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冶金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钢铁冶金原理第四版教学大纲

钢铁冶金原理第四版教学大纲

钢铁冶金原理第四版教学大纲课程概述本课程是钢铁冶金原理第四版,旨在为学生介绍冶金工程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理论。

通过对钢铁冶金工艺、冶炼技术和冶金原理的全面介绍,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钢铁冶金的发展历程,掌握钢铁冶金加工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掌握各种冶金工艺和技术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内容第一章钢铁冶金概论• 1.1 钢铁冶金概述• 1.2 钢铁冶金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1.3 钢铁冶金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1.4 钢铁冶金工程的分类和特点• 1.5 钢铁冶金工程的发展趋势第二章钢铁冶金原理• 2.1 钢铁冶金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2 钢铁冶金原理的物理基础• 2.3 钢铁冶金原理的化学基础• 2.4 钢铁冶金加工的机理和规律第三章钢铁冶金工艺• 3.1 钢铁冶金生产工艺的基本流程• 3.2 水冷炉工艺• 3.3 胆碱本质• 3.4 油焦工艺• 3.5 钢水净化工艺• 3.6 热处理工艺第四章钢铁冶金的基础理论• 4.1 钢铁冶金原理• 4.2 钢铁冶金工艺• 4.3 钢铁金相学• 4.4 钢铁热处理学• 4.5 钢铁物理力学教材选择1.《钢铁冶金原理第四版》,王柏政等,机械工业出版社。

2.《钢铁冶金学》,贾维佳,冶金工业出版社。

3.《钢铁冶金学》,崔志勇,化学工业出版社。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经典案例分析、教师个案分析、场地实验和实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调动学生的兴趣,增加了解和掌握知识的实用性。

课堂教学安排•第一次课:教学大纲讲解,及选好教材后引导学生预习第一章内容。

•第二次课:介绍钢铁冶金概论,具体讲解钢铁冶金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第三次课:钢铁冶金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及钢铁冶金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第四次课:分析钢铁冶金工艺的基本流程,了解氧气杆和金属制粉工业的发展历程。

•第五次课:具体讲解钢铁冶金的物理基础、化学基础以及加工的机理和规律。

•第六次课:了解水冷炉工艺、胆碱本质和油焦工艺。

《钢铁冶金概论》

《钢铁冶金概论》

《钢铁冶金概论》课程教学大纲开课单位:冶金工程教研室课程负责人:杨治立适用于本科冶金工程专业教学时数:32学时一、课程概况《钢铁冶金概论》是冶金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任选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讲授炼铁、炼钢、轧钢三部分内容,使学生系统地了解钢铁冶金及轧制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从钢铁原材料到钢铁制成品的基本过程。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主要有《物理化学》、《冶金原理》等。

二、教学基本要求系统了解钢铁冶金基本原理,全面了解钢铁生产工艺过程、生产主要设备,了解轧钢原理及基本工艺,初步掌握从钢铁原材料到钢铁制成品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1、绪论主要内容:冶金基本概念、钢铁工业、钢铁冶炼、钢铁产品及副产品、钢铁工业能源及能耗、耐火材料、钢的轧制、环境保护基本要求:了解国内和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概况2、高炉冶炼用原料主要内容:铁矿石、铁矿石的开采、铁矿石的富选、铁矿粉造块、燃料、熔剂、锰矿石及其它含铁原料基本要求:了解高炉炼铁原料的基本情况3、高炉炼铁主要内容:高炉冶炼过程及特点、燃烧反应、还原反应、造渣过程、生铁形成、炉料与煤气运动、炼铁技术的发展、高炉生产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基本要求:了解高炉炼铁的过程特点重点:高炉炼铁的过程4、高炉结构及附属设备主要内容:高炉本体、高炉附属系统5、高炉操作主要内容:开炉、休风、停炉;基本操作制度;炉况判断6、铁合金生产主要内容:概述、铁合金生产的基础、铁合金的生产方法、硅、锰、铬系铁合金的生产、铁合金生产的发展。

