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减压的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普外科胃肠减压常见并发症分析及护理措施

医生 ,做好抢救准备 。如颅脑损伤的患者出现喷射性呕 吐,可能 的 98例行 胃肠减压 患者 ,出现 的常见并发 症进行 分析 ,并采取
是颅 内压增高 ,应立即遵 医嘱给予脱水降颅压 等处理 ,并详 细 相应 的护理措施。结果 胃管插入 困难、咽部 不适 、口干舌燥、
准确 记录 ,包 括意识 、呼吸 、血压 、脉搏 、瞳孔 、尿量 ,并 做好 配 咳痰 困难、恶心呕吐、入 睡 困难等是 留置 胃管期 间的常见并发
外露 的脏器 回纳 ,以防感染 ,用无菌纱 布覆盖 ,并用三角 巾轻轻
3.5.1 胸外按压用力不当 ,可使肋 骨骨折 。
包扎 。对 于离断 的肢体 ,不得清洗 ,应用无菌纱 布包好 ,放在有
3.5.2 止血带止血 时不可过紧 ,以免引起肢体的缺血坏死 。
冰块 的袋 内。如遇骨折的患者 ,应用夹板 固定 ,以免骨折移位损
பைடு நூலகம்
3_3.1 开放气 道 ,保 持呼吸道通 畅及时给 氧 ,迅速 处理 呼 的面容 ,平静的 目光 ,柔 和的声调 ,同情和关心的态度均可稳定
吸道梗 阻 ,如有 活动的假牙应取 出 ,清 除 口腔及鼻 腔的分泌 物 患者的情绪 ,使之积极主动地配合抢救131。触摸也是增进护患交
及异物 。采用面罩吸氧,氧流量 在 4~6 L/min,头偏 向一侧 ,防止 流 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方式 。通过 对 80例创伤患者的院前急
3.3.4 严密观察 病情变化 ,重 视患者 的主诉 ,进行 多功能
心电监测 ,如 出现面色苍 白,皮肤发绀 ,并有花斑样改变 ,湿冷 ,
【摘 要 】目的 探 讨普 外科 患者 胃肠 减压的常见并发症及
脉搏 细数 ,血压 下降 ,尿量 减少 ,可能有休克发 生 ,应立 即通知 护理措施。方法 对 2012年 6月—2013年 6月我院普 外科收 治
胃肠减压术操作并发症

王红霞
•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尽管新的诊疗技术不断的涌现,然而胃肠减压 术这一沿用了几十年的“古老”方法,仍然是外科常用的主要治疗措 施和护理技术操作之一。胃肠减压术是利用负压吸引和虹吸作用的原 理,通过胃管将积聚于胃肠道内的气体及液体吸出,对胃肠道梗阻病 人可减低胃肠道内的压力和膨胀程度;对胃肠道穿孔病人可防止胃肠 内容物经破口继续漏入腹腔;并有利于胃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的愈合。 因此适用范围很广,常用于肝、胆、胰、脾、胃肠道手术,外科急腹 症,如腹部创伤、肠梗阻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肠穿孔、急性单纯性胰腺 炎及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胆囊炎、急性 胃扩张、胃十二指肠穿孔或出血等,是腹部外科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 此项技术看起来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患 者自身配合及减压装置质量等原因,常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引流不 畅、插管困难、呼吸困难、败血症等等。
• (三)预防及处理 • 1 .对于清醒的病人在插管过程中,耐心向其说明插管的目的和步骤, 告知插管过程中配合的注意事项,(如吞咽的速度、呕吐时的处理办 法等等),医护人员的插管速度尽量与病人的吞咽速度相吻合,以免 胃管在病人的口腔内盘曲;工作中加强责任感,定时检查胃管,及时 发现和纠正滑出的胃管。 • 2 .为昏迷病人插胃管时,插管前先撤去病人的枕头,头向后仰,以免 胃管误入气管;当胃管插入15cm时,将病人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 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顺利通过会厌部,可防 止胃管在咽部或食管上段盘旋。 • 3 .定时更换胃管,以防止胃酸长时间腐蚀胃管,使其变质从而发生 粘连,造成胃管不通畅。
