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第六章 文字

合集下载

《语言学概论》第6章文字学

《语言学概论》第6章文字学

《语言学概论》第6章文字学第6 章学第一节和文字学一、文字的性质(一)文字和字符文字(character,writing)是记录语言的视觉符号系统。

文字是以字符(graphic sign,graph)为元素构成的符号系统。

文字的基本书写单位是字符(字或母字) 字符的主要特征是能代表某种具体的语言单位,包括音素(音位)、音节、语素、词等。

不代表语言单位的符号不是字符。

如交通标志、商品包装上图形标记等。

字符除了包括字母和字以外,还包括一些特殊符号,如阿拉伯数字、科学符号、标音符号(如国际音标、汉语拼音、注音字母等)、标点符号等。

广义的文字包括这些特殊符号文字有三个要素:音、形、义。

我IЯ (二)文字和语言文字和语言是两种现象,它们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

联系:文字和语言都是符号系统。

都没有阶级性。

1/ 13都是交际工具。

区别:1.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

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

语言不依赖于文字,没有文字,可以有口头语言。

但没有无语言作为基础的文字。

2.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只是辅助性交际工具。

3.语言有其自身发展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语言是渐变的。

而文字可以因势利导加以改革,文字是可以突变的。

4.语言是全民的而文字并不是全语言社团成员都能掌握。

文字对语言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首先,文字将语言的听觉符号转变为视觉符号,扩展了语言的功能和使用范围。

文字弥补了语言时地的局限性,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展了语言的交际功能。

书面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或减少方言间的语音障碍,扩大了语言的交际范围。

其次,文字不只是记录语言,还能积极促进语言的发展。

用文字写成的书面语是经过推敲、提炼、加工的,书面语一般比口头语更严密简洁,语汇更丰富,语法更规范。

文字与语言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

一种文字系统可以记录不同的语言系统.同一种语言系统又可以采用不同的文字系统。

如2/ 13日语、朝鲜语、越南语原来都用汉字. 二、文字的类型文字可以从不同角度分为各种不同类型。

语言学概论6文字

语言学概论6文字

(2)汉字具有超方言的功能。 (3)汉字具有更强的超时间性。 (4)汉字记录了丰富的文本,承载着丰 富的文化遗产。 3、汉字仍须改进 汉字仍须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整理, 做到“ 做到“字有定量,字有定形,字有定音, 字有定序” 字有定序”。使汉字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第三节 书面语
一、口语和书面语 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口语的加工 形式。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口语和书面语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的风格变体。 汉语书面语可以直接引用古代的说法。还可以推 广到不同的方言地区。 书面语也可以见于口语。 书面语和口语应该两条腿走路,同时并用。
纯表音文字 (1)音节文字(日文字母) (2)音位文字 (1)音节文字 (1)音节文字
定义: 以音节为最小的书写单位,一个符号就表示一个音节. 定义: 以音节为最小的书写单位,一个符号就表示一个音节. 这种文字典型的代表是日语的“假名” 这种文字典型的代表是日语的“假名”. あいうえお かきくけこ さしすせそ たちつてと なにぬねの はひふへほ
(2)音素(位)文字 (2)音素(
定义: 以音素( 为书写单位, 定义: 以音素(位)为书写单位,一个符号表示 一个音素( ).它又分两个小类: 一个音素(位).它又分两个小类: 1 辅音文字 音素(位)文字只表示辅音,不 音素( 文字只表示辅音, 表示元音,根本没有表示元音的字母, 表示元音,根本没有表示元音的字母,这种文字 就是辅音文字. 古希伯来文就是此类. 就是辅音文字. 古希伯来文就是此类. 2 元音辅音文字 这种文字的字母有表示 辅音的,也有表示元音的, 辅音的,也有表示元音的,不再靠附加符号表示 元音或用辅音字母表示元音. 元音或用辅音字母表示元音.现代印欧语系中的 文字基本上均属此类. 文字基本上均属此类.

