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文言知识点一页简编
高中必修五《滕王阁序》文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云销雨霁 (销通消,消散)
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齐的样子)
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
二.古今异义
千里逢迎(逢迎:古:迎接今:说话做事成心迎合别人的心意)
俨骖騑于上路(俨:古:整齐的样子今:庄重)
俨骖騑于上路(上路:古:高高的道路今:走上路程)
孟学士之词宗(学士:古:掌管文学撰述的官今:学位名)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穷:古:困厄,处境艰难今:没有钱,穷困) 阮籍猖狂(猖狂:古:狂放今:肆无忌惮)
君子见机(见机:古:事前洞察事物细微今:看时机,看形势)
三.一词多义
1.尽
宾主尽东南之美(全,都)
潦水尽而寒潭清(没,干)
那么智者尽其谋(全部用出)
聊乘化以归尽(完,尽头)
2.故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旧)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
桓侯故使人问之(特地)
既克,公问其故(原因)
3.属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属于,是)
美池桑竹之属(类)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在)
4.且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反而)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将近)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姑且,苟且) 不者,假设属皆且为所虏(将要)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尚且)
5.即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依附)
胡天八月即飞雪(就)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那么)。
《滕王阁序》文言知识总结归纳

《滕王阁序》文言知识总结归纳《滕王阁序》文言知识总结归纳《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名篇。
一、通假宇①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
句意:不过由于君子看到细微的预兆。
)②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治。
句意:驾着车在高高的道路上前行。
)③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销”通“消”,消散。
句意:云消雨停,阳光普照,天空明朗。
)二、古今异义①穷且益坚(穷:困厄,处境艰难。
今常用于穷困的意思。
句意:处境艰难,而意志更坚。
)②一介书生(一介:一个。
“介”量词。
今常用于“介绍”“介于”等意。
句意:一个书生。
)③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弱冠,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
今无此意。
句意:自己和终军的年龄相同,却没有请缨报国的机会。
)④盛筵难再(再:第二次。
今相当于“又”。
旬意:难有第二次遇到。
)⑤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云尔:语气词,用在句尾,表示述说完了。
今无此意。
句意:请各位宾客竭尽文才,写出像潘岳、陆机那样的好作品。
)⑥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学士,掌管文学撰述的官。
今常用来指学位。
句意:文坛上众望所归的孟学士,文章的辞采有如蛟龙腾空,凤凰飞起那样灿烂夺目。
)⑦阮籍猖狂(猖狂,狂放,不拘礼节;今指狂妄而放肆。
)⑧千里逢迎(逢迎,迎接;今指说话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⑨童子何知(童子,谦辞,晚辈,后生;今指儿童。
)⑩彩彻区明(彩,日光;今指彩色。
)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
名词作状语①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均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②上出重宵,下临无地“上”“下”均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向上”“向下”。
2。
名词作动词①一言均赋“赋”,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铺陈”。
②目吴会于云间“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③烟光凝而暮山紫“紫”,呈现出紫色④梓泽丘墟“丘墟”,成为荒丘废墟3。
名词的意动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均为名词的意动用法,分别解释为“以……为衣襟”和“以……为束带”。
滕王阁序文言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滕王阁序》文言知识点总结与归纳一、实词解释1、台隍枕夷夏之交(动词,倚,据)2、俨骖騑于上路(形容词,高)3、披绣闼(开,小门)4、山原旷其盈视(形容词,远)5、声断衡阳之浦(名词,水滨)6、遥襟甫畅(副词,刚,顿时)7、逸兴遄飞(副词,迅速)8、气凌彭泽之樽(动词,超过)9、天高地迥(形容词,远)10、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11、命途多舛(形容词,乖违,不顺)12、恭疏短引(书写,撰写;序)13、一言均赋(动词,铺陈) 14、豫章故郡故:旧15、地接衡庐(接:接壤) 16、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名词用作动词,连接、环绕的意思)17、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18、宾主尽东南之美(尽:全都是,形容词作动词。
美:形容词作名词,俊杰。
)19、千里逢迎(千里:数量词作名词,远道而来的客人。
)20、高朋满座(高:尊21、青雀黄龙之轴(青雀黄龙:名词作动词,雕有青雀黄龙头形)22、彩彻区明(彻:普照)23、雁阵惊寒(惊:被……惊扰)24、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维:介词,在. 序:名词,时序。
属:是。
三秋:古人称七、八、九月为孟秋、仲秋、季秋,三秋即季秋,九月。
)25、潦水尽而寒潭清(尽:干涸。
寒:寒冷。
清:澄清)26、烟光凝而暮山紫(烟光:山岚。
凝:凝聚。
暮:傍晚。
紫:呈现紫色。
)27、即冈峦之体势(即:依附。
体势:态势,形势。
)27、四美具(具:具有,都有。
)29、二难并(并:会聚一起。
)31、穷睇眄于中天(穷:望尽。
中:最高处。
)32、极娱游于暇日(极:尽情。
娱游:欢乐。
)33、兴尽悲来(兴:兴致。
)34、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悲:悲怜。
失路:迷路,不得志。
)35、屈贾宜于长沙(屈:被……贬谪。
)36、所赖君子见机(赖:依赖。
)37、老当益壮(当:应当)38、穷且益坚:且:反而。
39、不坠青云之志(坠:抛弃。
)40今兹捧袂(捧袂:举起双袖,表示恭敬的姿势。
)41、一介书生(介:个)42、等终军之弱冠(等:等同。
滕王阁序知识点总结

