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增加值核算方法
民营经济增加值核算方法

5
(一)年度核算方法
核算范围
其他行业 • 核算范围包括扣除国有及国有控股以外的部分 • 国有,包括登记注册类型中的国有企业、国有联营企 业、国有独资公司 • 国有控股,包括两部分 ①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国有经济成分的出资人 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企业全部实收资本(股本) 的比例大于50%的国有绝对控股; ②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国有经济成分的出资人 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比例虽未大于50%,但相 对大于其他任何一方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所占比例的国 有相对控股;或者虽不大于其他经济成分,但根据协 6 议规定拥有企业实际控制权的国有协议控股。
18
二、考核通报指标
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从2011年起,每年对设 区市、县(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考核排 序 每半年对设区市、县(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 进行排序通报 每季度对设区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排序通 报
19
二、考核通报指标
考核指标
统计局提供:民营经济增加值、地区生产总值、民 营经济实缴税金、地区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 投资、全社会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数 工信局提供:民营经济单位个数、从业人员、营业 收入、民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下民营工业 企业等情况
(一)年度核算方法
资料来源
• • • • • 统计局内专业统计年报数据 年度GDP核算资料 经济普查年度GDP核算资料 投入产出资料 金融部门财务报表
7
(一)年度核算方法
核算方法(现价)
GDP核算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民营经济增加值分行业采取生产法和收入法计算。
生产法 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新创造价值的 方法。即从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总产品价值中,扣除 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得到增加价值。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统计知识】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制度解读

【统计知识】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制度解读一、生产总值(GDP)及增加值(一)基本概念生产总值(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对于国家称之为国内生产总值,地方省市称之为地区生产总值,简称GDP。
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我们常说的GDP核算实际就是增加值核算。
生产总值(GDP)实际上就是各行业、部门或单位增加值的总和,只是相对于要表述的对象不同的两种命名,生产总值表述的是区域宏观经济的总量,增加值表述的是微观经济的部门行业或单位总量。
所反应的内涵是一致的。
(二)核算方法地区生产总值(GDP)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1.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核算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价值的一种计算方法。
即从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总产品的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得到增加价值。
2.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
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组成。
3.支出法是从产品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新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最终去向的一种计算方法。
最终使用包括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三项内容。
季度各行业增加值核算包括不变价核算和现价核算。
所谓的GDP 增速,就是在剔除价格因素后,经济所呈现的增长速度。
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取决于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二、地区生产总值的具体核算办法(一)核算主体(谁来核算)目前,我国GDP实行分级核算制,即国家核算国家,省级核算省级、市级核算市级、县级核算县级。
各级GDP季度、年度数据需经上一级统计部门评估最终确定。
我国的地区生产总值实行分级核算,国家和地区各自计算本辖区范围内的地区生产总值。
地区生产总值不像专业统计那样自下而上逐级汇总而得,而是由各级统计局根据国家统一制定的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基本原则和方法直接核算本级数据。
[增加值核算方法]批零增加值核算方法
![[增加值核算方法]批零增加值核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56faf97fe4733687f21aa4d.png)
[增加值核算方法]批零增加值核算方法增加值核算方法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计量司赵同录处长一、基本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指按指由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主权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后成果。
