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设计案例

合集下载

桩基础经典案例 (1)

桩基础经典案例 (1)



1. 通过补勘,发现场地局部有坚硬中风化的夹层, 静压桩无法穿越。 2. 压桩过程中引孔土洞洞壁土掉入孔底部,压桩深 度未进入持力层,承载力无法保证。


1. 通过补勘,探明夹层范围深度。 2. 引孔或旋挖穿越夹层成桩。 3. 有引孔的桩,重新复压,复压深度要超过引孔深 度进入持力层。


后进行复压前和复压后必须同时测量标高,可以避免桩的异常沉降)。
4. 试桩结束后尽快做静载试验,验证承载力是否满足。 5. 静压管桩必须预留复压的条件 6. 止水帷幕桩的深度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对照勘察进行施工。


1. 勘察必须准确、合格、合理。 2. 首先,桩基础施工应该试桩、技术交底。 (对照勘察进行技术交底,对基础施工中的难点、风险点要梳 理清楚,提出可靠的措施。) 3. 桩施工过程中,监理、施工单位需要对照勘察报告,检查实际 施工是否有异常。


1.把桩基础改为复合地基, 承台改成筏板。 2.三类桩降低承载力, 四类桩不考虑承载力, 重新补充800的桩。

1.

首先,桩基础施工应该试桩,施工单位、项目部、监理需要对 地质情况了解清楚,并邀请勘察单位、设计单位进行技术交底, 对基础施工中的难点、风险点要梳理清楚,提出可靠的措施。 施工过程中,监理需要对照勘察报告,检查实际施工是否有异常。 若发现异常,应及时上报,通知技术部门召开相关会议解决。
4. 对已施工的桩,具备检测条件时即立即抽芯或静载检测,便于 及时发现问题。
5. 静压管桩必须复压,且留有复压条件,不能送桩过深。 6. 大家要对桩基施工存有敬畏之心,不能为了赶进度而忽略基本 的技术问题。
措施
1. 重新做一排止水帷幕桩。

基础工程施工方案案例(3篇)

基础工程施工方案案例(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某住宅小区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包含住宅楼、商业楼、地下车库等配套设施。

本次施工方案针对的是该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的基础工程。

二、施工组织设计1. 施工部署(1)施工顺序: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附属、先结构后装修的原则进行施工。

(2)施工阶段划分:基础施工、主体施工、装饰装修施工、设备安装施工、室外工程等。

(3)施工队伍组织:成立项目经理部,下设工程技术部、质量安全管理部、物资设备部、财务部等职能部门,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方案,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三、施工工艺1. 土方开挖(1)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

(2)开挖顺序: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每层厚度不超过1.5m。

(3)开挖过程中,注意边坡稳定性,防止坍塌。

2. 地基处理(1)地基处理方法:根据地质勘察报告,采用换填、压实、预压等处理方法。

(2)换填材料: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砂石、碎石等材料。

(3)压实度要求:满足设计要求,确保地基承载力。

3. 桩基施工(1)桩基类型:根据地质条件,选用预应力混凝土桩、钢管桩等。

(2)桩基施工方法:采用钻孔灌注桩、预制桩等方法。

(3)桩基质量控制:严格控制桩长、桩径、桩位、桩身质量等。

4. 地下室结构施工(1)地下室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2)施工顺序:先施工柱、梁、板,再施工墙体。

