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36语基+文言文+诗歌+名句含解析1
2015年高考语文(人教通用) 二轮复习限时对点规范训练共6章15份

目录限时对点规范训练论述类文本选择题 (1)限时对点规范训练1 文言实词理解 (5)限时对点规范训练2 文言语句翻译 (10)限时对点规范训练1 分析概括古诗的思想感情 (13)限时对点规范训练2 准确判断古诗所用的表现手法 (15)限时对点规范训练1 分析小说的结尾 (18)限时对点规范训练2 分析概括人物形象 (22)限时对点规范训练3 分析小说中物象和次要人物的作用 (27)限时对点规范训练1 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 (32)限时对点规范训练2 概括并分析传主的精神品质及其具体表现 (37)限时对点规范训练3 探究 (42)限时对点规范训练1 语句补写 (47)限时对点规范训练2 仿写句子 (50)限时对点规范训练3 得体 (52)限时对点规范训练4 图文转换 (55)第1章论述类文本阅读限时对点规范训练论述类文本选择题(用时:45分钟满分:30分)比对下列选项与原句意思是否一致。
如不一致,请说明理由。
(21分,每题3分)1.选项:(2014·安徽卷第3题B项)古代思想家反对“文胜质”的倾向,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炫技”势必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关注。
原句:古代思想家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目迷五色可能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注视。
他们众口一词地告诫“文胜质”可能导致的危险,这是古代思想家的人文情怀。
当然,这并非号召艺术拒绝技术,而是敦促文化生产审慎地考虑技术的意义: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繁杂的技术只能沦为虚有其表的形式。
对比结果:不一致理由:选项把“众口一词地告诫”直接换成“反对”;原文是“可能”,到选项中变为“势必”,这是错误的。
2.选项:(2013·天津卷第7题B项)“微博粉丝”和传统“粉丝”都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在追星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认同。
原句:换句话说,“粉丝”对偶像“评论”,为其争取人气,照亮星途,既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实现。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专项狂练二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含解析)

备考专项狂练二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文本阅读一、(甘肃张掖二中2019届高三月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谈神说鬼寄幽怀》中讲到孙悟空的故事实际上暗含了佛教“放心”“定心”与“修心”的全过程,作者用《西游记》来宣扬一种佛家的摆脱迷惑找回本心不得迷失的精神境界。
文学首先是人学。
所谓文学的人民性,概括地说,是指文学具有反映人民生活、表达人民思想感情以及同情或歌颂人民的社会属性。
《西游记》是一部神怪小说,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除唐僧是个人,而且是个慢慢神化了的凡人之外,其余全是怪,但书中尽是“精怪魑魅俱通人情”“神仙鬼怪皆晓人性”,所以虽然表象是“怪”“神”,实质仍是“人”。
我们熟悉的孙悟空,就是一位由石猴幻化而成的精怪,而恰恰是这样一个非人类的精怪却蕴含了深厚的人民性。
这也是《西游记》得以流传不朽而“孙悟空”家喻户晓的重要原因。
首先,早在东晋王嘉《拾遗记》卷八“周群”条中就描写了一只传授周群历算的白猿,它有变幻莫测能知过去未来的神通,它可与天齐寿,这些全都具有后来孙悟空的特点;唐传奇《补江总白猿传》里描写的那只“遍体皆如铁”“虽百夫操兵不能制、知死生之数”的白猿,不更有孙悟空的影子?宋代《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中,往西天取经的唐三藏法师座下的护法猴行者,应该就是孙悟空的前身。
以上种种显示孙悟空这一形象不是一时一地一人所为,而是历代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扎根于中华大地的土壤中的。
其次,作者有意让孙悟空处在一个世俗态层面,是要借宗教徒们宣扬的“虔诚信教、苦修苦炼、成仙成佛的母题”来阐发世俗社会一个生活哲理:要获得成功需走正道,历经磨难,而且要有百折不回、勇往直前的斗志。
孙悟空如此历炼艰苦,也正因此孙悟空并没有远离尘世,脱离人民,而是反映了人们的心理状态,阐述了群众集体意识中的人生哲理。
再次,从孙悟空性格中最鲜明最突出的两个特点——有个性、追求自由论述这一形象还体现了明代人民乃至今天人们仍津津乐道的审美价值取向:个性、自由。
语用文言文诗歌名句含解析(2019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专题)

语用文言文诗歌名句含解析(2019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专题)专题组合练11 语用+文言文+诗歌+名句(时间:45分钟赋分:45分)一、语言运用(9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优秀的诗文作品清新自然,不落言筌,用朴实的语言、平常的事物创造出似浅而实深的意境,使读者在平淡的语句中体味作者的深意。
