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缓控释肥施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施用玉米缓控释肥存在的问题

施用玉米缓控释肥存在的问题
缓控释肥是近几年在肥料界出现的新型肥料,它与一般的传统肥料有着很大的不同,今天小编主要跟大家了解缓控释肥在施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缓控释肥是在传统肥料外层包一层特殊的膜,根据作物养分需求,控释养分释放速度和释放量,使养分释放曲线与作物需求相一致。
该肥料具有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使用量与施肥次数、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作物产品品质等优点,突出特点是按照作物生长规律曲线同步供给有效养分,从而使肥料养分有效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可提高30%以上),因此被称为“21世纪高科技环保肥料”,成为肥料产业的发展方向。
存在的问题尽管国内外在控释肥的应用和研究上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明确。
总结控释肥在农田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控释肥产品设计或选择上,表现为释放类型单一,释放期与作物生长对应关系差,控释肥与速效肥料掺混比例不科学。
(2)施用控释肥没有考虑或很少考虑环境因子(温度水分有机质微生物等)对其的影响等。
施用缓-控释氮肥应该注意什么

施用缓-控释氮肥应该注意什么1.缓/控释肥是什么传统氮肥一般以尿素、氯化铵等速效氮肥为主,虽然氮素供应迅速,但也难免容易通过挥发或渗漏损失,导致氮肥利用率低,因此通常农民需要大量施用此类化肥才能保证高产。
而提高传统氮肥的方法主要依靠深施和分次施用,这又提高了机械或劳动力成本。
缓/控释肥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包膜的方式减缓传统氮肥的释放速率,已达到肥料养分释放与作物需求之间更好的协同,进而减少损失、提高氮素利用率。
包膜控释肥料是目前缓控释肥产品的核心,也是本文的主要介绍对象,其它产品如脲醛类肥料或脲酶/硝化抑制剂等不包含在内。
根据包膜材料的不同可将缓/控释肥分为以下2大类:(1)无机包膜材料—硫磺、硫酸盐、钙镁磷肥等(2)有机包膜材料—树脂和聚烯烃类等2.如何正确施用缓控释肥缓控释肥难以广泛推广应用的关键问题就是肥料成本问题。
尽管缓控释肥氮素有效性高于传统氮肥,但其释放的速效氮素可能不能满足作物生长前期的需求,而缓/控释氮肥与传统氮肥配合施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措施。
通过缓/控释氮肥与传统氮肥一次性基施,不仅补充了作物对速效氮的需求,而且降低了肥料成本的投入。
我们汇总了大量的不同比例缓/控释氮肥与传统氮肥配施的水稻田间试验结果,发现缓释肥的比例与增产率呈抛物线关系(如下图所示),因此针对产量最大化提出了68%的缓控释氮肥与32%的传统氮肥的配施比例。
而基于肥料成本、劳动力成本和产量收入等考虑经济收入最大化缓释氮比例,应该低于这一比例,我们估计的经济最优比例在40%-60%。
3.养分专家推荐施用缓控释肥的效果施用缓控释肥仍需要精准的用量,通过缓控释肥与养分专家系统(NE)氮素推荐用量结合,我们在全国水稻主产区开展了大量的田间验证试验,结果证明施用NE推荐用量的缓控释肥实现了广泛的增产,如下图所示,每公顷可增产444-856公斤。
当前缓控释肥的发展状况及前景分析

当前缓控释肥的发展状况及前景分析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食物的需求也在逐年攀升。
为了满足粮食生产的需求,农业发展逐渐向着现代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其中,缓控释肥是农业生产中大力推广的一种肥料。
它的发展状况及前景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当前缓控释肥的发展状况及前景进行分析。
一、当前缓控释肥的发展状况1.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缓控释肥的生产技术不断提高。
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了多种缓控释肥生产技术,并在生产中成功应用。
这些技术包括缓释肥高效生产技术、膜包覆肥料技术、微生物缓释肥料的研究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缓控释肥的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也使得它在使用过程中更加方便。
2. 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缓控释肥的应用范围与需求不断扩大。
目前,缓控释肥已经广泛应用于包括水稻、玉米、小麦、油菜、蔬菜等各类作物中。
从农业发展的角度看,缓控释肥的应用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为保障饮食安全作出贡献。
3. 市场前景广阔:缓控释肥的市场需求和前景广阔。
据有关数据表明,目前缓控释肥仅占整个肥料市场的一小部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扩大,缓控释肥的市场需求必将不断增加,并且具有长期持续性。
