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用电磁屏蔽效能指标
屏蔽效能分析

一般,在1~100MHz内,金属屏蔽网SE=60~100dB, 玻璃夹层金属屏蔽网SE=50~90dB。 用金属丝网作窥视窗时其透明度较差。
5.薄膜及导电玻璃的影响 在玻璃或有机介质薄膜上真空蒸发或喷涂一层导电 薄膜作为电磁屏蔽体,可用来代替玻璃夹层的金属丝 网结构。 透光性好,对电磁场中电场分量的屏蔽有效,而对 磁场分量的屏蔽则比较微弱。
由表2-1可以看出: ① 当 f ≥1 MHz时, 用0.5 mm厚的任何一种金属板
制成的屏蔽体, 能将场强减弱为原场强的1/100左右。
因此, 在选择材料与厚度时, 应着重考虑材料的机械 强度、 刚度、 工艺性及防潮、 防腐等因素。 ② 当 f ≥10 MHz时, 用0.1 mm厚的铜皮制成的屏 蔽体能将场强减弱为原场强的1/100 甚至更低。 因此,
屏蔽板面积
内直径
内长边
f c 1.7510 / d l 屏蔽效能 SE 32 d
截止频率
8
f c 1.5 10 / b l SE 27 .3 b
8
4.金属丝网的影响 应用于需要自然通风或向内窥视的屏蔽体。
截止频率
屏蔽效能
网眼宽度 f c 1.5 10 / b 8 1.5 10 ( f f c 时) SE 20lg bf SE 0 ( f f c 时)
3.电磁波的多次反射损耗 电磁波穿出屏蔽体 时,在穿出面发生 反射,该反射波返 回进入面时再次被 反射,如此反复, 直到其能量被吸收 至可以忽略为止。
2t / δ B 20 lg( 1 e ) 多次反射损耗
三
屏蔽体不完整对屏蔽效果的影响
屏蔽体上总会有门、盖、仪表、开关等各种孔缝隙,以及连线
1.电磁波的反射损耗 电磁波传播到不同介质分界面发生反射与透射
电磁屏蔽性结构设计规范

《电磁屏蔽性结构设计规范》摘录一•定义:在有屏蔽体时,被屏蔽空间内某点的场强与没有屏蔽体时该点场强的比值。
以dB为单位表示屏蔽等级分类:屏蔽效能规格要求举例:设计规格书列举方式:30~230MHz : 30dB ; 230~1000MHz : 20dB ;一般低频段比高频段高10~15,也可写成30~1000MHz : 20 dB。
二.常用屏蔽材料压缩量:三.常用屏蔽材料屏蔽效能及设计参数:四.紧固方式缝隙搭边深度值超过30mm时,作用不明显;推荐缝隙搭边深度:15〜25mm。
五.局部开孔定义:数量不多的开孔根据经验:开口最大尺寸小于电磁波波长的1/20时,屏蔽效能20 dB ;开口最大尺寸小于电磁波波长的1/50时,屏蔽效能30 dB。
例如:屏蔽效能为20 dB/1GHz时,局部开孔的最大尺寸应小于15mm。
一.提高缝隙的屏蔽效能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增加缝隙深度、减小缝隙的最大长度尺寸、减小缝隙中紧固点的间距、增强基材的刚性和表面光洁度。
二.影响穿孔金属板屏蔽效能的最大因素是开孔的最大尺寸,其次是孔深,影响最小的是孔间距。
三.针对电缆穿透问题,可采取:在电缆出屏蔽体时增加滤波,或采用屏蔽电缆,同时屏蔽电缆屏蔽层与屏蔽体之间要良好电接触。
四.屏蔽方案1.机柜屏蔽:成本较高,由于缺陷较多,屏蔽效能一般不能做到太高。
2.插箱/子架屏蔽:对于屏蔽电缆的接地和增加滤波都比较方便,适合大量出线的产品。
3.单板/模块屏蔽: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对散热不利。
4.单板局部屏蔽:在无线产品中较常见,主要通过安装屏蔽盒实现,实现较容易。
原则上,最靠近辐射源的屏蔽措施是最有效和最经济的;一般说,屏蔽需求导致结构件成本增加10%~20%左右。
五.缝隙屏蔽设计1.紧固点连接缝隙屏蔽效能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缝隙的最大尺寸和缝隙深度,减小紧固点间距、增加连接零件刚性。
2.增加缝隙深度单排紧固时缝隙深度超过30mm后屏蔽效能差别就不明显,一般推荐值为15〜25mm。
电磁屏蔽性能的检测标准有哪些呢?

