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心理剧——别人家的孩子 (1)19

合集下载

心理微作品——别人家的孩子

心理微作品——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前几天一个邻居带着7岁的女儿和我聊天。

她说:“我这个女儿啊,懒得要命,上二年级了,都不自觉写作业。

你看咱街道的萌萌,又聪明又听话,写作业都不用爸爸妈妈看着的。

”我看着她身边那个尴尬又无助的女儿,笑着说:“你羡慕别人家的孩子,说不定你孩子还渴望别人家的妈呢。

”我就是听不得妈妈这样比较自己的孩子,会生气,会替孩子难堪。

我生于70年代,在农村长大。

自小体弱胆子小,怕蚯蚓,怕蚂蝗,怕毛毛虫。

并且极不善做农活。

在我那个勤劳又一身力气的妈妈眼里,真是一无是处。

记得大约7、8岁时,我站在灶台上,满身的汗,边用力搅动那一大锅粥边擦眼泪,身边是严厉的妈妈在骂:“小花比你小一个月,都会煮饭了,你还要我帮忙,真是蠢!还有脸哭!”去割稻谷,我割伤了小指,鲜血直流,疼得发抖,不敢哭,因为看不见妈妈心疼,只有一脸的愤怒和满嘴的指责。

从记事起到15岁,妈妈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谁谁谁都会干什么了,你什么都做不好,你真是最差的小孩。

我常常感觉自己真是整个村子最不堪的,样样都不如人。

为什么是到15岁呢?从小,妈妈不能接受我任何负面的情绪,不许哭,不许反驳大人的话,不许对大人发脾气,不许生气不回应大人……种种规矩,我委屈、难过,都憋在心里,渐渐化成对妈妈的愤怒,在我15岁的时候,爆发了。

又一次在餐桌上,我妈妈说起“别人家的小孩如何如何好”,我站起来,放下碗,咬牙切齿地对妈妈说:“不要再拿我和别人比,我也很痛苦自己为什么不是别人家的孩子,我为什么是你的孩子?如果可以选择,我不会做你的孩子!”妈妈被我激烈的态度吓到了吧,她还说不出一句话,我就转身,饿着肚子,哭着回到了学校。

妈妈并没有就此反思或改变,在半年的时间里,她骂我没有良心,向亲朋好友控诉我的叛逆,甚至想动手打我。

庆幸的是,面对我的反抗,爸爸选择了默默的包容。

他在妈妈情绪失控时制止她;在她赶我出家门时牵我回家;在她不许我吃饭时带我出去吃饭。

如果没有爸爸,也许我当时就已经辍学,带着怨恨、自卑、羞愧和痛楚离开家,这一身的包袱,不知道我要背到什么时候,也不知道我是否能够背得起,放得下。

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1每个班都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别人家的孩子”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落落大方,彬彬有礼。

我们班就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这个别人家的孩子戴着一副方方正正的大眼镜,穿着一身干干净净的校服,运动鞋。

高高的“海拔”衬得校服又短又宽,走起路来似一阵风,赶都赶不上。

这不,他来了,又是一阵风。

我看见他捧着几本书,手握着一只笔,风风火火地坐到座位上,推了推眼镜,捧起一本书看了起来。

下课了,他从我身边经过,我拦住他,问他一道数学题,他站住说:“这道题,很简单,就把左边的角移到右边就行了。

”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

”等我一回头,他又坐在座位上,一如既往地看起书来,任耳旁锣鼓喧天,我自岿然不动。

哎,真是个书痴啊!他不仅是个书痴,还是个学霸呢。

终于等到发数学卷子的时候,老师第一个就念“张世杰---100分!”我一惊,什么——一百分?我连90分都没考上,他居然---居然一百分?怀着钦佩又内疚的心情回到家。

父母说:“你看看,人家的孩子都能考上100分,你怎么连90都上不了?”我十分生气:“他是学霸!”他还是我们班的英语“小讲师”,自习课上,从容地站在讲台上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引领我们复习的就是他。

