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辽宁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赏析
2012辽宁高考作文赏析

辽宁高考作文题以及范文8篇原题:台后一帘深色幕布,台上一架钢琴,柔和的灯光洒在黑白键上,人们屏息等待。
女钢琴家悄然出现,衣着简朴。
演奏家上台,谁不身着华美的演出服,光彩夺目?人们就此问她,她的回答说:“人,要隐于音乐背后。
”女钢琴家的话耐人寻味。
有人感佩不已,有人不以为然,有人感到了缺憾,有人联想到人生的诸多方面……审题参考:可从外在与内涵关系入笔,分别引出多种立意:内涵重于外在;人格品位与艺术真谛;低调的人生与高调的琴声;朴素与虚荣;外表的朴素与内心的华贵;重外表还是重艺术等等。
题目可写成:《人,要隐于“音乐”背后》《大隐隐于“乐”》《低调做人,高调行事》《内涵重于外表》《多一点凝聚,少一些浮华》《不加粉饰,用实力说话》《隐于背后,方显真美》……注意:写作时需联系材料,尤其是女钢琴家的话。
可供联系的生活实际及素材:反面的有:郭美美、高悦儿等网上“炫富”事件,某些富二代、官二代的骄奢跋扈,某些所谓“明星”的豪华奢侈的生活;生活中人们的羡慕奢华、崇拜富贵、以“衣”取人,很多衣着光鲜、外表亮丽的“时髦者”内心的空虚无聊……我们生活在一个过分讲究“包装”、注重外表、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羡慕富贵、崇尚名利的时代;实际上并不富裕的中国,竟然成为世界“奢侈品”消费排名第二的巨大市场;我们的艺术界、学术界缺少甘于寂寞、远离奢华、艺术至上、学术至上、人格至上的风气……正面的有:美德如茉莉,素朴而高贵;余秋雨曾说:“我们总是心机太深,权谋太重,黑箱太大,对什么都装饰过多。
”泰戈尔:一个人大为谦卑的时候,正是他最接近高贵的时候;罗曼罗兰:“我不站在显眼的地方,我甘愿朴素地生活在梦想背后。
”低调,一道优雅的背影;海子曾说:“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短暂的情人。
”有了百花争艳,一抹疏竹就勾勒不出丝毫风韵;有了八音齐奏,几声二胡悠悠也无从让人断肠;有了华服抢夺眼球,音乐再绝伦也无法营造出独特意境。
减去多余的装饰,让生命回归自然,左手上是淡然心境,右手弹出美丽乐章,双手合十,世界就是天堂……(剪去多余的装饰,回归最初的目的。
2012年高考语文辽宁卷作文范文《朴素的光辉》!

2012年高考语文辽宁卷作文范文辽宁卷:材料作文,关于音乐家登台穿着朴素的故事,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写一篇作文。
《朴素的光辉》在舞台的灯光下,音乐家身着朴素,宛如一颗未经雕琢的璞玉,散发着独特的光辉。
朴素,并非是简陋与寒酸的代名词,而是一种洗尽铅华后的本真与纯粹。
这位音乐家以其朴素的着装,展现了对艺术最纯粹的追求。
他明白,音乐的魅力在于音符之间流淌的情感,在于旋律之中蕴含的灵魂,而非外在的华丽包装。
朴素是一种内心的宁静。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人们常常被虚荣和欲望所驱使,追求着表面的繁华。
而这位音乐家却能在喧嚣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被外界的浮躁所干扰。
他的朴素着装,是他内心宁静的外在体现,让他能够专注于音乐的创作和演绎,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朴素也是一种对自我的坚信。
他相信自己的才华和音乐的力量足以征服观众,无需借助外在的装饰来增添魅力。
这种对自我的坚信,使他能够勇敢地以朴素的形象站在舞台上,展现最真实的自己。
这种自信的光芒,比任何华丽的服饰都更加耀眼。
同时,朴素还传递着一种平等的精神。
音乐家以朴素的着装与观众相见,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他让人们明白,艺术不是高高在上的奢侈品,而是每个人都能够欣赏和感受的精神食粮。
在朴素的氛围中,观众能够更加专注于音乐本身,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平等与共鸣。
历史上,许多伟大的艺术家都以朴素的形象留下了不朽的作品。
