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工艺描述 2
压片糖果生产工艺流程及关键控制点

压片糖果生产工艺流程及关键控制点本工艺适用于直压工艺压片糖果的生产。
1.工艺流程图标注★的为关键控制点:称量配料、混合过筛、金属探测2.工艺描述1、原辅料出库及脱包消毒1.1根据生产计划及相关领料程序,领取相应数量的原辅料;1.2原辅料在脱包间脱去原辅料的外包装并做好标识,将原料至于缓冲间内,开启紫外灯,照射30min以上消毒处理。
2、部分原料烘烤、粉碎2.1对于部分水分或细度不符合产品要求的原料,还需进行烘烤或粉碎处理,直至达到产品要求为准;2.2对于水分和细度符合产品要求的原料,则无需进行此操作。
3、称量配料(包含小料预混)3.1根据产品配料单要求,确认食品添加剂以及营养强化剂添加量以及单位,分别称取各种原料(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精度电子天平并进行校准复核)。
称好的物料分别贮存于其他容器中。
复核人员依次对各种物料进行复核,包括品名、厂家、批号、重量等。
3.2将复核后的各种小料混合均匀。
4、混合过筛4.1依次将复核好的原料和混合后的小料倒入到经过75%酒精擦拭晾干的三维混合机中,调整好混合机至合适的运行状态,充分混合30min,混合均匀、4.2将混合好的物料经20目筛过筛后(20目筛过筛情况需正常无异味。
)倒入容器中,标注信息并记录感官及过筛合格,移交下一道工序。
5、压片及筛片5.1根据压片机操作规程,调试好压片机参数,使压片机正常运转;5.2调试好后,开启压片机。
压片机运行稳定后,毎15min检查一次压片效果,每次检查20片,包括感官、片重、厚度、硬度等。
5.3将压片完成的半成品放置于筛片机上,剔除掉不合格的碎片、散片、散粉等6、包材领用及脱包消毒6.1根据生产计划及相关领料程序,领取相应数量的包材;6.2在脱包间脱去包材的外包装,将包材至于缓冲间内,开启紫外灯,照射30min以上消毒处理。
7、定量分装7.1根据瓶灌装线相关设备操作规程,调试好各设备参数,根据产品规格要求,对压片及筛片后的物料进行灌装并封口。
工厂过程描述范文

工厂过程描述范文工厂是将原材料转化为成品的生产场所,其中包括一系列的工艺流程和设备。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工厂过程描述,用于生产一种产品。
1.原材料准备最初,工厂需要准备原材料。
原材料通常是从供应商那里购买的,例如钢材、塑料、电子元件等。
这些原材料通过货车或船只运输到工厂,然后进入原料库存区。
2.原料处理在原料处理区域,工人将原材料进行分类、清洗和切割,以确保它们符合生产要求。
这些处理步骤可能因不同的原料而有所不同。
3.制造工艺接下来,原材料进入制造工艺环节。
这个环节包括一系列的工艺步骤,例如成型、涂层、装配等。
在这些工艺中,工人使用各种设备和机械工具,例如机床、注塑机、焊接机、涂装机等,来完成对原材料的处理和转化。
4.检验和质量控制在制造工艺的每个环节,工厂都会进行检验和质量控制。
这可以确保产品在继续下一步工艺之前达到质量标准。
例如,在成型工艺中,工人可能会使用测量工具检查成品的尺寸和重量,以确保其符合规范。
5.测试和调试在制造完成后,产品需要进行测试和调试。
这些测试可以包括机械测试、电气测试、功能测试等,以确保产品能够正常工作和符合要求。
6.包装和包装7.装运和物流完成包装后,产品将被装运到仓库或分销中心,以便进一步分发和销售。
这通常涉及到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例如使用卡车、船只和飞机来运输产品。
8.售后服务除了以上的典型工厂过程,工厂内还有一些辅助设施和服务,如人力资源管理、设备维护、安全管理等,以确保工厂的正常运行和员工的安全。
总结起来,工厂过程描述了从原材料准备到最终成品装运的整个生产过程。
工厂依靠一系列的工艺和设备,包括原料处理、制造工艺、检验和质量控制、测试和调试、包装和包装、装运和物流、售后服务等环节,完成产品的生产和交付。
通过合理的工艺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工厂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冷轧带钢生产工艺

