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及围术期管理的专家共识[2018年版我国麻醉学指南和专家共识]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及围术期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及围术期管理得专家共识(2017)马骏王伟鹏(执笔人) 王晟包睿艾艳秋张铁铮夏中元晏馥霞徐军美(负责人)徐美英缪长虹随着外科手术技术得发展,临床上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得适应证愈来愈广,手术种类以腹部、泌尿、骨科手术居多,而急症、失血多、高龄伴多系统疾病患者得麻醉风险更高,使围术期心血管事件得风险增加,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与死亡。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报道,我国心血管病患者发病率与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其中冠心病患者约有1100万人。
冠心病患者需要行非心脏手术得也在逐年增加,近期患有心肌梗死或不稳定型心绞痛得患者如果需要行紧急或急诊手术,风险则更高。
认识并理解围术期心血管风险因素,在麻醉前进行全面评估,对降低患者施行非心脏手术得并发症得发生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阐述择期、紧急或急诊非心脏手术得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得麻醉前评估、麻醉治疗与术后即刻管理。
一、术前评估(一)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1。
总则所有接受择期非心脏手术得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应进行围术期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
该风险与外科手术类型(表1)与患者体能状态(图1)有关。
在现有证据与专家意见基础上,参照美国及欧洲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脏评估及处理流程(图2,表2),其基本原理概述在本共识中。
该流程从临床医师得角度关心患者,提供知情同意,并帮助指导围术期管理,以尽量降低风险。
这种相互合作得“围术期团队”就是围术期评估得基石,它依赖于外科医师、麻醉科医师及主要照顾者等相关参与者得密切沟通。
表1。
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 / AHA)指南摘要:非心脏手术得心脏风险分级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主要包括三个终点事件: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与卒中。
*术前一般不需要进一步得心脏检测。
门诊手术就是指在手术当天入院并在同一天返回家得手术、图1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与欧洲麻醉学会(ESA)指南摘要:患者体能状态(functional capacity,FC)评估ESC/ESA新指南明确提出评估患者FC就是围术期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得重要一步,常借助代谢当量(metabolicequivalent,METs)进行FC得评估、图2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脏评估及处理流程(颜色对应于表2中得推荐等级)步骤1:对于有冠心病或冠心病危险因素并拟行手术得患者,首先评估手术得紧急性。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及围术期管理专家共识(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及围术期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马骏王伟鹏(执笔人)王晟包睿艾艳秋张铁铮夏中元晏馥霞徐军美(负责人)徐美英缪长虹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适应证愈来愈广,手术种类以腹部、泌尿、骨科手术居多,而急症、失血多、高龄伴多系统疾病患者的麻醉风险更高,使围术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死亡。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报道,我国心血管病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其中冠心病患者约有1100万人。
冠心病患者需要行非心脏手术的也在逐年增加,近期患有心肌梗死或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如果需要行紧急或急诊手术,风险则更高。
认识并理解围术期心血管风险因素,在麻醉前进行全面评估,对降低患者施行非心脏手术的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阐述择期、紧急或急诊非心脏手术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麻醉前评估、麻醉治疗和术后即刻管理。
一、术前评估(一)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1.总则所有接受择期非心脏手术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应进行围术期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
该风险与外科手术类型(表1)和患者体能状态(图1)有关。
在现有证据和专家意见基础上,参照美国及欧洲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脏评估及处理流程(图2,表2),其基本原理概述在本共识中。
该流程从临床医师的角度关心患者,提供知情同意,并帮助指导围术期管理,以尽量降低风险。
这种相互合作的“围术期团队”是围术期评估的基石,它依赖于外科医师、麻醉科医师及主要照顾者等相关参与者的密切沟通。
