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基本常识分析
防汛基本知识资料

防汛基本知识资料防汛基本知识1 防汛1.1 防汛的含义1.1.1 汛期:指江河中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水、融冰、化雪,引起定时性水位上涨的时期。
我国汛期主要是由于夏季暴雨和秋季连绵阴雨造成的。
从全国来讲,汛期的起止时间不一样,主要由各地区的气候和降水情况决定。
南方入汛时间较早,结束时间较晚;北方入汛时间较晚,结束时间较早。
汛期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大时时期,容易引起洪涝灾害,因此应做好防汛工作。
1.1.2 防汛:是指汛期中为防御较大洪水而实施的各种工作,包括自汛前对水利工程和防汛设施加强检查、养护和维修,以提高防御能力,以及在汛期中采取的一切措施,如加固堤防、巡回监视、水库洪水预报调度、分洪滞洪、应急抢险等。
因此无论汛期还是非汛期,凡是为提高洪水的防御能力而作的一切工作都属防汛范畴。
1.1.3 防洪:为了防御、减轻洪涝灾害,洪涝规律和洪涝灾害特点采取的相应对策、措施以及有关活动,是防汛工作中的一个主要部分,如修建水工建筑物、拦蓄洪水、控制洪水下泄等。
1.2 防汛工作方针防汛工作的方针是“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也就是说在防汛工作中要立足于在“防”字上下功夫,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忧患意识,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防患于未然,做好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的各项准备。
1.3 防汛基本任务防汛工作的基本任务是:积极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洪水灾害的影响和损失,保障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3.1 认真贯彻执行《水法》、《防洪法》和《防汛条例》等有关法规,提高全社会的防洪减灾意识。
1.3.2 严格实行防汛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对汛前准备、汛期抗洪抢险、汛后水毁工程修复全过程负责,并层层落实各项防汛责任制。
1.3.3 认真开展汛前检查,切实做好汛前各项准备工作,做到思想认识到位、防汛责任到位、组织措施到位、工程措施到位、通信设施到位、防汛物资到位、预案落实到位。
夏季防汛安全知识培训

夏季防汛安全知识培训夏季是我国雨水较多的季节,也是防汛工作的关键时期。
防汛安全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对于提高广大民众避险自救能力,预防水灾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就夏季防汛安全知识进行一些简要的介绍和培训。
一、防汛常识1.了解当地的气象情况,关注天气预报以及气象预警信息。
2.及时清理房屋周围的雨水排放设施。
3.及时将屋内易积水的物品搬离,以免水灾事故。
4.如果住在地势较低的地区,应提前搬迁。
5.防汛期间应注意身体健康和饮食卫生。
二、行车安全1.走路和骑自行车应尽量避开积水区域,以免失去平衡,摔倒和溺水。
2.开车的人要减速慢行,反应迅速,遵守交通信号。
3.不要在深水路段行驶,以免车被淹没。
4.不要盲目追逐骑车者,避免骑车者失去平衡。
5.及时清洗车身,以免水中氯气对车身造成损害。
三、家庭防汛措施1.将屋内易受灌水影响的电器设备都搬离。
2.检查屋内的排水管道是否畅通,及时排水。
3.在屋外设置水坝,尽量挡水沟。
4.在门口或排水口口设置砖块或沙袋等障挡物,避免水进入。
5.关好门窗,尽量避免水灾。
四、防范溺水安全1.不要轻易下水。
2.在河滩活动时应注意危险山滑坡,悬崖等危险因素,尽量避免进入险区。
3.在水中游泳时应注意周围的环境和水深,不要深入中心位置,在有警示标志的地区尽量不要游泳。
4.身体不适的人不要下水。
以上是夏季防汛安全知识的一些简要介绍和培训,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减。
希望广大民众从中受益,提高自救能力,并在防汛中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安全。
