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搭建Bugzillla服务器

合集下载

Bugzilla的使用教程

Bugzilla的使用教程

还可以高级搜索Advanced Search 如图所示:
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
23
<#>
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
24
<#>
搜索结果页面:
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
25
<#>
3.3 解决bug
开发者收到Email信息后,判断是否为自己的修改范围 1)若不是,重新热assigned分配给项目组长或应该分配的开 发者 2)若是,进行处理,将bug状态置为resolved并给出解决方 法,重新指回测试人员验证,验证无误后,修改状态为 verified,待整个产品发布后,修改为closed;还有问题的bug 则状态reopened,状态重新变为“New”,界面与新建bug 界面类似
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
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
2.1.2 用户属性设置
Login登录后,点击[Preferences]进行属性设置 a)账号设置(Name and Password) 在这里你可以改变账号的基本信息,如口令,Email地址,真实姓名等 b)Email设置(Email Preference) 在此通过选择告诉系统,你希望在什么条件下收到和你相关的邮件
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
26
<#>
3.4 bug处理状态分类、bug处理意见和bug级别程度
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
27
<#>
广东顺德工gt;
广东顺德创新设计研究院
29
谢 谢
30
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
17
<#>
3
Bug处理
Bug处理可以分为三部分,主要是创建bug、search搜索bug、 解决bug。 当管理员将所有的项目配置好后就可以提交Bug了,测试 人员和用户发现bug后提交到bugzilla上,指派给对应的开发人 员,开发人员修改bug后对bug进行处理后,指还给测试人员重 新测试,测试通过的关闭,仍未修复的则重新指给开发人员修 复。

bugzilla安装教程

bugzilla安装教程

Bugzilla的安装一.需要安装的软件:MySQL数据库,Perl解析器,bugzilla安装包,web服务器(IIS或apache)二.安装环境操作系统OS:windows7Bugzilla:bugzilla 4.2.1Per解析器:activeperl 5.14.2XAMPP:1.8.0(Apache 2.4.2 + MySQL 5.5.25a)三.具体的安装A.我用的是XAMPP软件包,XAMPP 是一个易于安装且包含MySQL、PHP 和Perl的Apache 发行版。

1. 双击xampp-win32-1.8.0-VC9-installer.exe,默认安装路径c:\xampp:单击Next,进入如下界面,勾上Install Apache as service和Install MySQL serbvice 然后安装即可。

2.配置MySQL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http://localhost/phpmyadmin/,管理MySQL,在Databases中Create database为bugzilla。

点击Create即可。

B. 安装ActivePerl双击打开安装文件,默认安装即可。

默认安装路径为:C:\Perl\检查Perl是否安装成功:在命令提示窗口输入perl -v,出现如下图示,则安装成功。

将perl加入注册表,可通过如下方式:1. 新建一个文本文档,在其中输入如下内容:Windows Registry Editor Version 5.00[HKEY_CLASSES_ROOT\.cgi][HKEY_CLASSES_ROOT\.cgi\Shell][HKEY_CLASSES_ROOT\.cgi\Shell\ExecCGI][HKEY_CLASSES_ROOT\.cgi\Shell\ExecCGI\Command]@="c:\\Perl\\bin\\perl.exe -T"2. 将文件名称改为cgi.reg3. 双击运行,添加注册表。

