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的值是()A.4B.2C.±4D.±22.若2x﹣5没有平方根,则x的取值范围为()A.x B.x C.x D.x3.把29500精确到1000的近似数是()A.2.95×103B.2.95×104C.2.9×104D.3.0×1044.下列图案中的轴对称图形是()A.B.C.D.5.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11,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A.16B.27C.16或27D.21或276.以下各组数为边长的三角形,其中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A.4、5、6B.3、5、6C.D.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4)所在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8.下列函数中,y是x的正比例函数的是()A.y=﹣B.y=﹣2x﹣2C.y=2(x﹣2)D.y=9.给出下列4个命题:①两边及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②两边及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③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有两角及其中一角的角平分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10.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垂足为点O,且∠OAB=45°,OC=2OA=8,∠OCB=∠ODA,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A.32B.36C.42D.48二、填空题11.27的立方根为.12.若某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是a﹣3与a+5,则a=.13.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80°,那么它的底角为度.14.如果正比例函数y=3x的图象沿y轴方向向下平移2个单位,则所得图象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15.如图,△ABC中,D是BC上一点,AC=AD=DB,∠BAC=105°,则∠ADC=°.16.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1=x+b与一次函数y2=mx﹣n的图象相交于点P(﹣2,1),则关于不等式x+b ≥mx﹣n的解集为.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A(2,0),B(0,t)为顶点作等腰直角△ABC(其中∠ABC=90°,且点C落在第一象限内),则点C关于y轴的对称点C’的坐标为.(用t的代数式表示)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原点O到一次函数y=kx﹣2k+1图象的距离的最大值为.三、计算题19.(8分)(1)计算﹣()﹣1+20090(2)求(x+1)2﹣49=0中x的值20.(8分)如图,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且BF=CE,∠B=∠E,AC,DF相交于点O,且OF =OC,求证:(1)△ABC≌△DEF;(2)OA=OD.21.(6分)如图,已知△ABC(AC<AB<BC),请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完成下列作图(不要求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1)在AB边上寻找一点M,使得点M到AC、BC的距离相等;(2)在BC边上寻找一点N,使得NA+NB=BC.22.(8分)如图,点B、C、D在一直线上,△ABC和△ADE都是等边三角形(1)请找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并说明理由;(2)求证:EB∥AC.23.(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分别为A(﹣8,0)、B(6,0)、C(0,6),点D 是OC中点,连接BD并延长交AC于点E,求四边形AODE的面积.24.(8分)某农户以1500元/亩的单价承包了15亩地种植板栗,每亩种植80株优质板栗嫁接苗,购买嫁接苗,购买价格为5元/株,且每亩地的管理费用为800元,一年下来喜获丰收平均每亩板栗产量为600kg,已知当地板栗的批发和;零售价格分别如下表所示:销售方式批发零售售价(元/kg)1014通过市场调研发现,批发与零售的总销量只能达到总产量的70%,其中零售量不高于总销售量的40%,经多方协调当地食品加工厂承诺以7元/kg的价格收购该农户余下的板栗,设板栗全部售出后的总利润为y元,其中零售xkg.(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2)求该农户所收获的最大利润.(总利润=总销售额﹣总承包费用﹣购买板栗苗的费用﹣总管理费用)25.(10分)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ADC=45°,将△BCD绕点C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点B的对应点恰好与点A重合,得到△ACE.(1)求证:AE⊥BD;(2)若AD=2,CD=3,试求出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BD的长.26.(10分)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x+b的图象与x轴交于A(﹣6,0)与y轴相交于点B,动点P 从A出发,沿x轴向x轴的正方向运动.(1)求b的值,并求出△PAB为等腰三角形时点P的坐标;(2)在点P出发的同时,动点Q也从点A出发,以每秒个单位的速度,沿射线AB运动,运动时间为t(s)①求点Q的坐标;(用含t的表达式表示)②若点P的运动速度为每秒k个单位,请直接写出当△APQ为等腰三角形时k的值.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的值是()A.4B.2C.±4D.±2【解答】解:∵42=16,∴16的算术平方根是4,即=4,故选:A.2.若2x﹣5没有平方根,则x的取值范围为()A.x B.x C.x D.x【解答】解:由题意知2x﹣5<0,解得x<,故选:D.3.把29500精确到1000的近似数是()A.2.95×103B.2.95×104C.2.9×104D.3.0×104【解答】解:把29500精确到1000的近似数是3.0×104.故选:D.4.下列图案中的轴对称图形是()A.B.C.D.【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本选项错误;B、不是轴对称图形,本选项错误;C、是轴对称图形,本选项正确;D、不是轴对称图形,本选项错误.故选:C.5.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11,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A.16B.27C.16或27D.21或27【解答】解:①11是腰长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11、11、5,能组成三角形,周长=11+11+5=27;②11是底边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11、5、5,∵5+5=10<11,∴不能组成三角形,综上所述,三角形的周长为27.故选:B.6.以下各组数为边长的三角形,其中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A.4、5、6B.3、5、6C.D.2,【解答】解:A、52+42≠6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不正确;B、52+32≠6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不正确;C、()2+()2=()2,故是直角三角形,故正确;D、22+()2≠()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不正确.故选:C.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4)所在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解答】解:点(﹣3,4)所在的象限是第二象限,故选:B.8.下列函数中,y是x的正比例函数的是()A.y=﹣B.y=﹣2x﹣2C.y=2(x﹣2)D.y=【解答】解:A、该函数是正比例函数,故本选项正确.B、该函数是一次函数,故本选项错误.C、该函数是一次函数,故本选项错误.D、该函数是反比例函数,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9.给出下列4个命题:①两边及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②两边及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③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有两角及其中一角的角平分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解答】解:①两边及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正确;②两边及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错误;③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如SSA不能判定全等,错误;④有两角及其中一角的角平分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正确;故选:B.10.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垂足为点O,且∠OAB=45°,OC=2OA=8,∠OCB=∠ODA,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A.32B.36C.42D.48【解答】解:在OC上截取OE=OD,连接BE,如图所示:∵OC=2OA=8,∴OA=4,∵AC⊥BD,∠OAB=45°,∴∠AOD=∠BOE=90°,△OA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B=OA=4,∴AC=OA+OC=12,在△AOD和△BOE中,,∴△AOD≌△BOE(SAS),∴∠ODA=∠OEB,∵∠OCB=∠ODA,∴∠OEB=∠ODA=2∠OCB,∵∠OEB=∠OCB+∠EBC,∴∠OCB=∠ECB,∴BE=CE,设BE=CE=x,则OE=8﹣x,在Rt△OBE中,由勾股定理得:42+(8﹣x)2=x2,解得:x=5,∴CE=5,OD=OE=3,∴BD=OB+OD=4+3=7,∵AC⊥BD,∴四边形ABCD的面积=AC×BD=×12×7=42;故选:C.二、填空题11.27的立方根为3.【解答】解:∵33=27,∴27的立方根是3,故答案为:3.12.若某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是a﹣3与a+5,则a=﹣1.【解答】解:由题意知a﹣3+a+5=0,解得:a=﹣1,故答案为:﹣1.13.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80°,那么它的底角为40度.【解答】解:∵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80°,∴相邻角为180°﹣80°=100°,∵三角形的底角不能为钝角,∴100°角为顶角,∴底角为:(180°﹣100°)÷2=40°.故答案为:40.14.如果正比例函数y=3x的图象沿y轴方向向下平移2个单位,则所得图象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y =3x﹣2.【解答】解:将函数y=3x的图象沿y轴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y =3x﹣2.故答案为:y=3x﹣2.15.如图,△ABC中,D是BC上一点,AC=AD=DB,∠BAC=105°,则∠ADC=50°.【解答】解:∵AC=AD=DB,∴∠B=∠BAD,∠ADC=∠C,设∠ADC=α,∴∠B=∠BAD=,∵∠BAC=105°,∴∠DAC=105°﹣,在△ADC中,∵∠ADC+∠C+∠DAC=180°,∴2α+105°﹣=180°,解得:α=50°.故答案为:50.16.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1=x+b与一次函数y2=mx﹣n的图象相交于点P(﹣2,1),则关于不等式x+b ≥mx﹣n的解集为x≥﹣2.【解答】解:∵一次函数y1=x+b与一次函数y2=mx﹣n的图象相交于点P(﹣2,1),∴不等式x+b≥mx﹣n的解集是x≥﹣2.故答案为:x≥﹣2.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A(2,0),B(0,t)为顶点作等腰直角△ABC(其中∠ABC=90°,且点C落在第一象限内),则点C关于y轴的对称点C’的坐标为(﹣t,t+2).(用t的代数式表示)【解答】解:过C作CE⊥y轴于E,并作C关于y轴的对称点C',∵A(2,0),B(0,t),∴OA=2,OB=t,∵△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BC,∠ABC=90°,∴∠ABO+∠CBE=90°,∵∠CBE+∠BCE=90°,∴∠ABO=∠BCE,∵∠AOB=∠BEC,∴△AOB≌△BEC(AAS),∴AO=BE=2,OB=CE=t,∴C(t,t+2),∴C'(﹣t,t+2),故答案为:(﹣t,t+2).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原点O到一次函数y=kx﹣2k+1图象的距离的最大值为.【解答】解:y=kx﹣2k+1=k(x﹣2)+1,即该一次函数经过定点(2,1),设该定点为P,则P(2,1),当直线OP与直线y=kx﹣2k+1垂直时,坐标原点O到一次函数y=kx﹣2k+1的距离最大,如下图所示:最大距离为:=,故答案为:.三、计算题19.(8分)(1)计算﹣()﹣1+20090(2)求(x+1)2﹣49=0中x的值【解答】解:(1)原式=﹣2﹣2+1=﹣3;(2)(x+1)2﹣49=0则x+1=±7,解得:x=6或﹣8.20.(8分)如图,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且BF=CE,∠B=∠E,AC,DF相交于点O,且OF =OC,求证:(1)△ABC≌△DEF;(2)OA=OD.【解答】证明:(1)∵BF=CE,∴BF+FC=CE+FC,即BC=EF,∵OF=OC,∴∠OCF=∠OFC,在△ABC与△DEF中,∴△ABC≌△DEF(ASA);(2)∵△ABC≌△DEF,∴AC=DF,∵OF=OC,∴AC﹣OC=DF﹣OF,即OA=OD.21.(6分)如图,已知△ABC(AC<AB<BC),请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完成下列作图(不要求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1)在AB边上寻找一点M,使得点M到AC、BC的距离相等;(2)在BC边上寻找一点N,使得NA+NB=BC.【解答】解:(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22.(8分)如图,点B、C、D在一直线上,△ABC和△ADE都是等边三角形(1)请找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并说明理由;(2)求证:EB∥AC.【解答】解:(1)△ACD≌△ABE,理由如下:∵△ABC,△ADE为等边三角形,∴AB=AC,AE=AD,∠BAC=∠DAE=60°,∴∠BAC+∠BAD=∠DAE+∠BAD,即∠CAD=∠BAE,在△ACD与△ABE中,∴△ACD≌△ABE(SAS),(2)∵△ACD≌△ABE,∴∠ABE=∠C=60°,∴∠ABE=∠BAC,∴EB∥AC.23.(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分别为A(﹣8,0)、B(6,0)、C(0,6),点D 是OC中点,连接BD并延长交AC于点E,求四边形AODE的面积.