他还是——我们年级乃至全校有名的书法家、小作家。

对这个“别人家的孩子”,我是又钦佩又无奈:钦佩他的学识,无奈他的高分,唉。

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就是我们班里的学霸---张世杰。

别人家的孩子2妈妈有个口头禅:“别人家的孩子。

”这句话使我在学习上经常“受伤”。

“陈语石,数学考试怎么这么低,你瞧瞧别人家的孩子……”,我数学考了九十一分,妈妈张口就来了。

“陈语石,语文考得不错,得了第一名。

但是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又来了,就算成绩再好,也会被妈妈唠叨的。

这一切都起源于我的大姑妈。

记得有一次,大姑妈来到了我家。

我想了想,高兴地对爸爸说:“大姑妈来了,一起去吃火锅吧,顺便招待一下。

”“这主意不错!好吧,就听你的!”爸爸点了点头,对我的提议十分赞同。

[VIP专享]校园心理剧——别人家的孩子 (1)

[VIP专享]校园心理剧——别人家的孩子 (1)

别人家的孩子人物:小冰:喜欢运动的阳光男孩小雨:看重学习,比较内向的男孩小冰母、小冰父、小雨母:爱唠叨、望子成龙、喜欢攀比的家长剧情简介:强烈的虚荣攀比心理导致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施以重压。

他们往往忽略了孩子自身的感受和真实想法,总是喜欢拿自己孩子的不足与同龄孩子的优点作对比,在这种“对比”下,给孩子带来了很多烦恼,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情绪。

在“交换孩子”行动之后,父母开始换位思考、通过交流沟通,使孩子和父母内心都得到成长,都能走出消极情绪,互相理解、互相鼓励,并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情绪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旁白:“别人家的孩子”在爸爸、妈妈的口中总是那么完美,即便他不是那么完美,他也总是拥有、而且总是恰好拥有自己家孩子所没有的优点。

爸爸妈妈说别人家的孩子,也许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断努力加倍进取,但是,你们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吗?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小冰家看看发生在他家的一幕……第一幕:看人家小雨小冰:(唱)父母的压力冲我来,冲我来,冲我来,让我的内心布满阴霾,考试的日子真无奈。

冰:哎,又考试了,爸妈又得拿我和小雨比,其实啊,每次我也想考好,可是. .....倒霉啊!从小到大,爸爸妈妈整天拿我和邻居小雨比,人都说:庄稼别人的好,孩子自己的好,我真怀疑我是不是爸妈亲生的。

他们一提小雨,我就泄气。

既然我不如小雨,那我就甭努力了。

(冰玩)冰父:小冰,快考试了,怎么还不快写作业啊?看人家小雨,放学就写作业,从来不让大人看管,你可好,磨磨蹭蹭的,一会看电视,一会上厕所,一会鼓捣鼓捣这个,一会摆弄摆弄那个,那么多事呢?马上考试了,你要是能象小雨那样用功,那样任学,那样听话,那样懂事……冰:又是小雨小雨小雨,烦死了,整天在我耳边唠叨……,每次提小雨我心里就开始下雨,“哗啦啦……下雨了,我的内心充满烦恼!”唉,他们一提小雨,我都知道他们要说啥。

