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气候的特点及降水特征

合集下载

总结气候类型知识点

总结气候类型知识点

总结气候类型知识点一、热带气候热带气候是指在赤道附近的地区,太阳的直射光比较集中,因而温度较高的一类气候。

一般来讲,热带气候的特点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降水量充沛、潮湿多雨、雨季和旱季分明,比如南亚热带气候、东南亚热带气候等。

热带气候适宜于热带农作物的生长,比如水稻、椰子、橡胶等,也适宜热带水果的种植,比如菠萝、香蕉、榴莲等。

二、温带气候温带气候是指在地球赤道以北至北回归线和赤道以南至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季风气候和大陆性气候交替出现的气候类型。

温带气候区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温暖、冬季寒冷、降水分布比较均匀,适宜于麦类、稻谷、玉米和棉花等作物的种植。

温带气候区也是人类传统的居住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三、寒带气候寒带气候是指在北极圈和南极圈以内的地区,由于受到极地冷爆强烈的影响,气温较低的一类气候。

寒带气候区的特点是寒冷干燥、气温极低、降水量少、植被稀疏。

由于环境恶劣,寒带气候区一般没有农业生产,也没有人类居住,只有极地研究站等科研机构设在该地区。

四、高原气候高原气候是指地处高海拔地区,受地形和气候的双重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气候类型。

例如,中国西部的青藏高原就是典型的高原气候区。

高原气候区的特点是气温低、气压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降水量较少,适宜于牧业和林业的发展。

五、海洋性气候海洋性气候是指受海洋影响较大的地区,因而气温较为温和,降水量充沛的一种气候类型。

海洋性气候区的特点是温差小、降水分布均匀、潮湿多雨,适宜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区包括英国、日本、北欧等地区。

总之,气候类型是地理学和气象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对于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气候类型有着不同的气候特点,决定了各地区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方向。

因此,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对气候类型的了解和研究,为地球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世界主要气候带概述

世界主要气候带概述

世界主要气候带概述地球上的气候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纬度。

根据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候特点,我们可以将地球划分为五大主要气候带:热带气候带、亚热带气候带、温带气候带、寒带气候带和极地气候带。

每个气候带都有其独特的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影响着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方式等方面。

热带气候带位于赤道附近,纬度范围在赤道两侧23.5°之间,是全球最炎热的地区之一。

这一气候带的特点是全年温暖,日照充足,降水量丰富,气温波动较小。

热带气候带主要分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两种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地区,气温高,降水充沛,植被繁茂,动植物种类丰富;热带草原气候则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带的边缘,降水量较热带雨林气候少,植被以草原为主。

亚热带气候带位于热带气候带向两极延伸的区域,纬度范围在23.5°至40°之间。

这一气候带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降水量适中。

亚热带气候带主要分为地中海气候和西风带气候两种类型。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夏季干燥炎热,冬季温暖多雨;西风带气候则分布在大陆内部,受西风影响,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分布较均匀。

温带气候带位于亚热带气候带向极地延伸的区域,纬度范围在40°至60°之间。

这一气候带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量适中。

温带气候带主要分为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两种类型。

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内部,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海洋性气候则分布在海洋沿岸地区,冬季温暖多雨,夏季凉爽。

寒带气候带位于温带气候带向极地延伸的区域,纬度范围在60°至75°之间。

这一气候带的特点是寒冷干燥,气温极低,冰雪覆盖,降水量较少。

寒带气候带主要分为冰川气候和苔原气候两种类型。

冰川气候主要分布在北极和南极地区,气温极低,冰雪永存;苔原气候则分布在冰川气候带的边缘,气温较低,植被以苔原为主。

11种气候的类型及特点

11种气候的类型及特点

11种气候的类型及特点
1、热带雨林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多雨,降水分布均匀;分布:主要在南北纬5°以内;成因: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2、热带草原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季;分布:南北纬5-10°;成因:副高与赤道低压交替控制。

3、热带季风气候;特点: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分布:亚洲东南部、南部;成因:受西南季风控制。

4、热带沙漠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干旱;分布: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成因:常年受副高控制。

5、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分布:南北纬
25-35°大陆东岸;成因: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6、地中海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分布: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西;成因:风带与副高交替控制。