bugzilla配置与使用

bugzilla配置与使用

下面的语言不是简体中文的,是繁体中文,因为3.2.3版本的简体中文语言包还没发布一、首先打开IE在地址栏里输入:http://server/bugzilla (server即bu 步骤见我写的另一个Excel),正常情况下应该显示如下界面安装bugzilla时,设置的管理员邮箱地址和密码这里我们可以通过帐户和密码登录系统,我这里是通过管理员的身份登录,便于我后面的系统设二、我们先从管理者界面开始介绍,这里主要对参数设定、使用者、产品等1、下面我们先介绍参数设定1、maintainer: 设置bugzilla管理者的邮箱2、urlbase: http://192.168.1.51:8080/bugzilla-3.2.3/3、proxy_url: 如果有用代理就必须设置2、对电子邮件进行配置1、mail_delivery_method: 定义电子邮件的寄送方式2、mailfrom:3、smtpserver: 使用SMTP作为服务器时,SMTP服务器的地址;三、对使用者进行编辑新增使用者输入帐号(为邮箱地址)、真实姓名、密码然后新增;输入帐号(为邮箱地址)、真实姓名、密码然后新增;1、第一个复选框是指可以是否有权限替其他使用者设定这些权限2、第二个复选框是指使用者是否是这个群组的成员四、对产品进行维护编辑子产品编辑版本五、字段值设置1、操作系统平台设置2、硬件平台设置3、优先程度4、严重程度5、状态6、解决方案操作系统平台设置六、bug状态流设置可以对bug的状态进行设置,和取舍;七、用户群组的设置没发布,所以大家先将就着用;r即bugzilla的服务器,具体安装系统设置;产品等做了设置;。

Linux下Bugzilla的安装与配置

Linux下Bugzilla的安装与配置

Linux下Bugzilla的安装与配置Linux下Bugzilla的安装是在Linux学习中的一个重点,也是广大Btest学员学习Linux的一个难点,因为牵扯到很多知识和技能,而在我们的教材中的安装过程的讲解又分布在几章的内容当中。

这篇文章,结合教材的知识体系及内容进度,把Bugzilla的安装做一个总结,这个安装配置顺序是完全按照教材顺序,有利于学员按照教材进行学习总结。

一、Perl模块的安装1、准备工作(1)在Linux中的/root路径下创建一个bugzilla文件夹,并在其中创建一个modules文件夹(路径可以自己设定)(2)把这章所需要的软件上传到Linux中,其中包括bugzilla-2.18rc2.tar、httpd-2.0.40-21.i386、modules文件夹下的所有模块。