• 三、上消化道出血 • 此类并发症并不多见,但一旦发生后果较 为严重。
三.上消化道出血
• (一)发生原因 • 发生原因多是由于插管动作粗暴或病 人剧烈恶心、呕吐时强行插管,损伤 食道、胃黏膜;胃管附着在胃黏膜上, 负压吸引致使胃黏膜缺血、坏死形成 溃疡所致。
胃肠减压术操作并发症与预防及应急处理

胃肠减压术操作并发症与预防及应急处理一、引流不畅(一)发生原因1.置入胃管时病人的吞咽动作与操作人员送管动作配合不当、送管太急,胃管进入胃内太多造成胃管在胃内盘曲、打结。
2.昏迷病人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对咽部的刺激不敏感,插管时不能配合吞咽,胃管不易进入食管上口,或进入食管后缺少吞咽动作而盘旋在咽部或食管上段。
3.胃管置入过深,多见于胃肠吻合术时,胃管置入吻合口下的肠腔内,致使引流不畅。
4.胃内容物消化不彻底,食物残渣或胃液黏稠、血凝块阻塞胃管。
5.使用时间过长使胃管老化、变脆,管腔内粘连。
6.胃管的前端紧贴胃壁,持续负压吸引时可能发生吸钳现象。
7.减压器故障如胃肠减压装置漏气,失去负压等。
8.患者烦躁不安,胶布固定胃管不牢,使胃管向外滑出脱离胃腔。
(二)临床表现腹胀无缓解或加剧,检查负压引流装置,无引流物引出,或引流物突然减少;引出的胃液明显低于正常胃液分泌量(正常人24小时分泌的胃液量为1200~1500ml);注射器回抽时阻力增大;注气时胃部听诊无气过水音;冲洗胃管,引流量明显小于冲洗量。
(三)预防及处理1.对于清醒的病人在插管过程中,耐心向其说明插管的目的和步骤,告知插管过程中配合的注意事项,(如吞咽的速度、呕吐时的处理方法等等),医护人员的插管速度尽量与病人的吞咽速度相吻合,以免胃管在病人的口腔内盘曲;工作中加强责任感,定时检查胃管,及时发现和纠正滑出的胃管。
2.为昏迷病人插胃管时,插管前先撤去病人的枕头,头向后仰,以免胃管误吸入气管;当胃管插入15cm时,将病人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顺利通过会厌部,可防止胃管在咽部或食管上段盘旋。
3.定时更换胃管,以防止胃酸长时间腐蚀胃管,使其变质从而发生粘连,造成胃管不通畅。
4.对于昏迷、烦躁的病人进行适当的约束,以防止胃管被拔除,减少胃管滑脱。
如因胶布固定不牢引起,可采用一种有效的粘连胃管的方法(见图6-7):将胶布1的部分贴在鼻翼的两侧,将胶布2缠绕在胃管出鼻侧。
胃肠减压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胃肠减压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胃肠减压操作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胃肠道梗阻、术后胃肠道麻痹、急性胃肠扩张等病症。
在进行胃肠减压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患者准备:确保患者处于舒适的体位,解释减压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以获得患者的配合。
2.减压管的选择与放置:选择合适尺寸的减压管,并确保其正确放置在胃肠道内。
3.监测与记录: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记录减压量、引流液的性状和颜色,以及任何不适的症状。
4.保持通畅:定期检查减压管是否通畅,避免管道堵塞。
5.防止感染:保持减压管和引流袋的清洁,定期更换。
6.饮食与水分补充:根据医嘱,患者可能需要暂时禁食或限制饮食,同时要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
7.心理支持: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理解和适应治疗过程。
8.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如发现减压不畅、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应及时处理并通知医生。
9.结束减压:当达到治疗目的或患者状况改善时,可以考虑结束减压操作。
10.健康教育:教育患者和家属如何进行日常护理和观察,以及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胃肠减压健康教育

