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第十一章
学前教育学

二、学前教育的机构及形式(了解)
• (四)托幼园所一体化
托儿所、幼儿园联在一起,招收出生几个月至六周岁的儿童。主要由 工厂兴办。
• (五)幼儿班
城镇、农村,附设在小学。
• (六)儿童福利院
招收残疾儿童的社会福利机构,主要是被父母遗弃的残疾儿童。
• (七)SOS国际儿童村
收养孤儿的国际慈善组织。
• (八)家庭教育
第四节、现代学前教育主要理论流派
陶行知
我国著名人民教育家,主要幼儿教 育著作有《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 书》《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 《幼稚园之新大陆》等。强调学 前教育的重要性。
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 劳工幼稚园。
作业
• 一. 名词解释 • 1.恩物 2.学前社会教育 3.学前教育年龄对象 • 二. 简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学前教育主张有 哪些? • 三. 简述蒙台梭利法包含的基本内容。 • 四. 简述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对学前教育有哪些 影响? • 五. 简述皮亚杰的学前教育思想。 • 六. 试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学前教育理论发展的 主要观点。
第三节 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
• 古代欧洲 • 1.柏拉图 《理想国》《法律篇》 提出从学前起,由国家对男女儿童进行公共 教育,对象是哲学家、军人、农民和手工 业者的子女,不包括奴隶的子女。 重视学前期的教育 重视游戏、体育、唱歌、讲故事等活动。
第三节 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
2.亚里士多德 《政治观》 把学前教育分成三个阶段:出生前的胎教、出生至5岁的婴 幼儿教育、5-7岁的儿童教育;
第三节 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
2.卢梭 . 代表作:《爱弥儿》 . 强调教育要回归自然,按照 儿童的自然发展历程来进行 教育。 . 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传统教育 和现代教育的分水岭,教育 从封闭走向开放,强调教育 要适合于儿童,而不是使儿 童去适应教育机构。
11第十一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学前教育

2019/11/9
第十一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学前教育
17
四、评价与影响
夸美纽斯在《母育学校》的幼儿家庭教育思想,是他教育理论体 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新人文主义思想的进步性;体现了打 破封建教育旧传统,探索幼儿教育新方法的创新精神。
侣,游戏是幸福童年的手段,游戏是促进幼儿才能发展的智力活动,游戏是生活的预备,父母
要领导和参与游戏等,在游戏理论发展史上意义重大
2019/11/9
第十一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学前教育
15
三、论母育学校的教育
4.劳动教育和语言发展
① 鄙视懒惰,主张从小培养劳动习惯,逐年提高劳动技能 a) 3岁前,学会倒水,移动东西,折叠、展开、卷起、戳穿相关物体 b) 4-6岁从事手工劳动,用粉笔、炭黑,画线、写字母、涂鸦等
他在论述幼儿教育问题时,广泛吸取了当时教育思想发展的有益 成果,还在当时科学发展所能达到的水平上,以及个人对儿童生 理及心理发展科学认识水平上,论证幼儿教育的各种要求,试图 把幼儿教育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上。这一点是十分可贵的。
不可否认,《母育学校》通篇还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有些论述 片面或绝对化。这些都是由历史条件和他的世界观所决定的。尽 管如此,夸美纽斯在《母育学校》中阐述的幼儿教育理论,不失 为世界教育史上一份极为珍贵的历史遗留产。
第十一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学前教育
9
一、论教育的作用和原则
1.高度肯定教育在社会和人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是改良社会的手段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第一章教育的基本概念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性活动。
2.学校教育的定义: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需要的人的活动。
3.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物资。
(P5)4.教育的功能:所谓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本身所特有的对个体或社会所产生的功用或价值。
一般地这种功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期望层次、潜在层次和现实层次。
(P9)5.现代教育的特征(P10)6.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全民教育、终身教育、教育民主化、教育现代化。
(P12)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1. 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2. 物质环境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组成。
适宜的物质环境利于儿童的生长发展。
3. 对儿童最具影响力的精神环境(P16)4. 经济与教育的关系(P16)5. 政治对教育的影响(P18)第三章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1. 学前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其实践对象是学龄前儿童。
