每毫升所含的液滴数的实验数据分析,发现大多数药液每毫升所含的液滴数大致是相同的。

利用液滴的数目来反映己输液量的多少是可行的。

该智能医疗输液系统可以对多床位的液情况进行远程监控,能针对不同的病人设定不同的滴速,输液出现异常情况时会产生报警,液体输完时可自动切换至另一瓶。

本智能医疗输液系统可以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减少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医疗事故,增强医院市场竞争力。

关键字:液滴检测;远程监控;光电传感器;nRF905IAbstractAbstractVein infusion is the most signifieant way of clinieal treatments in China.Through obsewation and experience , nurses usually turn the Pulley by hand to adjust the speed of infusionin Praetie . But this method often leads to avariety of abnormal situations : Firstly , for some nurses of Poor clinical experience theycould not control the drip rate very aeeurately , that is to say , infusion speed is Either too fast to make Patients discomfort or too slow to influence the treatment effects ; Secondly , the longer infusion time could easily result in the negligence of patients and increase medical risks ; Thirdly the need to keep monitoring the situation of infusion adds the workloads of medical staff . Thereby, it is imperative to enhance the intelligence and automation of infusion system and decrease the risks in the transfusion proeess.In order to realize the infusion automatically and accurately and the non-contact survey,a count-Photoelectticity-infrared ray sensor is designed.Pass to the different density and the infusion fluid each of the property contain of the experiment data analysis of thedropping number,diseovered majority infusion fluid each milliliter institute contains thedropping number approximately is same.Make use of dropping number to reflect the transfusion volume how many is feasible.This intelligent medical infusion system can remote monitor the situations of multi-bed infusion,set different drip rates for various patients,produce an alarm when the unusual infusion circumstance happens,and automatically switch to another bottle when the liquid uses up.This proposed intelligent medical infusion system can elevate the hospital`s service level and quality of service,cut down on occurrences of medical malpractice during infusion,and enhance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of the hospital.Keywords:examining drop ; remote monitoring : photoelectric sensor : NRF-905II目录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I)1.1 选题背景 (1)1.2 输液无线检测系统国内外现状 (1)1.3 输液无线检测系统的应用前景 (3)1.4 本文主要内容 (3)2 系统总体设计 (4)2.1 系统总体框图 (4)3 无线输液监控系统的硬件设计 (5)3.1系统总体设计 (5)3.2 输液监控外围电路设计 (5)3.2.1 红外对管的选择 (5)3.2.2 外围电路的设计 (8)3.3 NRF905无线传输模块设计 (9)3.3.1 NRF905无线传输模块选择 (9)3.3.2 无线传输模块设计 (10)3.4 控制芯片 (15)3.5 LCD1602液晶显示模块 (19)3.5.1 显示模块的选择 (19)3.5.2 显示模块的设计 (20)4 无线输液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22)4.1 下位机的软件系统的总体设计 (22)4.2 Flash读写模块程序设计 (22)4.3 液滴数据采集部分识别 (27)4.4 数据显示子程序设计 (29)4.5 无线收发模块设计 (32)结论 (37)致谢 (38)参考文献 (39)I河北工程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1.绪论1.1 选题背景远程监控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与网络通信等手段让管理人或调度人员能够看到过去只有操作人员才能看到的远方现场的设备运行数据和状态的实时信息,同时监控中心对远程的现场进行监视和控制,也就要是人们常称的遥测,遥信,遥控和遥调。

无线输液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其在门急诊输液中的应用

无线输液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其在门急诊输液中的应用
1 . 3 卫 生信 息化 的发展 为 项 目的研 发 奠 定 了基 础
其服务 对 象 的特 点 和 自身 的工 作性 质 , 有 如 下 几个
特点 : 一是 输液 室 内人 多 、 人 员 复 杂且 流 动 性 大 , 不
易管 理 。二是确 保 患者 安 全 , 患 者 必须 接 受 安 全 可 靠、 无差错 的输 液 治 疗 。三 是输 液 量 的 1 3益增 多 与
C o mp a c t F r a m e w o r k t o a c h i e v e m a n a g e m e n t o b j e c t i v e s s u c h a s i d e n t i t y c h e c k , c l o s e d—l o o p m a n a g e m e n t , a n d a g o o d e f f e c t h a s
江苏 卫牛 事 业 管 理 1 2 0 1 3年 第 5期 ( 第2 4卷
总第 1 3 5期
无 线 输 液 管理 系统 的开 发 及 其 在 门急诊 输 液 中的应 用 △
景慎旗① 刘 云① 韩善 清① 朱一新①
摘 要 文章介绍江苏省人 民医院采用基于 C o m p a c t F r a m e w o r k框架 的 Wi n d o w s Mo b i l e 6 . 0平台 自主开发 了无线输液 身份校验 闭环管理 急诊输液
Y,J i a n g s u P r o v i n c e 21 0 02 9
Ab s t r a c t : A w i r e l e s s i n f u s i o n ma n a g e me n t s y s t e m i s d e v e l o p e d b y e mp l o y i n g Wi n d o ws Mo b i l e 6 p l a t f o r m b a s e d o n Mi c r o s o t f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线输液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首先是硬件设计方面。

无线输液系统的硬件设计主要包括传感器、控
制器和通信模块的选择和布局。

传感器用于检测输液过程中的液体流量、
输液速度和输液压力等参数,采集到的数据将传输给控制器进行处理。


制器负责对输液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控和控制,根据传感器数据进行调整。

通信模块用于与监护设备进行无线数据传输,常用的通信技术包括蓝牙、Wi-Fi和ZigBee等。

在硬件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传感器的准确性、控制器的稳定性和通信模块的可靠性,以确保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其次是软件开发方面。

无线输液系统的软件开发主要包括数据处理算
法的设计和嵌入式系统的开发。

数据处理算法用于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
进行处理和分析,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可以实现对输液流量、速度和压力
的控制和监测。

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包括对控制器和通信模块的编程,以及
开发与监护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的接口。

在软件开发中,需要充分考虑系统
的实时性和稳定性,以及对不同监护设备的兼容性,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
和兼容性。

最后是系统测试方面。

系统测试是对无线输液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行
验证的过程,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可靠性测试。


能测试用于验证系统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包括对数据采集和控制功能的测试;性能测试用于验证系统的性能指标,如数据传输速率和响应时间等;
可靠性测试用于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如长时间运行测试和异常情
况测试等。

在系统测试中,需要充分模拟实际使用情况,以确保系统的稳
定性和可靠性。

总之,无线输液系统的设计与实践需要进行硬件设计、软件开发和系
统测试等多个环节的工作。

合理的硬件设计、有效的软件开发和全面的系
统测试,将有助于提高无线输液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为医疗行业提供更好的输液管理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