常住单位经济领土经济利益中心● 增加值指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创造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转送价值。
◇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各行业增加值之产值和二、计算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GDP)----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 增加值----生产法----收入法(一)生产法增加值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总产出:指非常大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常住单位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被消耗的货物和扩散服务价值以及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它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总规模。
中间投入:也称中间消耗,指常住单位在生产或直接提供货物民是和服务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所有非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二)收入法增加值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所获得的全部报酬。
劳动者:包括属于单位职工和本单位招聘的临时工劳动报酬:包括各种形式的加班费、奖金和津贴即货币发行形式和实物形式,以及公费医疗、交通补助、劳动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与生产补贴产的差额。
生产税:营业利润前收取的各种税生产补贴:政策性亏损补贴和价格补贴等固定资产折旧: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的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额。
企业和企业化管控的企业事业单位:为实际提取的折旧额不提取折旧的机关、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居民住房:按国民经济核算核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
核定折旧率:机关、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折旧率为4%城镇居民住房虚拟折旧率为4%贫困家庭住房虚拟折旧率农村居民为2%营业盈余:为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
它基本上相当于企业营业利润生产补贴,但要扣除从利润开支的汇款给劳动者的奖金等。
统计研究常用指标和方法

统计分析(研究)报告常用指标和方法目录1 常用统计指标 (1)1.1 国民经济核算指标 (1)1.1.1 国内生产总值 (1)1.1.2 人均GDP (1)1.1.3 第一产业增加值 (2)1.1.4 第二产业增加值 (2)1.1.5 第三产业增加值 (3)1.1.6 最终消费支出 (3)1.1.7 资本形成总额 (4)1.1.8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5)1.1.9 民营经济增加值 (6)1.2 人口统计指标 (7)1.2.1 年末总人口 (7)1.2.2 人口出生率 (7)1.2.3 人口死亡率 (8)1.2.4 人口自然增长率 (8)1.2.5 城镇人口 (8)1.2.6 城镇化率 (9)1.3 人口统计指标 (9)1.3.1 就业人员 (9)1.3.2 城镇登记失业率 (9)1.3.3 平均工资 (10)1.4 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统计指标 (11)1.4.1 固定资产投资 (11)1.4.2 工业技术改造投资 (11)1.4.3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 (11)I1.4.4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 (12)1.4.5 房地产开发投资 (12)1.5 金融统计指标 (12)1.6 物价统计指标 (13)1.6.1 CPI (13)1.6.2 PPI (13)1.7 人民生活统计指标 (15)1.7.1 居民可支配收入 (15)1.7.2 居民消费支出 (15)1.8 农村社会经济统计指标 (16)1.8.1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6)1.8.2 粮食产量 (17)1.8.3 蔬菜产量 (17)1.8.4 农作物播种面积 (18)1.8.5 农业产业化经营率 (18)1.9 工业统计指标 (19)1.9.1 工业增加值 (19)1.9.2 工业企业利润总额 (20)1.9.3 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 (20)1.9.4 规模以下工业 (20)1.9.5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 (21)1.9.6 战略性新兴产业 (21)1.10 建筑业统计指标 (21)1.10.1 建筑业总产值 (21)1.10.2 建筑业企业 (22)1.11 交通统计指标 (22)1.11.1 公路货运量和公路货物周转量 (22)1.11.2 水路货运量和水路货物周转量 (22)1.11.3 港口货物吞吐量 (22)1.12 服务业统计指标 (23)II1.12.1 规模以上服务业 (23)1.12.2 规模以下服务业 (23)1.13 能源、资源和环境统计指标 (23)1.13.1 能源消费总量 (23)1.13.2 单位GDP能耗 (24)1.13.3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24)1.13.4 主要污染物 (24)1.13.5 森林覆盖率 (25)1.14 国内贸易统计指标 (25)1.14.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5)1.14.2 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 (26)1.15 对外经济统计指标 (26)1.15.1 进出口总额 (26)1.15.2 实际利用外资 (27)1.16 科技文化统计指标 (27)1.16.1 科技活动人员 (27)1.16.2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 (28)1.16.3 R&D经费占GDP比重 (28)1.16.4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 (29)1.16.5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 (29)2 常用经济指标 (31)2.1 总体指标 (31)2.1.1 失业率 (31)2.1.2 价格指数 (31)2.1.3 景气指标 (35)2.2 主要供给指标 (37)2.2.1 农业增加值 (37)2.2.2 工业增加值 (37)2.2.3 建筑业增加值 (37)2.2.4 第三产业增加值 (38)III2.2.5 交通运输仓储业增加值 (38)2.2.6 邮电通信业增加值 (39)2.2.7 农产品产量 (39)2.2.8 工业品产量 (40)2.2.9 能源消费总量 (42)2.2.10 工业产品产销率 (43)2.2.11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44)2.3 主要需求指标 (46)2.3.