②我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多次就环境保护问题发表讲话,旨在加大环境监督的执法力度,强化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因为环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休戚与共。
③引导社会力量办教育是普通百姓难以作壁上观的事,它不仅关系到教育资源多元化的配置,也有利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④张教授对网络语言不仅不赞一词,反而苛评有加。
他认为这不仅无助于学生语言素养的提高,而且对汉语的规范化发展极为不利。
⑤公平和正义是治愈社会心理疾病的最佳良药:只有机会公平,才不会有那么多的社会底层人士自怨自艾,感叹自己怀才不遇。
⑥我们要按照改革方案,走出驾轻就熟的陶醉,打破坛坛罐罐的迷恋,摆脱得失进退的忧心,勇敢投身这场引领未来的变革。
A.①③⑤B.①③⑥C.①②④D.②⑤⑥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收获观众热情点赞的原因,除了跌宕的剧情、精彩的表演,还因为它反映的当前中国反腐败斗争的实践,回应着反腐败的民心所愿。
B.德州董子文化街自启动以来,“董子文化旅游节”“董子园灯会”等以其规模大、档次高而取得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步形成品牌活动。
C.为遏制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我市启动“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活动,要求各学校严肃处理实施欺凌的学生,对涉嫌违法犯罪的,移交公安机关。
D.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设立雄安新区是继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又一历史性战略选择。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D.我不揣简陋,寄来拙作,请编辑斧正。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限时规范训练20 语基+语用+文言文+名句(含解析)

训练20 语基+语用+文言文+名句(时间:45分钟赋分:45分)一、基础知识(9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记者在售楼部看到,该楼盘优惠均价为5 200元/平方米,但前来售楼部看房的人寥寥无...几.,大多数人在索取资料后便匆忙离开了。
②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之后,立刻有人甚嚣尘上....,说屠呦呦“不够淡泊名利,有人格缺陷”。
③我常常挤在人群中,静静地看着炫目的烟花盛放,那一朵朵尽情绽放的烟花美轮美奂....,就像人们脸上收不回的幸福笑容,美丽动人,充满活力。
④王珞丹是个胸.无城府...的年轻演员,从她出道到现在,她得到了许多光环,可是她的出言无忌,却给她惹来了很多麻烦。
⑤山东旅游注重文化与旅游结合,精心打造“好客山东”品牌,“孔子从这里诞生”“泰山在这里崛起”等品牌应运而生....,异彩纷呈。
⑥山西的煤老板们拥有巨大的财富,其中很多人开百万豪车,住千万豪宅,一饭千金....,却从不资助任何公益事业。
A.②④⑥B.①④⑤C.①③⑥ D.②③⑤解析:选B。
②“甚嚣尘上”,形容喧闹、杂乱的样子。
不合语境。
③“美轮美奂”,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
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适用对象错误。
⑥“一饭千金”,比喻重重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此处属于望文生义。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口生态失衡会破坏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和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因此,我国人口发展方式需要实现由数量控制型到生态优化型的战略转变。
B.“互联网+”本身是开放的产物,生物链和产业链开放,技术和资源共享,激发了人们创新创业的激情,催生了互联网经济现象的出现。
C.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对劳动力数量逐渐减少的现实,不再是国家简单地依靠大量的劳动力,而是用质量的提升来弥补数量的短缺。
D.按照法律规定,从事食品经营需要获得许可,但是目前一些网络食品经营者并没有取得资质,今后需要加大在这方面的规范和管理。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高效循环天天练3 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鉴赏+名篇名句默写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效循环天天练3 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鉴赏+名篇名句默写千万碰不得,否则会让你的努力____________!②可下半场的最后5分钟内,我们差点将全场的努力____________,所以说我们要拿下一场比赛还是要在5分钟之后才能确保,在最后5分钟内,对手有3次很好的机会,如果我们想要成为“英东杯”冠军,就要避免这些状况。