7、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分布:亚洲东北部;成因: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8、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全年温差大,降水稀少;分布:中纬度大陆内部;成因:常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9、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温和湿润,降水均匀;分布:40-60°大陆西岸;成因:常年受西风控制。

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特点:冬季漫长寒冷,夏季凉爽短促;分布:大陆内部纬度较高处;成因:纬度高,受副极地低压控制。

11、苔原气候;特点:冬季漫长寒冷,夏季凉爽短促;分布:极圈附近纬度较低处;成因:受极地气团控制。

世界主要气候带概述

世界主要气候带概述

世界主要气候带概述地球上的气候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纬度。

根据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候特点,我们可以将地球划分为五大主要气候带:热带气候带、亚热带气候带、温带气候带、寒带气候带和极地气候带。

每个气候带都有其独特的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影响着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下面将对世界主要气候带进行概述。

热带气候带:热带气候带位于赤道附近,纬度范围在赤道两侧23.5°之间,主要包括赤道地区、热带雨林地区和热带草原地区。

这一气候带气温高,日照充足,降水量丰富,湿度大,季节变化不明显。

热带雨林地区常年雨季,植被繁茂,动植物种类丰富;热带草原地区气候干燥,适宜发展畜牧业。

热带气候带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热带水果、咖啡、可可等热带作物的主要产地。

亚热带气候带:亚热带气候带位于热带气候带和温带气候带之间,纬度范围在23.5°至40°之间,主要包括地中海气候、西岸气候和中国南部亚热带气候。

这一气候带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降水量适中,季节变化明显。

地中海气候带适宜种植橄榄、葡萄等作物;西岸气候带气候温和,适宜发展渔业和水稻种植;中国南部亚热带气候带气候湿润,适宜发展水稻、茶叶等农作物。

温带气候带:温带气候带位于亚热带气候带和寒带气候带之间,纬度范围在40°至60°之间,主要包括地中海气候、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

这一气候带夏季温暖,冬季寒冷,降水量适中,季节变化明显。

地中海气候带适宜种植小麦、葡萄等作物;大陆性气候带气温变化大,适宜发展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海洋性气候带气候温和,适宜发展渔业和畜牧业。

寒带气候带:寒带气候带位于温带气候带和极地气候带之间,纬度范围在60°至75°之间,主要包括西伯利亚气候、北美大陆气候和北欧气候。

这一气候带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暂凉爽,降水量较少,季节变化明显。

气候的名称、特征及分布

气候的名称、特征及分布

气候的名称、特征及分布1. 最低月平均气温大于15度是热带。

(1)热带雨林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多雨;分布:赤道附近,南北纬10度之间。

主要有非洲的刚果盆地;亚洲的马来群岛;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对农业的影响: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有利于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

弊:过于湿热,不利于居住(亚马孙平原)。

(2)热带草原气候:特征:全年高温,有干湿两季。

分布:热带雨林南北两侧。

主要分布在非洲、南美洲。

对农业的影响:容易发生旱灾,荒漠化严重。

(3)热带沙漠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少雨。

分布:回归线穿过大陆的中西部,南北20-30度的大陆西岸。

对农业的影响:缺水。

故人口、城市农业区都分布在河流沿岸。

因为热量充足,光照充沛,有灌溉用水,所以粮食质量较高。

(4)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全年高温,有旱雨两季。

分布:回归线穿过大陆的东岸,南北纬10-25度的大陆东岸。

南亚、中南半岛和我国海南岛等地。

对农业对的影响:热量充足,但是降水年内、年际变化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2. 最低月平均气温在0度和15度之间是亚热带。

(1)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分布在25度到35度大陆的东岸。

主要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

对农业的影响:热量较为充足、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利于水稻等喜湿热农作物的生长。

(2)地中海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暖多雨。

分布:30度到40度大陆的西岸。

对农业的影响:夏季气温高、降水少,热量充足、光照充沛。

利于水果糖分的积累。

(3)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

实际上是温带气候分布:40度到60度大陆的东岸。

欧洲西部分布最广泛。

对农业的影响:全年温和湿润,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利于发展畜牧业。

3. 最低气温在0度以下是温带气候:(1)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分布:35度到50度大陆的东岸: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

