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景物描写的方法

合集下载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写景作文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写景作文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写景作文写景作文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方式。

然而,许多小学生在写景作文时常常遇到困惑和难题。

本文将针对小学生写景作文的难点和解决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对指导小学生写好写景作文提供一些参考。

一、写景作文的基本要素1.主题明确。

写好写景作文,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

主题可以是一个具体的地方、一个季节、一种气象现象等。

小学生在写作时,需确定主题并限定范围,避免过于宽泛。

2.形象生动。

写景作文要注重描绘细节,通过细腻的描写使文字有画面感。

小学生可以尝试使用形容词、名词等修饰语来丰富作文的形象感。

3.情感表达。

写景作文不仅是对客观景物的描写,还需要表达自己对景物的感受和情感。

小学生在写作时,可以试着写出自己对景物的喜爱、对美的追求等情感,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进行描写和展开。

二、拓展观察力,提升描写能力1.培养观察能力。

写好写景作文需要有丰富的观察力,小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大自然中的景物如树木、花草等来增加观察的经验。

2.多样化的描写方式。

小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描写方式,如对景物的大小、形状、颜色进行描写,使用不同的修辞手法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

3.多角度观察景物。

带领小学生多角度、多维度地观察事物,了解事物的全貌、内在特征及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例如,观察花卉时除了描写花的颜色、形状等,还可以描写花的香气、花瓣的触感等。

三、培养思维逻辑,构建完整结构1.积累素材。

小学生写景作文时,应先在脑海中构思好文章的主题和框架,并积累相关素材。

这样有助于整体构思和材料的选择。

2.条分缕析。

在构建文章结构时,可以采取分点列举法,对不同的景物进行具体的描写。

可以利用提问的方式,问自己观察到了哪些景物,读者希望了解哪些细节信息。

3.组织语言。

小学生可以通过使用排比、对比等手法对描写进行组织,使文章的结构更有层次感。

语文作文写景、写事技巧

语文作文写景、写事技巧

语文作文写景、写事技巧小学四五年级,对学生写作上的要求有较大提高,孩子写作文困难,不知从何写起,不知能写什么,怎么写?本文为大家整理了,小学作文中“写景”、“写事”技巧。

一、写景作文方法开头1、对比总起式例:有人喜爱清丽淡雅的湖畔,有人喜爱热闹非凡的外滩,我却喜爱风景迷人的翠湖。

2、歌词、名句总起式例1:“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每当听到这熟悉的旋律,我仿佛看到那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小草。

例 2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金秋十月,我来到梦寐以求的黄山。

3、开门见山总起式例1:我的家乡岳池是个风景优美的县城,我喜欢家乡的夜景。

例2:我的故乡岳池被誉为“银岳池”。

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4、悬念式例1: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你们知道我为什么特别喜欢凤山公园吗?例2:这是哪儿?我仿佛成了故乡的陌生人。

当年,这儿没有如此美丽的花草,清澈的河水,遮天蔽日的树木……5、激趣式例1:亲爱的朋友,你一定喜爱吃橘子。

这甜中带酸的橘子就是我们家乡的特产,欢迎你到我们家乡来。

6、抒情式例:我第一次看到家乡的象鼻河,水是那么清,那么碧。

我多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啊!7、拟人抒情式例:啊!春姑娘来了,大地万物在欢笑。

春天,好一派迷人的风光!8、倒忆式例:家乡岳池那美丽的夜景,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抹之不去。

描写景物的顺序1、时间顺序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来描写同一景物在不同季节的不同风光;按照早、中、晚的时间顺序来描写一天之内不同时段的不同景色;按照短时间内,时间先后的顺序依次描写一个景物。

2、空间顺序确定观察点后: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远到近、从高到低、从整体到局部3、游览顺序以游客游览的顺序记叙结尾1、抒情式例:啊!美丽的外滩,我多想变成一颗露珠,滋润你的一草一木;我多想变成一只小狗,日夜守护在你的身旁;我多想变成一直小鸟,在你的上空自由的飞翔;我多想变成一颗太阳,把你照得更加辉煌!2、总结式例:家乡岳池有这么多如画的美景,我爱岳池。