二、前景分析1. 技术越来越成熟: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缓控释肥的生产技术将会逐渐成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品质和产品性能。
2. 适用范围不断扩大:随着缓控释肥产品特性的明确,对不同种类、不同地区、不同土壤的特点进行适应性调整,其适用范围逐年扩大,其市场足以跨越国界,逐步开拓国际市场。
3. 增强了资源保护能力:缓控释肥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控制肥料释放速度和提高肥料对作物的利用率,可以减少耕地施肥量,降低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具有良好的资源保护能力。
4. 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缓控释肥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增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力,也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总之,缓控释肥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尤其是面对农业持续发展的挑战。
缓_控释肥料研究现状与展望

97
学术园地 Xue shu yuan di
由于该类包膜价格高,且大多数在土壤中分解缓慢而带来环 境污染,虽然可采取改性方法促使其降解,但对土壤的影响还 需进一步探讨。 (3)半合成高分子:是指 天 然 高 分 子 经 过 改 性 后形成的一类高分子,此类材料以纤维素的衍生物为主,粘度 大、成膜性良好、易水解,具有更好的控释效果和生物降解 性。
4.包 裹 型 缓 /控 释 肥 料 包裹肥料是包裹型复合肥料的简称。 据中国包裹型肥料 制造联合体技术资料定义:包裹型复合肥料是一种或多种植 物营养物质包裹另一种植物营养物质,而形成的植物营养复 合体。 包裹肥料与包膜肥料的共同点均为通过包覆使肥料达 到缓释的目的。 区别在于包裹肥料是以肥料包裹肥料,因此, 包裹层的质量可占肥料总质量的 30% ~80%, 如云南大学毕 先钧等以尿素、腐殖酸、氨化普钙,硫酸钾、硅藻土为原料制 得的高效缓释复合肥,包裹层质量大于 50%[11]。 三、缓/控释肥料养分释放特性的测定方法及标准 1.测 定 方 法 缓/控释肥的养分释放特性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依据 。 对缓/控释肥产品的养分释放特性的测定,国内外均有相当多 研究,目前尚无一种为国内外广泛接受并适用于所有缓/控释 肥的理想方法。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检测缓/控释肥养分释放 特性的方法。 (1)欧 盟 的 标 准 方 法 水 洗 法 :受 pH 值 影 响 的 水 解 过 程 和 生 物 或 微 生 物 降 解 过程未考虑,所需时间长;温度为 25±0.5℃;时间间隔为释放 期内间隔取样 10 次 ,24h 和 第 28 天 必 须 取 样 测 定 。 结 果 表 述:初始释放率和释放期。 AOAC 方 法 : 提 取 液 用 水 和 0.2%柠 檬 酸 ; 温 度 为 60± 1.0℃。 仪器用色谱柱、反相蠕动泵。 可测定氮、磷、钾、铁等元 素(铜除外,因为提取时加入硫酸铜作为稳定剂)。 提取步骤: 25℃,2 小 时 , 水 ;60℃,2 小 时 ,0.2%柠 檬 酸 ;60℃,16 小 时 , 0.2%柠檬酸;60℃,54 小 时 ,0.2%柠 檬 酸 。 结 果 表 述 :测 定 每 步提取的养分含量,并以释放率对提取时间做图。 (2)日 本 控 释 肥 的 测 试 方 法 实 验 室 方 法 :在 水 中 释 放 :称 取 10 克 肥 料 放 在 网 袋 中 , 再把袋子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的(15~35℃)盛有 200 毫升 水 的塑料瓶中。 定期溶解并对溶液进行分析。 在土壤中释放:要 选定土壤类型和土壤条件(如湿度,pH 等)。 将 2.5 克控释肥 料 放 入 装 有 处 于 不 同 条 件 下 的 200 毫 升 土 壤 (干 重 为 100 克)的塑料瓶中。然后保持其在 25℃下一定时期,平衡时间过 后将分散至土壤中的控释肥颗粒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用于分 析。 并对在水中和在土壤中不同的释放情况加以比较。 田间方法: 将 2~3 克包膜肥料与 5~10 克的过 2 毫米筛 的土壤混合置于网袋内,并将其留在耕作层中。 袋子在设定 的时间后取出, 将土壤中的包膜肥料颗粒分离并用于分析。 把包膜肥料释放的测定值和考虑到耕作层土壤温度而计算 的释放的值加以比较。 2.标 准 国 外 控 释 肥 料 标 准 美 国 Scotts、Puresell、 以 色 列 H aifa 公 司 :以 肥 料 养 分 在 水 中(21℃)释 放 80%作 为 聚 合 物 包 膜 肥 料 O smocote、Poly on、M ulticote 的 肥 料 标 识 释 放 期 评 价 标 准。 日本 ChissoAsahi 肥 料 公 司 :以 释 放 75%(25℃)作 为 聚 合
缓释控释肥的研究应用现状及进展

缓释控释肥的研究应用现状及进展缓释肥料是一种控制营养元素释放速度的肥料,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能够减少肥料的损失和环境污染,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缓释肥料的研究应用现状及进展。