③这90户业主不肯退铺,让大华公司以回购商铺的方式解决大润发购物中心困境的努力____________。
A.毁于一旦功亏一篑前功尽弃B.前功尽弃功亏一篑毁于一旦C.功亏一篑前功尽弃毁于一旦D.前功尽弃毁于一旦功亏一篑解析:毁于一旦:于,在;一旦,一天。
在一天的工夫全被毁掉。
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一下子被毁掉。
适合②空;功亏一篑: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
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
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适合③空;前功尽弃:功,功劳;尽,完全;弃,丢失。
以前的功劳全部丢失。
也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费。
适合①空。
答案:D2.(xx·广东省五校协作体第一次联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这一APEC北京会议鲜明的主题,体现出中国对亚太持久发展繁荣所作的深入思考和安排。
B.随着“双11”、“双12”、圣诞节、元旦等各个网购高峰的到来,预计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将超过美国至少达140亿件左右。
C.大量案例表明,一些干部蜕化变质,多是从小爱好、小情趣开始的,然后逐渐沉溺于安逸享乐奢靡之中,最终堕落成为腐败。
D.为缓解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各地政府在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同时,也加快了新能源充电站的建设步伐。
解析:A.搭配不当,“深入……安排”,“体现……安排”;B.成分赘余,自相矛盾,至少……左右;C.成分残缺,“堕落成为腐败”,缺少宾语中心词“分子”。
答案:D3.(xx·名校预测卷)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每逢春节等民族传统节日,“舞龙”都是一个备受欢迎的节目。
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解析)必背金词金句成语:①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②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③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④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⑤余音绕梁: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
名句: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语言文字运用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大家都没想到平日看似娇弱的女生,在拔河赛中居然能和男生________,形成激烈的拉锯战。
②一个更有争议的问题在于,人民币何时将成为能够与美元________的储备货币。
③韩国对于活字印刷是做过贡献的,但是他们的这些成就与我国古代对活字印刷的贡献相比,是不能________的。
A.分庭抗礼平起平坐等量齐观B.分庭抗礼等量齐观平起平坐C.平起平坐分庭抗礼等量齐观D.平起平坐等量齐观分庭抗礼解析:平起平坐:比喻彼此地位或权力平等。
分庭抗礼:古代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以示平等。
比喻双方平起平坐,实力相当,可以抗衡。
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分庭抗礼”和“平起平坐”,都有地位平等的意思。
不同:①“平起平坐”含有“权利相等”的意思;②“分庭抗礼”仅用于双方;“平起平坐”也可用于多方。
③“分庭抗礼”比喻互相对立或争权;“平起平坐”不能。
答案:A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亚洲杯冠军争夺战上演,澳大利亚经120分钟鏖战击败韩国队,澳大利亚在归入亚洲足球版图10周年的时间点上首次夺得亚洲杯冠军。
B.黄兴国市长说,天津正积极实施“美丽天津•一号工程”,大力开展“四清一绿”,通过持续努力,切实改善生态环境。
部编版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专项狂练六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含解析)

备考专项狂练六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西安远东一中2019届月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分享经济的诞生,源于社会资源的过剩。
从工业革命时代开始,所谓的“发展”即生产效率提高、投资不断加大,从而带来产量的增加。
这样的“发展”基于一个基本假设,那就是,社会物资是短缺的。
时至今日,工厂里生产出越来越多的东西。
直到某一天,我们发现生产出的东西已经远远大于我们的需要,我们把已经存在的东西重新分配。
