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机理
人体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

人体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人体免疫系统是一种复杂而精密的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识别、抵御和清除入侵的病原体,以保护身体的健康。
通过一系列的相互作用和调节,免疫系统能够有效地对抗各种疾病和感染。
本文将详细介绍人体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
1. 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人体免疫系统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包括免疫细胞、淋巴器官和免疫分子等。
免疫细胞包括巨噬细胞、B细胞和T细胞等,它们在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淋巴器官包括脾脏、淋巴结和扁桃体等,它们是免疫细胞的聚集地和细胞信号传递的场所。
免疫分子包括抗体和细胞因子等,它们通过与病原体结合或调节免疫细胞的活动来实现免疫功能。
2. 免疫系统的识别机制免疫系统的首要任务是能够准确识别病原体和自身组织,以免误攻击自身组织导致免疫性疾病。
这一过程主要通过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来实现。
例如,T细胞表面的T细胞受体(TCR)能够识别抗原片段,并与受体上的辅助分子相互作用,从而激活T细胞的免疫应答。
B细胞则通过表面的B细胞受体(BCR)来识别病原体抗原,并分泌抗体以进行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
3. 免疫系统的免疫应答当病原体入侵人体后,免疫系统将启动免疫应答以清除病原体。
免疫应答包括两个主要的防御机制: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先天免疫是人体的固有免疫力,它通过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天然杀伤细胞的活性来清除病原体。
而获得性免疫则是通过B细胞和T细胞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其中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在细胞免疫中,感染的细胞被T细胞所杀伤;而在体液免疫中,抗体通过与病原体结合阻断其入侵或促使其被巨噬细胞吞噬。
4. 免疫系统的记忆效应人体免疫系统还具有记忆效应,即在初次感染后,免疫系统能够对病原体做出快速、有效的应答。
这是由于在感染初期,部分B细胞和T细胞会分化成长寿命的记忆细胞,它们能够长时间存活并具有更高的亲和力和更快的反应速度。
当再次遭遇相同的病原体时,这些记忆细胞将迅速扩增并分泌大量抗体或启动脱颖而出的细胞免疫反应,迅速清除病原体,从而实现了免疫系统的快速记忆防御。
人体免疫系统的原理和机制

人体免疫系统的原理和机制人体免疫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包括多种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协调起来保护我们免受病菌、病毒和其他外来物质的侵害。
人体免疫系统的原理和机制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免疫系统的构成人体免疫系统包含两个主要子系统: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先天免疫是人类天生就具备的一种免疫反应,对于各种外来侵袭的抵御作用基本相同,它主要由皮肤、粘膜、代表细胞、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组成。
而获得性免疫则是对于特定病原体的免疫反应,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培养才能拥有,主要由B细胞和T细胞组成。
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防止外来物质进入人体,保护人体免受感染,同时也能在某些情况下扮演清除已感染或者异常细胞的作用。
当外来物质进入人体时,如病菌、病毒、细菌、真菌等,这些有害物质就会在人体中引起免疫反应,免疫细胞和分子就会迅速寻找、攻击、破坏这些有害物质,抵御病毒感染和疾病的发展。
免疫系统的原理和机制免疫系统的原理和机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识别、扩增和消除。
1. 识别免疫系统首先要识别出外来侵袭的病原体,这一步是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当有害物质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中的特异性受体,如T细胞和B细胞受体,就会识别出病原体上的特异性抗原。
这些抗原与人体本身的细胞表面标志物不同,免疫细胞就可以通过这些标志物分辨是自身还是外来物质。
2. 扩增在免疫系统的第二阶段,特异性免疫细胞开始扩增。
