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成母牛意思,育成母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合集下载

牛羊生产—育成牛饲养管理

牛羊生产—育成牛饲养管理
育成牛(7~15月龄) 营养需要与培育目标
育成牛是指从7月龄至配种前(一般为 15 ~ 16月龄)的牛。主要包括育成母牛 的饲养和管理。
该阶段的育成母牛其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发育很快,至12月龄已 经达到性成熟,其体重可达到初生重的7 ~ 8倍。同时消化系统特 别是瘤胃、网胃的体积迅速增大,到配种前瘤胃容积比6月龄增大 一倍,瘤胃、网胃占总胃容积的比例接近成年。
该阶段的青年母牛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饲养上除考虑胎儿生 长发育外,还应考虑其自身的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根据体况和胎 儿发育阶段,合理控制精饲料饲喂量,防止过肥或过瘦,体况评分 2.75 ~3.25分为宜。过肥会导致难产及产后综合征的发生。
该阶段的重点是做好初次怀孕牛的保胎工作。
一、营养需要
产奶净能(NEL):5.5兆焦/千克; 粗蛋白(CP): 13% ~ 14%; 干物质采食量(DMI)8 ~ 10千克。
此期日粮粗蛋白水平含量、干物质含量及混合精料每天每头饲 喂量参考青年牛各阶段饲养方案。
青年牛各阶段饲养方案参考值
年龄段
混合精料日喂 粗蛋白水平 干物质日采食量
量(kg)
(%)
(kg)
16~18月龄
2.5
12
11~12
19月龄至预产前期60天
25~3
12~13
11~12
预产前期60天至预产前21天
3
7~12月龄育成母牛 精饲料参考配方
成分 玉米 豆粕(饼) 棉籽(饼) 麸皮 饲用酵母
含量 48 25 10 10 2
成分 食盐 磷酸氢钙 石粉 添加剂
含量 1 1 1 2
12月龄至初次配种期间育成母牛的饲养
此阶段的育成母牛没有妊娠和产奶的负担,而且利用粗饲料的 能力大大提高。因此,只提供优质青、粗饲料基本能满足其营养需 要,少量补充精饲料。此期饲养的要点是保证适度的营养供给。营 养过高会导致体况过肥,易造成不孕或以后难产;营养过差会使母 牛生长发育抑制,发情延迟,15 ~ 16月龄无法达到配种体重,从 而影响配种时间。

母牛养殖技术要点

母牛养殖技术要点

母牛养殖技术要点
1.饲料管理:母牛需要适量的饲料来维持身体健康和生产。

其饲料需
要含有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饲料应保持新鲜,并
限制牛只所摄取的粗纤维和水分的量。

2.安排合理的生产周期:母牛的合理生产周期应在90至120天之内,以保持奶量稳定,并减少生病或受伤的可能性。

3.病虫防治:定期对母牛进行驱虫、预防接种和体检,能够预防或及
早发现病毒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4.设备控制:母牛饲养需要严格控制环境温度、湿度和通风状况等,
合理的设备测控可以减少粗纤维和水分丢失,最大程度降低运动和应激带
来的寿命缩短。

5.管理经验:母牛的饲养需要有经验丰富的饲养员,准确掌握母牛身
体健康和生产情况,对数据及时处理,严格控制环境和饲料以最大化生产率,有针对性地调整母牛的饮食和补充营养,使其生产出高质量的牛奶。

奶牛育成期的饲养管理的要点

奶牛育成期的饲养管理的要点

奶牛育成期的饲养管理的要点
育成期的牛群饲养时要将相近年龄的牛分为一群,严防牛只实际进食养分不均衡以致发育不整齐,一般情况下体重达成年牛体重的70%左右,即350-450千克时便可以初配。

这一阶段的奶牛不需要过多的优质蛋白质,以青粗饲料为主,多喂给优质的禾本科与豆科牧草,以及青贮、糟粕、块根饲料,适当搭配一定比例的精饲料,确保7-11月龄时日增重达到500-700克,其余月龄日增重达到850-1000克,以便能在15-16月龄进行初配。