2. 儿童发展的定义: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P28)3. 与儿童发展有关的因素(P29)(1)遗传决定论代表人物柏拉图:<<理想国>>格塞尔:“成熟势力学说”“双生子实验”(2)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孔子:“性善论”“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材施教”洛克:“白板说”华生:“教育万能论”4. 个体发展的特征:规律性、个别差异性、阶段性。
(P35)5. 儿童生理的发展包括哪些?(P37)儿童身高体重的生长、儿童骨骼与肌肉的生长、儿童牙齿的生长、儿童神经系统的生长、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儿童感觉器官的发育。
6. 儿童心理的发展包括哪些?(P41)智力的发展、语言(词汇、语法、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发展、情绪情感及社会性的发展。
7.美国教育学家认为学前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有三种作用模式:维持、促进、诱导。
《学前教育学》(刘晓东版本)知识重点

《学前教育学》(刘晓东版本)知识重点第一章百年中国学前教育1、识记:(1)西方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1816年, 英国欧文在苏格兰纽兰纳克创办了欧洲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1837年,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在勃兰根堡开办了“儿童花园"(2) 对学前教育产生影响的西方教育家: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著有《大教学论》、《母育学校》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集中体现其学前教育思想;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
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爱弥儿》中,对儿童教育的贡献首先是“儿童的发现”,其次是强调教育应尊重自然,反对揠苗助长。
还提倡“否定教育",主张教育要与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一至,首要的目的就是保护儿童的本性。
福禄贝尔:德国著名幼儿教育家,幼儿园的创始人,是历史上第一个建立一套较为完备的幼儿教育理论体系的人.认为为了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幼儿教育应当使用游戏、作业和练习。
“恩物"是幼儿园里玩游戏和做作业使用的玩具和材料,“作业"是“恩物"的发展,是为儿童设计的各种制作活动.杜威:美国教育家——儿童中心论者。
他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提倡“做中学",即从做事情而获得各种知识和技能,即“作业"。
蒙台梭利:意大利幼儿教育家,创办了“儿童之家”。
主要著作有《适用于儿童之家的幼儿教育的科学方法》、《童年的秘密》和《有吸引力的心智》。
(3)癸卯学制:即《奏定学堂章程》,1903年制订并在全国范围内颁行。
它第一次以国家学制的形式,将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确定了下来,但没有女子教育的地位。
⑷学前教育学是探讨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基本命题、基本历史及基本理论框架的一门学科。
2、领会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的原因:1、清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呼唤着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2、鸦片战争后,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觉察到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所显示的优越性,他们要求向西方学习,要求对传统教育进行改良;3、在华传教士积极倡导幼儿教育。
《学前教育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学前教育学》练习题第一章学前教育学概述一、填空题1、学前教育学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2、学前教育学研究的年龄对象是从(胎儿)、出生到6岁前的儿童的教育现象和规律。
3、学前教育研究的对象的发展新趋势是出现了(向前)、(向后)的延伸。
4、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有(学前社会教育)和(学前家庭教育)。
5、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主要专著和论文,其中有历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学(《母育学校》)、第一本幼儿看图学话读本(《世界图解》)。
6、对人们的教育由于教育对象的年龄不同,分(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教育阶段。
7、第一个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的人是(康有为)。
8、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的创办者是(陶行知),其办园思想是(中国化)和(平民化)。
9、(《人的教育》)这本书主要论述了关于婴儿期、幼儿期及少年期的发展和教育。
展示了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10、福禄贝尔把儿童的发展分为(自然儿童)、(人类儿童)和(神的儿童)。
11、福禄贝尔把课程分为宗教及宗教教育、自然科学及数学、语言及语言教育、艺术及艺术教育四大领域。
12、(康有为)在(《大同书》)中第一次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
13、(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儿童教育专家,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