这个过程通常需要数天到数周的时间,因为免疫系统要选择和克隆那些对特异抗原有反应的免疫细胞,并使它们扩增,形成大量细胞来对抗该特异抗原。
免疫系统中激发的细胞可以为B细胞或T细胞,这些细胞都有其特定的功能。
B细胞的任务是产生抗体来清除外来病原体,而T细胞则可以直接杀死感染细胞或来自外界侵入的病原体。
3. 消除在免疫系统的第三阶段,免疫系统中的特异性细胞执行其任务,消除病原体。
B细胞会分泌抗体,抗体可以结合病原体并使其失活,然后被其他类型的免疫细胞消耗掉。
人体免疫系统的基本原理与作用

人体免疫系统的基本原理与作用人体免疫系统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防御机制,它起到保护身体免受外界病原体和其他有害物质侵袭的重要作用。
免疫系统由多种细胞、蛋白质和器官组成,通过相互配合和协调工作来识别并消灭入侵的病原体。
一、人体免疫系统的基本原理1. 先天免疫与后天免疫人体免疫系统分为先天免疫和后天免疫两个部分。
先天免疫是指个体出生时已具备的非特异性防御机制,包括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
后天免疫是指在遭受感染或接种抗原后形成的特异性防御反应,包括T细胞、B细胞等。
2. 识别外界入侵物质当外界入侵物质进入人体时,诸如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它们会表达出一些特定结构或标记物。
这些结构也被称为抗原,免疫系统通过识别这些抗原来确定是否需要启动免疫反应。
3. 免疫细胞的分工合作人体免疫系统中包含多种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粒细胞等。
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协同工作以达到最佳的防御效果。
例如,巨噬细胞可以吞噬和消化入侵的微生物,而淋巴细胞则负责产生特异性抗体来标记并清除入侵物。
4. 抗体的生成与功能抗体是一类由B淋巴细胞产生的蛋白质分子,它们能够结合并中和特定抗原。
当身体遭受感染时,B淋巴细胞会刺激产生相应的抗体来对抗入侵物质。
这些抗体可以促进破坏外界入侵物质、参与吞噬过程或将其标记供其他免疫细胞进行识别和破坏。
二、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作用1. 防止感染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作用之一是防止感染。
当病原体侵入身体时,免疫系统会立即启动免疫反应,通过吞噬细胞、抗体和其他机制来清除这些病原体。
同时,免疫系统还会形成记忆细胞,以便在将来再次遭受相同病原体侵袭时能够更快速、有效地应对。
2. 保持自身稳态除了抵御外界入侵物质,人体免疫系统还起到保持自身稳态的重要作用。
它能辨别正常细胞和异常细胞,并将异常细胞进行识别和消灭。
例如,在肿瘤发生的过程中,免疫系统能够发现并清除癌细胞,从而起到一定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3. 免疫记忆当人体暴露于特定抗原后,免疫系统可以生成具有长期记忆功能的克隆淋巴细胞和抗体。
了解人体免疫系统抵抗病与细菌的机制

了解人体免疫系统抵抗病与细菌的机制【正文】人体免疫系统是一种复杂而精密的防御系统,其主要功能是抵抗各种病原体和细菌的入侵。
人体免疫系统由多个器官、细胞和分子组成,它们相互协作,共同保护人体免受疾病的侵害。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人体免疫系统主要由三个组成部分构成:天然免疫系统、适应性免疫系统和淋巴器官。
1. 天然免疫系统天然免疫系统是人体最早参与免疫防御的一层防线。
它由皮肤、黏膜以及分布在全身的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组成。
当病原体入侵时,天然免疫系统会通过产生化学物质、吞噬病原体等方式主动与其进行抗争,以保护人体免受感染。
2. 适应性免疫系统适应性免疫系统是指人体通过与病原体的接触和学习,最终生成特异性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系统的核心是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和T细胞。
当人体首次接触到特定病原体时,适应性免疫系统会启动,并生成特异性抗体或活化T细胞,从而迅速抵抗感染。
适应性免疫系统的学习和记忆功能使得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病原体时能够更快、更有效地做出免疫应答。
3. 淋巴器官淋巴器官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脾脏、淋巴结和扁桃体等。
这些器官在免疫应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储存和激活免疫细胞,加强人体的免疫能力。
二、人体免疫系统抵抗病的机制人体免疫系统通过多种机制来抵抗疾病。
1. 识别入侵的病原体免疫系统通过识别病原体表面的特定结构,如抗原,来区分自身和非自身物质。
当识别到病原体时,免疫系统会启动相应的免疫应答,以保护人体不受感染。
2. 分泌抗体B细胞是适应性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它可以产生和分泌抗体。
