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延庆区中考生物复习09主题九《生物技术》
初中生物 专题9 生物技术(1)

2010年鲁、琼两省普通初中生物学科新课程远程研修文本资料专题9:生物技术课程专家:刘恩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参与成员:赵京秋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高级教师乔文军北京十一学校高级教师主持人:乔文军北京十一学校高级教师第1学时赵京秋:我们进行主题9《生物技术》的分析,本课重点讨论的是:生物技术,它在课标当中有两个副主题,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两部分内容。
在初中的课标当中为什么要设置生物技术这样的主题,我们先请刘恩山教授谈设置生物技术主题的目的和意义。
刘恩山:在这次课程改革当中,生物课程改革有了很多的变化,在这些突出的变化之中,我们把生物技术加入到生物课程内容的学习中,不仅是在初中,在高中我们也加入了这部分的内容,这在整个中学的生物框架中加强了生物技术的教育和相应的内容。
做出这样一种内容上课的变化是出于一下集中考虑,第一个考虑是生物技术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不是非常遥远的,比如说从传统的技术发面,做个面包,南方做米酒,这都是和最经典的生物技术相关联的。
我们学到的原理和概念的时候能够和这些生物技术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会对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对技术也有更好的认识,回答了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考虑到生物技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密不可分的,但从科学的视角看,什么科学有自然科学的属性,即发现生命世界的规律,原理,将这些原理运用于技术,就形成了生物技术。
学生结合二者,对科学的理解更加深入,这是从科学技术的想和联系上我们加强了着方面的内容。
生物技术和职业相关,在初中的教学可以利用相关内容向学生介绍一些职业,在中学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一个选择的空间,让学生了解和喜欢一些相关职业,也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思考的环境和机会。
另外一个考虑是科学素养的构成上,生物科学素养的构成除了学科本身的知识外,还包括了对生物技术特征和本质的理解。
中考生物知识点辅导之生物技术3篇

中考生物知识点辅导之生物技术3篇成功的路上没有撒满鲜花和阳光,相反却总是要经历坎坷与磨难。
只有沿着目标坚持不懈地去奋斗,才能享受成功的喜悦。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考生物知识点辅导之生物技术,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考生物知识点辅导:生物技术一、生活中的生物技术1.发酵技术(1)乳酸发酵①原理:乳酸菌在无氧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将乳糖分解成乳酸②应用:制作酸奶,酸泡菜,酸黄瓜,奶酪2.食品保存。
(1)腐败原因-------细菌和真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导致;(2) 保存原理-------将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其生长繁殖;(3)常用保存方法:“巴斯德”消毒法(依据高温灭菌原理)罐藏法(依据高温消毒和防止于细菌和真菌接触的原理)冷冻法、冷藏法(依据低温可以抑菌的原理)真空包装法(依据破坏需氧菌类生存晒制与烟熏法、腌制法、脱水法、渗透保存法 (依据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原理)使用防腐剂二、现代的生物技术1.基因工程(1)原理:在分子水平上进行遗传操作。
(2)应用:改良作物、家畜产品。
2.克隆技术(1)原理:生物的无性生殖(2)应用:制药等中考生物知识点复习:生物技术一、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1、微生物在食品和酿造工业等方面的应用:(1)细菌在生活和工业上的应用:①乳酸菌与发酵: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泡菜和青贮饲料等。
其发酵原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乳酸和能量。
②醋酸杆菌与制醋:利用醋酸杆菌制作白醋、黑醋等。
其制作原理是:利用醋酸杆菌,将葡萄糖转化为醋酸。
③甲烷细菌与沼气:利用甲烷细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将有机物进行发酵,产生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2)真菌在生活和工业上的应用:①酵母菌与发酵:利用酵母菌制作馒头、包子和蛋糕等。
其发酵原理是:酵母菌在有氧时,把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②酵母菌与酿酒:利用酵母菌酿造各种酒类。
其酿造原理是:酵母菌在无氧时,把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酒精和能量。
2024年中考生物北师版总复习专题突破:第9单元生物技术课件

