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与现代建筑的融合

传统与现代建筑的融合传统与现代建筑的融合是一门艺术,它旨在将传统建筑的韵味与现代建筑的创新结合起来,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建筑作品。
这种融合不仅在建筑设计中体现出来,也融入了建筑材料、施工技术以及建筑风格的选择。
本文将探讨传统与现代建筑融合的意义、方法和实践。
一、传统与现代建筑融合的意义传统建筑是一种反映文化和历史的瑰宝,它承载着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独特精神和传统价值观。
然而,传统建筑在满足现代生活需求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与之相反,现代建筑倾向于注重功能性和创新性,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传统与现代建筑的融合,既保留了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又满足了现代社会的功能需求,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二、传统与现代建筑融合的方法1.材料的融合传统建筑通常采用天然材料,如木材、石头和石膏等,而现代建筑则常使用钢材、混凝土和玻璃等。
传统与现代建筑融合的一种方法是运用传统建筑材料来构建现代建筑。
例如,在现代建筑中使用木材的纹理和质感,赋予建筑以传统建筑的情感和艺术性。
2.风格的融合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具有各自独特的风格,如中式园林和现代主义建筑。
传统与现代建筑融合的另一种方法是将传统的建筑风格元素融入到现代建筑中,创造出既有传统风味又具有现代氛围的建筑作品。
例如,在现代建筑中运用传统建筑的屋檐设计、雕花装饰或者传统的宫殿式门廊等元素,赋予建筑以独特的韵味。
3.技术的融合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为传统与现代建筑的融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传统建筑常常依赖于传统的施工技艺,而现代建筑则常使用先进的建筑技术和工艺。
融合传统与现代建筑的一种方法是采用传统的建筑技艺结合现代的施工技术,利用现代的设备和材料,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建筑。
三、传统与现代建筑融合的实践1.北京国家大剧院北京国家大剧院是传统与现代建筑融合的杰作之一。
它融合了中国传统的汉白玉文化和现代建筑的创新技术。
建筑整体呈半埋式设计,使其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同时利用透明玻璃幕墙和灯光效果打造出现代感。
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融合与创新

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融合与创新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融合与创新是一个重要且有趣的话题。
这种融合不仅可以保留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还可以为现代建筑设计注入新的灵感和特色。
以下是一些关于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融合与创新的探讨。
一、融合传统建筑元素的方法1.引用历史符号:将传统建筑中的历史符号,如斗拱、飞檐、雕花等,引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中,可以营造出一种具有历史感和文化韵味的氛围。
2.借鉴空间布局:传统建筑的空间布局往往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如“洛书”、“河图”、“九宫格”等。
现代建筑设计可以借鉴这些空间布局理念,营造出富有层次感和节奏感的建筑空间。
3.使用传统材料:传统建筑材料如木材、砖瓦、石材等,具有独特的质感和美感。
现代建筑设计可以使用这些传统材料,或者采用仿古材料,来营造一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视觉效果。
二、创新传统建筑元素的方式1.抽象化再现:对传统建筑元素进行抽象化处理,提取其精髓并赋予现代形式,可以使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例如,可以将传统建筑中的元素进行简化、变形或重组,形成具有现代感的建筑形式。
2.重组与拼贴:将不同传统建筑元素进行重新组合和拼贴,可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
这种方法可以突破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3.结合现代技术:运用现代建筑技术对传统建筑元素进行改造和创新,可以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审美和功能需求。
例如,可以使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构造技术来模仿传统建筑的形式和质感,或者将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新颖的建筑形式。
三、考虑因素1.功能需求:在融合传统建筑元素时,需要充分考虑现代建筑的功能需求。
传统建筑元素可能无法满足现代建筑的使用要求,因此需要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同时,结合现代功能需求进行创新设计。
2.文化背景:在融合传统建筑元素时,需要充分考虑文化背景的差异。
不同地区和民族的传统建筑元素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点,因此在融合时需要考虑文化背景的差异,避免出现文化冲突或误解。
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论文_1