贝多芬在贫困与病痛中创作了震撼人心的交响曲,他的朴素生活并未掩盖其音乐的伟大;梵高一生贫困潦倒,但他笔下的色彩却充满了生命的激情。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追求朴素的品质。
不被物质的诱惑所迷失,坚守内心的信念和追求。
让朴素的光辉照亮我们的人生道路,使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这位音乐家的朴素形象,将永远铭刻在观众的心中,成为我们追求朴素之美的榜样。
让我们在朴素中发现真谛,在平凡中感受伟大,让朴素的光辉照亮我们的未来。
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满分作文及点评

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满分作文及点评什么是财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无外乎有如下观点,财富就是金钱,财富就是知识,财富就是阅历………。
严格来说这些观点没有问题,但笔者认为高尚的职业道德也是宝贵的财富。
比如这个船主和漆工的故事,船主交代给漆工的任务是刷漆,所以漆工只要能认真完成刷漆任务即可,但职业道德告诉这个漆工,这个洞可能会让这艘船沉没,所以道德的力量让他但这个漆工却在刷完漆之后补上这个漏洞。
而正是这个不经意举动使漆工不仅赢得了船主大量的额外奖励,而且还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德国哲学家康德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惟有两样东西让我们深深感动,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
”灿烂的星空就是我们的理想,而实现理想的途径就是要具备崇高的道德。
西汉名相张良在椎击亲王未遂几近穷途末路之时,不厌其烦为一老人穿鞋,而正是陷入绝境的张良依然保持的这份恭敬,让他最终获得绝世才学,成为一个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一代名相。
而在张良的成功其实就是道德力量的再现。
而当今社会,因何18路人会面对受伤的2岁小依依而见死不救生,因何号称世界一流的动车故障频出,因何会有那么多曾经风光无限的贪官落马,根本原因在于道德缺失。
因为道德缺失,所以缺少了同情心,因为道德缺失,所以忘却了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因为道德缺失,所以忘却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正所谓道之不存,德将焉附?吴斌,一个最普通的客车司机,驾驶客车行驶在高速公路途中,意外遭受金属片袭击,在生命垂危的情况下,吴斌用尽最后力气,换挡、停车、拉手刹、打开双闪灯,拯救全车乘客,而这一系列动作完成之后,吴斌倒下了。
吴玉兰,一个普通的老师,面对无耻的劫匪,虽头破血流依然,保护659张考生准考证。
从这些人身,我似乎看到道德的力量在中华这块大地上茁壮生长。
吴斌走了,但省委书记为他留下了眼泪,数万群众自愿去为护送他的灵车,整个中国为吴斌而感动,中国最美的司机的称号将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大的财富。
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满分作文及点评

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满分作文及点评高尚的道德就是最大的财富什么是财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无外乎有如下观点,财富就是金钱,财富就是知识,财富就是阅历………。
严格来说这些观点没有问题,但笔者认为高尚的职业道德也是宝贵的财富。
比如这个船主和漆工的故事,船主交代给漆工的任务是刷漆,所以漆工只要能认真完成刷漆任务即可,但职业道德告诉这个漆工,这个洞可能会让这艘船沉没,所以道德的力量让他但这个漆工却在刷完漆之后补上这个漏洞。
而正是这个不经意举动使漆工不仅赢得了船主大量的额外奖励,而且还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德国哲学家康德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惟有两样东西让我们深深感动,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