防汛安全知识

防汛安全知识关于防汛安全知识汛期和防汛汛的含义是指定期涨水,即由于降雨、融雪、融冰,使江河水域在一定的季节或周期性的涨水现象。
要如何有效防汛呢?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相关防汛安全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防汛安全知识篇1防汛的基本知识1、什么是洪水洪水的类型可分为:暴雨洪水(含山洪)、泥石流和垮坝洪水、风暴潮、冰凌洪水、冰川洪水、融雪洪水等多种类型。
以下介绍几种主要类型。
暴雨洪水:是由较大强度的降雨而形成的洪水,简称雨洪。
在我国它是最主要的洪水。
泥石流:是一种发生在山区河流沟谷中的饱含泥、石、水的液固两相流,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突发性特殊洪流。
暴雨或(和)冰雪融水是其发生有诱因。
按其固体物质构成不同可分为泥石流、泥流和水石流等三类。
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是:沟谷内有丰富的松散固体堆积物;沟谷地形陡峻、比降很大,有暴雨或冰川和高山积雪强烈融化的时期;在地区方面,泥石泥主要在断裂褶皱发育,新构造运动活跃地活动强烈,植被不良、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
泥石流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突发性山地自然灾害。
垮坝洪水:水库垮坝和堤防决口所形成的二类洪水。
这两类既与气象因素有关又与人为因素有关。
⑴、水库垮坝洪水的突发特点是:洪峰高、历时短、流速大,往往造成下游毁灭性灾害,特别是人员伤亡。
⑵、堤防决口是:由于洪水超过堤防设计标准,堤防质量有问题,或者因人为设障壅高水位而造成漫或溃决洪水。
人为扒堤决口造成的洪水也有发生。
2、洪水的主要特点季节性明显:洪水集中出现的季节段时称之为汛期。
江河每年汛期来临的时间有一定规律,它主要决定于夏季雨带的南北位移和秋季频繁台风暴雨。
洪水峰高量大:受流域暴雨、地形、植被等因素的影响,河流常可以形成极大洪峰流量。
江河洪水年际变化不稳定:暴雨洪水区大洪水年和枯水年洪峰流量变幅大。
3、洪水爆发时怎样紧急自救一个地区短期内连降暴雨,河水会猛烈上涨,漫过堤坝,淹没农田、村庄,冲毁道路、桥梁、房屋,这就是洪水灾害。
发生了洪水,如何自救呢?(1)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地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防汛抗洪:防汛和抗洪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防汛抗洪是指在汛期到来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保护人民群众和基础设施的安全,尽可能减少洪涝灾害对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洪涝灾害越来越频繁,对国家和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防汛抗洪已成为维护国家和人民安全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介绍一些基本的防汛抗洪知识和技巧,以便读者在面对洪涝灾害时能够更好地应对。
一、防汛的基本知识1. 水文监测水文监测是防汛工作的基础。
通过对河流、湖泊、水库、雨量等水文要素的监测,能够及时掌握水情,提前判断洪涝灾害可能发生的危险程度和时间,为制定防汛预案和采取应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 防汛预案防汛预案是指针对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制定的应急预案。
防汛预案应包括基本情况、预报分析、预警发布、应急响应、救援救助、恢复重建等内容。
各级政府和单位应及时制定防汛预案,并按照预案要求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3. 防汛物资防汛物资是指在防汛抗洪过程中需要使用的物资,包括排水设备、抗洪器材、救援装备、医疗药品、食品、饮用水等。
