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比热容比的测定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气体定压比热测定实验报告

气体定压比热测定实验报告

气体定压比热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定气体在定压条件下的比热容,掌握气体的热力学性质。

实验仪器,定压容器、热水浴、温度计、压力计、电子天平等。

实验原理,在定压条件下,气体吸收的热量与其温度的增加量成正比,即Q=nCpΔT,其中n为气体的摩尔数,Cp为气体定压比热,ΔT为温度变化量。

实验步骤:1. 将定压容器置于热水浴中,使其温度均匀升高。

2. 通过压力计监测容器内气体的压力变化。

3. 测定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质量变化,利用电子天平测量。

实验数据处理:1. 记录定压容器内气体的初始压力P1和温度T1,以及加热后的压力P2和温度T2。

2.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气体的质量变化Δm。

3. 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计算气体的摩尔数n。

4. 根据Q=nCpΔT,计算气体的定压比热Cp。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处理和计算,得到气体在定压条件下的比热容为Cp=10.5J/(mol·K)。

这一结果与理论值相比较,误差较小,说明实验结果较为准确。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气体在定压条件下的比热容,并得到了较为准确的实验结果。

同时,我们也掌握了气体的热力学性质的测定方法和数据处理技巧,为今后的实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定压容器的密封性,避免气体泄漏。

2. 在测定气体质量变化时,要注意天平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发生意外。

综上所述,本实验通过测定气体在定压条件下的比热容,成功掌握了气体的热力学性质,为今后的实验和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参考。

实验报告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实验报告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word文档良心出品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1) 了解绝热、等容的热力学过程及有关状态方程。

(2) 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

(1)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定容比热容和定压比热容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和系统对外做功之和。

考虑在准静态情况下气体由于膨胀对外做功为dA = PdV ,所以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微分形式为dQ =dE +dA=dE + PdV1.实验名称 2. 实验目的3. 实验原理:主要原理公式及简要说明、原理图定容比热容C v 是指1mol 的理想气体在保持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1K 所吸收的热量。

由于体积不变,那么由 (1)式可知,这吸收的热量也就是内能的增加(dQ = dE),所以C 〔dQ 〕 dE C v = i 〒丨=—(2)i dT 丿vdT由于理想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 所以上述定义虽然是在等容过程中给出, 任何过程中内能的变化都可以写成d E = C v dT定压比热容是指1mol 的理想气体在保持压强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1K 实际上所吸收的热Cp ^dQ(3) 丿p由热力学第一定律(3)式,考虑在定压过,就有(dQ )冶 +___ I —___ I +I dT 丿p ■ I dT 丿dVpdT ⑷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PV = RT 可知,在定压过程中 理=巴,又利用dT PdE dT=Cv 代入(4)式,就得到定压比热容与定容比热容的关系C p =C v + R (5)R 是气体普适常数,为 8.31 J / mol K ,•引入比热容比丫为在热力学中,比热容比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它与温度无关。

气体运动理论告诉我们,Y 与气体分子的自由度 f 有关(Ar 、He ) f =3, Y =1.67 对双原子气体(2、出、O 2) f = 5(2)绝热过程系统如果与外界没有热交换,这种过程称为绝热过程,因此,在绝热过程中, 所以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有dA = -dE 或 PdV = -C v dT (8)由气态方程PV = RT ,两边微分,得PdV +Vd P = RdT (9)(8)、(9)两式中消去dT ,得,即得dV+ Y 竺=0(10) V对(10)式积分,就得到绝热过程的状态方程PV Y =常数(11)利用气态方程PV =RT ,还可以得到绝热过程状态方程的另外两种形式:P=常数(13)4. 实验内容用一个大玻璃瓶作为贮气瓶。

第四周物理实验报告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

第四周物理实验报告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

华南农业大学实验报告专业班次11农学班一组别201130010110 题目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姓名梁志雄日期实验名称: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实验的目的:学习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观测热力学过程中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

实验原理:气体的定压比热容和定容比热容之比称为气体的比热容比,用符号表示。

(即),它被称气体的绝热系数,它是一个重要的参量,经常出现在热力学方程中。

通过测量,可以加深对绝热、定容、定压、等温、等热力学过程的理解。

如图2所示,实验开始时,首先关闭活塞C2。

打开活塞C1,由压气泡将原处于环境大气压强P。

室温的空气压入贮气瓶B内,这时瓶内压强增大,温度变至一定值时,关闭活塞C1。

待稳定后,瓶内空气达到状态,为贮气瓶容积。

然后突然打开活塞C2,使瓶内空气与大气相通,到达状态时迅速关闭活塞C2,由于放气过程很短,故认为此过程是一个近似的绝热过程。

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温度降低,绝热膨胀过程应该满足泊松定律:(1)由气态方程可知(2)由以上两式子可以得到(3)当关闭活塞C2之后,贮气瓶内气体温度将升高,当升高到时,到达状态。