冷轧带钢生产工艺
冷轧带钢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生产过程需要经过多个工艺步骤。
下面是一个主要的冷轧带钢生产工艺的简化描述:
1. 原料准备:根据冷轧带钢的规格要求,选取适当的钢材作为原料。
原料应具备良好的可塑性和延展性。
2. 热轧:将原料加热至高温,通常在1100-1250℃之间。
通过
热轧工艺,将原料加工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这一步骤主要是为了提高钢材的可塑性和延展性。
3. 酸洗:通过酸洗工艺,将热轧后的钢材表面涂覆的铁锈、氧化物等杂质去除。
酸洗可以使用硫酸、盐酸等酸性溶液。
4. 冷轧:将经过酸洗的钢材送入冷轧机进行冷轧加工。
冷轧是通过辊子将钢材压制成所需的规格和尺寸。
这一步骤主要是为了提高钢材的表面光洁度、尺寸精度和力学性能。
5. 钢带退火:为了减小冷轧带钢的硬度,提高其延展性和塑性,需要对冷轧后的钢带进行退火处理。
退火温度一般在600-800℃之间,持续一定时间。
6. 表面处理:为了提高冷轧带钢的防锈性能和美观度,通常需要进行表面处理。
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包括镀锌、涂油等。
7. 剪切和卷绕:将经过表面处理的冷轧带钢按照规格要求进行剪切和卷绕,形成卷盘状的成品。
8. 检验和质量控制:对生产出的冷轧带钢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等。
9. 包装和储存:将质量合格的冷轧带钢进行包装,并储存在合适的场所,以待出售或进一步加工使用。
以上是一个主要的冷轧带钢生产工艺的简化描述,具体工艺步骤和参数会根据不同的钢材和产品要求而有所差异。
阿奇霉素生产工艺

阿奇霉素生产工艺
阿奇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消化道和更广泛的感染疾病。
阿奇霉素是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的,下面是阿奇霉素生产工艺的简要描述:
1. 菌种选育:首先,选择适合的阿奇霉素菌株进行培养。
常用的菌株包括Streptomyces ambofaciens 和 Streptomyces fradiae 等。
2. 培养基配制:制备适宜的培养基,其中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和适当的辅助因子。
常用的碳源有葡萄糖、麦芽糖等;氮源可以是角蛋白胨、鱼粉等;辅助因子可能包括镁离子、铁离子和其他微量元素。
3. 发酵培养:将培养基装入发酵罐中,并对其进行良好的气体通气控制和温度控制。
同时,应注入阿奇霉素菌株并提供合适的搅拌。
发酵时间一般持续3-5天,在适当的温度下(通常在25-30°C)进行。
4. 阿奇霉素提取: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液分离成细胞和培养液两部分。
细胞可以通过离心分离,然后被废物或进一步利用。
培养液中含有阿奇霉素,可以通过过滤和浓缩等分离技术获取。
5. 结晶和纯化:通过结晶和洗涤等过程,将阿奇霉素从杂质中分离出来。
这些过程可能包括溶剂萃取、洗涤和再结晶等步骤。
6. 干燥和包装:将纯化的阿奇霉素进行干燥,以去除其余的溶
剂和水分。
最后,将干燥的产品装入适当的容器中,进行包装。
需要注意的是,阿奇霉素的生产工艺过程可能会因生产厂商和具体的工艺变化而有所不同。
此外,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规范操作是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步骤。
包装纸生产工艺

