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下册物理:第7-12章导学案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设计【课题】物体的浮沉条件(1课时)【教学内容分析】1.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在上一节学习浮力概念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并与上一节内容构成完整的浮力知识体系。

本节知识是前面所学力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与力、重力、二力合成和密度等知识联系密切。

本节内容包括两个知识点:一是物体的浮沉条件,二是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和密度计的浮沉原理。

前者重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而后者重在使学生认识到浮沉条件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意义。

3.教材的编写思路:教材首先基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以一个引导性问题直接引入主题,然后通过受力分析,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

在此基础上,教材在“你知道吗”栏目中给出了通过比较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来判断物体浮沉的方法。

最后,教材为了让学生明确研究物体浮沉条件的意义和价值,专门安排了浮沉条件的五个应用实例,即轮船、潜水艇、热气球、密度计与飞艇。

4. 教材的特点:第一,注意纠正学生有关浮沉条件的错误观念;第二,注重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形成过程,重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第三,注意了学生物理学习的差异性,加强了内容的选择性;第四,突出浮沉条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5.教材处理:(1)鉴于本节内容的综合性、资源的丰富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同时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本节内容宜分两部分来处理:一是从受力分析的角度,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二是探究物体密度、液体密度和物体浮沉的关系。

本教学设计只涉及第一部分内容,第二部分作为下一课时的内容。

(2)适当调整教材的编排顺序,把浮筒打捞的原理提前到潜水艇的浮沉原理之后来讲,使得整节课更有整体性和逻辑性。

(3)充分地挖掘教材以外的资源:有机地融入了演示实验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得问题更加直观,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如在解释潜水艇的浮沉原理时,教材是以文字和图片来阐明的,显得抽象。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人教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人教版
二是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航母、潜水艇、盐水选种、气球的浮沉原理
学情分析
学生对浮沉现象司空见惯,可能导致对浮力的应用不感兴趣。应在课程中循循善诱、设计有趣的、与他们的惯性思维冲突的环节,引发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精神、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会根据浮沉条件判断物体的浮沉。
通过实验探究轮船的原理,认识浮力的运用
探究潜水艇的原理
介绍我国核动力潜艇的重要战略作用。
用自制教具(玻璃瓶、胶塞、软管、玻璃管)来模拟潜水艇,让学生们感受小瓶的浮沉、观察瓶中水的多少的变化。
学生在台前与教师共同演示如何使玻璃瓶实现上浮和下潜
展示:潜水艇横截面图的动画。
引导得出: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改变自身重力。
观看视频并思考回答如何达到失重状态
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分析得到浮沉条件
演示实验:把几个乒乓球分别放入水中呈现上浮、漂浮、悬浮、下沉状态,带领学生分析受力情况,得出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把这种关系叫做物体的浮沉条件
上浮:F浮>G
漂浮:F浮=G
悬浮:F浮=G
下沉:F浮<G
思考并回答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知道什么是上浮、漂浮、悬浮、下沉状态
(2)知道通过改变物体受到的浮力或重力的大小可控制物体上浮或下沉。
(3)能应用沉浮条件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
(4)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浮沉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沉条件在技术上应用的事例,体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会从力和密度两个不同角度分析物体的浮沉
在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基础上进一步认识,G物=ρ物gV物F浮=ρ液gV排

2019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导学案

2019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导学案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导学案班级姓名小组学号等级【使用说明】利用25分钟时间预习课本57—59页,用红笔勾画出重点,标记出疑点,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独立认真完成学案;鼓励提前在组内及组间进行相互讨论研究或请教老师,以备上课时展示和质疑。

一、学习目标: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2.会对生活中浮力的现象加以解释。

3.知道轮船、密度计、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工作原理。

4.以极度热情参与课堂,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重点: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及浮力应用。

难点:通过调节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来得到或增大可利用浮力,初步建立应用科学技术的意识。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都吃过饺子,但你们煮过饺子吗?谁能说一下饺子下锅后,浮沉情况的变化?为什么饺子下锅后先下沉,悬浮再上浮,最终漂浮在液面上,它所受力的关系又是怎样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物体的浮沉条件(重难点)问题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浮力,但是有的物体要上浮,有的却要下沉,这是为什么?你能画出图中物体所处几种状况下受力的情况吗?物体上浮:F浮G物上浮的物体最终要漂浮,物体漂浮:F浮G物物体下沉:F浮G物物体悬浮:F浮 G物(根据上图你能说出什么是悬浮吗?)其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和。