冰母:看人家小雨,学习从来不用大人操心。

冰:看人家小雨,每次考试都是全校前五名。

(学母亲)冰母:看人家小雨,一放学就写作业,从来不玩。

心理情景剧剧本

心理情景剧剧本

心理情景剧剧本心理情景剧剧本(一):小品剧本:校园心理情景剧简介:女孩于小芊是在一个普通家庭长大的孩子,从小喜欢画画的她被父母给予了厚望。

绘画天赋极高的她也不负众望的考上了很好的重点大学。

开学以后的她遇到了家境很好,在学校人气很高的韩歆瑶。

羡慕着他的于小芊为了和她们成为朋友,编造了一个有着很好家境的身份来和她接触,因为家境相近的原因,爱慕虚荣的韩歆瑶很快理解了于小芊。

她们很快就变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

过了一段时光后,学校举办了一个绘画作品选拔大赛,比赛第一名的画将被送去一个全国性的画展上展出,而画作的作者也将成为新一代的画坛新秀。

从小有着十分优秀美术功底和天赋的韩歆瑶是这次比赛夺冠的热门选手。

而熟悉于小芊的韩歆瑶则明白,十分优秀而又低调的于小芊是她强力的竞争对手。

这时,透过一封信明白了于小芊真正身份的韩歆瑶。

决定透过陷害于小芊的方式除去竞争对手,让自我的作品能够如愿以偿的成为全校第一名作品。

韩歆瑶故意告诉于小芊的最终交作品时光是错的,比真正的时光晚了很多。

以至于交作品的时候于小芊的画作还没有完成。

当于小芊发现这件事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然而没有任何背景的她却无处喊冤。

被朋友背叛以及包裹着自身的谎言被狠狠撕开的痛苦,狠狠的打击着于小芊的内心。

这时班长李诗琪出此刻了孤独的于小芊身边,安慰着于小芊,并答应帮忙她。

第二天,学校传出了一个消息,比赛作品的交稿日期延后了。

于小芊有了足够的时光。

应对这个结果,于小芊喜极而泣。

正式的评比日期到来了,于小芊如愿以偿的得到了第一名。

从此展露自我的才华,在学校大放光彩。

主要人物介绍:于小芊:本剧主角,比较单纯,有点小虚荣心。

来自一个普通的家庭,有着极高的绘画水平和天赋,来到大学后因为想要和家境很好的韩歆瑶成为朋友,错误的选取了隐瞒自我的真实家境。

之后被韩歆瑶陷害,透过李诗琪的安慰,才重新找回自我。

在李诗琪的帮忙下,得到了绘画比赛的第一名。

韩歆瑶:爱慕虚荣、的大小姐,有着比较强的妒忌心和虚荣心,不允许他人比自我强。

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
郴州市九中246班李小威指导老师:李宙璟都说:“别人家的孩子”是无法超越的神人,我一直认为那又是一个玩笑,讥讽一种现状而已,我永远都不会体会。

后来,笑着笑着,我就发现我也栽进去了,原来支持“少做题,多活动,上课认真,尽力就好。

”的妈妈变了。

一天晚上吃着饭。

妈妈突然说:“群里都说作业9点就能写完。

”我心一沉,等着妈妈发出质疑,结果就没有下文了,她只是怪怪地看着我。

我心里乱糟糟的,好心情被小怪兽绑住了,他们坏笑着,“嘿嘿,看你怎么办”我装作不知道什么意思。

其实我已经明白妈妈的意思了,她要围绕我写作业慢大做文章,我最好赶紧去写作业。

这一个月前后“别人家孩子”不断地被妈妈夸,他满身优点,他学习好,写作业快,找不出半点不好,数不清特长。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很快“别人家的孩子”地位将远远高于我。

第二天,晚饭时间,我很着重地放下筷子。

“妈妈,我有事要和你说。

”“什么事?”我便说:“我对于你的行为表示不满!你总把我和别人家的孩子比”。

不管比什么,都是我差,声音有些高亢,我嘎然而止,就像昨天一样。

第二天,我作开玩笑的样子,试探妈妈的想法。

“看来我的抗议有效呀。

”妈妈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别的家的孩子

别的家的孩子

别的家的孩子
郴州市九中班级:264班姓名:李菁晶指导老师:肖向莲在茫茫宇宙中,有一种奇特的生物叫——别人家的孩子。

他们不玩游戏,长得好看,孝顺父母,考试第一,嘴甜心善,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从小到大,这种生物缠绕在每个孩子的身边,一路被父母跟这个“夙敌”比着长大的。

回首起来几多感叹,真是痛苦的经历!
曾经,我也是“别人家的孩子”,而到了初中才发现,“别人家的孩子”无处不在。

别人家的孩子是天才,只懂得学习学习再学习,而我却喜欢玩手机。

别人家的孩子是学霸,而我却差点沦为学渣。

别人家的孩子永远是被别人拿来比的对象,而我们永远是被家长与别人家的孩子拿来比较的对像。

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你们要这么优秀?为什么我们不能平等,为什么我们的家长要将你们和我们拿来比较?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我妈妈就最喜欢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和我比,比来比去我都快没有自信了。

爸爸还好,当我考得不好的时候,总是给我鼓劲。

其实我也知道,别人家的孩子比我们学习刻苦,比我们流的汗水要多,可是我还是不喜欢妈妈动不动就用别人家的孩子来和我比。

从这一刻起,我也会倍加努力,我也要成为学霸,我也要把我的兴趣爱好展现出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相信,只要我努力了,就一定会成功的。