基本要求:了解铁合金生产的基本过程。

7、炼钢原材料主要内容:金属料、非金属料的要求基本要求:了解炼钢用原料的基本情况8、氧气转炉炼钢主要内容:氧气转炉炼钢、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氧气底吹转炉炼钢、顶底复合吹炼转炉、氧气转炉的新技术基本要求:了解转炉炼钢工艺重点:转炉炼钢工艺过程9、电炉炼钢主要内容:概述、现代炼钢电弧炉的构造、电弧炉炉衬的砌筑、电弧炉的电气设备、碱性电弧炉的熔炼工艺、电弧炉炼钢的新技术及发展趋势、其它电炉炼钢法、炼钢车间的主要技术指标基本要求:了解电炉炼钢的基本情况重点:电炉炼钢工艺10、炉外精炼主要内容:概述、炉后处理技术、真空处理、钢包精炼、氩气精炼、炉外精炼法冶金效果的比较。

冶金学课程教学大纲

冶金学课程教学大纲

冶金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10100101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冶金工程先修课程:冶金物理化学后续课程:专业课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冶金工程专业学生钢铁冶金、有色冶金方向的重要专业课,为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钢铁及常用有色金属的性质、用途以及冶炼工艺的发展动态;掌握钢铁及常用有色金属的冶炼工艺、原理、主体设备的构造和技术经济指标控制。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绪论(建议学时数:1学时)目的要求:本部分讲解冶金基本概念,钢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现代高炉生产工艺及冶炼过程概述,我国钢铁冶金的发展,国外钢铁生产发展状况和趋势,高炉冶炼产品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炼钢生产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教学内容:我国及国外钢铁生产发展状况和趋势。

2.炼铁部分(建议学时数:17学时)目的要求:本部分讲解炼铁的基本概念,包括高炉炼铁过程、高炉与高炉附属系统,炼铁产品与技术经济指标;高炉炼铁原料与质量评价指标,烧结与球团生产工艺及设备;高炉冶炼基础理论,高炉内煤气与炉料运动,高炉调剂原理;非高炉炼铁工艺的发展。

让学生掌握炼铁的相关理论与知识。

教学内容:第2章高炉炼铁概述(2学时)2.1高炉炼铁过程2.2高炉与高炉附属系统2.3炼铁产品与技术经济指标第3章高炉炼铁原料(5学时)3.1铁矿石种类3.2矿石质量评价3.3燃料与熔剂3.4烧结矿质量指标与生产3.5烧结矿固结机理3.6球团矿质量指标与生产3.7球团矿生产设备第4章高炉冶炼基础(4学时)4.1高炉内还原反应4.2直接还原度计算及还原动力学4.3渗碳与生铁形成4.4高炉炉渣形成过程4.5炉渣的成分与性质4.6造渣与脱硫第5章高炉调剂原理(4学时)5.1高炉炉缸反应5.2下部调剂原理5.3高炉炉料与煤气运动5.4上部调剂原理第6章非高炉炼铁(2学时)6.1概述6.2直接还原6.3熔融还原2.炼钢部分(建议学时数:31学时)目的要求:本部分讲解炼钢的基本概念,包括炼钢的基本任务、炼钢基础理论,炼钢所使用的原材料。

大学钢铁冶金学教案

大学钢铁冶金学教案

大学钢铁冶金学教案大学钢铁冶金学教案教学课程:大学钢铁冶金学教学时长:36学时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钢铁冶金学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有关钢铁生产的流程、工艺和技术原理,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运用技能;引导学生掌握本领域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教学内容:第一章钢铁冶金学概论1.1 钢铁冶金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1.2 钢铁冶金学领域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趋势1.3 钢铁生产的现状和发展第二章钢铁原料和炼铁2.1 钢铁原料的分类和性质2.2 炼铁过程和工艺2.3 炼铁技术的发展第三章赤铁和精铁的制备3.1 赤铁制备的工艺3.2 赤铁的品质和应用3.3 精铁制备的工艺和设备第四章钢的制备4.1 炼钢原料和特点4.2 碳素钢和合金钢的制备4.3 炼钢过程和工艺4.4 炼钢技术的发展第五章钢铁材料的处理和加工5.1 热处理和热加工5.2 冷处理和冷加工5.3 钢铁材料的表面处理和涂层第六章钢铁质量控制6.1 钢铁材料化学成分的分析6.2 钢铁材料理化性能的检测6.3 钢铁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技术教学方法:本课程采取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以理论为主,加强实践、应用与综合能力的融合教学,通过课堂讲解、学生讨论、实验和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图书、网络资源和实验室设备。

在教学中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积极使用相关资源,以提高学习效果。

评价方式:根据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室成绩等方面进行评价。

同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项目的开展,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教学建议:本课程是钢铁冶金学领域的重要学科,对于学生掌握相关领域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习得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都具有较高的重要性。