∙在SecureCRT中进入bugzilla目录,输入命令rz,出现上传文件对话框,在此找到并选择软件bugzilla-2.18rc2.tar、httpd-2.0.40-21.i386,然后点击“Add”,再点击“ok”,即实现上传∙在SecureCRT中进入刚建立modules目录,输入命令rz ,出现上传文件对话框,在此找到所需的模块,并全部选择后,点击“Add”,再点击“ok”,即实现上传二、检查bugzilla需要的模块1、进行解包在bugzilla目录下,输入命令tar –xzvf bugzilla-2.16.4.tar.gz即可实现解包2、解包完成后,使用命令ls 查看文件,可以看到解包后得到一个文件夹:bugzilla-2.18rc2 ,进入此文件夹3、在bugzilla-2.18rc2目录下,检验模块,输入命令perl checksetup.pl4、查看检查结果,即可了解哪些模块没有安装,以下六个必备模块还没有安装:AppConfig (v1.52)CGI (v2.93)Date::Format (v2.21)DBI (v1.36)DBD::mysql (v2.1010)Template (v2.08)其中DBD模块在本章中先不进行安装,因为这个模块需要先安装mysql,其他模块均可安装三、Perl的模块安装1、安装AppConfig (v1.52)(1)进入自己建立的modules目录,找到AppConfig-1.56.tar.gz(2)解包:tar-xzvfAppConfig-1.56.tar.gz(3)解包完,会生成名为AppConfig-1.56的文件夹,进入此文件夹(4)编译成Makefile文件perlMakefile.PL编译完,查看此目录,会看到新生成的Makefile文件(5)编译生成模块make(6)测试模块(此步可以省略)maketest(7)安装模块make install(8)进入bugzilla-2.18rc2 目录,输入命令perlchecksetup.pl此时可以看到AppConfig (v1.52)模块已经安装2、安装CGI (v2.93)(1)进入自己建立的modules目录,找到CGI.pm-3.05.tar.gz(2)解包:Tar -xzvfCGI.pm-3.05.tar.gz(3)解包完,会生成名为CGI.pm-3.05的文件夹,进入此文件夹(4)编译成Makefile文件perlMakefile.PL编译完,查看此目录,会看到新生成的Makefile文件(5)编译生成模块make(6)测试模块maketest(7)安装模块make install(8)进入bugzilla-2.18rc2 目录,输入命令perlchecksetup.pl此时可以看到CGI (v2.93)模块已经安装3、按照同样的方法安装Date::Format (v2.21)软件为TimeDate-1.16.tar.gz4、安装DBI (v1.36)(1)安装DBI时,需要两个支持工具,这两个工具位于CD2中,所以先装载CD2,再进行挂载Mount /dev/cdrom /mnt/cdrom(2)挂载后,进入/RedHat/RPMS目录,找到gcc-3.2.2-5.i386.rpm包,进行安装rpm –ivh gcc-3.2.2-5.i386.rpm(3)找到zlib-devel-1.1.4-8.i386.rpm包,进行安装rpm –ivh zlib-devel-1.1.4-8.i386.rpm(注意及时卸载光驱)(4)为DBI模块设置环境变量,命令export LANG=c(5) 安装DBI (v1.36),软件为DBI-1.45.tar.gz(安装步骤参考前面)tar -xzvf DBI-1.45.tar.gzcd DBI-1.45perl Makefile.PLmakemake testmake install5、安装Template (v2.08),软件包为Template-Toolkit-2.14.tar.gz注意:在输入完命令perlMakefile.PL后,会有询问:It requires access to an existing test database. [y]此处回答为n 即可,后面的问题同样回答n6、注意:DBD::mysql (v2.1010)模块没有安装,到第五章安装完mysql 以后再安装该模块四、Apache的安装1、首先检查是否已经安装了httpd服务rpm –qa httpd如果没有出现任何信息,表示没有安装2、进入bugzilla目录,可以看到httpd的安装包httpd-2.0.40-21.i386.rpm ,进行安装rpm-ivhhttpd-2.0.40-21.i386.rpm3、再次检查httpdrpm-qahttpd此时可以看到如下信息:httpd-2.0.40-214、启动httpd,命令/etc/rc.d/init.d/httpd start会出现信息:Starting httpd: [OK]五、Apache配置1、apache的配置文件为/etc/httpd/conf/httpd.conf,进入/etc/httpd/conf目录,编辑httpd.conf文件,vihttpd.conf2、在命令状态下,输入:/ServerName查找ServerName字符串,找到#ServerName :80在该行的下一行添加一行:ServerName192.168.94.40:80保存退出3、检查语法是否正确,输入命令httpd-t出现提示:Syntax OK表示修改语法正确4、修改/etc/hosts 文件,进入/etc 目录,编辑hosts 文件vihosts5、在hosts文件中添加一行:192.168.94.20zhaotest注:zhaotest为linux主机名称6、重新启动httpd/etc/rc.d/init.d/httpdrestart出现信息:Stopping