电磁屏蔽性能的检测标准有哪些呢?电磁屏蔽的是用导电或导磁材料制成的屏蔽体将电磁干扰能量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一种是限制内部能量泄露,一种是防止外来的干扰能量进入区域内。
电磁屏蔽主要分为4种:第一种是电场屏蔽,第二种是低频磁场屏蔽,第三种是高频磁场屏蔽,第四种是高频电磁场屏蔽。
电磁屏蔽的能力一般是用屏蔽效能来表征。
通过测试屏蔽前的场强和屏蔽后的场强,通过公式计算屏蔽效能,这是对屏蔽材料屏蔽性能的一个定量评价。
电磁屏蔽性能的检测标准目前常规的标准是下面这些:GJB 8820-2015《电磁屏蔽材料屏蔽效能测量方法》GJB 6190-2008《电磁屏蔽材料屏蔽效能测量方法》GB/T 30142-2013《平面型电磁屏蔽材料屏蔽效能测量方法》GB/T 25471-2010《电磁屏蔽涂料的屏蔽效能测量方法》GB/T 30139-2013《工业用电磁屏蔽织物通用技术条件》GB/T 30140-2013《磁性材料在低频磁场中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GB/T 32511-2016《电磁屏蔽塑料通用技术要求》GB/T 32596-2016《电磁屏蔽吸波片通用规范》GB/T 32995-2016《电磁屏蔽玻璃》GB/T 33615-2017《服装电磁屏蔽效能测试方法》GB/T 35575-2017《电磁屏蔽薄膜通用技术要求》GB/T 36763-2018《电磁屏蔽用硫化橡胶通用技术要求》GB/T 34938-2017《平面型电磁屏蔽材料通用技术要求》SJ 20524-1995《材料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ASTM D4935-2010《测量平面材料的电磁屏蔽效应的试验方法》ANSI ESD S541-2008《静电放电敏感物体之包装材料》SNSI ESD STM11.31-2006《静电放电材料性能评价》其他非标测试,可根据客户要求制定检测方案我们这边可以根据材料的用途、尺寸、测试的频率范围等推荐最适合的测试方法和标准,可以提供原始数据、测试过程中的照片等。
电磁屏蔽效能探讨

电磁屏蔽效能探讨摘要: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释放出大量的电磁辐射。
当这些辐射达到一定的限值时,会对人和动物大脑、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造成损伤,同时对通信设备间信号的发射与接收造成干扰,对信息的泄漏、信号间的兼容带来很大的挑战。
由此,对电磁辐射的科学合理防护显得十分重要。
电磁防护的主要措施有接地、搭线、屏蔽、滤波等,其中电磁屏蔽是减少辐射和抑制干扰的重要手段。
由此,研究高效的电磁屏蔽材料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电磁屏蔽;效能;屏蔽材料1 引言随着电子工业的迅猛发展,电磁污染已成为继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音污染后的第四大公害。
电磁辐射污染会导致电磁干扰、电磁环境污染和电磁信息泄漏等一系列问题。
随着电子线路和元件的高度集成化、微型化和数字化,其所使用的电流均为微弱电流,控制信号的功率与外部电磁波噪音的功率接近,易产生误动、图像和声音障碍等。
据统计,全世界电子电气设备由于电磁干扰发生故障,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 5亿美元。
而电磁屏蔽是减少电磁污染、提高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目前,电磁屏蔽材料向着薄、轻、宽、高的方向发展,复合材料已渐渐取代单一材料成为电磁屏蔽研究的主要方向。
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不仅取决于组成材料,结构对性能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机械复合材料形式简单,因此本文以机械复合材料为基础,从理论和实验上研究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结构对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