但是,我只会做我自已,不要拿别人和我比,也不要拿我和别人比。

我只为我自己代言!。

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爱是无条件的,如果一定要加个条件,那就是,我爱你,仅仅是因为你是我的孩子。

茫茫宇宙中,有一种神奇的生物。

这种生物不玩游戏,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习,回回年级第一。

这种生物可以九门功课同步学,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他的学习了……这种生物叫作别人家的孩子……这种生物考清华,上北大;能考硕士、博士、圣斗士,还能升级黄金、白金和水晶级;他不看星座,不看漫画,看到电脑就想骂娘……这种生物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甚至会刀枪剑戟斧钺钩叉,而我们只会吃喝拉撒。

他是团员、党员、公务员,将来,我们可能会知道为什么地球是圆的。

这种生物长得好看,写字好看,成绩单也好看,就连他的手指甲都是双眼皮的。

这种生物每天只花10块钱都觉得奢侈浪费和犯罪,这就是“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的别人家的孩子!看到这里,你是否觉得很熟悉呢,从小到大,你有没有被这个奇怪的生物伤害过?早上你起不来床,很想再窝几秒钟,你妈在耳边唠叨:“你看楼下的小江,7点就去上学了,你还在家磨蹭。

”你想超过小江,所以努力学习,语文考了第三名。

你兴冲冲地回家,以为能把你妈兴奋得跳起来,结果她语重心长地说:“你看张阿姨家的淼淼,英语和数学都比你考得好,你可不能骄傲啊……”她说的是事实,你无可辩驳。

后来你考上大学了,毕业后好不容易找了份看起来也似乎不错的工作,你妈说:“人家小美在出版社,每个月收入三万多……”后来你结了婚,有了娃,生活鸭梨山大,偶尔吵架,你妈又说:“你表姐初中毕业嫁了个老板,现在什么都不用干在家带孩子,老公对她好得不得了,你姑姑住院,做房子,都是女婿出的钱……”于是你觉得累了。

一开始,你不愿意给家人打电话,告诉他们你的生活。

你的心里有个声音在倔强地喊:“为什么要将我跟别人比,这就是我的生活,我只想接纳这样的自己。

”但是,当你有了宝宝,成为了妈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开始有了自己讨厌的别人家的孩子。

也许是从第一次家长会开始,也许是从你第一次意识到你的孩子最终会适应这个世界开始。

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湖南省郴州市九中262班陈奴儿指导老师:肖荣桂茫茫宇宙中,有一种奇特的生物,它们从不玩游戏,不看电视,天天就只知道学习,成绩也从不落后于别人,这种生物可以门门功课同步学,妈妈也用担心它的学习。

这种生物叫“别人家的孩子”。

从小,它就是我们共同的宿敌,它们不仅能考清华、望北大,还能考硕士、博士、圣斗士、升级黄金、白金和水晶级,他不看星座,不看漫画,见到电脑就反感。

他既是队员、团员、公务员,将来还可能知道地球为什么这么圆。

这种生物长得好看,字也好看,成绩单更好看,就连他的指甲也是双眼皮的。

这种生物每天只花十块钱就觉得奢侈浪费和犯罪。

这是红遍大江南北的热贴,因为它说出许多无论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的心声,很多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于是便总说别人家的孩子有多好,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和别人孩子的优点作比较,说自己的孩子有多差,每当孩子说让父母去当那个好孩子的父母时,父母便会说我们不求上进。

我们不和“别人家的孩子”比,也不想成为别的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父母对我们的要求太苛刻,要求我们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完美,别人家孩子回回年级第一,而我们却只能在中下游徘徊,别人家的孩子可能还要留级。

别人家孩子个个长得如花似玉,我们却是那么普通而平凡。

别人家的孩子回家就知道写作业。

写完作业就看书,而我们回家就钻进电脑里,永远都玩不够。

也许那些大家心目中的好孩子并不完美,但他拥有你没有的优点,所以在那些父母的眼中,他是完美的,父母从不满足,也不会说自己孩子的好,当别人夸奖自己孩子的好时,父母只会觉得那人在讲客套话已,因为父母总说这样的话,所以孩子渐渐会对自己失去信心,感到好孩子是遥不可及。