处于非平衡状态的是和。

问题2:利用上浮、悬浮、下沉时F浮和G物的关系推导:物体上浮: ρ物_______ρ液物体下沉: ρ物_______ρ液物体悬浮: ρ物_______ρ液物体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液面时,F浮(不变、变大、变小),露出液面后F浮(不变、变大、变小)直到F浮 G物时,物体漂浮在液面上。

问题3:如图新鲜的鸡蛋在清水中要下沉,为什么?你能想办法让它悬浮吗?大家动手做做看。

这是通过哪种方法来增大浮力,从而调节浮力和重力关系来实现悬浮的呢?增大浮力还有什么方法?(g=10N/kg)针对训练:1.一个质量是50g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N。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通关讲义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通关讲义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

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基础达标练]知识点1 物体的浮沉条件1.小灿将一个重为0.5N的鸡蛋放入一杯水中,鸡蛋下沉到水底处于静止状态时受到的浮力为F1,小灿加入食盐并搅拌直至鸡蛋处于悬浮状态时受到的浮力为F2,然后又向杯子里加入一些食盐搅拌,使得鸡蛋上浮最终处于漂浮状态时受到的浮力为F3,下面选项正确的是()A.F1<0.5N F2=0.5N F3>0.5N B.F1=0.5N F2>0.5N F3>0.5NC.F1<0.5N F2=0.5N F3=0.5N D.F1=0.5N F2>0.5N F3=0.5N2.如图是巴川中学吉祥物“小斑马”摆件。

经测量,其质量为m,体积为V,m与V的比值小于ρ水。

现将其轻轻按压至刚好浸没在装满水且足够大的容器中(摆件不吸水)。

关于“小斑马”说法正确的是()A.它此时排开水的重力为mgB.松手后,它受到的浮力将先变小后不变C.松手后,它最终静止时所受浮力为ρ水gVD.松手后,它将下沉并最终沉底3.如图水平面上有两个相同的杯子,分别装不同的液体,将同一个小球A分别放入两杯中,静止时,小球A在甲液体中漂浮,在乙液体中沉底。

再往两个杯中放一些盐,杯中液体密度都增大,但两物体仍处于原来的状态,加入盐后()A.小球A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变大B.小球A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不变C.小球A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D.小球A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4.小柯和家人一起去死海旅游,小柯为躺在水面上的爸爸拍了一张照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浮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上B.爸爸受到的浮力大于他的重力C.海水的密度等于小柯爸爸身体的密度D.排开海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5.一个质量分布不均匀的实心物体恰好悬浮在水中,若将其分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后发现大块下沉,则小块最终会()A.悬浮B.漂浮C.沉底D.以上都有可能6.如图所示,将一个铁球(不一定是实心的)分别放入酒精、水和水银中,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________(选填“a”、“b”或“c”)。

八年级物理下册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导学案

第3节物体浮沉条件及应用教师寄语:时间是脑力劳动者的资本,让我们珍惜时间吧!学习目标:1、理解物体的浮尘条件。

2、理解排水量的概念。

3、知道浮力的应用。

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中心任务: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1.初学物体浮沉条件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并仔细观察图10.3—1、10.3—2。

解决下列问题。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哪些力的作用?(2)画出图10.3—1中物体的受力示意图(3)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有几种状态,它们受力情况如何?完成下表。

深入思考:物体的浮沉状态,除了比较F浮与G的大小外,还有什么办法?把你讨论的结果填入后边那一列中。

2.自主学习浮力的应用认真阅读课本浮力的应用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浮力的应用——轮船。

①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浮在水面上,可以把它做成_______,使它可以排开更多的水。

轮船就是利用_________的道理制成的。

②轮船的排水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排水量的单位是_______。

③排水量是10000t,在河水中满载排开河水的体积是多大?如果是在密度为1.03×103kg/m3的海水中,它排开海水的体积是多大?它从河里驶入海里是浮起一些还是沉下一些?2.浮力的应用——潜水艇。