写景方法有哪些

写景方法有哪些

写景方法有哪些写景是文学创作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文字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使读者产生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写景方法有很多种,下面我将就几种常用的写景方法进行介绍。

首先,写景可以通过具体描绘来实现。

具体描绘是指通过详细的描写,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比如,可以描述景色的颜色、形状、大小、质地等细节,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例如,可以写道,“天空湛蓝,白云飘飘,太阳高悬,照耀着大地,一片金黄。

”这样的描写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眼中的美景。

其次,写景可以通过比喻和象征来实现。

比喻和象征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景物的比拟和象征,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主题。

比如,可以用“蓝天如洗,白云如羊”来比喻天空的明净和云的柔软,用“太阳如火,照耀大地”来象征太阳的炽热和光芒。

这样的表达方式能够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另外,写景也可以通过对景物的意境和情感的表达来实现。

意境是指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使读者在欣赏景物的同时,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比如,可以写道,“夕阳西下,余晖映照着湖面,如诗如画,让人心旷神怡。

”这样的表达方式能够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产生共鸣和感悟。

最后,写景也可以通过对景物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揭示来实现。

景物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通过对景物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揭示,可以使作品更加丰富和深刻。

比如,可以写道,“古老的城墙沧桑而坚固,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和历史的沧桑。

”这样的描写能够使作品更加具有时代感和历史感。

综上所述,写景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表现力。

在写景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感和主题,灵活运用各种写景方法,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深刻。

希望以上介绍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三四年级写景作文教案

三四年级写景作文教案

三四年级写景作文教案【篇一:小学生写景作文指导】小学生写景作文指导写景,就是用语言文字把人们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各种自然景物具体地、生动地描绘出来,以此来烘托环境气氛,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衬托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而写景记叙文是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的记叙文,它是小学生经常练习并要掌握其方法的重要作文类型之一。

写景,主要是突出景物的特征,写出此景与他景的不同,向读者描绘出一幅独具特色的风景画。

怎样才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呢?首先要注意观察。

在确定观察对象以后,要进行长时间、全面、深入地观察,既要观察它的整体,又要观察它的局部,既要观察它的静态(颜色、姿态等),也要观察它的动态(生长过程、四季变化、刮风下雨等);还要善于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力求形象、生动、明晰、特点显著。

还要与其他景物进行比较,找出其相同与不同之处。

通过比较,把握其与众不同的地方,才能把握住景物的特征。

另外,写景要选好观察点,按一定的顺序写。

有的先写全貌,再写部分,有的从上到下,有的由内而外,有的自远及近??总之,要有一个基点,确定观察的顺序。

再有,写景作文离不开抒情,写景是手段,抒情才是目的,绝没有单纯为写景而写景的文章。

通过生动、细致的描写,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

只有渗透了作者真实的情感,才能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把感情寄托在景物描写之中,使写景和抒情相结合呢?首先应寻找适合自己表达感情的景物,一个风景点的景物是丰富多彩的,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将它们全写进去,使文章非常芜杂,不知所云。

应该根据感情表达的需要,造反能寓情的景物来写。

同时,作者应有丰富的联想,采用多种写作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使描绘的景物形象化,带有人的特点、人的感情,这样就能做到文章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有机的融为一体。

我长大了_学生作文_习作_小学四年级学生我是家里的独生女儿,爸爸与妈妈对我被加呵护。

每当我想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爸爸总会及时制止我,说:“孩子,你还小,长大了再干吧!”。

