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七下教案 第7课if语句

合集下载

if语句 ppt 说课 试讲 C语言 说课稿

if语句 ppt 说课  试讲 C语言  说课稿

IF语句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if语句,下面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介绍,第一个方面是对教材的分析、第二个方面是教学法,第三个方面是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最后一个方面是教学过程。

我们先来看看对教材的分析,我将分别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看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采用的教材是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由张正琼、黄文胜主编的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系列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程》第三版,《条件选择语句if》这一节位于本书第五章第二节,我所说的是第一课时。

分支选择语句if是整个课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它是建立在学生已学习C语言顺序结构基础之上的,并为后续学习循环结构作以铺垫。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分别从知识、能力、情感与态度三个方面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是:1、掌握IF语句的格式和功能2、理解if语句的执行过程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分析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重点是:掌握IF语句的格式和功能。

难点是:用IF语句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说说教法和学法:二:说教法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素质。

根据这样的原则和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我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举例法、讲解法。

三:说学法通过实例引导,使学生领会理解条件语句的含义。

并归纳出条件语句在编程中的要点,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究法、练习实践法,使学生“学”有新“思” “思”有所“得” “练”有所“获”。

以上就是我对教材的分析。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提出问题——探索问题――验证问题——归纳总结”为主线展开教学。

四:教学过程根据这样的一个设计思路和教法,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 5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课前复习、巩固知识第二个环节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第三个环节是:讲解新知、说明事项第四个环节是:巩固练习、加深体会最后一个环节是:课后小结、作业布置。

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 Unit7 SectionA(grammar-3c)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 Unit7 SectionA(grammar-3c)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 Unit7 SectionA(grammar-3c)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7Section A (grammar-3c)。

本部分主要讨论频率副词的用法。

频率副词用来描述动作发生的频率,如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rarely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频率副词的用法,并在实际语境中运用它们。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日常交流用语和一些简单的语法知识,但对于频率副词的用法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交流来理解和掌握频率副词的用法。

三.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频率副词的用法。

2.学生能够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频率副词。

3.学生能够通过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多种方式运用频率副词。

四. 教学重难点1.频率副词的用法。

2.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频率副词。

五. 教学方法采用任务型教学法,通过情境模拟、小组合作、听力练习等多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频率副词。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听力材料。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复习已学过的日常交流用语,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一张日历,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频率副词,如每天、每周、每月等。

然后呈现本节课要学习的频率副词,如 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rarely 等,让学生观察并尝试分类。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频率副词,用这个副词造句,并尽可能多地使用它。

然后,各小组互相交流并展示他们的句子。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听一段对话或短文,并圈出其中的频率副词。

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所听内容。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的一天的活动,并尽可能多地使用所学的频率副词。

初中if教案

初中if教案

初中if教案1. 知识目标:(1)让学生掌握if...then...的语法结构,了解其用法和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if...then...进行假设和推理的能力。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if...then...进行写作和表达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勇敢面对挑战的心态。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if...then...的语法结构,学会运用if...then...进行假设和推理。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if...then...进行表达和写作。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和运用if...then...。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if...then...的用法和意义。

4. 写作指导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我们可以通过假设来预测的?(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主题:if...then...2. 知识讲解:(1)教师讲解if...then...的语法结构和用法。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具体案例,加深对if...then...的理解。

3. 互动环节:(1)教师设定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用if...then...进行表达。

(2)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4. 写作练习:(1)教师给出一个主题,要求学生运用if...then...进行写作。

(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分享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2)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给出改进意见。

初中if的用法总结

初中if的用法总结

初中if的用法总结if是Python语言中的条件判断语句,用于在程序中根据条件的真假来执行不同的代码块。

它在编程中是非常常用的,可以说是初学者必学的内容之一。

下面是if的用法总结与解释,希望对你学习和理解if语句有所帮助。

一、基本用法:1. if语句的语法格式如下:if 条件:代码块1else:代码块2其中,if后面的条件是一个表达式,可以是布尔表达式、关系表达式、逻辑表达式等,根据条件的真假来执行相应的代码块。

2. 代码块的缩进:在Python中,代码块必须使用相同的缩进来标识。

一般情况下,使用四个空格缩进,也可以使用一个制表符来进行缩进。

二、条件判断:1. 比较运算符:用于比较两个表达式的关系,包括等于(==)、不等于(!=)、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等。

2. 逻辑运算符: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条件,包括与(and)、或(or)、非(not)三种运算符。