教师将以渐进式教学方式展开课程,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支持与指导,在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动手的同时,使学生在本领域领域接受更全面、深入的知识培养,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

2024版钢铁冶金PPT大纲

2024版钢铁冶金PPT大纲

钢铁冶金PPT大纲目录•钢铁冶金概述•原料与预处理•炼铁工艺及设备介绍•炼钢工艺及设备介绍•连铸连轧技术与装备发展动态目录•产品检测与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建立•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要求及措施•总结:提高钢铁冶金行业竞争力途径探讨01钢铁冶金概述钢铁冶金定义与特点定义钢铁冶金是一种研究从矿石、废钢等原料中提取金属铁,并经过精炼、连铸、轧制等工序生产钢材的工业过程。

特点高温、高能耗、高排放;生产流程复杂,技术密集;产品种类繁多,应用领域广泛。

钢铁冶金发展历史古代冶铁技术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采用木炭还原铁矿石的方法得到生铁,再经过锻造得到熟铁和钢。

近代钢铁工业19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钢铁生产逐渐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和大型化。

现代钢铁冶金技术20世纪以来,钢铁冶金技术不断创新,出现了氧气转炉炼钢、连铸连轧等新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钢铁冶金行业现状及趋势现状全球钢铁产量持续增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大型企业占据主导地位;环保和能源利用效率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指标。

趋势绿色低碳发展成为行业主流,推动钢铁冶金行业向环保、节能、高效方向发展;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提高生产智能化水平和效率;个性化、定制化产品需求增长,推动钢铁冶金行业向高品质、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02原料与预处理原料种类及性质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是钢铁生产的主要原料。

由煤炭经过高温干馏得到,是钢铁冶炼中的还原剂和热源。

用于造渣,与铁矿石中的杂质结合生成炉渣。

如萤石、硅石等,用于调整炉渣成分和性质。

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其他辅助原料将大块原料破碎成合适粒度,并进行筛分,以满足冶炼要求。

破碎与筛分混合与配料预热与预还原根据不同原料的成分和性质,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和配料。

将原料在高温下进行预热和预还原,以提高冶炼效率。

030201原料预处理方法原料成分波动会直接影响冶炼过程和产品质量。

原料成分波动原料粒度和配比不合理会导致冶炼效率低下和产品质量问题。

钢铁冶金学Ⅰ 教学大纲

钢铁冶金学Ⅰ  教学大纲

钢铁冶金学Ⅰ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50133Z10课程名称:钢铁冶金学I/ Ferrous Metallurgy (I)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时/学分:48 /3先修课程:物理化学;冶金原理适用专业:冶金工程教材、教学参考书:1、黄希祜编,钢铁冶金原理,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2、朱苗勇主编,现代冶金学(钢铁冶金卷),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3、王筱留主编,钢铁冶金学(炼铁部分),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4、陈家祥主编,钢铁冶金学(炼钢部分),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5、包燕平,冯捷主编,钢铁冶金学教程,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钢铁冶金学是物理化学、冶金原理、传输原理在炼铁、炼钢工艺过程中的应用,是培养冶金工程专业高级技术人员的核心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钢铁冶金技术的现状,全面掌握钢铁冶金的基础理论、生产工艺过程及主要设备,了解钢铁冶金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钢铁冶金工艺理论问题的初步能力,为从事钢铁冶金专业技术开发、管理及科学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深入学习钢铁冶金过程的基础理论,掌握铁氧化物还原、碳燃烧、碳的氧化与脱碳、脱氧、除杂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原理。

重点掌握以下内容:铁氧化物还原的热力学,气固相还原反应的动力学,造渣过程,铁水渗碳与生铁的形成,高炉冶炼过程中的动量传输、热量传输现象,熔融金属中的炼钢反应,炉渣和钢渣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深入了解钢铁冶炼过程的基本工艺流程、工艺特点及主要工艺参数,了解钢铁冶金过程(特别是高炉炼铁、转炉炼钢、电炉炼钢等过程)主要设备的功能与作用。

能力:了解钢铁冶金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国内外发展动态,初步具有分析和解决钢铁冶金理论与工艺问题的能力。

素质:通过课程中的分析、讨论与辩论来培养分析沟通交流素质,培养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技能;通过课外导学的模式,提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形成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素质。