小学语文-小学生作文景物描写训练——怎样观察和描写江河湖海

小学语文-小学生作文景物描写训练——怎样观察和描写江河湖海

小学语文-小学生作文景物描写训练——怎样观察和描写江河湖海江河湖海是自然界中的大地风貌,是以水为主体的自然景物。

人类离不开它,动植物也离不开它。

怎样观察和描写它们呢?描写江河就要注意江河的水势。

如大江波涛滚滚,小河细水长流,溪水叮咚漫步观察和描写的时候,就要注意水的动态、水流的缓急、波浪的大小。

请看下列例段:黄河,那汹涌的波涛,铺天盖天席卷而来,呼啸之声十里可闻;它跳跃着,震动着,如飞龙跃入浩瀚的东海。

小河真美啊,清澈、碧绿、恬静,令人神往。

远看它是那样的绿,绿得像一条翡翠色的绸带;近看它是那样清,清得可以看见河底那游动的鱼虾。

夜晚,那弯弯的月牙倒映在清澈透明的小河上,是那样的美丽,又是那样的温柔。

此时的小河更显得迷人。

有一天,夏汛突然到来,乌云翻腾,风雨呼啸,大江怒吼,惊涛骇浪震动群山,水头汹涌,连十二孔导流底孔都来不及宣泄,洪水以奔马之势泻过混凝土大坝,像遮天的瀑布倾入下游的河床,波涛澎湃,激浪飞腾,十里外都可以望见白蒙蒙的水雾,几十里外都可以听见哗然的水声。

例一,写黄河的汹涌水势,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无可阻挡;例段二写的是一条小河的美丽与温柔。

远看,是那样的绿;近看,是那样的清;夜晚看,更显得迷人。

把小河描写得令人神往;例段三是写凶猛的洪水,像遮天的瀑布倾入下游河床,几十里外都可以听见哗然的水声。

上述三例虽然都是写江河景观,但写出了各自不同的特征。

观察和描写湖泊,除了注意岸边的景色外,还要看湖面的动态和变化。

如下列例段:大概湖的美处在明媚。

水上的轻风,皱起万叠微波,湖畔有芊芊的芳草,有青青的树林,有平坦的道路,有曲折的白色栏杆。

黄昏时,便是天然的临眺乘凉的所在,湖上落日,更是绝妙的图画。

夜中归去,长桥上,两串徐徐互相往来移动的灯星颗颗含着凉意,若是月明中天,不必说,光景尤其怡人了!多么美丽的湖啊!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蓝绸般的湖水,一直伸到远山的深处。

远远望去,湖面上白帆点点,一只只小船好似一片片树叶在水面飘动。

景物描写方法有哪些

景物描写方法有哪些

景物描写方法有哪些景物描写是文学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感,使读者更好地融入到作品的世界中。

而要做到生动、具体、富有感情的景物描写,则需要运用一些特定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注重细节。

在描写景物时,要尽可能地注重细节,通过对细微之处的描写,可以使景物更加具体、生动。

比如,当描写一片树林时,可以描述树叶的颜色、形状,树干的纹理,树叶在风中摇曳的声音等细节,这样可以使读者更加清晰地感受到树林的存在。

其次,要注重感官体验。

景物描写不仅仅是对景物外观的描绘,还应该注重对景物的感官体验的描写。

比如,当描写一片花海时,可以描述花香的气味、花瓣的触感、鸟鸣的声音等,通过感官的描写可以使读者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景物的美好。

另外,要注重情感表达。

在景物描写中,不仅仅是对景物的客观描写,还应该注重对景物所引发的情感的表达。

比如,当描写一处荒凉的沙漠时,可以通过对炎热的气息、无边无际的沙丘、绝望的风景等的描写,来表达作者对沙漠的孤寂、荒凉的情感,从而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最后,要注重意境营造。

景物描写不仅仅是对景物的客观描写,还应该注重对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的描写。

比如,当描写一片静谧的湖水时,可以通过对湖水的倒影、湖水的清澈、湖面的平静等的描写,来营造一种宁静、安详的意境,使读者在阅读时产生一种心灵上的宁静和舒适。

总之,景物描写是文学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细节、感官体验、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的描写,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具体、富有感情,从而使读者更好地融入到作品的世界中。