各级政府和单位应提前储备防汛物资,并保障物资的质量和数量,以应对突发情况。
二、抗洪的基本技巧1. 排水技术排水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将涝水迅速排出,避免因为积水造成的影响。
排水技术包括挖掘沟渠、设置抽水站、打通下水道、加强排水管网等,能够有效地提高城市抗洪能力。
2. 抗洪固堤抗洪固堤是指在河道两岸建立防洪堤,以保护沿岸居民、农田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
抗洪固堤需要考虑堤坝的高度、宽度、稳定性等因素,同时加强对堤坝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达到预期的防洪效果。
3. 防洪移民防洪移民是指在洪涝灾害来临之前,将易受淹的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防洪移民需要提前做好群众转移计划和组织工作,同时要注意群众的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等问题。
4. 综合利用水资源综合利用水资源是指在洪涝灾害发生时,尽可能利用积水,增加水源供应。
比如利用河道两岸的水利设施,将积水引入灌溉渠道或农田中,提高灌溉效率;或者利用积水进行城市绿化、道路清洗等工作,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益。
夏季防洪防汛安全知识教育

夏季防洪防汛安全知识教育在夏季,由于气候炎热多雨,洪涝灾害易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增强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自救逃生能力,务必加强夏季防洪防汛安全知识教育,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夏季防洪防汛的基本知识。
1、防洪防汛知识:夏季多雨,易发生洪涝灾害。
所以我们应该提前做好防范准备工作。
首先要对家庭周围的水位进行了解,做好防汛准备。
其次,要做好应急物资的准备,如应急灯具、食品、饮用水等。
最后,要了解附近避险点的位置和最佳逃生路线。
2、夏季洪水预警:在夏季,气温上升,水汽蒸腾加快,降水增多,容易使一些水库、河流水位急剧上升。
因此,政府和气象部门会提前发布洪水预警信息,提醒人们做好防范准备。
一旦接到洪水预警,要立即采取行动,准备好防汛物资,并向安全地点转移。
3、夏季防汛自救逃生:夏季洪水来临时,千万不要恐慌,要保持冷静。
首先要迅速关好门窗,把易被洪水冲走的物品搬到高处。
其次要快速找到最近的安全避难点,尽量避免穿越积水区。
另外,要避免乘坐危险的交通工具逃生。
4、夏季防洪防汛后期:洪水退去后,灾后重建与防患未然同等重要。
要及时清理泥泞和杂物,对受灾房屋进行修缮。
另外,还要注意清除积水,以避免蚊蝇滋生传播疾病。
同时,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避免人为因素引发次生灾害。
结语:夏季是洪涝灾害多发的季节,我们每个人都要增强防洪防汛意识,做好自救互救准备。
只有提前预警,科学防范,灾后重建,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大家都能学习掌握夏季防洪防汛安全知识,做好防范准备,共同抵御自然灾害。
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知识

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知识1. 前言防汛抗洪抢险救灾是指在洪涝灾害发生时,通过组织抢险救灾行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轻灾害损失的一系列工作。
本文将介绍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的基本概念、防汛抗洪的重要性、抢险救灾的组织与实施、救灾知识和预防措施等内容。
2. 防汛抗洪的重要性防汛抗洪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对于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防汛抗洪的重要性的几个方面:2.1 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洪涝灾害往往伴随着巨大的水流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会给人民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通过加强防汛抗洪工作,可以及时疏散人民,避免人员伤亡。
