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2024年人教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4.保温和散热(教案)

2024年人教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4.保温和散热(教案)

① 同学们可以把你的设计方案和散热效果的
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据填写在“活动记录单”中。
② 学生根据设计实施散热方案,并检测散热效果
③散热的原理和保温的原理相反,要想实现散热 的目的,就要加快热传递的速度,也就是加快热传导、 热对流和热辐射的速度,可以通过加快空气的流动、使 用热的良导体、增大散热面积等方式来实现散热。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③看完这位同学的制作过程,你有什么收获和想
法?我们来听听这位同学是怎么说的。
2. 怎样散热 (预设10分钟)
④制作完成保温装置后,我们就要对保温装置的 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实验过
保温效果进行检测,那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检测呢?
程,更好地培养学生从设计到实
4.设计并实施一杯热水的散热方案
施,到反思产品的全过程,有助
教学 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 教师: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准备 学生:收集已淘汰的带有散热材料的旧电器;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一、聚焦问题: 1.观察导入(PPT)
保温和散热是学生熟知的现象,
什么情况需要保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为了方便使用,烧开的水要倒入 教学时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经验,
1.电子产品无处不在,电子产品部件中大量使用集成电 教学中可以出示拆开的废旧电子
路,高温是集成电路的大敌,阅读教科书第15页,了解 产品,让学生观察其中的导热材
电子产品中使用的导热材料和散热的方法。
料,增加感性认识。
2.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有很多散热的应用,你能举出一些
三、拓展与应用
实例,并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释其中的散热原理吗?
及要 低的部分。④举例说明影响热传递的主要因素,列举它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鄂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单元梳理

人教鄂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单元梳理

人教鄂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单元梳理第一单元:烧水过程中的热传递1壶是怎样传热的:知识点1:物体由于温度差别,会发生热的传递。

在给金属加热时,热沿着金属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向温度较低部分。

这种热传递的方式叫做热传导。

知识点2:容易传导热的物体,是热的良导体;不容易传导热的物体,是热的不良导体。

2水是怎样热起来的:知识点1:当水的温度上下分布不均匀时,下面较热的水和上面较冷的水之间会发生循环流动,使水的温度逐渐均匀。

这种热传递的方式叫做热对流。

知识点2:水和空气通过热传导传递的热很少,热对流是主要的传热方式。

3炉火周围的热现象:知识点1:发出热量的物体是热源。

知识点2:热源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直接向周围“发射”热,这种热传递的方式叫做热辐射。

而热传导、热对流是需要通过固体、液体或气体进行热传递的。

4保温和散热:知识点1:怎样保温?(阻止热传递)知识点2:怎样散热?(加快热传递)第二单元:后代与亲代5孩子与父母:知识点1:性状(从父母处获得的稳定的相貌特征),相对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

知识点2:动物的后代和亲代非常相似,但也有一些细微的不同。

6植物的后代与亲代:知识点:植物的后代与亲代都非常相似,但是在性状上又有一些差异。

7灭绝的远古动物:知识点:科学研究发现,有些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植物和动物现在已不复存在,而当今存活的有些生物和它们具有相似之处。

第三单元:显微镜下的生物世界8水中的微小生物:知识点1:显微镜的主要结构(目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知识点2: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一切难以用肉眼观察的微小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9显微镜下的细胞:知识点: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10多种多样的微生物:知识点1:生活中的应用的微生物(酵母菌、乳酸菌、抗生素)。

知识点2:病毒和致病菌。

知识点3:大型微生物(蘑菇、木耳)11预防传染病:知识点1:传染病是一种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或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说出植物体内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各个部位;
2、能够使用相关植物体词汇,运用知识描述植物体发育的几个主要步骤及原理;
3、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种子发芽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4、通过学习较好地理解植物营养作用。

二、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植物体发育的几个主要步骤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了解并正确使用相关植物体词汇;
3、精确认识和理解种子发芽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植物体发育的各个部位;
2、理解和正确使用植物体词汇;
3、正确理解植物营养作用。

四、教学过程
1、激活:老师带领学生观看一个植物从种子发芽到茁壮成长等环节的图片展示和视频,通过讨论引出自身的植物知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解理解:以班级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植物体发育的各个步骤,同时提出相关植物体词汇,让学生理解其间的关系,并激发学生自学的能力;
3、辅以游戏:教师在教学中引入游戏,加深学生学习的深度,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
4、提出检验: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把握情况,提出各种层次的检验,避免因学生能力及掌握情况不同而造成的教学误差。