语言学概论,第六章第一二三节

语言学概论,第六章第一二三节

阿拉伯 文字
阿拉伯文 样品
音节文字
定义: 以音节为最小的书写单位,一个符号 就表示一个音节. 这种文字典型的代表是日语的“假名”. あいうえお かきくけこ さしすせそ たちつてと なにぬねの はひふへほ
音节 文字---日语 中 的 假名
んゎらやまはなたさかぁ ぃりぃみひにちしきぃ ぅるゅむふぬっすくぅ ぇれぇめへねてせけぇ をろょもほのとそこぉ ンワラャマハナタサカゔ ィリィミヒニチシキィ ゥルュムフヌツスクゥ ェレェメヘネテセヶェ ヲロョモホノトソコォ
实物 记事:结绳 和 刻木
傣族 刻木 记事
结绳 记事
贝带 记事
傈僳族 刻木 记事
德昂族 结绳 记事
拉祜族 竹片 记事
第二节 文字的基本性质与文字的产生
二、图画记事:文字产生的前身 1、图画记事表达的信息更加丰富(数量——事件) 2、图画记事用一些约定俗成的图形来表达特定的名 物,也常使用一些与现实实物外形相似的简单图形 来表示事物。 记事图画还不是文字。
东巴 文字 书法
第三节 共时文字系统的特点及分类
一、从文字的次小单位看文字的共性和分类
任何文字系统都有一级单位对应于语言中的
音义结合体。这是所有语言的共性。
第三节 共时文字系统的特点及分类
二、从文字的最小单位看文字的不同类型
根据字符与所记录语言的关系,可以把文字
分为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
四、汉语和汉字的关系 2、汉字往往可以通过字形确定义类。 例如:姐、姑、姨、她 注意:不要因为有些汉字可以通过字形断 定义类而认为汉字可以独立于汉语而称 为一种独立的交际工具。汉字和其他拼 音文字一样,每个汉字都必须有确定的 读音,并通过读音确定是语言中的哪一 个语素或词,其字义才能确定下来。

语言学概论第六章

语言学概论第六章

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三.问答题1.简述文字的作用。

文字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文字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突破了有声语言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扩大了语言交际的范围。

(2)文字是人类积累知识的工具和传播科学的媒介。

文字产生以前,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经验和知识只能通过口耳相传,而文字产生以后,前人的创造性成果可以通过文字记载下来,变成我们今天生活的基础,人类能更好地总结生产经验,发展科学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创造丰富的文化艺术。

人们不仅可以通过文字文本进行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交流,大容量地传承文化,而且加深了思考的深度。

有了文字,人类才有了历史,文字是人类由蒙昧走向文明的标志。

(3)文字导致了书面语的产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文学语言的形成和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

(4)文字是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绝好材料,是文化的活化石。

文字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古代社会的生活、历史通过文字记载得以保存下来,同时我们又可以透过文字本身看到古代社会生活的多方面的情况,因为文字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古代社会遗留下来的活化石,古人的思维方式、认知水平等也必然在文字中有所反映。

2.简述汉字和拼音文字的差异。

1、从记录语言单位的大小看,音位文字通过为音节制定符号来记录语言,拼音文字、英文、俄文就属于这种文字.而汉字记录的不是音节或音位,而是词或者语素.在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占优势,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汉字记录的是一个词,也是一个语素.在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占优势,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汉字记录的是一个语素,不见得是一个词.所以现代汉字可以称为语素文字或语素——音节文字.2、从记录语言的文字的字符看,拼音文字为表音文字,它和以汉字为代表的表意文字的不同在于为文字所制定的字符的性质不同.字符大体上可分为3类,即意符、音符、记号.与文字所代表的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在语音上有联系的是音符,在意义上和语音上都没有联系的是记号.音位符号或音节符号仅仅同语音相联系,做为字符来讲,是音符,毫无意义可言,所以说是表音的.意符是构成汉字的最基本的符号,是独体的表意字,与语音没有联系.汉字的音符都是“借音符”.汉字在隶变以前,主要由意符和音符构成,记号为数极少.隶变以后,字形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独体表意字作为字符大都丧失了原来的表意作用,变成了记号.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少字形、字意、字音起了变化,致使意符、音符丧失了原有的表意、表音作用,成为记号.但这并不妨碍占汉字绝大多数的合体字仍然是由意符和音符构成的.把隶变前的古汉字称为意符音符文字,隶变后的今文字称为意符单符记号文字,或简称意符音符文字.3、从记录语言的方法看,文字体系中拼音文字属于表音体系,是根据语音构形的文字体系.汉字是表意体系,指仅仅根据意义构形的文字体系,字形与声音没有直接的联系.3.简述独立的文字体系必须具备的条件。