缓释肥料的研究应用现状:1.缓释肥料的原理和分类:缓释肥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控制肥料中肥料元素的溶解或扩散速率,使其逐渐释放到土壤中,供植物吸收利用。
根据缓释肥料的释放机制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生物缓释肥料、化学缓释肥料和物理缓释肥料等。
2.缓释肥料的制备方法:制备缓释肥料的方法主要包括包膜技术、包埋技术、凝胶技术和复合技术等。
其中,包膜技术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在肥料粒子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来控制肥料的释放速度。
3.缓释肥料的应用领域:缓释肥料广泛应用于农田、果园、花卉种植和庄稼植物等农业领域。
在农田中,缓释肥料能够减少肥料的损失和浪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果园中,缓释肥料能够提高果树的生长速度和果实的品质。
在花卉种植中,缓释肥料能够提供持续的养分供应,促进花卉的开花和生长。
在庄稼植物中,缓释肥料能够提高作物的耐旱性和抗病性。
4.缓释肥料的优势和局限性:缓释肥料具有调控养分供应、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等优势。
然而,缓释肥料也存在着制备成本高、释放速度受环境条件影响和植物对缓释肥料的适应性等局限性。
缓释肥料的研究进展:1.新型缓释肥料的开发:近年来,研究人员不断开发新型缓释肥料,包括基于纳米技术、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微生物的缓释肥料等。
这些新型缓释肥料具有更高的控释效果和更好的环境适应性。
2.缓释肥料的应用技术进展: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人员利用智能控制技术、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技术等,将缓释肥料的施用与精准农业相结合。
这种精细化施肥技术可以根据植物的需求和土壤的状况,调整缓释肥料的释放速度和剂量,实现精确施肥。
3.缓释肥料的环境效应研究:缓释肥料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是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和模拟模型,探究缓释肥料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土壤养分动态的影响,以评估其对土壤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
对我国缓/控释肥料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对我国缓/控释肥料发展的思考和建议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然而,在高产高效的农业生产中,农民的肥料使用方式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一直在大力推进缓控释肥料的研究和发展。
在对我国缓控释肥料发展进行思考后,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提升。
首先,加大对缓控释肥料研发的投入。
当前,我国在缓控释肥料研发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高端技术和产品研发方面。
因此,应该加大对缓控释肥料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资金支持,鼓励他们在研发上取得更多的突破,提高我国缓控释肥料的研发水平和竞争力。
其次,加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在促进缓控释肥料发展方面,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鼓励农民使用缓控释肥料。
同时,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他们对缓控释肥料的认识和使用技能,使其能够正确使用缓控释肥料,真正发挥其环保和高效的特点。
第三,加强缓控释肥料的宣传和推广。
当前,农民对缓控释肥料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还不够,部分农民对其存在误解。
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如宣传片、广告等,向农民普及缓控释肥料的优点和使用方法,让他们了解到使用缓控释肥料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建设示范基地、开展科普讲座等方式,向农民展示缓控释肥料的效果和使用经验,带动更多的农民使用缓控释肥料。
最后,要加强对缓控释肥料的监管和评估。
政府部门要加强对缓控释肥料市场的监管,确保市场上销售的缓控释肥料质量符合标准,防止不合格产品的流通。
同时,要加强对缓控释肥料使用效果的评估,收集并分析农民使用缓控释肥料后的产量变化等数据,为进一步改进缓控释肥料的使用提供依据。
总之,我国缓控释肥料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肥料种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然而,要实现缓控释肥料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普及和推广,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进和提升。