(3)模板支设:采用钢模板,确保模板支撑体系稳定。

(4)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混凝土,确保混凝土质量。

5. 防水施工(1)防水材料:选用优质防水材料,如SBS防水卷材、聚氨酯防水涂料等。

(2)防水施工:按设计要求进行防水施工,确保地下室防水效果。

四、施工质量控制1. 质量目标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达到设计要求。

2. 质量控制措施(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工程质量标准、规范和规程。

(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每道工序质量。

桩基础支护的设计计算方法分析和案例

桩基础支护的设计计算方法分析和案例

(四)刚性桩与弹性桩
弹性桩:当桩的入土深度h
5

2 .5
必须考虑桩的实际刚度,按弹性桩来计算。其中 称为桩—
土变形系数,
mb 1 EI

时,桩的相对刚度小,
(详见后述)。一般情况下,桥梁桩基
2 .5
础的桩多属弹性桩。 刚性桩:当桩的入土h


深度时,则桩的相对刚度较
大,可按刚性桩计算
二、“m”法弹性单排桩基桩内力和位移计算
如前所述,“m”法的基本假定是认为桩侧土为文克尔 离散线性弹簧,不考虑桩土之间的粘着力和摩阻力,桩作 为弹性构件考虑,当桩受到水平外力作用后,桩土协调变 形,任一深度Z处所产生的桩侧土水平抗力与该点水平位移 xz成正比,即zx=Cxz,且地基系数C随深度成线性增长, 即C=mz。 基于这一基本假定,进行桩的内力与位移的理论公式 推导和计算。 在公式推导和计算中,取下图1和图2所示的坐标系统, 对力和位移的符号作如下规定:横向位移顺x轴正方向为 正值;转角逆时针方向为正值;弯矩当左侧纤维受拉时为 正值;横向力顺x轴方向为正值,如下图2所示。
EI d x
4
q
dZ
式中:E、I——梁的弹性模量及截面惯矩。
因此可以得到图1所示桩的挠曲微分方程为
EI d xz dZ
4 4
q
zx
b 1 mZx
z
b1
上式中:E、I——桩的弹性模量及截面惯矩 zx——桩侧土抗力zx=Cxz=mZxz,C为地基系数; b1——桩的计算宽度; xz——桩在深度z处的横向位移(即桩的挠度)。 将上式整理可得: 或
X
z
x 0 A1
0
B1

某单桩设计及稳定性验算

某单桩设计及稳定性验算

二、沉降分析
线性荷载 -沉降曲线 “沉降”界面用于显示单桩荷载 -沉降曲线。在此界面中可以对同一工况阶
进行多组分析。 由于“分析设置”中,荷载默认为线性荷载,因此,我们先验证线性荷载条
件下单桩的沉降变形状态。 1
在“沉降”设置界面中,指定各土层土体的割线模量,土层 的割线模量为 17.0MPa,土层 2 的割线模量为 24MPa。随后设置最大桩顶沉降值, 默认为 25mm。
图 14 沉降设置
注:割线模量 Es的值与桩的直径和土层的厚度有关,其值需要通过原位试验获得。割 线模量的值与土体的类型和密实度有关,详见帮助文档
点击“详细结果”选项查看验算结果,图 15-。F1。
图 15 沉降计算结果(线性)
15
V=1015.00kN 作用产生的沉降值为 6.1mm,
由图 可知,在最大使用荷载
图 5 岩土材料设置
指定材料 在“指定材料 ”设置界面中将刚刚添加的岩土材料指定给对应的土层, 选择岩
土材料图例
,然后在显示窗口中点击要指定的土层, 这里分别
把砂质黏土和含细粒砂土材料指定给第一层和第二层土。
图 6 指定材料设置 荷载
“荷载”界面包一列含含有已输入荷载信息的表格。 添加荷载通过点击 “添 加”按钮,在弹出的“添加荷载”对话框中输入相关参数,并按照对话框右侧显 示的作用力方向示意图示来输入各个力,如图 7 所示。
单桩设计及稳定性验算
案例说明
桩基础是最古老的基础型式之一。 桩基础由基桩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 成。常用的桩型主要有预制钢筋混凝土桩、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桩、钻(冲)孔灌 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 钢管桩等。 桩基础以其巨大的承载潜力和抵御复杂荷载 特殊能力以及对各种地质条件的良好适应性,广泛的应用于高层建筑中。

