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计算机软件水平《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考点:嵌入式软件开发

合集下载

2020计算机三级考试《嵌入式系统开发》练习题及答案

2020计算机三级考试《嵌入式系统开发》练习题及答案

2020计算机三级考试《嵌入式系统开发》练习题及答案1. 以下相关进程和程序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进程是动态的B.程序是静态的C.一个程序能够对应多个进程D.程序就是进程2. 微软开发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是( C )A.RT-LinuxB.MontaVistaC.Windows CED.VxWorks3. ROM监视器是一个小程序,驻留在嵌入式系统的( B )A.RAM中B.ROM中C.Flash中D.DOM中4.直接存储器存取的英文缩写是( A )A.DMAB.DRAMC.ISAD.IRQ5. 以下不是嵌入式系统应用领域的是( C )A.移动电话B.汽车电子C.办公系统D.军工航天6. 十进制数235,用八进制表达为( C )A.351B.352C.353D.3547. ARM采用定长指令格式,所有指令都是32位,Bit[27:26]为( C )A.目标寄存器编码B.指令操作符编码C.永远是0D.条件执行8. 80286处理器是( B )A.32位处理器B.16位处理器C.8位处理器D.4位处理器9. 决定电源种类的线称为( C )A.备用线B.控制线C.电源线D.数据线10. 嵌入式软件开发构建阶段的第三步是( B )A.编译B.定址C.打包D.定址和打包11. 把微处理器与外部设备相连接的线路称为( D )A.电源线B.控制线C.数据线D.总线12. 嵌入式软件开发构建阶段的第一步是( A )A.编译B.链接C.定址D.打包13. 厂家和用户为性能扩充或作为特殊要求使用的信号线称为( A )A.备用线B.控制线C.数据线D.总线14. 嵌入式软件开发构建阶段的第二步是( B )A.编译B.链接C.定址D.打包15. 以下相关进程和程序的说法错误的是( B )A.进程是动态的B.一个进程能够对应多个程序C.一个程序能够对应多个进程D.程序不是进程16. WindRiver公司开发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是( A )A.VxWorksB.MontaVistaC.Windows CED.RT-Linux17. GDB中,用来设置断点的命令是( D )A.killB.nextC.makeD.break18. 1Byte等于( D )A.1024KBB.1024KMC.1024GBD.8bit19. 以下不是嵌入式系统应用领域的是( A )A.电子商务B.移动电话C.消费类电子产品D.军工航天20. 十进制数235,用十六进制表达为( A )A.EBB.ECC.EAD.EE。

嵌入式软件面试知识点总结

嵌入式软件面试知识点总结

嵌入式软件面试知识点总结1. 嵌入式系统概念- 什么是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系统与通用系统的区别?-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有哪些?2. 嵌入式软件开发基础-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 嵌入式软件开发的编程语言?- 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接口?3. 嵌入式系统架构- 常见的嵌入式系统架构有哪些?- 嵌入式系统的内存管理?- 嵌入式系统的中断处理?4. 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性- 什么是实时系统?- 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性要求?- 如何实现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性?5. 嵌入式操作系统- 常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有哪些?- 不同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特点?-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调度算法?6. 嵌入式软件开发工具- 常用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工具有哪些?- 嵌入式软件的调试工具?- 嵌入式软件的测试工具?7. 单片机及嵌入式处理器- 常见的单片机及嵌入式处理器有哪些?- 不同的单片机及嵌入式处理器的特点?- 如何选择适合的单片机及嵌入式处理器?8. 嵌入式软件开发中常用的通信协议- 常见的通信协议有哪些?- 通信协议的特点及应用场景?- 嵌入式系统中如何选择适合的通信协议?9. 嵌入式软件的优化- 嵌入式软件的性能优化?- 嵌入式软件的存储优化?- 嵌入式软件的功耗优化?10. 嵌入式系统的安全性- 嵌入式系统的安全性指标?- 嵌入式系统的安全性防护策略?- 如何提高嵌入式系统的安全性?以上是我对嵌入式软件面试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面试者有所帮助。