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缺点,比如说好学生的差学生,好学生学习成绩优异,觉得家长老师的喜爱,但他却失去了该有的童真,差学生虽然学习不好,但他拥有了童真,享受到了童年应有的乐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别人家的孩子人物:小冰:喜欢运动的阳光男孩小雨:看重学习,比较内向的男孩小冰母、小冰父、小雨母:爱唠叨、望子成龙、喜欢攀比的家长剧情简介:强烈的虚荣攀比心理导致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施以重压。

他们往往忽略了孩子自身的感受和真实想法,总是喜欢拿自己孩子的不足与同龄孩子的优点作对比,在这种“对比”下,给孩子带来了很多烦恼,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情绪。

在“交换孩子”行动之后,父母开始换位思考、通过交流沟通,使孩子和父母内心都得到成长,都能走出消极情绪,互相理解、互相鼓励,并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情绪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旁白:“别人家的孩子”在爸爸、妈妈的口中总是那么完美,即便他不是那么完美,他也总是拥有、而且总是恰好拥有自己家孩子所没有的优点。

爸爸妈妈说别人家的孩子,也许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断努力加倍进取,但是,你们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吗?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小冰家看看发生在他家的一幕……第一幕:看人家小雨小冰:(唱)父母的压力冲我来,冲我来,冲我来,让我的内心布满阴霾,考试的日子真无奈。

冰:哎,又考试了,爸妈又得拿我和小雨比,其实啊,每次我也想考好,可是. .....倒霉啊!从小到大,爸爸妈妈整天拿我和邻居小雨比,人都说:庄稼别人的好,孩子自己的好,我真怀疑我是不是爸妈亲生的。

他们一提小雨,我就泄气。

既然我不如小雨,那我就甭努力了。

(冰玩)冰父:小冰,快考试了,怎么还不快写作业啊?看人家小雨,放学就写作业,从来不让大人看管,你可好,磨磨蹭蹭的,一会看电视,一会上厕所,一会鼓捣鼓捣这个,一会摆弄摆弄那个,那么多事呢?马上考试了,你要是能象小雨那样用功,那样任学,那样听话,那样懂事……冰:又是小雨小雨小雨,烦死了,整天在我耳边唠叨……,每次提小雨我心里就开始下雨,“哗啦啦……下雨了,我的内心充满烦恼!”唉,他们一提小雨,我都知道他们要说啥。

冰母:看人家小雨,学习从来不用大人操心。

冰:看人家小雨,每次考试都是全校前五名。

(学母亲)冰母:看人家小雨,一放学就写作业,从来不玩。

冰:看人家小雨,上次开家长会,老师又在全体家长面前夸奖他了,人家小雨他爸妈多有面子啊!冰母:儿子,马上要考试了,你要吃啥,妈给你做,你要喝啥,妈给你拿,只要这次期中考试,你能超过小雨,(冰说:又是小雨啊!)你要星星,妈够不着,你要月亮,妈也够不着,除了这两样,你要啥妈给你买啥。

冰:我要太阳……冰父:(一拍大腿幽默的)那就更够不着了吗!冰:妈,你总说我这也不如小雨那也不如小雨,那我还想说说你呢,冰母:你说我啥呀?冰:你有时间就打麻将,再不就逛街,你看小雨妈妈,整天给小雨做好吃的,还陪着学习…..冰母:(生气的)你!你给我闭嘴!好了、好了快学习吧(冰父冰母下场)冰双手托腮呆呆的望着天花板,开始内心独白:难道我真的什么都不如小雨吗?我该怎么做才能让爸爸妈妈满意呢?旁白:在父母一句句与别人家孩子的对比中,小冰的内心充满了自卑和无助,他不知道自己怎么做能让爸爸妈妈满意,那个被爸爸妈妈从小到大树立起来的榜样——小雨,就像是横在他面前的一个大大的沟壑,让他始终无法跨越……场景:爸妈上场,边端饭菜,边说:“吃饭了”(饺子)冰:吃完了,爸、妈,我出去玩会!父:就知道玩、玩、玩!考试了也不多看会书。