希望以上方法和技巧能够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从《三峡》一文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从《三峡》一文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从《三峡》一文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三峡》一文富有诗情画意,意味隽永,是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影响颇大,其全文描写景物的方法更值得我们借鉴,亦可通过整篇文章描写景物的方法指导学生作文写作,笔者认为其可借鉴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学习《三峡》一文从整体着眼,细处描画的描写方法《三峡》一文先写山,再写水,山水描写富有层次感,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写三峡先从整体入手,描写了三峡的整体概貌,其群山雄伟的气象,绵延不断的地理态势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在指导学生写作片段作文《校园一景》中,第1自然段就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去写校园的面貌,从校园周围的环境,校园整体建筑的布局,校园大小,校园的植被景观类型,学生的构成情况等方面去描写。

有同学按照老师的写作方法指导是这样写第1自然段的。

教师习作举例:吴忠市第二中学是一所美丽的花园式校园,它坐落在吴忠市教育园区。

学校的北面,穿过马路,是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也是吴忠市唯一的一所全日制大学校园。

学校西面紧挨着的是吴忠市回民高中,东面紧挨着的是利通区第十五小学,我们学校的面积是市区学校中最大的,大概占地有100多亩吧,有学生3000人左右。

学校有一栋办公楼,五栋教学楼,五栋宿舍楼,一个餐厅和一个多功能厅。

我们学校的景色优美,有许多可去之处,但我最喜欢的是学校教学楼前的小亭子。

学生习作举例:吴忠市第二中学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式学校。

它春有百花盛开,夏有绿树成荫,秋有硕果累累,冬有轻雪压枝,大家都非常喜欢在这环境优美的学校里学习生活,而我最喜欢的是校园的春天,尤其是春天里教学楼前的那一摸风景,让人陶醉,令人留恋。

由此可见,通过课内得法,课外用法,指导习作,学生完全可以不惧怕写景类文章的写作,当然,方法得到了,还需要勤加练习才能为生所用。

二、学习《三峡》一文多角度观察视角描写景物的方法《三峡》一文主要采用了俯仰结合、正侧面描写等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如描写三峡群山的重岩叠嶂时,采用了俯视+正面描写的观察角度、写法去描写;写群山的隐天蔽日时,采用了仰视+侧面描写的观察角度、写法去描写。

小学语文写景的方法有哪些

小学语文写景的方法有哪些

小学语文写景的方法有哪些写景作文,就是用语言文字把人们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各种自然景物具体地、生动地描绘出来,以此来烘托气氛,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衬托人物的心情,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小学语文写景的方法有哪些,供大家参考。

1小学语文写景的方法有哪些一、立足于观察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尤其对于写景作文,离开了细致准确的观察,是绝对写不好的。

二、抓住特征写景物,要善于抓住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里的景物颜色、形态、声响、变化等方面的特征,不能生搬硬套,春天就是春光明媚,秋天就是秋高气爽.这样,你笔下的景象就会生动起来。

三、要层次分明层次就是文章的内容顺序,也即表达顺序.一般来说,写景文章有如下几种顺序。

1 .空间方位顺序.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等等。

2 .时间顺序.可按季节时令和一日的时间变化 ( 春夏秋冬早午晚 ) 。

3 .地点转换顺序.也称移步换景,或参观、游览顺序。

四、要动静结合所谓动静结合,就是指描写景色时,不仅要写出景色的静态,而且要写出它的动态,使他们很和谐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只有这样、你笔下的景色才能活起来,才能使读者的印象更深刻。

五、要抒发感情任何景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但这种客观存在的景物却能给人不同的感受.我们写景要写自己热爱的景色,表达一定的主题思想,要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这就是借景抒情。

2小学语文写景的方法有哪些一、抓住景物的特征对所写景物认真观察,抓住特点,是写好这类文章的前提。

而能否抓住景物的特点,关键在于作者细心的观察,并将观察所得铭记于心。

正所谓"静观默察,烂熟于心"。

因此,要求在观察中,善于抓住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中景物呈现出的颜色、形态、声响、气味等方面特有的变化,善手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去观察、体会。

这样,才能抓住景物特征加以描写。

为此,一要注意不同季节的特征。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季节的变化会引起景物的变化。

每个季节的景物都有各自的特征;二要注意时间变化的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作文景物描写的方法1小学语文作文景物描写的方法一、有角度,分层次。