在面试过程中,候选人可以结合自己的项目经验和技术能力,深入讨论和展示自己对嵌入式软件开发的理解和实践能力,以展现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学习能力。

祝各位面试顺利!。

2020年计算机等级考试《嵌入式系统开发工程师》复习要点梳理(最新)

2020年计算机等级考试《嵌入式系统开发工程师》复习要点梳理(最新)

1、差错控制编码
(1)根据码组的功能,可以分为检错码和纠错码两类。

检错码是指能自动发现差错的码,例如奇偶检验码;纠错码是指不仅能发现差错而且能自动纠正差错的码,例如循环冗余校验码。

(2)奇偶检验码、海明码、循环冗余校验码(CRC)。

2、嵌入式系统的度量项目
(1)性能指标:分为部件性能指标和综合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吞吐率、实时性和各种利用率。

(2)可靠性与安全性
可靠性是嵌入式系统重要、突出的基本要求,是一个嵌入式系统能正常工作的保证,一般用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来度量。

(3)可维护性:一般用平均修复时间MTTR表示。

(4)可用性
(5)功耗
(6)环境适应性
(7)通用性
(8)安全性
(9)保密性
(10)可扩展性
性价比中的价格,除了直接购买嵌入式系统的价格外,还应包含安装费用、若干年的运行维修费用和软件租用费。

3、嵌入式系统的评价方法:测量法和模型法
(1)测量法是直接基本的方法,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A、根据研究的目的,确定要测量的系统参数。

B、选择测量的工具和方式。

(2)测量的方式有两种:采样方式和事件跟踪方式。

(3)模型法分为分析模型法和模拟模型法。

分析模型法是用一些数学方程去刻画系统的模型,而模拟模型法是用模拟程序的运行去报考表达嵌入式系统的状态,而进行系统统计分析,得出性能指标。

(4)分析模型法中使用多的是排队模型,它包括三个部分:输入流、排队规则和服务机构。

(5)使用模型对系统进行评价需要解决3个问题:设计模型、解模型、校准和证实模型。

计算机三级考试《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复习要点.docx

计算机三级考试《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复习要点.docx

计算机三级考试《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复习要点以下是对文章进行润色改写的结果:1.嵌入式系统的定义⑴定义: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它具有软硬件可裁剪的特点,能够满足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和功耗等方面的严格要求。

22)IP核模块有行为、结构和物理三个不同层面的设计。

根据描述功能行为的方式不同,可以将其分为软核、固核和硬核三类。

2.嵌入式系统的组成(I)硬件层:包括嵌入式微处理器、存储器、通用设备接口和I/O接口等。

其中,嵌入式核心模块由微处理器、电源电路、时钟电路和存储器CaChe组成。

CaChe位于主存和嵌入式微处理器内核之间,用于存放最近使用的程序代码和数据,以减小存储器访问瓶颈,提高处理速度。

(2)中间层(也称为硬件抽象层HA1.或板级支持包BSP):它将系统上层软件和底层硬件分离开来,使上层软件开发人员无需关注底层硬件的具体情况,只需根据BSP层提供的接口进行开发。

BSP具有硬件相关性和操作系统相关性两个特点。

设计完整的BSP需要完成硬件初始化和设备驱动程序设计两部分工作。

(3)系统软件层:由RTOS,文件系统、GUI、网络系统及通用组件模块组成。

RTOS是嵌入式应用软件的基础和开发平台。

(4)应用软件层:由基于实时系统开发的应用程序组成。

3.实时系统(I)定义:实时系统是能在指定或确定的时间内完成系统功能,并对外部或内部、同步或异步事件做出响应的系统。

(2)区别:通用系统主要追求平均响应时间和用户使用方便,而实时系统主要考虑在最坏情况下的系统行为。

(3)特点:时间约束性、可预测性、可靠性、与外部环境的交互性。

(4)硬实时(强实时):应用的时间需求必须得到完全满足,否则会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生命财产损失和生态破坏,如航天、军事系统。