胃肠减压健康教育
《胃肠减压健康教育》
胃肠减压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程序,用于缓解或预防胃肠道内的气体或液体积聚。
这种程序可以通过口服或鼻胃管进行,有助于减轻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在某些情况下,胃肠减压还可以帮助治疗胃肠道疾病或手术后的并发症。
对于需要接受胃肠减压的患者,医生一般会提供必要的健康教育,以确保患者能够正确理解并配合整个治疗过程。
以下是一些关于胃肠减压的健康教育内容:
1. 程序说明:医生会向患者介绍胃肠减压的程序和目的,包括用具、时间和频率等细节。
2. 注意事项:患者在接受胃肠减压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保持安静、保持身体姿势合适等。
3. 饮食指导: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际情况,提供合理的饮食建议,帮助患者减少胃肠道内的气体或液体积聚。
4. 并发症预防:医生会告知患者接受胃肠减压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并提供预防措施。
5. 注意观察:患者在接受胃肠减压后需要观察自身症状的变化,及时向医生报告任何异常情况。
胃肠减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程序,但患者在接受治疗前需要接受医生的健康教育,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同时,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也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指导,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
胃肠减压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胃腸減壓術操作并發癥的預防及處理引流不暢(一)临床表现腹脹無緩解或加劇,檢查負壓引流裝置,無引流物引出,或引流物突然減少;引出的胃液量明顯低于正常胃液分泌量;注射器回抽時阻力增大;注氣時胃部聽診無氣過水音;沖洗胃管,引流量明顯小于沖洗量。
(二)预防及处理措施1.對于清醒的病人在插管過程中,告知插管過程中配合的注意事項,醫護人員的插管速度盡量與病人的吞咽速度相吻合,以免胃管在病人的口腔內盤曲。
定時檢查胃管,及時發現和糾正滑出的胃管。
2.為昏迷病人插管時,插管前先撤去病人的枕頭,頭向后仰,以免胃管誤入氣管;當胃管插入375px時,將病人頭部托起,使下頷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順利通過會厭部,可防止胃管在咽部或食管上段盤旋。
3.定時更換胃管,以防止胃酸長時間腐蝕胃管,造成胃管不通暢。
4.對于昏迷、煩躁的病人進行適當的約束,減少胃管滑脫。
如因膠布固定不牢引起,可采用一種有效的粘貼胃管的方法。
5.醫護人員熟悉操作技術,確定胃管進入胃腔方可行負壓引流,并注意插入的長度要適中。
6.禁止多渣粘稠的食物、藥物注入到胃管內。
7.如從胃管內注入藥物,需定時用生理鹽水沖洗胃管。
GAGGAGAGGAFFFFAFAF8.如發現胃管阻塞可先將胃管送入少許,如仍無液體引出,再緩慢地將胃管退出,并邊退邊回抽胃液;每天定時轉動胃管,并輕輕將胃管變動位置以減少胃管在胃內的粘連。
9.如確定為食物殘渣或血凝塊阻塞胃管,可用а–糜蛋白酶加碳酸氫鈉注射液從胃管注入以稀釋和溶解粘稠的胃液、食物殘渣和血凝塊。
10.如上述處理均無效,則拔除胃管,更管重新插入。
11.若因胃液過少而不能引出時,可更換體位進行抽吸,對于此類的病人應結合腹部的癥狀來判斷胃腸減壓的效果。
12.胃腸減壓器的位置應低于胃部,以利于引流。
胃腸減壓裝置使用前認真仔細檢查,如發現質量不合格而引起漏氣,則更換胃腸減壓器。
插管困難(一)临床表现插管困難可致鼻黏膜和咽部黏膜的水腫、損傷甚至出血;反復插管引起劇烈的咳嗽,嚴重者出現呼吸困難。