五、板书设计
种子发芽——萌发——植物体发育——根茎结构——营养作用。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高清电子课本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高清电子课本
1
3
(2)将蜡均匀涂抹在铁 皮上,加热铁皮的一边或中 心位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容易传导热的物体,是热的良导体; 不容易传导热的物体,是热的不良导体。2. 根据实验结果说一说,哪些物体是热的良导体,哪些物体是热的不良导体。
2. 根据这些实验现象,说一说热在金属中是怎样传递的,壶是怎样传热的。物体由于温度差别,会发生热的传递。在给金属加热时,热沿着金属 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向温度较低的部分。这种热传递的方式叫作热传导。比较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 1. 试一试,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一样吗?
11
保温和散热

在生产、生活中,有时需要保温,有时需要散热。说一说,家里在什么 情况下需要保温?什么情况下需要散热?科学实践
怎样保温 1. 观察生活中人们用来保温的物 品和材料,说一说,它们有什 么特点?为什么会保温?
这个玻璃杯是双层的。
保温的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羽绒、棉花是蓬松的。12
4
2. 想办法使一瓶热水的温度保持更持久。使冰块融化得慢一些有哪 些方法?与保温方法一样吗?
2. 加热时,水不停地上下交换对流,这是为什 么?做实验进行研究。(1)将两个分别装有热水和冷水的小塑料 袋,同时放入室温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了便于观察,将热水染成 红色,冷水染成蓝色。6
2
(2)将不同温度的水混合在一起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
3. 根据实验现象说一说,水是怎样传递热的?当水的温度上下分布不均匀时,下面较热的水 和上面较冷的水之间会发生循环流动,使水的温度 逐渐均匀。这种热传递的方式叫作热对流。
第五单元
太阳能热水器 57
15 认识太阳能热水器 5816 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 6117 改进与交流 63
第一单元

人教鄂教版(2024秋)科学五年级上册1.4保温和散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人教鄂教版(2024秋)科学五年级上册1.4保温和散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质热传导、保温和散热知识点,掌握相关技能。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题型二:保温和散热的原理
题目:请解释保温杯的保温和散热原理,以及保温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答案:保温杯的保温和散热原理主要基于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的抑制。保温杯通常采用双层不锈钢结构,中间填充保温材料,如真空层或保温泡沫等。这些材料可以有效地抑制热量的传递,从而实现保温效果。在选择保温材料时,需要考虑其热导率、密度、厚度和成本等因素。保温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如保温杯、保温衣物、保温管道等。
在小组讨论和实验活动中,我发现学生在团队合作和沟通方面表现良好,能够积极地参与讨论和解决问题。这让我感到非常高兴,因为这表明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团队合作和沟通的技能。
然而,我也发现一些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对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不够认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我在课堂中引入了一些互动游戏和小组竞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
3.题型三:热胀冷缩现象
题目:请描述物质在受热和受冷时的热胀冷缩现象,并解释其原因。
答案:物质在受热时会膨胀,在受冷时会收缩。这种现象称为热胀冷缩现象。其原因是物质内部的原子和分子在受热时会获得能量,导致它们之间的距离增加,从而产生膨胀现象。在受冷时,原子和分子的能量减少,导致它们之间的距离减小,从而产生收缩现象。
(2)视频:播放关于保温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保温材料的重要性。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一单元4课《保温和散热》第1课时教案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一单元4课《保温和散热》第1课时教案
-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一单元4课《保温和散热》的教材,以便学生能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例如,可以准备不同保温材料的图片,展示各种保温材料的特点和应用场景。还可以准备热量散发的动画视频,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热量散发的过程。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都有所收获和进步。然而,我深知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 在教学方法上,进一步加强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在教学策略上,及时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惑,提高学习效果。
2.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和分析等方法,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 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勇于尝试的精神。
4. 科学知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保温和散热的原理及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烧水过程中的热传递》 单元教学规划 课时教案(含4课时)(含练习)

人教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烧水过程中的热传递》 单元教学规划 课时教案(含4课时)(含练习)

第一课时《壶是怎样传热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科学探究能力: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假设、实验、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提升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2. 科学思维能力:通过理解热传导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从现象到本质的推理过程。

3. 科学知识积累:掌握热传导的基本概念,理解不同材质在传热性能上的差异。

4. 科学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热传导的概念,认识金属、陶瓷等材料在传热过程中的作用及差异。