桩基础施工ppt课件完整版

桩基础施工ppt课件完整版
2023
桩基础施工ppt课件 完整版
REPORTING
2023
目录
• 桩基础施工概述 • 桩基础施工准备 • 桩基础施工方法 • 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 • 桩基础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 • 桩基础施工案例分析
2023
PART 01
桩基础施工概述
REPORTING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桩基础是一种深基础,由基桩和 连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通 过承台将若干根桩顶联结成整体 ,共同承受动静荷载。
案例一
某桩基础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问题描述
阐述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如桩身断裂、承载力不足等
原因分析
深入分析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如施工工艺不当、材料质量不合 格等
问题案例剖析
应对措施
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如加强施工工艺控制、更换合格材料等
案例二
某桩基础施工中的安全事故
问题描述
阐述施工中出现的安全事故,如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等
载力。
2023
PART 05
桩基础施工安全与环境保 护
REPORTING
施工安全措施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制定安全施工方案
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职责 ,形成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体系。
针对桩基础施工特点,制定详细的安全施 工方案,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应急预案等 。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桩身强度检测
采用静载试验、钻芯取样 等方法,检测桩身混凝土 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承载力检测
静载试验
通过模拟实际荷载情况,对桩进 行静载试验,检测其承载力是否
满足设计要求。
动测法
采用高应变动测法等方法,对桩 的承载力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

桩基础课件-竖向荷载下单桩的工作性能

桩基础课件-竖向荷载下单桩的工作性能

单桩竖向承载力和工作性能的研究展望
深入研究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单桩承载力:针对不 同地质条件,如软土、硬土、岩层等,进一步研 究单桩的承载力特性,完善相关计算理论和设计 方法。
建立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单桩承载力模型:考虑 地震、车辆荷载等外部因素对单桩承载力的影响 ,建立更为精确的耦合模型,为工程安全提供保 障。
桩基础的重要性
01
提高建筑物或结构物的承载能力
桩基础能够将建筑物或结构物的荷载传递至更深的土层或岩层,从而提
高其整体承载能力。
02
减小沉降
通过将荷载传递至深部土层,桩基础可以减小建筑物或结构物的沉降,
提高其稳定性。
03
适应不同地质条件
桩基础适用于各种复杂地质条件,如软弱地基、不良地质等。通过合理
的设计和施工,可以实现稳定的基础承载和减小沉降的效果。
单承载力
竖向荷载下单桩的工作性能主要通过单桩承载力来评估。单 桩承载力是指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单根桩所能够承受的最大 荷载。
承载力影响因素
单桩承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桩身材料、截面形状 、桩长、桩径、土层性质、土的应力历史等。在评估单桩承 载力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05
案例分析
实际工程中的单桩竖向承载力案例
04
竖向荷载下单桩的工作性能
竖向荷载下的桩身应力分布
桩身应力分布规律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桩身的应力 分布呈现出由上至下逐渐减小的 趋势,其中桩顶部位的应力最大 ,桩底部位的应力最小。
应力影响参数
桩身的应力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 影响,包括桩身材料、截面形状 、桩长、桩径、土层性质、土的 应力历史等。
竖向荷载下的桩土相互作用
桩基础课件-竖向荷载下 单桩的工作性能

桩基础工程施工

桩基础工程施工

05
桩基础工程施工安全与环保
施工安全措施
01
02
03
04
施工前安全培训
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确保他们了解并遵守安全规 定。
安全防护设备
提供并确保所有施工人员佩戴 适当的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 帽、防护眼镜、手套等。
定期检查和维护
定期检查施工设备、工具和机 械,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及时维修或更换损坏的工具 和设备。
在施工现场对每个桩位进行标记,确保施工时不会出 错。
复核桩位
对已标记的桩位进行复核,确保桩位准确无误。
桩基施工
80%
桩基类型选择
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勘察结果, 选择合适的桩基类型。
100%
桩基施工方法
根据桩基类型选择合适的施工方 法,如预制桩、灌注桩等。
80%
施工顺序
按照合理的施工顺序进行桩基施 工,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大型桥梁桩基础工程施工案例
某跨江大桥,采用桩基作为主要支撑结构。
施工平台搭建
在桥梁下方搭建施工平台,确保施工安全。
桩位测量
根据设计图纸,使用GPS等测量设备确定桩 位。
案例二:大型桥梁桩基础工程施工
桩基钻孔
使用大型钻机进行钻孔,根据地质情况调整钻进 参数。
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按照设计图纸制作钢筋笼,并将其放入孔内。
桩位测量与钻孔
根据设计图纸和地质情况,确定桩位Hale Waihona Puke 进行 钻孔。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按照设计图纸制作钢筋笼,并将其放入孔内。
案例三: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桩基础工程施工
混凝土灌注
将混凝土灌注至钢筋笼顶部,确保桩身混凝土密实。
技术难点