2.2 减轻灾害损失防汛抗洪可以减轻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
通过提前做好防汛预案,合理安排抗洪工作,可以降低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担。
2.3 维护社会稳定洪涝灾害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冲击,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转。
通过组织抗洪救灾工作,可以稳定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安宁。
3. 抢险救灾的组织与实施抢险救灾是指在灾害发生后,组织人员进行抢险和救灾工作,以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以下是抢险救灾的组织与实施的几个方面:3.1 组织机构抢险救灾工作需要有明确的组织机构和指挥体系。
通常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抢险救灾工作。
3.2 抢险工作抢险工作主要包括抢险人员的组织和调度、抢险装备的调配、抢险队伍的培训等。
抢险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迅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3.3 救灾工作救灾工作主要包括灾区人员的疏散安置、物资的调配和分发、灾后重建等。
救灾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受灾人员的基本需求,及时提供救助和支持。
4. 救灾知识和预防措施4.1 救灾知识在灾害发生时,掌握一些基本的救灾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灾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救灾知识:•灾害预警:及时了解灾害预警信息,做好应对准备。
•疏散逃生:学会正确的疏散逃生方法,避免拥挤和踩踏。
•自救互救:学会基本的急救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防汛抗洪安全小常识

防汛抗洪安全小常识
1. 加强水库和堤坝的监测和检修:及时发现水库和堤坝的安全隐患,加强巡视检查,
及时进行修缮和加固。
2. 提前做好防汛准备工作:在汛期来临前,及时清理河道杂物,疏通河道,确保水流
畅通。
3. 做好排水系统的维护:保证市区的排水系统正常运行,及时疏通排水管道,确保排
水畅通。
4. 加强社会力量的参与:组织社区居民、志愿者等力量参与抗洪防汛工作,共同协力
应对灾害。
5. 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依靠现代科技手段,及时预测和预警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6. 做好救援和避险工作:建立完善的灾害救援队伍和避险场所,确保受灾人员的安全。
7. 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在灾后及时组织重建工作,修复受损设施,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秩序。
8.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汛意识和应对能力,加强防汛知识的宣传教育,让大
家了解防汛常识和应对措施。
9. 加强国际合作:与国际上的抗洪抢险队伍和专家进行合作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的
灾害挑战。
10. 做好抗洪工作的经验总结和总结:总结抗洪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抗洪工作的机制和措施,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