难点:通过实验设计,观察并解释不同材料对热传导速度的影响,理解并应用热传导原理于日常生活。

三、教学过程(一)、填空题:1、物体由于温度差别,会发生_____。

答案:热的传递2、在给金属加热时,热会沿着金属从_____的部分传向_____的部分。

答案:温度较高;温度较低3、像金属这样容易传导热的物体被称为_____,而像塑料、木头这样不容易传导热的物体被称为_____。

答案:热的良导体;热的不良导体4、不需要通过固体、液体或气体就能传递热量的方式是_____。

答案:热辐射(二)、判断题:1、用煤气灶烧水时,壶和水是同时热起来的。

答案:✘2、烧水时,水能热起来,是因为壶身将热量传递给了水。

答案:√3、用陶瓷杯装热水有利于保温。

答案:√4、烧开水时,水壶里的水传递热的方式属于热传导。

答案:✘(三)、简答题:1、为什么用金属壶烧开水?答案:金属是热的良导体,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

当我们在壶底加热时,金属壶能够迅速将热量从底部传导到壶身的其他部分,甚至到壶内的水中。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烧水的效率,还能确保整个壶身均匀受热,避免因局部过热而导致的损坏。

因此,金属壶是烧开水的理想选择。

2、在烧水过程中,壶身是如何传热的?答案:在烧水过程中,壶身的传热主要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实现。

火源在壶底加热时,热量首先被壶底的金属吸收并升高其温度。

由于金属内部原子间的相互作用,热量会沿着金属从温度较高的壶底迅速传递到温度较低的壶身其他部位。

人教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水是怎样热起来的

人教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水是怎样热起来的

在热水杯上,视察现象并记录。
长白山天池
二、科学实践
研究水的传热方式
实验记录: 实验方法
实验3:混合冷水和热水 画出现象
描述现象
长白山天池
二、科学实践
研究水的传热方式
实验记录: 实验方法
实验3:混合冷水和热水 画出现象
描述现象
两个分别装有热水 和冷水的玻璃杯倒 扣在一起,热水在 上。
当两杯水接触时, 热水仍然在上,冷 水在下,没有明显 变化。
描述现象
长白山天池
二、科学实践
研究水的传热方式
实验记录: 实验方法
实验2:水为什么交换对流 画出现象
描述现象
将两个分别装有热 水和冷水的小塑料 袋,同时放入室温 水中。
装有红色热水的水 袋漂浮在室温水的 水面上,而装有蓝 色冷水的水袋下沉 了。
长白山天池
二、科学实践
研究水的传热方式
如果将冷水和热水混合在一起会产生什么呢? 请作出预测。
一、聚焦
回顾
烧水时,壶身是怎样传热的?
一、聚焦
烧开水时,壶将热传递了给水, 壶中的水会全部热起来。水是怎 样热起来的?
研究水的传热方式
二、科学实践
实验1:烧开水
在装有水的烧杯中,放一些黑芝 麻、木屑或纸屑等。用酒精灯给 水加热,你视察到了什么现象?
艾雅法拉火山喷发
二、科学实践
研究水的传热方式
实验1:烧开水
视察到的现象:
烧杯中的水加热的过程中,下面的 木屑、纸屑等不断地往上升,又不 断地往降落,反复的循环。也就是 烧杯中的水上下不停的循环流动。
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二、科学实践
研究水的传热方式
实验1:烧开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我们是人教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一、单元导入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人教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这门课程的内容和学习目标。

学生将学习如何观察、实验、推测和总结,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学习目标
1.了解科学的定义和科学家的工作内容;
2.学会使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和实验;
3.掌握正确的观察和实验技巧;
4.学会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科学的奥秘。

三、课程内容
本单元共分为五个小节,分别为:
1.科学的定义和科学家的工作;
2.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3.实验的步骤和要点;
4.科学的总结和推理;
5.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学习任务
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包括:
1.阅读相关课文,了解科学的定义和科学家的工作内容;
2.进行观察实验,学习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3.进行实验,学习实验的步骤和要点;
4.结合课堂实践,进行科学总结和推理;
5.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五、学习资源
本单元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课本、习题册、实验材料等。

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

六、学习评价
本单元的学习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实践操作进行评价,同时还包括学生的书面作业和课堂表现等方面。

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一步指导教学。

总结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人教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和学习目标,以及学习任务和评估。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积极参与,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探索科学的奥秘,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以上内容为虚构,仅供参考。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