决定奶牛初配时间的主要指标是体重和体高,而不是年龄,要求青年母牛初配体重应达到成年牛体重的70%-75%。

在这一时期,由于瘤胃容积逐渐增大,产生更多的微生物蛋白质,可少量补充非蛋白氮如尿素、过瘤胃蛋白如酪蛋白等。

育成牛实行每天2次或3次饲喂制度,运动场上设立水槽和食槽,以便补饲干草、矿物质饲料和水。

初配后至初产青年牛应饲喂多样、全价日粮,特别是初配受孕5个月后要保证蛋白质和能量的供给。

配种以后的母牛要喂给含干物质占体重2%的青粗料,并补喂3.0-3.5千克的精料,以满足母牛生长、怀孕积聚养分和初产后泌乳的需要。

同时还应注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

发育中的育成母牛,要特别注意充分运动,以锻炼体质,晴天时尽可能外出运动,不仅可增强体质,还可接受阳光照射,促进钙、磷的吸收和沉积。

- 1 -。

育成牛饲养管理

育成牛饲养管理

育成母牛的饲养(replacement herd)•意义和任务:保证幼牛的正常发育和适时配种。

哺乳期的结束并不以为着培育的结束,就体型,体重,适应性和产奶量等方面的培育更为重要。

因此要加强对育成牛的饲养管理。

育成牛生长特点•6-9月龄出现生长的高峰,在体组成上,随着体重的增加蛋白和灰分在比例上没有变化,但体脂却显著增加。

对育成牛的饲养要适当,要使14-16月龄配种时的活重不低于340-380千克。

但生长速度也不能过快。

乳腺发育存在敏感期(Critical period)。

荷斯坦牛90-300千克阶段ADG要低于700G。

育成牛发育进度Growth target月龄 3 6 9 12 15 18 24W (KG)88 150 212 275 340 400 530阶段饲养之一---断奶-11月龄•生理上处于最高生长速度阶段(6-9)月龄,同时又是性成熟期。

体型上高度急剧生长,瘤胃已相当发达且继续发育。

这段时间要充分利用能多采食青粗饲料的特点进一步刺激瘤胃的发育。

粗饲料喂量(DM)可达牛重量的1.2-1.5%。

也可以用青贮或其它多汁饲料,但青贮的喂量要限量。

精饲料可根据体况和粗饲料的质量而定,一般为1.5-3.0千克。

阶段饲养之二---12-18月龄(初配)•12月龄以后育成牛的消化器官发育已经接近成熟。

加之无妊娠配种负担,如能吃到优质粗饲料即可满足需要。

粗饲料质量差时可以补充些精料(1-4千克)。

阶段饲养之三---受孕到第一次产犊•怀孕并不影响青年牛的生长速度,所以一般可以仍按育成牛饲养。

直到分娩前的2-3个月龄才需要加强营养,加大精料的喂量。

但不要使牛过肥,否则将造成难产(dystocia)及其它post partum complications 。

每日可根据情况补饲2-3千克以上的精料。

精粗DM比为25-30:70-75。

育成牛的管理Management of replacement•分群4-6月龄分群。

育成牛的饲养管理

育成牛的饲养管理
以上介 绍 的 内容 主 要针 对 青 年母 牛 而言 ,青 年 公牛的饲养管理方法与母牛稍有不 同。小公犊牛断 奶 一 般 比母 犊 牛 稍 晚些 ,用 奶 量 较 多 ,生 长 快 ,但 6 月龄以后 的公母牛发育速度差异不大 ,在断奶至周 岁期 间应适当控制青粗料给量 ,同时精料 的供给量 应 比同期 母 牛稍 多 些 ,以防过 多 采食 青 粗 料 ,导 致 腹 部 过大 (草 腹 )。周 岁 至初 配 阶段 的青 年公 牛 ,必 须 限制容积大的多汁饲料和秸秆等粗料 ,但应适 当饲 喂青贮料 ,对于促进食欲是有益 的。周岁以上的青年 公 牛 ,青贮 料 每 天 喂量 以 8千 克 为 限制 ,青 刈 类 和 块 根类 多 汁饲料 的 饲喂 量大 体上 也应 按照这 个 标准 。
根 据 奶 牛 不 同年 龄 生 长 发 育 的特 点 和 饲 草 、饲 料 供应 状 况 ,确 定不 同 日龄 牛 的 日增 重 幅度 ,制 订 出 适 宜 的生长计 划 。奶 牛一 般从 初 生至 初配 ,活重应 增 加 10~1i倍 ,2周 岁时增 加 l2—13倍 。
青 年母 牛 初次 配 种 的 时 间应 根 据母 牛 的年 龄 和 发 育情 况而 定 。一般在 l6~l8月 龄初 配 ,或 者达成 年 体 重 70%时 才开始 初配 。
2 管理 青 年牛断奶后 ,根据性别和年龄情况进行分群 。
公 、母 牛 分 开 饲 养 ,因为 公 、母 牛 的发 育 和 对饲 养 管 理条件的要求不 同。牛分群时 ,同性别的年龄和体格 大小应该相近 ,月龄差异一般不应超过 2个月 ,体重 差异 要低 于 30千 克 。
公犊牛断奶后 ,在 7~l2月龄应 根据饲养 的需 要 ,适时进行穿鼻 ,并 带上鼻环 ,尤其是 留作种用 的 牛更 应 如此 。鼻环 应 以不易 生 锈且 坚 固耐用 的金属 制成 ,穿鼻时应胆大心细 ,先将长 5O~60厘米 的粗铁 丝 的一 端磨 尖 ,将 牛保 定 好 ,一 只 手 的 2个手 指 摸在 鼻中隔的最细处 ,另一只手持铁丝用力穿透即可。