此时,物品的“拥有权”和“使用权”可以分离,拥有一件物品的人和使用这件物品的人可以不是同一个人。
这样物资就可以得到更加合理的分配,从而成为一种商业模式:拥有多余物资的人们,可以把物资的使用权让渡给不拥有物资的人,作为回报,后者给予前者一定的报酬,而提供这个服务的平台,也可以从报酬中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
分享经济由此产生。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成熟和迅速普及,分享经济的创业者们,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细分领域的平台,供物资的所有者发布和分享,帮助有需要的人找到物资。
不经意间,我们衣食住行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分享经济的身影。
分享经济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消费方式,在许多领域,也都出现了不同的模式。
那么,分享经济究竟改变了什么呢?首先,它改变了供给端。
分享经济让产品的供给方从机构变成了个人。
比如,原来人们出去旅行,只能住酒店集团提供的酒店,而分享经济让个人房主也可以提供相当于酒店的服务。
原来人们只能坐出租车公司提供的车子,现在则还能坐个人开的私家车。
分享经济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丰富度和个性化水平。
人们旅行的时候可以住各种风格的房子,人们出行的时候可以坐各种不同的车型,遇见各种性格的司机。
如今人们个性化的诉求越来越高,分享经济正好可以满足这一点。
其次,它让个人崛起。
分享经济降低了个人“微创业”的门槛,让人们可以更简单地实现“微创业”——利用业余时间,做个小房主,做个专车司机,都是简单方便的“微创业”。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限时规范训练18 语基+文言文+诗歌+名句(含解析)不分版本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18 语基+文言文+诗歌+名句(含解析)不分版本训练18 语基+文言文+诗歌+名句(时间:45分钟赋分:45分)一、根底知识(9分,每题3分)1.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①这十八个罗汉个个都只有拳头大小,十八个罗汉有的在念经,有的在敲木鱼,有的在打拳……它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②游人熟视无睹....“禁止通行〞的指示牌,据记者现场观察,仅1分钟就有8人骑自行车从此进入公园。
③在第一届国际中学生儒学辩论大赛初选赛上,阳光一中代表队的同学含英咀华....,舌灿莲花,力挫对手,表现优异,取得了良好成绩。
④如果大型国有文化企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主动脉,那么小微文化企业就是我国文化产业的不可等量齐观....的毛细血管。
⑤65岁国家一级演员李淑珍粉墨登场....,重现汉剧《穆柯寨》“招亲〞经典唱段,台下观众看得如痴如醉,喝彩声不断。
⑥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层层带动,就能形成上行下效....、整体联动的总体效应,引领整个学习教育扎实有效展开。
A.①③⑤B.②③⑥C.②④⑥ D.①④⑤解析:选D。
②“熟视无睹〞不能带宾语;③“含英咀华〞,比喻琢磨、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
不用来形容口才好。
⑥“上行下效〞,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学着怎么干,多指不好的事。
2.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有关部门这几年连续出台不少改革举措,特别是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在法律层面保障了教师的利益、权力、责任。
B.用积极心态看待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速变化,采取积极行动适应经济开展新常态,推动中国经济始终沿着增速合理、结构优化的轨道。
C.像中国这样一个开展中的大国,在城镇化、工业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能够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取得目前的成就,在世界上是少有的。
D.一些政府部门急功近利,在推动科普创作时只注重成果的短期效果,而无视需要下大力气攻关的科普创作理论研究难以获得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36 语基+文言文+诗歌+名句(时间:45分钟赋分:45分)一、基础知识(9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两位进城打工的农民遭到保安人员的非法拘押和刑讯逼供,他们在被毒打后忍无可忍....,不得不承认偷了商场的物品。
②美国UIGO科研团队宣布,他们发现了来自13亿光年外的引力波,引力波与阿尔法射线、贝塔射线一样,无声无臭....,看不见,摸不着。
③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警方顺藤摸瓜....寻找在幕后操纵的黑手,最终全面破获了这起产供销一条龙的制贩毒大案。
