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学试题答案

合集下载

农业气象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农业气象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①重力 ②浮力 ③水平气压梯度力气压与 风练(一)单项选择 1、风由东吹向西,则称为 风。

①东 ②东南 ③西 2、在北半球,吹地转风时 , 背风而立,低压在 _______ 。

①右边 ②右前方 ③左边 3、随着海拔高度增高,气压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①增大 ②降低 ③先增后降 4、一个标准大气压等于 _______ 百帕。

①4/3 ②760 5、在陆地上, ______ 气压高。

①春季 ②夏季 6、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增大 ①大气质量 ②大气压力 7、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______ 的作用 ①水平地转偏向力 ③1000 ③秋季 ③单位气压高度差 ②水平气压梯度力 ③摩擦力 8、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由 ①高压指向低压 ④惯性离心力 。

②低压指向高压 ④西北 ④左前方 ④先降后增 ④1013④冬季 ④大气柱 ①左前方 ②右后方 ③左方 ④右方 10、___ 越大,地转风的风速越大。

①纬度 ②大气密度③气压梯度 ④地球自转角速度11、梯度风未考虑 ___ __ 的作用。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水平地转偏向力③惯性离心力 ④摩擦力③中间指向四周 ④四周指向中间 9、在北半球,水平地转偏向力指向物体运动方向的 12、在三圈环流中,南、北半球各形成 ________ 个气压带 ①春 ②夏 ③秋 ④冬 (二)多项选择 14、我国是着名的季风区,夏季盛行 _____ 。

①东南风 ②东北风 ③西南风 ④西北风 ⑤东风 15、梯度风是自由大气中空气所受 _ ____ 相平衡时的运动。

①2 ②3 ③ 4 ④ 5 13、由于季风影响.在 ______ 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从大陆吹向梅洋。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水平地转偏向力③惯性离心力 ④重力⑤浮力16、 ____ 为自由大气中的风。

①季风 ②梯度风 ③海陆风 ④焚风 ⑤地转风17、地转风是空气所受 ______ 相平衡时的运动。

农林气象学考试题及答案

农林气象学考试题及答案

农林气象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气象因子中,下列哪一项不是气象因子?A. 温度B. 湿度C. 光照D. 土壤肥力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纬度B. 海陆分布C. 地形地势D. 人口密度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气象学中的温度单位?A. 摄氏度B. 华氏度C. 开尔文D. 兰金度答案:D4. 以下哪项是描述降水量的正确单位?A. 毫米B. 米C. 厘米D. 千米答案:A5.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蒸发的主要因素?A. 温度B. 湿度C. 风速D. 土壤质地答案:D6. 以下哪项不是气象学中的风向描述?A. 北风B. 南风C. 西风D. 东北风答案:D7.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气象因子?A. 光照强度B. 温度C. 湿度D. 土壤pH值答案:D8.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霜冻发生的主要气象因素?A. 温度B. 湿度C. 风速D. 土壤温度答案:D9.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作物病虫害发生的主要气象因素?A. 温度B. 湿度C. 光照D. 土壤类型答案:D10.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作物产量的主要气象因素?A. 温度B. 降水C. 土壤肥力D. 作物种类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A. 光照强度B. 温度C. 土壤pH值D. 二氧化碳浓度答案:ABD1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作物的蒸腾作用?A. 温度B. 湿度C. 风速D. 土壤水分答案:ABCD13.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A. 温度B. 光照C. 土壤肥力D. 病虫害答案:ABCD14.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作物的产量?A. 温度B. 降水C. 土壤肥力D. 作物品种答案:ABCD15.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作物的病虫害发生?A. 温度B. 湿度C. 光照D. 土壤pH值答案:ABC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气象学中,一天中气温最高值通常出现在______。

农业气象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农业气象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农业气象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第五章气压与风练习题(一)单项选择1、风由东吹向西,则称为_____风。