任何一处的景物都不能一眼尽览,总需要多角度地审视,才能给人留下总的印象。

我们要把景物完整地再现出来,就需要多角度来描绘。

1、把整体分解开来描写。

这种方法如同剪贴画,由一块一块的部分拼凑成一个整体,让读者领略其全貌。

对于春光来说,我们都领略过美,但我们却不知怎样用语言来表现这个似实实在在但又很抽象的精灵。

朱自清的《春》就用分解法来描写,分解成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及人的图画,然后组合成整个春的景象。

2、超越时空的描写。

许多景物的特色与全貌,并不是作者一时一地能完全掌握的。

比如四时的变化,方圆几十里的地貌状况等,但要想反映它们的特色,就需要超越时空来描写了。

比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这样,读者不仅了解了一时的景色,而且四季佳景,晦明变化都能一一观赏到。

3、恰当的顺序。

我们观看景物一般是从外到内,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的。

我们描写景物,目的就是让读者和我们一样欣赏到大自然的美,因此,在写景时,我们应考虑到并尊重观赏者的习惯,按照这样的顺序去描写。

二、突出特征,工笔细描。

人们对西湖、玄武湖和昆明湖都流连忘返,究其原因就是它们各有自己的个性。

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景物的独特的个性与风采了。

姚鼐《登泰山记》有一段关于日出的描写: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同样描写日出景象,现代作家刘白羽却是描写从飞机上见到的日出景象:你乍看上去,黑夜还似乎强大无边,可是一转眼,清冷的晨曦变为磁蓝色的光芒。

原来江海上簇拥出一堆堆墨蓝色云霞。

一个奇迹就在这时诞生了。

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然后在几条墨蓝色云霞的隙缝里闪出几个更红更亮的小片……再一看几个小片冲破云霞,密接起来,溶合起来,飞跃而出,原来太阳出来了,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不知不觉,原有的暗影都被它照明了。

这是触目惊心的壮观景象。

同是描写日出,不同的环境之下,不同的人描写也不同,这就需要作者细心观察,突出景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才能使描写的景象不同于别人,而给人一个崭新的世界了。

三、化静为动,引起共鸣。

平常我们看到的景物大多是静态的景物,如果把它们原样不变地搬到作品中,就不会给人太大的美感了,给人的只是一种死一般的沉寂和令人窒息的气氛。

这就需要有动态描写。

如梁朝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这样就把景物写活了。

朱自清《春》中也有,如“花散在草丛里,象眼睛,象星星,还眨呀眨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多么生动的情景啊!当然,有时也要创造一个宁静氛围,一个寂寂无声的环境那又怎么能把景物写成动的呢?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关于树的描写:“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棱棱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象是画在荷叶上”,这凝固得像是铁柱一样的树木,又是为了创造宁静气氛的需要了。

四、以景写情,寓情于景。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如果不能从描写的景物里流淌出作者的真情来,那么景物将是毫无生气的,一点也拨动不了读者感情的心弦。

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描写小石潭的氛围:“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这段景物就灌注作者的感情。

作者被贬到永州,因政治上被冷落,心情孤寂无法排遣,刚见到小石潭的优美景色,精神为之一振,但时间稍长,便从小石潭寂静的环境联想到自己的遭遇,随之自己心中悲凉情绪就投射到景物上,就感觉它过于凄清了,因而写作时这种感情自然而然地就流于笔端了。

这就是寓情于景,使描写的景物奕奕有神,从而感染读者。

2小学语文作文景物描写的方法一、白描法白描就是对景物进行描写时不修饰烘托和雕琢,只将景物主体客观呈现在读者眼前。

运用白描手法写景,给人以形象感的同时增强真实感,使人有返璞归真的感觉。

《湖心亭看雪》(张岱)中“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个句子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

它不求细致与文饰,只求神似和形象,写出典型的轮廓和气质。

二、使用修辞法在描写景物时为使景物真实生动,往往在描写中使用各种修辞方法。

写景时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排比等。

比喻的修辞可以使景物具体形象。

拟人可以使景物活灵活现,富有生命的灵性,景物更有感情。

排比则使景物给人以更大程度上的感染力。

《济南的冬天》(老舍)中“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这段描写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写出了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秀气动人的景色。

