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控释肥料标准

合集下载

缓释肥标准

缓释肥标准

缓释肥标准
缓释肥是指肥料中含有缓释成分,使得肥料中的养分能够缓慢释放,效果持久,减少肥料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对于缓释肥的标准,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养分缓释效果:缓释肥需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养分缓慢释放的效果,使得作物能够持续吸收养分,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缓释时间:缓释肥的缓释时间应该符合作物的生长需求,根据作物的种类和生长期制定不同的缓释时间。

养分含量:缓释肥的养分含量应当符合国家标准,以避免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

产品质量:缓释肥的产品质量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外观、含水率、重金属含量等。

环境友好:缓释肥应当对环境友好,尽量减少对土壤和水质的污染,符合环保要求。

缓控释肥料行业标准

缓控释肥料行业标准

《缓控释肥料》行业标准《缓控释肥料》行业标准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第22号公告批准,已于200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具体标准如下:缓控释肥料产品应符合表1的要求,同时应符合包装标明值的要求。

表1 缓控释肥料的要求项目指标高浓度中浓度总养分(N+P2O5+K2O)的质量分数/% ≥40.030.0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的质量分数/% ≥7050水分(H2O)的质量分数/% ≤ 2.0 2.5粒度(1.00mm-4.75mm或3.35mm-5.60mm)/ %,≥90养分释放期/月=标明值初期养分释放率/% ≤1528天累积养分释放率/% ≤75养分释放期的累积养分释放率/% ≥80中量元素单一养分的质量分数(以单质计)/%≥ 2.0微量元素单一养分的质量分数(以单质计) /%≥0.021.三元或二元缓控释肥料的单一养分含量不得低于4.0%。

2.以钙镁磷肥等枸溶性磷肥为基础磷肥并在包装袋上注明为“枸溶性磷”的产品、未标明磷含量的产品、缓控释氮肥以及缓控释钾肥,“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的质量分数”这一指标不做检验和判定。

3.三元或二元缓控释肥料的养分释放率用总氮释放率来表征;对于不含氮的二元缓控释肥料,其养分释放率用钾释放率来表征。

缓控释磷肥的养分释放率用磷释放率来表征。

4.应以单一数值标注养分释放期,其允许差为15%。

如标明值为6个月,累积养分释放率达到80%的时间允许范围为6个月±27天;如标明值为3个月,累积养分释放率达到80%是的时间允许范围为3个月±14天。

5.包装容器标明含有钙、镁、硫时检测中量元素指标。

6.包装容器标明含有铜、铁、锰、锌、硼、钼时检测微量元素指标。

7.除上述指标外,其他指标应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的规定,如复混肥料(复合肥料)、掺混肥料中的氯离子含量、尿素中的缩二脲含量等。

部分缓控释肥料的缓控释性能应符合表2的要求,同时应符合包装标明值和相应国家标准的要求。

缓控释肥料

缓控释肥料

新型肥料之缓/控释肥料一、几种肥料的基本概念控释肥料:是指能够控制养分供应速度的肥料。

此类肥料是高分子聚合物包膜肥料(一般是包膜氮、磷、钾复合肥)。

缓释肥料和稳定性肥料是不同于控释肥料,但肥效比普通水溶性肥料长的肥料。

缓释肥料的概念:缓释肥料是肥料中的养分的供应速度明显小于普通水溶性肥料中养分供应速度的一类肥料。

稳定性肥料:稳定性肥料属于一种新型复合肥料,其中经特殊工艺加入了脲酶抑制剂(或硝化抑制剂),施入土壤后能通过脲酶抑制尿素的水解以及通过硝化抑制剂抑制铵态氮的硝化,并活化土壤中的磷元素,提高氮磷利用率,延长肥效,从而做到一次施肥不用追肥。

与普通化肥相比,施用120天时,稳定性肥料的有效氮含量提高60%~120%,可将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2%~45%。