①东②东南③西④西北2、在北半球,吹地转风时,背风而立,低压在_____ 。

①右边②右前方③左边④左前方3、随着海拔高度增高,气压会______。

①增大②降低③先增后降④先降后增4、一个标准大气压等于_____ 百帕。

①4/3 ②760 ③1000 ④10135、在陆地上,_____气压高。

①春季②夏季③秋季④冬季6、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_____增大。

①大气质量②大气压力③单位气压高度差④大气柱7、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____ 的作用。

①水平地转偏向力②水平气压梯度力③摩擦力④惯性离心力8、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由_____ 。

①高压指向低压②低压指向高压③中间指向四周④四周指向中间9、在北半球,水平地转偏向力指向物体运动方向的____ 。

①左前方②右后方③左方④右方10、___ 越大,地转风的风速越大。

①纬度②大气密度③气压梯度④地球自转角速度11、梯度风未考虑_____ 的作用。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②水平地转偏向力③惯性离心力④摩擦力12、在三圈环流中,南、北半球各形成 _____ 个气压带。

①2 ②3 ③4 ④513、由于季风影响.在_____ 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从大陆吹向梅洋。

①春②夏③秋④冬(二)多项选择14、我国是着名的季风区,夏季盛行_____。

①东南风②东北风③西南风④西北风⑤东风15、梯度风是自由大气中空气所受_____相平衡时的运动。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②水平地转偏向力③惯性离心力④重力⑤浮力16、_____为自由大气中的风。

①季风②梯度风③海陆风④焚风⑤地转风17、地转风是空气所受_____相平衡时的运动。

①重力②浮力③水平气压梯度力④水平地转偏向力⑤惯性离心力⑥摩擦力18、北半球行星风带包括有_____。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答案1. 试题:a) 请简述农业气象学的定义及重要性。

b) 什么是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举例说明。

c) 农业气象学如何应用于农作物管理和灾害风险减轻?举例说明。

2. 答案:a) 农业气象学是研究气象因素对农业生产和农作物发展的影响的学科。

它关注气候、天气和气象要素与农作物生长、发育、产量以及农田管理的关系。

农业气象学的重要性在于帮助农民和相关农业机构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天气和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从而制定合理的农业管理决策,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减少灾害风险。

b) 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广泛的影响。

例如,气温升高和降水模式的改变可能导致农作物生长季节变化,胁迫植物生长和发育,减少农作物产量。

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洪涝和风暴也会破坏农田和农作物,导致大量损失。

此外,气候变化还可能引发农作物病虫害的爆发,破坏农作物健康和生产。

因此,了解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对于制定适应和缓解措施以应对这些变化至关重要。

c) 农业气象学的应用有助于农作物管理和灾害风险减轻。

通过农业气象学的知识,农民和农业机构能够更好地规划农作物种植和管理。

他们可以根据气象数据和预测来确定最佳的播种时间、灌溉计划和施肥方案,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天气条件来促进农作物生长和发育。

此外,在灾害风险减轻方面,农业气象学可用于监测和预测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例如干旱、洪涝和冰雹等,农民和农业机构可以根据预测结果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减少损失和风险。

总结: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灾害风险的减轻至关重要。

通过深入了解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农民和农业机构可以更好地制定管理决策,以应对不确定的气候和天气条件,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农业气象学也有助于监测和预测极端天气事件,帮助农民和农业机构减少灾害风险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因此,农业气象学的发展和应用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生计非常重要。