【解答】解:∵D是OC中点,C(0,6),∴D(0,3),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x+b,∵A(﹣8,0)、C(0,6),∴,∴,∴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6,直线BD的解析式为:y=mx+n,∵B(6,0)、D(0,2),∴,∴,∴直线BD的解析式为:y=﹣x+3;解得,,∴E(﹣,),∴SAODE=S△ABE﹣S△OBD=×14×﹣×6×3=.四边形24.(8分)某农户以1500元/亩的单价承包了15亩地种植板栗,每亩种植80株优质板栗嫁接苗,购买嫁接苗,购买价格为5元/株,且每亩地的管理费用为800元,一年下来喜获丰收平均每亩板栗产量为600kg,已知当地板栗的批发和;零售价格分别如下表所示:销售方式批发零售售价(元/kg)1014通过市场调研发现,批发与零售的总销量只能达到总产量的70%,其中零售量不高于总销售量的40%,经多方协调当地食品加工厂承诺以7元/kg的价格收购该农户余下的板栗,设板栗全部售出后的总利润为y元,其中零售xkg.(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2)求该农户所收获的最大利润.(总利润=总销售额﹣总承包费用﹣购买板栗苗的费用﹣总管理费用)【解答】解:(1)由题意得y=14x+10(600×15×70%﹣x)+7×600×15×30%﹣(1500+800+80×5)×15整理得y=4x+41400故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4x+41400(2)∵零售量不高于总销售量的40%∴x≤600×15×70%×40%即:x≤2520又∵4>0,∴对于y=4x+41400而言,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当x取最大值2520时,y得最大值为51480答:该农户所收获的最大利润为51480元.25.(10分)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ADC=45°,将△BCD绕点C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点B的对应点恰好与点A重合,得到△ACE.(1)求证:AE⊥BD;(2)若AD=2,CD=3,试求出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BD的长.【解答】解:(1)如图,设AC与BD的交点为点M,BD与AE的交点为点N,∵旋转∴AC=BC,∠DBC=∠CAE又∵∠ABC=45°,∴∠ABC=∠BAC=45°,∴∠ACB=90°,∵∠DBC+∠BMC=90°∴∠AMN+∠CAE=90°∴∠AND=90°∴AE⊥BD,(2)如图,连接DE,∵旋转∴CD=CE=3,BD=AE,∠DCE=∠ACB=90°∴DE==3,∠CDE=45°∵∠ADC=45°∴∠ADE=90°∴EA==∴BD=26.(10分)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x+b的图象与x轴交于A(﹣6,0)与y轴相交于点B,动点P 从A出发,沿x轴向x轴的正方向运动.(1)求b的值,并求出△PAB为等腰三角形时点P的坐标;(2)在点P出发的同时,动点Q也从点A出发,以每秒个单位的速度,沿射线AB运动,运动时间为t(s)①求点Q的坐标;(用含t的表达式表示)②若点P的运动速度为每秒k个单位,请直接写出当△APQ为等腰三角形时k的值.【解答】解:(1)把A(﹣6,0)代入y=﹣x+b得,b=﹣2,∴B(0,﹣2),AO=6,OB=2,AB===2,∵△PAB为等腰三角形,∴当AP=AB时,AP=2,∴P(2﹣6,0);当BP=BA时,OP=OA=6,∴P(6,0);当PA=PB时,设OP=x,则PA=PB=6﹣x,在Rt△OPB中,∵OP2+OB2=PB2,∴x2+22=(6﹣x)2,解得:x=,∴P(﹣,0);综上所述,当△PAB为等腰三角形时点P的坐标为(2﹣6,0)或(6,0)或(﹣,0);(2)①∵点Q在直线y=﹣x+b上,∴设Q(a,﹣a﹣2),作QH⊥x轴于H,则QH=a+2,AH=6+a,∴AQ==(a+2),∵AQ=t,∴t=a+2,∴a=3t﹣6,∴Q(3t﹣6,﹣t);②由题意得,AQ=t,AP=kt,∵△APQ为等腰三角形,∴当AP=AQ时,t=kt,∴k=,当AQ=PQ时,即AH=AP,∴3t=kt,∴k=6;当PA=PQ时,在Rt△PQH中,∵HP2+HQ2=PQ2,∴(3t﹣kt)2+t2=(kt)2,∴k=,综上所述,当△APQ为等腰三角形时k的值为或6或.。
无锡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解析版)

10.下列图形中:①线段,②角,③等腰三角形,④有一个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其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个数( )
A.1个B.2个C.3个D.4个
二、填空题
11.如图,直线l1:y=﹣ x+m与x轴交于点A,直线l2:y=2x+n与y轴交于点B,与直线l1交于点P(2,2),则△PAB的面积为_____.
(1)求出y与x的函数表达式;
(2)如果该厂每天售出后最多能获利多少元?
四、压轴题
26.已知三角形ABC中,∠ACB=90°,点D(0,-4),M(4,-4).
(1)如图1,若点C与点O重合,A(-2,2)、B(4,4),求△ABC的面积;
(2)如图2,AC经过坐标原点O,点C在第三象限且点C在直线DM与x轴之间,AB分别与x轴,直线DM交于点G,F,BC交DM于点E,若∠AOG=55°,求∠CEF的度数;
16.在 , , ,3.14,这些数中,无理数有__________个.
17.已知点M(1,a)和点N(2,b)是一次函数y=-2x+1图象上的两点,则a与b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
18.甲、乙二人做某种机械零件.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做4个,甲做60个所用的时间比乙做40个所用的时间相等,则乙每小时所做零件的个数为_____.
19.函数y=-3x+2的图像上存在一点P,点P到x轴的距离等于3,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__.
20.若代数式 有意义,则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21.如图,在4×3正方形网格中,阴影部分是由5个小正方形组成的一个图形,请你用两种方法分别在下图方格内添涂2个小正方形,使这7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

4.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 ,精确到()
A.万位B.百位C.百分位D.个位
5.已知点M(1,a)和点N(2,b)是一次函数y=-2x+1图象上的两点,则a与b的大小关系是( )
A.a>bB.a=bC.a<bD.以上都不对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直线 沿 轴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直线函数表达式为()
(3)如图2,设点F为线段AB中点,点G为y轴上一动点,连接FG,以FG为边向FG右侧作正方形FGQP,在G点的运动过程中,当顶点Q落在直线BC上时,求点G的坐标;
28.观察下列两个等式: ,给出定义如下:我们称使等式 成立的一对有理数 为“白马有理数对”,记为 ,如:数对 都是“白马有理数对”.
(1)数对 中是“白马有理数对”的是_________;
(2)若 是“白马有理数对”,求 的值;
(3)若 是“白马有理数对”,则 是“白马有理数对”吗?请说明理由.
(4)请再写出一对符合条件的“白马有理数对”_________(注意:不能与题目中已有的“白马有理数对”重复)
29. 是等边三角形,作直线 ,点 关于直线 的对称点为 ,连接 ,直线 交直线 于点 ,连接 .
A.(4,4)B.(5,4)C.(6,4)D.(5,3)
二、填空题
11.地球的半径约为6371km,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约为_____km.(精确到100km)
12.若点 在x轴上,则m的值为________.
13.圆周率π=3.1415926…精确到千分位的近似数是_____.
1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90°,AD=4,连接BD,BD⊥CD,∠ADB=∠C.若P是BC边上一动点,则DP长的最小值为.
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一、选择题1.如图,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为(2,4),则关于x,y的方程组111222,y k x by k x b=+⎧⎨=+⎩的解为()A.2,4xy=⎧⎨=⎩B.4,2xy=⎧⎨=⎩C.4,xy=-⎧⎨=⎩D.3,xy=⎧⎨=⎩2.已知:△ABC≌△DCB,若BC=10cm,AB=6cm,AC=7cm,则CD为()A.10cm B.7cm C.6cm D.6cm或7cm3.计算021( 3.14)()2π--+=()A.5 B.-3 C.54D.14-4.一次函数y=kx﹣1的图象经过点P,且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则点P的坐标可以为()A.(﹣5,3)B.(1,﹣3)C.(2,2)D.(5,﹣1)5.在-227,-π,0,3.14, 0.1010010001,-313中,无理数的个数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6.已知A(a,b),B(c,d)是一次函数y=kx﹣3x+2图象上的不同两个点,m=(a﹣c)(b﹣d),则当m<0时,k的取值范围是()A.k<3 B.k>3 C.k<2 D.k>27.下列分式中,x取任意实数总有意义的是()A.21xx+B.221(2)xx-+C.211xx-+D.2xx+8.2的整数部分用a表示,小数部分用b表示,42的整数部分用c表示,小数部分用d表示,则b dac+值为()A.12B.14C.212D.2+129.点P (1,﹣2)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 .(1,2) B .(﹣1,2)C .(﹣1,﹣2)D .(﹣2,1)10.已知点(,)P a b 在第四象限,且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3,到y 轴的距离为6,则点P 的坐标是( ) A .(3,6)-B .(6,3)-C .(3,6)-D .()3,3-或(6,6)-二、填空题11.已知点(,5)A m -和点(2,)B n 关于x 轴对称,则m n +的值为______. 1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4.则第三边长为________.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一次函数312y x =-+的图像经过111(,)P x y ,222(,)P x y 两点,若12x x >,则1y ______________2y14.如图①,四边形ABCD 中,//,90BC AD A ∠=︒,点P 从A 点出发,沿折线AB BC CD →→运动,到点D 时停止,已知PAD △的面积s 与点P 运动的路程x 的函数图象如图②所示,则点P 从开始到停止运动的总路程为________.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 在x 轴的正半轴上,AO =AB ,∠OAB =90°,OB =12,点C 、D 均在边OB 上,且∠CAD =45°,若△ACO 的面积等于△ABO 面积的13,则点D 的坐标为 _______ 。
江苏省无锡市初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初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下列各点位于第四象限的点是( ) A .(2,3)-B .()4,5-C .(1,0)D .(8,1)--2.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 ) A .0B .﹣4C .5D .173.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8B .36C .ab(a >0,b >0) D .7 4.某种鲸的体重约为,关于这个近似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精确到百分位B .精确到0.01C .精确到千分位D .精确到千位5.如图,一艘轮船停在平静的湖面上,则这艘轮船在湖中的倒影是( )A .B .C .D .6.下列图形中的五边形ABCDE 都是正五边形,则这些图形中的轴对称图形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7.若2149x kx ++是完全平方式,则实数k 的值为( ) A .43B .13C .43±D .13±8.如图,若一次函数y =﹣2x +b 的图象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点A 的坐标为(0,3),则不等式﹣2x +b >0的解集为( )A .x >32B .x <32C .x >3D .x <39.如图,在一张长方形纸片上画一条线段AB ,将右侧部分纸片四边形ABCD 沿线段AB 翻折至四边形ABC 'D ',若∠ABC =58°,则∠1=( )A .60°B .64°C .42°D .52°10.下列调查中,调查方式最适合普查(全面调查)的是( ) A .对全国初中学生视力情况的调查 B .对2019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收视率的调查 C .对一批飞机零部件的合格情况的调查 D .对我市居民节水意识的调查二、填空题11.将一次函数y =2x 的图象向上平移1个单位,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12.如图,在ABC ∆中,AB AC =,点P 为边AC 上一动点,过点P 作PD BC ⊥,垂足为点D ,延长DP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E ,若10AC =,设CP 长为x ,BE 长为y ,则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不需写出x 的取值范围)13.已知直线l 1:y =x +a 与直线l 2:y =2x +b 交于点P (m ,4),则代数式a ﹣12b 的值为___.14.如图,△ABC 中,D 是BC 上一点,AC =AD =DB ,∠C =70°,则∠B =_____°.15.已知10个数据:0,1,2,6,2,1,2,3,0,3,其中 2 出现的频数为____. 16.矩形ABCD 中,其中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0,0)、(5,0)、(5,3),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是______.17.点()2,3A 关于y 轴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_.18.使函数6y x =-有意义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19.若函数(y x a a =-为常数)与函数2(y x b b =-+为常数)的图像的交点坐标是(2, 1),则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x y a x y b-=⎧⎨+=⎩的解是________.20.如图,在△ABC 中,AB =6,AC =5,BC =9,∠BAC 的角平分线AP 交BC 于点P ,则CP 的长为_____.三、解答题21.计算:(1)()03420121+---; (2)138332+-+. 22.人教版教材指出:等边三角形是三边都相等的特殊的等腰三角形.请证明: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3.计算:(1)2(2)|3|86-+-+⨯(2)23(12)88-+- 24.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ABC 的顶点都在格点上(网格线的交点).(1)请在如图所示的网格平面内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使点A 坐标为(﹣1,2),点B 的坐标为(﹣5,2);(画出直角坐标系) (2)点C 的坐标为( , )(直接写出结果)(3)把△ABC 先向下平移6个单位后得到对应的△A 1B 1C 1,再将△A 1B 1C 1沿y 轴翻折至△A 2B 2C 2;①请在坐标系中画出△A 2B 2C 2;②若点P (m ,n )是△ABC 边上任意一点,P 2是△A 2B 2C 2边上与P 对应的点,写出点P 2的坐标为( , );(直接写出结果)③试在y 轴上找一点Q ,使得点Q 到A 2,C 2两点的距离之和最小,此时,QA 2+QC 2的长度之和最小值为 .