葡萄糖
酒精
氧气
酒精
(3)保温的目的是使酵母菌__________________ 速度加快。
生长、繁殖和发酵
(4)若不将器皿密封,暴露在空气中,酒味便淡一些,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濒危
退化
器官移植
人
第9单元 生物技术
真题深解读
考点1 (2023·长沙)自制酸奶时,需在牛奶中加入带活菌种的酸奶。加入酸奶的主要目的是( )
A.接种乳酸菌 B.制成培养基 C.防止变质 D.调节味道
思路点拨 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具有甜酸风味。家庭制作酸奶的过程比较简单,方法是将新鲜的全脂或脱脂牛奶和糖混合,煮沸后冷却至 ,加入适量酸奶,将装置盖严,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即可。在该过程中,在牛奶中加入带活菌种的酸奶,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方法中的接种过程,故A正确,B、C、D错误。
B
A.发酵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克隆技术 D.胚胎移植技术
4.做泡菜时坛口必须加水密封。密封坛口的目的是( )
D
A.造成缺氧环境,抑制乳酸菌的发酵B.造成缺氧环境,抑制酵母菌的发酵C.造成缺氧环境,利于醋酸菌的发酵D.造成缺氧环境,利于乳酸菌的发酵
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已广泛深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
考点聚焦
考点解读
初中生物生物技术知识点整理

初中生物生物技术知识点整理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学的知识和技术手段进行生物材料或生物体的研究、利用和开发的科学与技术领域。
它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交叉学科,应用广泛,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初中生物学中有一些基础的生物技术知识点,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整理。
1. PCR技术: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用来复制DNA片段的技术。
它通过不断重复三步反应循环(变性、退火、合成),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复制目标DNA片段。
PCR技术可以用于基因的检测、基因工程等方面。
2.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对基因进行改造和操作的过程,以实现目的基因的重组、修饰和表达。
常见的基因工程技术有基因克隆、基因切割和粘连、载体DNA导入、基因转染等。
3. DNA测序:DNA测序是解析DNA序列的过程。
DNA序列决定了一个个体的基因组结构,对人类、动植物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DNA测序方法,可以揭示基因信息和进化规律,深入研究生物学、医学等领域。
4.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DNA序列发生改变,导致基因功能或表达水平发生变化。
基因突变可分为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等。
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和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也是生物多样性的来源。
5. 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是将其他物种的基因导入目标物种,使目标物种获得新的性状或改善特定性状的技术。
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改善产量、改善食品质量等。
6. 克隆技术:克隆技术是指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将一个个体的基因复制到另一个个体中,使两个个体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克隆技术可以用于繁殖动物、繁殖高产优质作物等。
7. 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是指利用细胞培养基,将细胞从器官或组织中分离出来,在人工环境中培养和繁殖的过程。
细胞培养可以用于研究细胞的生长特性、生理和病理过程、药物筛选等。
8. 酶工程:酶工程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改造和利用酶的过程,以实现特定目的。
酶工程可以用于生物医药、食品工业、环境保护等行业。
初中生物 专题9 生物技术(2)

2010年鲁、琼两省普通初中生物学科新课程远程研修文本资料
专题9:生物技术
课程专家:刘恩山
参与成员:赵京秋
乔文军
主 持 人:乔文军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北京十一学校 北京十一学校 教授、博士生导师 高入这节课以后,用包子皮的秘密吧学生的兴趣引到这节课当中,随后安排的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区分发过的面和没发过的区别(插入视频)。通过刚才的录像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用不同方法和手段观察两个不同的面,请乔老师和刘老师说说看到这段视频的感受。
刘恩山:
我觉得老师的设计很有特色,她在设计中不仅仅讲到生物学本身,在预设的目标当中除了发面和酵母菌发酵相关的生物学知识之外,还考虑了如何发展学生生物学的能力,特别是和探究相关的能力,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更注意到她怎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其中有句话特别值得我们注意,在科学研究当中,我们不仅仅用眼睛观察周围的可见的现象,用鼻子闻,用味觉尝尝,用触觉感受都是科学研究中广义的观察,而且把这个活动自然的包含在探究包子皮的秘密活动中,在生物学内容和相关知识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相关的能力,让学生对观察有了新的认识。课程中的记录也是很好的安排。
第2学时
赵京秋:
老师们好,这节课是专题9的第二课时,上节课从课程设置,课标安排和教学的注意事项等方面做了探讨。本节课重点聚焦某一教学案例,通过观看教师在不同实践中的教学方式及不同设计,学习这专题在实施过程中如何体现课程的丰富多彩的特点的。第一个教学案例来自北大资源中学的赵心红老师,课程的题目叫做“包子皮的秘密”中的一小段录像。(插入录像)刚才赵老师用包子皮的秘密一标题把学生引入到课堂当中,我想听听刘老师和乔老师看了这段视频的感觉。
1
乔文军:
这个名称很有意思,透出要探究的味道,特别说的是孢子皮的秘密,看似我们生活中触手可及的问题,他还有什么进一步需要我们研究的秘密吗?这就是把生活的常识、经验、司空见惯的情景升华为课堂要研究的主题。
最新中考生物专项(生物技术)重点知识点总复习(以北京版为基础,全国通用)