2 屏蔽效能的影响因素2.1缝隙问题屏蔽体上有很多导电不连续点,最主要的一类是屏蔽体不同部分结合处形成的不导电缝隙,这些不导电缝隙产生了电磁泄漏。
解决这种泄漏的一种方法是在缝隙处填充弹性导电材料,消除不导电点。
这些弹性导电填充材料就是电磁密封衬垫。
是不是所有屏蔽体的缝隙都要用电磁密封衬垫密封来防止电磁泄漏呢?不是的。
因为缝隙是否泄漏电磁波,取决于缝隙相对于电磁波波长的尺寸。
当波长远大于缝隙尺寸时.并不会产生明显的泄漏。
核磁共振屏蔽室设计性能指标说明

核磁共振屏蔽室设计性能指标说明性能指标:屏蔽效能:10MHz~100MHz≥100dB测试方法按国标GB12190-90绝缘阻抗:>1KΩ~10KΩ接地电阻:<4Ω湿度:≤80%压:86~106Kpa照度:100-150LX应用领域:MRI型屏蔽室适用于永磁和超导核磁共振设备的射频屏蔽、核磁共振扫描成像仪(MRI),防止外界电磁场干扰MRI正常工作以及和MRI产生的磁场泄漏至外场干扰其它设备正常工作的场所。
根据用户需要,可设计磁场屏蔽和射频屏蔽双重功能的屏蔽室。
核磁共振屏蔽室设计遵循原则:1.被屏蔽物与屏蔽体内壁应留有一定间隙,防止磁短路现象发生;2.应使屏蔽体的接缝与孔洞的长边平行于磁场分布的方向,圆孔的排列方向要使磁路增加量最小,目的是尽可能不阻断磁通的通过;从磁屏蔽的机理而言,屏蔽体不需接地,但为了防止电场感应,一般还是要接地。
环境要求:1. MR磁体的强磁场与周围环境中的大型移动金属物体可产生相互影响,通常离磁体中心点一定距离内不得有电梯、汽车等大型运动金属物体,具体限制参见如下。
场地的震动要求为:2. 震动会影响MR的图像质量,对MR1、结构:MRI型屏蔽室设计有拼装式和焊接式两种结构。
2、焊接工艺:0.5mm紫铜板作射频屏蔽层,焊接采用氩弧焊或铜焊,高导磁率钢板作磁屏蔽层3、龙骨架支撑采用铝合金,并与墙体间作绝缘处理。
手动锁紧屏蔽门屏蔽门,可拆卸式铍青传指型铜簧片。
4、高性能屏蔽观察窗双层铜网经特殊工艺制作,透光率好。
5、其它:电源滤波器、信号转接板,空气供应及通风系统的屏蔽接口处理、同轴连接器、光纤转接盒、医疗气体波导接口、气体灭火截止波导管、心电监护系统接口或其它医疗设备接口以及室内照明等。
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屏蔽罩的屏蔽效果稳定评价

屏蔽罩的屏蔽效果稳定评价1. 简介屏蔽罩是一种用于屏蔽电磁波的装置,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通信系统以及无线电、雷达等领域。
屏蔽罩的屏蔽效果稳定评价是对屏蔽罩在不同频率、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屏蔽效果进行评估和测试,以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稳定可靠地屏蔽电磁波干扰。
2. 屏蔽效果的评价指标屏蔽效果的评价主要通过以下指标进行:2.1 屏蔽效能(Shielding effectiveness)屏蔽效能是评价屏蔽罩屏蔽能力的重要指标,其定义为屏蔽前和屏蔽后电磁场强度的比值,一般以分贝(dB)为单位表示。
屏蔽效能越高,表示屏蔽罩的屏蔽能力越强。
2.2 频率响应(Frequency response)频率响应是指屏蔽罩在不同频率下的屏蔽效果。
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对屏蔽罩的屏蔽效果有不同的要求,评价频率响应可以了解屏蔽罩在不同频段的屏蔽能力是否稳定。
2.3 环境适应性(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环境适应性评价屏蔽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屏蔽效果。
例如,温度、湿度、气压等环境因素都可能对屏蔽罩的屏蔽效果产生影响,评价环境适应性可以确保屏蔽罩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能够保持稳定的屏蔽效果。