对农业的影响:雨热同期,利于旱作农业的发展。

(2)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夏热冬冷,降水少且集中于夏季。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特征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特征
终年严寒,降水稀少。
高原山地气候
海拔较高的高原高山
冬冷夏凉,降水稀少
气候类型的判别方法
1、根据气温、降水资料进行判别(以“温定带”)
步骤一:根据气温,确定该地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如果最热月出现在7月,则该地在北半球;如果最热月出现在1月,则该地在南半球。
步骤二:根据气温确定热量带。(见下表)
热量带
热带
夏雨型
750-1000mm
热带草原气候
1500-2000mm
热带季风气候
800-1600mm
亚热带季风气候
500-800mm
温带季风气候
<500mm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雨型
300-1000mm
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
<250mm
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沙漠气候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极地气候
亚热带
温带
亚寒带
寒带苔原带
冰原带
气温
指标
最冷月
>15℃
最冷月
0-15℃
最冷月<0℃
最热月>18℃
最热月
10℃-18℃
最热月
0℃-10℃
最热月
<0℃
步骤三:根据降水量,结合气温资料确定气候类型(“以水定型”)。
类型
年降水量指标(大致)
气候类型
年雨型
>2000mm
热带雨林气候
700-1000mm
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可>0℃,气温年较差小。)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征》
气候特征:以气温的高低和季节变化、降水的多少和季节变化来说明。
温度带
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特征知识点总结

气候类型特征知识点总结

气候类型特征知识点总结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天气状况的总体特征,它是由各种指标如温度、湿度、风向、降水量等组成的。

气候类型是根据某一地区的气候特点进行分类,常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和高山气候等。

不同的气候类型在地球上分布广泛,对生态环境、农业生产、人类生活等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热带气候热带气候位于赤道附近,包括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两种主要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总体特征是温暖、潮湿,降水量充沛,气候稳定,变化不大,是植物生长的理想环境。

它的分布范围主要在南美洲、非洲中西部、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

热带草原气候较热带雨林气候干燥,降水量较少,植被以草原为主,分布在中南美洲、非洲索马里和澳大利亚等地区。

温带气候温带气候是指位于赤道以北或以南的地区,包括地中海型气候、西风带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等。

地中海型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降水充沛,分布在地中海周围、西亚和美国西海岸等地;西风带气候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湿润,分布在西欧、北美洲东部和大西洋西岸等地;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较少,分布在欧亚大陆中部、北美洲内陆和东亚等地。

寒带气候寒带气候主要分为冰川气候和针叶林气候两种类型。

冰川气候极寒,多年冰冻,植被几乎没有,主要分布在北极地区和高山峰顶;针叶林气候冬季寒冷、多雪,夏季较短,降水量较少,植被以针叶林为主,分布在北美洲和欧亚大陆北部。

高山气候高山气候是指高山地区的气候类型,随着海拔的增加,气温呈递减趋势,气候特点是气温低、气压小、湿度大,降水量较大,植被类型呈垂直分布。

高山气候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安第斯山脉等地。

不同的气候类型对土壤、植被、水资源和动植物种类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认识和理解气候类型的特点,有助于科学合理地进行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讲气候与降水最好的资料

讲气候与降水最好的资料

讲气候与降水最好的资料1、地理中形容气候和降水的词如温暖湿润等在多少气温和降水的形容词请说的完整都是大概的情况,比如多雨,热带雨林地区的多雨,降水超过2000,温带海洋性气候多雨仅仅800。

我国北方夏季多雨仅仅500左右。

2、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特点是什么1、世界有哪些气候类型,看看图片:11种,其中极地气候又叫寒带气候!这是初中地理的气候划分方法,比较简单,也好掌握。

2、主要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即气候特点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分明,干季高温少雨,湿季高温多雨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高温多雨,旱季高温少雨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温带海洋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温带大陆气候: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全年少雨极地气候:夏季短暂且阴冷,冬季漫长而严寒,年温差大,降水。

稀少下面这篇文章对你可能有帮助如何描述或分析一个区域的气候特征一般来说,基本上从;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来考虑第一分析气温:根据月均温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或比较气温特征的主要点是:整体的高低;气温的年较差是大还是小(是终年高温、还是终年严寒、还是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具体是哪月气温高(夏)、哪月气温低(冬)。

描述气温时,常用高温、温和、寒冷等词语,一般月平均气温在15摄氏度以上,称为高温;0-15摄氏度之间称为温和;0摄氏度以下称为寒冷。

热带气候的最低月均温在15℃以上,一般用“高温”来形容,由于热带全年皆夏,故也说成“全年高温”。

亚热带气候(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最低月均温均在0℃~15℃之间,但最高气温月温度都很高(稍低于热带),所以都用“炎热”来形容,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