防洪防汛安全知识小常识(最全)

防洪防汛安全知识小常识(最全)1500字防洪防汛安全知识是人们在面临洪水和汛期时需要掌握和了解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常识。
以下是一些防洪防汛的小常识,以帮助人们增加对洪水和汛情的了解和应对能力。
1. 洪水的形成:洪水是指河流、湖泊等水体在一定时间内超过其正常水位造成的大面积淹没现象。
洪水的形成通常与暴雨、融雪、地震引发的山洪、决堤、堤坝溃决等有关。
2. 汛期预警:汛期是指河流、湖泊等水体在一年中的涨水季节。
政府机关和气象部门会根据水位、降雨情况等进行汛期预警,民众应及时关注媒体的通报和官方发布的信息。
3. 避开危险区域:在面临洪水和汛期时,应尽量避免前往低洼地区、河岸、堤坝等危险区域,减少人身安全风险。
4. 做好应急准备:在汛期来临之前,需要准备一些应急物资,如食品、水、药品、手机和充电器等,以备不时之需。
5. 关注天气预报:在汛期,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特别是降雨情况。
天气突变时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量避免暴雨时段外出。
6. 确保通信畅通:在汛期,尤其是在遇到洪水等灾害时,通信设备往往是首要的救援工具。
因此,要确保手机电量充足,备好备用电池和充电器,以便及时与他人联系。
7. 注意自家房屋安全:在汛期,人们需关注自家住房的安全。
清理屋顶和天沟的积水和杂物,确保屋顶的排水畅通。
若家中出现渗漏或漏水的情况,则需及时修缮,以免水患加重。
8. 千万不要涉水过河:在遇到洪水时,切勿涉水过河。
洪水的流速非常快,即使是熟练的游泳者也难以抵抗洪水的流力。
最好通过其他安全的方式绕过洪水区域。
9. 关注脱险路径:在遭遇洪水或泥石流时,应及时逃生并选择一条安全的脱险路径。
避免选择狭窄的山谷、深沟或地势低洼的区域,以及悬崖和冰川等危险地带。
10. 听从官方指挥:在面对洪水和汛期时,务必听从官方发布的安全指示和疏散命令,按指示行动。
不要听信谣言或盲目行动,以免加重危险或发生意外。
总之,了解和掌握防洪防汛的安全知识是保护自己和家人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汛抢险基本常识1 防汛中常用到的几个术语降雨强度与等级降雨强度与等级: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称降雨强度,按降雨强度分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六个等级。
降雨强度与等级单位:mm雨强12小时降雨量24小时降雨量等级小雨R12<5 R24<10中雨5≤R12<10 10≤R24<25大雨10≤R12<30 25≤R24<50暴雨30≤R12<70 50≤R24<100大暴雨70≤R12<140 100≤R24<200特大暴雨140≤R12 200≤R24汛、汛期和防汛汛的含义是指定期涨水,即由于降雨、融雪、融冰,使江河水域在一定的季节或周期性的涨水现象。
汛常以出现的季节或形成的原因命名,如春汛、伏汛、潮汛等。
春汛(或桃汛)是春季江河流域内降雨冰雪融化汇流形成的涨水现象或伏天或秋天由于降雨汇流形成的江河涨长,称伏汛或秋汛。
沿江滨海地区海水周期性上涨,称潮汛。
汛期的含义是指江河水域中汛水自始涨到回落的期间。
我国各河流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降雨季节不同,汛期长短不一,有长有短,有早有晚,即使是同一条河流的汛期,各年情况也不尽相同,有早有迟,汛期来水量相差很大,变化过程也是千差万别。
为了做好防汛工作,根据主要降水规律和江河涨水情况规定了汛期,长江为5月1日至10月31日,我市汛期确定为6月1日至9月10日。
防汛的含义是为防止或减轻洪水灾害,在汛期进行的防御洪水的工作,其目的是保证水库、堤坊和水库下游的安全。
防汛主要工作内容是:防汛组织,防汛责任制和防汛抢险队伍的建立,防汛物资和经费的筹积存储,江河水库、堤防、水闸等防洪工程的巡查防守,暴雨天气和洪水水情预报,蓄洪、泄洪、分洪、滞洪等防洪设施的调度运用,出现非常情况时采取临时应急措施,发现险情后的紧急抢护和洪灾抢救等。
汛期常提到的2个水位(江河)保证水位汛期堤防工程及其他附属建筑物能够保证安全挡水的上限洪水位,又称防汛保证水位,当洪水位达到或低于这一水位时,有关部门有责任保证堤防工程及其他附属建筑物的安全。