初中中考生物专项重点知识点复习—生物技术目录生物技术重点知识点 (2)传统生物技术 (2)食物腐败实验及题解 (2)食物的腐蚀 (4)食物保存 (4)传统技术 (5)现代生物技术 (8)克隆技术 (8)转基因技术 (10)克隆与转基因的区别 (13)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影响 (13)生物技术重点知识点传统生物技术传统生物技术主要是指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的技术。
食品的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的1857 年,法国的科学家巴斯德发现了发酵原理,才使人们认识到发酵是微生物活动的结果。
食物腐败实验及题解实验11.哪支试管里的肉汤先变浑浊?分析肉汤变浑浊的原因。
解答:玻璃直管试管的肉汤先变浑浊,因为直管能让空气中细菌进入,弯玻璃管能有效阻挡空气中的细菌进入。
结论:微生物(细菌)是引起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
2.如果把肉汤放在冰箱里,能够延缓其腐败变质,这是什么原因呢?解答:细菌、真菌的生活的基本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分和有机物。
防止食物腐败的方法有:密封保存,防止空气中细菌进入,低温保存,实验2食物的腐蚀1、主要原因: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是引起。
2、原理:微生物分解和利用食品中丰富的营养物质,快速地(生长和繁殖)。
产生物二氧化碳、水、酒精、乳酸、氨气等,引起食物中毒。
3、微生物(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需要(营养物质-有机物)、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
食物保存1、原理:2、保存方法(杀菌、抑菌、隔离菌)①杀菌:高温灭菌、巴氏消毒法、紫外线照射等②抑菌:去水分:晒干、腌制,糖渍、烘干、烧烤、离心、脱水法低温:冰箱冷藏③隔离菌:密封、加保鲜膜、真空包装、罐头盒等传统发酵技术发酵:制作美食补充:①酵母菌属于真菌;乳酸菌属于细菌②豆腐乳—霉菌;奶酪—乳酸菌③青霉素—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取④制酱物质转化过程:实验活动1.展示各自制作的泡菜,分析加入食盐、调味料的量对泡菜口味的影响。
泡菜制作容易受环境条件影响,温度过高,食用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均会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最新人教版生物中考复习专题九 生物技术

(3)“将能吸镉的基因敲掉”这种完全按照人的意愿重新 组合基因的技术叫做__转__基__因__技__术________。通过该技术得 到了“低镉稻”新品种,说明基因和性状的关系是 ____基__因__控__制__性__状______。举出一个已学生物知识中利用该 技术的例子:_转__基__因__鼠__(__或__利__用__大__肠__杆__菌__生__产__胰__岛__素__)__。
专题九 生 物 技 术
目录
01 知识网络 02 专题突破
知识网络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专题突破
一、选择题 1. (2021常德)下列实例与所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不正 确的是( C ) A. 葡萄酒酿制——发酵技术 B. 抗虫棉——转基因技术 C. 试管婴儿——克隆技术 D. 名贵花卉蝴蝶兰快速繁育——组织培养技术
返回目录
20. 某地松林中松毛虫大量繁殖,严重破坏松林。为了杀灭 害虫,下列做法中最好的是( B ) A. 喷洒杀虫剂 B. 引入灰喜鹊 C. 人工捕捉 D. 不必杀虫,松林破坏后,害虫自然会减少
返回目录
二、非选择题 21. (2021临汾)(实验探究)茶多酚是茶叶中具有保健功 能的一类物质,已应用于糕点、饮料、肉制品等多种食品 的制作中。科研人员开展了在酸奶中加入茶多酚的研究。
基因组中,经过筛选培育出抗虫、高产的棉花新品种。该
技术是( A )
A. 转基因技术
B. 仿生技术
C. 克隆技术
D. 发酵技术
返回目录
16. (2020湘潭)科学家将雌性黑鼠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入
白鼠去核的卵细胞内,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移植入褐鼠的
子宫中,该褐鼠产下小鼠的性别和体色是( A )
A. 雌性、黑色
《生物技术》2023北京市中考生物训练及解析