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_______来实现自身的浮沉的。

在水下航行的潜艇,当潜向深处时,潜艇要储水,从而使______力大于________里,此过程中,潜艇所受浮力_________,所受压强________。

3.浮力的应用——气球和飞艇气球和飞艇是靠改变____________来实现自身升降的。

热气球充的是被加热的气体,热气的密度________空气的密度,使F浮____G,此时上浮。

三、梯度训练A组1. 如图所示,一个铁球分别放在水中、盐水中和水银中,受到的浮力最大的是()A.在水中 B.在盐水中C.在水银中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2. 质量相同的木块和石蜡,把木块放在盐水中,石蜡放在水中,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那么()A.木块受到盐水的浮力大B.石受到水的浮力大C.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D.由于液体的密度不同,木块与石蜡的密度也不同,所以无法判定3. 如图所示,有一长方体木块分别如图甲、乙两种不同方式浮在水面上,比较两种方式中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是()A、甲小于乙B、甲等于乙C、甲大于乙D、无法确定4. 一均匀物体恰能悬浮在水中,若将此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A.大的一块下沉,小的上浮B.大的一块上浮,小的下沉C.两块仍悬浮在水中D.两块都上浮到水面5、一木块分别浮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中,木块均有一部分露出液面,如果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则( )A、木块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B、木块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C、本块在甲液体中露出液面的体积较大D、木块在乙液体中露出液面的体积较大6、把一根比重计先后放入三种不同的液体中,静止时如图46所示,那么比重计在三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甲、乙、丙一样大7、如图,鸡蛋放入水中,今将水中加盐后鸡蛋浮出水面由以上现象,下列判断何者不对( )A、鸡蛋的重量小于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B、浮在盐水中的鸡蛋所受的浮力,比沉在纯水中所受浮力大C、鸡蛋的密度小于盐水的密度D、鸡蛋的重量大于在纯水中所受的浮力8、有一块冰漂浮在一杯浓盐水中(冰的密度是09×103千克/米3浓盐水密度是1.1×103千克/米3).如果冰块全部熔解后,液面将( )A 、不变B 、上升C 、下降D 、无法判断9.塑料球、木球、铁球各一个,当它们在水中静止时,如图所示,_____球一定是空心的;______球所受的浮力小于它的重力,木球所受的浮力______它的重力。

2019八年级物理下册 10.3浮沉条件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19八年级物理下册 10.3浮沉条件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节 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一、课程实施标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和力与运动的关系描述物体的浮沉条件,并运用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难点:浮沉条件 三、知识要点 (一)物体的浮沉条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两个力:竖直向_____的重力和__________的____力。

1.如图1所示,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将__________。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V 排=__________; F 浮=__________,G 物=__________如图2所示,下沉的物体最终会静止在容器底部(沉底),受到________力、________力和________力,关系为________。

【答案】下;竖直向上;浮力; 图一:下沉;V 物;G 物;mg ;图二:支持力;重力;浮力;浮力+支持力=重力2.如图3所示,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受力平衡,可以______在液体内任何地方。

【答案】悬浮3.如图4所示,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将__________。

如图5所示,上浮的物体最终会静止在液面上(_________),V 排_________V 物,受到_________力和_________力,关系为_________。

【答案】图四:上浮;图五:漂浮;<;重力;浮力;F 浮= G 物 小结:1.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 (1)F 浮_______G 物,ρ液______ρ物,物体下沉,最终沉底;(2)F浮_______G物,ρ液______ρ物,物体悬浮(3)F浮_______G物,ρ液______ρ物,物体上浮,最后静止时漂浮,F浮'_______G物。

【答案】<;<;=;=;>;>;=;2.实心物体放入足够多的液体中静止时(此时需要先判断物体的最终状态),(1)ρ液<ρ物,物体处于______状态,V排______V物;F浮_______G物;m浮_______m物;(2)ρ液=ρ物,物体处于______状态,V排______V物;F浮_______G物;m浮_______m物;(3)ρ液>ρ物,物体处于______状态,V排______V物;F浮_______G物;m浮_______m物【答案】(1)下沉;=;<;<(2)悬浮;=;=;=(3)漂浮;<;=;=;实验:盐水浮鸡蛋如图6所示,将新鲜的鸡蛋分别浸入盛有水和浓盐水的容器中,观察鸡蛋在容器中的位置。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浮力)物体的浮沉条件(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浮力)物体的浮沉条件(教案)