14、1923年陈鹤琴在南京创设了我国第一所实验幼稚园——(私立南京鼓楼幼稚园)。
这是中国第一家幼稚教育实验中心。
15、(张宗麟)是我国幼儿教育史上第一位当幼儿园教师的男大学生。
16、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孕育阶段、(萌芽阶段)、(初创阶段)以及发展阶段这个四个阶段。
17、杜威的代表著作主要有《我的教育信条》、《我们怎样思维》、(《民主主义与教育》)、(《学校与社会》)、(《经验与教育》)等。
二、单项选择题2、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有许多教育学的专著和论文,其中有历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学的专著是( B )。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学前教育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10分)狭义的教育是指()。
A.社会教育B.家庭教育C.学校教育D.网络教育2【单选题】(10分)在我国学前儿童是指()的儿童。
A.0-3岁B.3-6岁C.0-6、7岁D.胎儿3【单选题】(10分)1903年9月,我国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正式诞生。
A.乡村幼稚园B.儿童之家C.湖北武昌幼稚园D.南京鼓楼幼稚园4【单选题】(10分)世界上第一本富有插图的儿童百科全书是()。
A.《世界图解》B.《母育学校》C.《理想国》D.《爱弥儿》5【单选题】(10分)第一次提出学前社会教育主张的是()。
A.亚里士多德B.福禄贝尔C.柏拉图D.皮亚杰皮亚杰6【判断题】(10分)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为学前教育的各种现象。
A.错B.对7【判断题】(10分)蒙台梭利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创制的活动玩具被称为恩物。
A.错B.对8【判断题】(10分)学前教育学研究3-6岁儿童的教育规律和学前教育机构的工作规律。
A.对B.错9【判断题】(10分)我国第一次提出学前社会教育主张的人是陈鹤琴。
A.对B.错10【判断题】(10分)福禄贝尔被世界誉为“幼儿教育之父”。
A.错B.对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10分)下列哪种社会因素决定学前教育的性质()A.文化B.经济C.政治D.人口2【单选题】(10分)从2001年到2004年,我国幼儿园数量急剧下降,2010年后又有稳步增长的趋势,其背后是与我国的()相适应A.政治发展B.人口迁移C.文化传播D.经济发展3【单选题】(10分)一些幼儿园课程中会渗透有关民族文化、民间游戏的内容,这说明()会影响学前教育的内容A.经济B.科技C.政治D.文化4【判断题】(10分)“国十条”提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指出发展学前教育要坚持公益普惠,强化政府职责,落实地方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主体责任。
()A.错B.对5【判断题】(10分)“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应注意提供多样化的学前教育供给。
学前教育学--第十、十一、十二章讲义+笔记

第十章幼小衔接一、名词解释1.幼小衔接幼小衔接即幼儿园与小学衔接,主要阐述的是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一般来讲,幼小衔接就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连接。
幼小衔接工作是指幼儿园和小学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规律以及儿童终身发展的需要,做好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两个阶段的衔接工作。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根据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而设立的、具有不同教育任务的教育机构。
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了教育存在不同阶段,而连续性规律又决定了衔接衔接存在的意义。
幼小衔接的意义:(1)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是幼儿更快适应新生活的需要,(2)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是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重要部分。
幼小衔接的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理适应(2)心理适应(3)能力适应(4)学习适应。
2.幼儿园小学化(2018年名词解释)指幼儿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幼儿当做小学生来要求,在幼儿园阶段教授小学课程,企图拔苗助长的一种做法。
它属于一种超前教育,是当前幼儿教育的误区之一,从长远角度看,这种拔苗助长式的做法,无论是对幼儿的生理发育还是对幼儿的心理成长都可能造成不利的影响。
由于教学内容背离幼儿的年龄特点,导致幼儿不能或者不甚理解,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这样不但不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极大的挫伤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
3.混龄教学对于幼儿的入园和编班,《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可按年龄分别编班,也可混合编班。
根据蒙台梭利的教学定义,混龄教学是指把3-6岁不同年龄的幼儿编排在同一个班级内进行生活、学习、游戏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这种教育组织形式打破了过去以幼儿年龄为界限的班级组织形式,不同年龄的孩子编制成班,每个年龄的幼儿就有更多的机会与其他不同年龄的幼儿接触与交往,并且在此过程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不同年龄的儿童混合在一起共同活动,通过社会交往,他们都能学到大量知识,并获得社会能力的发展。