httpd: [OK]Starting httpd: [OK]表明启动成功7、测试,在Windows IE地址栏中输入192.168.94.40 ,如果出现apache的测试页面,表明配置成功六、mysql的安装和启动1、mysql依赖于三个安装包中,分别是:MySQL-server-4.0.21-0.i386.rpmMySQL-client-4.0.21-0.i386.rpmMySQL-devel-4.0.21-0.i386.rpm2、在SecureCRT中进入bugzilla目录,输入命令rz ,上传三个安装包文件3、安装三个包:rpm-ivhMySQL*.rpm4、启动mysql数据库/etc/rc.d/init.d/mysqlstart5、查看mysql进程ps-ef | grep mysql七、使用、配置mysql1、连接到mysqlmysql-uroot注意:初始安装的MySQL,超级用户没有口令2、设置口令,在mysql提示符下,输入命令Set password for root=password("123456") ;为root设置口令为123456 ,注意sql语句以“;”结束3、创建数据库bugsCreatedatabasebugs ;4、创建用户bugsGrantselect, insert , update , delete , index , alter , create , locktables , createtemporarytables , drop , referencesonbugs.*tobugs@localhost identified by '123456';5、把数据写入到数据库Flushprivileges;6、退出数据库exit或quit注意:(1)mysql中的sql语句是不区分大小写的,所以在mysql提示符下的输入不必在意大小写(2)mysql语句必须要以分号“;”结束(3)退出语句exit和quit后可以不写分号八、安装DBD模块(由于我们分两次安装,如果重新启动过Linux,需要再设置一次环境变量exportLANG=c)1、在modules目录下,找到DBD-mysql-2.9004.tar.gz ,进行解包和安装,注意安装之前一定保证启动mysql2、进入bugzilla-2.18rc2目录,再次检查模块3、注意:安装如果出现问题,可以通过下面方法尝试解决:(1)在进行到make 命令时,可能会出现下列错误提示:Makefile:89: *** missing separator.Stop.设置环境变量export LANG=c把生成的DBD-mysql-2.9004目录删除rm-r-fDBD-mysql-2.9004 后再重新解包,编译(2)提示mysql有问题(a)ps -ef | grep mysql 查看进程(b)kill-91758杀掉进程(1758为进程号,以实际为准)(c)servicemysqlstart 启动服务九、sendmail 的安装1、首先加载CD1,进入目录RedHat/RPMS找到文件sendmail-8.12.8-4.i386.rpmrpm-ivhsendmail-8.12.8-4.i386.rpm2、卸载CD1,再加载CD3,进入目录RedHat/RPMS,找到文件sendmail-cf-8.12.8-4.i386.rpm rpm-ivh sendmail-cf-8.12.8-4.i386.rpm十、sendmail 的配置首先进入/etc/mail 目录1、配置文件sendmail.mc(1)打开文件sendmail.mcvisendmail.mc(2)在命令状态下,输入/DAEMON_OPTIONS查找字符串:DAEMON_OPTIONS(`Port=smtp,Addr=127.0.0.1, Name=MTA')dnl (3)在该字符串前面加上dnl ,把该行注释掉,即:dnl DAEMON_OPTIONS(`Port=smtp,Addr=127.0.0.1, Name=MTA')dnl 保存退出(4)执行命令m4 /etc/mail/sendmail.mc > /etc/mail/sendmail.cf输出新的配置文件2、配置文件access(1)打开文件accessvi access(2)在文件中添加192.168.94 RELAY(注意:网段根据实际确定)保存退出(3)执行命令makemap hash /etc/mail/access.db< /etc/mail/access建立索引文件(会比较慢,大概10-20分钟)3、配置文件local-host-names(1)打开文件local-host-namesvi local-host-names(2)在文件中添加设置本地域名,以进行本地传递4、修改hosts文件,用于接收邮件hosts文件位于/etc目录下(1)进入/etc目录,打开hosts文件vihosts(2)添加linux服务器的IP地址和别名,内容如下:192.168.94.40 5、修改完以上配置文件,重启sendmail/etc/rc.d/init.d/sendmail restart(注意可能时间会比较慢)十一、安装配置POP3和IMAP1、加载CD2,进入RedHat/RPMS目录,找到文件imap-2001a-18.i386.rpm和imap-devel-2001a-18.i386.rpm ,进行安装rpm –ivh imap*.rpm2、进入目录/etc/xinetd.d目录3、找到imap文件和ipop3 这两个文件,分别进行修改,把原来内容中disable的值由yes 变为no保存退出4、重新启动/etc/rc.d/init.d/xinetdrestart5、添加一个用户,并设置密码Adduser