农业气象试题库含答案

农业气象试题库含答案

农业气象学》模拟试题(二. 填空题: (每小题 2 分,共20 分)1.某一瞬间大气的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称天气;2.辐射具有波粒二象性_性,即既表现为波动性,又表现为粒子性;3.在地面辐射差额R = (S'+ D)(1 - r) - F 公式中, r 为反射率, F 为地面有效辐射;4.土壤温度日较差主要决定于土壤之间的导热率和土壤温度, 同时还受地面和大气间乱流热量交换等因素的影响;5.在农历廿四个节气中, 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作为四季的开始;6.大陆性气候的地区,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节,降水变率比其它地区为大;7.青藏高原把西风环流分为南和北两支,使其范围扩大;8.大陆度与气温年较差成正比, 与地理纬度成反比;9.农业气候三要素是光、热、水;10.农田中的外活动面位于植物高度2/3 处;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题: (每小题2 分,共20 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间地面温度低于空气温度时,辐射热通量方向由 ___________________ 指向__ ; A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面;空气B. 空气;地面C. 一侧空气;另一侧空气D. 地面一侧;地面另一侧2.农业气象学中通常把大气辐射称为; CA. 短波辐射B. 中波辐射C. 长波辐射D. 超长波辐射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北半球0 -66.5° N 纬度间,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是____________ 日;BA. 春分B. 夏至C. 秋分D. 冬至4.某年或某月的实际降水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值称为降水; AA. 距平B. 平均变率C. 极差D. 相对变率5. ______ 地面覆盖后,除阴雨天外,各深度的日平均土温比未覆盖的___ , 增降温效应表层比下层; AA.高; 小B. 低;小C. 高; 大D. 低, 大6.疏透结构林带其背风侧的最小风速, 大致出现在林高倍的地方; BA. 1B. 3C. 4D. 6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摩擦层中的风压定律为: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 ______________ , 低压在_;CA.右前方;左前方B. 右前方;左后方C. 右后方;左前方D. 右后方;左后方8.夏季高温与少雨相结合,冬季寒冷与潮湿相结合,这种气候型属于气候型;BA. 草原B. 地中海C. 季风D. 高山9. 凹陷地形气温日较差比干燥土壤气温日较差比湿土___ AA.大; 大B. 小;大C. 大;小D. 小; 小10. 下述的几种风哪一种不是地方;CA. 海陆风B. 山谷风C. 季风D. 焚风四.判断题: (每小题2 分,共10 分.你认为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标"对", 不对的标" 错")1.地球大气,按其物理性质的垂直分布,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电离层;散逸层.(错)2.白天地面辐射差额为正值, 地面吸收了辐射能转化为热能地面温度高于贴地气层和下层土壤. (对)3.由于水汽压和绝对湿度其数值和单位都基本相同, 所以气象上常用水汽压来代替绝对湿度.(错)4.中国气候的形成因素共有:季风性明显,大陆性很强,温度差异大,降水复杂化四个方面.(对)5.土壤经耕翻后,其热容量和导热率会增大, 而镇压后的土地, 其导热率和热容量会减小.(错)《农业气象学》模拟试题(二)二. 填空题: (每小题 2 分,共20 分)1.导温率与物质的导热率成正比, 与物质的热容量成反比;2.气温的垂直分布用气温垂直梯度来表示递减率;3.农业气象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平行观测;4.桂林属于北亚热带气候带地区;南宁属于南亚热带气候带地区;5.某一地水分资源可以用年降水量和干燥度来表示;6.农田总蒸发量包括植物蒸腾和株间土壤蒸发两方面;7.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称为暖流;8.中国气候的地理环境,包括地形、纬度、季风三方面;9.中国气候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型;10.太阳常数的数值约为 1.98 cal/ (cm2·min);三. 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20 分)1.青藏高原是我国雹日最___ , 范围最_ B__ 的地区;A.多; 小B. 多; 大C. 少;小D. 少; 大2.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时, 地轴与黄道面始终保持___;C__ 的夹角A. 0 °B. 23.5 °C. 66.5 °D. 90 °3.与大陆气候特点完全相反的气候型是 AA. 海洋气候B. 季风气候C. 地中海气候D. 热带气候4.当某地气温年较差为20℃,地理纬度为30°N 时,其大陆度为_B___ ; k=(1.7 ⊿ t/sin Φ )-20.4A. 1.7B. 47.6C.19.6D.20.45.近地层空气相对湿度最高值一般出现在 AA. 清晨B. 正午C. 傍晚D. 对流旺盛时6.以___ 为周期,随___ 改变风向的风称为季风;CA.年; 年B. 季节; 季节C. 年; 季节D. 季节;年7.活动面的_ 交换是小气候形成的动力基础;BA. 辐射B. 热量C. 水汽D. 乱流8.在作用于空气运动的力当中, 只改变空气运动方向而不能改变空气运动速度的力是___ ;BA. 水平气压梯度力B. 水平地转偏向力C. 惯性离心力D. 摩擦力9.大气在__D__ 条件下,农田中风速廓线呈对数变化A.逆温B. 稳定C. 不稳定 D. 中性10.农田中通常把气层与土层的交界面称为, 把气层与作物层的交界面称为 __ ;DA.活动面;活动层B. 活动层;活动面C. 外活动面;内活动面D. 内活动面;外活动面四. 判断题: (每小题2 分,共10 分.你认为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标"对", 不对的标" 错")1.自由大气中的风压定律为: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左,低压在右.(错)2.水稻田上空,不论昼夜,绝对湿度都是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对)3.雨区一般出现在冷锋的锋后和暖锋的锋前.(对)4.槽后脊前为多为阴雨天气,槽前脊后多为睛好天气. 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高空槽脊自西向东移动,槽前脊后盛行西南气流,引导暖湿空气北上。