‛灿烂的星空就是我们的理想,而实现理想的途径就是要具备崇高的道德。
西汉名相张良在椎击亲王未遂几近穷途末路之时,不厌其烦为一老人穿鞋,而正是陷入绝境的张良依然保持的这份恭敬,让他最终获得绝世才学,成为一个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一代名相。
而在张良的成功其实就是道德力量的再现。
而当今社会,因何18路人会面对受伤的2岁小依依而见死不救生,因何号称世界一流的动车故障频出,因何会有那么多曾经风光无限的贪官落马,根本原因在于道德缺失。
因为道德缺失,所以缺少了同情心,因为道德缺失,所以忘却了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因为道德缺失,所以忘却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正所谓道之不存,德将焉附?吴斌,一个最普通的客车司机,驾驶客车行驶在高速公路途中,意外遭受金属片袭击,在生命垂危的情况下,吴斌用尽最后力气,换挡、停车、拉手刹、打开双闪灯,拯救全车乘客,而这一系列动作完成之后,吴斌倒下了。
吴玉兰,一个普通的老师,面对无耻的劫匪,虽头破血流依然,保护659张考生准考证。
从这些人身,我似乎看到道德的力量在中华这块大地上茁壮生长。
吴斌走了,但省委书记为他留下了眼泪,数万群众自愿去为护送他的灵车,整个中国为吴斌而感动,中国最美的司机的称号将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大的财富。
2012辽宁高考作文题及满分作文

【辽宁卷】作文题台后一帘深色幕布,台上一架钢琴,柔和的灯光洒在黑白键上,人们屏息等待。
女钢琴家悄然出现,衣着简朴。
演奏家上台,谁不身着华美的演出服,光彩夺目?人们就此问她,她的回答是:“人,要隐于音乐背后。
”女钢琴家的话耐人寻味。
有人感佩不已,有人不以为然,有人感到了缺憾,有人联想到人生的诸多方面……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2辽宁高考满分作文:大隐隐于“乐”古人有言: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
在我们的印象中,只是仙人道士必傍山而居,不闻世事。
蔡志忠曾以漫画对此作了解释:仙,“人”在“山”旁则为仙,看来,古时造字便点明了其中真意。
傍山而居,和山水融为一体,这本来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象征,偏又练就一身道行,渗透了禅意,方以道入土,归隐于山。
千百年来,文人墨客莫不对此动了凡心。
其中,陶渊明便是这样一个典型,当他一篇《桃花源记》出世,那颗厌倦仕途,向往幻想中的桃花源的心也就出世了。
是的,他想要的是归隐,是闲适,是宁静的生活,可是如果不是官场失意,怀才不遇,桃花源这么一个避难所就要永远与他绝缘,并远离世俗而绝迹于他未来纯朴的生活。
要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抵御不了意志的消沉。
“出世”有之,“入世”亦有之,所以又有许多“英豪”浮出水面,大隐于市。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气风发的李白,对前途充满着无限的憧憬。
他想通过官场仕途一展才华,报效国家,挥洒人生。
然而,多年的官场生活,多年的仗剑游历,让李白反思起来。
有过得意,也有过失意,他终于看清了从仕之路的艰辛与黑暗,高力士为其穿靴实则铐住了他的双脚,朝廷赏赐实际上是主子施舍的乞食。
于是“钟鼓馔玉不足畏,但愿长醉不复醒”,以美酒清洗心中的抑郁,以山泉清洗世间的污秽,每一次醉后醒来,他又重新开始放眼世界自然,跋涉大江南北。
他始终有一种信念,始终有一种火热的诗情冲动,始终有超俗的“出入”洒脱!他不被世事摒弃,也不被百姓遗忘,更不被朝廷重用。
2012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深度解析

2012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深度解析
2012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过而不悛,孰为孰之祸?”