抗体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可以与病原体表面的抗原结合,从而中和或清除病原体。
通过大量产生和释放抗体,人体免疫系统可以有效地抵御病原体的入侵。
3. 活化免疫细胞T细胞是适应性免疫系统中另一个重要的细胞类型,它们能够直接杀伤感染的细胞,并释放细胞毒素来抵抗病原体。
此外,T细胞还可以调节其他免疫细胞的活性,加强免疫应答的效果。
人体免疫系统的原理和疾病防治

人体免疫系统的原理和疾病防治人体免疫系统是指一组复杂的生理和生化机制协同作用,以抵御外来病原体、异物和异常细胞等威胁人体健康的因素。
这个系统由各种免疫细胞和分子组成,它们彼此配合、相互作用,以形成一个高效而严密的防御体系。
人体免疫系统中最主要的免疫细胞是白细胞。
这些细胞可精确识别、定位并排除外来有害物质。
免疫系统还包括了各种分泌性免疫分子,如抗体、细胞因子和补体等。
这些分子可以直接破坏入侵的病原体或诱导其他免疫细胞对其进行攻击。
在免疫系统运作时,身体对入侵的病原体做出了两种反应:先天性免疫反应和获得性免疫反应。
先天性免疫反应是指身体内天生就有的一些免疫细胞和分子对入侵的病原体做出的迅速反应,如炎症反应,其中炎性细胞、吞噬细胞和蛋白溶酶等成分可以快速地清除病原体。
获得性免疫反应是指身体内通过经历某种病原体、疫苗或其他抗原后,产生的一种特异性免疫反应。
这种反应需要时间发展,但是产生的免疫细胞可以长久地记住病原体或抗原,并且再次接触时可以抵御入侵并消灭之。
不过,免疫系统也可能出现失控的情况,导致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例如,一些情况下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如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
对于这些疾病,临床医生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进行治疗。
免疫系统也与一些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如艾滋病、结核、肺炎等。
因此,对于这样的疾病,免疫防治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为了保持健康,我们可以采取类似以下的措施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有规律的作息、适量的运动、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饮食等。
2. 提高个人卫生意识,勤洗手、避免密切接触、戴口罩等。
3. 接种疫苗预防疾病,控制和消灭病毒的传播。
4. 注意维护正向心态,心情愉悦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
5. 注意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等有害行为。
总之,免疫系统作为防御人体健康的基本系统,对我们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可以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个人卫生意识、接种疫苗预防疾病、控制情绪来保护我们的健康和免疫系统。
人体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

人体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人体免疫系统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防御机制,通过识别和消灭病原体来保护我们免受疾病侵害。
了解人体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它如何保持我们的健康。
1. 免疫系统的组成人体免疫系统由多个器官、组织和细胞组成。
其中包括:- 淋巴器官:如脾脏、扁桃体和淋巴结,它们负责生成和储存免疫细胞。
- 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它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来抵御病原体。
- 抗体:由B细胞产生,可以识别和结合病原体以进行消灭。
2. 免疫系统的工作过程免疫系统的工作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免疫应答阶段,然后是免疫记忆阶段。
- 免疫应答阶段:当我们暴露于病原体时,免疫系统会通过以下过程进行应答:免疫应答阶段:当我们暴露于病原体时,免疫系统会通过以下过程进行应答:- 检测和辨识:免疫细胞会识别病原体,并判断其是外来入侵者。
- 激活和增殖:T细胞和B细胞会被激活,并开始增加其数量以对抗病原体。
- 消灭:活跃的T细胞会直接杀死感染细胞,B细胞会产生抗体以中和病原体。
- 免疫记忆阶段:当免疫系统成功抵抗病原体后,一部分T细胞和B细胞会留下来形成免疫记忆细胞,以便下次再遇到同种病原体时能更快、更有效地进行应答。
免疫记忆阶段:当免疫系统成功抵抗病原体后,一部分T细胞和B细胞会留下来形成免疫记忆细胞,以便下次再遇到同种病原体时能更快、更有效地进行应答。
3. 免疫系统的调节免疫系统的平衡和调节对于维持健康至关重要。