从状态到状气体的体积不变。

由查理定律(4)由 (2)和(4)两式得(5)再由(3)和(4)两式得(6)那么利用(5)式这一测量公式,通过测量,,的值可测量出空气的比热容的值。

实验步骤:1.连结好仪器,将电子仪器部分预热10~20分钟用容盒式气压表测定大气压强,通过调零电位器调节零点。

2.把活塞C2关闭,活塞C1打开。

用压气泡把空气稳定地徐徐地压入气瓶B中,待瓶内气压达到一定值后,停止压气,并记录下稳定后的压强值。

3.突然打开活塞C2,当气瓶的空气压强降低至环境大气压强P0时(即放气声消失),迅速关闭活塞C2。

4.待贮气瓶内空气的压强稳定后,记录下P2。

5.用测量公式(6)进行计算,求得空气比热容比g记录数据的表格:周围大气压强p o= 1.02×105 Pa 实验开始前的室温T o=15℃数据处理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空气的比热容比的平均值是1.24 ,而标准偏差R2 =0.07操作思考题打开活塞C2放气时,若提前关闭或滞后关闭活塞,各会给实验结果带来什么影响?由实验中比热容比的计算公式γ=[㏒(P1)-㏒(P0)]÷[㏒(P1)-㏒(P2)]可知,当提前关闭活塞C2时,气缸内的压强P2就会增大,根据上面公式,求的空气的比热容比会增大,同理,当推辞关闭活塞C2时,空气的比热容比会减少。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实验报告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实验报告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空气的比热容比,加深对热力学过程和热学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一种测量气体比热容比的方法,并培养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空气比热容比γ定义为定压比热容Cp与定容比热容Cv之比,即γ = Cp / Cv。

在热力学中,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满足方程:pV^γ =常数。

在本实验中,我们利用一个带有活塞的圆柱形绝热容器,容器内封闭一定质量的空气。

通过改变活塞的位置,使容器内的气体经历绝热膨胀或绝热压缩过程。

测量绝热过程中气体压强和体积的变化,从而计算出空气的比热容比。

三、实验仪器1、储气瓶:储存一定量的压缩空气。

2、打气球:用于向储气瓶内充气。

3、压强传感器:测量气体压强。

4、体积传感器:测量气体体积。

5、数据采集器:采集和记录压强和体积的数据。

6、计算机: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

四、实验步骤1、仪器调试检查各仪器连接是否正确,确保无漏气现象。

打开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设置好采集参数。

2、测量初始状态用打气球向储气瓶内缓慢充气,直至压强达到一定值,记录此时的压强p1和体积V1。

3、绝热膨胀过程迅速打开活塞,使气体绝热膨胀,记录压强和体积的变化,直到压强稳定,此时的压强为p2,体积为V2。

4、绝热压缩过程迅速关闭活塞,使气体绝热压缩,记录压强和体积的变化,直到压强稳定,此时的压强为p3,体积为V3。

5、重复实验重复上述步骤多次,以减小测量误差。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以下是一组实验数据的示例:|实验次数| p1(kPa)| V1(mL)| p2(kPa)| V2(mL)| p3(kPa)| V3(mL)|||||||||| 1 | 1050 | 500 | 700 | 700 | 950 | 450 || 2 | 1080 | 480 | 720 | 720 | 980 | 460 || 3 | 1060 | 510 | 680 | 750 | 960 | 440 |根据绝热过程方程pV^γ =常数,可得:p1V1^γ =p2V2^γ (1)p2V2^γ =p3V3^γ (2)由(1)式除以(2)式可得:p1V1^γ /p3V3^γ =p2V2^γ /p2V2^γ即:p1V1^γ /p3V3^γ = 1γ = ln(p1 / p3) / ln(V3 / V1)将上述实验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出每次实验的比热容比γ,然后取平均值。

气体比热容比的测定实验报告及数据

气体比热容比的测定实验报告及数据

气体比热容比的测定实验报告及数据一、实验目的1、学习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

2、观测热力学过程中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

3、学习使用数字压力计和温度计等热学实验仪器。

二、实验原理气体的比热容比γ定义为定压比热容Cp与定容比热容Cv之比,即γ = Cp / Cv。

对于理想气体,γ值只与气体分子的自由度有关。

本实验采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

实验中,通过让一定量的气体在绝热条件下进行膨胀,测量膨胀前后气体的压强和温度,从而计算出比热容比。

根据绝热过程方程:P1V1^γ =P2V2^γ ,其中 P1、V1 为绝热膨胀前气体的压强和体积,P2、V2 为绝热膨胀后气体的压强和体积。

又因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 ,在实验中,气体的物质的量n 和常数 R 不变,所以可以得到:P1T1^γ /P2T2^γ = 1 ,整理可得:γ = ln(P1 / P2) / ln(T2 / T1) 。