2012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深度解析:
过而不悛,孰为孰之祸?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意思是“如果一个人过失而不肯纠正,那么他就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
灾祸”。
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应该从一个人的行为中看出他
的态度,从而判断他的品质。
在当今社会,许多人容易陷入这种“过而不悛”的怪圈中。
他们不肯改正自己的错误,不肯改变自己的行为,甚至不肯改变自己的思想。
他们只是一味地纵容自己,不肯正视自己的过错,从而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更多的灾祸。
因此,我们应该以自律和责任心为榜样,勇于正视自己的过错,勇于改变自己的行为,勇于改变自己的思想,勇于改变自己的品质,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就自己,为自己和他人带来福祉。
总之,“过而不悛,孰为孰之祸?”这句话提醒我们,只有正视自己的过错,改变自己的行为,改变自己的思想,改变自己的品质,才能让自己和他人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满分作文及点评

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作文的审题立意【原题回放】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
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
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去一个大红包。
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件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
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1、材料主要角色修船工本为刷漆,“顺手”补洞,却避免灾祸的发生,挽救了几个孩子的生命。
当受谢时,他说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将这样的善举看成是举手之劳,顺手而为的小事一桩.从材料中强调的两次“顺手”来看,修船工觉得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是理所应当,更可贵的是不是刻意为之的,由此引出核心话题:怎样看待助人,这是立意的重要方面。
2、船主角色,收人之助,心怀感恩,并给予修船工重谢,知恩必报,知恩图报;话题核心:如何看待受助3、整体看待这个故事,小善——大德小因——大果【题意概括】如何正确对待助人和受助的问题,凡以此为立意,视为符合题意,或由此生发开去,探讨做人做事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均可视为符合题意。
总之,材料关键词“漆工助人”“船主感恩”-———-—两个中心“小善—-——-大德(大果)”———-—---一个基本点漆工角度合题题目:人要有关爱之心拒绝冷漠勿以善小而不为举手之劳,理应为之施恩不图报……船主角度:人要有感恩之心知恩图报……整体角度:小善与大德小因与大果细节与品德这则材料的主体是油漆工,油漆工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涂好船”,还顺便帮助船主把漏洞补好了,最后的结果是船主的孩子们因为这个原因避免了海难,“平安归来"。
2012年高考作文辽宁卷全解析

2012年高考作文辽宁卷全解析淡然以观,实易非难-2012年高考作文辽宁卷全解析供稿/何洪卫[辽宁省鞍山一中]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台后一帘深色幕布,台上一架钢琴,柔和的灯光洒在黑白键上,人们屏息等待。
女钢琴家悄然出现,衣着简朴。
演奏家上台,谁不身着华美的演出服,光彩夺目?人们就此问她,她的回答是:“人,要隐于音乐背后。
”女钢琴家的话耐人寻味。
有人感佩不已,有人不以为然,有人感到了缺憾,有人联想到人生的诸多方面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解析分析今年的作文试题,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到如下几个特点:一、从命题模式上看,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
同去年一样,今年辽宁的高考作文依然是引申型材料作文。
需要考生在仔细研读材料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材料的要旨,得出合理而切中的观点。
二、从命题导向上看,强化思维,也较贴近生活。
贴近社会实际。
今年的命题可以说是延续了辽宁省高考作文的命题理念,让考生有话说,有空间可以发挥,而且继续在“人文性”上大做文章,强调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审视和反思,强调个性修养,侧重探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可以说,这则材料的审题对考生来说,难度并不大,提炼出合适的观点也并不难。
需要说明的是,今年辽宁的作文材料指向性较去年更加明确,对社会现实的反思意味比较浓。