桩基础毕业设计范文

桩基础毕业设计范文

桩基础毕业设计范文
引言:
桩基础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基础形式,它通过将钢筋混凝土桩插入土壤中,利用桩的承载能力来传递建筑物的荷载,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毕业设计旨在通过对桩基础的设计和施工过程的探讨,加深对桩基础工程的理解和应用。

一、桩基础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1.桩基础的分类和特点;
2.桩基础的承载力计算方法;
3.选择桩基础类型的依据;
4.桩的布置和间距的确定;
5.桩基础的设计例子分析。

二、桩基础的施工过程和质量控制:
1.桩基础的施工方法和工序;
2.桩基础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3.桩基础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4.桩基础施工的安全注意事项。

三、桩基础的案例分析:
1.大型商业综合体桩基础设计和施工过程分析;
2.高层住宅楼桩基础设计和施工过程分析;
3.桥梁工程桩基础设计和施工过程分析。

四、总结与展望:
1.对桩基础设计和施工过程的总结;
2.对桩基础工程的发展趋势的展望;
3.桩基础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的探讨。

结论:
本毕业设计通过对桩基础的设计和施工过程进行研究,对桩基础工程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通过分析桩基础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为今后的相关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和桩基础工程的不断完善,相信桩基础工程会在将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桩基础设计框图设计实例一1. 设计资料某多层建筑一框架柱截面为mm400⨯,承担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设计值为:800轴力kN.mM,剪力kN50H。

经勘察地基土依次为:0.8m==2800=F,弯矩kN.m420厚人工填土,1.5m厚粘土;9.0m厚淤泥质粘土;6m厚粉土。

各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如下表所示。

地下水位离地表1.5m。

试设计桩基础。

表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依据:承台的尺寸和结构(1) 形状 方,矩型,三角形,多边形,圆形 (2) 最小宽度 ≥50 cm (3) 最小厚度 ≥30 cm (4) 桩外缘距离承台边≥15 cm 边桩中心距离承台边≥1.0D (5) 桩嵌入承台 大桩横向荷载≥10 cm, 小桩≥5 cm,钢筋伸入承台30d (5) 混凝土标号≥C15 cm,保护层7cm 2 设计计算2.1 桩基持力层、桩型、承台埋深和桩长的确定由勘察资料可知,地基表层填土和1..5m 厚的粘土以下为厚度达9m 的软粘土,而不太深处有一层形状较好的粉土层。

分析表明,在柱荷载作用下天然地基难以满足要求时,考虑采用桩基础。

根据地质情况,选择粉土层作为桩端的持力层。

根据工程地质情况,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无较好的持力层,故桩为摩擦型桩。

选择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边长mm 350350⨯,桩承台埋深1.2m ,桩进入持力层④层粉土层2d ,伸入承台100mm ,则桩长为10.9m 。

2.2 单桩承载力确定(1)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uk Q 的确定 查相关表格:第②粘土层:5kPa 7=sik q , m 1.12.15.08.0=-+=i l 第③粘土层:kPa 23=sik q , m 9=i l第④粉土层:kPa 55=sik q , m 7.035.022=⨯==d l ikPa 1800=pk qkN 679=+=∑pk p i sik uk q A l q u Q(2) 桩基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 。