在我国将缓释、控释和稳定性肥料统称为缓/控释肥料。

二、我国发展缓/控释肥料的必要性我国化肥当季利用率较低,总体利用率约为30%。

其中氮肥为30—35%,磷肥为15—20%,钾肥为35—50%。

利用率低至少带来两个问题:一是资源的浪费问题。

以2001—2004年氮肥年平均施用量2530万吨(纯N),当季利用率按较高的35%计,每年损失的氮肥大约有1640万吨。

如果这些氮肥完全按尿素来计算,就相当于3560万吨尿素。

按平均生产成本1700元/吨(市场售价约2400元/吨)计,损失的氮肥相当于人民币600亿元左右(按市场价850亿元)。

按现有技术水平,利用率提高十个百分点是完全有可能的(发达国家的利用率为50—60%)。

按提高氮肥利用率10%计算,每年可以比现在少损失氮肥250万吨,折成尿素则为540万吨,相当于少损失人民币92亿元(按市场价为130亿元)。

按生产1吨尿素需要1吨标煤计算,提高10%的利用率就相当于每年节省540万吨标准煤。

如果要生产这些尿素,需要建10个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大型装置。

因此,在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的今天,提高氮肥利用率显得尤为重要。

缓控释肥在农作物上的施用技术

缓控释肥在农作物上的施用技术

缓控释肥在农作物上的施用技术缓控释肥用途非常广泛,同时它的施用技术也非常简单,既可以作为基肥、追肥施用,还可以作为种肥施用。

具体的施用方法可以进行撒施、条施和穴施以及拌种、盖种施肥等等。

作为基肥施用时,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设计合理的智能肥料配方,然后进行加工后,完全能够满足作物一生所需养分,并且在作物需肥的不同时期,具有根据作物需肥特点进行释放的功能。

作为追肥,也是根据作物的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肥料配方,加工后制作出专门用于追肥的智能肥料。

缓控释施肥量可以在作物相同产量的情况下比速效化肥减少20%~50%以上的肥料施用量,另外,控释肥的施用量还要根据作物的目标产量、土壤的肥力水平和肥料的养分含量综合考虑后确定。

如果作物的目标产量较高,就要相应增加控释肥的施用量。

对于水稻、小麦等根系密集且分布均匀的作物,可以在插秧或播种前按照推荐的专用包膜控释肥施用量一次性均匀撒施于地表,耕翻后种植,生长期内可以不再追肥。

对于玉米、棉花等行距较大的作物,按照推荐的专用控释肥施用量一次性开沟基施于种子侧部,注意种肥隔离,以免烧种或烧苗。

对于花生、大豆等自身能够固氮的作物,缓控释肥配方以低氮高磷高钾型为好。

作为底肥条沟施用,施用量因产量、地力不同而异,一般每亩施用量为20~40kg。

对于大棚蔬菜可做底肥,适用硫酸钾型控释肥,注意减少20%的施用量,以防止氮肥的损失,提高利用率,同时能减轻因施肥对土壤造成次生盐碱化的影响,防止氨气对蔬菜幼苗的伤害。

对于马铃薯或甘薯用于底肥,适用硫酸钾型控释肥,每亩用肥75~90kg,集中条沟施肥。

对于苹果、桃、梨等果树,可在离树干1m左右的地方呈放射状或环状沟施,深20~40cm左右,近树干稍浅树冠外围较深,然后将控释肥施入后埋土。

另外,还应根据控释肥的释放期,决定追肥的间隔时间。

施用量:一般情况下,结果果树每株0.5~1.5kg,未结果树50kg/亩。

施用缓控释肥注意事项:一定要注意种(苗)肥隔离,至少8~10cm,以防止烧种、烧苗,作为底肥施用,注意覆土,以防止养分流失。

控释肥料有哪些标准

控释肥料有哪些标准

控释肥料有哪些标准?4、新型肥料 缓控释长效复合肥 这种肥料具有减少养分流失、肥效长、利用率高、减少环境污染,一次性施肥代替多次追肥。

它的特点: (1)养分足。

各种营养元素科学搭配,能满足农作物生产过程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

含NPK及多种中微量元素。

(2)肥效持久。

缓控释长效复合肥的养分释放与农作物营养需求趋于平衡状态,使作物“吃饱不浪费”,减少了肥料淋溶、迳流及挥发等损失,保证农作物各生长时期对营养的需求。

(3)性能优异,沃土肥田,改善土壤结构,使板结老化的土壤恢复活力,可明显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的抗逆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4)种类齐全。