(6)任务的约束包括:时间约束、资源约束、执行顺序约束和性能约束。

4、实时系统的调度(I)调度:给定一组实时任务和系统资源,确定每个任务何时何地执行的整个过程。

嵌入式系统设计师 软考大纲

嵌入式系统设计师 软考大纲

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软考大纲嵌入式系统设计师的软考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计算机科学基础:包括数制及转换、数据的表示、算术和逻辑运算、计算机系统结构和重要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等。

嵌入式系统硬件知识:包括数字电路和逻辑电路基础等。

2. 嵌入式系统分析系统需求分析:能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系统分析,确定系统的主要功能和性能指标。

系统设计:根据系统需求,进行系统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确定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结构,选择合适的开发工具和开发平台。

3.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能根据系统需求和硬件平台,进行嵌入式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应用程序等的设计。

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能根据系统需求和硬件平台,进行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电路板、芯片、传感器等的设计。

4. 嵌入式系统实施系统集成与测试:能根据系统的设计和需求,进行系统的集成和测试,确保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符合要求。

系统部署与实施:能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系统的部署和实施,包括设备安装、调试、优化等。

5. 嵌入式系统运行维护系统运行与维护:能根据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包括故障排查、系统升级等。

系统性能优化:能根据系统的性能表现,进行系统的性能优化,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6. 信息化基础知识与信息技术标准了解信息化基础知识、信息技术引用的基础知识。

了解信息技术标准、安全,以及有关法律的基本知识。

7. 外语能力正确阅读和理解计算机及嵌入式领域的英文资料。

8. 其他要求了解嵌入式技术发展趋势。

熟悉考试科目1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中的选择题答题方式。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

熟悉考试科目2嵌入式系统应用技术(案例分析)的答题方式。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问答题。

以上是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软考大纲的主要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考试内容和要求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软考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考试学习笔记

软考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考试学习笔记

目录一、嵌入式软件开发概述.................................................................................................................. - 1 -1.嵌入式应用软件开发步骤:.................................................................................................... - 1 -2、嵌入式软件开发的特点:..................................................................................................... - 1 -3、嵌入式开发遇到的问题:..................................................................................................... - 1 -二、嵌入式程序设计语言.................................................................................................................. - 1 -1、程序设计语言概述................................................................................................................. - 1 -2、汇编语言................................................................................................................................. - 1 -3、面向过程的语言..................................................................................................................... - 2 -4、面向对象的语言..................................................................................................................... - 2 -5、汇编、编译、解译程序的基本原理..................................................................................... - 2 -三、嵌入式软件开发环境.................................................................................................................. - 2 -四、嵌入式软件开发.......................................................................................................................... - 2 -1、嵌入式平台选型..................................................................................................................... - 2 -2、软件设计................................................................................................................................. - 3 -3、嵌入式程序设计..................................................................................................................... - 3 -4、编码......................................................................................................................................... - 3 -5、测试......................................................................................................................................... - 3 -6、下载运行................................................................................................................................. - 4 -五、嵌入式软件移植.......................................................................................................................... - 4 -一、嵌入式软件开发概述1.嵌入式应用软件开发步骤:⑴、硬件的设计与实现;⑵、设备驱动软件的设计与实现;⑶、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移植,以及API 接口函数的设计;⑷、支撑软件的设计与调试;⑸、应用程序的设计与调试;⑹、系统联调、样机交付。

嵌入式系统工程师软考题目

嵌入式系统工程师软考题目

嵌入式系统工程师软考题目作为嵌入式系统工程师,软考题目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回答你的问题,包括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知识、硬件设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和测试等方面。

1. 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什么是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是一种特定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常被嵌入到其他设备中,用于控制、监测或执行特定任务。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有哪些?嵌入式系统通常具有实时性要求、资源受限、功耗低、体积小等特点。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部分有哪些?嵌入式系统由处理器、存储器、外设、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等组成。

2. 硬件设计: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计流程是什么?硬件设计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电路设计、PCB设计、原型制作和验证等阶段。