可以用来判断多个条件的组合情况。

三、多重判断:1. 多个if语句的连续使用:可以使用多个if语句来判断不同的条件,每个if语句都需要根据条件的真假来决定是否执行相应的代码块。

如果有多个条件成立,会执行多个代码块。

2. if-elif-else语句:elif是else if的缩写,可以在if-else结构中使用多个elif来进一步判断其他条件。

它与if的逻辑区别是,elif只有在前面的所有条件不成立时才会被判断。

四、嵌套判断:1. if语句的嵌套:在if语句中嵌套使用if语句,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判断执行不同的代码块。

内层的if语句也需要根据其条件的真假来判断是否执行相应的代码块。

2. if-else语句的嵌套:在if-else语句中嵌套使用if-else语句,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判断执行不同的代码块。

内层的if-else语句也需要根据其条件的真假来判断执行哪个代码块。

五、总结与注意事项:1. if语句的执行流程是顺序的:根据条件的真假来判断是否执行相应的代码块,遇到第一个满足条件的if语句后,会执行对应的代码块,并结束整个if语句。

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二单元第7课用IF函数评价空气质量试讲稿

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二单元第7课用IF函数评价空气质量试讲稿

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二单元
第7课用IF函数评价空气质量试讲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你们好!我是一号考生,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试讲题目是《用IF函数评价空气质量》,在讲课的过程中希望得到专家的批评和指导:
一、激趣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大家请坐!
师:同学们,你们会用IF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师:(板书)《用IF函数评价空气质量》。

一、说一说:
师:(课件出示有关IF函数函数的简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说一说,IF函数的功能和结构是什么?如何运用IF函数嵌套解决复杂问题?
师:同学们回答的十分正确,说明你们已经掌握了刚才所学的内容!
三、自我实践:
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尝试完成课本第94页的探究活动;
师:同学们实践的都非常的好,说明你们已经基本掌握
了今天所学的内容。

师:下课,同学们再见!
以上是我的试讲内容《用IF函数评价空气质量》,敬请各位评委老师点评,指导。

谢谢大家!。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最后一课》教案2篇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最后一课》教案2篇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最后一课》教案2篇Lesson 7 "the last lesson" teaching plan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最后一课》教案2篇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最后一课范文(标准版)2、篇章2:最后一课样本(通用版)篇章1:最后一课范文(标准版)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识记并理解“哽、宛转、惩罚、祈祷、懊悔”等词语的音、形、义;结合课文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

过程和方法目标:整体把握,通过人物的心理、语言及动作,理解人物思想感情;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味文中深沉的爱国情怀,珍惜现在时光,抓紧时间学好本领,为祖国的腾飞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1.心理描写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2.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韩麦尔先生关于法语的见解和结尾动作描写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串讲课文内容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有这样一句话:“失去了,才觉得珍贵。

”体会一下,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可今天我们要见到一位小学生,他应该有更深的体会。

过去的他是一个非常贪玩的人,但突然有一天被宣布从此不能再学习母语了,他似乎一下子警醒了,“学习是多么重要!”可这失去的又无法挽回了。

因此,在他的“最后一课”中他想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二、简介课文背景(多媒体课件展示)1870年7月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国发动的。

if初中教案

if初中教案

if初中教案1. 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if条件句的定义和基本结构。

(2)能够运用if条件句表达假设和条件。

(3)能够正确区分if条件句的虚拟语气和现实语气。

2. 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if条件句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

(2)能够运用if条件句编写简单的故事或场景。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if条件句的定义和基本结构2. if条件句的虚拟语气和现实语气3. 运用if条件句进行逻辑推理和编写故事三、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引出if条件句的概念,如:“如果明天是晴天,我们就去公园。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这个句子中的条件和结果。

2. 讲解if条件句(1)讲解if条件句的定义和基本结构:if条件句是一种表示条件和假设的句子,由if引导,主句和从句构成。

(2)讲解if条件句的虚拟语气和现实语气:虚拟语气用于表达与现实相反或未发生的假设,现实语气用于表达真实的条件或假设。

3. 示例演练给出一些示例,让学生区分虚拟语气和现实语气,如:“If I were you, I would go to the party.”(虚拟语气)和“If you need help, I will be there.”(现实语气)。

4.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每组编写一个包含if条件句的故事或场景,要求使用虚拟语气和现实语气。