包装纸生产工艺
包装纸生产工艺是将废纸通过一系列的工艺过程转化为可用于包装的纸张材料的过程。
下面是一个常见的包装纸生产工艺的简要描述:
1. 原料准备:收集各种废纸,如报纸、纸箱等,并进行分类和分选,去除其中的杂质。
同时,将适量的清水加入废纸中,使其软化和湿润。
2. 粉碎和拆解:将软化的废纸送入粉碎机中进行碾磨和拆解,使废纸变为纤维状,同时去除其中的油墨和其他污染物。
3. 纸浆制备:将拆解后的纤维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形成纸浆。
纸浆的浓度和纤维长度可以根据产品要求进行调整。
4. 纸浆精炼:将纸浆送入纸浆精炼机中,经过高速搅拌和筛选,去除纸浆中的杂质和粗纤维,同时提高纸浆质量和纤维度。
5. 造纸机成型:将纸浆送入造纸机中,利用网纹和真空抽吸的作用,使纸浆中的水分逐渐被吸走,同时纤维在网上形成纸张的形状。
6. 干燥和压光:新产生的纸张通过烘干设备,使其水分逐渐蒸发,从而成为干燥的纸张。
然后,纸张通过压光机,使其表面更加光滑和平整。
7. 卷取和切割:干燥的纸张通过卷取机,被卷取为卷筒或被切割为平板。
这取决于产品的需求和规格。
8. 包装和成品检验:将纸张卷筒或平板进行包装,同时进行质量检验,检查纸张的厚度、强度和光泽等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9. 仓储和发货:将合格的纸张成品送入仓库进行存储,并根据订单要求进行包装和发货。
以上是一个常见的包装纸生产工艺的简要描述,实际的工艺流程可能还会有一些细微差异,具体的工艺流程也会根据不同的纸张种类和产品要求进行调整。
eva生产工艺流程

eva生产工艺流程
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是一种具有优异物理性能的合成材料,常被用于制作鞋底、防震材料等。
下面是EVA生产工艺流程的简要描述。
1. 原料准备:EVA的主要原料是乙烯和醋酸乙烯,此外还需要添加剂来调节材料的性能。
原料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到反应釜中。
2. 反应聚合:将原料在反应釜中进行聚合反应。
在高温下,原料中的乙烯和醋酸乙烯发生聚合反应,形成长链聚合物,即EVA。
3. 底滤过程:将聚合好的EVA溶液经过底滤,去除其中的杂质和不溶物,使溶液更加纯净。
4. 浓缩和清洗:将滤过后的EVA溶液进行浓缩,去除溶剂中的大部分水分。
然后将浓缩后的物料进行冷却和清洗,以去除残留的溶剂和杂质。
5. 粉碎和干燥:将洗净的EVA物料通过粉碎机进行粉碎,使其成为适合后续加工的颗粒状物料。
然后将物料进行干燥,以去除其中的水分。
6. 制品加工:将干燥的EVA颗粒通过注塑机或挤出机加工成所需的制品形状。
注塑机可用于制作鞋底等复杂形状的制品,而挤出机适合制作板材、片材等。
7. 后处理:制成的EVA制品经过印刷、切割、贴合等后处理步骤,以满足最终产品的要求。
8. 检测和质量控制:对制品进行检测,测试其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质量要求。
9. 包装和出货:将经过检测合格的EVA制品进行包装,然后发货给客户。
以上就是EVA生产工艺的大致流程。
生产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反应温度、时间等因素,保证产品的质量。
此外,还需要配备相应的设备和仪器,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生化工艺 第七章 典型产品生产工艺 第二节有机酸的生产工艺

第七章
典型产品生产工艺
第一节 抗生素生产工艺 第二节 有机酸生产工艺 第三节 氨基酸生产工艺 第四节 啤酒生产工艺 第五节 其他产品的生产工艺 第六节 发酵过程经济评价
第二节 有机酸的生产工艺
有机酸发酵工业是生物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且较 为成熟的分支,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有 机酸在传统发酵食品中早已得到广泛应用,以微生物发酵 法生产且达到工业生产规模的产品已有十几种。
(2)柠檬酸的提取 从柠檬酸发酵液制备结晶柠檬酸一般 包括三个步骤:
①去除菌丝和其它固形物得到滤液; ②用各种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滤液,得到初步纯化的柠 檬酸溶液; ③初步纯化的柠檬酸溶液经精制后浓缩得到结晶柠檬酸。
第二节 有机酸的生产工艺
柠檬酸的提取方法有五种:钙盐法、溶剂萃取法、 电渗析法、液膜法和逆向渗透法。
表7-1 一些常用发酵法生产的有机酸的来源和用途
有机酸名称 柠檬酸 乳酸
来源
黑曲霉、酵母等 德氏乳杆菌、赖氏乳杆菌、米根菌等
用途
食品工业和化学工业的酸味剂、 增溶剂、缓冲剂、抗氧化剂、除 腥脱臭剂、鳌合剂、纤维媒染剂、 助染剂等 食品工业的酸味剂、防腐剂、还 原剂、制革辅料等
醋酸 葡萄糖酸
衣糠酸 苹果酸
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有机酸,以代替从水果和蔬菜等 植物中提取有机酸,是近年来由于社会及市场的需要而开 发出的方法。由于食品、医药、化学合成等工业的发展, 有机酸需求骤增,发酵法生产有机酸逐渐发展成为近代 重要的工业领域。
第二节 有机酸的生产工艺
一、有机酸的来源与用途
柠檬酸、乳酸、醋酸、葡萄糖酸、衣糠酸和苹果酸等有 机酸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食品工业、化学工业等领域有重 要的作用。在现代有机酸的生产过程中,发酵法生产有机酸 占有重要的地位,表7-1是一些常用发酵法生产的有机酸的 来源和用途。
印染助剂的生产工艺