zhaodspasswd zhaods密码:123十二、在windows客户机上配置outlook1、其中,邮件地址为:zhaods@为前面设置的服务器的域名(邮箱的具体配置可以参考另一篇拙作<<Bugzilla的使用>>)2、给自己发一封邮件,看是否可以收到十三、配置bugzilla配置文件1、在自己的bugzilla安装路径下(如本例为/root/bugzilla/bugzilla-2.18rc.2目录),找到文件localconfigvilocalconfig2、找到$index_html=0改为:$index_html=1这样会生成一个index.html文件,该文件指向index.cgi3、找到$db_ pass=…‟改为:$db_ pass=…123456‟注意:单引号中为创建bugs用户的密码,一定与前面设置的相同修改后保存退出4、在bugzilla安装路径,输入命令:perlchecksetup.pl创建bugs数据库中的表最后将提示输入如下信息:∙Enter the e-mail address of the administrator:输入:zhaods@说明:要求输入bugzilla管理员e-mail地址,注意是自己前面配置的邮箱帐户,这是登录bugzilla的帐户∙You entered 'zhaods@'.Is this correct? [Y/n]说明:确认刚才输入的e-mail地址是否正确,回答y 即可∙Enter the real name of the administrator:输入:zhaods说明:输入真实姓名∙Enter a password for the administrator account:输入:123说明:登录bugzilla的密码,可以与前面不同,但一定要记住∙Please retype the password to verify:输入:123说明:进行密码确认(6)这时将出现如下信息:'zhaods@' is now set up as an administrator account. 表示帐户创建成功(7)这时,可以到mysql数据库中查看A、输入命令:mysql -uroot -p123456进入mysqlB、在mysql提示符下输入命令:use bugs;连接bugs数据库C、在mysql提示符下输入命令:Show tables;可以看到bugs数据库中已经创建好了表(8)退出mysql即可十四、进一步配置apache1、进入/etc/httpd/conf 目录,输入命令vihttpd.conf2、在命令状态,输入/DocumentRoot找到,DocumentRoot "/var/www/html",将引号中的内容替换为bugzilla的安装路径,本例为/root/bugzilla/bugzilla-2.18rc2 ,替换完结果为:DocumentRoot“/root/bugzilla/b ugzilla-2.18rc2”说明:指定Apache服务器存放网页的根目录3、找到DirectoryIndex在这一行加上:index.cgi把它放在第一位,即:DirectoryIndexindex.cgi index.html index.html.var说明:因为bugzilla的首页为index.cgi,当我们访问bugzilla服务器时,就会返回这个主页4、找到AddHandler cgi-script .cgi去掉前面的#说明:把cgi文件当作程序运行,而不是当作文本文件显示5、找到ServerName在行#ServerName :80 下面添加如下内容:ServerName192.168.94.40:80(这项在前面的练习中可能已经加上了)6、搜索字符串/Directory找到如下内容:<Directory />Options FollowSymLinksAllowOverride None</Directory>每行前面添加#,把这四行内容注释掉,否则会禁止访问bugzilla的页面7、注意:如果前面练习了虚拟主机的配置,需要把前面练习虚拟主机时添加的代码注释掉或者删除掉8、保存退出十五、其他修改及配置1、修改/etc/hosts 文件,添加一行:192.168.94.20 zhaodszhaods为主机名(这项在前面的练习中可能已经做完)2、启动apache/etc/rc.d/init.d/httpd restart3、更改权限:chmod-R777/root注意:一定要有参数–R,是对bugzilla-2.18rc2所在的根路径及其下面的子路径设置权限十六、在Windows IE中访问bugzilla(1)启动IE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地址:192.168.94.40如果看到这只可爱的大蚂蚁,恭喜你,配置成功啦!(2)进行登录点击首页Log In 链接,出现登录界面在Login后面的文本框中输入登录帐户:zhaods@在Password后面的文本框中输入密码:123然后点击Login按钮十七、在Linux中再创建一个用户addusermytest1passwdmytest1密码:123十八、在OutLook中为mytest1用户创建邮箱:mytest1@(与前面创建的方法相同)十九、在bugzilla页面,点击Log Out 链接,登出刚才的帐户二十、点击New Account 链接,创建一个新用户在E-mail address文本框中输入刚才建立的帐户mytest1@在Real name 文本框中输入真实姓名点击Create Account二十一、这时系统会告诉你帐户已经创建,我们到OutLook中去接收bugzilla发送过来的登录密码,用该账户mytest1@和此密码即可登录bugzilla。