(在图中画出点Q 的位置,并直接写出最小值答案) 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正比例函数y =34x 与一次函数y =﹣x+7的图象交于点A ,x 轴上有一点P(a ,0). (1)求点A 的坐标;(2)若△OAP 为等腰三角形,则a = ;(3)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垂线位于点A 的右侧)、分别交y =34x 和y =﹣x+7的图象于点B 、C ,连接OC .若BC =75OA ,求△OBC 的面积.四、压轴题26.在ABC 中,AB AC =,D 是直线BC 上一点(不与点B 、C 重合),以AD 为一边在AD 的右侧作ADE ,AD AE =,DAE BAC ∠=∠,连接CE .(1)如图,当 D 在线段BC 上时,求证:BD CE =.(2)如图,若点D 在线段CB 的延长线上,BCE α∠=,BAC β∠=.则α、β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写出你的理由.(3)如图,当点D 在线段BC 上,90BAC ∠=︒,4BC =,求DCES 最大值.27.观察下列两个等式:5532321,44133+=⨯-+=⨯-,给出定义如下:我们称使等式1a b ab +=-成立的一对有理数,a b 为“白马有理数对”,记为(,)a b ,如:数对5(3,2),4,3⎛⎫⎪⎝⎭都是“白马有理数对”.(1)数对3(2,1),5,2⎛⎫- ⎪⎝⎭中是“白马有理数对”的是_________; (2)若(,3)a 是“白马有理数对”,求a 的值;(3)若(,)m n 是“白马有理数对”,则(,)n m --是“白马有理数对”吗?请说明理由. (4)请再写出一对符合条件的“白马有理数对”_________(注意:不能与题目中已有的“白马有理数对”重复)28.在《经典几何图形的研究与变式》一课中,庞老师出示了一个问题:“如图1,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落在三条等距的平行线1l ,2l ,3l 上,90BAC ∠=︒,且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为1,求AB 的长度”.在研究这道题的解法和变式的过程中,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想法:(1)小明说:我只需要过B 、C 向1l 作垂线,就能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求出AB 的长. (2)小林说:“我们可以改变ABC 的形状.如图2,AB AC =,120BAC ∠=︒,且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为1,求AB 的长.”(3)小谢说:“我们除了改变ABC 的形状,还能改变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如图3,等边三角形ABC 三个顶点分别落在三条平行线1l ,2l ,3l 上,且1l 与2l 之间的距离为1,2l 与3l 之间的距离为2,求AB 的长、”请你根据3位同学的提示,分别求出三种情况下AB 的长度.29.在Rt ABC 中,ACB =∠90°,30A ∠=︒,点D 是AB 的中点,连结CD .(1)如图①,BC 与BD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请写出理由;(2)如图②,若P是线段CB上一动点(点P不与点B、C重合),连结DP,将线段DP绕点D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DF,连结BF,请猜想BF,BP,BD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若点P是线段CB延长线上一动点,按照(2)中的作法,请在图③中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BF,BP,BD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30.在等腰Rt△ABC中,AB=AC,∠BAC=90°(1)如图1,D,E是等腰Rt△ABC斜边BC上两动点,且∠DAE=45°,将△ABE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AFC,连接DF①求证:△AED≌△AFD;②当BE=3,CE=7时,求DE的长;(2)如图2,点D是等腰Rt△ABC斜边BC所在直线上的一动点,连接AD,以点A为直角顶点作等腰Rt△ADE,当BD=3,BC=9时,求DE的长.【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详解】解:A.(2,-3)在第四象限,故本选项正确;B.(-4,5)在第二象限,故本选项错误;C.(1,0)在x轴正半轴上,故本选项错误;D.(-8,-1)在第三象限,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每个象限的坐标特征.2.C【解析】 【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解答即可. 【详解】解:0,﹣4是整数,属于有理数;17故选:C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3.D解析:D 【解析】 【分析】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解:(A )原式=,故A 不符合题意; (B )原式=6,故B 不符合题意; (C )ab是分式,故C 不符合题意;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最简二次根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本题属于基础题型.4.D解析:D 【解析】 【分析】先写出其原数,看看近似数的最末一位在原数什么数位上,那么它就是精确到了哪个数位. 【详解】解:1.36×105kg =136000kg 的最后一位的6表示6千,即精确到千位.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近似数,掌握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的精确度是解题关键.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应当看末位数字实际在哪一位,即可得出答案.解析:D【解析】【分析】易得所求的图形与看到的图形关于水平的一条直线成轴对称,找到相应图形即可.【详解】解:如下图,∴正确的图像是D;故选择: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到相应的对称轴;难点是作出相应的对称图形,也可根据所给图形的特征得到相应图形.6.D解析:D【解析】分析:直接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画出对称轴得出答案.详解:如图所示:直线l即为各图形的对称轴.,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正确把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题关键.7.C解析:C【解析】【分析】本题是已知平方项求乘积项,根据完全平方式的形式可得出k的值.【详解】由完全平方式的形式(a±b)2=a2±2ab+b2可得:kx=±2•2x•13,解得k=±43.故选:C【点睛】本题关键是有平方项求乘积项,掌握完全平方式的形式(a±b)2=a2±2ab+b2是关键.8.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点A的坐标找出b值,令一次函数解析式中y=0求出x值,从而找出点B的坐标,观察函数图象,找出在x轴上方的函数图象,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一次函数y=﹣2x+b的图象交y轴于点A(0,3),∴b=3,令y=﹣2x+3中y=0,则﹣2x+3=0,解得:x=32,∴点B(32,0).观察函数图象,发现:当x<32时,一次函数图象在x轴上方,∴不等式﹣2x+b>0的解集为x<3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找出交点B的坐标.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函数图象的上下位置关系解不等式是关键.9.B解析:B【解析】【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AD=122°,由折叠的性质可得∠BAD=∠BAD'=122°,即可求解.【详解】∵AD∥BC,∴∠ABC+∠BAD=180°,且∠ABC=58°,∴∠BAD=122°,∵将右侧部分纸片四边形ABCD沿线段AB翻折至四边形ABC'D',∴∠BAD=∠BAD'=122°,∴∠1=122°-58°=64°,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平行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解题关键是借助等量关系进行转换.10.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特点解答即可.【详解】解:A.对全国初中学生视力情况的调查,适合用抽样调查,不合题意;B.对2019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收视率的调查,适合用抽样调查,不合题意;C.对一批飞机零部件的合格情况的调查,适合全面调查,符合题意;D.对我市居民节水意识的调查,适合用抽样调查,不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知识,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二、填空题11.y=2x+1.【解析】由“上加下减”的原则可知,将函数y=2x的图象向上平移1个单位所得函数的解析式为y=2x+1,故答案为y=2x+1.解析:y=2x+1.【解析】由“上加下减”的原则可知,将函数y=2x的图象向上平移1个单位所得函数的解析式为y=2x+1,故答案为y=2x+1.12.【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得到∠E=∠CPD ,再根据对顶角相等得到∠E=∠APE ,根据等角对等边得到AE=AP ,即可得到结论.【详解】∵AB=AC ,∴∠B解析:20y x =-【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得到∠E =∠CPD ,再根据对顶角相等得到∠E =∠APE ,根据等角对等边得到AE =AP ,即可得到结论.【详解】∵AB =AC ,∴∠B =∠C .∵PD ⊥BC ,∴∠EDB =∠PDC =90°,∴∠B +∠E =90°,∠C +∠CPD =90°,∴∠E =∠CPD .∵∠APE =∠CPD ,∴∠E =∠APE ,∴AE =AP .∵AB =AC =10,PC =x ,∴AP =AE =10-x .∵BE =AB +AE ,∴y =10+10-x =20-x .故答案为:y =20-x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得到∠E =∠CPD .13.【解析】【分析】将点P 代入y =x+a 和y =2x+b 中,再进行适当变形可得代数式a ﹣b 的值.【详解】解:把点P (m ,4)分别代入y =x+a 和y =2x+b 得:4=m+a①,4=2m+b , ∴2解析:【解析】【分析】将点P代入y=x+a和y=2x+b中,再进行适当变形可得代数式a﹣12b的值.【详解】解:把点P(m,4)分别代入y=x+a和y=2x+b得:4=m+a①,4=2m+b,∴2=m+12b②,∴①﹣②得,a﹣12b=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一次函数图像上的点适合该函数的解析式,熟练掌握函数图像上的点与函数解析式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4.【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C=70,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可求∠B的度数.【详解】∵AC=AD,∠C=70,∴∠ADC=∠C=70,∵AD=DB,∴∠解析:【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C=70︒,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可求∠B 的度数.【详解】∵AC=AD,∠C=70︒,∴∠ADC=∠C=70︒,∵AD=DB,∴∠B=∠BAD,∴∠B=12∠ADC=35︒.故答案为:35.【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①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②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5.3【解析】【分析】直接利用频数的定义得出答案.【详解】10个数据:0,1,2,6,2,1,2,3,0,3,其中2出现3次,所以2出现的频数为:3.故答案为: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解析:3【解析】【分析】直接利用频数的定义得出答案.【详解】10个数据:0,1,2,6,2,1,2,3,0,3,其中2出现3次,所以2出现的频数为:3.故答案为: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频数,正确把握频数的定义是解题关键.16.(0,3)【解析】【分析】画图分析,由矩形的性质求得第四点的坐标,再解答.【详解】如图,根据图形易知第四点的坐标是(0,3).故填:(0,3).【点睛】用到的知识点为:矩形的邻边垂直解析:(0,3)【解析】【分析】画图分析,由矩形的性质求得第四点的坐标,再解答.【详解】如图,根据图形易知第四点的坐标是(0,3).故填:(0,3).【点睛】用到的知识点为:矩形的邻边垂直,对边平行.本题画出图后可很快求解.17.(−2,3)【解析】【分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x,y),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y),即关于y轴的对称点,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成相反数.【详解】解:点(2,3)关于y轴对解析:(−2,3)【解析】【分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x,y),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y),即关于y 轴的对称点,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成相反数.【详解】解:点(2,3)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2,3),故答案为(−2,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个关于坐标轴成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18.【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a≥0,可得6-x≥0,解不等式即可.【详解】解:∵有意义∴6-x≥0∴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解析:6x ≤【解析】【分析】a≥0,可得6-x≥0,解不等式即可.【详解】解:∵y =∴6-x≥0∴6x ≤故答案为:6x ≤【点睛】,被开方数a≥0是解题的关键. 19.【解析】【分析】根据函数图象交点坐标为两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即可解答.【详解】解:因为函数y=x-a(a 为常数)与函数y=-2x+b(b 为常数)的图像的交点坐标是(2, 1),所以解析:21x y =⎧⎨=⎩ 【解析】【分析】根据函数图象交点坐标为两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即可解答.【详解】解:因为函数y=x-a(a 为常数)与函数y=-2x+b(b 为常数)的图像的交点坐标是(2, 1),所以方程组2x y a x y b -=⎧⎨+=⎩ 的解为21x y =⎧⎨=⎩. 