④西昌是攀西地区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也是攀西资源综合开发的重点区域,不言而喻....,这里开发潜力巨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⑤供给侧改革是对过去30多年改革注重需求端的重大思路调整,绝非一项短期政策变化,而是一项长期经济改革,实践中不可能一挥而就....。
⑥春节刚过,医院号贩子又死灰复燃....,北大口腔医院、同仁医院、北京妇产医院等医院的号贩子准点“上班”了,而且明目张胆,不避保安。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⑤⑥ D.③④⑥解析:选B。
无声无臭:形容人没有名声或事情没有消息,此处望文生义。
一挥而就: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此处不合语境。
死灰复燃:比喻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用以指坏事,此处使用对象错误。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历史表明,尊重对手,平等待人,学会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对话,共同应对生活面临的挑战,是文明应有的内涵。
B.政府应从社会保障机制上下工夫,扶持和引导那些暂时不能自立的社会群体,让他们尽快摆脱对老人的生活依靠和经济依赖。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把持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向,以改革发展为出发点,在实干中把现代化建设蓝图逐步化为现实,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
D.只有领导干部具有了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政治信念,立志改革开放,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做出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解析:选B。
A项成分残缺,应在“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对话”前加介词“同”。
C项搭配不当,应把“把持”改为“把握”。
D项语序不当,“领导干部”应放在“只有”前面。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__①__色彩方面,__②__将计算机精简指令技术应用于VCD显示解码输出,__③__采用了32位中央处理器,__④__使电脑VCD__⑤__完全支持24位、16兆色真彩的多媒体软件。
__⑥__,有人认为这是软件开发的核心技术。
解析:选D区别:表时间,“从”表示时间的起点,“在”表示某一时间;表处所,“从”表示通过某地,“在”表示处于某地。
其他几组关联词语也是大同小异,“异”的角度、程度、范围、方面可能不同。
平时就要注意辨析,而且要积累,这样就能提高运用关联词语的能力。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19分)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
登嘉靖三十二年进士。
辽抚.李秋免,大学士高拱欲用学颜,或疑之,拱曰:“张生卓荦倜傥,人未之识也,置诸盘错,利器当见。
”侍郎魏学曾后至,拱迎问曰:“辽抚谁可者?”学曾思良久,曰:“张学颜可。
”拱喜曰:“得之矣。
”遂以其名上,进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
辽镇边长二千余里,城寨一百二十所,三面邻敌。
官军七万二千,月给米一石,折银二钱五分,马则冬春给料,月折银一钱八分,即岁稔不足支数日。
自嘉靖戊午大饥,士马逃故者三分之二。
前抚王之诰、魏学曾相继绥辑,未复全盛之半。
继以荒旱,饿莩枕籍。
学颜首请振恤实军伍招流移治甲仗市战马信赏罚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战守具悉就经画。
建州都督王杲①以索降人不得,入掠抚顺,守将贾汝翼诘责之。
杲益憾,约诸部为寇,副总兵赵完责汝翼启衅,学颜奏曰:“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
臣谓宜谕王杲送还俘掠,否则调兵剿杀,毋事姑息以蓄祸。
”赵完惧,馈金貂,学颜发之,诏逮完,而宣谕王杲如学颜策。
诸部闻大兵且出,悉窜匿山谷。
杲惧,十二月约海西王台送俘获就款,学颜因而抚之。
时张居正当国,以学颜精心计,深倚任之。
学颜撰会计录以勾稽出纳。
又奏列清丈条例,厘两京、山东、陕西勋戚庄田,清溢额、脱漏、诡借诸弊。
又通行天下,得官民屯牧湖陂八十余万顷。
民困赔累②者,以其赋抵之。
自正、嘉虚耗之后,至万历十年间,最称富庶,学颜有力焉。
学颜八疏乞休,许致仕去。
卒.于家。
(选自《明史·张学颜传》,有删改)【注】①王杲:明朝末期建州女真头领。
②赔累:赔钱亏累。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学颜首请振恤/实军伍/招流移/治甲仗/市战马/信赏罚/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战守具悉就经画。
B.学颜首请振恤实军/伍招流移/治甲仗/市战马/信赏罚/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战守具悉就经画。
C.学颜首请振恤实军/伍招流移/治甲仗/市战马/信赏罚/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战守具悉就经画。