育成牛的饲养管理

育成牛的饲养管理

刚 断乳 的犊 牛 由于 前 胃的发 育 尚未充 分 ,消 化 能力 有 限 ,因此饲 料变 化不 宜过 于 突然 , 周 岁 以内 1 舍饲 的育 成 牛应 以青 粗 饲料 为 主 ,喂 给优 质 的禾本
科与 豆科 干 草 或青 草 , 适 当搭 配 精料 , 并 以刺激 前 胃 的发 育 , 满足其 生 长发 育对 营养 的需要 。 在饲 喂 时一
农 科 2t 8 9 村 技 o () 9 o
不足 , 影 响 食 欲 , 别 是 在 冬季 喂饲 料 时 , 饮 水 会 特 若
不足 , 易导致 消 化不 良、 更 便秘 、 重瓣 胃阻塞 等 疾 病 。 最好在 饮水 中加 入适 量食 盐( 天每头 2  ̄ 0克) 每 54 。
夏 季 以放 牧 为 主 , 食 量 在 3 采 0千 克 以上 , 充 补 适 量 的精料 和矿 物质 。
奶 牛尾 静 脉采 血具 有单 人操 作 、 血快 速 、 定 采 保 简单 、 防止 人畜 损 伤等 优 点 , 奶 牛布 氏杆 菌 病诊 断 在
奶 牛的 采血 , 不适 用 于犊 牛 的采血 , 以避 免造 成 犊 牛
过 程 中 , 过 1 0 通 00 0头 次奶 牛 的实 际应 用 , 得 了 取
较好 效果 。

尾部血 管 的永久 性损 伤 。
二、 操作优 点

采 血 技 术
1对 牛只 应激 反应 微 小 , 只不 需 要保 定 , . 牛 不影
响奶 牛 的产奶量 。
首 先将 牛 拴牢 ,采 血 者站 在 牛身 后用 一 只手 将
牛 尾举 起使 其 与背 中线 垂 直 , 牛 尾握 在拇 指 上 , 将 使
牛互相碰 撞 、 逐 , 追 同时牛舍应 经 常保持 清洁干燥 , 定 期用石灰 水或其 它消毒 药消毒 1次。每 天干刷 皮肤 , 如有虱 、 , 蜱 可用 l 百虫水溶液 喷洒牛身 。 %敌 犊 牛 满 6月龄 即转 入育 成 阶段 ,应从 犊 牛 舍转 移到育 成舍 , 并将 公 、 牛 分开饲 养 。 母 对 奶用 小母 牛在 1 岁左 右 或更 早 些开 始 按摩 乳

育成奶牛饲养管理要点

育成奶牛饲养管理要点

育成奶牛饲养管理要点一、饲养方法1、1周龄~1周岁在此期间,牛的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发育很快,体躯向高度和长度方面急剧生长,消化器官容积扩大1倍左右。