故答案为21x y =⎧⎨=⎩.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满足函数解析式的点就在函数的图象上,在函数的图象上的点,就一定满足函数解析式.函数图象交点坐标为两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20..【解析】作PM⊥AB于M,PN⊥AC于N,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PM=PN,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出,从而得到,即可求得CP的值.【详解】作PM⊥AB于M,PN⊥AC于N,∵AP是解析:45 11.【解析】【分析】作PM⊥AB于M,PN⊥AC于N,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PM=PN,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出162152APBAPCAB PMS ABS ACAC PN⋅===⋅,从而得到162152APBAPCPB hS PBS PCPC h⋅===⋅,即可求得CP的值.【详解】作PM⊥AB于M,PN⊥AC于N,∵AP是∠BAC的角平分线,∴PM=PN,∴162152APBAPCAB PMS ABS ACAC PN⋅===⋅,设A到BC距离为h,则162152APBAPCPB hS PBS PCPC h⋅===⋅,∵PB+PC=BC=9,∴CP=9×511=4511,故答案为:45 1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性质,结合面积法,推出ABACPBPC=,是解题的关键.21.(1)4;(2)3233+. 【解析】【分析】(1)先进行开平方,0次幂以及开立方运算,再进行加减运算即可;(2)先化简各个含根号的式子,再合并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1)原式=2+1+1=4;(2)原式=22+3-2+3=3233+. 【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相关运算,掌握基本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2.详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给出已知和求证,加以证明即可得解.【详解】已知:如下图,ABC ∆是等腰三角形,∠A =60°,证明:ABC ∆是等边三角形.证明:∵ABC ∆是等腰三角形∴AB=AC∴∠B=∠C∵∠A =60°∴∠B=∠C=18060602︒-︒=︒ ∴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判定证明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3.(1)32)1﹣24 【解析】【分析】(1)首先计算乘方、开方,然后计算乘法,最后从左向右依次计算,求出算式的值是多少即可.(2)首先计算乘方、开方,然后从左向右依次计算,求出算式的值是多少即可.【详解】(1)2(|+(2)2(1-+=3﹣24-=1﹣=1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即可解题.24.(1)见解析;(2)(-2,5);(3)①见解析;②点P 2的坐标为(﹣m ,n ﹣6);③【解析】【分析】(1)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根据点A 坐标为(﹣1,2),点B 的坐标为(﹣5,2)即可画出直角坐标系;(2)根据坐标系即可写出点C 的坐标;(3)把△ABC 先向下平移6个单位后得到对应的△A 1B 1C 1,再将△A 1B 1C 1沿y 轴翻折至△A 2B 2C 2;①即可在坐标系中画出△A 2B 2C 2;②若点P (m ,n )是△ABC 边上任意一点,P 2是△A 2B 2C 2边上与P 对应的点,即可写出点P 2的坐标;③根据对称性即可在y 轴上找一点Q ,使得点Q 到A 2,C 2两点的距离之和最小,进而可以求出QA 2+QC 2的长度之和最小值.【详解】(1)∵点A 坐标为(﹣1,2),点B 的坐标为(﹣5,2),如图所示:即为所画出的直角坐标系;(2)根据坐标系可知:点C的坐标为(﹣2,5),故答案为:﹣2,5;(3)把△ABC先向下平移6个单位后得到对应的△A1B1C1,再将△A1B1C1沿y轴翻折至△A2B2C2;①如图即为坐标系中画出的△A2B2C2;②点P(m,n)是△ABC边上任意一点,P2是△A2B2C2边上与P对应的点,∴点P2的坐标为(﹣m,n﹣6),故答案为:﹣m,n﹣6;③根据对称性可知:在y轴上找一点Q,使得点Q到A2,C2两点的距离之和最小,∴连接A2C1交y轴于点Q,此时QA2+QC2的长度之和最小,即为A2C1的长,A2C1=2,∴QA2+QC2的长度之和最小值为2.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的平移以及对称性的运用,熟练掌握,即可解题.25.(1)A(4,3);(2)±5或8或278;(3)28【解析】【分析】(1)点A是两直线的交点,其坐标即方程组347y xy x⎧=⎪⎨⎪=-+⎩的解;(2)分OA=PO、OA=AP、AP=OP适中情况,分别求解即可;(3)P(a,0),则分别用含a的式子表示出B、C的坐标,从而表示出BC的长度,用勾股定理求得OA,然后根据BC=75OA求出a的值,从而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详解】解:(1)由题意:347y xy x⎧=⎪⎨⎪=-+⎩解得:43xy=⎧⎨=⎩,故点A(4,3);(2)点A(4,3),则OA22435,①当OA=PO=P1O时,此时OA=5=PO=P1O,即a=±5②当OA=AP时,如图,过点A做AM⊥x轴于点M此时OM=MP=4∴OP=8则点P(8,0),即a=8;③当AP=OP时,如图所示,连接AP,过点A作AH⊥x轴于点H,AP=PO=a,则PH=4﹣a,则(4﹣a)2+9=a2,解得:a=278;综上,a=±5或8或278;故答案为:±5或8或278;(3)∵P(a,0),则点B、C的坐标分别为:(a,34a)、(a,﹣a+7),∴BC=34a-(-a+7)=34a+a﹣7=774a又∵BC =75OA 且OA5 ∴774a -=75×5=7, 解得:a =8,故点P (8,0),即OP =8;△OBC 的面积=12×BC×OP =12×7×8=28.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综合运用,涉及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面积的计算等,其中(2),要注意分类求解,避免遗漏. 四、压轴题26.(1)见解析;(2)αβ=,理由见解析;(3)2【解析】【分析】(1)证明()ABD ACE SAS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D CE =;(2)同(1)先证明()ABD ACE SAS ≅△△,得到∠ACE=∠ABD ,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外角和定理用不同的方法表示∠ACE ,得到α和β关系式;(3) 同(1)先证明()ABD ACE SAS ≅△△,得到ABC ADCE S S ∆=四边形,那么DCE ADE ADCE S S S ∆∆=-四边形,当AD BC ⊥时,ADE S ∆最小,即DCE S ∆最大.【详解】解:(1)∵BAC DAE ∠=∠,∴BAC DAC DAE DAC ∠-∠=∠-∠,∴BAD CAE ∠=∠,在ABD △和ACE △中,AB AC BAD CAE AD AE =⎧⎪∠=∠⎨⎪=⎩,∴()ABD ACE SAS ≅△△,∴BD CE =;(2)同(1)的方法得()ABD ACE SAS ≅△△,∴∠ACE=∠ABD ,∠BCE=α,∴∠ACE=∠ ACB+∠BCE=∠ACB+α,在ABC 中,∵AB= AC ,∠BAC=β,∴∠ACB=∠ABC =12(180°-β)= 90°-12β, ∴∠ABD= 180°-∠ABC= 90°+12β, ∴∠ACE=∠ACB +α= 90°-12β+α, ∵∠ACE=∠ABD = 90°+12β, ∴90°-12β+α= 90°+12β, ∴α = β;(3)如图,过A 做AH BC ⊥于点H ,∵AB AC =,90BAC ∠=︒,∴45ABC ∠=︒,122BH AH BC ===, 同(1)的方法得,()ABD ACE SAS ≅△△,AEC ABD S S ∆∆∴=,AEC ADC ABD ADC S S S S ∆∆∆∆+=+,即142ABC ADCE S S BC AH ∆==⋅=四边形, ∴DCE ADE ADCE S S S ∆∆=-四边形,当ADE S ∆最小时,DCE S ∆最大,∴当AD BC ⊥2AD =,时最小,2122ADE S AD ∆==, 422DCE S ∆∴=-=最大.【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抓住第一问中的那组全等三角形,后面的问题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证明的.27.(1)35,2⎛⎫ ⎪⎝⎭;(2)2;(3)不是;(4)(6,75) 【解析】【分析】(1)根据“白马有理数对”的定义,把数对3(2,1),5,2⎛⎫- ⎪⎝⎭分别代入1a b ab +=-计算即可判断;(2)根据“白马有理数对”的定义,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3)根据“白马有理数对”的定义即可判断;(4)根据“白马有理数对”的定义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2+1=-1,而-2×1-1=-3,∴-2+1≠-3,∴(-2,1)不是“白马有理数对”,∵5+32=132,5×32-1=132,∴5+32=5×32-1,∴35,2⎛⎫⎪⎝⎭是“白马有理数对”,故答案为:3 5,2⎛⎫ ⎪⎝⎭;(2)若(,3)a是“白马有理数对”,则a+3=3a-1,解得:a=2,故答案为:2;(3)若(,)m n是“白马有理数对”,则m+n=mn-1,那么-n+(-m)=-(m+n)=-(mn-1)=-mn+1,∵-mn+1≠ mn-1∴(-n,-m)不是“白马有理数对”,故答案为:不是;(4)取m=6,则6+x=6x-1,∴x=75,∴(6,75)是“白马有理数对”,故答案为:(6,75).【点睛】本题考查了“白马有理数对”的定义,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一次方程的列式求解,理解“白马有理数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8.(123【解析】【分析】(1)分别过点B ,C 向l 1作垂线,交l 1于M ,N 两点,证明△ABM ≌△CAN ,得到AM=CN ,AN=BM ,即可得出AB ;(2)分别过点B ,C 向l 1作垂线,交l 1于点P ,Q 两点,在l 1上取M ,N 使∠AMB=∠CNA=120°,证明△AMB ≌△CAN ,得到CN=AM ,再通过△PBM 和△QCN 算出PM 和NQ 的值,得到AP ,最后在△APB 中,利用勾股定理算出AB 的长;(3)在l 3上找M 和N ,使得∠BNC=∠AMC=60°,过B 作l 3的垂线,交l 3于点P ,过A 作l 3的垂线,交l 3于点Q ,证明△BCN ≌△CAM ,得到CN=AM ,在△BPN 和△AQM 中利用勾股定理算出NP 和AM ,从而得到PC ,结合BP 算出BC 的长,即为AB.【详解】解:(1)如图,分别过点B ,C 向l 1作垂线,交l 1于M ,N 两点,由题意可得:∠BAC=90°,∵∠NAC+∠MAB=90°,∠NAC+∠NCA=90°,∴∠MAB=∠NCA ,在△ABM 和△CAN 中,===AMB CNA MAB NCA AB AC ∠∠⎧⎪∠∠⎨⎪⎩,∴△ABM ≌△CAN (AAS ),∴AM=CN=2,AN=BM=1,∴AB=22251=+;(2)分别过点B ,C 向l 1作垂线,交l 1于P ,Q 两点,在l 1上取M ,N 使∠AMB=∠CNA=120°,∵∠BAC=120°,∴∠MAB+∠NAC=60°,∵∠ABM+∠MAB=60°,∴∠ABM=∠NAC ,在△AMB 和△CNA 中,===AMB CNA ABM NAC AB AC ∠∠⎧⎪∠∠⎨⎪⎩,∴△AMB ≌△CNA (AAS ),∴CN=AM , ∵∠AMB=∠ANC=120°,∴∠PMB=∠QNC=60°,∴PM=12BM ,NQ=12NC , ∵PB=1,CQ=2,设PM=a ,NQ=b , ∴2221=4a a +,2222=4b b +,解得:3=a ,23=b , ∴CN=AM=222323⎛⎫+ ⎪ ⎪⎝⎭=433, ∴AB=22AP BP +=()22AM PM BP ++=221;(3)如图,在l 3上找M 和N ,使得∠BNC=∠AMC=60°,过B 作l 3的垂线,交于点P ,过A 作l 3的垂线,交于点Q ,∵△ABC 是等边三角形,∴BC=AC ,∠ACB=60°,∴∠BCN+∠ACM=120°,∵∠BCN+∠NBC=120°,∴∠NBC=∠ACM ,在△BCN 和△CAM 中,BNC CMA NBC MAC BC AC ∠=∠⎧⎪∠=∠⎨⎪=⎩,∴△BCN ≌△CAM (AAS ),∴CN=AM ,BN=CM ,∵∠PBN=90°-60°=30°,BP=2,∴BN=2NP ,在△BPN 中,222BP NP BN +=,即22224NP NP +=,解得:NP=233, ∵∠AMC=60°,AQ=3,∴∠MAQ=30°,∴AM=2QM ,在△AQM 中,222AQ QM AM +=,即22234QM QM +=,解得:QM=3,∴AM=23=CN ,∴PC=CN-NP=AM-NP=43, 在△BPC 中,BP 2+CP 2=BC 2,即BC=22224322123BP CP ⎛⎫+=+= ⎪ ⎪⎝⎭, ∴AB=BC=221.【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平行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求解.29.(1)BC BD =,理由见解析;(2)BF BP BD +=,证明见解析;(3)BF BP BD +=.【解析】【分析】(1)利用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12BC AB =,即可得出结论; (2)同(1)的方法得出BC BD =进而得出BCD ∆是等边三角形,进而利用旋转全等模型易证DCP DBF ∆≅∆,得出CP BF =即可解答;(3)同(2)的方法得出结论.【详解】解:(1)90ACB ∠=︒,30A ∠=︒,60CBA ∴∠=︒,12BC AB =, 点D 是AB 的中点,BC BD ∴=,故答案为:BC BD =;(2)BF BP BD +=,理由:90ACB ∠=︒,30A ∠=︒,60CBA ∴∠=︒,12BC AB =, 点D 是AB 的中点,BC BD ∴=,DBC ∴∆是等边三角形,60CDB ∴∠=︒,DC DB =,线段DP 绕点D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DF ,60PDF ∴∠=︒,DP DF =,CDB PDB PDF PDB ∴∠-∠=∠-∠,CDP BDF ∴∠=∠,在DCP ∆和DBF ∆中, DC DB CDP BDF DP DF =⎧⎪∠=∠⎨⎪=⎩,DCP DBF ∴∆≅∆,CP BF ∴=,CP BP BC +=,BF BP BC ∴+=,BC BD =,BF BP BD ∴+=;(3)如图③,BF BD BP =+,理由:90ACB ∠=︒,30A ∠=︒,60CBA ∴∠=︒,12BC AB =, 点D 是AB 的中点, BC BD ∴=,DBC ∴∆是等边三角形,60CDB ∴∠=︒,DC DB =,线段DP 绕点D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DF ,60PDF ∴∠=︒,DP DF =,CDB PDB PDF PDB ∴∠+∠=∠+∠,CDP BDF ∴∠=∠,在DCP ∆和DBF ∆中,DC DB CDP BDF DP DF =⎧⎪∠=∠⎨⎪=⎩,DCP DBF ∴∆≅∆,CP BF ∴=,CP BC BP =+,BF BC BP ∴=+,BC BD =,BF BD BP ∴=+.【点睛】此题是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旋转的性质,解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出DCP DBF ∆≅∆,是一道中等难度的中考常考题.30.(1)①见解析;②DE =297;(2)DE 的值为【解析】【分析】(1)①先证明∠DAE =∠DAF ,结合DA =DA ,AE =AF ,即可证明;②如图1中,设DE =x ,则CD =7﹣x .在Rt △DCF 中,由DF 2=CD 2+CF 2,CF =BE =3,可得x 2=(7﹣x )2+32,解方程即可;(2)分两种情形:①当点E 在线段BC 上时,如图2中,连接BE .由△EAD ≌△ADC ,推出∠ABE =∠C =∠ABC =45°,EB =CD =5,推出∠EBD =90°,推出DE 2=BE 2+BD 2=62+32=45,即可解决问题;②当点D 在CB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中,同法可得DE 2=153.【详解】(1)①如图1中,∵将△ABE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AFC ,∴△BAE ≌△CAF ,∴AE=AF,∠BAE=∠CAF,∵∠BAC=90°,∠EAD=45°,∴∠CAD+∠BAE=∠CAD+∠CAF=45°,∴∠DAE=∠DAF,∵DA=DA,AE=AF,∴△AED≌△AFD(SAS);②如图1中,设DE=x,则CD=7﹣x.∵AB=AC,∠BAC=90°,∴∠B=∠ACB=45°,∵∠ABE=∠ACF=45°,∴∠DCF=90°,∵△AED≌△AFD(SAS),∴DE=DF=x,∵在Rt△DCF中, DF2=CD2+CF2,CF=BE=3,∴x2=(7﹣x)2+32,∴x=297,∴DE=297;(2)∵BD=3,BC=9,∴分两种情况如下:①当点E在线段BC上时,如图2中,连接BE.∵∠BAC=∠EAD=90°,∴∠EAB=∠DAC,∵AE=AD,AB=AC,∴△EAB≌△DAC(SAS),∴∠ABE=∠C=∠ABC=45°,EB=CD=9-3=6,∴∠EBD=90°,∴DE2=BE2+BD2=62+32=45,∴DE=②当点D在C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中,连接BE.同理可证△DBE是直角三角形,EB=CD=3+9=12,DB=3,∴DE2=EB2+BD2=144+9=153,∴DE=综上所述,DE的值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旋转变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添加辅助线,构造旋转全等模型,是解题的关键.。