胃肠减压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胃肠减压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胃肠减压术是将胃管插入胃内,利用负压吸引装置通过胃管吸出积聚在胃肠道内的气体及液体,达到减低胃肠道内的压力、缓解腹胀、防止胃肠道容物经破口漏入腹腔、利于胃肠道吻合口的愈合目的的方法。
常用于肝、胆、胰、脾、胃肠道手术,肠梗阻、腹部损伤、肠穿孔等外科急腹症患者。
执行该操作时,有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如引流不畅、插管困难、上消化道出血、声音嘶哑、低钾血症、呼吸困难等,要注意预防,如不慎发生,应正确处理。
(一)引流不畅1.原因(1)胃管在咽部、食管上段或胃内盘曲、打结致引流不畅。
(2)胃管在体外有折叠、受压。
(3)食物残渣、血凝块阻塞胃管。
(4)胃管向外滑出脱离胃腔。
(5)胃管的前端紧贴胃壁,持续负压吸引时可能发生吸钳现象。
(6)胃肠减压装置漏气,失去负压。
(7)胃管老化,管腔内有粘连。
2.临床表现负压引流装置无引流物引出或引流物少,但患者腹胀无缓解或加剧;注射器回抽或冲洗胃管时有阻力。
3.预防(1)操作前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及配合方法(如吞咽的速度、呕吐时的处理方法等),以取得其理解和配合。
操作时医护人员的插管速度尽量与患者的吞咽速度相吻合,以免胃管在患者的口腔内弯曲。
(2)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操作技术,避免胃管插入过长,长度要适中(发际到剑突的长度再插进4~5cm)。
(3)昏迷患者可采用昏迷患者插胃管法。
(4)妥善固定胃管,对于昏迷、烦躁的患者进行适当的约束,防止胃管向外滑出或拔出而脱离胃腔。
(5)定时检查,防止胃管受压、扭曲。
(6)生理盐水40ml,q6h冲洗胃管。
(7)认真检查胃肠减压装置质量,发现漏气及时更换。
选用材质好的胃管,如果置管时间长,每天定时转动胃管,防止胃管在胃内粘连。
4.处理流程出现胃管引流不畅→立即查找并消除影响因素(排除胃肠减压管受压、扭曲、滑出等情况)→调整胃管位置(先将胃管送入少许,如仍无液体引出,再缓缓地将胃管退出,并边退边回抽胃液)→更换体位引流→报告医生→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如确定食物残渣或血凝块阻塞胃肠减压管,可向胃管内注入适量酶溶液如糜蛋白酶、含碳酸的溶液如碳酸氢钠注射液、可乐饮料,以稀释和溶解粘稠的胃液、食物残渣或血凝块;经过上述方法处理无效,遵医嘱拔出胃管重置)→安抚患者及家属→观察病情并做好记录。
胃肠减压的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胃肠减压的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一、引流不畅临床表现: 1. 腹胀无缓解或加剧,检查负压引流装置,无引流物引出或突然减少。
引出的量低于正常量。
2. 注射器回抽阻力大,注气时胃部听诊无气过水声。
处理措施: 1. 对于清醒的患者,在插管前做好解释,心理工作,取的病人的配合。
2. 为昏迷的患者,插管前先去枕,头后仰,当胃管插入15 厘米时,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弧度。
3. 定时更换胃管。
对于昏迷,烦躁的患者进行适当的约束,防止胃管脱落。
4. 如发现胃管阻塞可先将胃管送入少许,如无液体引出,在缓缓将胃管退出,并边退边回抽。
每天定时转动胃管,防止黏连。
5. 胃肠减压器的位置应低于胃部,以利于引流。
二、插管困难临床表现: 1. 插管困难可引起鼻黏膜和咽部粘稠的水肿,损伤甚至出血。
2. 反复插管引起剧烈的咳嗽,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
处理措施: 1. 插管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取得患者的配合。
2. 选择合适的胃管,切记同一患者反复使用。
3. 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
三、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 1. 引流液由墨绿色变成咖啡色,暗红色甚至鲜红色,伴或不伴有呕血。
2. 出血量较大时,患者排柏油样便,严重者有晕厥,出汗和口渴等失血过多的表现。