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论文关于《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论文》,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呈现出古典气息,体现出古典美,将传统的建筑材料运用到现代建筑的设计中,可以在建筑设计中展现出中国的传统文化,文章通过分析传统的建筑材料的色彩、形态和质感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对中国传统的建筑材料进行创新,指出了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现代建筑;传统建筑材料;创新1 传统建筑材料的传承在我国的各类学术活动中,不乏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挖掘,在对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发掘的基础上,结合各个地区的地域特征,对传统的建筑材料加以传承是非常重要的,在现代建筑的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传统建筑是具有地域性的,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建筑的设计受到了中西方文化的影响,城市建筑设计大同小异,在建筑的设计中追求功能性,崇尚理性,但是建筑的设计中也缺乏了一种亲切感,建筑的形式比较单一,将地域性的传统建筑材料运用到现代建筑的设计中,可以结合当地的历史民俗,使建筑的设计呈现出地域性特征。
对传统的建筑文化进行传承,建筑不仅仅具有功能性,而且也具有艺术性,应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体现出城市的文化。
建筑材料是呈现出建筑文化的主要的载体,可以提高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在传统建筑材料的基础上设计现代建筑,将传统的建筑材料在新的工艺加工的基础上,使建筑具有现代化气息,同时也可以对中国传统文化加以传承。
2 中国传统建筑材料的类型和特点中国传统的建筑材料一般是以土材和木材为主的,也包括石块、瓦块等,传统的建筑材料一般都是取材于自然的,不经过人工的雕琢与加工,能够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将传统的建筑材料应用到现代建筑的设计中,实现了建筑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传统建筑材料不仅具有其功能属性,同时也具有一些深层次的内涵,让人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情感方面的联想,古老的建筑材料是经过了上千年的传承的,带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建筑与文化如何传承和创新

建筑与文化如何传承和创新建筑与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和文化遗产,它们相互交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景观。
建筑传承文化,文化赋予建筑以灵魂,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在当代社会,建筑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已经成为迫切的课题。
本文将探讨建筑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一、建筑与文化的传承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历史的痕迹和人民的记忆。
建筑的传承意味着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保护,同时也是对先辈智慧的致敬。
建筑的传承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1.1 建筑风格传承建筑风格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古罗马的古典建筑风格、中国的古建筑风格等。
在建筑的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尊重和运用传统建筑风格中的元素和形式,来传承和展示特定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精神内涵。
1.2 建筑技术传承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建筑技术和工艺,在传统建筑中,这些技术和工艺被用于建造,同时也传承了这些技术和工艺的智慧。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技术,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和记录传统的建筑材料和建造方法,使其得以持续传承。
1.3 建筑功能传承建筑功能是建筑的重要属性之一,也是文化的体现。
在建筑传承中,保留原有的建筑功能,让其服务于当代社会的需求,既保护了历史遗产,也推动着建筑文化的发展。
二、建筑与文化的创新建筑与文化的创新是建筑传承的重要环节,它可以通过创造性的设计和技术应用,使建筑与文化产生新的交融与表达。
建筑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2.1 建筑形式创新建筑形式创新是指在建筑设计中采用新的形式和结构,以打破传统的限制,创造出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建筑作品。
通过引入现代科技和先进的建筑材料,可以实现建筑形式的创新。
2.2 文化符号创新建筑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符号的创新可以丰富建筑的内涵和表达。
在设计中,可以融入当代文化元素和符号,以使建筑作品更具时代感和表达力。
2.3 环境保护创新在当代社会,建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日益密切。
建筑的创新应注重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 党潇婧

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党潇婧发表时间:2018-09-03T08:58:01.437Z 来源:《红地产》2017年9月作者:党潇婧刘晓睿[导读]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思想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变得更加重视,一些传统的建筑文化也获得发展,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越来越大。