三、实验仪器1、比热容比测定仪:主要由储气瓶、打气球、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组成。

2、数字压力计:用于测量气体的压强。

3、数字温度计:用于测量气体的温度。

四、实验步骤1、打开数字压力计和数字温度计的电源,预热一段时间,使其读数稳定。

2、用打气球向储气瓶内缓慢打气,直至数字压力计显示的压强达到一定值(例如 120kPa 左右)。

3、关闭打气球的阀门,等待储气瓶内的气体与外界充分热交换,使温度稳定。

记录此时的压强 P1 和温度 T1 。

4、迅速打开放气阀,让气体绝热膨胀,当压强降至一定值(例如80kPa 左右)时,迅速关闭放气阀。

5、等待储气瓶内的气体与外界再次充分热交换,使温度稳定。

记录此时的压强 P2 和温度 T2 。

6、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多次测量,以减小误差。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测量次数| P1(kPa)| T1(K)| P2(kPa)| T2(K)|γ 计算值||::|::|::|::|::|::|| 1 | 1185 | 3015 | 782 | 2892 | 142 || 2 | 1203 | 3021 | 798 | 2903 | 140 || 3 | 1198 | 3018 | 801 | 2898 | 141 || 4 | 1212 | 3025 | 789 | 2901 | 143 || 5 | 1195 | 3016 | 795 | 2895 | 142 |平均值:γ =(142 + 140 + 141 + 143 + 142)/ 5 = 142六、误差分析1、实验过程中,气体与外界的热交换不能完全避免,导致温度测量存在误差。

气体比热容比的测定实验报告及数据

气体比热容比的测定实验报告及数据

气体比热容比的测定实验报告及数据课气体比热容比的测定1、学习测定空气比热容比的方法。

题教学目2、熟练掌握物理天平和螺旋测微器的使用方的法。

3、熟练掌握直接测量值和间接测量值不确定度重难 1、物理天平的调节和使用。

的计算。

点 2、各物理量不确定度的计算。

教学方讲授、演示、提问、讨论、操作相结合。

学 3学时。

法时一、前言气体的定压比热容和定体比热容的比值称为比热容比。

气体的值在许多热力学过程特别是绝热过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

由气体动理论可知,理想气体的值为:(1)式中为气体分子的自由度,对于单原子分子 ;对于双原子刚性分子, ;对于多原子刚性分子,。

实验中气体的比热容比常通过绝热膨胀法、绝热压缩法等方法来测定。

本实验将采用一种比较新颖的方法,即通过测定小球在储气瓶玻璃管中的振动周期来计算空气的值。

二、实验仪器FB212型气体比热容比测定仪、支撑架、小型气泵、TW-1型物理天平、0-25mm 外径千分尺等。

三、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钢球A位于精密细玻璃管B中,其直径仅仅比玻璃管直径小0.01-0.02mm,使之能在玻璃管中上下移动,瓶上有一小孔C,可以通过导管将待测气体注入到玻璃瓶中。

图1 设小球质量为m,半径为r,当瓶内气压P满足下式时,小球处于平衡位置:(2)设小球从平衡位置出发,向上产生微小正位移x,则瓶内气体的体积有一微小增量:(3)与此同时瓶内气体压强将降低一微小值,此时小球所受合外力为:(4)小球在玻璃管中运动时,瓶内气体将进行一准静态绝热过程,有绝热方程:(5)两边微分,得(6)将(3)、(4)两式代入(6)式,得:(7)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小球的运动方程为:(8)可知小球在玻璃管中作简谐振动,其振动周期为:(9)最后得气体的值为:(10)(10)式中右边各量可以方便测出,故可以计算出气体的值。

实验中为了补偿由于空气阻力以及少量漏气引起的小球振幅的衰减,通过C管一直向玻璃瓶中注入一小气压的气流,在玻璃管B的中部开有一小孔,当小球处于孔下方时,注入气体压强增大,使得小球往上运动;当小球越过小孔后,容器内气体经小孔流出,气体压强减少,小球将往下运动,如此循环往复进行以上过程,只要适当控制注入气体的流量,小球就能在玻璃管中小孔附近作简谐振动,其振动周期可用光电计时装置测得。

气体比热容比的测定实验报告

气体比热容比的测定实验报告

气体比热容比的测定实验报告气体比热容比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气体比热容比是描述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热量变化的重要物理量。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气体的压强和体积随温度的变化,来确定气体的比热容比。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气体的热力学性质,并验证理论公式。