bugzilla的使用帮助

bugzilla的使用帮助

bugzilla的使用帮助Bugzilla是一个bug追踪系统,用以管理bug提交、bug消除,不仅能降低同样错误的重复发生,提高开效率,而且有助于项目管理的难度Bugzilla操作说明1.用户登录及设置1.1用户登录1.用户输入服务器地址http://192.168.1.6/bugzilla/。

<http://192.168.1.6/bugzilla/%E3%80%82>2.进入主页面后,点击'Forget the currently stored login',再点击'login in'进入。

3.进入注册页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即可登录。

用户名为Email 地址,初始密码为用户名缩写。

4.如忘记密码,输入用户名,点击'submit request',根据收到的邮件进行重新设置。

1.2、修改密码及设置1.Login登录后,'Edit prefs'->'accout settings' 进行密码修改。

2.'Edit prefs'->'email settings' 进行邮件设置。

3.'Edit prefs'-> 'permissions' 进行权限查询2、Bug的处理过程2.1、报告Bug2.1.1测试人员报告Bug1.请先进行查询,确认要提交的bug报告不会在原有纪录中存在,若已经存在,不要提交,若有什么建议,可在原有纪录中增加注释,告知其属主,让bug的属主看到这个而自己去修改。

2.若Bug不存在,创建一份有效的bug报告后进行提交。

3.操作:点击New,选择产品后,填写下表。

4.填表注意:Assigned to: 为空则默认为设定的 owner, 也可手工制定。

CC: 可为多人,需用","隔开。

Desription中要详细说明下列情况:1)发现问题的步骤2)执行上述步骤后出现的情况。

bugzilla的使用说明

bugzilla的使用说明

BUgzilla使用1. 描述bugzilla是一个叫mozilla组织开发的缺陷跟踪系统,一般来说可能使用到的bugzilla的人有软件设计人员,开发人员,测试人员以及将来的维护人员等等。

通过bugzilla,软件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维护人员等等,就可以对软件的缺陷、有关软件的一些建议等等进行跟踪、记录和交流。

对于测试人员来讲,bugzilla更是不可缺少的工具。

具体来说,bugzilla就是一个报告BUG和把BUG指派给合适开发人员的一个系统,这里所指的BUG可以是对于提高软件质量的一些建议等。

一般来说,bugzilla的前台基于WEB页的形式,后台采用基于UNIX或LINUX的MYSQL数据库来存储、处理这些BUG。

2. 使用2.1 开设账户目前bugzilla服务器IP地址是http://192.168.0.254:8080/ 在使用Bugzilla前,必须在bugzilla系统中拥有你自己的账户,如果没有,可以开设。

一般来说,如果连接到bugzilla的开始页面,会有一个[Open a new bugzilla Account]的标签,或在其它的页面,在左下角会有一个[New Account]标签,点击它,可以进行账户的开设,按它的指示填写好内容之后,系统会发一封电子邮件到你的邮箱里去,从邮件中你可以获得你登录bugzilla的密码。

登录之后,通过点击[Edit Prefs]进行密码更改和个人资料的设置。

设置好账户之后,你就可以在bugzilla报告和查询BUG了。

2.2 报告BUG2.2.1 BUG内容的填写登录后,进入查询页面,在页面的左下角会有一个[New]标签,点击它,连接到新建BUG的页面,选择一个产品进入Enter BUG页面,选择版本,组件等。

目前在component栏里包括以下几部分:account(出账),billing(计费),card-广通(广通卡业务),营业受理,settlement(结算),采集,计费预处理,库表设计等。

bugzilla安装过程(图文)

bugzilla安装过程(图文)