感觉上,“炎热”比“高温”温度略低。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最低月均温在0℃以下,但由于深入内陆,气温较差大,夏季很热(特别是中亚和我国西北地区),冬季很冷,故描述成“冬冷夏热”,这里的“冷”即“寒冷”、“热”即“炎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赤道(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以南美亚马孙平原、非洲刚果盆地、亚洲大、小巽他群岛等为典型。

全年在赤道气团控制下,高温、多雨、湿度大。

年平均气温在26℃左右,气温年较差很小,年降水量一般超过2000毫米,分配比较均匀。

自然植被为热带雨林。

(二)热带季风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以亚洲的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等地受西南季风影响地区为典型。

我国云南大部、西藏东南角等地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超过20℃。

盛行风向的季节转换显著。

夏半年受赤道气团控制,降水充沛,形成雨季,气候特征与热带雨林气候相似;冬半年,有些地方在热带大陆气团控制下,降水明显减少,形成干季。

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年总量的80—90%以上,干湿两季分明。

自然植被为热带季雨林。

(三)热带草原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为典型。

本类型分布区处于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区。

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约25℃。

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期,赤道气团盛行,降水集中;信风带控制时期,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

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有明显而长的干季。

自然植被为热带稀树草原。

(四)热带沙漠(干燥)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高压带控制下的大陆内部和西岸,以非洲北部、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沙漠区为典型。

在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全年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年降水量100毫米左右,有些地方只有数十毫米或更少,日照丰富,气温很高,最热月平均气温可达30℃左右。

热量与水分矛盾突出。

世界大沙漠的分布与形成,与热带干燥气候密切相关。

自然植被是荒漠。

(五)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以亚洲大陆东部,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北美大陆东南部,南美大陆东部和澳大利亚东南部为典型。

盛行风向季节变化显著。

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气温偏低,降水少;夏季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高温多雨,水分季节分配不均。

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六)亚热带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西岸,如地中海沿岸,南北美洲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澳大利亚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南角等地,以地中海沿岸分布面积最广、最典型。

以北半球为例,夏季副热带高压带北移,为高压控制,这里受热带大陆气团影响,天气晴朗干燥、炎热少雨;冬季副热带高压带南移,受西风带(地中海锋带)影响,温暖多雨。

自然植被是常绿硬叶阔叶林和常绿灌木林。

(七)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亚洲大陆东部,
如我国华北、东北与苏联远东地区。

冬夏盛行风向明显交替。

冬季风,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寒冷干燥;夏季风,主要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暖热多雨。

年较差大,年降水量500—700毫米,分配不均,相对集中在夏季,具有大陆性特征。

自然植被是落叶阔叶林或针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

(八)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西岸,如西欧、北美和南美西岸狭长地带,以西欧为典型。

这里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海洋气流吹向大陆,海洋调节作用显著。

气候特征是:夏季温度不高,冬季温度不低,年较差小;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分配比较均匀。

自然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九)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

这里距海洋远,或有高山屏障,水分循环不活跃,主要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夏季炎热,冬季相当寒冷,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都大。

自然植被是荒漠或荒漠草原或草原。

(十)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北部,北美大陆北部。

全年受极地大陆气团和极地海洋气团影响,冬季还受到冰洋气团影响。

冬季漫长严寒,暖季温凉短促;降水量少,相对集中在夏季,蒸发弱,为湿润地区。

自然植被为针叶林。

(十一)极地苔原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冰洋沿岸。

常受冰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影响,终年严寒。

最热月平均气温1—5℃,降水少,蒸发弱,云量较高。

自然植被主要是苔原(苔藓、地衣类)。

(十二)极地冰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内部。

全年非常严寒,各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为全球气温最低地区。

南极大陆年平均气温-29℃—35℃,北极地区-22℃以下,全年多暴风雪。

(十三)高山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高大山地和大高原地区,如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南美洲安第斯山等。

高大山地,气温随高度增高而降低,气候垂直变化显著,在一定高度内,湿度大、多云雾、降水多;愈向山地上部,风力愈强。

我国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但辐射强,日照丰富,降水少,冬半年风力强劲。

气温的年较差小,日较差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