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应加强合作,共同推进缓控释肥料的研发和生产,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当前缓控释肥施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保护农 民合法权益。
3 . 适 期适 量施 肥 缓 控 释肥 一定 要 根据 作物 的需肥
3 . 施用时期、施用量混乱 生长初期 即苗期 ,此时
作物依靠种子 自身的营养 ,再吸收少许土壤 中的营养就 特性和释放时间合理施用 ,最好作基肥或在生长前期追 能维持生长 ,不需要增施肥料。过 1 个月 ,待幼苗长 出 肥 ,即在作物播种时或在播种后 的幼苗生长期施用 ,像
一
、
当前 缓控释 肥施 用存 在 的主 要 问题 从 目前 缓 控释 肥 的应 用情
土壤质地、不同作物需肥特点等形成不同的生产工艺技 术 ,开发不 同作物专用缓控释复混肥料 ,提高其专用性。
1 . 盲目 跟 从 ,不加 选择
况来看 ,农 民盲 目 跟从 1 5 、 " 理强烈 ,不分作物 、不分地块 、 农户要根据作物生育期的长短 、需肥特性 、缓控释肥的
不会 残 留在 土壤 中造成 污染 。但缓 控 释肥 生产工 艺复 杂 , 技 术服务 形 式提 高产 品外在 的竞 争力 ,让农 民用得 放心 、
生产成本较高,价格较普通肥料要高些 。农 民受生产成 安心,从而培养大批忠实的用户。同时,农业、 质检、
本的影响 ,往往选择价廉的普通肥料 ,施用缓控释肥料 工商等部 门要联合起来,加大农资市场执法力度 ,严厉
不分时机 ,一哄而上 的现象较严重。不同作物 、不 同土 不 同控 释时期 和养 分含 量有 针对 性地 选择 购买 。如玉 米 ,
壤条件下作物生育期 的需肥特点有所差异,不充分考虑 地域差异 、气候差异、土壤条件差异等特点 ,一哄而上,
还 以为买 到 了假化 肥 。
一
般选择控释期为 3 个月 ,氮磷钾含量 以氮肥为主 ,磷、
缓_控释肥料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收稿日期:2009-01-20基金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062113)、辽宁省“十一五”重大攻关项目(2006215005)和辽宁省高校科技攻关计划资助作者简介:刘宁(1979-),男,辽宁营口人,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施肥与环境保护研究。
E-mail :lnbrisk@ *通讯作者:E-mail:hanxiaori@ 缓/控释肥料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刘宁,孙振涛,韩晓日*,战秀梅,杨劲峰(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辽宁省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866)摘要:目前传统化学肥料因其养分流失快,利用率低,并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等缺点,使得人们开始关注绿色环保型肥料。
在这种情况下,缓/控释肥料以养分缓慢释放,有效延长作物对肥料的吸收利用,对环境污染小等诸多优点成为21世纪化学肥料工业的发展方向。
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总结了缓/控释肥料国内外的研究概况,阐述了缓/控释肥料的内涵及养分释放评价方法,并提出了缓/控释肥料在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关键词:缓/控释肥料;养分释放;研究概况中图分类号:S14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64-3945(2010)04-1005-05Vol.41,No.4Aug.,2010土壤通报Chinese Journal of Soil Science第41卷第4期2010年8月化学肥料作为农业生产必需品,在农业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约占农业生产总支出的50%,而且发展中国家粮食增产中50%来自化肥的作用[1]。
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化肥当季利用率:氮约30%~35%、磷约10%~20%、钾约35%~50%,而国外氮肥利用率则为50%~55%,与发达国家相比,低十几个百分点[2]。
每年因肥料利用率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500亿元[1],长期大量施用传统化学肥料导致地下水和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升高、湖泊水体富营养化以及大气中N 2O 含量逐年增加,温室效应日益严重,人类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环境受到严重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缓控释肥施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作者:于金宝等
来源:《科学种养》2015年第05期