表1. 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 / AHA)指南摘要:非心脏手术的心脏风险分级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 )(主要包括三个终点事件: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
*术前一般不需要进一步的心脏检测。
门诊手术是指在手术当天入院并在同一天返回家的手术。
图1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与欧洲麻醉学会(ESA)指南摘要:患者体能状态(functional capacity,FC)评估ESC/ESA新指南明确提出评估患者FC是围术期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的重要一步,常借助代谢当量(metabolic equivalent,METs)进行FC的评估。
冠心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原则及注意事项

冠心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原则及注意事项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如下:1. 个体化麻醉管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麻醉管理计划,包括药物选择、剂量调整和监测指标的设定。
考虑到冠心病患者易发生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应在麻醉管理中特别注意这些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2. 心电监测:在手术中应用心电监测仪监测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征兆。
如果患者有持续心电图异常或心肌缺血的表现,应及时采取措施,如增加氧输送和调整药物。
3. 血流动力学监测:对于高危冠心病患者,应考虑监测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时调整液体管理和药物治疗,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4. 心功能保护:冠心病患者的心肌易受损伤,手术麻醉过程中应避免或减少心肌缺血和损伤,例如合理使用镇痛药物、调整呼吸机参数、维持正常体温、避免低血压和低血氧等。
5. 药物选择: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进行麻醉,尽量减少对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可使用具有心肌保护作用的药物,如引导剂等。
6. 合理使用血小板抗聚集药物:冠心病患者手术后易发生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栓形成风险,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7. 术后监测和护理:术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动脉血气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还需加强护理,遵循术后护理原则,包括卧床休息、疼痛管理、避免感染等。
需要注意的是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也需要结合具体的手术类型、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和相关病史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和个体化处理。
应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
麻醉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模拟试卷三(精选)

麻醉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模拟试卷三(精选)[单选题]1.复苏的首要问题是争取时间,时间是成功的关键,以下在复苏中应努力做到的(江南博哥)是A.在心搏停止1分钟内开始复苏,3分钟内开始后期复苏B.在心搏停止1分钟内开始复苏,85分钟内开始后期复苏C.在心搏停止4分钟内开始复苏,8分钟内开始后期复苏D.在心搏停止3分钟内开始复苏,8分钟内开始后期复苏E.在心搏停止4分钟内开始复苏,12分钟内开始后期复苏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复苏的首要问题是争取在心搏停止4分钟内开始复苏,8分钟内开始后期复苏。
[单选题]2.经鼻气管内插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辅助应用收缩黏膜血管的药物B.插管前应对患者鼻腔通气状况进行检查C.由于经鼻径路较窄,成人导管宜选用ID7.0、导管前1/3应涂润滑剂D.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禁忌鼻腔插管E.咽后壁脓肿不影响经鼻气管插管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咽后壁脓肿不宜行经鼻气管内插管。
[单选题]3.肺水肿发生的机制A.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B.肺毛细血管通透性不变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D.肺淋巴循环增加E.肺间质晶体渗透压降低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肺水肿的发生机制为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毛细血管压力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淋巴循环障碍;组织间隔负压增高;其他复合性因素。
[单选题]4.“吸入麻醉药的一次革命”是应用A.乙醚B.氧化亚氮C.氟烷D.七氟烷E.甲氧氟烷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氟烷的应用是“吸入麻醉药的一次革命”。