考研《学前教育学》考试大纲

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大纲四、家庭、社区、人口与学前教育的关系(理解)第三章学前儿童与教师第一节儿童观(理解)一、儿童观的内涵与形态(理解)二、儿童观的演变(识记)三、儿童观的现代化(识记)第二节教师观(理解)一、幼儿园教师及其角色演变(理解、运用)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理解)三、师幼关系(识记、运用)第四章学前教育目标第一节学前教育目标的定位(理解)一、学前教育目标的含义(理解)二、学前教育目标的分类(理解)三、学前教育目标的功能(识记)四、制定学前教育目标的依据(识记、运用)五、学前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理解)第二节我国学前教育目标(识记)一、托儿所目标(理解)二、幼儿园教育目标(识记)三、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特点(识记)第五章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第一节学前儿童的体育(理解)一、学前儿童体育的内涵和意义(理解)二、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特点及体育的目标与内容(识记)三、学前儿童体育的实施(识记、运用)第二节学前儿童的智育(理解)一、学前儿童智育的内涵与意义(理解)二、学前儿童智能的发展与多元智能理论(理解)三、学前儿童智育的内容(识记)四、学前儿童智能的培养(运用)第三节学前儿童的德育(理解)一、学前儿童德育的内涵与历史(理解)二、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社会教育与德育(理解)三、学前儿童道德发展与教育(识记、运用)第四节学前儿童的美育(理解)一、学前儿童美育的内涵与意义(理解)二、学前儿童的审美心理及美感发展的特点(识记)三、学前儿童美感的培养(运用)第六章学前课程第一节学前课程的含义与特点(理解)一、课程的词源分析及含义(理解)二、学前课程的内涵(理解)三、学前课程的特点(识记)第二节学前课程目标(理解)一、学前课程目标纵向体系(识记)二、学前课程目标制定依据(理解)第三节学前课程内容(理解)一、学前课程内容选择标准(识记)二、学前课程内容选择原则(识记)第四节学前课程实施(理解)一、学前课程实施途径(识记)二、学前课程实施(幼儿园教育)原则(运用)第五节学前课程的几种主要模式(识记)一、五指活动课程方案与模式(识记)二、幼稚园行为课程方案与模式(识记)三、蒙台梭利课程模式与方案(识记)四、海伊斯科普(High/Scope)课程模式及方案(理解)五、瑞吉欧学前教育体系与课程方案(识记)第六节我国学前课程的变革与实践(理解)一、百年来我国学前课程变革的基本历程与特点(理解)二、我国学前课程变革中的课程形态(理解)第七章学前教育活动第一节学前教育活动概述(理解)一、学前教育活动的含义(理解)二、学前教育活动的相关理论(识记)三、学前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理解)四、学前教育活动的类型(理解)五、学前教育活动的特点(识记)第二节学前教育活动设计(运用)一、学前教育活动设计的本质特点(识记)二、学前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环节(运用)三、学前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识记)四、不同类型学前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规范(识记、运用)第三节学前教育活动评价(理解)一、学前教育活动评价的意义(理解)二、学前教育活动评价的要素(理解)三、学前教育活动评价的原则(识记)四、学前教育活动评价的方法(识记)第八章学前儿童游戏第一节学前儿童游戏概述(识记)一、“游戏”的概念(理解)二、学前儿童游戏的特征(识记)三、游戏的分类(识记)四、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价值(理解)第二节学前儿童游戏的主要理论(识记)一、经典游戏理论(识记)二、当代游戏理论(识记)第三节学前儿童游戏指导(运用)一、学前儿童游戏指导的意义(理解)二、学前儿童游戏指导的原则(运用)三、学前儿童各类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建构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智力游戏)的指导(运用)第四节学前儿童游戏环境创设(运用)一、游戏环境的要求(识记)二、室内游戏环境设置对策(运用)三、户外游戏场地构成(识记)第五节学前儿童游戏与玩具(理解)一、学前儿童游戏中玩具的作用(理解)二、学前儿童游戏中玩具的种类(识记)三、幼儿园中玩具的配备与选择(理解)第九章幼儿园环境第一节幼儿园环境概述(理解)一、环境与幼儿园环境(识记)二、幼儿园环境的重要性(理解)三、幼儿园环境的分类与维度(理解)第二节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与利用(理解)一、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原则(识记)二、室内学习环境的创设(理解)三、墙面环境(理解)四、幼儿园的设施与设备(理解)第三节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营造(理解)一、心理环境的内涵(理解)二、心理环境的重要性(理解)三、幼儿园心理环境的主要内容(识记)第十章学前教育衔接第一节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合作与衔接(识记)一、家庭教育的特点(识记)二、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和衔接(识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教育学》第十一章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setting up the environment for kindergartens)
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教研室 李秀芳 2018.06.05
2
请同学们先来读一段小诗……
孩子们从生活中学习
3
力图使环境中的材料触手可及
45
46
延伸
1. 结合实际谈一谈应当如何做到幼儿园环境 的五大原则?
47
本节结束!
Thank you!