苏科版无锡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解析版)

苏科版无锡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解析版)一、选择题1.如图,数轴上的点P 表示的数可能是( )A .3B .21+C .71-D .51+ 2.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3,4,4B .3,4,5C .3,4,6D .3,4,83.如图,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 ,过F 作//DE BC ,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若4BD =,7DE =,则线段EC 的长为( )A .3B .4C .3.5D .2 4.下列无理数中,在﹣1与2之间的是( )A .﹣3B .﹣2C .2D .55.如图,D 为ABC ∆边BC 上一点,AB AC =,56BAC ∠=︒,且BF DC =,EC BD =,则EDF ∠等于( )A .62︒B .56︒C .34︒D .124︒6.下列有关一次函数y =-3x +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当x 值增大时,y 的值随着x 增大而减小 B .函数图象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C .当时,D .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7.如图,已知∠ABC=∠DCB ,下列所给条件不能证明△ABC ≌△DCB 的是( )A .∠A=∠DB .AB=DC C .∠ACB=∠DBCD .AC=BD 8.已知点P (1+m ,3)在第二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1m <- B .1m >- C .1m ≤- D .1m ≥-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2x +1)所在的象限是(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直线34y x =-+沿x 轴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直线函数表达式为( ) A .31y x =-+ B .32y x =-+ C .31y x =-- D .32y x =-- 11.点P (3,﹣4)关于y 轴的对称点P′的坐标是( )A .(﹣3,﹣4)B .(3,4)C .(﹣3,4)D .(﹣4,3)12.某种鲸鱼的体重约为1.36×105kg ,关于这个近似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精确到百位B .它精确到0.01C .它精确到千分位D .它精确到千位13.如图所示,三角形纸片被正方形纸板遮住了一部分,小明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了一个与该三角形完全重合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合的依据是( )A .SSSB .SASC .AASD .ASA14.点P(-2,3)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 A .(2,3)B .(-2,-3)C .(2,-3)D .(-3,2)15.10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10 B .3104<C .1010D 10是10的算术平方根二、填空题16.已知10个数据:0,1,2,6,2,1,2,3,0,3,其中 2 出现的频数为____. 17.如图,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铺,有极少数人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花铺内走出了一条“路”.他们仅仅少走了__________步路(假设2步为1米),却踩伤了花草.18.式子1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的条件是__________. 19.3.145精确到百分位的近似数是____.20.如图,△ABC 中,5BC =,AB 边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 、BC 于点D 、E ,AC 边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 、BC 于点F 、G ,则△AEG 周长为____.21.观察中国象棋的棋盘,以红“帅”(红方“5”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发现红方“马”的位置可以用一个数对(2,4)来表示,则红“马”到达B 点后,B 点的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为__________.22.已知某地的地面气温是20℃,如果每升高1000m 气温下降6℃,则气温t (℃)与高度h (m )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经过P 1(x 1 , y 1)、P 2(x 2 , y 2)两点,若x 1>x 2 , 则y 1________y 2(填“>”或“<”).24.用四舍五入法,对3.5952取近似值,精确到0.01,结果为______.25.已知一次函数1y kx b =+与2y mx n =+的函数图像如图所示,则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0,kx y b mx y n -+=⎧⎨-+=⎩的解是______.三、解答题26.已知BC =5,AB =1,AB ⊥BC ,射线CM ⊥BC ,动点P 在线段BC 上(不与点B ,C 重合),过点P 作DP ⊥AP 交射线CM 于点D ,连接AD . (1)如图1,若BP =4,判断△ADP 的形状,并加以证明. (2)如图2,若BP =1,作点C 关于直线DP 的对称点C ′,连接AC ′. ①依题意补全图2;②请直接写出线段AC ′的长度.27.先化简,再求值:()3212m m m ⎛⎫++÷+ ⎪-⎝⎭,其中22m -≤≤且m 为整数.请你从中选取一个喜欢的数代入求值.28.(12216-(3)(3)8+-(2)化简:22x 9x 31-69x 4x x -+÷-++ 29.为缓解油价上涨给出租车待业带来的成本压力,某巿自2018年11月17日起,调整出租车运价,调整方案见下列表格及图象(其中a ,b ,c 为常数)行驶路程收费标准调价前调价后 不超过3km 的部分起步价6元起步价a 元超过3km 不超出6km 的部分每公里2.1元每公里b 元 超出6km 的部分每公里c 元设行驶路程xkm 时,调价前的运价y 1(元),调价后的运价为y 2(元)如图,折线ABCD 表示y 2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线段EF 表示当0≤x≤3时,y 1与x 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图表信息,完成下列各题:(1)填空:a= ,b= ,c= .(2)写出当x >3时,y 1与x 的关系,并在上图中画出该函数的图象.(3)函数y 1与y 2的图象是否存在交点?若存在,求出交点的坐标,并说明该点的实际意义,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0.小明在学习等边三角形时发现了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江苏省无锡市第一学期八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无锡市第一学期八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一次函数(0)y kx b k =+>的图象过点(0,2),则不等式20kx b +->的解集是( )A .0x >B .0x <C .2x <D .2x >2.如图,数轴上的点P 表示的数可能是( )A .3B .21+C .71-D .51+ 3.下列四组数,可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是 A .456cm cm cm 、、B .123cm cm cm 、、C .234cm cm cm 、、D .123cm cm cm 、、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3,2)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5.下列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6.下列图案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7.如图,动点P 从点A 出发,按顺时针方向绕半圆O 匀速运动到点B ,再以相同的速度沿直径BA 回到点A 停止,线段OP 的长度d 与运动时间t 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A .B .C .D .8.下列式子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12B .0.5C .5D .129.点M (3,-4)关于y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A .(3,4)B .(-3,4)C .(-3,-4)D .(-4,3)10.下列分式中,x 取任意实数总有意义的是( )A .21x x +B .221(2)x x -+C .211x x -+D .2x x + 二、填空题11.如图,在ABC ∆中,AB AC =,点P 为边AC 上一动点,过点P 作PD BC ⊥,垂足为点D ,延长DP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E ,若10AC =,设CP 长为x ,BE 长为y ,则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不需写出x 的取值范围)12.如图,点A 的坐标为(-2,0),点B 在直线y x =上运动,当线段AB 最短时,点B 的坐标是__________.13.如果点P (m+1,m+3)在y 轴上,则m=_____.14.4的平方根是 .15.如图,在ABC ∆和EDB ∆中,90C EBD ∠=∠=︒,点E 在AB 上.若ABC EDB ∆∆≌,4AC =,3BC =,则DE =______.16.如图,矩形ABCD 的边AD 长为2,AB 长为1,点A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是-1,以A 点为圆心,对角线AC 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E ,则这个点E 表示的实数是_______17.若函数(y x a a =-为常数)与函数2(y x b b =-+为常数)的图像的交点坐标是(2, 1),则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x y ax y b-=⎧⎨+=⎩的解是________.18.在ABC 中,,AB AC BD =是高,若40ABD ∠=︒,则C ∠的度数为______.19.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是6cm ,则它的斜边是 ___ cm .20.某人一天饮水1679mL ,精确到100mL 是_____. 三、解答题21.已知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经过点A (—1,—5),且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B (2,a ).(1)求a 的值;(2)求一次函数y=kx+b 的表达式;(3)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并求这两条直线与y 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长方形OABC 的顶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6,0A ,()6,4B ,D 是BC 的中点,动点P 从O 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O A B D →→→运动,设点P 运动的时间为t 秒(013t <<).(1)点D 的坐标是______;(2)当点P 在AB 上运动时,点P 的坐标是______(用t 表示);(3)求POD 的面积S 与t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写出对应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 1:y =kx +b (k 、b 为常数,且k ≠0)经过A 、B 两点,点A 在y 轴上.(1)若B 点坐标为(﹣1,2).①b = (用含有字母k 的代数式表示)②当△OAB 的面积为2时,求直线l 1的表达式;(2)若B 点坐标为(k ﹣2b ,b ﹣b 2),点C (﹣1,s )也在直线l 1上,①求s 的值;②如果直线l 1:y =kx +b (k ≠0)与直线l 2:y =x 交于点(x 1,y 1),且0<x 1<2,求k 的取值范围.24.快车和慢车都从甲地驶向乙地,两车同时出发行在同一条公路上,途中快车休息1小时后加速行驶比慢车提前0.5小时到达目的地,慢车没有体息整个行驶过程中保持匀速不变.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 小时,快车行驶的路程为y 1千米,慢车行驶的路程为y 2千米,图中折线OAEC 表示y 1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线段OD 表示y 2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请解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地相距 千米,快车休息前的速度是 千米/时、慢车的速度是 千米/时;(2)求图中线段EC 所表示的y 1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3)线段OD 与线段EC 相交于点F ,直接写出点F 的坐标,并解释点F 的实际意义.25.学校与图书馆在同一条笔直道路上,甲从学校去图书馆,乙从图书馆回学校,甲、乙两人都匀速步行且同时出发,乙先到达目的地两人之间的距离y(米)与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根据图象信息,当t=分钟时甲乙两人相遇,甲的速度为米/分钟;(2)求出线段AB所表示的函数表达式(3)甲、乙两人何时相距400米?四、压轴题26.