保证水位是制定保护对象度汛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体现防洪标准的具体指标。
保证水位可以随着河道和堤防工程情况变化,以及堤防保护区内的特定要求而变化,特别是在多沙河流,由于河床淤积和堤防的加高加固等,保证水位也需要相应提高。
警戒水位当水位持续上涨达到某一水位,防洪堤防随时可能出险,此时应严加防守,随时准备投入抢险,这一水位定为警戒水位。
当水位达到警戒水位时,河段或区域开始进入防汛戒备状态,有关部门应进一步落实防守岗位、抢险备料和加强巡堤查险等工作,穿堤涵闸视情况停止使用。
该水位主要是防汛部门根据长期防汛实践经验和堤防等工程出险基本规律分析确定的。
2 洪水预报根据洪水形成和运动的规律,利用过去和实时水文气象资料,对未来一定时间内的洪水情况的预测,称洪水预报。
洪水预报包括河道洪水预报、流域洪水预报、水库洪水预报等。
主要预报项目有最高洪峰水位(或流量)、洪峰出现时间。
洪水涨落过程、洪水总量等。
河道洪水预报,即预报沿防汛河段的各指定断面处的洪水位和洪水流量。
天然河道中的洪水,以洪水波形态沿河道自上游向下游运动,各项洪水要素(洪水位、洪水流量等)先在河道上游断面出现,然后依次在下游各断面出现。
因此,可利用河道中洪水波运动的规律,由上游断面的洪水位和洪水流量,来预报下游断面的洪水位和洪水流量。
洪水主要是指由暴雨引起江河水量迅猛增加及水位急剧上涨的自然现象,洪水特征一般用洪峰流量、洪峰水位和洪水过程线来描述。
当流域发生暴雨时,在流域各处所形成的地面径流,都依其远近先后汇集于河道的出口断面处,当近处的地面径流到达该出口断面时,河水流量开始增加,水位相应上涨,这就是洪水起涨之时;随着流域远处的地表径流陆续流入河道,使流量和水位继续增涨,大部分高强度的地表径流汇集到出口断面时,河水流量增至最大值称为洪峰流量,其最高水位,称为洪峰水位。
洪水流量由起涨到达洪峰流量以后逐渐下降,到暴雨停止以后的一定时间,河网中的水量均已流经出口断面时,河水流量及水位回落到接近于原来状态。
即为洪水落尽之时。
一次降雨产生的径流量,称为一次洪水总量,一次洪水过程所经历的时间称为洪水总历时。
水库洪水预报主要包括入库洪水预报、水库最高水位和最大出库流量及其出现时间的预报。
3洪水的危害洪水是一种自然水文现象,只有威胁到人类安全和影响社会经济活动并造成损失时,才称为水灾害。
我国的洪水灾害十人频繁,我国发生过多次洪水灾害,其中“75.8”是世界上大最惨烈的水库垮坝惨剧。
1975年8月5日,在一场特大暴雨中,河南省驻马店等地区1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计60多个水库相继发生垮坝溃决,近60亿立方米的洪水肆意横流。
1015万人受灾,超过2.6万人死难,倒塌房屋524万间,冲走耕畜30万头。
京广线被冲毁102公里,中断行车16天,影响运输46天。
劫后余生的人这样回忆道:“暴雨到来的数日内,白天如同黑夜;暴雨如矢,雨后山间遍地死雀;从屋内端出脸盆,眨眼间水满”。
板桥水库大坝在主河槽段溃决时,出库洪峰声如山崩地裂,形如倒海翻江,6亿立方米库水骤然倾下。
据记载,溃决时最大出库瞬间流量为7.81万立方米/每秒,在6小时内向下游倾泄7.01亿立方米洪水。
溃坝洪水进入河道后,又以平均每秒6米的速度冲向下游,在大坝至京广铁路直线距离45公里之间形成一股水头高达5—9米、水流宽为12—15公里的洪流。
“所到之处,建筑、树木一瞬间消失了踪影。
干流水面上,人头攒动,拼命挣扎、呼救。
遇难人的尸体和猪、羊、牛、马、鸡、鸭等动物尸体,顺水漂流。
石磙碾盘被冲下沟河,链轨拖拉机、重型机械车床等随水翻滚。
遂平火车站50吨的火车车厢被冲走5公里,铁轨被扭成麻花形……”洪水过后,只留下一片灰蒙蒙的大地。
河沟里、淤泥里,人畜尸体,横七竖八,惨不忍睹。
板桥水库东4公里的大路陈村村民后来形容:“远看白茫茫,近看空荡荡,进村没有路,只剩一棵树。
”石漫滩水库8日0时30分涨至最高水位111.40米、防浪墙顶过水深0.4米时,大坝漫决。
入库洪水总量2.24亿立方米,在5个半小时内全部泄完,最大垮坝流量3万立方米/每秒,下游田岗水库随之漫决。
沙河、洪河下游泥河洼、老王坡两座滞洪区,最大蓄洪量为8.86亿立方米,此时超蓄4.50亿立方米,蓄洪堤多处漫溢决口,失去控制作用。
驻马店地区的主要河流全部溃堤漫溢。
全区东西300公里,南北150公里,60亿立方米洪水疯狂漫流,汪洋一片。
因老王坡滞洪区干河河堤在8月8日漫决,约有10亿立方米洪水串入汾泉河流域。
9日晚,洪水进入安徽阜阳地区境内,泉河多处溃堤,临泉县城被淹。