农业气象学答案..

农业气象学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农业气象学作业题参考答案作业题一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 1.臭氧层分布在 B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2.黑体表面辐射具有最大能量波长与黑体表面温度 C 。

A.呈指数规律 B.成正比 C.成反比3.地表垂直与阳光平面上的太阳直接辐射与大气透明系数及 C 有关。

A.太阳高度角 B.太阳方位角 C.大气量4.某地某时刻的太阳高度角决定于该地纬度、太阳赤纬及 A 。

A.时角 B.大气量 C.高度5.气温直减率越小,大气层结越 A 。

A.稳定 B.不稳定 C.无影响6.下列因子中, B 对气温日较差无影响。

A.高度 B.经度 C.纬度7.当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时,饱和差随温度降低而 B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8.在对流层中,绝对湿度一般随高度增加而 B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9.自由大气中,由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三力平衡时形成的风,称为 B 。

A.地转风 B.梯度风 C.摩擦风10.影响乱流交换强度的因素主要有风速、地面粗糙度和 C 。

A.气压 B.气温 C.大气稳定度11.辐照度的单位是__C_。

A.瓦/米 B.米2/秒 C.瓦/米212.昼夜长短随纬度而变化,在北半球夏季,昼长随纬度增加而_A__。

A.增长B.变短C.无变化13.地面辐射差额有明显的日变化,夜间地面辐射差额为___B。

A.正B.负C.零14.昼夜长短随纬度而变化,在北半球夏季,昼长随纬度增加而_A__。

A.增长B.变短C.无变化15.地面辐射差额有明显的日变化,夜间地面辐射差额为___B。

A.正B.负C.零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地球大气是经过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现代大气三个阶段演变而成的。

2.根据大气性质,可将其分为不同层次,其中最底层叫对流层,中纬度地区,其高度为 10-12 公里。

3.一般海拔高度越高,太阳直接辐射越强,天空散射辐射越弱。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内容?(A) 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B) 气候与农作物产量关系研究(C) 农业灾害防治措施(D) 降雨的分布和降水量变化2. 农业气象学是农学和 ______两个学科的综合应用学科。

(A) 气候学(B) 生物学(C) 地理学(D) 生态学3. 以下哪项不是农作物适宜生长的气象要素?(A) 温度(B) 光照(C) 湿度(D) 风速4. 农业气象灾害主要包括______和气侯变化两类。

(A) 旱灾(B) 暴雨(C) 降温(D) 雾霾5. 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受气象因素影响最为显著的生长期是______。

(A) 开花期(B) 结实期(C) 幼苗期(D) 成熟期6.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气象学的观测手段?(A) 地面观测(B) 卫星遥感(C) 摄影测量(D) 化学分析7. 农作物对光照需求程度与其生长阶段有关,一般来说,种子发芽期和幼苗期对光照的需求______。