已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90°,点M是AC的中点,延长BM至点D,使DM=BM,连接AD.(1)如图①,求证:DAM≌BCM;(2)已知点N是BC的中点,连接AN.①如图②,求证:ACN≌BCM;②如图③,延长NA至点E,使AE=NA,连接,求证:BD⊥DE.2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34x+m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B、A.其中B点坐标为(12,0),直线y=38x与直线AB相交于点C.(1)求点A的坐标.(2)求△BOC的面积.(3)点D为直线AB上的一个动点,过点D作y轴的平行线DE,DE与直线OC交于点E (点D与点E不重合).设点D的横坐标为t,线段DE长度为d.①求d与t的函数解析式(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②当动点D在线段AC上运动时,以DE为边在DE的左侧作正方形DEPQ,若以点H(12,t )、G (1,t )为端点的线段与正方形DEPQ 的边只有一个交点时,请直接写出t 的取值范围.28.在等腰△ABC 与等腰△ADE 中,AB =AC ,AD =AE ,∠BAC =∠DAE ,且点D 、E 、C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 .(1)如图1,求证:△ADB ≌△AEC(2)如图2,当∠BAC =∠DAE =90°时,试猜想线段AD ,BD ,C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写出证明过程;(3)如图3,当∠BAC =∠DAE =120°时,请直接写出线段AD ,BD ,CD 之间的数量关系式为: (不写证明过程)29.直角三角形ABC 中,90ACB ∠=︒,直线l 过点C .(1)当AC BC =时,如图1,分别过点A 和B 作AD ⊥直线l 于点D ,BE ⊥直线l 于点E ,ACD 与CBE △是否全等,并说明理由;(2)当8AC cm =,6BC cm =时,如图2,点B 与点F 关于直线l 对称,连接BF CF 、,点M 是AC 上一点,点N 是CF 上一点,分别过点M N 、作MD ⊥直线l 于点D ,NE ⊥直线l 于点E ,点M 从A 点出发,以每秒1cm 的速度沿A C →路径运动,终点为C ,点N 从点F 出发,以每秒3cm 的速度沿F C B C F →→→→路径运动,终点为F ,点,M N 同时开始运动,各自达到相应的终点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当CM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求t 的值.30.在Rt ABC 中,ACB =∠90°,30A ∠=︒,点D 是AB 的中点,连结CD .(1)如图①,BC 与BD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请写出理由;(2)如图②,若P 是线段CB 上一动点(点P 不与点B 、C 重合),连结DP ,将线段DP 绕点D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DF ,连结BF ,请猜想BF ,BP ,BD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若点P 是线段CB 延长线上一动点,按照(2)中的作法,请在图③中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BF ,BP ,BD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分析】由图知: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与y 轴的交点为(0,2),且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由此得出当x >0时,y >2,进而可得解.根据图示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为(0,2),且y随x的增大而增大;即当x>0时函数值y的范围是y>2;因而当不等式kx+b-2>0时,x的取值范围是x>0.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在解题时,认真体会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一次函数的增减性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B解析:B【解析】【分析】先换算出每项的值,全部保留三位小数,然后观察数轴上P点的位置,逐项判断即可开.【详解】≈1.732≈1.414 2.236≈2.646,所以A项≈1.732,B项≈2.414,C项≈1.646,D项≈3.236观察数轴上P点的位置,B项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掌握实数与数轴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估算出每个二次根式的值是解题的关键.3.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对四个选项进行逐一判断即可.【详解】A、∵52+42≠62,∴此组数据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B、12+22≠32,∴此组数据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C、∵22+32≠42,∴此组数据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D、∵12+)2=)2,∴此组数据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4.B解析:B【解析】根据各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判断即可.【详解】∵-3<0,2>0,∴点P(﹣3,2)在第二象限,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5.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详解】解:A、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的概念,轴对称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折叠后两边会重合.6.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寻找四个选项中图形的对称轴,发现只有D有一条对称轴,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详解:A、不能找出对称轴,故A不是轴对称图形;B、不能找出对称轴,故B不是轴对称图形;C、不能找出对称轴,故C不是轴对称图形;D、能找出一条对称轴,故D是轴对称图形.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解题的关键是分别寻找四个选项中图形的对称轴.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通过寻找给定图象有无对称轴来确定该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是关键.7.B解析:B【解析】根据P点半圆O、线段OB、线段OA这三段运动的情况分析即可.【详解】解:①当P点半圆O匀速运动时,OP长度始终等于半径不变,对应的函数图象是平行于横轴的一段线段,排除A答案;②当P点在OB段运动时,OP长度越来越小,当P点与O点重合时OP=0,排除C答案;③当P点在OA段运动时,OP长度越来越大,B答案符合.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8.C解析:C【解析】,被开方数含分母,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本选项错误;2C.,是最简二次根式,故本选项正确;2D.故选C.9.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即点P(x,y)关于y 轴的对称点P′的坐标是(−x,y).【详解】∵点M(3,−4),∴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3,−4).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x轴、y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熟练掌握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特点是解题关键.10.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等于零即可判断.【详解】A .x =0时,x 2=0,A 选项不符合题意;B .x =﹣2时,分母为0,B 选项不符合题意;C .x 取任意实数总有意义,C 选项符号题意;D .x =﹣2时,分母为0.D 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分式有意义的条件,熟练掌握,即可解题.二、填空题11.【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得到∠E=∠CPD ,再根据对顶角相等得到∠E=∠APE ,根据等角对等边得到AE=AP ,即可得到结论.【详解】∵AB=AC ,∴∠B解析:20y x =-【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得到∠E =∠CPD ,再根据对顶角相等得到∠E =∠APE ,根据等角对等边得到AE =AP ,即可得到结论.【详解】∵AB =AC ,∴∠B =∠C .∵PD ⊥BC ,∴∠EDB =∠PDC =90°,∴∠B +∠E =90°,∠C +∠CPD =90°,∴∠E =∠CPD .∵∠APE =∠CPD ,∴∠E =∠APE ,∴AE =AP .∵AB =AC =10,PC =x ,∴AP =AE =10-x .∵BE =AB +AE ,∴y =10+10-x =20-x .故答案为:y =20-x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得到∠E=∠CPD.12.【解析】【分析】过A作AC⊥直线y=x于C,过C作CD⊥OA于D,当B和C重合时,线段AB最短,推出AC=OC,求出AC、OC长,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CD,推出CD=OD,即可求出B的坐标.--解析:(1,1)【解析】【分析】过A作AC⊥直线y=x于C,过C作CD⊥OA于D,当B和C重合时,线段AB最短,推出AC=OC,求出AC、OC长,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CD,推出CD=OD,即可求出B的坐标.【详解】解:过A作AC⊥直线y=x于C,过C作CD⊥OA于D,当B和C重合时,线段AB最短,∵直线y=x,∴∠AOC=45°,∴∠OAC=45°=∠AOC,∴AC=OC,由勾股定理得:2AC2=OA2=4,∴2,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AC×OC=OA×CD,22=2CD,∴CD=1,∴OD=CD=1,∴B(-1,-1).故答案为:(-1,-1).【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性质,涉及到垂线段最短,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点的应用,关键是得出当B和C重合时,线段AB最短,题目比较典型,主要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13.﹣1.【解析】∵点P (m+1,m+3)在y 轴上,∴m+1=0,∴m=-1.故答案为:-1.解析:﹣1.【解析】∵点P (m+1,m+3)在y 轴上,∴m+1=0,∴m=-1.故答案为:-1.14.±2.【解析】试题分析:∵,∴4的平方根是±2.故答案为±2.考点:平方根.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2(2)4±=,∴4的平方根是±2.故答案为±2.考点:平方根.15.5【解析】【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B 的长度,再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DE 的长度.【详解】解:在Rt △ACB 中,∠C=90°,AC=4,BC=3,由勾股定理得:AB=5,∵△ABC ≌解析:5【解析】【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B 的长度,再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DE 的长度.【详解】解:在Rt △ACB 中,∠C=90°,AC=4,BC=3,由勾股定理得:AB=5,∵△ABC ≌△EDB ,∴DE=AB=5.【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记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6.—1【分析】首先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AC 的长,进而得到AE 的长,再根据A 点表示-1,可得E 点表示的数.【详解】∵AD 长为2,AB 长为1,∴AC=,∵A 点表示-1,∴E 点表示的数为:1【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AC 的长,进而得到AE 的长,再根据A 点表示-1,可得E 点表示的数.【详解】∵AD 长为2,AB 长为1,∴=∵A 点表示-1,∴E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关键是掌握勾股定理: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17.【解析】【分析】根据函数图象交点坐标为两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即可解答.【详解】解:因为函数y=x-a(a 为常数)与函数y=-2x+b(b 为常数)的图像的交点坐标是(2, 1),所以解析:21x y =⎧⎨=⎩【解析】【分析】根据函数图象交点坐标为两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即可解答.【详解】解:因为函数y=x-a(a 为常数)与函数y=-2x+b(b 为常数)的图像的交点坐标是(2, 1),所以方程组2x y a x y b -=⎧⎨+=⎩ 的解为21x y =⎧⎨=⎩. 故答案为21x y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满足函数解析式的点就在函数的图象上,在函数的图象上的点,就一定满足函数解析式.函数图象交点坐标为两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18.65°或25°【解析】【分析】分两种情况:①当为锐角三角形;②当为钝角三角形.然后先在直角△ABD 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BAC的度数,然后利用等边对等角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C的度解析:65°或25°【解析】【分析】分两种情况:①当ABC为锐角三角形;②当ABC为钝角三角形.然后先在直角△ABD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BAC的度数,然后利用等边对等角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C的度数.【详解】解:①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BAC=90°-40°=50°,∴∠C=12(180°-50°)=65°;②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BAC=90°+40°=130°,∴∠C=12(180°-130°)=25°;故答案为:65°或25°.