语言学概论 自学笔记 第六章 文字

语言学概论  自学笔记   第六章  文字

第六章文字一、名词解释1.文字2.字符3.意符4.音符5.记号6.自源文字7.他源文字8.单纯字符9.复合字符 10.词语文字 11.语素文字 12.音节文字 13.音位文字 14.表意文字15.表音文字 16.意音文字 17.假借字 18.楔形文字 19.象形字 20.指事字、会意字21.“六书” 22.独体字23.合体字、偏旁、形旁、声旁24.字符的书写规则 25.“文字的创制”26.语言规划二、简答和论述1.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2.简述字符的类型。

3.谈谈自源文字是如何表音的?4.举例说明音符最初都是由已有的意符转化而来的.5.“自源文字”与“他源文字”的区别。

6.简述划分文字类型的标准。

7.应该如何看待一些表示比较复杂意思的图画以及夹杂一部分字符的图画跟文字的关系?8.如何正确认识汉字的类型?9.汉字是不是音种语素文字或语素一节文字?请谈谈你的看法。

10.文字和语言的关系.11.语言对文字的影响.12.文字对语言的影响.13.简要说明不少人将文字和书面语等同起来进而把文字和语言等同起来的原因?14.文字起源于图画和契刻.15.结绳跟文字的起源没有直接的关系.16.古苏美尔文字的情况.17.古埃及文字的情况.18.腓尼基人借用古埃及文字创造了最早的辅音文字.19.“辅音文字”的起源。

20.试述“音位”文字的发展过程。

21.汉字的形旁跟表意字符的区别.22.汉字的声旁跟表音字符不完全相同.23.汉字字体的演变.24.汉语字符组合规则.25.应该如何看待“文字发展三阶段论”的观点.26.非洲一些新兴国家创制文字的情况.27.新中国为少数民族语言创制文字的情况.28.文字改革的类型.29.文字的创制有哪些值得注意的问题?30.文字创制的目的。

31.应该如何对待文字改革?32.文字改革与创制文字的异同。

33.在现代汉语中,诸如“日、山、火、象”这样的字很多。

这些字的共同特点表现在它们的字形与其所表示的意义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语言学概论--第六章 文字

语言学概论--第六章 文字
第六章 文字
1. 解释“字符”
答:字符即文字符号,是文字的最基本的单位,是直接跟某种语言单位相联系的符号。
2. 解释“他源文字”。
答:他源文字是在已有的别的文字的基础上创制的文字。
3. 解释“复合字符”。
答:复合字符是由单纯字符组合而成或由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再组合而成的字符。
4. 解释“表意文字”。
答:表意文字即全部字符都是意符的文字。
5. 解释“意音文字”。
答:意音文字即一部分是意符,一部分是音符的文字。
6. 所有的书写符号都是文字吗?
答:文字是用来书写某一种语言单位的符号,如果不是用来书写某一种语言单位的符号,即使表示一定意义,也不是文字。如红绿灯不直接与哪个语言单位对应,所以是一种符号,但不是语言符号,因而也不是文字。旗语、莫尔斯电报代码则不同,它们直接代表文字符号,可以说是文字的符号,所以是语言的符号。
10. 简答“文字的创制”含义。
答:文字的创制指现代社会里为没有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特别是政府或语言学家为没有文字的民族创制文字,不涉及历史上各种民族语言的文字的创制过程。
11. 简答文字改革的类型有哪些情况。
答:文字改革的类型有三种情况:(1)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不变,只是对正字法的个别规则和个别字符进行调整。(2)整个文字类型不变,但是字符类型变了,如1928年土耳其进行的文字改革,几个月内,用拉丁字母拼写的新土耳其文全面替代了用阿拉伯字母拼写的旧土耳其文。(3)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都变了。如越南原来使用汉字作为他们的表意文字,现在改用拉丁字母的表音文字。
8. 现代汉语中的“文字”含有那些义项?
答:(1)书写或记录评议的符号,也说“字”或“字母”。如汉字,英文字母。(2)语言的书面形式或书面语,如中文、英文等。(3)文章(多指形式方面)。