钢铁冶金概论教学大纲

钢铁冶金概论教学大纲

《钢铁冶金概论》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和任务钢铁冶金概论是工科类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化钢铁工业生产工艺流程、了解钢铁冶炼及金属加工的基本知识及方法,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其所修专业知识在钢铁冶金方面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1.绪论教学目标了解钢铁工业发展史、钢铁工业现状、钢铁工业基本流程2. 炼铁生产教学目标1、高炉炼铁原料了解炼铁原料;熟悉铁矿烧结及球团的基本原理、工艺;掌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高炉冶炼基本原理及工艺理解高炉炼铁原理及能量利用;熟悉高炉冶炼工艺流程;熟悉高炉的五大系统;3、非高炉炼铁了解非高炉炼铁的特点、分类;了解直接还原法、熔融还原法;了解非高炉炼铁的技术经济指标;4、铁合金熟悉铁合金的冶炼原理及生产工艺;了解硅系、锰系及铬系合金的生产;重点难点铁矿烧结及球团的基本原理、工艺、烧结层的结构、高炉炼铁原理、铁的直接还原;间接还原、直接还原法。

2.炼钢生产教学目标1、炼钢原材料熟悉金属料、造渣料、辅助料;熟悉铁水预处理;2、转炉炼钢熟悉炼钢基本任务;了解炼钢基本原理;了解转炉炼钢工艺的五大制度;3、电炉炼钢掌握电炉炼钢原理;了解电炉炼钢生产工艺;了解电炉炼钢设备;了解新技术;4、炉外精炼炉外精炼概念及目的;炉外精炼的分类;炉外精炼原理及设备;5、连续铸钢掌握连铸的特点及类型;熟悉连铸生产工艺;了解工艺参数;重点难点炼钢基本原理、脱碳与脱磷、脱氧与脱硫的关系、钢中碳与氧的关系、炉外精炼原理及设备、真空精炼、连铸生产工艺、中间包及结晶器技术3.轧钢生产教学目标1、概述及轧制理论基础掌握金属成型方法、压力加工的方法;了解简单轧制与非简单轧制、变形区的主要参数;了解纵轧变形的表示方法、纵轧时轧辊咬入轧件的条件、纵轧时的轧制压力用及纵轧时的传动力矩。

2、轧钢生产基本问题了解轧制钢材的品种及用途;熟悉轧钢机;熟悉轧钢生产系统及工艺流程;3、钢坯和型、线材生产熟悉钢坯生产;熟悉型钢生产;熟悉线材生产;4、板带材生产熟悉中厚板生产;熟悉热轧薄板带钢生产;熟悉冷轧板带钢生产];5、钢管生产熟悉钢管的生产方法;熟悉自动轧管机组工艺及冷轧无缝钢管生产简介;熟悉焊接钢管生产;重点难点变形区的主要参数、纵轧时的轧制压力;纵轧时的传动力矩;轧制钢材的品种及用途、轧钢机;型钢生产、线材生产;热轧薄板带钢生产、冷轧板带钢生产;钢管的生产方法自动轧管机组工艺;四、学时分配表五、课程考核方法及要求1、考试形式:闭卷考试2、成绩评定方式:按学院要求评定成绩六、选用教材及参考书(资料)《钢铁冶金概论》,李慧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年出版。

《钢铁冶金》实验教学大纲

《钢铁冶金》实验教学大纲

《钢铁冶金》实验教学大纲课程代码:METE2008 课程学分:1.0课程名称(中/英):钢铁冶金Iron and Steel Metallurgy Experiment 课程学时:30 实验学时:30适用专业:冶金工程专业实验室名称:江苏省冶金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冶金工程实验室一、课程简介《钢铁冶金》是冶金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钢铁冶金》实验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

本实验课程包括炼铁实验与炼钢试验两部分,实验主要内容有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高温冶金实验,冶金模拟实验,冶金物相分析,冶金熔体和散状原料的物性检测,试样的采集和制备,高温实验等主要进行基本操作训练。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冶金工程专业常用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技术、并掌握冶金工程常用实验设备的用途、特点和使用方法。

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冶金工程实验的基本原理。

最终学会在以后的生产、科研中如何选择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实现实验目的。

二、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三、实验内容及教学要求实验项目1:铁水脱硫实验1.教学内容通过监控不同时间、温度、脱硫剂含量变化等因素,总结铁水脱硫的影响规律,为制定合理的脱硫工艺提供指导。