【点睛】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9.12【解析】【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是6cm,∴则它的斜边是:cm;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解析:12【解析】【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是6cm,⨯=cm;∴则它的斜边是:2612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20.7×103ml【解析】【分析】先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再根据精确度求解.【详解】解:1679mL=1.679×103mL,所以1679mL精确到100mL是1.7×103mL.故答案为:1.解析:7×103ml【解析】【分析】先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再根据精确度求解.【详解】解:1679mL=1.679×103mL,所以1679mL精确到100mL是1.7×103mL.故答案为:1.7×103mL.【点睛】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属于基本题型,掌握求解的方法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21.(1)a=1 (2)y=2x-3 (3)3【解析】【分析】(1)将点(2,a)代入正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a的值;(2)将(-1,-5)和(2,1)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求出k和b的值,从而得出函数解析式;(3)根据描点法画出函数图象.【详解】解:(1)∵正比例函数y=12x的图象过点(2,a)∴ a=1(2)∵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两点(-1,-5)(2,1)∴521k bk b-+=-⎧⎨+=⎩解得23kb=⎧⎨=-⎩∴y=2x-3(3)函数图像如图【点睛】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描点法画函数图象22.(1)(3,4);(2)(6,t-6)(3)()()()20632161022621013t tS t tt t⎧<≤⎪⎪=-+<≤⎨⎪-<<⎪⎩【解析】【分析】(1)根据长方形的性质和A、B的坐标,即可求出OA=BC=6,OC=AB=4,再根据中点的定义即可求出点D的坐标;(2)画出图形,易知:点P的横坐标为6,然后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即可求出点P的运动路程,从而求出AP的长,即可得出点P的坐标;(3)分别求出点P到达A、B、D三点所需时间,然后根据点P运动到OA、AB、BD分类讨论,并写出t对应的取值范围,然后画出图形,利用面积公式即可求出各种情况下S与t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详解】解:(1)∵长方形OABC 的顶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6,0A ,()6,4B ,∴OA=BC=6,OC=AB=4,BA ⊥x 轴,BC ⊥y 轴∵D 是BC 的中点,∴CD=BD=12BC=3 ∴点D 的坐标为(3,4)故答案为:(3,4);(2)当点P 在AB 上运动时,如下图所示易知:点P 的横坐标为6,∵动点P 从O 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时间为t∴点P 运动的路程OA +AP=t ∴AP=t -6∴点P 的坐标为(6,t -6)故答案为:(6,t -6);(3)根据点P 的速度可知:点P 到达A 点所需时间为OA ÷1=6s点P 到达B 点所需时间为(OA+AB )÷1=10s点P 到达D 点所需时间为(OA+AB+BD )÷1=13s①当点P 在OA 上运动时,此时06t <≤,过点D 作DE ⊥x 轴于E∴DE=4∵动点P 从O 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OP=t∴122S OP DE t =•=; ②当点P 在AB 上运动时,此时610t <≤,由(2)知AP=t -6∴BP=AB -AP=10-t∴OCD OAP BDP OABC S S S S S =---△△△长方形=111222OA AB OC CD OA AP BD BP •-•-•-• =()()111644366310222t t ⨯-⨯⨯-⨯⨯--⨯⨯- =3212t -+; ③当点P 在BD 上运动时,此时1013t <<,∵动点P 从O 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时间为t∴点P 运动的路程OA +AB +BP=t∴BP=t -OA -AB=t -10∴DP=BD -BP=13-t12S OC DP =• =()14132t ⨯- =262t - 综上所述:()()()20632161022621013t t S t t t t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长方形中的动点问题,掌握行程问题公式:路程=速度×时间、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3.(1)①2+k;②y=2x+4;(2)①0;②12 23k<<.【解析】【分析】(1)①把B(﹣1,2)代入y=kx+b即可求得b的值;②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得k的值,从而可得直线解析式;(2)①把点B和点C代入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得s的值;②根据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即可求得k的取值范围.【详解】(1)①把B(﹣1,2)代入y=kx+b,得b=2+k.故答案为:2+k;②∵S△OAB=12(2+k)×1=2解得:k=2,所以直线l1的表达式为:y=2x+4;(2)①∵直线l1:y=kx+b经过点B(k﹣2b,b﹣b2)和点C(﹣1,s).∴k(k﹣2b)+b=b﹣b2,﹣k+b=s整理得,(b﹣k)2=0,所以s=b﹣k=0;②∵直线l1:y=kx+b(k≠0)与直线l2:y=x交于点(x1,y1),∴kx1+b=x1(1﹣k)x1=b,∵b﹣k=0,∴b=k,∴x1=1k k -∵0<x1<2,∴1kk->0或1kk-<2解得:12 23k<<.答:k的取值范围是12 23k<<.【点睛】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交点坐标适合两个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24.(1)300,75,60;(2)y1=100x﹣150(3≤x≤4.5);(3)点F的坐标为(3.75,225),点F代表的实际意义是在3.75小时时,快车与慢车行驶的路程相等【解析】(1)根据图象可直接得出甲、乙两地的距离;根据图象可得A 、B 两点坐标,然后利用速度=路程÷时间求解即可;(2)根据快车休息1小时可得点E 坐标,根据快车比慢车提前0.5小时到达目的地可得点C 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3)易得y 2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然后只要求直线EC 与直线OD 的交点即得点F 坐标,为此只要解由直线EC 与直线OD 的的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即可,进而可得点F 的实际意义.【详解】解:(1)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快车休息前的的速度为:150÷2=75千米/小时,慢车的速度为:150÷2.5=60千米/小时.故答案为:300,75,60;(2)由题意可得,点E 的横坐标为:2+1=3,则点E 的坐标为(3,150),快车从点E 到点C 用的时间为:300÷60﹣0.5=4.5(小时),则点C 的坐标为(4.5,300),设线段EC 所表示的y 1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y 1=kx +b ,把E 、C 两点代入,得:4.53003150k b k b +=⎧⎨+=⎩,解得:100150k b =⎧⎨=-⎩, 即线段EC 所表示的y 1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y 1=100x ﹣150(3≤x ≤4.5);(3)y 2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260y x =,设点F 的横坐标为a ,则60a =100a ﹣150,解得:a =3.75,则60a =225,即点F 的坐标为(3.75,225),点F 代表的实际意义是在3.75小时时,快车与慢车行驶的路程相等.【点睛】本题是一次函数的应用问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和两个函数的交点等知识,属于常考题型,正确读懂图象信息、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5.(1)24,40;(2)y =40t (40≤t≤60);(3)出发20分钟或28分钟后,甲、乙两人何时相距400米【解析】【分析】(1)根据图象信息,当t =24分钟时甲乙两人相遇,甲60分钟行驶2400米,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可得甲的速度;(2)由t =24分钟时甲乙两人相遇,可得甲、乙两人的速度和为2400÷24=100米/分钟,减去甲的速度得出乙的速度,再求出乙从图书馆回学校的时间即A 点的横坐标,用A 点的横坐标乘以甲的速度得出A 点的纵坐标,再将A 、B 两点的坐标代入,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线段AB 所表示的函数表达式;(3)分相遇前后两种情况列方程解答即可.解:(1)根据图象信息,当t=24分钟时甲乙两人相遇,甲的速度为2400÷60=40(米/分钟).故答案为24,40;(2)∵甲从学校去图书馆,乙从图书馆回学校,甲、乙两人都匀速步行且同时出发,t=24分钟时甲乙两人相遇,∴甲、乙两人的速度和为2400÷24=100米/分钟,∴乙的速度为100﹣40=60(米/分钟).乙从图书馆回学校的时间为2400÷60=40分钟,40×40=1600,∴A点的坐标为(40,1600).设线段AB所表示的函数表达式为y=kt+b,∵A(40,1600),B(60,2400),∴401600602400k bk b+=⎧⎨+=⎩,解得k40b0=⎧⎨=⎩,∴线段AB所表示的函数表达式为y=40t(40≤t≤60);(3)设出发t分钟后两人相距400米,根据题意得(40+60)t=2400﹣400或(40+60)t=2400+400,解得t=20或t=28,答:出发20分钟或28分钟后,甲、乙两人何时相距400米.【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的解析式,属于中考常考题型.读懂题目信息,从图象中获取有关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四、压轴题26.(1)见解析;(2)①见解析;②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点M是AC中点知AM=CM,结合∠AMD=∠CMB和DM=BM即可得证;(2)①由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及AC=BC可得CM=CN,结合∠C=∠C和BC=AC 即可得证;②取AD中点F,连接EF,先证△EAF≌△ANC得∠NAC=∠AEF,∠C=∠AFE=90°,据此知∠AFE=∠DFE=90°,再证△AFE≌△DFE得∠EAD=∠EDA=∠ANC,从而由∠EDB=∠EDA+∠ADB=∠EAD+∠NAC=180°-∠DAM即可得证.【详解】解:(1)∵点M是AC中点,∴AM=CM,在△DAM和△BCM中,∵AM CM AMD CMB DM BM =⎧⎪∠=∠⎨⎪=⎩,∴△DAM ≌△BCM (SAS );(2)①∵点M 是AC 中点,点N 是BC 中点,∴CM=12AC ,CN=12BC , ∵△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 ,∴CM=CN ,在△BCM 和△ACN 中,∵CM CN C C BC AC =⎧⎪∠=∠⎨⎪=⎩,∴△BCM ≌△ACN (SAS );②证明:取AD 中点F ,连接EF ,则AD=2AF ,∵△BCM ≌△ACN ,∴AN=BM ,∠CBM=∠CAN ,∵△DAM ≌△BCM ,∴∠CBM=∠ADM ,AD=BC=2CN ,∴AF=CN ,∴∠DAC=∠C=90°,∠ADM=∠CBM=∠NAC ,由(1)知,△DAM ≌△BCM ,∴∠DBC=∠ADB ,∴AD ∥BC ,∴∠EAF=∠ANC ,在△EAF 和△ANC 中,AE AN EAF ANC AF NC =⎧⎪∠=∠⎨⎪=⎩,∴△EAF ≌△ANC (SAS ),∴∠NAC=∠AEF ,∠C=∠AFE=90°,∴∠AFE=∠DFE=90°,∵F 为AD 中点,∴AF=DF ,在△AFE 和△DFE 中,AF DF AFE DFE EF EF =⎧⎪∠=∠⎨⎪=⎩,∴△AFE ≌△DFE (SAS ),∴∠EAD=∠EDA=∠ANC ,∴∠EDB=∠EDA+∠ADB=∠EAD+∠NAC=180°-∠DAM=180°-90°=90°,∴BD ⊥DE .【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的综合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中点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27.(1)点A 坐标为(0,9);(2)△BOC 的面积=18;(3)①当t <8时,d =﹣98t+9,当t >8时,d =98t ﹣9;②12≤t≤1或7617≤t≤8017. 【解析】【分析】(1)将点B 坐标代入解析式可求直线AB 解析式,即可求点A 坐标;(2)联立方程组可求点C 坐标,即可求解;(3)由题意列出不等式组,可求解.【详解】解:(1)∵直线y =﹣34x+m 与y 轴交于点B (12,0), ∴0=﹣34×12+m , ∴m =9, ∴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34x+9, 当x =0时,y =9,∴点A 坐标为(0,9); (2)由题意可得:38394y x y x ⎧=⎪⎪⎨⎪=+⎪⎩,解得:83xy=⎧⎨=⎩,∴点C(8,3),∴△BOC的面积=12×12×3=18;(3)①如图,∵点D的横坐标为t,∴点D(t,﹣34t+9),点E(t,38t),当t<8时,d=﹣34t+9﹣38t=﹣98t+9,当t>8时,d=38t+34t﹣9=98t﹣9;②∵以点H(12,t)、G(1,t)为端点的线段与正方形DEPQ的边只有一个交点,∴12≤t≤1或919829918t tt t⎧-+≤-⎪⎪⎨⎪-+≥-⎪⎩,∴12≤t≤1或7617≤t≤8017.【点睛】本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不等式组的应用,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是本题的关键.28.(1)见解析;(2)CD2AD+BD,理由见解析;(3)CD3+BD【解析】【分析】(1)由“SAS”可证△ADB≌△AEC;(2)由“SAS”可证△ADB≌△AEC,可得BD=CE,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DE2AD,可得结论;(3)由△DAB≌△EAC,可知BD=CE,由勾股定理可求DH=3AD,由AD=AE,AH⊥DE,推出DH=HE,由CD=DE+EC=2DH+BD=3AD+BD,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证明:(1)∵∠BAC=∠DAE,∴∠BAD=∠CAE,又∵AB=AC,AD=AE,∴△ADB≌△AEC(SAS);(2)CD=2AD+BD,理由如下:∵∠BAC=∠DAE,∴∠BAD=∠CAE,又∵AB=AC,AD=AE,∴△ADB≌△AEC(SAS);∴BD=CE,∵∠BAC=90°,AD=AE,∴DE=2AD,∵CD=DE+CE,∴CD=2AD+BD;(3)作AH⊥CD于H.∵∠BAC=∠DAE,∴∠BAD=∠CAE,又∵AB=AC,AD=AE,∴△ADB≌△AEC(SAS);∴BD=CE,∵∠DAE=120°,AD=AE,∴∠ADH=30°,∴AH=12 AD,∴DH22AD AH3,∵AD=AE,AH⊥DE,∴DH=HE,∴CD =DE +EC =2DH +BD+BD ,故答案为:CD+BD .【点睛】本题是结合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勾股定理等知识的综合问题,熟练掌握知识点,有简入难,层层推进是解答关键.29.