语言学概论--第六章 文字

语言学概论--第六章 文字

语言学概论
9
• 二、完善和扩大语言交际功能的书写符号系统 • 语言是一种符号体系,语言符号的物质形式就 是语音。语音同其他音响形式一样,延续的时间是 短暂的。当我们说完一句话,语音一落,这句话随 即就消失了。当然,我们可以把某个人说过的话储 存在记忆里,但人的记忆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也不 能做到像录音机那样准确无误。要把某人说过的一 大段话毫无差错地记住,是非常困难的,即使暂时 记住了,过一段时间也会忘记。有时很简单的一句 话,过后要复述时也往往走样。在文字诞生以前, 人们主要依靠语言来一代一代传递过去的历史、文 化遗产和劳动经验等等。这种口耳相传的方式显然 有很大的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局限性。
语言学概论 15
第二节 文字的符号和类型
• 一、字符 • 字符也就是文字符号,是文字的最基本的单位, 也就是直接跟某种语言单位相联系的符号。 • 各种文字的字符,大体上可以归纳成三类,即 “意符”、“音符”和“记号”。 • 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 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如汉字“镜”当中的 “金”,“符”字里面的“竹”。在语音上有联系 的是音符,如“驱”字里面的“区”,“愈”当中 的“俞”。在语音和意义上都没有联系的字符是记 号。记号往往来源于原始的契刻符号,(鲁宾孙漂 流记里的星期五)如“一”、“二”、“三”等等; 记号也可以是硬性规定的,如现代简化字“环”里 面的“不”,“鸡”里面的“又”,“动”里面的 “力”,“烛”里面的“虫”,等等。
语言学概论 3
第一节 文字的性质
• 一、标记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 世界上有众多的文字,不管以何种形式出现, 都是用来标记语言的。存在没有文字的语言,但不 存在不标记任何语言的文字。我国十万人口以下的 少数民族,多数民族处于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民 族文字的状态。我国已正式使用和经国家批准推行 的少数民族文字有19种,它们是蒙古文、藏文、维 吾尔文、朝鲜文、壮文、哈萨克文、锡伯文、傣文、 乌孜别克文、柯尔克孜文、塔塔尔文、俄罗斯文、 彝文、纳西文、苗文、景颇文、僳僳文、拉祜文和 佤文。 •

《语言学概论》第六章文字教学课件

《语言学概论》第六章文字教学课件

• 第三,随着文字发明,逐步出现了 书面语和口语对立,这为语体的分 化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 第四,不同类型的文字系统与口头 语言系统的语音、词汇、语法等结 构部分有不同的对应关系,这样, 对这些结构部分以及整个语言的发 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 (2)文字的出现对于人类社会的 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 首先,文字满足了日益纷繁的社 会生活的需要,包括国家和社会 的治理中法律条令的制定和颁布, 以及生产和分配流通领域中的经 营管理和书信往来等。
• 第三、文字能促进思维的发展。 有了文字,古今中外的人类实践 的各种经验都可以成为大脑在异 时异地、多次反复地、立体化加 工的原料。这对于大闹的思维能 力是一种不断的再训练,有利于 不断地提高脑力的素质和潜力。 知识与思维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文字对 于社会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因为现代社会中通过文字掌握科 学文化的人越来越多。科学技术 的不断发展虽然提供了广播、电 视、录音等克服语言时空局限的 手段,但是它们并不能取代文字。
• 文字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和重要作用。 • (1)从交际层次看,扩大和完善了语言的交际功能。 • 文字的发明克服了语言传达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 使一发即逝的语言可以“传于异地,留于异时”。 • (2)文化遗产和科学知识层次来看,文字是人们积累文 化遗产和传播科学知识的媒介。 • 文字的出现为人类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更好的手段, 使人类的历史得以长久流传,人类的创新知识和经验得以 积累增加,使人类由原始蒙昧状态进入了文明状态。 • (3)从整个人类的发展历史看,文字能促进思维的发展, 文字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 可以说,在人类文化的演进过程中,语言的出现是第一 个里程碑,它使得人类脱颖于动物。文字是第二个里程碑, 它使人类由原始社会进人文明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2)音位文字(音素) 字母代表音位,既有表示辅音音位的 字母,也有表示元音音位的字母。 音位文字只需要几十个字母就可以拼 写语言中全部音节,进而书写全部的 词和句子。 音位字是文字体系中最简明、最方便 的文字。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表音文字的特点: 表音文字是文字演变到后期的产物,语 音中的音节\音素(位)有限,表音文字用几十 个笔画简单的记音符号,就可以记录很多的 词语,以简驭繁,比表意文字简单易学,简便 易用,简明易读。 现在世界上使用的绝大多数文字都是 表音文字。
第六章 文字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雨水润肥土地
玛雅文字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楔形文字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文字跟图画有什么区别? 什么样的图画才能成为文字?
2012-2013下学期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和发展
文字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社会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社会的需要是文字产生的前提;
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历史,而文字只有 几千年的历史; 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记事的方式大致 可归为两类,一种是实物记事,一种是 图画记事。
2012-2013下学期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第三节 文字改进和改革
20世纪50年代,我国改革 了壮文、纳西文,将之拼音化。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Cunghgoz Yinzminz Yinzhangz it bak maenz 100元 haj cib maenz 50元 ngeih cib maenz 20元 cib maenz 10元 haj maenz 5元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2、图画记事
把图形简化,一个图形记录语言中的一个 语素或词,那就产生了真正的文字。所以 说,记事的图画是文字的前身。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印第安人请愿书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墨西哥危岩警示画
你知道哪些象形字和会意字?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汉字起源于原始图画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奔 ,走也。从 , (贲省声)。(《说文解字》)