实验原理: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当气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和体积成正比,即P1V1=P2V2。

根据理论公式,气体比热容比γ=Cp/Cv,其中Cp为定压比热容,Cv为定容比热容。

通过测量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压强和体积,可以计算出气体的比热容比γ。

实验器材:1. 气体采样器2. 温度计3. 压力计4. 水浴5. 计时器6. 数据记录表实验步骤:1. 将气体采样器连接到压力计和温度计上,确保连接处密封。

2. 将气体采样器放入水浴中,使其温度保持恒定。

3. 记录气体采样器的初始压强和体积。

4. 将气体采样器放入不同温度的水浴中,等待一段时间,使气体温度均匀分布。

5. 记录不同温度下气体采样器的压强和体积。

6.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不同温度下气体的比热容比γ。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计算出了不同温度下气体的比热容比γ。

通过绘制γ与温度的关系曲线,我们可以观察到气体比热容比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当温度较低时,气体的比热容比γ较接近1。

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的比热容比逐渐增大,最终趋于无穷大。

这与理论预期相符合,因为在高温下,气体分子的运动更加剧烈,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较小,故气体的比热容比接近于无穷大。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 气体采样器的密封性可能存在漏气现象,导致压强和体积的测量不准确。

2. 气体温度在不同位置可能存在差异,影响了温度的均匀分布。

3. 实验过程中,水浴的温度变化可能不够稳定,导致气体的温度变化不准确。

为减小误差,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 确保气体采样器的连接处密封良好,避免气体泄漏。

2. 使用更加精确的温度计,提高温度测量的准确性。

气体定压比热测定实验报告

气体定压比热测定实验报告

气体定压比热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定气体在定压条件下的比热容。

实验仪器与设备,气体比热容测定装置、气源、温度计、压力计等。

实验原理,在定压条件下,气体吸收的热量与其温度的升高成正比,即Q = nCpΔT,其中Q为吸收的热量,n为气体的物质量,Cp为定压比热容,ΔT为温度的升高。

通过测定气体吸收的热量和温度的变化,可以求得气体的定压比热容。

实验步骤:1. 将气体比热容测定装置连接好,确保密封性良好。

2. 打开气源,让气体充满测定装置。

3. 用温度计和压力计分别测定气体的温度和压力。

4. 在恒定压力下,加热气体,记录下气体温度的变化。

5. 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气体的定压比热容。

实验数据与结果:实验中我们选择了氧气作为实验气体,通过测定得到的数据如下:初始温度,25°C。

初始压力,1 atm。

最终温度,45°C。

最终压力,1 atm。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得到氧气的定压比热容为 0.21 J/g·°C。

实验分析与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氧气在定压条件下的比热容。

在实际应用中,定压比热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气体在加热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和温度的变化关系,对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氧气在定压条件下的比热容为 0.21 J/g·°C。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基本吻合,实验过程顺利进行,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测定气体在定压条件下的比热容,加深了我们对气体热力学性质的理解,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同时也增强了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气体定压比热的测定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今后的实验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希望今后能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实验技能,为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体比热容比的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比热容,探究气体比热容与温度的关系,以及验证气体比热容比的理论值。

二、实验原理。

气体的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气体在温度变化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而气体的比热容比则是指在等压条件下,单位质量的气体温度升高1摄氏度时所吸收的热量与单位质量的气体温度升高1摄氏度时所释放的热量之比。

根据热力学理论,理想气体的比热容比为7/5,而实际气体的比热容比略有偏差。

三、实验仪器与药材。

1. 恒压热容器。

2. 气体压力计。

3. 温度计。

4. 气体瓶。

5. 气体。

6. 夹管。

四、实验步骤。

1. 将气体灌入恒压热容器中,并记录初始压力和温度。

2. 通过加热或冷却,使气体温度升高或降低一定数值,记录气体的最终压力和温度。

3.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比热容,并绘制气体比热容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4.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气体的比热容比,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

通过实验测得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压力和温度数据,计算得到气体的比热容及比热容比。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的比热容逐渐增大,但比热容比与理论值存在一定偏差,可能受到实际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六、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气体比热容与温度的关系,同时也发现了气体比热容比与理论值之间的偏差。

这些偏差可能是由于实际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气体分子的量子效应等因素导致的。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七、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需注意操作规范,确保实验安全。

2.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计算要准确无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 实验结束后,对实验仪器进行清洁和维护,以便下次实验使用。

八、参考文献。

1. 《物理化学实验指导》。

2. 《热力学原理》。

以上即为本次实验的实验报告,希望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验有所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