(1)全等,理由见解析;(2)t=3.5秒或5秒【解析】【分析】(1)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到∠DAC=∠ECB ,利用AAS 定理证明△ACD ≌△CBE ;(2)分点F 沿C→B 路径运动和点F 沿B→C 路径运动两种情况,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列出算式,计算即可;【详解】解:(1)△ACD 与△CBE 全等.理由如下:∵AD ⊥直线l ,∴∠DAC+∠ACD=90°,∵∠ACB=90°,∴∠BCE+∠ACD=90°,∴∠DAC=∠ECB ,在△ACD 和△CBE 中,ADC CEB DAC ECB CA CB ∠=∠⎧⎪∠=∠⎨⎪=⎩,∴△ACD ≌△CBE (AAS );(2)由题意得,AM=t ,FN=3t ,则CM=8-t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CF=CB=6,∴CN=6-3t ,点N 在BC 上时,△CM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当点N 沿C→B 路径运动时,由题意得,8-t=3t-6,解得,t=3.5,当点N 沿B→C 路径运动时,由题意得,8-t=18-3t ,解得,t=5,综上所述,当t=3.5秒或5秒时,△CM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灵活运用分情况讨论思想是解题的关键.30.(1)BC BD =,理由见解析;(2)BF BP BD +=,证明见解析;(3)BF BP BD +=.【解析】【分析】(1)利用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12BC AB =,即可得出结论; (2)同(1)的方法得出BC BD =进而得出BCD ∆是等边三角形,进而利用旋转全等模型易证DCP DBF ∆≅∆,得出CP BF =即可解答;(3)同(2)的方法得出结论.【详解】解:(1)90ACB ∠=︒,30A ∠=︒,60CBA ∴∠=︒,12BC AB =, 点D 是AB 的中点,BC BD ∴=,故答案为:BC BD =;(2)BF BP BD +=,理由:90ACB ∠=︒,30A ∠=︒,60CBA ∴∠=︒,12BC AB =, 点D 是AB 的中点,BC BD ∴=,DBC ∴∆是等边三角形,60CDB ∴∠=︒,DC DB =,线段DP 绕点D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DF ,60PDF ∴∠=︒,DP DF =,CDB PDB PDF PDB ∴∠-∠=∠-∠,CDP BDF ∴∠=∠,在DCP ∆和DBF ∆中, DC DB CDP BDF DP DF =⎧⎪∠=∠⎨⎪=⎩,DCP DBF ∴∆≅∆,CP BF ∴=,CP BP BC +=,BF BP BC ∴+=,BC BD =,BF BP BD ∴+=;(3)如图③,BF BD BP =+,。
无锡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解析版)

无锡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解析版)一、选择题1.下列四个图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 ) A .227B .3πC .4-D .3273.若分式12xx -+的值为0,则x 的值为( ) A .1B .2-C .1-D .2 4.一次函数y =﹣2x+3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5.如图,△ABC 中,AB =AC ,AD 是∠BAC 的平分线.已知AB =5,AD =3,则BC 的长为( )A .5B .6C .8D .106.如图,AB =AC ,D ,E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下列条件不能判断△ABE ≌△ACD 的是( )A .∠B =∠C B .BE =CD C .AD =AE D .BD =CE 7.下列各组数不是勾股数的是( )A .3,4,5B .6,8,10C .4,6,8D .5,12,138.如图,一次函数(0)y kx b k =+>的图象过点(0,2),则不等式20kx b +->的解集是( )A .0x >B .0x <C .2x <D .2x > 9.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6,底边上的中线长为4,它的腰长为( )A .1B .5C .7D .4910.将直线y =12x ﹣1向右平移3个单位,所得直线是( ) A .y =12x +2 B .y =12x ﹣4 C .y =12x ﹣52D .y =12x +12二、填空题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P 在第四象限内,且点P 到x 轴的距离是2,到y 轴的距离是3,则点P 的坐标是_____. 12.在311,2π,122-,0,0.454454445…,319中,无理数有______个.13.阅读理解:对于任意正整数a ,b ,∵()20a b-≥,∴20a ab b -+≥,∴2a b ab +≥,只有当a b =时,等号成立;结论:在2a b ab +≥(a 、b 均为正实数)中,只有当a b =时,+a b 有最小值2ab .若1m ,1m m +-有最小值为__________.14.已知一次函数()12y k x =-+,若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 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1,1A ,()1,1B -,()1,2C --,()1,2D -.把一条长为2020个单位长度且没有弹性的细线(线的粗细忽略不计)的一端固定在点A 处,并按A B C D A -----…的规律紧绕在四边形ABCD 的边上,则细线另一端所在位置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16.使函数6y x =-有意义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17.如图,已知直线l 1:y=kx+4交x 轴、y 轴分别于点A (4,0)、点B (0,4),点C 为x 轴负半轴上一点,过点C 的直线l 2:12y x n =+经过AB 的中点P ,点Q (t ,0)是x 轴上一动点,过点Q 作QM ⊥x 轴,分别交l 1、l 2于点M 、N ,当MN=2MQ 时,t 的值为_____.18.如图,矩形ABCD 的边AD 长为2,AB 长为1,点A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是-1,以A 点为圆心,对角线AC 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E ,则这个点E 表示的实数是_______19.如图,等边△ABC 的周长是18,D 是AC 边上的中点,点E 在BC 边的延长线上.如果DE =DB ,那么CE 的长是_____.20.如图,在ABC ∆中,AC AD BD ==,28B ∠=,则CAD ∠的度数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已知一次函数2y x =-的图像与y 轴交于点A ,一次函数4y x b =+的图像与y 轴交于点B ,且与x 轴以及一次函数2y x =-的图像分别交于点C 、D ,点D 的坐标为()2,m -.(1)关于x 、y 的方程组24y x y x b -=-⎧⎨-=⎩的解为______________.(2)关于x 的不等式24x x b -≥+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_____.(3)求四边形OADC 的面积;(4)在x 轴上是否存在点E ,使得以点C ,D ,E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E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如图①,A 、B 两个圆柱形容器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开始时容器A 中盛满水,容器B 中盛有高度为1 dm 的水,容器B 下方装有一只水龙头,容器A 向容器B 匀速注水.设时间为t (s),容器A 、B 中的水位高度A h (dm)、B h (dm)与时间t (s)之间的部分函数图像如图②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解答下列问题:(1)容器A 向容器B 注水的速度为 dm 3/s(结果保留π),容器B 的底面直径m = dm; (2)当容器B 注满水后,容器A 停止向容器B 注水,同时开启容器B 的水龙头进行放水,放水速度为4πdm 3/s.请在图②中画出容器B 中水位高度B h 与时间 (4t ≥)的函数图像,说明理由;(3)当容器B 注满水后,容器A 继续向容器B 注水,同时开启容器B 的水龙头进行放水,放水速度为2πdm 3/s ,直至容器A 、B 水位高度相同时,立即停止放水和注水,求容器A 向容器B 全程注水时间.(提示:圆柱体积=圆柱的底面积×圆柱的高)23.小明在学习等边三角形时发现了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精心选一选 (共10题;共20分)
1. (2分) (2020八上·浦北期末) 下列各式:,其中分式的个数为()
A . 个
B . 个
C . 个
D . 个
2. (2分) (2019八上·大渡口期末) 下列大学的校徽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
B .
C .
D .
3. (2分)(2016·黄石)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 a3•a2=a6
B . a12÷a3=a4
C . a3+b3=(a+b)3
D . (a3)2=a6
4. (2分) (2017八下·君山期末) 下列多边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
A . 正方形
B . 矩形
C . 梯形
D . 三角形
5. (2分)下列等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A . (x+2)(x﹣2)=x2﹣4
B . 2x2﹣8x+1=2(x2﹣4x)+1
C . 6a3b=2a3•3b
D . 2ab﹣2b2=2b(a﹣b)
6. (2分) (2016八上·汕头期中) 如图所示,∠1=∠2,AE⊥OB于E,BD⊥OA于D,交点为C,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A . 2对
B . 3对
C . 4对
D . 5对
7. (2分)(2017·石景山模拟) 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这个多边形外角和的2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A . 4
B . 5
C . 6
D . 8
8. (2分)计算a3•(﹣)2的结果是()
A . a
B . a4
C . a5
D . a6
9. (2分)下列现象中,可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现象是()
A . 将弯曲的河道改直,可以缩短航程
B . 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
C . 植树时,只要先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树所在的直线
D . 利用圆规可以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关系
10. (2分)计算(-4x-5y)(5y-4x)的结果是()
A . 25y2-16x2
B . 16x2-25y2
C . -16x2-25y2
D . 16x2+25y2
二、细心填一填 (共10题;共11分)
11. (1分) (2016八上·射洪期中) ﹣21a2b3c÷3ab=________.
12. (1分) (2019七下·西湖期末) 当 ________时,分式有意义.
13. (1分)分解因式:a2﹣7a=________
14. (1分) (2016八上·灵石期中)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三角形各点的横坐标都乘﹣1,纵坐标保持不变,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相比有怎样的位置关系________.
15. (1分)等腰三角形的一内角等于50°,则其它两个内角各为________.
16. (2分)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形中,图形(1)与图形________ 成轴对称;图形(1)与图形________ 成中心对称.(填写符合要求的图形所对应的符号)
17. (1分) (2017八上·孝义期末) 如图,等腰△ABC中,AB=AC,∠DBC=15°,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 于点D,则∠A的度数是________.
18. (1分) (2017八下·宣城期末) 已知a+b=2,则 =________.
19. (1分) (2019八上·浦东期中) 在△ABC中,若其中一个内角等于另外两个内角的差,则必有一个内角等于________°.
20. (1分)(2018·安顺) 如图,C为半圆内一点,O为圆心,直径AB长为2cm,,,将绕圆心O逆时针旋转至,点在OA上,则边BC扫过区域(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
.(结果保留)
三、耐心解一解 (共6题;共75分)
21. (10分) (2017九下·江阴期中) 计算
(1)解分式方程: + = ;
(2)解不等式组.
22. (10分)如图,网格中有一个由一个四边形和两个全等的三角形组成的图案.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均为1.
(1)画出图案关于直线l对称的图形.
(2)求整个图案的面积.
23. (10分)为配合“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某铁路货运集装箱物流园区正式启动了2期扩建工程.一项地基基础加固处理工程由A、B两个工程公司承担建设,已知A工程公司单独建设完成此项工程需要180天,A工程公司单独施工45天后,B工程公司参与合作,两工程公司又共同施工54天后完成了此项工程.(1)求B工程公司单独建设完成此项工程需要多少天?
(2)由于受工程建设工期的限制,物流园区管委会决定将此项工程划包成两部分,要求两工程公司同时开工,A工程公司建设其中一部分用了m天完成,B工程公司建设另一部分用了n天完成,其中m,n均为正整数,且m<46,n<92,求A、B两个工程公司各施工建设了多少天?
24. (15分)(2019·玉林模拟) 已知:正方形ABCD,等腰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正方形的顶点D处,使三角板绕点D旋转.
(1)当三角板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猜想CE与AF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2)在(1)的条件下,若DE:AE:CE=1::3,求∠AED的度数;
(3)若BC=4,点M是边AB的中点,连结DM,DM与AC交于点O,当三角板的边DF与边DM重合时(如图2),
若OF=,求DF和DN的长.
25. (15分)小明准备用一段长40米的篱笆围成一个三角形形状的小圈,用于饲养家兔.已知第一条边长为a米,由于受地势限制,第二条边长只能是第一条边长的2倍多2米.
(1)请用a表示第三条边长.
(2)求出a的取值范围.
(3)能否使得围成的小圈是直角三角形形状,且各边长均为整数?若能,说出你的围法;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6. (15分)(2017·岳麓模拟)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90°,AD∥BC,E为AB的中点,连接CE,BD,过点E作FE⊥CE于点E,交AD于点F,连接CF,已知2AD=AB=BC.
(1)求证:CE=BD;
(2)若AB=4,求AF的长度;
(3)求sin∠EFC的值.
参考答案一、精心选一选 (共10题;共2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细心填一填 (共10题;共11分)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三、耐心解一解 (共6题;共75分) 21-1、
21-2、
22-1、
22-2、
23-1、
23-2、24-1、
24-2、
24-3、25-1、
25-2、25-3、
26-1、26-2、
26-3、
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