[单选题]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首选的治疗措施是A.降压药B.50%葡萄糖溶液+维生素CC.解痉药D.利尿药E.镇静药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首选的治疗措施是解痉药硫酸镁。
[单选题]6.患者,男性,50岁,因左肺下叶支气管扩张症,经常感染、咯血,准备行左肺下叶切除术。
施行全身麻醉时,最适合的插管方法应选择A.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B.左侧支气管内封堵管插管全身麻醉C.右侧支气管内封堵管插管全身麻醉D.双腔导管(Left)支气管内插管全麻E.双腔导管(Right)支气管内插管全麻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支气管扩张症、感染、咯血是双腔导管支气管内插管、单肺通气的绝对适应证,可以使两侧肺隔离,防止倒灌,确保有效通气。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及围术期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及围术期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背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疾病结构的转变,冠心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同时伴随着冠心病患者接受非心脏手术的比例也不断增加。
针对这一情况,中国麻醉学会制定了《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及围术期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版)》,旨在指导冠心病患者在非心脏手术中的麻醉处理和围术期管理。
麻醉前评估冠心病患者接受非心脏手术前,应进行全面的麻醉前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病史、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心电图、心脏超声、肺功能检查等。
评估的重点是判断患者的冠心病风险评估,并筛查出高风险患者。
麻醉技术选择对于冠心病患者,尽量选择局部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等非全身麻醉技术。
若必须进行全身麻醉,应选择靶控输注麻醉(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和传统麻醉。
而对于高危冠心病患者,尽可能选择无创、非侵入性的手段如内镜检查,避免外科手术等有创操作或仅进行 PD 线、皮下移植口等最小化侵入手术。
输液管理冠心病患者术中应维持有效的血容量与水电解质平衡。
麻醉时,应尽可能维持正常的血压和心率,在需要加速心率时应优先考虑使用β 受体激动药,而不是使用其它药物。
在对病情不确定的冠心病患者使用高容量静脉输液时应注意血容量过度负荷导致心力衰竭发生风险。
也应避免使用甘露醇。
还应注意应用与HD管抗凝一血的一致性,以防出现回路内凝血现象。
术后镇痛术后镇痛可以帮助冠心病患者恢复更快,但同样也存在风险,如呼吸抑制。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镇痛方法,例如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提高非阿片类药物的使用。
对于需要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镇痛。
同时还要充分了解患者的肝和肾功能状态,以避免不良反应。
围术期护理冠心病患者在围术期护理上也需要格外注意。
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血氧饱和度的正常维持。
在恢复期间,监测心电图和麻醉后的血压和心率,防止出现心肌缺血等意外。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专家共识

专家共识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麻醉期中国专家临床管理共识(2020)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非心脏手术麻醉分会基金项目: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临床医学发展专项经费资助(ZYLX201810)共同执笔人: 赵丽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朱斌(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车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许莉(北京积水潭医院)负责人:赵丽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徐铭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顾问:李立环(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叶铁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编写组成员: (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艾艳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敖虎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车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冯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华震(北京医院),康荣田(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林多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路志红(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马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谭宏宇(