新型缓控释复合肥料,其技术核心是根据作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养分的需求,通过在肥料的表面包上一层膜来控制肥料养分的释放速度和释放量,一次性施肥就能满足作物全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具有减少施肥量和施肥次数、节约化肥生产原料、提高肥料利用率、简化操作、减少生态环境污染等优点,有些还兼有杀虫和除草等功能,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因此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
然而,缓控释肥在施用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当前缓控释肥施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盲目跟从,不加选择从目前缓控释肥的应用情况来看,农民盲目跟从心理强烈,不分作物、不分地块、不分时机,一哄而上的现象较严重。
不同作物、不同土壤条件下作物生育期的需肥特点有所差异,不充分考虑地域差异、气候差异、土壤条件差异等特点,一哄而上,结果往往导致缓控释效果降低,达不到增产效果,农民还以为买到了假化肥。
2. 价格较高,产品鱼目混杂普通肥料养分释放迅速,苗期施用后使植物处在烧根、烧苗、后期缺肥的危险之中。
而缓控释肥能根据作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养分的需求,控制肥料养分的释放速度和释放量,持续不断地供给养分达3~9个月,而且对植物安全,不会造成烧根、烧苗问题,养分利用率高,不会造成浪费,更不会残留在土壤中造成污染。
但缓控释肥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价格较普通肥料要高些。
农民受生产成本的影响,往往选择价廉的普通肥料,施用缓控释肥料不积极。
由于各个厂家使用的包膜不同,养分含量不同,价格悬殊很大,很多农民贪图便宜购买价格低廉的劣质缓控释肥,施用后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3. 施用时期、施用量混乱生长初期即苗期,此时作物依靠种子自身的营养,再吸收少许土壤中的营养就能维持生长,不需要增施肥料。
过1个月,待幼苗长出4个叶片以后,对养分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只有此时补充足够的养分,才能保证其发育良好,实现最终的优质高产。
而目前农民还遵循普通肥料一炮轰的施肥方法,对缓控释肥料不分时期乱施用,施肥量随意加大,有时不仅达不到缓控释的效果,还会造成作物减产。
4. 施用方法不当主要表现在种肥混施或种(根)肥距离植株太近,造成烧根和烧苗现象;在作物生长中后期追施缓控释肥或将缓控释肥进行撒施、冲施,使其不能充分发挥肥效,达不到增产效果。
二、对策
1. 企业生产工艺要与栽培技术措施相配套,农民要理性购买产品缓控释肥生产企业要结合我国推行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不同省份、不同土壤肥力、不同土壤质地、不同作物需肥特点等形成不同的生产工艺技术,开发不同作物专用缓控释复混肥料,提高其专用性。
农户要根据作物生育期的长短、需肥特性、缓控释肥的不同控释时期和养分含量有针对性地选择购买。
如玉米,一般选择控释期为3个月,氮磷钾含量以氮肥为主,磷、钾肥和锌肥次之的较为适宜;小麦选择控释期为6个月,氮磷钾含量以磷肥为主,氮、钾肥次之,锌肥和秸秆腐熟剂再次之的较为适宜。
2. 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相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市场有序竞争生产厂家应从包膜材料选择,改进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节能降耗等角度出发,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流通环节,缩减与传统肥料之间的价格差距,通过技物结合的推广模式,加快示范应用推广范围,通过加大培训力度、创建示范田(园)、科技到田(户)等技术服务形式提高产品外在的竞争力,让农民用得放心、安心,从而培养大批忠实的用户。
同时,农业、质检、工商等部门要联合起来,加大农资市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的行为,整顿规范农业生产及农资经营秩序,确保市场有序竞争,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3. 适期适量施肥缓控释肥一定要根据作物的需肥特性和释放时间合理施用,最好作基肥或在生长前期追肥,即在作物播种时或在播种后的幼苗生长期施用,像玉米,可在播种时施用,也可在幼苗六叶前施用,再晚不宜施用。
施用量首先要考虑到包膜控释肥的养分种类、含量及其所占的比例,例如某掺混肥料中含氮为30%的包膜控释肥,其他70%为常规速效复合肥,如果施用可以减少1/3施用量,这样该肥料的施用量只能减少其中30%包膜控释肥的1/3氮素用量,仅比常规肥减少10%左右的用量。
其次,缓控释肥的施用量还要根据作物的目标产量、土壤肥力水平和肥料的养分含量综合考虑后确定。
如果作物的目标产量高,也就是说如果要达到高产或超高产的产量水平,就要相应地提高肥料用量。
4. 注意施用方法施用缓控释肥要做到种肥隔离,沟(条)施覆土。
一般要求种子和肥料的间隔距离在8~10厘米;一次施用量不能过多,不能超过100千克/亩,以免烧根;施入土中的深度在10厘米左右,不能撒施、冲施,以免影响效果。
(作者联系地址:于金宝山东省曲阜市农技站邮编:273100;王巧云孔英芝曲阜市姚村镇农业服务站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