(A) 最高(B) 最低(C) 无要求(D) 无法确定8. 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与预测的常用手段是______。

(A) 天气预报(B) 雨量观测(C) 温度记录(D) 气象雷达9. 土壤湿度对农作物生长影响较大,以下哪个方法不适合用于测定土壤湿度?(A) 高频地感器(B) 湿度计(C) 刻度管(D) 遥感技术10.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气象学的应用领域?(A) 定量评估农作物产量(B) 研究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原因(C) 帮助农民制定种植计划(D) 研究农作物的育种方法第二部分: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解释农业气象灾害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业气象灾害指的是由气象因素引发的对农业生产产生不良影响的天气事件。

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有旱灾、洪涝、冰雹、霜冻等。

这些灾害会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甚至完全灭亡,直接影响农民的收益和供应链的稳定。

2. 举例说明农业气象因子对蔬菜生长的影响。

农业气象学试题库及答案

农业气象学试题库及答案

农业气象学试题(有答案)第一章大气一、名词解释题: 1. 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洁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2. 下垫面: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外表,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

如地外表、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外表等。

3.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

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二、填空题: (说明:在有底线的数字处填上适当内容)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 (1)、(2)、氩和(3)。

2.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4)。

3.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 (5)辐射。

4. 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6),夏天比冬天 (7) 。

5. (8) 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6. 根据大气中 (9) 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7. 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 (10) 。

8. 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 (11) 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12) 。

9. 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13) 千米。

答案: (1)氮 (2)氧 (3)二氧化碳 (4)紫外线 (5)长波 (6)低 (7)低(8)水汽 (9)温度 (10)降低 (11)平流 (12)升高 (13)1200三、判断题: (说明: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 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3. 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

4.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一个标准大气压等于()。

1.F. 1000百帕2.760百帕3.1013百帕4.4/3百帕2、摩擦层中,在平直等压线的气压场中出现的风不受以下哪种力的影响()。

1.水平气压梯度力2.惯性离心力3.摩擦力4.水平地转偏向力3、土壤导温率与导热率、热容量的正确关系是()。

1.与导热率、热容量均成正比2.与导热率、热容量均成反比3.与导热率成反比,与热容量正比4.与导热率成正比,与热容量成反比4、维持大气温度在地理上的常定分布,主要靠()。

1.季风对于热量的输送2.海陆风对于热量的输送3.大气环流对于热量的输送4.洋流对于热量的输送5、饱和水汽压(E)与蒸发面性质和形状的关系是()。

1.凹面的E比平面大2.冰面的E 比纯水面的大3.纯水面的E比溶液面的小4.大水滴的E比小水滴小6、气压一定时,气温越高,气压随高度递减()。

1.越快2.越慢3.无法判断4.不变7、在陆地上,气压最低的季节是()。

1.秋季2.夏季3.春季4.冬季8、一般霜冻最轻的地方是()。

1.山顶2.低地3.山脚4.洼地9、下列词语中,叙说天气的是()。

1.长冬无夏2.狂风暴雨3.夏热冬冷4.四季如春10、白天,土壤表层的热量平衡方程是()。

1.A. + Qs = –R – P + B + LE2.+ Qs = + R + P – B – LE3.+ Qs = –R + P + B + LE4.+ Qs = + R – P – B – LE11、根据蕾莱分子散射定律,以下哪种光的散射系数最大()。

1.红光2.蓝光3.紫光4.红橙光12、气温一定时,气压越高,气压随高度递减()。

1.无法判断2.不变3.越慢4.越快13、不是干洁大气主要成分的气体是()。

1.氮2.氩3.氧4.臭氧14、根据云的形状、结构和云底高度,可将云分为()。

1.3族2.11族3.2族4.29族15、水稻适宜移栽的界限温度是()。

1.5℃2.0℃3.10℃4.15℃16、下列属于天气系统的是()。

1.气温2.气压3.气流4.气旋17、下列描述天气的是()。

1.冬暖夏凉2.四季如春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4.山前桃花山后雪18、对于气温日较差描述正确的是()。