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田首元(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王古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徐铭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许莉(北京积水潭医院),于春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袁莉(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张析哲(赤峰市医院),张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张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赵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赵丽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赵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朱斌(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合并心脏病患者接受非心脏手术居围术期死因首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心脏病日趋年轻化,伴发心脏病接受心脏及非心脏手术的例数呈逐年增多趋势。
合并心脏病患者接受非心脏手术术中及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及患者预后与麻醉处理是否合理密切相关,且每一类心脏病围术期处理原则不尽相同,麻醉方式及药物对不同心脏病影响各异。
对于合并心脏病患者接受非心脏手术的围麻醉期管理,目前尚无全面系统的全国性专家共识。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及围术期管理的专家共识

效的。
LOGO
三、实验室检查
4. 非心脏手术前的无创药物负荷试验 对于非心脏手术心脏风险高危且体能状态差的患者(<
4METs),如果试验结果会改变治疗方案,应进行无创药物 负荷试验(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或药物负荷心肌灌注 成像)。对于心脏风险低危的非心脏手术的患者,常规使用 无创负荷试验筛查是无效的。
1.治疗心动过速
单次静脉注射麻醉药物(例如丙泊酚、阿片类药物)及 给予吸入麻醉药物
2.治疗高血压
单次经静脉给予麻醉药物(例如丙泊酚、阿片类药物)、 给予吸入麻醉药物及硬膜外追加局麻药物。
高血压患者术中出现持续性的心肌缺血,可泵注硝酸甘油
3.治疗低血压
起始治疗方案包括减浅麻醉深度及加快液体输注
步骤4:如果患者出现MACE 的风险较低(<1%) (见表1),无需进一步检测,患者可以开始手术。
步骤5:如果患者出现MACE 的风险较高(见表1), 则需要评估患者体能状态(FC)(见图1),如果患者 具有中度、较好或优秀的FC(≥4METs),无需进一 步评估即可进行手术。
LOGOΒιβλιοθήκη 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脏评估及处理流程
LOGO
二、术前用药管理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 血 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 (ARB)以往在围术期持续使用,尤其是合并心力衰竭的 患者。ACEI与ARB可能引起围术期低血压,建议手术当 天早晨暂停给药。如果患者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血容量不 足或肌酐急性升高,则需要暂停ACEI和ARB。 5.可乐定 长期服用可乐定的患者应继续服用,突然停药可 能会诱发反弹性高血压。
表1. 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 / AHA)指南摘要:非心脏手术的心脏风险分级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ppt课件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是指在为患有冠心病的患者进行非心脏手术时,为 保证手术顺利进行而采取的麻醉措施。
特点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需要考虑患者的冠心病病情,以及手术对患者的生 理影响,因此需要采取个体化的麻醉方案,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心电 图变化。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的重要性
01
02
心肌梗死
麻醉和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心 肌梗死,导致心肌缺血、心肌坏
死。
心力衰竭
麻醉和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加重心力 衰竭,导致呼吸困难、肺水肿等。
心源性猝死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过程中 可能会出现心源性猝死,导致突然 死亡。
03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的评估与
准备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的评估
病史采集
TH桥术后,非心脏手术麻醉的风险评估和控制至关重要。麻醉医生需全面了解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情 况、搭桥手术方式及术后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在麻醉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等指 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心肌缺血等并发症,确保手术安全。
案例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非心脏手术麻醉
总结词