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第1课时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的浮沉现象,能从受力分析的角度判断物体的浮沉状况.2.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能运用它解释浮沉现象.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验,体会物体漂浮、上浮、下沉、悬浮的原因.2.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能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浮力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2.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教学重点】上浮、下沉、漂浮、悬浮的分析与判断.【教学难点】物体处在上浮、漂浮、悬浮、下沉的不同状态下,浮力、重力、密度的比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鸡蛋、食盐、烧杯、水、体积相同的蜡块和铁块、不同浓度的盐水等.【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教师演示实验,请大家注意观察:(1)把鸡蛋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鸡蛋下沉;(2)向水中撒入少许食盐,并轻轻搅拌,发现鸡蛋慢慢上升,停止加盐,鸡蛋悬浮在水中;(3)再继续加入食盐,发现鸡蛋继续上升,最后露出水面,漂浮在水面.师上述三种情况下,鸡蛋有几种状态?生:先下沉,接着开始上浮至悬浮(水中静止),后来又上浮至漂浮.师回答正确.那鸡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四种状态(下沉、上浮、悬浮和漂浮)呢?这就是物体的浮沉现象,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进行新课】知识点1 漂浮、上浮和下沉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思考:(1)出示铁块和蜡块让学生观察发现它们体积相等.(2)将体积相同的铁块和蜡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后松手.学生观察现象并回答:铁块沉入杯底而蜡块上浮最终浮在水面.师浸没在水中的铁块、蜡块(松手前)各受到什么力?生:浮力、重力.师铁块和蜡块受到的浮力相等吗?为什么?生:相等.因为V排相等,排开水的重力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相等.师既然铁块和蜡块受到的F浮相同,为什么松手后铁块沉底而蜡块上浮?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前面我们学习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当物体受到的力为非平衡力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就要发生改变.由此可见,液体中,物体的浮沉取决于什么呢?生:重力、浮力的大小关系.师回答正确,很棒!我们来分析物体的浮沉条件:(1)分析蜡块:松手后,浸没在水中的蜡块所受到的F浮>G蜡,所以蜡块上浮.当蜡块逐渐露出水面,V排减小,浮力减小,当F浮减小到与重力G物相等时,即F浮=G蜡,蜡块最终漂浮在水面.即:F浮>G物,物体上浮,最终漂浮,漂浮状态时,F浮=G蜡.(2)分析铁块:松手后,浸没在水中的铁块所受到的F浮<G铁,铁块下沉.到达容器底部后,铁块受到F浮、G铁和F支,三力平衡,静止在容器底,我们说铁块沉底.即:F浮<G物,物体下沉,最终沉底.板书:浮沉条件:浸在液体中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所受F浮与G物的关系.(1)当F浮>G物时,物体上浮,最终漂浮.(2)当物体处于漂浮状态时,F浮=G物.(3)当F浮<G物时,物体下沉,最终沉底.师我们比较一下蜡烛、水、铁块的密度大小关系.生:蜡烛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师刚才,我们向水中加入食盐,发现鸡蛋上浮.向水中加入食盐,水的密度变大,鸡蛋受到的浮力增大,大于鸡蛋的重力,所以鸡蛋就上浮.由此可见,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上浮;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下沉.板书:从密度的角度分析物体的浮沉条件:(1)当ρ液>ρ物时,物体上浮;(2)当ρ液<ρ物时,物体下沉.师下面请大家一起观察“盐水选种”的实验,并说说如何判断哪种稻谷米粒最饱满,为什么?教师演示实验:将一把稻谷撒入盐水烧杯中,一部分稻谷米粒沉入水底,一部分稻谷米粒漂浮在水面上.学生思考并回答:沉入底部的稻谷米粒最饱满,因为密度最大的稻谷沉入水底下,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而浮在水面上的稻谷干瘪不合格,密度较小.例题1 (用多媒体展示)如图所示,将两个小球放入水中,A球漂浮在水面上(部分露在水面以上),B球下沉至容器底(对容器底有压力).已知A、B两球体积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球所受浮力大于B球所受浮力B.A球密度大于B球密度C.A球的重力大于B球的重力D.A球所受浮力小于B球所受浮力解析:A球漂浮在水面上,B球沉入水底,显然,A球排开水的体积小于B 球排开水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A球所受浮力小于B球所受浮力;又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A球所受浮力等于重力,而B球下沉,说明B球的重力大于它所受的浮力,故A球的重力小于B球的重力,从密度的角度,可知A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B球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故A球密度小于B球密度.答案:D知识点2 悬浮教师演示实验:将配制好的三杯不同浓度的盐水放在讲台上,各放入一个鸡蛋,其中一个鸡蛋漂浮、一个鸡蛋悬浮、一个鸡蛋下沉.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观察、思考:(1)所受浮力与重力的比较;(2)物体的密度与盐水的密度大小比较.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1)漂浮的鸡蛋,浮力等于重力,鸡蛋的密度小于盐水的密度;(2)悬浮的鸡蛋,浮力等于重力,鸡蛋的密度等于盐水的密度;教师提示:若一个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后F浮=G物,受力平衡,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我们说物体悬浮在液体中.即:F浮=G物,最终悬浮.悬浮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自身的体积.(3)下沉的鸡蛋,浮力小于重力,鸡蛋的密度大于盐水的密度.教师强调:漂浮、悬浮是平衡状态,上浮、下沉是非平衡状态,沉底是平衡状态,但受到重力、容器底的支持力和浮力.例题2 (用多媒体展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放入水中后,甲球漂浮,乙球悬浮,丙球下沉,位置如图所示,则( )A.F甲<F乙<F丙B.ρ甲>ρ乙>ρ丙C.V甲<V乙<V丙D.G甲=G乙=G丙解析:三个小球质量相等,则有G甲=G乙=G丙;甲球漂浮,有F甲=G甲,ρ甲<ρ水;乙球悬浮,有F乙=G乙,ρ乙=ρ水;丙球下沉,有F丙<G丙,ρ丙>ρ水.综上可得,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由于m甲=m乙=m丙,由ρ=m/V,可得V甲>V乙>V丙.答案:D【教师结束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物体的浮沉条件,即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是上浮、悬浮还是下沉,取决于物体所受的浮力与自身重力的关系.在现实生活、生产中,浮力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好,谢谢大家!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1.通过加食盐改变水的密度实现鸡蛋由下沉变成上浮、悬浮,到漂浮在水面上这个演示实验来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通过观察把体积相同的蜡块、铁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后松手,一个上浮,一个下沉.设问引导学生,将受力分析、运动和力的关系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突破了难点,理解了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浮沉各种状态比较。