它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调节:- 免疫耐受:免疫系统能识别并忽略自身组织,避免错误攻击自己的细胞。
免疫耐受:免疫系统能识别并忽略自身组织,避免错误攻击自己的细胞。
- 免疫调节:某些免疫细胞能够调节其他免疫细胞的活动,保持免疫系统的平衡。
免疫调节:某些免疫细胞能够调节其他免疫细胞的活动,保持免疫系统的平衡。
4. 免疫系统的失调当免疫系统出现失调时,可能会导致免疫功能不足或过度活跃,出现以下情况:- 自身免疫疾病: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导致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人体免疫系统中的免疫调节机制

人体免疫系统中的免疫调节机制人体免疫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由多种免疫细胞和分子组成,起着保卫机体免受外界侵害的作用。
而免疫调节机制则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负责调节免疫反应的程度和方向,以确保免疫系统的平衡和适度。
免疫调节机制可以分为两类:正调节和负调节。
正调节机制是指通过增强免疫反应来增强机体对致病微生物的防御能力,包括促进免疫细胞增殖和活化、增加细胞因子和抗体产生等。
负调节机制则是指通过抑制免疫反应来避免过度免疫反应,防止自身免疫反应过度激活而导致的免疫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正调节机制主要包括Th1、Th2、Th17和单核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
其中,Th1细胞主要产生IFN-γ和IL-2等细胞因子,促进细胞免疫反应和胶质细胞活性化,从而增强对细胞内病原体的免疫反应;Th2细胞则主要产生IL-4、IL-5和IL-13等细胞因子,促进抗体的产生和细胞外病原体的清除;而Th17细胞则主要产生IL-17A和IL-17F等细胞因子,调节炎症反应和维持组织稳态。
单核细胞则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免疫细胞,主要包括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它们通过吞噬各种致病微生物和分泌细胞因子来调节免疫反应。
负调节机制则主要包括调节性T细胞(Treg)和免疫抑制剂等因子。
Treg细胞是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T细胞亚群,其主要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和免疫抑制分子来抑制免疫反应,从而避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度免疫反应的发生。
而免疫抑制剂则是一类特殊的免疫分子,包括CTLA-4、PD-1和LAG-3等,它们通过结合对应的受体来抑制免疫反应,从而达到免疫调节的效果。
除了上述免疫调节机制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调节机制,在特殊情况下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炎症因子转化酶(convertase)可以调节补体系统的激活,从而增强机体的清除能力;而MDA5和RIG-I等病毒感知受体则可以识别病毒核酸信息并调节免疫反应。
此外,还有一些细胞表面受体和分泌因子也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
科普之谜神奇的人体免疫系统

科普之谜神奇的人体免疫系统科普之谜:神奇的人体免疫系统人体免疫系统是一套复杂而又神奇的防御系统,它能够帮助我们识别并抵抗入侵人体的病原体。
今天,我们将一起揭开人体免疫系统的奥秘,探索它如何保护我们免受疾病的侵害。
第一部分:人体免疫系统简介人体免疫系统由多个器官、细胞和分子组成,它们共同协作以提供全面的机体保护。
免疫系统分为两类: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先天免疫是每个人在出生时就具备的免疫力,能够防御各种病原体。
而获得性免疫则是通过接触外来病原体后获得的免疫力,能够对具体的病原体做出有针对性的反应。
第二部分: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免疫系统的工作可以用“识别、攻击、记忆”三个步骤来概括。
首先,它能够识别出身体内的异常细胞或外来的病原体。
这是通过免疫系统中的特定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来实现的。
这些细胞能够识别并摄取病原体,并将信息传递给其他免疫细胞。
一旦异常细胞或病原体被识别出来,免疫系统会启动攻击模式。
这涉及到各种免疫细胞,如T细胞和B细胞。
T细胞能够直接攻击感染细胞,而B细胞则能够分泌抗体来中和病原体。
通过这些攻击方式,免疫系统能够迅速清除入侵者,并恢复身体的健康状态。
最后,人体免疫系统具有记忆的能力。
这意味着当我们再次接触到相同的病原体时,免疫系统能够更快、更有效地作出反应。
这种记忆能力是由记忆性B细胞和记忆性T细胞来实现的,它们能够长期存在于人体内并对病原体做出快速反应。
第三部分:免疫系统的重要器官人体免疫系统中有几个重要的器官起着关键的作用。
其中最重要的是脾脏、淋巴结和骨髓。
脾脏是一个大型器官,位于腹腔内。