7
这首小诗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环境很重要!! 回顾:幼儿园环境的重要性
幼儿园环境的重要性
8
“外铄论” 荀子:“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 墨子:“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孟母三迁的故事
现代儿童发展观 皮亚杰:0-6岁幼儿感知运动阶段——直觉形象思维,在 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自我建构。 蒙台梭利:幼儿发展敏感期——在有准备的环境中主动学 习。
在参与性原则指导下创设幼儿园的 “饲养区”
回应:创设生活化的饲养区
39
春季,几盆小蝌蚪,几条蚕宝宝成了 孩子关注的对象。 夏季,我们来养泥鳅、养蜗牛、养知 了。 秋季,“虫虫世界”开始了,金龟子、 蟋蟀、蝈蝈,几个大口瓶就是他们的家。 冬季,就养几只小乌龟,盆底铺上一 些细沙,看着它们怎样过冬。
5. 实用性(Practicability)
9
幼儿园环境是实施幼儿教育、达成 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良好的幼儿园
环境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个性发展和社会 性发展,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0
知道重要性还不够
关键问题:怎样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幼儿园应该是这样的——外部环境
11
幼儿园应该是这样的——户外环境
12
为儿童提供便利的条件
25
激发儿童的兴趣:冒险性与挑战性并存
26
在环境中主动学习
27
在环境中主动学习
28
环境是亲和的:儿童充分地与环境融为一体
29
30
3.开放性(opening)
31
确保儿童在 一个畅通无 阻的空间中 游戏和学习 室内和户外 连为一体。
32
活动室突破传统 的封闭单调的模 式,更多地体现 温暖、活泼和开 放的氛围。
40
幼儿园环境创 设讲究因地制 宜、经济实用。
幼儿园环境中使 用的许多材料都 是常见的,而且 这些材料是安全 的、自然的,是 可以变化和塑造 的,可以激发儿 童的创造力的。
因地制宜地利用天然材料
41
松果、干花、卵石、面团
42
枫叶、橡果子、颜料
43
环境中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
44
幼儿园提供种 类丰富的、随 手可得的材料, 满足不同儿童 的需要。
知识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
18
4、参与性的原则。这是幼儿学习行使自己权利的 机会,可以发展幼儿表现能力,培养幼儿对班 级的认同感、归属感。 5、 实用性原则。环境创设要适合幼儿年龄特点, 考虑地区资源和条件特点。
结合幼儿园环创的实例来看看如何做到这些原则!
1.儿童为本( Children based )
5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 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 有一个目标。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就学会了慷 慨。
6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 会了什么是真理和公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学会了相 信自己和周围的人。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也就学会了这 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 多萝茜· 洛· 诺尔特 (摘自《学习的革命 》上海三联书店.1998, 第76页)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 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 斗。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 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嫉妒之中,他就学会了嫉 妒。
4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 罪感。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 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 心。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 激。
33
室内分隔成大小不同的空间,孩子们可以随时使用。
4.参与性(participative)
34
在环创的过 程中,坚持 让幼儿参与 其中。 贴近幼儿生 活、联系幼 儿已有经验。
让幼儿自己开辟游戏场所
35
让幼儿自己选择与环境互动的方式
36
重视幼儿的经验,让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37
38
练一练:
22
幼儿园环境中充满“儿童”,一切关于儿童:有 泥塑作品,有绘画作品,有活动方案记录,还有 许多录像记录,体现儿童是这个世界中的主人。
2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幼儿园环境符合儿 童年龄特点:高度 适宜、充满童趣
2.互动性(interactivity)
24
在幼儿园里,大到园所的地理位置,小到活动 内每一个小物件的摆放,都充分地为幼儿的各 种互动经验提供便利条件,确保环境成为互动 的保障而不是障碍。
19
幼儿园环境的真正中心是儿童,而非幼儿园。
要求:从儿童的视角、儿童的需要出发创设幼 儿园环境。
环境空间反映了幼儿的生活状态、幼儿园的历史、儿童文化以 及一连串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为幼儿提供随时随地的学习。
20
幼儿园的各个空间是属于儿童的:
21
摆满了儿童游 戏时的照片、 家长在理事会 上的照片、以 及孩子们的作 品。
环境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环境应该具有教育 的内涵,而且特别强调幼儿园里没有一处是无用 的环境。
小结
16
良好的幼儿园环境: 艺术性与教育性并重 适宜性与实用性并存
科学地创设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 重要内容 科学创设幼儿园环境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知识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
17
1、儿童为本原则。环境创设应体现儿童为中心、 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2、互动性原则。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使儿童与 环境发生相互作用。 3、开放性原则。时时处处皆有教育,利用开放的 教育环境对幼儿进行教育,是教育者应该树立 的大教育观。
幼儿园应该是这样的——室内环境
13
幼儿园应该是这样的——室内环境
14
15
毫无疑问,每一所幼儿园拥有一个自己的“环 境”,一种自己的“建筑”,一种自己“对空间、 形状、功能的概念和使用”。 ---马拉古奇(Loris Malaguzzi)
每一处环境都是有 用的
每个幼儿园都应有 自己独特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