处理措施: 1. 插管动作要熟练轻柔,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暂停插管。
待缓解后再插入。
2. 负压引流无液体引出时,要检查胃管是否通畅。
3. 如发现引流液为鲜红色,应停止引流,立即汇报医生。
四、声音嘶哑临床表现:主要为声带闭合不全和发音困难。
处理措施: 1. 选择合适的胃管。
2, 。
胃肠减压过程中,嘱患者少说话,使声带得到休息。
3. 出现声音嘶哑,注意嗓音保健,加强口腔护理。
避免刺激性的食物。
五、呼吸困难临床表现: 1. 患者自感呼吸困难,呼吸节律,频率变快及幅度加深。
处理措施: 1. 插管前向患者解释,做好心理工作,取的病人的合作。
2. 插管后要确认是否咋胃内。
病情允许,尽早拔除胃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肠减压的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一、引流不畅
临床表现:1.腹胀无缓解或加剧,检查负压引流装置,无引流物引出或突然减少。
引出的量低于正常量。
2.注射器回抽阻力大,注气时胃部听诊无气过水声。
处理措施:1.对于清醒的患者,在插管前做好解释,心理工作,取的病人的配合。
2.为昏迷的患者,插管前先去枕,头后仰,当胃管插入15厘米时,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弧度。
3.定时更换胃管。
对于昏迷,烦躁的患者进行适当的约束,防止胃管脱落。
4.如发现胃管阻塞可先将胃管送入少许,如无液体引出,在缓缓将胃管退出,并边退边回抽。
每天定时转动胃管,防止黏连。
5.胃肠减压器的位置应低于胃部,以利于引流。
二、插管困难
临床表现:1.插管困难可引起鼻黏膜和咽部粘稠的水肿,损伤甚至出血。
2.反复插管引起剧烈的咳嗽,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
处理措施:1.插管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取得患者的配合。
2.选择合适的胃管,切记同一患者反复使用。
3.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
三、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表现:1.引流液由墨绿色变成咖啡色,暗红色甚至鲜红色,伴或不伴有呕血。
2.出血量较大时,患者排柏油样便,严重者有晕厥,出汗和口渴等失血过多的表现。
处理措施:1.插管动作要熟练轻柔,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暂停插管。
待缓解后再插入。
2.负压引流无液体引出时,要检查胃管是否通畅。
3.如发现引流液为鲜红色,应停止引流,立即汇报医生。
四、声音嘶哑
临床表现:主要为声带闭合不全和发音困难。
处理措施:1.选择合适的胃管。
2,。
胃肠减压过程中,嘱患者少说话,使声带得到休息。
3.出现声音嘶哑,注意嗓音保健,加强口腔护理。
避免刺激性的食物。
五、呼吸困难
临床表现:1.患者自感呼吸困难,呼吸节律,频率变快及幅度加深。
处理措施:1.插管前向患者解释,做好心理工作,取的病人的合作。
2.插管后要确认是否咋胃内。
病情允许,尽早拔除胃管。
六、吸入性肺炎
临床表现:1.高热,面潮红,皮肤干燥,同时伴有寒战,胸部疼痛,咳嗽,痰黏稠,呼吸增快或呼吸困难。
2.听诊可闻及湿罗音及支气管呼吸音。
处理措施:1.鼓励患者咳嗽排痰。
不能咳痰者,加强翻身拍背。
2.保证胃肠减压引流通畅,怀疑引流不畅时及时处理,以防胃液反流。
3.每天口腔护理两次,应彻底清洗干净。
4,。
发生吸入性肺炎时,结合相应的对症处理。
七、低钾血症
临床表现:1.神经系统早期烦躁,严重时神志淡漠或嗜睡。
同时肌肉软弱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2.消化道症状口苦,恶心呕吐,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3.循环系统症状心动过速,心悸,心律不齐,血压下降。
处理措施:发现血钾不足时及时静脉补充氯化钾。
八、败血症
临床表现:1.寒战,高热,呕吐,腹泻,烦躁不安。
处理措施:1.怀疑感染者,拔除胃肠减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