它具有过滤血液、清除细菌和病毒的功能。
脾脏还可以产生抗体和细胞毒性T细胞,增强免疫系统的反应能力。
淋巴结是分布在全身的小型器官,它们通过淋巴管系统连接在一起。
淋巴结是免疫细胞的聚集地,有助于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信息交流。
骨髓是产生血细胞的地方,同时也是B细胞的生成和成熟地。
成熟的B细胞能够分泌特异性抗体,提供针对病原体的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机理
院系: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08级生物科学
姓名:黄秀兰
学号:2
指导老师:吴小莉
【摘要】免疫系统是机体防卫病原体入侵最有效的武器,它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
免疫系统发挥生物学作用的三条途径分别是经典激活途径,旁路(替代)激活途径和凝集素(MBL)激活途径。
人体的三道免疫防线(皮肤和黏膜,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中由第三道防线所引起的免疫可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他们两者之间既存在着区别同时又相互协调发挥着作用,以协调机体保持一种相对稳定和谐的状态。
【关键词】免疫系统免疫免疫效应补体激活途径
在季节变迁之际,在南雁北飞之际,有人会被风一吹就凉了,有人却铁骨铜皮毫不介意天气冷暖。
有些人感冒一两天就好,有些人却要折腾好久。
众所周知,人体内的免疫系统有生理免疫、自身稳定和免疫监视的功能,到底是什么东西在悄悄导致作用效果的不一样呢,或者,在我们的身体里,那个叫做免疫系统的问题在如何工作呢?以下我们一起来做以下探究。
人体内有一个免疫系统,它是人体抵御病原菌侵犯最重要的保卫系统。
这个系统由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小肠集合淋巴结、阑尾、胸腺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因为血小板里有IGG)等),以及免疫分子(补体、免疫球蛋白、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等)组成。
免疫系统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免疫,其中适应免疫又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那么什么又叫免疫?所谓“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人体共有三道免疫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
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
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这两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包括:组织屏障(皮肤和黏膜系统、血脑屏障、胎盘屏障等);固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固有免疫分子(补体、细胞因子、酶类物质等)。
它们的特点:①作用范围广。
机体对入侵抗原物质的清除没有特异的选择性。
②反应快。
抗原物质一旦接触机体,立即遭到机体的排斥和清除。
③有相对的稳定性。
既不受入侵抗原物质的影响,也不因入侵抗原物质的强弱或次数而有所增减。
④有遗传性。
生物体出生后即具有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并能遗传给后代。
⑤是特异性免疫发展的基础。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是白细胞中的一种)组成的。
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特点是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
当外源性抗原进入机体后,很快(数分钟)就会被APC在感染或炎症局部摄取,然后在细胞内降解抗原并将其加工处理成抗原多肽片段,再以抗原肽-MHC复合物的形式表达于细胞表面(此过程称为抗原处理,约需3 h)。
当APC与T细胞接触时,抗原肽-MHC复合物被T细胞的受体识别,从而将信息传递给T细胞,引起T细胞活化(此
过程称为抗原递呈)。
活化的T细胞通过分泌淋巴因子来进一步活化B细胞以产生抗体或活化其他T细胞以引起细胞免疫反应。
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即细胞免疫,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T淋巴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初始或记忆T细胞膜表面的受体与APC表面的抗原肽-MHC复合物特异性结合的过程);(2)T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3)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