2012-2013下学期
金文 语 言 学 概 论
小篆

,择菜也。(《说文解字》)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纳西拼音文字
1957年3月,设计了一种以拉丁 字母形式为基础的纳西拼音文字 方案,以丽江县城大研镇的语音 为标准音。
件。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注意:
实物记事和图画记事,都是为了帮助 记忆,和语言没有直接关系; 记事图画虽然是象形文字的先驱, 但它本身还不是文字; 当记事图画成为约定俗成的符号, 具有相对固定的形体,并且跟语言中 的词语相联系时,才可能转变成文字。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人类文字的起源,大 概经历了哪些阶段?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口语记事
实物记事 图画记事 文字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独立的文字体系必须具备的条件
1、把整幅画简化或拆散为单个图形,一个图 形跟语言里的一个语素或词相当。 2、这种图形可以重复使用而表达的意义不变。
3、把这些图形做线性的排序,依照它们的顺 序念出来,也就是语言里词的顺序,顺序不 同,意思也就不同。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初 吹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汉字流变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汉字流变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2. 第二个阶段是表意—表音字 的出现。 思考: 由象形字和会意字构成的 表意字有什么弱点?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二、文字的发展 从造字方法考察,文字的发展的三个阶段: 表意——表意兼表音——表音
两大文字体系 意音文字 表音文字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意音文字的特点:
字量多,既有表意符号,又有表音符号, 字的笔画比较复杂。比如: 古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 古埃及文字 汉字
语言学概论
二、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
文字用“字形”通过“读音”和 语言的语素或者词产生联系。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不同的文字的区别就是“形、音、 义”关系的不同,文字记录语言 的方式不同,就产生不同的文字 体系。 文字的特点要受语言特点的制 约。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古埃及文字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1. 第一个阶段是由记事图画直接发展 出来的象形的表意字,可以分成象形 字和会意字两种情况: 象形字是用和事物相似的图画来指称 与该事物相关的语素或词; 会意字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象形图 画或指示符号来表达某个词。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目前还不需要对汉字进 行拼音化改革。
汉语语素数量比音节数量要多,汉字 能区别同音语素; 汉语方言区多,普通话不普及,汉字 能沟通方言; 汉民族历史文化悠久,汉字承载的文 化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汉字也曾经面临文字改革, 有学者提出过进行拼音化,但是 最终没有实现。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表意文字体系和表音文字体系之 间的更换是根本性改革;这种情 况往往多是从表意文字改为表音 文字。 这类改革难度比较大,因为涉及 到古代文献的转写和文化传统的 保存等问题。
北美印第安Ojibwa部落一 封情书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解读:
熊:发信人(女子) 泥鳅:收信人(男子) 十字架:表示信奉天主教 小屋里一只招呼的手:表示这是 发信人的住处 三个湖泊:提示如何从收信人住 处到达发信人住处。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国内少数民族用图画记录传递信息的实例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二)汉字和汉语的关系
汉字与汉语的特点是相适应的。
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主要形式,虽然 一个音节不是固定地表示某个语素, 还有许多同音语素,但语素的单音节 形式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汉字也是记录音节的,一般而言是 一个字独立地表示一个音节,也正 好记录一个语素,与汉语语素的特 点相适应。 同时,由于汉字与语素基本上对应, 而不固定地与某个音节挂钩,所以 正好适应了汉语方言分歧的特点, 使得汉字具有了超方言的特性。
新疆岩画(局部) 大兴安岭岩画
纳西族的东巴文—《东巴经· 人类迁徙传略》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什么意思?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解读:四川凉山尔苏族沙巴巫师占卜