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6)2.3.2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50)2.3.3 存货 (52)2.3.4 进出口额 (53)2.3.5 利用外资 (54)2.4 财政政策指标 (55)2.4.1 财政政策 (55)2.4.2 财政收入 (56)2.4.3 财政支出 (56)2.4.4 财政赤字 (57)2.4.5 债务收入与支出 (58)2.4.6 债务余额 (59)2.5 货币政策指标 (59)2.5.1 货币政策 (59)2.5.2货币供应量 (61)2.5.3 利率 (62)2.5.4 各项存贷款 (63)2.5.5 居民储蓄存款 (65)2.6 国际收支指标 (65)2.6.1 国际收支平衡表 (65)2.6.2 外债 (67)2.6.3 国际储备 (70)IV2.7 金融市场指标 (73)2.7.1 股票价格指数 (73)2.7.2 债券 (75)2.7.3 期货 (76)2.7.4 保险 (77)2.8 财务指标 (78)2.8.1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78)2.8.2 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79)2.8.3 营运能力指标 (80)2.8.4 盈利能力指标 (80)2.8.5.发展能力指标 (81)2.9 其他经济指数 (81)2.9.1 企业家信心指数 (81)2.9.2 行业景气指数 (82)2.9.3 企业景气指数 (83)2.9.4 行业集中度 (84)2.9.5 就业弹性系数 (85)2.9.6 资本系数 (86)2.9.7 全球贸易景气指数 (87)2.9.8 区位商 (87)2.9.9 工业生产指数 (88)3 常用模型及方法 (89)3.1 SWOT分析模型 (89)3.1.1 含义 (89)3.1.2 类型组合 (89)3.2 PEST分析模型 (90)3.2.1 含义 (90)3.2.2 分析内容 (91)3.3 波特钻石模型 (92)V2.3.2 分析内容 (93)3.4 因子分析法 (94)3.4.1 含义 (94)3.4.2 分析步骤 (94)3.5 5W2H模型 (95)3.6 逻辑树分析法 (95)3.6.1 含义 (95)3.6.2 逻辑树分析法三原则 (96)3.7 4P营销理论模型 (96)3.8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矩阵) (97)3.8.1 含义 (97)3.8.2 评价步骤 (97)3.9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矩阵) (99)3.9.1 含义 (99)3.9.2 评价步骤 (99)3.10 SCP分析模型 (100)3.11 雷达图分析法 (101)3.11.1 含义 (101)3.11.2 指标类型 (101)3.12 鱼骨图分析法 (105)3.12.1 含义 (105)3.12.2 鱼骨图使用步骤 (105)3.12.3 案例分析 (106)3.13 麦肯锡七步分析法 (107)VI1 常用统计指标1.1 国民经济核算指标1.1.1 国内生产总值含义: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反映经济运行总体状况最重要的指标,是三次产业增加值之和。
推荐:企业管理:收入法核算GDP

企业管理:收入法核算GDP
收入法收入法核算GDP,就是从收入的角度,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来计算的GDP,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以及企业家才能得到的利润相加来计算GDP.这种方法又叫要素支付法、要素成本法。
在没有政府的简单经济中,企业的增加值即其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就等于要素收入加上折旧,但当政府介入后,政府往往征收间接税,这时的GDP还应包括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
间接税是对产品销售征收的税,它包括货物税、周转税。
这种税收名义上是对企业征收,但企业可以把它打入生产成本之中,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故也应视为成本。
同样,还有企业转移支付(即企业对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帐),它也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但要通过产品价格转移给消费者,故也应看作成本。
资本折旧也应计入GDP.因为它虽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应回收的投资成本中。
还有,非公司企业主收入也应计入GDP中。
非公司企业主收入,是指医生、律师、小店铺主、农民等的收入。
他们使用自己的资金,自我雇用,其工资、利息、租金很难象公司的帐目那样,分成其自己经营应得的工资、自有资金的利息、自有房子的租金等,其工资、利息、利润、租金常混在一起作为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结语:借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
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对学习很难做到学而不厌,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坚持。
希望大家坚持到底,现在需要沉淀下来,相信将来会有更多更大的发展前景。
四川民营经济增加值

12 8 8 4 .
47 .
— 13 3 .
晰m螂泓 m㈣ 郴伽 m m 铂嗡 12 4 9 2 弛 协 ∽ ∽ 2 76
抛㈨ 4 5 .
功
¨
舶
% ㈣ 帅 — 1 3 4 .
01
- 88
吣吣
㈣ ㈨ 舵 鲫叫
.
.
1 02 .
1 16 .
0 () .
— 12 7
266 08 .
2 22 10 .
80 .
15 6 .
184 34 .
160 52
58
18 8
.
174 44 .
15 1 82 .
18 9 .
2 45 .
2 18 .
01
16 6
.
7 45
6 52
0202.源自234 052 13 63
73
77
.
18 3
() 2
.
95
30
.
221 59
2 02 17
69
73
95
29 .