桩数超过3根的非端承桩复合桩基,应考虑桩群、土、承台的相互作用效应,由下式计算: kN 5.3392==uka Q R 因承台下有淤泥质粘土,不考虑承台效应。

查表时取2.0/≤l B c 一栏的对应值。

因桩数位置,桩距a s 也未知,先按3/=l s a 查表,待桩数及桩距确定后,再验算基桩的承载力设计值是否满足要求。

c ak c uka A f Q R η+=22.3桩数、布桩及承台尺寸 2.3.1桩数由于桩数未知,承台尺寸未知,先不考虑承台质量,初步确定桩数,待布置完桩后,再计承台质量,验算桩数是否满足要求。

59.8~87.7)2.1~1.1(=+=RGF n 取8=n 2.3.2桩距a s根据规范规定,摩擦型桩的中心矩,不宜小于桩身直径的3倍,又考虑到穿越饱和软土,相应的最小中心矩为4d ,故取m m 140035044=⨯==d s a ,边距取350mm 2.3.3桩布置形式采用长方形布置,承台尺寸2.4计算单桩承受的外力 2.4.1桩数验算 承台及上覆土重kN 2.2822.18.44.220=⨯⨯⨯==Ad G G γ855.74.4802.2822800<=+=+R G F 满足要求。

2.4.2桩基竖向承载力验算 基桩平均竖向荷载设计值:391.0kN R kN 3.38582.2822800=<=+=+=n G F N 基桩最大竖向荷载设计值:作用在承台底的弯矩:kN.m 4802.150420=⨯+=+=Hd M M x⎩⎨⎧=±+=⎭⎬⎫∑kN 9.333kN7.4362max min max i x y y M n G F N N kN 2.4690.3912.12.17.436max =⨯=<=R N均满足要求。

2.5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因为 m 1.20.6m 4.1=<=d s a按如下公式验算: )t a n 2)(tan 2()(2)(00000θθγσt B t A l q B A G F isik z +++-+=∑q wuk i z q z γγσ/≤+各参数确定如下:MPa 07.111=s E ,MPa 1.32=s E ,57.3/21=s s E E ; 持力层厚度:m 3.57.06=-=t ;0A 、0B 分别为桩群外缘矩形面积的长和宽。

m 55.435.09.40=-=A m 05.235.04.20=-=Am 03.105.25.05.0m 3.50=⨯=>=B t 由《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查得: 5.23≈θk P a0.326)35.04/(3.459/=⨯==∑u Q l qsk isik 下卧层顶以上的土的加权平均有效重度,3kN/m 01.9=i γ, 下卧层软土层埋深m 3.17=d 。

k P a 5.1353.1701.9)57.23tan 3.5205.2)(57.23tan 3.5255.4(0.328)05.255.4(2)2.2822800(=⨯+⨯+⨯+⨯+-+=+z i z γσ 软弱下卧层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按下式计算:)5.0()3(21-+-+=d b f q d b k w uk ηγηγ本题中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取84kPa ,基础底面以下土的有效重度为31kN/m 8.7=γ,基础底面以上土加权平均重度32kN/m 01.9=γ,基础宽度和埋深修正系数查《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0=b μ,0.1=d η,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65.1=q γ,基础底面宽度4tan2000ϕl B b +=,净桩长m 6.92.18.10=-=l ,内摩擦角 180=ϕ,则4t a n 2000ϕl B b +==3.56mk P a 4.235)5.03.17(0.101.9)356.3(08.784=-⨯+-⨯+=wukq k P a6.14265.15.234kPa 5.135==<=+qwski z q z γγσ 满足要求。

2.6承台板设计承台的平面尺寸为mm 24004900⨯,厚度由冲切、弯曲、局部承压等因素综合确定,初步拟定承台厚度800mm ,其中边缘厚度600mm ,其承台顶平台边缘离柱边距离300mm ,混凝土采用C30,保护层取100mm ,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