2023届北京市中考生物专题训练9-生物技术一.选择题(共24小题)1.(2022•东城区校级一模)我国科学家通过核移植技术成功克隆出了“中中”和“华华”两只猕猴,培育过程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克隆技术属于无性生殖方式B.“中中”和“华华”与核供体猴更加相像C.“中中”和“华华”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D.用这两只猕猴进行实验有利于排除个体差异的影响2.(2022•大兴区二模)生产及生活中可通过多种方法延长食品保存时间,下列食品保存方法与原理不一致的是( )A.黄桃罐头——高温灭菌并隔绝微生物进入BC.食品冷藏——低温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D.果脯糖渍——通过发酵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3.(2022•门头沟区二模)微生物在食品制作中的被广泛应用,下列配对错误的是( )A.制醋——醋酸菌B.泡菜——醋酸菌C.酿酒——酵母菌D.酸奶——乳酸菌4.(2022•石景山区二模)泡菜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菜肴,下列关于泡菜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应用了发酵技术B.不需要乳酸菌参与C.调料水煮沸待冷却后使用D.泡菜坛子需要密封5.(2022•西城区一模)许多传统食品的制作都利用了发酵技术。
如图表示制作馒头时,温度对面团发酵时二氧化碳(使馒头松软)产生量的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面粉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蛋白质B.发面利用的是乳酸菌C.温度越高发酵效果越好D.二氧化碳来自有机物的分解6.(2022•东城区一模)奶酪是内蒙古的美食。
牧民将奶提取油脂后放置在温暖的地方,一段时间后有了酸味,再经过多道工序制作成奶酪。
在此过程中使用的技术是( )A.转基因技术B.发酵技术C.组织培养技术D.克隆技术7.(2022•西城区一模)科学家将能使萤火虫发光的基因转入烟草受精卵中,这些烟草的根、茎、叶、花等部位在暗夜都能发光。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萤火虫发光的性状受基因控制B.受精卵是烟草发育的起点C.发光烟草的获得应用了转基因技术D.这种发光的性状不能遗传给后代8.(2022•北京一模)下列有关生物技术与相应的事例对应错误的是( )A.发酵技术——制作泡菜B.保鲜技术——冷藏条件下食物不易变质C.组培技术——试管婴儿D.转基因技术——将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9.(2022•朝阳区二模)下列关于食物保存的方法错误的是( )A.真空包装腰果B.常温保存熟食C.低温运输油桃D.灭菌保存牛奶10.(2022•朝阳区二模)发酵食品是利用微生物加工制作的一类食品,下列不属于发酵食品的是( )A.面包B.泡菜C.米酒D.果汁11.(2022•平谷区一模)生物小组同学参加实践活动,以胡萝卜、白菜等家常蔬菜为原料制作泡菜,利用的微生物是( )A.乳酸菌B.噬菌体C.酵母菌D.霉菌12.(2022•通州区一模)下列有关生物技术与相应的事例对应错误的是( )A.发酵技术——制作泡菜B.组培技术——试管婴儿C.保鲜技术——冷藏条件下食物不易变质D.转基因技术——将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13.(2022•海淀区一模)下列食品保存方法及原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将茶叶放入密封的陶瓷罐中——降低茶叶的呼吸作用B.将牛肉放入冰箱冷冻室——低温抑制微生物繁殖C.将水果制成罐头——提高水果中营养物质含量D.将香菇、木耳等烘干——除去微生物所需的有机物14.(2022•昌平区一模)研究者探究不同乳酸菌对厨余垃圾中淀粉类发酵的效果,结果如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九生物技术
1.微生物通常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原生生物等类群。
2.
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霉菌
3.食品的保存:
控制微生物活动可以延长食品保存时间,可采取杀菌、隔绝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活动这两方面的措施。
4.现代生物技术
克隆技术和转基因技术等都属于现代生物技术。
(l)克隆原意是无性生殖。
现在,人们常常在基因、细胞、个体等不同水平上获得克隆产物。
(2)转基因技术就是将一种生物DNA中的某个基因“切”下来,然后连接到另一种生物的DNA上,实现DNA重
组。
①转基因技术的理论基础之一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②转基因技术使人们有目的地设计和改造生物成为可能。
如培育高产、抗虫、抗病毒等的新品种,利
用转基因技术生产食品、药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