2.4 结构稳定性(Structural stability)结构稳定性评价屏蔽罩的结构是否稳定,是否能够长时间保持屏蔽效果。
屏蔽罩的结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屏蔽效果的稳定性,评价结构稳定性可以确保屏蔽罩在使用寿命内能够保持稳定的屏蔽效果。
3. 屏蔽效果稳定评价方法屏蔽效果稳定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测试和数值模拟两种。
3.1 实验测试实验测试是通过实际测量屏蔽罩在不同频率、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屏蔽效果。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电场扫描法:通过在屏蔽罩内外分别放置电场探头,测量电场强度来评估屏蔽效果。
•磁场扫描法:通过在屏蔽罩内外分别放置磁场探头,测量磁场强度来评估屏蔽效果。
•射频功率反射法:通过测量射频信号在屏蔽罩表面的反射功率来评估屏蔽效果。
,电磁屏蔽效能

,电磁屏蔽效能电磁屏蔽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将电磁辐射或电磁波束缚在特定的区域内,防止其对周围环境和设备产生干扰的技术手段。
在现代社会中,电磁辐射已经成为无处不在的存在,而电磁屏蔽则是保障我们生活和工作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电磁屏蔽效能,并介绍常见的电磁屏蔽方法和材料。
我们来了解电磁辐射的产生和危害。
电磁辐射是指电流通过导线或电器设备时所产生的电磁波,它在空间中传播并具有一定的穿透力。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电磁辐射主要来自于通信设备、电子产品和电力线路等。
虽然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尚无定论,但过度暴露在强电磁场下可能会引发一些不适症状,如头痛、失眠和疲劳等。
此外,电磁辐射还可能对敏感的电子设备产生干扰,影响其正常工作。
为了降低电磁辐射带来的潜在危害,电磁屏蔽技术应运而生。
电磁屏蔽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屏蔽材料来吸收或反射电磁波,使其不再向外传播。
常见的电磁屏蔽材料包括金属、导电胶粘剂、导电涂料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能够有效地吸收电磁波,从而达到屏蔽的效果。
此外,电磁屏蔽还可以通过改变电磁波传播的路径来降低辐射强度,例如使用屏蔽罩、屏蔽房等。
在实际应用中,电磁屏蔽效能的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屏蔽效能测试和电磁辐射测量。
屏蔽效能测试是通过测量屏蔽材料的反射和透射特性来评估其屏蔽效果的。
而电磁辐射测量则是通过测量电磁辐射场的强度来评估电磁屏蔽的效果。
这些评估方法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电磁屏蔽的效果,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进屏蔽效果。
除了屏蔽材料和评估方法,电磁屏蔽的效能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
不同频率和波长的电磁波对屏蔽材料的穿透能力不同,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来进行屏蔽。
其次是屏蔽材料的厚度和导电性能。
厚度越大、导电性能越好的材料屏蔽效果越好。
此外,屏蔽结构的设计也是影响屏蔽效能的重要因素,如屏蔽罩的形状、连接方式等。
总结起来,电磁屏蔽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用于降低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和电子设备的影响。
电磁屏蔽室等级

电磁屏蔽室等级