完成后,各组互相展示并解释他们的故事或场景。

5.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if条件句的虚拟语气和现实语气的区别,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if条件句。

四、课后作业1. 复习if条件句的定义和基本结构。

2. 练习编写包含if条件句的故事或场景,并使用虚拟语气和现实语气。

3. 收集生活中的if条件句例子,进行分析和总结。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if条件句的概念和用法,提高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活动和课后作业,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详细版if的用法.doc

详细版if的用法.doc

一、if作为连词,引导条件状语从句,它表示的意思是“假如”“如果”等。

在复合句中如果主句用将来时,则if引导的状语从句用一般现在时。

例如:1. If itdoesn’train, we will go to the park next Sunday. 如果天不下雨,下周星期天我们将去公园。

2. If you ask him,he will help you.如果你求他,他将会帮助你。

二、if还可以引导让步状语从句。

这时if当作“即使是”,“虽说”解。

例如:1. If she’s p oor,at least she’s honest.虽说她很穷,但至少她还是诚实的。

2. If I am wrong,you are wrong,too.即使说我错了,那么你也不对。

3. I’ll do it, even if it takes me all the afternoon.虽然会花费我一下午的时间,我还是要做这事。

三、if作为连词还可以引导宾语从句。

引导宾语从句时和whether意思相同。

例如:1. Lily asked if /whether she liked it. 莉莉问她是否喜欢它。

2. She asked if /whether they had a cotton one.她问是否他们有一件棉织的。

四、if引导时间状语从句,当if做“当”或“无论何时”解而不含有条件之义时,if从句中的时态与主句中的时态相同。

例如:1. If youmix yellow and blue,you get green.你将黄色与蓝色混合,便会得到绿色。

2. If she wants the servant,she rings the bell.每当她需要仆人时,她便按铃。

五、if后接否定动词,用于感叹句中,表示沮丧、惊奇等。

例如:I. Well,if I haven’t left my false teeth at home!真倒霉,我把假牙丢在家里了!2. And if he didn’t try to knock me down!(What do you think he did!He tried knock me down!)六、用于虚拟语气中,if从句中用过去式,表示不可能实现,大概不会实现或提出作为考虑的假定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a为奇数在屏幕上输出a是奇数。
课堂练习题4:判断数正负
读入一个整数n,判断其正负。
如果n>0,输出positive;
如果n=0,
输出zero;如果n<0,
输出negative。
组织学生温习基础概念
2、通过提出各种问题,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与结合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做习题
巩固知识
课题
复习课
课型
复习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与策略
1.知识与能力
扎实掌握前三节知识
2.过程与方法
将学过的知识重新温习,总结基础知识,做习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育学生遇到困难,勇于战胜而不被困难打倒。
重点:
IF语句的用法
难点:
IF语句的使用
策略: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教师自备
一、理论复习
足条件后要执行的语句块。
2、使用缩进来划分语句块,相同缩进数的语句在一起
组成一个语句块,一般用4个空格。
即满足条件执行语句1语句2语句3,然后执行其他语句不满足直接执行其他语句。
课堂练习பைடு நூலகம்:
从键盘输入一个整数,判断大于18输出陈年,否则结束。
课堂练习2:
读入一个整数a,
如果a为偶数在屏幕上输出a是偶数;
句都是按照顺序一条一条的执行,这是顺序结
构。
但是在现实中,在解决问题过程时,不可避免
的需要进行选择或需要循工作的情况。这时,
程序的执行顺序就需要发生变化。因此,程序
中还需要选择结构、循环结构等。
If条件语句的本质含义就是:存在一个条件,如果这个条件成立,那么就执行某些语句,否则不执行这些语句。如右边的流程图所示。
关系运算符:
从上面对于if结构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if条件控制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是“条件”。
那么在Python中什么是条件呢?
由变量、数据及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组成的表达式就是条件,
比如
a>=10, a==b等就是一个条件。
if条件语句基本格式
If (条件):
语句1
语句2
语句3
其他语句
1、每个条件后面要使用冒号(:),表示接下来是满
二、习题
三、小结
1、输出语句print
(1)print(“字母或汉字”)
在屏幕上显示引号内的字符
(2)print(123)在屏幕上显示数字
(3)print(“语文成绩”,100)
在屏幕上显示多个内容逗号分隔
2、输入语句input()
3、C=int(input())的解释
选择结构:
前面所写的程序虽然由若干条语句组成,各语
讲解、展示PPT
师生讨论
作业
布置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