1. E. 高纬度小于低纬度2.夏季小于冬季3.陆地小于海洋4.晴天小于阴天19、大气有温室效应,是因为其能够阻挡()。

1.地面辐射2.大气辐射3.宇宙辐射4.太阳辐射20、在摩擦层中,空气的流动()。

1.与等压线垂直2.与等压线平行3.偏向高压4.偏向低压21、我国年降水量的地理分布总趋势是()。

1.自东向西递减2.自西南向东北递减3.自南向北递减4.自东南向西北递减22、对于水平地转偏向力,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1.能改变物体运动速度2.能改变物体运动方向3.物体静止时也受其影响4.北半球该力使物体向原来运动方向的左方偏转23、以下不属于中国降水特征的是()。

1.降水变率冬季大于夏季2.降水取决于夏季风的进退3.降水集中于夏季4.降水量随海拔增加而减少24、一般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适宜的相对湿度为()。

1.80%左右2.70%左右3.90%左右4.60%左右25、大规模的海水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海域,称为()。

1.对流2.暖流3.寒流4.平流26、在农业气象学的研究方法中,采取同时观测气象要素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的方法称为()。

1.平行观测法2.分期观测法3.联合观测法4.地理观测法27、温度相同时,凸面、平面、凹面表面的饱和水汽压最小的是()。

1.平面2.一样大3.凸面4.凹面28、在北半球低压区中,如以G表示气压梯度力、A表示地转偏向力、C表示惯性离心力。

请问形成梯度风时以下关系式正确的是()。

1.G = A + C2. A = G + C3. C = G + A4.G = A = C29、由于季风的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从海洋吹向大陆的季节是()。

1.夏季2.冬季3.秋季4.春季30、根据大陆度的计算值,属于大陆性气候特征的,大陆度值在()。

1.30以上2.50以上3.40以上4.60以上31、大气维持其一定的温度主要通过吸收()。

1.地面辐射差额2.地面辐射3.太阳辐射4.地面有效辐射32、等压面上()。

1. D. 高压对应凹陷部分2.凸起和凹陷位置的气压不同3.高压区域位势高度低4.高压对应凸起部分33、按预报的内容,可将天气预报分为()。

1.2种2.3种3.4种4.5种34、地面辐射的波长范围是()。

1.150~4000nm2.400~760nm3.3000~80000nm4.7000~120000nm35、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选择吸收的特性,气体成分中对太阳光谱红外线区域吸收范围最广的是()。

1.N22.O23.O34.H2O36、大气中的水汽()。

1.对地面有降温作用2.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3.主要集中在近地气层及以上的大气中4.随海拔高度变化较小37、按热力分类法,可将气团分成()。

1.5类2.4类3.2类4.3类38、夜间,土壤表层的热量平衡方程是()。

1.–Q s = + R + P – B – LE2.–Q s = + R – P – B – LE3.–Q s = –R – P + B + LE4.–Q s = –R + P + B + LE39、使空气在水平方向上产生运动的最基本的力是()。

1.水平气压梯度力2.水平地转偏向力3.惯性离心力4.摩擦力40、在对流层,平均而言,高度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

1.0.5℃2.0.65℃3.0.8℃4.1℃41、以下不属于大陆性气候特点的是()。

1.夏季炎热2.冬季寒冷3.气温年较差大4.春温低于秋温42、形成风的直接动力是()。

1.惯性离心力2.水平地转偏向力3.摩擦力4.水平气压梯度力43、一团未饱和的湿空气作绝热升降运动时,大气处于稳定状态的条件是()。

1.γ=γd2.γ≥γd3.γ<γd4.γ>γd44、空气中尘埃过多对人类不利,但没有尘埃()。

1.自然界就不会有飞云雨雪2.地球上就会象月球上那样白昼酷热,夜间寒冷3.就会使我们看不见地球上的物体4.天空就成为漆黑一片45、在北半球,水平地转偏向力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并指向其()。