冰母:儿子,这盘饺子是我给小雨留的,给小雨送去。

冰:(不情愿地)咋那么惦记他呢,让他给你当儿子得了。

狠狠地拿起饺子走了。

第二幕看人家小冰雨妈:你怎么这么让人操心啊,你看小冰,吃饭从来不挑食,身体多好啊!平时的零花钱都买零食了!吃零食一个顶俩,都说你不吃饭不见长,总吃那些垃圾食品,身体好得了吗?人家小冰从来不吃这些零食,你可好,这也不愿意吃,那也不愿意吃,你愿意吃啥啊,你看人家小冰身体多棒,啥时候听说人家生过病,你呢,从小到大你打的吊瓶都赶上人家小冰喝的水多了!……我经常看到人家小冰在打篮球,你也打打球,一有时间玩游戏,眼睛都近视了,你看人家小冰,眼睛就没近视……小雨:妈,你别说了,从小到大你总说小冰这么好那么好,那就让他给你当儿子吧!场景:一摔筷子,小雨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坐在椅子上,耳边回响着妈妈刚才说的话“看人家小冰!看人家小冰……”小雨拿出笔来,在本子上狠狠的写下:该死的小冰!该死的小冰!场景:(小雨妈开门,看见小冰喜笑颜开。

)雨妈:小冰啊,快进来。

小冰:阿姨,我不进去了,这是我妈给小雨拿的饺子,(递饺子)阿姨,我想找小雨出去玩会。

小雨妈:去吧,我可愿意让小雨和你一起玩了,他要象你身体那么好,性格开朗又懂事,那该多好啊!小冰:别那么说,我还没有小雨学习好呢。

小雨妈:光学习好是不行的,一个人的成长是多方面的,品行身体学习都同等重要。

场景——小雨不想出去玩儿,雨妈连拉带拽的把小雨推出门。

第三幕交换孩子场景:冰和雨走出家门小雨:你知道吗,其实,我不想跟你玩儿,小冰:(惊讶的)为什么呀?咱们俩不是从小的好朋友吗?小雨:我现在开始讨厌你了!爸爸妈妈总说你这也好那也好,场景:小冰幽默的伸出手和小雨握手,并说,那咱们俩握握手吧!彼此彼此啊!我们可是天涯沦落人啊!小冰:小雨,以前我总羡慕你,学习好,爸爸妈妈总拿我和你比,让我很烦恼,压力很大,我有时想,为什么我要和你做邻居呢,如果没有你多好。

小冰:你不知道,我爸妈也总拿我和你比,说你这也好那也好,我什么都不如你,让我也很烦恼。

小冰:这么说,无论和谁做邻居,咱父母都会拿别人的优点比自己的缺点。

小雨:为什么呢?小冰:我们不做父母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小雨:问问他们呗?小冰:咦!(突发奇想)我有个主意,他们不总是觉得别人家的孩子好吗,那么咱们换换,你去我家,我去你家,看看他们怎么说。

旁白:在两个孩子的建议下,经过两家父母的沟通交流,对交换孩子这件事也达成共识。

小冰和小雨换了位置,去了对方的家。

旁白——小雨来到了小冰家场景冰母:小雨,看书呢,怎么边吃零食边看书啊?这样多不卫生啊,这个习惯不好。

小雨:我在家一直是这样的,习惯了!冰母:一直这样?习惯了?(冰母摇摇头)冰母:小雨,吃饭了!小雨,小雨,,吃饭了!!(连叫几声小雨也不动)冰母走过来柔声说:小雨,快,吃饭了!小雨:(头也不抬,不耐烦的说,)不想吃…冰母:(连拉带拽地)来吧,吃点儿,正长身体呢,怎么不吃饭啊!(自豪地)我们家小冰,可能吃了。

小雨:(吃饭时挑挑拣拣)(边摇头边自言自语地)这个鸡蛋,不爱吃!芹菜,不吃!场景:小雨突然手捂肚子,面色苍白,连声说“胃疼!胃疼!!……”……小冰妈烧水、找药,喂小雨吃药,一通折腾。