在物欲横流、奢华浮躁的社会现实面前,很多人迷失了自我,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让考生去审视反思个人修养,真正追求内心的宁静,厚重自我,是十分必要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辽宁今年的作文试题正好给了考生一个平台,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沉淀下来。
另外,道德利益的命题,也符合高考命题的以生活为基础、以思维为核心、以利人为目的的原则,突出了对生活的反思与人生的自省。
三、从文体上看,接近学生平时所练。
实事求是地讲,尽管几年来作文写作一直强调个性化和多元化,但对于高考作文备考而言,学生训练最多的还是议论性的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辽宁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赏析
【文题展播】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台后一帘深色幕布,台上一架钢琴,柔和的灯光洒在黑白键上,人们屏息等待。
女钢琴家悄然出现,衣着简朴。
演奏家上台,谁不身着华美的演出服,光彩夺目?人们就此问她,她的回答是:“人,要隐于音乐背后。
”
女钢琴家的话耐人寻味。
有人感佩不已,有人不以为然,有人感到了缺憾,有人联想到人生的诸多方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指导】
(1)、隐去浮华,追求本真。
(2)、内在比外表更重要。
(3)、人生的追求在于内在的修养。
【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
【满分一】
何慕浮云(人要隐于音乐背后)
这世上,浮华的东西太美,吸引着人们爱美的心;金钱与名利的诱惑太大,使太多的人想要靠近。
然而,用尽自己的一生,成为家喻户晓之人却也逃不过青春与年华的流逝;一生被众人顶礼膜拜,却终究逃不过孤独一死的结局。
一言以蔽之,名与利,如是而已。
这位女演奏家衣着朴素地站在舞台上,她的一句“人要隐于音乐背后”唤醒了那些做着追名逐利美梦的人们。
有些人目光的焦点并非音乐本身,而是表演者如何有名,衣着如何华丽,而台上的表演者亦是以有名为荣。
在功名的驱使下,人们都忘记了“人要隐于音乐背后”的真谛。
滚滚红尘,名似浮云利如暖风。
从红得发紫的芙蓉姐姐到凤姐,再从红十字会“推出”郭美美在网上大炫富有……太多的人想要出名,不择手段,煞费苦心,只要能出名,无所不为。
有的人甚至不惜丑化自己,还有的人因为负面新闻“出名”而兴奋自豪。
倘若他们出不来名,就会对善人善事品头论足,说他们做好事是别有用心。
追利的心蒙蔽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看不到世间的真善美,看不到生活的真谛。
不畏浮云遮望眼。
放眼古今,淡泊名利的人身影依稀可辨。
陶渊明因为不慕名利,才会弃官归隐,吟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
邓稼先因对忙碌的研究工作甘之乐之。
袁隆平因为不慕名利,才会把自己当做普通的农民,隐身水田荒泽。
心中有追求的人,才不会被盛名宠坏。
为了心中的追求,诺贝尔不惧环境的艰苦,不畏实验的危险,不怕旁人的嘲笑。
为了心中的追求,居里夫人不穿华丽的衣服,不在意容貌的修饰,不被已有的名利所累。
为了心中的追求,马克思不怕专制政府的驱逐,不屑反动言论的污蔑,从容地等待死神的召唤。
与毕生的事业相比,不论赞誉或者批评,也不论贫穷或者富有,都不重要。
浮名亦浮云。
放下浮名,才会看到很多名利背后的真善美,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才会注意到沿途美丽的风景。
何慕浮名?海德格尔说:诗意地栖居,才是人生的真谛。
【满分作文二】
人们真正在意的
“人,应当隐于音乐背后。
”这位女钢琴家不仅是一个优秀的演奏家,还是一位人生的智者。
她懂得隐藏自己的光芒,更懂得如何使自己的艺术光芒绽放。
不管你的衣着如何华丽,终究只是一些外在的陪衬。
任何人穿上华丽的衣服都会被衬托得美丽动人,英俊潇洒。
如果你是去参加选美大赛,那倒罢了,因为华丽的衣服无疑会为你锦上添花。
但对于音乐会来说,效果却可能是截然相反的。
观众是来听你演奏,而不是来看你华丽的衣服。
过于华丽的衣服无疑会分散观众的一部分注意力。
如果到最后观众记住的是你华丽的衣服,而不是你精心准备的表演,那就太可悲了。
其实,只要自己有实力,又何必太在乎外在的东西?
想当年,风度翩翩的聂政为了复仇自毁容貌。
看他走在街上,人们都绕道而行,只因为他那布满伤痕的脸太过丑陋,如同从地狱走出来的夜叉般骇人。
然而,当他席地而坐,抬手扶琴的时候,许多人都禁不住驻足静听,忘了今夕是何年。
那天籁般的琴声从他指尖缓缓流出,陶醉了天下众人,也陶醉了慕名远来的一国之主,陶醉了中华数千年的历史。
看如今,无臂的钢琴王子刘伟,纵然失去了双臂,却用脚奏出了当代最美的乐曲。
纵然没有华丽的演出服,依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因为真正的音乐是用心来演奏,用心来感受的。
陶醉在刘伟的琴声中,不禁感叹“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这心灵的共鸣哪里是几件衣服能够取代的?
望国外,天下最美的衣裳——“皇帝的新装”作为一国之君,他不是宵衣旰食,日理万机,不是冥思苦想如何才能让百姓生活得更幸福,而是痴迷于华丽的服饰,整日在更衣室内忙着换衣服。
如他所想,他穿上了“最美丽的新装”,毫无疑问,他也成了人们最大的笑料。
不知他如今是否想明白了:对于君主,人们真正在意的是什么。
倘徉于古今中外人们画廊,不难发现,人们真正在意的,往往是俗人最不在意的、被世人忽略的。
不要误会世人皆浮躁,技艺精湛者“一举成名天下知”;不要误会世人皆庸俗,俞伯牙千载有知音;不要误世人皆虚荣,郭明义粗茶淡饭学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