对这一时期的育成牛,在饲养上要供给足够的营养物质,除给予优良牧草、干草和多汁饲料外,还必须适当补充一些精饲料。

从9~10月龄开始,可掺喂一些秸秆和谷糠类饲料,其重量约占粗料总量的30%~40%。

2、12~18月龄此阶段奶牛消化器官容积增加更大。

为促进消化器官的进一步发育,日粮应以粗饲料和多汁饲料为主,其重量约占日粮总量的75%,其余的25%为混合精料,用以补充能量和蛋白质的不足。

3、18~24月龄此期正是奶牛交配受胎阶段,其生长发育逐渐变得缓慢。

这阶段的育成母牛的营养水平要适当。

过高营养易导致牛体过肥造成受孕困难;即使受孕,也会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分娩;过低易使奶牛排卵紊乱,不易受胎。

这阶段应喂给奶牛品质优良的干草、青绿饲料、青贮饲料和块根类饲料,以精料为辅。

到妊娠后期,适当增加精料喂量,每天可喂2~3千克,以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在有放牧条件的地区,育成牛应以放牧为主,并根据牧草生长情况对饲料喂量酌情增减。

二、管理措施1、分群管理犊牛满6月龄后转入育成牛舍时,公、母应分群饲养。

应尽量把年龄、体重相近的牛分在一起。

生产中一般按断奶至12月龄、12~18月龄、18~24月龄进行分群,便于饲养管理。

2、加强运动在没有放牧条件的地区,应对拴系饲养的育成母牛,每天在运动场驱赶运动2小时以上,以增强体质、锻炼四肢,促进乳房、心血管及消化、呼吸器官的发育。

3、讲究卫生对育成牛,每天至少刷拭1~2次,每次5~8分钟。

舍饲期间,注意保持环境清洁。

晴天还要多让其接受日光照射,以促进机体吸收钙质和促进骨骼生长,严禁在烈日下长时间暴晒。

4、按摩乳房为促进育成牛特别是妊娠后期育成牛乳腺组织的发育,应在给予良好的全价饲料的基础上,适时采取乳房按摩的办法,效果十分明显。

对6~18月龄的育成母牛每天可按摩1次,18月龄以后每天按摩2次。

奶牛的饲养管理—乳用育成牛的饲养管理

奶牛的饲养管理—乳用育成牛的饲养管理
3%,食盐2%,碳酸氢钙4%。
6
➢ 2. 13-18月龄育成母牛的饲养 ➢ 为促进乳腺和性器官的发育,其日粮要增加青贮、块根、块茎饲料的喂量,其比
例可占日粮总量的85%-90%。青粗饲料品质较差时,要减少其喂量,适当 增加精料喂量。 ➢ 13-14月龄:混合料2.5kg,玉米青贮13kg,羊草2.5kg,甜菜渣2.2kg. ➢ 15-16月龄:混合料2.5kg,玉米青贮13.2kg,羊草3.2g,甜菜渣3.3kg. ➢ 17-18月龄:混合料2.5kg,玉米青贮13.5kg,羊草3.5kg,甜菜渣3.8kg.
8
(四)加强运动 在舍饲条件下,每天至少要有2小时以上的驱赶运动。在放牧和野营管理
的时候,每天需要运动4-6小时。 (五)穿鼻 公牛:7-12月龄戴环。 (六)适时配种 注意观察每头育成母牛的初情期,以便准确把握配种时机。对长期不发
情的母牛,请人工授精员或兽医进行检查。 Nhomakorabea 初配:怀孕并不影响母牛的生长速度,但泌乳影响母牛的增重,所以,
《养牛与牛病防制》
5.3 乳用育成牛的饲养管理
做好奶牛育成期的饲养管理,可以减少的发病率,延长 奶牛使用寿命,降低饲养成本,提高产量,增加效益。 提高奶牛养殖养殖场的经济收入至关重要。
乳用育成牛的饲养管理
1. 育成牛的生长发育特点 2. 育成牛的饲养技术 3. 育成牛的管理技术
一、育成牛的生长发育及消化特点
条件也不同。将年龄及体格大小相近的牛编在一起,最好是月龄差异不超过1.5~ 2个月,活重差异不超过25~30kg。 • (二)适宜的牛舍面积 • 6-7m2/头 • 牛床长1.6-1.7m,宽0.8-1m • 运动场15 m2/头,设补饲槽和饮水槽。 • (三)制定生长计划 • 根据不同品种,年龄的生长发育特点,饲草、饲料供给的状况,确定不同日龄的 日增重幅度,制定出生长计划。 • 一般在出生至初配,活重应增加10-11倍,2周岁时为12-13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育成母牛意思,育成母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育成母牛是养殖农牧业中的重要环节,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奶牛奶量的高低和肉牛肥肉的丰满程度。