风险评估与预防
无创监测
通过血压、心率、心电图等指标监测患者的心功能状况。
有创监测
通过心导管检查、超声心动图等有创检查手段,获取更准确的心 功能数据。
遥测监测
通过遥测技术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等指标,便于及时发现 和处理异常情况。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的麻醉技术
1 2
全身麻醉
通过吸入或静脉注射麻醉药物,使患者进入全身 麻醉状态,适用于大型手术或时间较长的手术。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 麻醉ppt课件
•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概述 •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的挑战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及围术期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适应证愈来愈广,手术种类以腹部、泌尿、骨科手术居多,而急症、失血多、高龄伴多系统疾病患者的麻醉风险更高,使围术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死亡。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报道,我国心血管病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其中冠心病患者约有1100万人。
冠心病患者需要行非心脏手术的也在逐年增加,近期患有心肌梗死或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如果需要行紧急或急诊手术,风险则更高。
认识并理解围术期心血管风险因素,在麻醉前进行全面评估,对降低患者施行非心脏手术的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阐述择期、紧急或急诊非心脏手术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麻醉前评估、麻醉治疗和术后即刻管理。
一、术前评估(一)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1.总则所有接受择期非心脏手术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应进行围术期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
该风险与外科手术类型(表1)和患者体能状态(图1)有关。
在现有证据和专家意见基础上,参照美国及欧洲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脏评估及处理流程(图2,表2),其基本原理概述在本共识中。
该流程从临床医师的角度关心患者,提供知情同意,并帮助指导围术期管理,以尽量降低风险。
这种相互合作的“围术期团队”是围术期评估的基石,它依赖于外科医师、麻醉科医师及主要照顾者等相关参与者的密切沟通。
表1.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 / AHA)指南摘要:非心脏手术的心脏风险分级惠凤燈[主龄心血管不良事井(Major Adverse C ardio\ ascular Even(s f MACE〉通常大于5%].'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主要包括三个终点事件: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
*术前一般不需要进一步的心脏检测。
门诊手术是指在手术当天入院并在同一天返回家的手术。
各种活动能■需要的怙测值1N1ET能舌翳顾自己?能普吃饭、穿衣或便用卫生间?能否室内散步?14MI L T S 能自在爭路上^3. 2-4.触m h的速度行邃1 离区?腿吉在家更干轻咅如吸尘、洗庫?能否圭一段楼林或爬上小山坡?•熊否以反4E h胸速变在旺地行圭?能否短距离跑步?1能否在家里干倉活,如接地板、提重物或搬陵家具¥能舌迢当谥行誤尿活也如总足夫球、怯箕球、跳埒、网球双打、棒球或足球?>10METs 髓香参与剧烈迳动,如游泳、网珠单打、足球、獲竦或滑宵?图1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与欧洲麻醉学会(ESA指南摘要:患者体能状态(functional capacity , FC 评估ESC/ESA新指南明确提出评估患者FC是围术期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的重要一步,常借助代谢当量(metabolic equivale nt ,METS 进行FC的评估熔舀tfiflt 購外科手术風 盼评it 国* >fl UACf 的凤臨t^-fl! 3>覆高凤弗(M%) t^»5)图2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脏评估及处理流程(颜色对应于表2中的推荐等级)rfi-H 0 t»a>布<d先项世一爭的卷童< lib! 播GDMTifi 行手眾臥It 比淌疔輩馬r 如无&JAJT.时症治疗I «姑鑒和 自社心耨戒冠心牠危瞪 因豪抖拟斤手^mr<!TK L >四詁 E L * filSH 手*天戒退一审啊董<1^1袪翌GDXCF 审fj 心駐撕字评曲并开對茹f 手术(>H3MFT>、E li t lSW^ t Q4METC步骤1:对于有冠心病或冠心病危险因素并拟行手术的患者,首先评估手术的紧急性。
如果情况紧急,需先明确有可能影响围术期管理的临床危险因素,然后在合理的监测和治疗下进行手术。
步骤2:如果手术较紧急或为择期手术,首先需明确患者是否有急性冠脉综合征;如果有,则根据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实践指南进行指南导向的药物治疗(guideline-directed medical therapy步骤3:如果患者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但病情稳定,则需结合非心脏手术的心脏风险分级评估围术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见表1)。
比如,对于低风险的手术(眼科手术),即使合并多种危险因素,患者的MAC风险仍然较低;而对行大血管手术的患者,即使合并较少的危险因素也可能使MACE勺风险升高。
步骤4:如果患者出现MACE的风险较低(<1% (见表1),无需进一步检测,患者可以开始手术。