目前已投入市场的缓控释长效复合肥有大豆、玉米、水稻、白瓜、甜菜等等。

(5)肥效高。

在实际应用中比NPK15—15—15,总含量45%的复合肥及二铵+尿素+钾肥+微肥的效果好。

长效肥料的种类(施肥方式变革的起源) 普通氮肥大多为水溶性,容易流失,有些铵态氮肥还容易挥发,施用不当会引起烧苗,一次施肥量过高,不仅容易引起作物徒长、倒伏、病虫害严重,而且会造成减产,肥料利用率低下,多余的肥料还可以引发环境污染问题,而长效氮肥(国外称缓效氮肥),具有抗淋溶、损失少、肥效期长、氮素利用率高等优点,用一次性施肥可以代替多次追肥,对环境特别是水域的污染也会减轻。

因此,长效肥料的研制与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根据生产工艺和农化性质,长效肥料可分为三大类型,即缓溶性肥料、缓释性肥料和长效肥料三大类型,现分述如下。

(一)缓溶性肥料(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降纸肥料的溶解度,以达到长效的目的,这类肥料包括:脲甲醛、脲乙醛、异丁叉二脲、草酰胺磷酸镁铵、聚磷酸盐和偏磷酸钾等。

) 1、脲甲醛(UF)脲醛肥料是早期的长效肥品种,其中以脲甲醛为代表,它是由尿素和甲醛缩合而成,是一种白色、无味的粉状或小颗粒状固体。

含全氮38%,冷水不溶性氮28%,尿素态氮1.5%,含水量3%。

控释肥料有哪些标准

控释肥料有哪些标准

控释肥料有哪些标准?4、新型肥料缓控释长效复合肥这种肥料具有减少养分流失、肥效长、利用率高、减少环境污染,一次性施肥代替多次追肥。

它的特点:(1)养分足。

各种营养元素科学搭配,能满足农作物生产过程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

含NPK及多种中微量元素。

(2)肥效持久。

缓控释长效复合肥的养分释放与农作物营养需求趋于平衡状态,使作物“吃饱不浪费”,减少了肥料淋溶、迳流及挥发等损失,保证农作物各生长时期对营养的需求。

(3)性能优异,沃土肥田,改善土壤结构,使板结老化的土壤恢复活力,可明显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的抗逆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4)种类齐全。

目前已投入市场的缓控释长效复合肥有大豆、玉米、水稻、白瓜、甜菜等等。

(5)肥效高。

在实际应用中比NPK15—15—15,总含量45%的复合肥及二铵+尿素+钾肥+微肥的效果好。

长效肥料的种类(施肥方式变革的起源)普通氮肥大多为水溶性,容易流失,有些铵态氮肥还容易挥发,施用不当会引起烧苗,一次施肥量过高,不仅容易引起作物徒长、倒伏、病虫害严重,而且会造成减产,肥料利用率低下,多余的肥料还可以引发环境污染问题,而长效氮肥(国外称缓效氮肥),具有抗淋溶、损失少、肥效期长、氮素利用率高等优点,用一次性施肥可以代替多次追肥,对环境特别是水域的污染也会减轻。

因此,长效肥料的研制与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根据生产工艺和农化性质,长效肥料可分为三大类型,即缓溶性肥料、缓释性肥料和长效肥料三大类型,现分述如下。

(一)缓溶性肥料(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降纸肥料的溶解度,以达到长效的目的,这类肥料包括:脲甲醛、脲乙醛、异丁叉二脲、草酰胺磷酸镁铵、聚磷酸盐和偏磷酸钾等。

)1、脲甲醛(UF)脲醛肥料是早期的长效肥品种,其中以脲甲醛为代表,它是由尿素和甲醛缩合而成,是一种白色、无味的粉状或小颗粒状固体。

含全氮38%,冷水不溶性氮28%,尿素态氮1.5%,含水量3%。

2、脲乙醛(CDU)脲乙醛又称丁烯叉二脲,是一种白色粉体,也有为黄色颗粒,含全氮31%,尿素态氮小于3%,不吸湿、不结块,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在酸性溶液中,随着温度的增加,溶解度迅速增加。

缓控释肥资料

缓控释肥资料

缓控释肥专题一、什么是缓控释肥缓释肥料是“以各种调控机制使其养分最初释放延缓,延长植物对其有效养分吸收利用的有效期,使其养分按照设定的释放率和释放期缓慢或控制释放的肥料”。