印染助剂的生产工艺
印染助剂是在织物印染过程中用来改善印染效果和提高织物的性能的一类化学品。
以下是印染助剂的生产工艺的一个简要描述。
1. 原材料准备:印染助剂的生产原料通常包括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和水等。
首先需要对这些原材料进行准备,确保它们的纯度和质量。
2. 反应制备:根据所需的印染助剂种类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反应方法进行制备。
常见的反应方法包括酸碱中和反应、氧化反应和酯化反应等。
3. 混合和搅拌:将原材料按照一定的配方混合在一起,并进行搅拌,使其均匀混合。
这可以通过机械搅拌设备或者人工搅拌实现。
4. 反应控制:在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反应物料的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等参数,以确保反应的完全和高效。
5. 过滤和脱水:反应结束后,对产物进行过滤和脱水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无用的溶剂。
6. 干燥:将过滤和脱水后的产物进行干燥,以降低含水量和提高产物的稳定性。
常用的干燥方法包括自然风干、热风干燥和真空干燥等。
7. 包装和贮存:对干燥后的产物进行包装和封存,以防止其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常用的包装材料为塑料袋或者铁桶。
8. 质量控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检测产物的化学成分和性能指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常用的质量检测方法包括红外光谱法、质谱法和物理性能测试等。
以上是印染助剂的生产工艺的简要描述,不同类型的印染助剂可能存在一些差异,具体生产过程还需根据具体的产品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工艺描述
1.物料
原辅料:羊板粪、牛粪、菌渣、发酵菌、菜子粕及添加剂。
包装物料:内外包装袋、封包线。
燃料:煤
2.破碎及混合
原料破碎后按2/1000比例加入菌种,铲车搅拌均匀运送到发酵池。
3.一次发酵池
将混合物料运送到发酵池,每天的配料量为池长的1/8,发酵物料在池内堆积厚度0.8-1米,靠自然通风和翻堆的物料
与空气接触提供的氧气进行连续好氧发酵,发酵周期8天,翻抛机运行轨道上行走,同时高速旋转的耙将发酵物料连续不断的抛起。
散落并产生一定的位移,每天从发酵池尾端将发酵好的物料运走。
将发酵池前端腾出的空间补充新的发酵物料。
4.二次发酵
从发酵池运出的物料运往二次发酵池,堆高1.5-2m,
靠自然通风发酵,铲车翻堆,每周1次,发酵周期
为20-25天。
5.检测
在发酵结束前对发酵物料进行检验,依据检测数据调整配方直至达标。
6.造粒
1)将发酵好的物料进行磁选筛分后与其他成分的原料按配比要求进行计量配料,添加氯化钾10kg/T,混合,搅拌,经充分混合,
2)然后由变频喂料机均匀连续的喂入搅齿造粒机(水分42%左右),制成圆形颗粒。
3)通过下料槽进入颗粒整形抛光机整形球状颗粒(水分≤40%)。
4)由皮带机送入烘干机进行低温大风量烘干(≤70℃),(尾气由烘干引风除尘系统处理)
5)之后再有皮带机送二次烘干冷却筛分机中进行烘干冷却,充分冷却后的物料进入安装在筒体,
6)尾端的筛网将粉料及大颗粒筛出,进行计量包装(水分≤30%),筛出的粉粒可进行(小粒)包装。
11.包装入库
经过筛选分级,计量装袋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