D.学颜首请振恤/实军伍/招流移/治甲仗/市战马/信赏罚/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战守具悉就经画。
解析:选D。
可在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动词短语断句。
原文标点为“学颜首请振恤,实军伍,招流移,治甲仗,市战马,信赏罚。
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战守具悉就经画”。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
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C.黜:指罢免官职,古代表示罢免官职的词还有夺、除、免、去、废等。
D.“卒”:专用于指大夫或相当于大夫及其以上的高级官员的死。
唐代以后则用作“死”的通称。
其它意为“死”的词还有崩、薨等。
解析:选C。
C项“除”指任命、授予官职,而不是“罢免官职”。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张学颜深得有关官员赏识。
大学士高拱推荐张学颜任辽地巡抚时,得到了其他官员的一致认可,于是高拱把张学颜的名字呈上去,升任右佥都御史,任辽东巡抚。
B.张学颜敢于治理,恪尽职守。
辽地边境线长,兵马耗费粮草很大,无法支撑,大饥荒使兵马损失惨重,张学颜采取多个措施,巩固边防。
C.张学颜正直敢言,忠于国家。
女真首领王杲想聚众作乱,张学颜上奏请朝廷不要姑息王杲,皇帝下令逮捕赵完,而发布命令给王杲,按照张学颜的计策办。
D.张学颜上奏测量土地的条例,治理庄田,清理各种弊端;对陷入困境的百姓给予关照。
明朝被认为最富裕的时期,他出过力。
解析:选A。
A项“得到了众官员的一致认可”错,原文“大学士高拱欲用学颜,或疑之”是说有人怀疑张学颜(的能力)。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张生卓荦倜傥,人未之识也,置诸盘错,利器当见。
(5分)译文:(2)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
(5分)译文:解析:这两句话翻译的重点是:“卓荦倜傥”,才能卓越、风流倜傥;“盘错”,错综复杂的局面;“利器”,比喻才能;“见”,通假字,表现出来。
“人未之识也”,宾语前置句。
“却”,拒绝;“伸”,伸张;“苟”,假使;“罢斥”,被贬官;“主”,掌管、主导。
答案:(1)张先生卓越出众,人们还没有了解他,把他放到复杂环境中,(他的)杰出的才能就会显露出来。
(2)贾汝翼拒绝王杲赠送礼品,惩罚王杲违抗命令,实在是伸张了国威,(贾汝翼)如果因为这个而被罢免,这是升降边将都由敌人主导了。
【参考译文】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
考中嘉靖三十二年进士。
辽地巡抚李秋被免职,大学士高拱想用张学颜,有人怀疑张学颜(的能力),高拱说:“张先生卓越出众,人们还没有了解他,把他放到复杂环境中,(他的)杰出的才能就会显露出来。
”侍郎魏学曾稍后到达,高拱迎接并问:“谁可以担任辽地巡抚?”魏学曾思考很久,说:“张学颜可以。
”高拱高兴地说:“相契合了。
”于是把张学颜的名字呈上去,升任右佥都御史,任辽东巡抚。
辽东镇边界长二千多里,城寨有一百二十所,三面与敌人相邻。
官兵七万二千人,每月供给大米一石,折合银子二钱五分,马匹冬天、春天供给草料,每月折合银子一钱八分,即使年成好也不够维持几天。
从嘉靖戊午年大饥荒,三分之二的士兵、马匹逃走死亡。
前任巡抚王之诰、魏学曾相继安抚集聚,没有恢复全盛时期的一半。
接着由于饥荒、旱灾,饿死的人很多。
张学颜首先请求救济,充实军队,召回流亡迁徙的百姓,整修兵器,购买战马,严明赏罚。
罢免几个懦弱的将领,创建平阳堡来沟通两河,把游击巡逻之军迁移到正安堡来保卫镇城,进攻守卫的器械全部加以经营谋划。
建州都督王杲因为向投降的人索要财物而没有得到,就进入抚顺抢劫,守将贾汝翼指责他。
王杲更加恼怒了,约了各部落做强盗,副总兵赵完指责贾汝翼挑起事端,张学颜上奏说:“贾汝翼拒绝王杲赠送礼品,惩罚王杲违抗命令,实在是伸张了国威,(贾汝翼)如果因为这个而被罢免,这是升降边将都由敌人主导了。
我认为应该命令王杲送还俘虏掠夺去的人和物,否则调兵剿灭他,不要姑息而积下祸患。
”赵完害怕,赠送金貂给张学颜,张学颜揭发他,皇帝下令逮捕赵完,而发布命令给王杲,按照张学颜的计策办。
各部落听说大军将要出动,都逃窜藏匿在山谷。
王杲害怕,十二月约了海西王台送还俘虏、物资讲和,张学颜因此安抚他。
当时张居正掌握国政,认为张学颜精于心计,十分倚重信任他。
张学颜写了会计录用来查考核算出纳。
又上奏一条条详细地测量土地的条例,处理两京、山东、陕西功臣皇族的庄田,清理超额、脱漏、假借各种弊端。
又贯彻到全国,获得官民屯牧湖陂八十多万顷。
百姓穷困赔钱亏累的,用湖陂赋税来抵偿。
从正德、嘉靖耗费亏空以后,到万历十年,被认为最富裕,张学颜出过力。
张学颜八次上疏请求退休,朝廷允许他退休回去。
在家中去世。
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清诗,完成8~9题。
(11分)扬州访汪辰初钱澄初【注】关桥乍泊旋相访,问遍扬州识者疏。
市井草深寻巷入,江城花满闭门居。
僮惊客到饶蛮语,箧付儿收只汉书。
我过七旬君逾八,笑啼同是再生余。
【注】钱澄初:在明末曾从事抗清斗争,失败后归隐田园。
这首诗写诗人自家乡安徽桐城往扬州拜访当年的抗清战友汪辰初,此时汪辰初也过着隐居生活。
8.诗中“草”和“花”这两个意象有什么作用?(5分)答:解析:此题考查鉴赏景物形象的作用。
“草”要结合“市井草深寻巷入”,写荒芜居处和寂寥人生;“花”结合“江城花满闭门居”,反衬隐居之深。
昔日“歌吹是扬州”,今日“草花”满市井,可见昔盛今衰的沧桑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