在我国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传统文化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建筑师通过利用一些科技,融入传统文化,将现代建筑物所要展现的风貌全部展现的淋漓尽致。
经过几千年的文化传承,我国的现代建筑也对传统的建筑文化进行了一些创新和改变,使得现代建筑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更好地展现我国建筑特色和时代风貌。
一、现阶段现代建筑设计所具有的特点在传统建筑文化基础上,不断取其精华,大胆创新对于不同的地区、国家来说,它们的气候条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习惯是不相同的,其形成的建筑风格也不尽相同。
例如,我国北京地区则是以四合院而闻名世界;宗教圣地会出现各种教建筑。
虽然这些建筑风格不同,但是这些建筑都体现了当地的传统文化。
对于我国来说,建筑设计者也在借鉴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取其精华,大胆创新,从而使建筑展现出地域特点,体现建筑自身的实用性。
1.2 实用性。
对于建筑本身来说,无论是现代建筑还是历史文化建筑,都要以实用性为最终目的。
实用性是建筑的核心价值的集中展现。
虽然,在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中,还没有将建筑看作是一种艺术作品,但是传统建筑的工匠们都在向我们传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建筑精神,工匠们的也都在重视建筑的实用性。
为此,实用性既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也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只有让建筑的空间、尺度适合人们居住,才能带给人们一种舒适、自由的感觉。
为此,传统建筑以功能性为主,空间和尺度构思组合较为统一,宏观和微型结合,色彩拼凑感强,可以说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最核心就是实用性。
1.3 现代建筑容积率得到提高,更加注重防火、安全设计在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大多数建筑都是以一层为主,二层建筑也有出现。
建筑设计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建筑设计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一、引言建筑设计不仅是技术性的工作,也是文化性的表达。
在建筑设计中,文化传承与创新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是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尊重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及其实践方法。
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1.保持文化连续性:通过建筑设计中的文化传承,可以保持民族文化的连续性,使建筑成为文化历史的见证。
2.提升文化认同:建筑是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文化传承与创新有助于提升人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
3.促进创新发展:在传承基础上进行创新,可以推动建筑设计理念、技术和材料的发展,增强行业的活力。
三、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践方法1.研究传统建筑:通过对传统建筑的研究,提取其设计元素和理念,将其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中。
2.创新设计理念: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和方法,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建筑作品。
3.融合现代技术:利用现代建筑技术和材料,对传统建筑进行更新改造,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4.强化环境协调:在建筑设计中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使建筑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环境相协调。
四、实践案例1.北京四合院酒店:在保护传统四合院建筑的基础上,通过现代设计手法和创新材料的应用,将其改造成一个高端酒店,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2.成都宽窄巷子:通过对宽窄巷子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既保留了历史文化风貌,又赋予了街区新的商业和生活功能。
3.悉尼歌剧院:悉尼歌剧院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传统的帆船,但其建筑形式和材料的使用又是创新的,成为了现代建筑的标志性作品。
五、结论建筑设计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建筑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在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和创新设计理念,可以创造出既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又符合现代需求的建筑作品。
在实践中,建筑师应深入研究和应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理论和方法,推动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
浅析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浅析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浅析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建筑设计通常是按照前人设计经验,以传统文化为基础。