图表1板桥水库溢洪道图表2板桥水库溃决后的大坝图表3被冲毁的京广铁路图表4水库下游一片汪洋我市也发生过多次洪水灾害,如1964年7月,孝妇河黄土崖段大堤溃决,孝妇河桓台县段、乌河、东西猪龙河等共决口39处,1966年7月淄川区娥庄附近的紫峪水库垮坝,池上2座小型水库4座塘坝被冲毁,1977年6月山洪进入正在施工的一干渠万米山洞,致使在洞内的施工人员16人死亡……。
4防汛抢险基本常识2.2汛期险情:险情是在大汛期或平时高水位时,因水压力、流速和风浪加大,各类水工建筑物均有可能因高度、强度不足,或存在隐患和缺陷而出现危及建筑物安全的现象。
各种水工建筑物,特别是防洪工程可能出现的险情有:(1)大坝和堤防的漫溢;(2)坝(堤)体和坝(堤)基大面积的渗水、管涌与流土;(3)堤身的漏洞、跌窝(塌陷);(4)库岸、堤岸的堤坡的崩塌;(5)大风浪对水工建筑物的拍打淘刷;(6)堤坝和其他挡水挡土建筑物的脱坡、滑动与倾覆;(7)混凝土建筑物与土工建筑物接触处的严重渗水等。
险情有时单一出现,有时几种险情同时在一处出现。
2.3抢险和抢险原则抢险是指在高水位期间或退水较快时,水工建筑物突然出现渗漏、滑坡、坍塌、裂缝、淘刷等险情时,为避免险情的扩大以至工程失事,所进行的紧急抢护工作。
防汛与抢险两项工作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只有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基础上,才能不出现险情,或少出现险情,即使出现了险情,也能主动、有效地进行抢护,化险为夷。
抢险的主要原则是:(1)抢护要及时,防止险情扩大,为此,要加强检查观测,及早发现险情,抢早抢小;(2)正确识别险情,必须了解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运用等各种情况,结合出现的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准确判断,拟定正确的抢护方案;(3)及时供应料物,抢险需要的料物种类多,数量大,直接影响着抢险工作的进展;(4)加强领导,统一指挥,组织好抢险队伍,必要时还可请部队支援。
小型水库防汛抢险的主要特点:(1)小型水库工程数量多。
全市共有大中小型水库91座,其中大型2座,中型3座,小型86座,还有众多的塘坝,确保水库工程安全运行是防汛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2)小型水库多为土石坝,其挡水建筑物绝大多数采用当地材料筑成。
这些材料在高水位长期的作用下容易渗漏,而且不耐冲刷。
因此,土石坝的险情要比其他材料坝多,抢险任务大。
(3)小型水库多处于河流的上游。
控制流域面积小,河道坡降较大,一旦遇到暴雨集中,洪水进库快,库区水位迅速猛涨,对工程威胁性很大。
再加上库容小,调蓄能力差;坝内涵管断面小,溢洪道断面不足或者底高程未到设计高程,致使泄洪能力小,洪水消落慢,高水位持续时间长。
这些不利因素,加重了小型水库的防汛抢险任务。
(4)小型水库大多是上世纪50—70年代建设。
其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进行等方面,往往不像大中型水库那样正规,防洪标准和工程质量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在汛期就容易暴露出来。
成为工程的薄弱环节,给防汛抢险增加了很大的任务。
虽然近几年对小型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但防汛工作仍不可忽视。
(5)小型水库由于数量多、规模小,进库交通条件很差,技术管理薄弱,防汛抢险工作条件差,这就增加了防汛工作的难度。
常见的工程险情和抢护方法常见工程险情1、堤防岸坡坍塌及背水坡渗水和漏洞,堤身滑坡,蚁害隐患,决口等;2、水库塘坝坝顶漫溢,土坝渗漏,土坝裂缝;坝下涵洞(管)断裂,涵洞(管)漏水;溢洪道泄洪能力不足,闸墩和堰身混凝土裂缝,陡坡底板掀起,消能设施冲毁。
3、涵闸与土堤连接处渗漏、闸基渗漏、涵闸洞身渗漏、裂缝、淘刷;闸门事故;启闭机螺杆折断、闸门不能关闭等。
检查识别当水库蓄水后,无论山坡、坝体或坝基,总有一些渗水出现,有些渗水属正常现象,无需处理。
有些则属发展性的,应予及时抢护。
还有某些渗水现象,虽暂无问题,但当库水位继续升高后,渗水情况加剧。
因此,对各种渗水现象必需正确判断区别对待。
正常渗漏与非正常渗漏的识别正常渗漏的渗水经过批滤排水设施排出渗水量小、水质清,不带土粒;渗流逸出部位的渗透坡降小于临界坡降,坝体、坝基不发生管涌或流土等渗透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