嵌入式系统的电路设计中常用的模块有哪些?常用的模块包括处理器模块、存储器模块、接口模块和电源模块等。

如何提高嵌入式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可以采用冗余设计、错误检测与纠正技术、抗干扰设计和可靠性测试等方法。

3. 软件开发: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开发流程是什么?软件开发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架构设计、模块设计、编码实现、调试测试和集成等阶段。

嵌入式系统常用的开发语言有哪些?常用的开发语言包括C、C++、汇编语言和脚本语言等。

嵌入式系统的软件调试方法有哪些?常用的软件调试方法包括仿真调试、在线调试和远程调试等。

4. 系统集成和测试:嵌入式系统的系统集成流程是什么?系统集成流程包括硬件与软件的集成、外设的连接与驱动、系统功能的测试和性能优化等步骤。

嵌入式系统的测试方法有哪些?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性能测试和可靠性测试等。

如何解决嵌入式系统中的性能问题?可以通过优化算法、硬件加速、并行处理和资源管理等方法来解决性能问题。

以上是对嵌入式系统工程师软考题目的多角度回答,涵盖了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知识、硬件设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和测试等方面。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2023年计算机软考《嵌入式系统设计工程师》经典习题及答案

2023年计算机软考《嵌入式系统设计工程师》经典习题及答案

2023年计算机软考《嵌入式系统设计工
程师》经典习题及答案
尊敬的读者,以下是2023年计算机软考《嵌入式系统设计工程师》的一些经典题和答案。

1. 题一
题目:什么是嵌入式系统设计?
答案:嵌入式系统设计是指将计算机系统嵌入到其他电子设备中,并以该设备的特定功能为目标进行设计和开发的过程。

通常,嵌入式系统设计需要考虑硬件与软件的结合,以满足设备的功能需求。

2. 题二
题目:请简要说明嵌入式系统设计的步骤。

答案:嵌入式系统设计的步骤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集成与测试以及部署与维护。

需求分析阶段确定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要求;系统设计阶段确定系统的整体架构和
模块划分;硬件设计阶段设计硬件电路和电子元器件;软件设计阶
段编写嵌入式软件程序;集成与测试阶段将硬件和软件进行集成并
进行系统测试;部署与维护阶段部署嵌入式系统并进行后期维护。

3. 题三
题目:请简述嵌入式系统设计中常用的开发工具。

答案:嵌入式系统设计中常用的开发工具包括开发板、集成开
发环境(IDE)、仿真器、调试器等。

开发板是嵌入式系统的硬件
平台,提供了丰富的接口和开发工具;IDE是用于编写、编译和调
试嵌入式软件的集成开发环境;仿真器用于将软件加载到嵌入式系
统进行仿真和测试;调试器用于调试嵌入式程序,定位和解决问题。

以上是一些2023年计算机软考《嵌入式系统设计工程师》经
典题及答案。

希望对您的备考有所帮助!祝您顺利通过考试!
——
注意:本文中所提供的题及答案仅供参考,真实的考试内容以
官方发布为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计算机软件水平《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考点:嵌
入式软件开发
1、嵌入式平台选型
嵌入式设计分三个阶段:分析、设计和实现。

分析阶段:是确定要解决的问题及需要完成的目标,也称需求阶段;
设计阶段:主要是解决如何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完成用户的需求;
实现阶段:主要是解决如何在所选择的硬件和软件的基础上实行整个软硬件系统的协调和实现。

硬件的选择包括:处理器、硬件部件
软件的选择包括:操作系统、编程语言、软件开发工具、硬件调试工具和软件组件。

2、软件设计
⑴、软件设计任务:准备一个工作计划;确定软件的结构;设计评审;维护工作计划;与硬件部门密切合作、相互协调;控制工作的结果、把工作记录存档。

⑵、模块结构设计
模块结构设计的任务:将系统划分为模块,确定软件的结构,模块的功能和模块间的接口,以及全局数据结构设。

模块:是组成系统的基本单位,它的特点是能够组合、分解和更换。

模块的四要素:输入和输出;处理功能;内部数据;程序代码。

模块结构设计应遵守的原则:所划分的模块其内部凝聚性要强,
模块之间的联系要少,即要有很强的独立性;模块之间的连接只能存有上下级之间的调用关系,不能有同级之间的横向关系;整个结构呈树状结构,不允许网状结构或交叉调用关系;所有模块必须严格地分类编码并建立归档文件。