步骤5:如果患者出现MACE的风险较高(见表1),则需要评估患者体能状态(FC)(见图1),如果患者具有中度、较好或优秀的FC (>4METS,无需进一步评估即可进行手术。
步骤6:如果患者FC较差(v 4MET y或未知,临床医师应咨询患者和围术期团队,以明确进一步的检测是否会影响患者手术决策和围术期管理[如选择原来的手术或术前需要接受冠脉搭桥手术(cor on ary artery bypass graft , CAGB)或经皮冠脉介入手术,GDM)(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 PCI )的治疗]。
如果有影响,可行药物负荷试验。
对于FC未知的患者,也可行运动负荷试验。
如果负荷试验结果异常,可根据结果的异常程度,考虑冠状动脉造影和血运重建手术;之后患者可在GDMT下进行手术,也可考虑替代治疗,如无创治疗(如癌症的射频治疗)或对症治疗。
如果负荷试验结果正常,可根据GDMT进行手术。
步骤7:如果检测不影响患者手术决策和围术期管理,可按GDMT进行手术或考虑替代治疗,如无创治疗(如癌症的射频治疗)或对症表2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 AHA 指南摘要:推荐分级与证据水平具有B 或C 级证据的建议并不意味着该建议权重较轻。
指南中涉 及的许多重要的临床问题并不适合开展临床试验。
虽然随机试验不可 行,但是可能存在一个非常明确的临床共识, 认为某个特定的测试或 治疗是有用的或有效的。
可从临床试验或登记处获得有关不同亚群的有用性 /有效性的数 据,如性别、年龄、糖尿病史、既往有心肌梗死史、心力衰竭史和先 前服用阿司匹林史。
比较有效的建议(I 级和H 级;证据等级 A 和B ),研究支持对治疗方法的直接比较。
2. 高心脏风险 当患者处于围术期心血管事件的高风险状态 (表1),建议请心脏病专家在术前和术后的医疗管理中紧急会诊。
3. 紧急或急诊手术 无论冠状动脉疾病的严重程治疗 1騷13倾 乖皿凤陞ES-Eit 应逢禎行/总後胃長宜卡目怵的対外 W 区执廿的柚童AtHJW I 君連广违耳存拥册号芫可以考怅幀仃罚植査/质疗 | ■枢#锻忖?5我泄 ・n 葯悼冃丄诃启香船 疗蚩百冏的/育薮韦斤応口用的』百对萨 M •曾一些井闫于参厉罷 •昶幷拭迂据耒自wi'k^皿眩说c-s 力|吐寸Eetp 劳柏 ■不最砒说啊8■勒打 疗看和脣建 •卷8拈总自于拂箱随项 |恪廉進程卓w«曲昕的 怛7•頁抽•運堆 ■拒聘邃岀亩电漕■村哼貞物干復唸百珀 疗僅卉用灯藏-STT W H fflavit 也的 的 ■晳一苣衆m 于《K -醴 于!1个轨试蛀或乩啟机岬轉 腿tn 减建益扛朗兀曲坯评恬的适按|眨穴 ■不H 纤苗说睜密抽商,聘 疗有副啣隸 ^r^.g?s 于0吓随呱 试型苹界陽机酬罠的胡淨■仅咅球歧氐‘匹时 亍咒肋理打占 ata定常匸 行*匕\ : ■■ PMD1in fe H7 H"- r& ”.:厲叮? £■巴*弓或沪Ifh 5 V 丁丁竹呂或眉下.土 自用的丿有敗的』有益 町以专iS 六誣咱&卍.瞪占八自补星 吉有用/DK! 推划赠示沽MrHtat A1::,tlhJ B 泊打*耳口比市I7・tt 先进t? T4fc» 不師 不应刪If 血于F无罔歆/无苣舸无 an有HA 屏评値•匚可业:巧讪讦.:: ■If **![阿亍破咗强以 巾斤的 ” ■■ ►■:■: ■■ ■-&•-.■可舟JB 的审审共垃.眾勺萨氏或沪理杯唯 A 9昂人事评拮・St 悔玉乐予梦孑31呗惟 »曲若询!i 査我泊 疗芒列用的/TT 彭 池悟 7 *.* 卜 “L _度如何,需要行紧急或急诊手术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与进行择期手术的患者相比,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更高。
4.近期心肌梗死或不稳定型心绞痛近期心肌梗死(Ml)(过去四周)以及不稳定或严重心绞痛患者围术期心血管事件风险极高。
如果手术不可避免(例如紧急或急诊手术),以预防、监测和治疗心肌缺血作为麻醉目标尤为重要(见后面的“麻醉目标”章节)。
尽管尚无随机试验支持这项建议,ACC / AHA指南建议新发心肌梗死的患者需等待4到6周后行择期非心脏手术。
对于某些不稳定或严重心绞痛的患者,心脏病专家推荐在非心脏手术之前完成冠脉血运重建(见图2)。
5.近期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有近期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治疗(PCI)史的患者如果在6周内进行非心脏手术,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增加(如心肌梗死、死亡、支架内血栓形成以及需要再次紧急血运重建手术)。
这一风险主要与在手术诱发的高凝状态下过早停止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有关(即阿司匹林加上P2Y12受体阻断剂,如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或替卡格雷)。
(1)择期非心脏手术建议延迟至PCI术后至少6个月进行,最好一年,以便不间断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尤其是药物洗脱支架)。
(2)既往PCI患者行择期非心脏手术的时机对球囊扩张及植入裸金属支架(BMS的患者,择期非心脏手术应分别延迟14 d和30d ;对植入药物洗脱支架(DES的患者,择期非心脏手术最好延迟至1年后。
对需要行非心脏手术的患者,临床医师需要共同决定及权衡停止或继续抗血小板治疗和手术的相对风险。
如果药物涂层支架植入后手术延迟的风险大于预期缺血或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择期非心脏手术可考虑延迟180 d。
对于围术期需要停止双联抗血小板的患者,裸金属支架植入30 d 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12个月之内不推荐行择期非心脏手术;对于围术期需要停止阿司匹林的患者,不推荐球囊扩张后14d内择期非心脏手术。
近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如需要非常紧急或急诊手术,如果在手术中或手术后发生大量出血,则可能需要输注血小板。
但是,不建议基于预防目的而提前预定或输注血小板。
其他关于近期接受过PCI治疗的患者麻醉管理与稳定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管理相似(见后面的“麻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