针对现代建筑设计,想要突破传统建筑设计风格,需尊重历史,传承传统建筑文化,吸取优秀理念和传统经验,进而与现代建筑相融合,促进艺术再生。
例如上海世博会中的中国馆建筑,在设计时,传承了天人合一理念,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得以淋漓尽致表现。
可以说,传统文化是建筑设计的基础,是艺术设计的经验资料、艺术灵感。
尽管部分设计师与传统文化脱离,开展建筑新设计,但即使再新颖,也是对传统文化创新。
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建筑设计经验,主要分析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特征我国具有二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经过数千年发展,我国建筑已自成独特体系。
对于建筑装饰,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的影响较深。
在我国古代社会,特别是封建社会,儒家思想的地位无可动摇,道家思想也极为重要。
因此,在阐述哲理的过程中,也对我国传统建筑风格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建筑属于仕文化的范畴,是只为少数人服务的,是少数人的艺术。
俞孔坚称之为“死去的艺术”。
虽然西方建筑在古代也是只为少数贵族服务的,但是由于在近代的各种先进思想和哲学方法的指导下发生了质的飞跃,而且在形式上也是一脉相承的。
在传统建筑设计中,非常注重自然主义思想,对于楼宇高度、台阶级数具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建筑装饰物也具有鲜明等级特点,主要由于当时主流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提倡“中和”,道家思想提倡“自然”,不论是亭台楼阁、廊间小道,均追求与自然的融合。
建筑装饰也追求整体性、统一性,由建筑图纹、漆色描绘等,均具有封建体质,等级观念非常鲜明,尤其官员住宅、庙宇等,均严格区别于平面住宅建筑。
2.当代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影响分析首先,建筑布局。
我国古代的建筑布局设计,是依靠风水学思想,传统风水学并非一种伪科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极大影响了我国古代建筑的布局设计。
中国古建筑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和启发

中国古建筑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和启发中国古建筑是世界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和艺术的珍贵遗产。
中国古建筑的建筑形式和装饰艺术风格,对现代建筑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启发。
本文将从古建筑的结构特点、空间布局、建筑材料、建筑装饰艺术、建筑哲学等方面阐述古建筑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和启发。
一、古建筑的结构特点1. 木结构中国古代的建筑大多采用木结构,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清朝。
木结构建筑的构件分为榫卯、砖木和斗拱等。
榫卯是一种传统的结构连接方法,采用榫头和卯口使构件紧密连接,达到结实和牢固的目的。
斗拱是古建筑中一种特殊的石结构,是由斗拱形上部和圆拱形下部组成,它具有结构稳定、耐风抗震等特点。
2. 石结构中国古代的建筑除了采用木结构外,也大量采用石结构。
石墙、石柱、石台、石阶、石栏杆等都是常见的建筑构件。
而且,中国石结构建筑还有一些独特的建筑形式,例如“回廊石板”,“露台悬空”等。
3. 土建筑除了木结构和石结构外,中国古代的建筑也大量采用土建筑。
土建筑又分为土墙、土楼和窑洞等。
其中,土楼是福建土楼群的代表建筑,它的结构独特,形似堡垒,具有防御和居住功能。
古建筑的结构特点启发现代建筑设计中,多种建筑结构也可以结合起来使用,达到更好的稳定性和美感。
例如,现代建筑可以采用木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相结合的形式,增强建筑的稳定性和美感。
二、古建筑的空间布局中国古代的建筑空间布局以封闭式、开放式和宫廷式为主要形式。
1. 封闭式布局封闭式布局是指建筑内部空间封闭且独立。
封闭式建筑空间很少与外部环境相互交流,通常只有门窗和某些独立开口,这种空间布局方式强调私密性和秘密性,尤其适合于寺庙、陵墓等建筑。
2. 开放式布局开放式布局是指建筑空间开放且充满光线,尊重自然,营造舒适的环境。
这种布局方式适用于观景台、花园等建筑,它可以让人们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3. 宫廷式布局宫廷式布局是指建筑空间各有所属,同时也相互联系,形成一个闭合的整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作者:袁雯雯
来源:《建筑与装饰》2018年第07期
摘要新的时代背景下,深入挖掘仍具有实用价值的传统材料中包含的深厚传统文化,将其同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创造出新的具有地方建筑特色的建筑,既是传承地域传统文化,也是建筑发展多元化的必然趋势。
本文分析了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现代建筑;传统建筑材料;创新
作为建筑物的构成要素之一,建筑材料是建筑形态的重要表述方面。
材料的色彩、质感、纹理等属性,无不影响着建筑的外观和性格,它带给观者的感受是其他建筑要素所不能取代的。
建筑的形态在不同的时期总是随着新材料的出现发生相应的变化,而新材料和技术的发展也给传统建筑材料带来很大的挑战。
传统建筑材料不能仅存在于传统建筑中,应与时俱进,寻找与现代建筑设计相契合的途径,绽放新的生命力。
1 中国传统建筑材料的类型和特点
中国传统的建筑材料一般是以土材和木材为主的,也包括石块、瓦块等,传统的建筑材料一般都取材于自然,不经过人工的雕琢与加工,能够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将传统的建筑材料应用到现代建筑的设计中,实现了建筑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传统建筑材料不仅具有其功能属性,同时也具有一些深层次的内涵,让人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情感方面的联想,古老的建筑材料是经过了上千年的传承的,带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1]。