⑶、结构化设计的方法
结构化设计的方法是一种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基本思想是将
系统设计成由相对独立、功能单一的模块组成的结构。

信息流的类型:变换流和事务流。

结构化设计方法的步骤:复查并精化数据流图;确定DFD的信息流类型(变换型或事务型);根据流类型分别实施变换分析或事务分析;根
据系统设计的原则,对程序结构图实行优化。

3、嵌入式程序设计
⑴、bootloader的设计
步骤;stage1和stage2两大部
Stage1步骤:硬件设备初始化;为加载bootloader的stage1准备内存空间;复制bootloader的stage1到内存;设置好堆栈;跳转到
stage1的C入口点。

Stage2步骤:初始化本阶段要使用的硬件设备;检测系统内存映射;将内核映像和根文件系统映像到flash上读入到内存中;为内核设置启动参数,并调用内核。

⑵、设备驱动程序设计
⑶、网络应用程序设计
4、编码
四个步骤:确定源程序的标准格式、制定编程规范;准备编程环境;编写代码;实行代码审查,提升编码质量。

5、测试
⑴、概述
软件测试:是从经济和效率的角度出发,对软件代码实行质量和
准确性保证的一个过程。

系统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发现至今尚未发现的错误。

规范化的测试过程:拟定测试计划;编制测试大纲;根据测试大纲
设计和生产测试用例;实施测试;生成测试报告。

⑵、测试方法
分类:人工测试和机器测试
人工测试的三种方法:个人复查、抽查、会审
机器测试分成: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将软件看成黑盒子,在完成不考虑软
件内部结构和特性的情况下,测试软件的外部特性。

包括:极限情况
测试;边界测试;异常测试;随机测试;性能测试。

白盒测试:也称结构测试,将软件看成透明的的盒,根据程序的
内部结构和逻辑来设计测试用例。

原则:程序模块中的所有独立路径
至少执行一次;在所有的逻辑判断中,取“真”“假”的两种情况至少都要执行一次;每个循环都应在边界条件和一般条件下各执行一次;测
试程序内部的数据结构的有效性。

⑶、测试步骤:
①、系统平台测试:包括硬件电路测试、操作系统及底层驱动程
序测试;
②、单元测试:也称模块测试。

一般采用白盒测试法。

主要测试
模拟块接口、局部数据结构、重要的执行路径、出错处理、边界条件。

测试时需要开的模块包括:驱动模块(相当于一个程序,负责接收
测试用例的数据,将这些数据送到测试模块,并输出结果)和桩模块
(也称为存根模块,用来代替测试模块中所调用的子模块,其内可实行
少量的数据处理,目的是为了检验入口,并输出调用和返回的信息)
③、集成测试:也称组装测,就是把各个模块按照系统设计说明
书的要求组合起来实行测试。

两种方法:一种是分别测试各个模块,再把这些模块组合起来实
行整体测试,即非增量式集成;另一种是把下一个要测试的模块组合到
已测试好的模块中,测试完成再将下一个模块组合进来,实行测试,
这样逐步把所有的模块组合在一起,并完成测试,即增量式集成。

④、系统测试:将嵌入式软件、硬件,外设和网络等各种因素结
全在一起,实行整个系统的组装测试和确认测试。

一般采用黑盒测试法。

主要测试内容:恢复测试、强度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

⑤、测试结果分析
对测试结果分析和比较协助错误的定位,指导程序员修改代码。

⑷、覆盖测试:是一种白盒测试法,测试人员必须拥有程序的规
格说明书和程序清单。

其基本思路是以程序的内部结构为基础来设计
测试用例,以覆盖尽可能多的程序内部逻辑结构,发现其中的错误和
问题,一般用在单元测试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