牛的体质决定了其生产性能,因此,正确的饲养和管理是育成母牛成功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育成母牛的基本意义和饲养管理技术的要点。

育成母牛的意义
育成母牛是指将未曾生产的母牛投放到生产场,进行饲养和管理,以达到生产条件的要求,从而提高其生产性能。

育成母牛是母牛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为母牛的生产周期长达数年,而生产条件的优良或不良,直接影响到牛的生产性能,影响到奶牛奶量的数量以及肉牛肥肉的丰满程度。

因此,育成母牛有着重要的意义,可提高牛的整体品质,增强其生产性能,进而提高农牧业的效益。

育成母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合理饲料
育成母牛的饲养管理技术的首要要点就是合理饲料。

母牛的生产表现和健康状况受到饲料质量的影响,因此,必须选用能够满足母牛生产需要的科学配制的饲料。

1.青贮草料
合理选用青贮草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青贮草料中的营养包括粗蛋白、粗纤维和微量元素可以有效地促进母牛的生长发育、减少腹泻难题。

牧草的优良与否对育成母牛的生产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味道好的牧草可以吸引牛儿进食,又能达到发育和生产的目标。

因此,青贮料的质量应该在营养值、消化和吸收性等方面能保证牛儿对其干物质的消化量。

2.粗饲料
对于育成母牛而言,高质量的粗饲料在其加工饲料中也是
不可或缺的,特别是纤维素质量高营养价值低的原料,如青切菜、隧道萝卜秧和青南萝卜。

此外,豆类、糟、糠等菜饲料也是重要的粗饲料。

3.浓缩饲料
浓缩饲料对育成母牛发育极具帮助,浓缩饲料不能完全放弃,利用其作为营养补充,以免管理造成的缺乏,造成发育周期的延迟。

如果不吸取的新母牛草料,浓缩饲料必须加一些青草,其量的比例不应超过牛儿育成青草的重量。

优质生活
育成母牛的饲养管理技术的另一个重要要点就是优质生活。

母牛的生产表现和健康状况受到生活质量的影响,因此,在育成母牛管理过程中优质的生活环境、适当的生活物价和完善的生活设施等方面是必需的。

1.生活环境优良
育成母牛的生活环境应该要有满足其生理、心理需求的优
质保障条件,这些条件包括温度适宜、通风良好、干爽舒适的卧铺,以及安静的饲养环境等。

不好的生活环境也会导致母牛的不适,影响其健康状况,进而影响其生产表现。

2.生活物价适当
育成母牛的生活物价必须是适当的,确保其能够得到足够
的食料、水和保健等,从而确保母牛均衡的营养摄取,并避免因为物价不足而出现的疫病的发生。

3.完善的生活设施
为育成母牛提供完善的生活设施是保证其身体健康和生产
表现的重要手段。

这些设施包括水槽、卧铺、晒伤点、牵引设
备等。

这些设施应该设在一个构建良好的牛舍中,以保证母牛的生活福利的需求。

珍惜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因此在育成母牛的饲养管理过程中,必须
注重细节。

细节决定了牛儿的生产表现,因此,育成母牛饲养管理技术的要点也包括以下几方面:
1.牛舍清洁
保持牛舍的清洁和卫生是保持母牛健康的关键,因此,在
管理中需要保持牛舍的清洁和卫生,每天定期清理牛垫或卧铺方便母牛生产。

2.水源清新
母牛需要新鲜、干净的水源,保持水源清新干净,经常更
换水桶应该是育成母牛饲养管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3.定期喂药
保持母牛的身体健康是保证其生产表现的重要手段,因此,育成母牛饲养管理技术也包括定期喂药的方案。

4.切勿过饱
过饱会导致母牛营养不良和消化不良,因此,应该适度给
母牛投放量,为其生产和发育提供保障。

结论
育成母牛是保证农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饲养管理技
术的要点包括:合理饲料,优质生活和珍惜细节。

因此,育成母牛需要养殖者从营养和健康等角度加强管理的各方面,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生产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