边摇头边说:还不如我们家小冰呢….冰母独白——总以为人家小雨学习好,听话,让他的父母脸上有光,总以为,只要学习好就行,现在看来,我家小冰身上也有着很多,小雨身上没有的优点和长处啊!那次,小雨拿我跟小冰的妈妈比,我当时,心理别提多难受了,当时想:这么小的孩子就开始嫌弃我了!?今天看来,我平时总是拿小雨跟小冰对比,这样的做法对孩子也许是个伤害啊…..旁白——小冰来到了小雨家场景小雨家:小冰一会看电视,一会又捅咕东西,摆弄球,就是不学习……小冰:(小冰是个足球迷,边看边品论还有场外指导)哎,向左,过!真臭!哎!哎!!…….雨母:小冰,吃饭了!(冰充耳不闻,依然饶有兴致的看足球)小冰:快快加油雨母:(来到小冰跟前,叫了两声)小冰,吃饭了!小冰!小冰(小冰没有反应依然看的入神,忽然,小冰忽的窜起来欣喜若狂地)啊!进了!进了!!!(可把小雨妈妈吓了一跳,小雨妈妈拍拍胸口,说)吓死我了!小雨妈也是满脸乌云。

场景:小冰忽然想起了什么,从书包里拿出语文卷,让雨妈签字。

试卷上错字连篇,这让雨妈很无奈并对孩子的学业开始担忧…….场景——雨妈在给小雨收拾房间的时候,发现小雨桌子上的字“该死的小冰”,不由得惊出了一身冷汗!自语道——怎么会这样?这孩子怎么会这样诅咒小冰呢?这是为什么呀?场景——雨妈赶紧给学校心理老师打电话雨妈:喂,是心理老师吗?心理老师:你好,是我。

雨妈:(非常担心而又焦急的说)老师,这可怎么办啊?孩子在诅咒另一个孩子,他的嫉妒心已经达到了极点了!老师:你别急,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雨妈:我也不知道啊,(忽然想起了什么)奥,对了,我总在我儿子面前提到这个孩子,总说他这也好,那也好,以前,他没有什么表现啊?老师:那是因为呀,以前,孩子小,现在,你儿子已经初二了,这个时期的孩子容易情绪激动,你总是提起那个孩子,他当然会很生气了。

雨妈:啊?我没想过这些啊,老师:你知道么?你的这种片面的对比呀,会让孩子感觉到,父母不喜欢自己,还会让孩子感到自卑,更重要的还会让他产生嫉妒心理。

雨妈:那我该怎么办呢老师:孩子遇到问题,我们作家长的,是不是首先应该反省自己呢,是不是我们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呢?我们可不能一味的拿着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来跟自己孩子对比啊。

雨妈:奥老师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我们的孩子都是唯一的,别人成功的教育、成长的模式不一定适合我们的孩子!当孩子的表现不尽如人意的时候,不要让孩子笼罩在“别人”的阴影之下,这是孩子的愿望,更需家长做出正确的判断啊。

雨妈:不停的点头,深受启发第四幕拨云见日小冰母:儿子,妈妈从小雨的身上看到了你的优点,妈妈也反思了一下自己,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长处,仔细想想,你的优点很多阳光、开朗、乐观、大气,喜欢运动,身体健壮,我不该过分的指责你。

妈妈以后不会再拿你和小雨比了,也相信你会让妈妈满意的。

小冰:妈妈,我也很理解您,我也从您的唠叨中听出了您的担忧,放心,我会摆正自己的心态,好好学习,其实啊,您说的也有道理,我真应该学习小雨的长处。

旁白:终于,“交换孩子”这一行动过后,父母开始发现孩子的优点,开始理智客观的评价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开始都理解父母,并试着体验父母的的感受和期待,都开始为对方着想。

场景:小雨和小冰又见面了。

齐声:成功了!小冰:现在呀,我妈终于发现了我的优点。

这回,我妈再也不拿我和你比了。

小雨:我也是。

小冰:不过,老爸老妈说的也是有道理的,你看,我学习就不如你好。

小雨:我妈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你瞧,我的腿还没有你的胳膊粗呢。

冰:这样吧,咱们以后互相学习。

小雨:行!你经常带我玩玩球,你学习上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

小冰:OK,就这样!(背景音乐优美的歌声想了起来)《七色光》太阳,太阳,给我们带来七色光彩,照得我们心灵的花朵美丽可爱。

今天我们成长在阳光下,明天我们去创造七彩世界。

七色光七色光太阳的光彩,我们带着七彩梦走向未来……旁白:孩子们终于卸掉了心头的包袱,走出心灵的阴霾,快乐又回到了他们身上,他们终于以积极、乐观、自信的态度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相信,可爱的孩子们定会在阳光的照耀下茁壮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