而有效应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的过程也可分为抗原识别,B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合成分泌抗体并发挥效应三个阶段。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区别:从作用对象上看,体液免疫清除的是游离在寄主细胞外的抗原及其产生的有毒物质;细胞免疫则摧毁侵入到寄主细胞内的病毒、胞内寄生菌或外来的组织团块、癌变的细胞等。
从作用方式上看,体液免疫是通过效应B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并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来清除抗原;细胞免疫则是通过效应T 细胞(杀伤T细胞)分泌穿孔素使靶细胞溶解死亡。
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既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又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人体后,首先诱发体液免疫,因为T细胞不能识别入侵的病毒等抗原,只有当病毒或胞内寄生菌侵入宿主细胞,细胞表面出现了来自病毒等病原体的小分子蛋白质抗原,并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成复合物时,T细胞才能识别,进而引发细胞免疫,使靶细胞裂解,暴露出隐藏其中的病原体,再通过体液免疫将其清除。
假若病原体不是胞内寄生物,则只能诱发体液免疫。
在体液免疫的第三阶段:合成分泌抗体并发挥效应当中,抗体本身是没有清除抗原的能力的,它主要扮演“中介”的角色。
因而,清除进入机体内的抗原需要借助于补体系统。
补体系统是由一系列蛋白质分子组成的,能参与破坏或者清除那些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原。
19世纪末,在研究免疫溶菌和免疫溶血反应中,认为这种球蛋白是对抗体的溶细胞有辅助作用的物质,因而得名补体。
补体由9种成分组成,分别命名为 C1、C2、C3、…、C9。
C1又有 3个亚单位即C1q 、 C1r 和C1s 。
除C1q 外,其他成分大多是以酶的前体形式存在于血清中,需经过抗原-抗体复合物或其他因子激活后,才能发挥生物学活性作用,这叫做补体的经典激活途径。
近20年来,又发现了旁路(替代)激活途径和凝集素(MBL )激活途径,溶膜途径等。
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比较 经典途径C1qrs C1qrs
C4+C2 C4b2b
C4b2b3b
MBL 途径
MBL MASP-1
病原体M ASP-2甘露醇残基MBL :MASP-1:MASP-2C3 C3b 旁路途径
C3 C3b C3bBb C3bBb3b
C5 C5b C5b-9
C6 C7 C8 C9
B 因子D 因子 三条途径之间的异同点在于:
经典激活途径:由抗原- 抗体复合物结合C1q启动激活途径,活化的C1s依次酶解C4、C2,形成具有酶活性的C3转化酶,后者进一步酶解C3并形成C5转化酶,C5转化酶可裂解C5为C5a和C5b,C5b 结合于细胞表面,依次与C6、C7、C8、C9联结成C56~9膜攻击复合物(MAC),MAC在胞膜上形成小孔,最终导致胞内渗透压降低,细胞溶解死亡。
MBL途径是由MBL结合至细菌启动的激活途径。
MBL首先与病原微生物的糖类配体结合,随后构象发生改变,激活与之相连的MBL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具有与C1s类似的生物学活性,可水解C4和
C2分子,继而形成C3转化酶,其后的反应过程与经典途径相同。
旁路激活途径是由微生物等提供接触表面,从C3开始激活的途径。
C3与B因子结合,血清中D因子继而将结合状态的B因子裂解成Ba和Bb,Bb与C3b形成C3转化酶(C3bBb),血清中的备解素P 因子与之结合,使之稳定。
C3转化酶水解C3生成C3a和C3b,C3b
与C3bBb结合形成C5转化酶,其裂解C5引起相同的末端效应。
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已经明白了免疫系统的作用机制了。
最近网络的免疫系统正在混战——360与腾讯的掐架,如果有一天人体的免疫系统这么混乱起来,那后果是不堪想象的。
了解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有利于我们正确的看待日常疾病的防御,更有利于我国人民健康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免疫学导论》 ~ 于善谦 (作者, 编者), 王洪海 (作者), 朱乃硕 (作者)
《免疫学导论》精品课程课件~~~杨俊年讲师
金伯全.细胞及分子免疫学.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不同免疫方案诱导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赵恺杨滨燕吴长有《免疫学杂志》 2011年01期
HIV感染者中B细胞免疫应答的研究进展王万海徐建
青张晓燕《免疫学杂志》 2011年05期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