表达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

三、感觉组合法人类通过各种感官感受认识自然环境,耳闻目睹,皮肤接触,舌品鼻嗅,世界才在我们眼前变得多彩起来。

景物描写前除了用眼睛观察之外,还要用其他感官去感受,之后将景物根据需要表述出来。

在以视觉为主的描写中辅以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这样有些无形事物(比如空气、风、声音、味道)才能被描写得更具体。

《春》(朱自清)中“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这段话中成功的运用了视觉、听觉、嗅觉等感觉,勾画出一幅美妙动人的春风图,使人如在田野里沐着阳光吹着微风一般轻松惬意。

四、色彩搭配法为了将景物描写的更美丽,突出视觉的色彩搭配是很好的方法,使画面色彩鲜明更具视觉的冲击力。

《紫藤萝瀑布》(宗璞)中“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这段描写中“淡紫”“紫”“银”给读者很强的色彩感,使人觉得藤萝花开得无比的辉煌壮丽。

句中同时使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

五、动静结合法以静止的景物和动态的景物相互映衬,可以使景物更具活力和画面真实感,以动写静更显寂静,以静写动更显动感,会使景物灵魂活泼。

如八下的《社戏》(鲁迅)中“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句中以静止的山来写飞速前行的船,写出“我”与小伙伴月下行船去看戏时的愉快迫切的心情。

景物描写的方法很多,多读多悟才能得法。

写作中也不能为了写景而写景,景物要与感情结合起来,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这样才能使景物产生动人的效果,才能使景物描写为中心服务。

3小学语文作文景物描写的方法一、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好的写景作文,往往不取决于你在文章中写了多少个景物,也不在于你选择的景物能否引起读者的兴趣,关键在于文章中要有重点描写的景物,而每个景物都非蜻蜓点水般地描写。

二、角度选好,印象深刻写景,就要突出景物的特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所谓“静观默察,烂熟于心”。

在此基础上,还要选好描写景物的角度。

描写景物的感官角度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内心感受等;描写景物的视角有仰视、俯视、平视、正视、侧视、远视、近视等。

一旦将自己融入对象,我们的感官和意识就会灵动起来,描写也就水到渠成了。

恰如叶圣陶先生所讲,眼睛怎样看就怎样写,耳朵怎样听就怎样写,内心有怎样的感悟就怎样写。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运用了视觉描写;“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运用了听觉描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运用了嗅觉描写;“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写出了内心感悟。

写出了清雅幽僻、宁静迷蒙的画面。

这与只用“美丽”、“壮观”等空洞的词比起来,效果有天壤之别。

总之,要做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

三、手法恰当,魅力无穷确定所写的景物后,为了使笔下的景物具有独特的魅力,我们要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对于写景常用的表现手法有白描、细节、想象、联想、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移步换景、化用诗词文等。

运用白描,最著名的莫过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短短二十八字,一连推出九幅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刻画出一幅非常真实生动的秋郊夕照图。

运用细节,细节描写就是对文章中细小的环节或情节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

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

如《想北平》:“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

”“果子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运来……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

一枝一叶总关情,正是这样的叙述与描写表明了作者与北京的亲密关系,他真正地融入了它的生活,深入到了它的血肉肌肤之中。

如果老舍是个观光客,即使再喜欢北京,也不可能有如此细致入微的体验,当然更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字。

郁达夫描写微雨寒村“说不出的悠闲境界”,先写有了“河流边三五人家聚在一个小村子里”的场景,再“点些精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

”这些细节使“悠闲”具体而生动,真是“活像”。

运用想象,如《沁园春·雪》中想象雪后美景: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虚实结合,“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虚”是联想、想象或梦中的情景。

二者互相联系,互相渗透转化,可以达到虚实相生的境界,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就是想象中美好的仙境,属于“虚”的内容。

再如《江南的冬景》:“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马上会来。

暮雨潇潇江上村。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