2.教学目标(1)了解铁水脱硫的优越性和必要性;(2)掌握铁水脱硫的基本原理;(3)掌握渣金间硫分配比测定的基本方法。

实验项目2:合格生球的制备实验1.教学内容采用铁精矿和粘结剂进行配料,混匀、机械活化预处理和造球,然后对成品进行生球质量检验。

2.教学目标(1)了解造球过程、掌握造球方法、培养造球技能;(2)了解影响圆盘造球机产量和生球质量的因素;(3)了解对生球质量的要求、掌握测定生球质量的方法;掌握不同原料对生球质量的影响。

实验项目3:氧化球团预热焙烧实验1.教学内容在球团预热焙烧炉球团、成品球团矿抗压强度测定等。

2.教学目标(1)巩固球团高温固结的基本理论;(2)明确预热和焙烧的温度、时间等因素对焙烧球团矿理化性能的影响;(3)掌握实验室进行氧化球团焙烧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3 学年《钢铁冶金学Ⅰ》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
一、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课堂教学〔45 学时〕
1.概论〔4 学时〕
1.1钢铁工业的进展概况
1.2钢铁生产流程和炼铁工艺特点
1.3高炉炼铁过程概述〔原、燃料,产品,技术经济指标,工艺流程,炉内主要过程〕
2.铁矿粉造块〔6 学时〕
2.1铁矿粉造块的目的和意义
2.2烧结过程的理论及工艺〔主要反响,固结机理,传输现象,工艺及技术〕
2.3球团过程的理论及工艺〔生球成型、枯燥、焙烧,工艺过程,特种造块方法〕
2.4人造富矿的质量检验及高炉炉料构造
3.高炉冶炼过程的物理化学〔10 学时〕
3.1蒸发、分解与气化反响
3.2复原过程〔铁的氧化物特性,复原热力学、动力学,间接、直接复原,耦合反响等〕
3.3炉渣〔造渣的目的,造渣过程,炉渣的理化性能,炉渣脱硫,炉渣排碱〕
3.4高炉炉缸反响〔固体碳气化的一般规律,风口区碳的燃烧,燃烧带及鼓风动能等〕
4.高炉冶炼过程的传输现象〔4 学时〕
4.1高炉中的动量传输〔一般规律,有效重量,流态化,充液散料层的流体力学现象等〕
4.2高炉内的热量传输〔炉内热量分布规律,水当量,上、下部热交换,传热方式等〕
5.高炉冶炼能量利用〔6 学时〕
5.1高炉能量利用指标
5.2高炉能量利用计算分析〔生产高炉的计算,设计高炉的计算,理论焦比计算〕
5.3高炉能量利用图解分析〔rd-C 图解,Rist 操作线图解〕
6.高炉炼铁工艺及技术〔10 学时〕
6.1高炉炼铁生产原则及根本操作制度
6.2高压操作技术
6.3高风温操作技术
6.4喷吹煤粉技术
6.5富氧和综合鼓风技术
7.高炉过程的计算机应用概述〔2 学时〕
7.1高炉过程的计算机应用特点
7.2高炉过程的数学模型及专家系统
8.非高炉炼铁概述〔2 学时〕
8.1直接复原炼铁法原理及工艺
8.2熔融复原炼铁法原理及工艺
9.复习总结〔1 学时〕
二、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
1. 王筱留等编,《钢铁冶金学〔炼铁局部〕》,冶金工业出版社,2023 年,第2 版
参考书
1.周取定等编,《铁矿粉造块理论与工艺》,冶金工业出版社,1989 年,第2 版
2.A.K.比斯瓦斯著,齐宝铭等译,《高炉炼铁原理》,冶金工业出版社,1989 年,第1 版
3.秦民生编,《非高炉炼铁》,冶金工业出版社,1988 年,第1 版
4.周传典编,《高炉炼铁生产技术手册》,冶金工业出版社,2023 年,第1 版
三、思考题和大作业
思考题:第一章5-7 题;其次章6-8 题;第三章10-12 题;第四章6-8 题;第六章8-10 题;第七章2-4 题;第八章2-4 题。