引自《缓控释肥料》化工行业标准。

缓控释肥与传统肥料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缓控释肥可以根据作物的养分吸收规律基本同步释放养分,肥料利用率显著提高;(2)减少了施肥的数量和次数,节约劳动力和成本;(3)养分有效控制,缓慢释放,不会因局部肥料浓度过高对作物根系造成伤害,使用安全;(4)缓控释肥一次施用无须追肥,可避免因为气候等不可抗拒因素造成无法追肥的状况,提高了保障力;(5)缓控释肥养分释放符合作物的吸收规律,作物生长更加健壮,抗逆性提高,农产品品质得到明显改善;(6)缓控释肥可大大提高肥料利用率,有效避免氮的挥发、磷和钾的流失和固定,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因此,推广缓控释肥对经济发展、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金正大缓控释肥:金正大缓控释肥是以全树脂包膜,或硫磺加树脂包膜的延迟释放型肥料。

肥料施入土壤后开始养分释放量很少,达到设定的天数和积温后,养分快速释放,可使养分释放和作物吸收的速率基本一致,同时,与普通化肥比较,不易烧种、烧苗,更为安全,可以一次性施肥。

从“2011年全国缓控释肥示范推广工作会议”传来好消息,今年我国首次将缓控释肥纳入为农业主推技术,同时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将缓控释肥示范推广扩大到23个省。

此举意味着我国缓控释肥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将提速,缓控释肥产业发展将由此驶入快车道,真正迎来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

十一五期间,我国缓控释肥技术不仅纳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而且农业主管部门更是积极推动缓控释肥的推广应用。

自2008年以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连续发文,要求各地结合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全面开展缓控释肥的示范推广工作。

目前,示范推广范围已从2008年的5个省、6种作物、37个县扩大至2011年的23个省、25种作物、72个县。

新型肥料学 第五章 缓控释肥

新型肥料学 第五章 缓控释肥

二、目前缓释和控释肥料的一些指标: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 CEN (European standardization committee)缓释肥特别工作组(TC260/WG4/Task Force slow-release fertilizers (TFsrf) 提出的建议与声明:
➢ 如果某种肥料的营养或营养成分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 (如25℃,)满足以下三个标准的,就可以定义为缓释肥 料:
7. 部分缓控释肥料 将缓控释肥料与没有缓控释功能的肥料掺混在一起而使
部分养分具有缓控释效果的肥料。 8. 缓控释养分量 指部分缓控释肥料中缓控释总养分所占肥料质量的质量
分数,以在25℃静水中浸泡24h后未释放出且在28天的累积 释放率不超过75%的,但在标明的养分释放期时其累积释放 率能达到80%的那部分养分的质量分数来表示。
第五章 缓控释肥
教学要求 掌握缓控释肥的概念及种类 掌握缓控释肥生产的基本原理 掌握缓控释肥的施用技术
第一节 概述
一、控释和缓释有关概念的区分
(一)有关概念 (1)“释放”(release)是指养分由化学物质转变成
植物可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效形态的过程(如溶解、水解、 降解等), (2)“缓释”(slow release)是指化学物质养分释放速 率远小于速溶性肥料施入土壤后转变为植物有效态养 分的释放速率; (3)“控释”(controlled release)是指以各种调控 机制使养分释放按照设定的释放模式(释放率和释放 时间rate/pattern and duration)与作物吸收养分的 规律相一致。
配合式为15-15-15的三元缓控释复混肥料中有10%的氮具有缓控释效果, 则称氮为缓控释养分,定量表述时,则指10%的氮为缓控释养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缓控释肥料标准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肥料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大。

然而,传统的化肥使用方式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等。

因此,缓控释肥料应运而生,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一环。

缓控释肥料是一种特殊的肥料,它能够缓慢地释放养分,从而满足作物在不同生长期的需求,同时避免了传统化肥的许多弊端。

缓控释肥料具有较强的控释能力,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肥料养分的平衡释放,让养分逐渐地、恒定地、均衡地被作物吸收利用,提高了作物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缓控释肥料的标准化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制定标准时,需要考虑化学成分、含量、形态、释放速度等多个因素,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检验检测体系,对生产企业进行监督管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未来,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升级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缓控释肥料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成为农业生产的主流。

-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