前提:Linux主机与windows 2003的IP必须能够相互ping 通,并且linux里必须要先安装好samba和apache1、可先在windows2003中通过samba访问linux的/test/tmp文件夹,将配置文件移到LINUX系统下的tmp目录下2、解压bugzilla文件包,然后将文件移到/var/www/html/bugzilla目录下3、安装App 进入/tmp/perl,解压AppConfig-1.56.tar.gz,然后进入AppConfig-1.56,perl Makefile.PL、make、make test 、make install、cd /var/www/html/bugzilla|、perl checksetup.pl |more4、安装CGI 进入/tmp/perl,解压CGI.pm-3.05.tar.gz,然后进入CGI.pm-3.05,perl Makefile.PL、make、make test 、make install、cd /var/www/html/bugzilla|、perl checksetup.pl |more5、安装Date 进入/tmp/perl,解压TimeDate-1.16.tar.gz,然后进入TimeDate-1.16,perl Makefile.PL、make、make test 、make install、cd /var/www/html/bugzilla|、perl checksetup.pl |more6、安装DBI 进入/tmp/perl,解压DBI-1.45.tar.gz,然后进入DBI-1.45,perl Makefile.PL、make、make test 、make install、cd /var/www/html/bugzilla|、perl checksetup.pl |more7、安装MySQL-client-4.0.21-0.i386.rpm、MySQL-devel-4.0.21-0.i386.rpm、MySQL-server-4.0.21-0.i386.rpm启动mysql输入Mysql –uroot –p 后输入密码,默认密码空然后新建数据库:bug,命令create database bugs;8、安装DBD 进入/tmp/perl,解压DBD-mysql-2.9004.tar.gz,然后进入DBD-mysql-2.9004.,unset LANG、perl Makefile.PL、make、make test 、make install、cd /var/www/html/bugzilla|、perl checksetup.pl |more9、安装gcc -3.2.2-5.i386.rpm10、安装gd 进入/tmp/perl,解压gd-2.0.33.tar.gz,然后进入gd-2.0.33,./configure、make、make check、make install、cd /var/www/html/bugzilla|、perl checksetup.pl |more11、安装GD-2.30.tar.gz 进入/tmp/perl,解压GD-2.30.tar.gz ,然后进入GD-2.30,perl Makefile.PL、make、make test、make install、cd /var/www/html/bugzilla|、perl checksetup.pl |more12、安装Template-toolkit进入/tmp/perl,解压Template-Toolkit-2.14.tar.gz,然后进入Template-Toolkit-2.14,perl Makefile.PL、make、make test、make install、cd /var/www/html/bugzilla|、perl checksetup.pl |more13、安装GDTextUtil 进入/tmp/perl,解压GDTextUtil -0.86.tar.gz,然后进入GDTextUtil -0.86,perl Makefile.PL、make、make test、make install、cd /var/www/html/bugzilla|、perl checksetup.pl |more出现交互式提问时,一直回车14、安装GDGraph 进入/tmp/perl,解压GDGraph-1.43.tar.gz,然后进入GDGraph-1.43,perl Makefile.PL、make、make test、make install、cd /var/www/html/bugzilla|、perl checksetup.pl |more15、安装Chart 进入/tmp/perl,解压Chart-2.3.tar.gz,然后进入Chart-2.3,perl Makefile.PL、mak e、make tes t、make instal l、cd /var/www/html/bugzilla|、perl checksetup.pl |more16、bugzilla的配置,修改localconfig文件17、修改Apache的配置,修改后需重启Apache服务,保证AddHandler cgi-script.cgi,(找到AddHandler cgi-script.cgi行,把前面的#号删掉)执行ExecCGI---Options中增加ExecCGI,该目录下可以运行CGI脚本的配置(找到<Directory “/var/www/html”>行在html后面加上/bugzilla)往下移几行就可以看到Options indexs FollowSymliks,把indexs改为ExecCGI用/NameVir命令找到之前配置的虚拟主机,在前面全添加#号用来屏蔽之前安装的虚拟主机17、邮箱:root@用户:root 密码:123456输入邮箱名,确定Y,输入用户名root,输入密码1234618、访问http://bugzilla服务器IP/bugzilla输入http://服务器IP/bugzilla。

CentOS安装bugzilla

CentOS安装bugzilla

CentOS 6.1 安装Bugzilla1.需要安装如下几个软件:1)Vsftpd(如果能将如下几个软件上传到linux,或者使用yum安装方式,可以不用此工具)2)Apache httpd3)Mysql4)Bugzilla5)Perl6)因为linux是装在虚拟机中,故只用了putty作为原成工具连接linux 2.检查看是否装上有perl打开putty,连接上linux. 使用root账号登陆,在点击open之前要先设置putty,防止出现乱码问题。

配置完成过后就点击open.如果有上面的提示就表示不用装perl工具了。

已经内置了Perl. 那么就不用再手动安装perl只需要安装缺少的perl模块了。

3.关闭防火墙和SELinux在putty里面使用root执行如下两个命令:service iptables stop(关闭防火墙)setenforce 0(执行暂时禁用SELinux服务命令)4.安装vsftpd(如果能将需要的几个软件上传到linux,或者使用yum安装方式,就略过)Vsftpd 是一个文件传送工具,可以将windows里面的文件上传到linux。