1.后方2.右方3.前方4.左方46、能够强烈吸收长波辐射的是()。

1.氧气2.臭氧3.水汽4.氩气多项选择题47、下面关于饱和水汽压(E)的描述正确的有()。

1.小水滴比大水滴的E大2.凹面比平面的E小3.溶液面比纯水面的E 小4.纯水面比冰面的E大5.凸面比平面的E大48、大气中具有保温效应的气体主要有()。

1.N22. H2O3.O24.O35.CO249、地面辐射差额由负值转为正值的时间及由正值转为负值的时间分别出现在()。

1.日落后一小时左右2.日落前一小时左右3.日出后一小时左右4.日出前一小时左右5.正午50、农业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积温是()。

1.正积温2.负积温3.有效积温4.活动积温5.净效积温51、冬季,影响我国的大气活动中心主要有()。

1.太平洋副热带高压2.冰岛低压3.阿留申低压4.印度低压5.蒙古高压52、形成降水的必要的宏观条件是()。

1.充足的水汽2.云下的空气温度低3.云底的高度较高4.空气的上升运动5.大气层结稳定53、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有()。

1.大麦2.油菜3.水稻4.豌豆5.小麦54、农业气象研究工作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有()。

1.演绎法2.地理播种法3.归纳法4.分期播种法5.人工气候室法判断题55、当γ>γd时,无论空气是否达到饱和,大气总是处于不稳定状态的。

1. A.√2. B.×56、黑体的吸收能力最强,其放射能力也最强。

1. A.√2. B.×57、分期播种法是农业气象研究工作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之一。

1. A.√2. B.×58、每个光量子的能量与其波长成反比,与其频率成正比。

1. A.√2. B.×59、从南方吹来的风称为北风。

1. A.√2. B.×60、东西行向的株间气温和土温要比南北行向的低。

1. A.√2. B.×61、不同性质的物体,放射能力强,吸收能力不一定强。

1.A.√2. B.×62、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降低而增大,年较差则随纬度的降低而减小。

1. A.√2. B.×63、太阳高度角越大,地表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越少。

1. A.√2. B.×64、根据气体状态方程,空气密度与温度成反比。

1. A.√2. B.×65、土壤热容量随着土壤湿度的增大而减少。

1. A.√2. B.×66、这段时间气候都不好,老下雨。

1. A.√2. B.×67、地面有效辐射为正值时,表示地面获得热量,温度升高。

1. A.√2. B.×68、水汽含量不变,温度下降,则饱和差减小。

1. A.√2.B.×69、我国年降水量的地理分布是自南向北递减。

1.A.√2. B.×70、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主要是结霜时的低温产生的危害。

1. A.√2. B.×71、露点温度可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

1. A.√2. B.×72、大规模的海水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海域,称为暖流。

1. A.√2. B.×73、沿海地区和岛屿上,白天吹陆风,夜间吹海风。

1. A.√2. B.×74、当空气密度一定时,水平气压梯度越大,则水平气压梯度力就越大。

1. A.√2. B.×75、根据气体状态方程,空气密度与温度成正比。

1. A.√2. B.×76、吹向南方的风称为南风。

1.A.√2. B.×77、摄氏温度为50℃时,则华摄氏温度为10°F。

1. A.√2. B.×78、风对植株周围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等的调节有重要作用。

1. A.√2. B.×79、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年较差则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

1. A.√2. B.×80、冰岛低压和西伯利亚高压都是半永久性大气活动中心。

1. A.√2. B.×81、某地的降水变率大,说明该地区降水量多,对农业生产有利。

1. A.√2. B.×82、在农田中,风速随高度增加,呈指数状态增大。

1. A.√2. B.×主观题83、影响水面蒸发的因素有哪些?参考答案:答:影响水面蒸发的因素有:(1)蒸发面温度蒸发面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2分)(2)饱和差水面上空气饱和差越大,蒸发越快。

(2分)(3)风速水面上空风速越大,蒸发越快。

(1.5分)(4)气压水面上气压越大,蒸发越慢。

(1.5分)(5)蒸发面的形状凸面>平面>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