中央的图狗:表示这一天属狗。 左下角:表示早晨有雾。 左中:盛酒器,表示这一天是吉利的日子。 左上角:三颗星星,黑色表示死了。 右上角:太阳带有叉,表示天气不好。 右中间:法器 右下:宝刀 表示一整天都不会发生意外事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纳西东文
纳西族有着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表 意的象形文字叫东巴文。 用这种文字记下了不少诗歌、传 说、故事和宗教经典等,但在群众中 未能推广使用。 【改革的必要性】
清代学者陈澧说:“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 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文字者,所以 为意与声之迹也” ——《东塾读书记》卷十一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使一发即逝的语言可以“传于异 地,留于异时”,克服时空阻碍; 文字(书面语)能更好地记录人 类的文化活动;
文字能促进思维的发展。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一、文字的起源 1、实物记事:结绳、信木(讯木、刻木)……
结绳就是在绳子上打结帮助记忆。中国很早之前的《易经》上说:“上古结绳而治,后 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系辞下传),《庄子· 胠箧》中也说“民结绳而用之”。东汉许慎 的《说文解字· 序》上说:“神农氏结绳而统其事。”郑玄《周易注》则说得更具体:“事 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根据记载,古埃及、波斯、古日本都曾有过结绳记事 的阶段。秘鲁的土人用数条颜色不同的绳子平行列在一条主绳上,根据所打绳的位置、数 目来记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人的数量,他们在记帐、人口调查和一些大事活动中使用颜 色、长短、粗细不同的绳子。如用黄色代表黄金,白色代表白银或者和平,绿色代表禾苗, 红色代表战争等。打结表示数字:一个结表示“十”,两个节表示“一百”等。英语的 calculate(计算)这个词源于拉丁语calculus,这个词的意义是“小石子”,这说明西方的 古人用石子作过计算的筹码,是实物记事现象的遗留。 讯木(信木),即在木头上作各种记号如刻上各种线条或插进各种东西,用来记事记 数或用作信物。《北史· 魏本纪》中记载,魏先世“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 文字,刻木结绳而已”,《隋书· 突厥传》记载,当时突厥“无文字,刻木为契。”《五代 会要》也记载“契丹本无文字,惟刻木为信”。中国西南某些少数民族在40多年前还一直 使用刻木记事的方法。 还有用实物来交流的。传说在中国云南的景颇族,如果小伙子爱上一个姑娘,就用树 叶包上树根、大蒜、火柴梗、辣椒,再用线精巧地扎好交给女孩子。树根表示想念,大蒜 表示要女孩子考虑求婚的事,辣椒表示热烈的爱,火柴梗表示男方的态度坚决,叶子表示 有很多话要说。如果女孩子接受小伙子的爱,将原物退回。不接受小伙子的爱,在原物上 加火炭,表示反感。如果姑娘觉得可以考虑接受小伙子的爱,她就加上奶浆菜。这是典型 的用实物来记事的方法。 结绳、刻木和实物交流都是文字产生之前的重要的记事方法,但都有其明显的局限。结 绳的可区别性很低,只能用结大结小来标记大事小事,不同颜色的绳子及结所在位置的组 合最多也就能传递几十种信息,其记事功能比较微弱。刻木在超越空间限制的传递信息这 一点上,功能要大于结绳,但记事功能更弱。实物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更明显,都有很 多不方便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