将文件上传到linux过后,就可以供我们使用安装了。

1.接着在刚刚的窗口中输入:yum install vsftpd接着,开始自动下载,安装,输入一次Y,安装就已经完成。

输入service vsftpd status检查vsftpd 是否运行.那么我们需要启动vsftpd。

输入:service vsftpd start接下来我们需要配置vsftpd,以供我们使用。

为了能上传文件成功,我们应该关闭防火墙。

如下图,首先查看status::service iptables status如果有显示表格,表明没有关闭,则执行Service iptables stop.开启root用户的上传权限:Cd 到目录/etc/vsftpd,编辑ftpusers 和user_list这两个文件,注销里面的root那一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安装MYSQL和MYSQLCC (Mysql Center Control, mysql管理器,可以直接在这个里面管理数据库,MYSQLCC可以不装)。

安装完mysql后运行mysql\bin\winmysqladmin.exe,如果屏幕右下角系统托盘图标出现
的图标为绿色,则正常启动了。

二.安装ActivePerl。

双击ActivePerl-5.8.8.820-MSWin32-x86-274739.msi(作用:解析cgi代
码)。

三.配置mysql数据库
1.运行C:\mysql\bin\下的winmysqladmin.exe文件,已运行的就不要运行
了。

2.修改mysql中root用户的密码。

要注意mysql的安装目录,mysql安装在哪就进入哪,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C:\>cd mysql\bin进入到mysql下的bin目录
C:\mysql\bin>mysql -u root mysql
用root用户登陆数据库,如果已经有密码要使用以下格式:
mysql -u root -p mysql
mysql>update user set password=password(‘1234’) where
user=‘root’;
mysql>flush privileges;
其中(‘1234’)内的1234为root用户的密码,注意最后要加
‘;’号。

如果要删除密码,则在登陆后使用下面的指令:
GRANT USAGE ON *.* TO root@localhost IDENTIFIED BY '';
FLUSH PRIVILEGES;
创建完root用户的密码后不要退出,继续。

3.创建ljq用户(管理bugzilla数据库),并赋予相应权限。

使用以下语句创建:
mysql> grant all on bugzilla.* to ljq@locaalhost identified by
‘1234’;
mysql> flush privileges;
其中以上的“all”表示具有所有权限,bugzilla.*表示数据库bugzilla中的所有表,‘1234’表示用户ljq的密码。

(可以创建为别的用户名,并不一定要ljq,数据库也是)
4.创建bugzilla数据库
mysql> create database bugzilla;
这里的bugzilla要和上面的bugzilla.*对应,也就是名字要相同。

创建完后用exit退出。

mysql> exit
创建完后可以在mysql的database中看到一个新建的数据库,但是里面
没有任何东西。

四.安装bugzilla
其中
$db_name= " ";(" "中间是mysql数据库的名字,我在这里使用的是
bugzilla)
$db_user = " " ;( " "中间是mysql的登陆用户名,我用的是ljq)$db_pass = ' ';( " "中间是mysql用户的登陆密码,我用的是1234)3.在上面步骤中修改好了后,保存,再次运行checksetup,pl,这时会创建数据库里的表(可以在mysql中看到),创建完了后会提示输入管理员的邮箱,真实姓名,密码等信息,如:
输入完后bugzilla就安装完了!
五.配置IIS。

1.没有装的要全新安装,光驱中要有win2003的碟。

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应用程序服务器-详细信息-internet信息服务(IIS)-详细信息,把里面的勾全选上,然后一路确定,直到安装完。

2.开始-所有程序-管理工具-Internet 信息服务(IIS)管理器,打开Internet 信息服务(IIS)管理器,在左边菜单找到网站-默认网站,右键点开,找到新建-虚拟目录,输入别名(我用的是bugzilla),路径(bugzilla的安放位置),点击下一步,在默认的基础上勾选“写入”,点
下一步完成。

在新创建的buzilla上点右键-属性-文档,在启用默认内容文档这里点添加,输入index.cgi(bugzilla首页),确定完成。

3.在“默认网站”上点右键,属性->主目录->配置,在应用程序映射中点
击添加增加如下的内容:
4.在“web服务扩展”的右边找到所有未知
从xp访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