大作业:第五章的物料平衡、热平衡、Rist 操作线图解。

四、说明
1.本课程承受多媒体教学方式。

2.炼铁设备和工艺操作的内容由其他专业教学环节〔冶金车间设计、钢铁厂生产实习〕传授。

3.冶金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以及“三传”理论等,已由专业根底课程传授,本课程不再重复,但要留意传授这些学问在炼铁工艺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钢铁冶金学Ⅱ 》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0231 开课院系: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钢铁冶金系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适用专业:冶金工程
课内总学时:46 学分:5
试验学时:课内上机学时:
先修课程:冶金物理化学传输原理金属材料学
钢铁冶金I
执笔:王华批阅:
一、课程教学目的
学习并把握以下根本内容:〔1〕炼钢主要任务;〔2〕主要炼钢方法及其工艺设备特点;〔3〕炼钢根本化学反响热力学、动力学;〔4〕铁水预处理工艺设备;〔5〕氧气转炉炼钢工艺设备;〔6〕电弧炉炼钢工艺设备;〔7〕炉外精炼工艺设备;〔8〕炼钢生产节能与环保。

〔9〕凝固理论及连铸技术
学习该课程后,学生能够应用冶金物理化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等根本原理理解炼钢工艺过程,能够较娴熟地进展炼钢原料、热量平衡、供氧、造渣、脱除杂质等方面的计算,具备分析和解决炼钢根本工程问题的力量。

二、课程教学根本要求
1.课程重点:
炼钢根本化学反响,氧气转炉炼钢,电炉炼钢,炉外精炼
2.课程难点:
炼钢过程氧的传递,杂质脱除反响的动力学解析和数学模型,氧射流特性,炼钢热平衡和物料平衡计算。

3.力量培育要求:
(1)能够娴熟地应用冶金物料化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等根本原理分析炼钢工艺过程的各类问题;
(2)娴熟把握主要炼钢反响的热力学、动力学条件和生产过程工艺掌握要点;
(3)能够对炼钢配料、供氧、热平衡等根本问题进展计算;
(4)较娴熟阅读炼钢外文文献。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
课堂教学〔46 学时〕
1.炼钢根本任务和现代炼钢生产流程〔2 学时〕
1.1钢与生铁的不同
1.2炼钢的根本任务
1.3现代炼钢生产流程
2.炼钢主要化学反响〔12 学时〕
2.1氧的传递〔2 学时〕
2.2直接氧化与间接氧化
2.3脱碳反响〔2 学时〕
2.4硅和锰的氧化〔2 学时〕
2.5脱磷反响〔2 学时〕
2.6脱硫反响〔2 学时〕
2.7脱氧反响及钢中非金属夹杂物〔2 学时〕
2.8脱氮和脱氢反响
3.铁水预处理〔2 学时〕
3.1脱硫预处理
3.2脱硅预处理
3.3脱磷预处理
4.氧气转炉炼钢〔8 学时〕
4.1氧气转炉炼钢过程〔2 学时〕
4.2氧气转炉炼钢主要设备〔2 学时〕
4.3氧气射流特性和氧气喷头设计〔2 学时〕4.4氧气转炉炼钢热量计算〔2 学时〕
4.5氧气转炉炼钢节能与环保
5.电弧炉炼钢〔6 学时〕
5.1电弧炉炼钢过程〔2 学时〕
5.2电弧炉炼钢主要设备〔2 学时〕
5.3电弧炉炼钢节能和快速冶炼〔2 学时〕
6.钢水炉外精炼〔6 学时〕
6.1主要炉外精炼工艺〔2 学时〕
6.2钢包炉精炼〔2 学时〕
6.3钢水真空精炼〔2 学时〕
7.凝固理论及连铸技术〔10 学时〕
7.1凝固理论〔2 学时〕
7.2连铸工艺〔2 学时〕
7.3连铸冷却〔2 学时〕
7.4连铸设备〔2 学时〕
7.5连铸技术〔2 学时〕
四、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
1.曲英编,《炼钢学原理》,冶金工业出版社社,1980 年,第1 版
2.陈家祥编,《钢铁冶金学〔炼钢局部〕》,冶金工业出版社,1990 年,第1 版
参考书
1.万谷志郎编,《钢铁冶炼》,冶金工业出版社,2023 年,第1 版
2.AISE 编,《The Making, Shaping and Treating of Steel》,AISE Foundation 出版社,2023 年(电子版)
3.E.T. Turkdogan 编,《Fundamentals of Steelmaking》,Th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出版社,1996 年,第1 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