其下做100mm 厚C7.5素混凝土垫层,如下图所示。

2.6.1 抗弯验算计算各排桩竖向反力及净反力①桩:kN 7.436)1.27.0(41.248082.2822800221=+⨯⨯++=N 净反力:kN 4.4018/2.2827.43681'1=-=-=GN N ②桩:kN 4.402)1.27.0(47.048082.2822800222=+⨯⨯++=N 净反力:kN 1.3678/2.2824.40282'2=-=-=GN N③桩:kN 1.368)1.27.0(47.048082.2822800223=+⨯⨯-+=N 净反力:kN 9.3328/2.2821.36883'3=-=-=GN N④桩:kN 8.333)1.27.0(41.248082.2822800224=+⨯⨯-+=N 净反力:kN 6.2988/2.2828.33384'4=-=-=GN N 因承台下有淤泥质土,即不考虑承台效应,故x-x 截面桩边缘处最大弯矩应采用桩的净反力计算:kN.m 5.732)2/35.02/4.085.0()8.331.3684.4027.436(=--⨯+++==∑i x y Ni M 承台计算截面处的有效高度m m 7000=h ,有2600mm 37487003109.0107329.0=⨯⨯⨯==h f M A y xs γ配置258Φ钢筋(2mm 3927=s A )y-y 截面桩边缘处最大弯矩应采用桩的净反力计算:kN.m 2.1725)2/8.07.0(4.4022)2/8.01.2(7.4362=-⨯⨯+-⨯⨯==∑i y x Ni M承台计算截面处的有效高度m m 7000=h ,有2600mm 88397003109.0102.17269.0=⨯⨯⨯==h f M A y ys γ配置369Φ钢筋(2mm 8839=s A ) 2.6.2冲切验算①柱对承台的冲切验算柱截面为mm 800400⨯,柱短边到最近桩内边缘的水平距离为:m m 700m m 15252/3502/800210000=>=--=h x α,取m m 70000==h x α柱长边到最近桩内边缘水平距离: m m 1402.0m m 4752/3502/40085000=>=--=h x α充跨比:170070000===h xx αλ 675.070047500===h yy αλ x 0λ、y 0λ满足0.2~1.2。

冲切系数:700.02.00.184.02.084.000=+=+=x x λβ956.02.0679.084.02.084.000=+=+=y y λβ柱截面短边m m 400=c b ,长边m m 800=c h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hp β在h 不大于800mm 时取1.0,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MPa 43.1=t f 作用于柱底竖向荷载设计值kN.m 2800=F冲切破坏锥体范围内各基桩净反力设计值之和kN 7009.3321.367=+=∑i N 作用于冲切破坏锥体上的冲切力设计值: ∑=-=-=kN 21007002800N F F lkN 2100kN 1.4097)]()([2l 00000=>=+++F h f h b t hp x c y y c x βαβαβ 满足要求。

②角桩对承台的冲切验算 角桩内边缘至承台外缘距离:m m 5252/35035021=+==c c在x 方向,从角桩内缘引45 冲切线,与承台顶面交点到角桩内缘水平距离mm 6321=x a在y 方向,因柱子在该45 冲切线内,取柱边缘至角桩内缘水平距离mm 4751=x a角桩充跨比:903.0700632011===h a x x λ679.07004751===h a yx y λ 角桩冲切系数:508.02.056.011=+=x x λβ632.02.056.011=+=y y λβ角桩竖向净反力:kN 4.401=l F ,有kN 1.401kN 0.924)]2/()2/([2l 0111121=>=+++F h f c c t hp x y y x βαβαβ满足要求。

2.6.3 承台斜截面抗剪强度验算 ① y-y 截面柱边至边桩内缘水平距离mm 1525=x a , 承台计算宽度mm 24000=b , 计算截面处的有效高度m m 7000=h ,剪垮比179.270015250===h a x x λ,剪切系数550.00.175.1=+=x λβ受剪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34.18004/10=⎪⎪⎭⎫ ⎝⎛=h hs β查规范混凝土的MPa 43.1=t f 斜截面最大剪力设计值: kN 15371.36724.4012=⨯+⨯=V1537kN V kN 2.136600=<=h b f c hs ββ不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