2019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10.3物体的浮沉条件

2019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10.3物体的浮沉条件

2018—2019学年下学期 八年级 导学案(新授课) 编号:本节标题:第十章 浮力 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一、【学习目标】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2.会对生活中浮力的现象加以解释。

3.知道轮船、密度计、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工作原理。

二、【重点】1.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及浮力应用。

三、【难点】1.通过调节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来得到或增大可利用浮力,初步建立应用科学技术的意识。

四、【导学流程】 课前提问:2分钟(一)导:5分钟导情:总有别人不曾走过的路,总有别人不曾拥有的收获!导入:同学们都吃过饺子,但你们煮过饺子吗?谁能说一下饺子下锅后,浮沉情况的变化?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实验1:将小木块、乒乓球、小铁块浸没在水中,小木块、乒乓球上浮,小铁块下沉。

实验2:将牙膏皮放入水中下沉,将牙膏皮折成小盒子,牙膏皮漂浮在水面上。

导学:导学流程(二)思:10分钟(注意:一定要先看课本P 57——P 59内容再学习以下部分) A 、基础感知1. 什么叫做浮力?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 阿基米德原理研究的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______________的大小与被物体____________的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即==排浮G F _________。

B 、深入学习学点1. 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探究1:物体的浮沉条件一:取决于物体的浮力(F 浮)与物体的重力(G 物)的关系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浮力,但是有的物体要上浮,有的却要下沉,这是为什么?请你画出图中物体所处几种状况下受力的情况。

①物体上浮:浮F 物G上浮的物体最终要漂浮(为什么?)②物体漂浮:浮F 物G ③物体下沉:浮F 物G④物体悬浮:浮F 物G (根据上图你能说出什么是悬浮吗?)其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和 。

处于非平衡状态的是 和 。

探究2:物体的浮沉条件二:取决于物体的密度(物ρ)与液体的密度(液ρ)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物体浮沉条件及应用
教师寄语:时间是脑力劳动者的资本,让我们珍惜时间吧!
学习目标:
1、理解物体的浮尘条件。

2、理解排水量的概念。

3、知道浮力的应用。

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中心任务: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
1.初学物体浮沉条件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并仔细观察图10.3—1、10.3—2。

解决下列问题。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2)画出图10.3—1中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3)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有几种状态,它们受力情况如何?完成下表。

深入思考:物体的浮沉状态,除了比较F浮与G的大小外,还有什么办法?把你讨论的结果填入后边那一列中。

2.自主学习浮力的应用
认真阅读课本浮力的应用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浮力的应用——轮船。

①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浮在水面上,可以把它做成_______,使它可以排开更多的水。

轮船就是利用_________的道理制成的。

②轮船的排水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排水量的单位是
_______。

③排水量是10000t,在河水中满载排开河水的体积是多大?如果是在密度为
1.03×103kg/m3的海水中,它排开海水的体积是多大?它从河里驶入海里是浮起一些还是沉下一些?
2.浮力的应用——潜水艇。

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_______来实现自身的浮沉的。

在水下航行的潜艇,当潜向深处时,潜艇要储水,从而使______力大于________里,此过程中,潜艇所受浮力_________,所受压强________。

3.浮力的应用——气球和飞艇
气球和飞艇是靠改变____________来实现自身升降的。

热气球充的是被加热的气体,热气的密度________空气的密度,使F浮____G,此时上浮。

三、梯度训练
A组
1. 如图所示,一个铁球分别放在水中、盐水中和水银中,受到的浮力最大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