7 07
6 52
() _2
2 3 -3
144 8 9 9
120 4 73 .
43 6 .
23 9 .
12 8 9 6 .
1 12 0 2 .
41 .
18 6 .
63 48
54 14 .
20
20 8
.
.
246 72 .
200 77 .
73
25 8
.
.
2 4 5 -2 1
199 50 .
7 _2
25 8
.
0 73 .
企业增加值简单计算公式

企业增加值简单计算公式
企业销售收入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所获得的
总收入。
它包括产品销售的价格和服务费用等。
企业购买原材料成本是指
购买生产产品所需的原材料和组装零件等的成本。
企业购买服务成本是指
购买的服务所需的成本,如物流运输、办公服务等。
企业增加值的计算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方法进行调整和扩展。
一般来说,企业增加值还可以加上企业的税费支出,得到税后增加值;还可以加上企
业员工的工资和福利,得到员工综合增加值等。
这些不同的计算方法可以
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和使用。
综上所述,企业增加值是衡量企业经济效益和经营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简单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到企业的增加值,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
和经营状况。
同时,企业增加值的计算还可以进行调整和扩展,从而得到
不同的指标和分析结果,帮助企业了解和改进经营管理。
生产法增加值详细计算公式

生产法增加值详细计算公式生产法增加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成果的重要指标。
它的计算公式在经济领域中有着关键的作用呢。
生产法增加值的计算公式可以简单地表述为:生产法增加值 = 总产出 - 中间投入。
这看起来好像挺简单,但实际上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
咱们先来说说总产出。
总产出指的是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比如说,一家工厂在一年内生产了各种各样的产品,这些产品的销售价值加起来就是这个工厂的总产出。
这当中包括了已经销售出去的产品,也包括还存放在仓库里准备销售的产品。
然后再讲讲中间投入。
中间投入指的是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举个例子,还是那家工厂,为了生产产品,它需要购买原材料、零部件,还需要支付水电费、运输费等等。
这些花费就是中间投入。
就拿我曾经调研过的一家服装厂来说吧。
这家服装厂一年生产了 10 万件衣服,每件衣服的平均售价是 200 元,那么总产出就是 2000 万元。
在生产过程中,购买布料花费了 800 万元,购买纽扣、拉链等辅料花费了 50 万元,支付工人工资 500 万元,水电费 50 万元,设备租赁费用 100 万元。
那么中间投入就是 800 + 50 + 500 + 50 + 100 = 1500 万元。
按照生产法增加值的计算公式,这家服装厂的增加值就是 2000 - 1500= 500 万元。
在实际计算中,要确保总产出和中间投入的计算准确无误,可没那么容易。
有时候,对于一些服务行业,比如金融、教育等,总产出的衡量就比较复杂,需要考虑到各种服务的价值评估。
而中间投入的统计也可能会遗漏一些细小但重要的支出项目。
总之,生产法增加值的详细计算公式虽然看似简单,但要准确地运用它来评估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甚至一个国家的生产活动成果,需要对经济活动有深入的了解和细致的统计工作。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通过这个公式,更清晰地看到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为制定政策和规划提供有力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报指标
统计局提供:民营经济增加值总量、增速(不变价 ),民营经济实缴税金总量、增速 工信局提供:民营经济营业收入总量、增速
支出法 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所有常住单位一定时期内 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方法。包括最终消费支出、 资本形成总额及净出口三部分。 增加值=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10
(一)年度核算方法
核算方法(不变价)
• 分行业民营经济不变价增加值=分行业民营经济现价 增加值÷各行业增加值定基缩减指数 • 定基缩减指数=(去年同期现价增加值÷去年同期 不变价增加值)×当期价格指数 • 各行业增加值缩减指数取自年度GDP核算资料
不变价增加值速度推算法 不变价增加值速度推算法,指利用不变价增加值发 展速度乘以上年同期不变价增加值,从而求得当期 不变价增加值,计算公式为: 当期民营经济不变价增加值=上年同期民营经济不变 价增加值×当期不变价增加值发展速度
17
(二)季度核算方法
资料来源
• 统计局内专业统计季报数据 • 季度GDP核算资料 • 年度民营经济增加值核算资料
18
二、考核通报指标
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从2011年起,每年对设 区市、县(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考核排 序 每半年对设区市、县(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 进行排序通报 每季度对设区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排序通 报