2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建筑材料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追寻、探索与拓展,越来越成为众多学者关注和交流的焦点。
因为中国传统建筑材料是属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文明进步与发展的历史证明。
每个人对于自己的国家文化都带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而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恰好能够满足人民对这种特殊情感的释放,这是由于中国传统建筑材料本身就带有有天然性和历史性,人们看到这种建筑材料的应用,不自觉地就会感到亲切。
3 中国传统材料的现代表现形式
3.1 传统建筑材料的色彩表现
对于材料的加工,有些运用的是天然的材料颜色,有些是利用了人工着色,前者叫作固有色,后者叫作人工色彩,一般情况下,由人工处理后,其与自然的颜色有一定差异。
比如说传统的青砖黛瓦,在进行烧制后,不仅有红棕色,还有灰棕色,如果抛光或做其他处理后,颜色就更多。
在自然界中,传统建筑材料多种多样,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同种材料,颜色亦有不同,这点和人工材料具有较大的差异。
将天然的材料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当中,能够表现出材料自然的美。
3.2 传统建筑材料的形态表现
通常,材料形态主要是指材料的形状和大小。
通过将不同形态元素组合,能使建筑材料具有不同的力学差异;材料配比恰当,能够提升材料强度,从而提高建筑的稳定性,传统建筑材料通常是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材料,人工材料则是人工合成加工而成。
传统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例如园林设计、民用建筑中的砖雕装饰等,能有效改善建筑设计的形式美,具有艺术感。
在校园设计中,利用砖瓦材料,既可以挖掘出人文气息,又可以按现代设计手法梳理材料肌理,使校园中渗透出一定的文化底蕴,并呈现出新的风貌,砖瓦循环使用也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 传统建筑材料的创新和运用
将传统的建筑材料运用到现代化的建筑设计中,可以将传统建筑材料和新型的建筑材料结合起来使用,将传统的木材和砖块与新型的水泥、玻璃和金属等材料结合起来使用,新型的材料经济性高,但比较单一,缺乏一种亲切感,而且缺少了民族文化的内涵,将传统的建筑材料与新型材料结合,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呈现出材料的文化特色,使建筑具有民族特征。
也可以实现传统材料与新型工艺的结合,传统建筑材料的自然特征比较浓厚,发展到现在也没有特别大的变化,传统的建筑材料与新型的工艺结合,可以使传统建筑材料的质感和色彩方面加以改进,使建筑的面貌焕然一新,新工艺的运用可以弥补传统材料的不足,使传统材料的实用性更加的完善。
运用举例(以最普遍的木、砖、石为例):
4.1 木材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木材是古代最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主要用于构架和屋顶,如梁、柱望板、斗拱等,形成独特的木结构建筑文化,现代建筑中尤其在装饰领域保持重要的地位,如外墙、屋顶用木制的框架装饰,室内采用木质的吊顶装饰。
具体实例为“崇明金茂凯悦酒店”,在本项目的建筑材料中,木材不仅仅作为装饰构件,而且作为重要的承重围护材料被大量的使用。
特别是酒店重要的公共服务区大堂和连接客房区的 2 层连廊设计为全木结构。
4.2 石材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石头古代一般出现在陵墓、纪念物和其他重要建筑中,在现代建筑中主要作为外装饰存在,如大理石和花岗岩是现代建筑中应用最多的石材,主要用于地面贴砖和墙面的装饰,具体实例有北京西苑饭店餐厅的背景墙,古韵十足很有特色,所用的石材有碧桂园、绿玉石、白玉石、海纹玉等;北京广西大厦的大堂地面用的是石材水刀拼花来装饰,组成的图案多变化,富有动感。
4.3 砖材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砖作为主要结构和填充材料在建造活动中应用十分广泛,现代建筑中除了在多层建筑中做承重材料还常用做建筑的围护结构和装饰材料。
比如:“清水会馆”,全部用红砖堆砌而成,红砖使人联想到明清时期流行的砖石结构建筑,鸟瞰图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布局,分散而统一。
4.4 现代建筑经常将木、砖、石等传统材料搭配使用,形成独特的建筑纹理质感和风格
如木石结合、砖石结合、木砖结合或把三者都应用其中。
具体实例为“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中心校区”,设计师王澍从华东各省的拆房现场收集了超过 700万片不同年代的旧砖瓦送到象山,这些可能被作为垃圾抛弃的东西在这里被循环利用,并有效控制了造价。
质朴而谦逊的砖墙、石墙、夯土墙、水泥抹灰本色墙,简单的砌筑方式,随自然而变,生趣盎然,间杂以简易木作,钢构,体现出人们在长期与山水的共存中,一种面对自然的本能的基本智慧。
5 结束语
总之,目前在建筑行业中,很多新的材料和工艺被研发出来,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传统的建筑材料具有历史气息,而且可展现出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内涵,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我国在建筑设计中,也要借助传统建筑材料的优势,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将传统建筑材料与现代化的建筑工艺和材料结合,既能展现出现代化的特征,也能使建筑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出特有的地域特征。
参考文献
[1] 罗唯强.论传统材料在现代装修设计中的应用[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5,(11):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