电磁屏蔽室等级:
电磁屏蔽室,或称电磁屏蔽体,是指经专门设计的能对电子信息设备或系统的
电磁泄漏发射能量起衰减作用的封闭体,电磁屏蔽室的屏蔽效能检测是衡量和判定屏蔽室等级的主要手段,因此,正确选定其依据的屏蔽等级和测量方法的标准非常重要。
屏蔽效能是在特定频率下对电磁屏蔽室屏蔽性能指标的定量描述,其关键点是频率和性能指标的量值。
河南民生特种装备经营电磁屏蔽室等产品多年表示:要想确定合理的屏蔽效能,必须明确屏蔽室的用途、场地环境及关系单元的的技术参数或技术要求。
将屏蔽室按照用途分类,进而分析对应关系单元的技术要求,可以合理确定屏蔽效能。
按照使用用途,电磁屏蔽室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用于保证信息安全,防止室内处理敏感信息的电子设备,由于电磁辐射引起泄密。
典型应用有网络计算机机房、超级计算机机房、机要办公场所、涉密会议室等。
第二类用于营造满足特定电磁场要求的室内环境,是把环境中的电磁干扰衰减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典型应用有电镜机房、电磁兼容试验室、PIM测试暗室、天线测试暗室、RCS测试暗室、仿真测试暗室、高压测试室、强辐射场所中的办公室等。
第三类用于隔离强辐射设备,避免对环境造成电磁污染。
典型应用有高辐射工科医设备的防护室、变电站屏蔽室等。
在具体实践中,屏蔽室往往需要具备两种或全部功能,设计时按要求较高的用途确定屏蔽效能,如不能包容则需分别考虑综合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务用电磁屏蔽效能指标
《商务用电磁屏蔽效能指标》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商务领域中的电磁干扰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电磁干扰可能导致商务设备的故障,影响数据传输的准确性以及客户信息的安全性等。
为解决这一问题,电磁屏蔽技术的应用变得日益重要。
然而,商务用电磁屏蔽效能的评估与研究仍然是一个热门的课题。
商务用电磁屏蔽效能指标是评价商务设备对电磁干扰的抵抗能力的重要参数。
这些指标通常涉及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屏蔽材料的性能等方面。
以下是其中一些常用的指标。
第一个指标是电磁兼容性,指商务设备在电磁环境中工作时的抗干扰能力。
它通常通过测量设备的电磁敏感度来评估。
电磁敏感度是指设备在受到外界电磁场干扰时所产生的干扰信号的强度。
较低的电磁敏感度表示设备具有较好的电磁屏蔽效能。
第二个指标是屏蔽材料的性能。
商务用电磁屏蔽常常需要使用屏蔽材料来阻挡干扰电磁波的传播。
屏蔽材料的性能是指其对电磁波的反射、透射和吸收的能力。
反射是指电磁波从材料上反射出去的能力,透射是指电磁波穿过材料的能力,吸收是指电磁波被材料吸收的能力。
屏蔽材料具有较好的反射和吸收能力,可以减少电磁波的传播,提高电磁屏蔽效能。
第三个指标是屏蔽性能的一致性。
商务用电磁屏蔽往往需要使用多种屏蔽材料,因此确保不同屏蔽材料的屏蔽性能一致是非常重要的。
这可以通过确保屏蔽材料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相似来实现。
一致性的屏蔽材料可以确保商务设备的不同部分都能获得相同的屏蔽效能。
最后一个指标是成本效益。
商务用电磁屏蔽的设计和实施通常需要大量的资源。
因此,评估电磁屏蔽效能时,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和效益。
这意味着在保证电磁屏蔽效能的前提下,要选择成本相对较低的方法和材料,以确保商务用电磁屏蔽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总之,商务用电磁屏蔽效能指标是商务设备在电磁干扰环境中抵抗干扰的重要参数。
电磁兼容性、屏蔽材料性能、屏蔽性能一致性和成本效益是评估商务用电磁屏蔽效能的重要指标。
通过合理评估和综合考虑这些指标,商务企业可以选择合适的电磁屏蔽方法和材料,保障商务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