19
二、考核通报指标
考核指标
统计局提供:民营经济增加值、地区生产总值、民 营经济实缴税金、地区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 投资、全社会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数 工信局提供:民营经济单位个数、从业人员、营业 收入、民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下民营工业 企业等情况
民营经济统计培训
二○一四年 邯郸
主要内容
一、民营经济增加值核算方法 二、民营经济考核通报指标 三、三张表
四、几点建议
2
一、民营经济增加值核算方法
(一)年度核算方法
(二)季度核算方法
3
(一)年度核算方法
核算原则
分级核算 省、市、县分级核算本级民营经济增加值,并报上级 部门审核认定,上级审核通过后才能发布使用 分行业核算 民营经济增加值核算的行业划分为农林牧渔业、工业、 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金融业、 房地产业及其他服务业,分行业进行核算 与本级地区生产总值衔接 在本级地区生产总值数据的基础上,核算民营经济增加 值,要与本级地区生产总值匹配衔接
11
(二)季度核算方法
与年度民营经济增加值在基本概念、口径范 围上是一致的。
与年度民营经济增加值相比,季度民营经济
增加值核算的资料来源和计算方法有所不同 ,它更多地依赖相关指标进行推算。
12
(二)季度核算方法
核算方法(现价)
增加值率法 增加值率法,指先核算民营经济现价总产出,再根 据上年年报资料和当期有关生产情况确定现价增加 值率,然后将二者相乘得出增加值,计算公式为: 民营经济现价增加值=民营经济现价总产出×现价 增加值率
4
(一)年度核算方法
核算范围
农林牧渔业 • 农林牧副渔业业生产情况比较特殊,土地是最基 本的生产资料。我国土地归国家、集体所有。 • 农林牧副渔业民营经济包括农林牧渔业中私有经 济、个体经济、港澳台经济、外商经济、混合经 济中的非公有部分(扣除国有和集体部分)和农 户从事的属于个体私营经济活动的部分。 • 农林牧渔业民营增加值包括牧业民营增加值和农 林牧渔服务业民营增加值两部分。
15
(二)季度核算方法
核算方法(不变价)
缩减法 缩减法,指利用相关价格指数直接缩减现价增加值 ,求得不变价增加值,计算公式为: 民营经济不变价增加值=民营经济现价增加值÷定 基缩减指数 定基缩减指数=(去年同期现价增加值÷去年同期不 变价增加值)×当期价格指数
16
(二)季度核算方法
核算方法(不变价)
(一)年度核算方法
资料来源
• • • • • 统计局内专业统计年报数据 年度GDP核算资料 经济普查年度GDP核算资料 投入产出资料 金融部门财务报表
7
(一)年度核算方法
核算方法(现价)
GDP核算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民营经济增加值分行业采取生产法和收入法计算。
生产法 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新创造价值的 方法。即从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总产品价值中,扣除 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得到增加价值。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13
(二)季度核算方法
核算方法(现价)
增加值速度推算法 增加值速度推算法,指利用当期现价增加值的发展 速度,乘以上年同期民营经济现价增加值进行推算 。计算公式为: 当期民营经济现价增加值=上年同期民营经济现价 增加值×当期增加值现价发展速度
14
(二)季度核算方法
核算方法(现价)
民营经济增加值比重推算法 民营经济增加值比重推算法,指利用年度民营经济 增加值占年度增加值比重推算当期民营经济增加值 ,计算公式为: 当期民营经济现价增加值=当期现价增加值×年度 (或当期)民营经济现价增加值比重
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年度核算方法
核算范围
其他行业 • 核算范围包括扣除国有及国有控股以外的部分 • 国有,包括登记注册类型中的国有企业、国有联营企 业、国有独资公司 • 国有控股,包括两部分 ①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国有经济成分的出资人 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企业全部实收资本(股本) 的比例大于50%的国有绝对控股; ②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国有经济成分的出资人 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比例虽未大于50%,但相 对大于其他任何一方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所占比例的国 有相对控股;或者虽不大于其他经济成分,但根据协 6 议规定拥有企业实际控制权的国有协议控股。
8
(一)年度核算方法
核算方法(现价)
收入法 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常住单位从事生产活动形 成收入的角度来计算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方法。由劳 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 部分组成。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 业盈余
9
(一)年度核算方法
核算方法(现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