1、通假字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齐的样子)云销雨霁(“销”通“消”,消失)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接孟氏之芳邻(“接”通“结”,结交)2、古今异义千里逢迎古义:迎接今义:奉承、拍马屁时维九月古义:在今义:常作“维护”、“维持”之义。
俨骖騑于古义:高高的道路今义:走上路程。
穷且益坚古义:困厄,处境艰难今义:没有钱,穷困。
所赖君子见机古义:看到细微的预兆今义:看机会,看形式。
盛筵难再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
谁悲失路之人古义:同情今义:悲伤。
3、一词多义故:(1)、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故:旧。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所以。
(3)、桓侯故使人问之故:特地。
(4)、既克,公问其故故:原因。
尽:(1)、宾主尽东南之美尽:全,都。
(2)、潦水尽而寒潭清尽:没,干。
(3)、则智者尽其谋尽:全部用出。
(4)、聊乘化以归尽尽:完,尽头。
属:(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属:是。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类。
(3)、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属:在。
即:(1)、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即:依附。
(2)、胡天八月即飞雪即:就(3)、且壮士之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即:则。
引:①控蛮荆而引瓯越(动词,连接)②恭疏短引(名词,序)③司马懿引二十万军(动词,带领)④引次江北(动词,后退,退却)穷:①穷岛屿之萦回(动词,穷尽)②穷且益坚(名词,困厄,处境困难)③日暮途穷(动词,阻塞不通)④不忍穷竟其事(动词,穷究,追究到底)数:A、shù①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②一曲红绡不知数(名词,数量)③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名词,技术)B、shǔ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动词,数落,列举罪状)C、shuò而公子亲数存之(副词,屡次)趋:①他日趋庭(动词,快走)②入而徐趋(动词,小步快走,表示尊敬)③今背本而趋末(动词,趋向,奔向)④使者驰传督趋(动词,通“促”,催促)⑤趋令销印(副词,通“促”,赶快)且: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连词,可是)②北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词,将近)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副词,姑且,暂且)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连词,尚且)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矣:①兰亭已矣,梓泽丘墟(语气词,相当于“了”)②前人之述备矣(语气词,相当于“了”)③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语气词,表示疑问)4、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襟三江而带五湖襟:以……为襟,以……为带。
《滕王阁序》文言知识归纳

《滕王阁序》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宇①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
句意:不过由于君子看到细微的预兆。
)②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治句意:驾着车在高高的道路上前行。
)③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销”通“消”,消散。
句意:云消雨停,阳光普照,天空明朗。
)二、古今异义①穷且益坚(穷:困厄,处境艰难。
今常用于穷困的意思。
句意:处境艰难,而意志更坚。
)②一介书生(一介:一个。
“介”量词。
今常用于“介绍” “介于”等意。
句意:一个书生。
)③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弱冠,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
今无此意。
句意:自己和终军的年龄相同,却没有请缨报国的机会。
)④盛筵难再(再:第二次。
今相当于“又”。
旬意:难有第二次遇到。
)⑤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云尔:语气词,用在句尾,表示述说完了。
今无此意。
句意:请各位宾客竭尽文才,写出像潘岳、陆机那样的好作品。
)⑥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学士,掌管文学撰述的官。
今常用来指学位。
句意:文坛上众望所归的孟学士,文章的辞采有如蛟龙腾空,凤凰飞起那样灿烂夺目。
)⑦阮籍猖狂(猖狂,狂放,不拘礼节;今指狂妄而放肆。
)⑧千里逢迎(逢迎,迎接;今指说话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⑨童子何知(童子,谦辞,晚辈,后生;今指儿童。
)⑩彩彻区明(彩,日光;今指彩色。
)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均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②上出重宵,下临无地“上”“均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向上”“向下”。
2.名词作动词①一言均赋“赋”,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铺陈”。
②目吴会于云间“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③烟光凝而暮山紫“紫”,呈现出紫色④梓泽丘墟“丘墟”,成为荒丘废墟3.名词的意动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均为名词的意动用法,分别解释为“以……为衣襟”和带。
(二)形容词的活用①四美具,二难并“美” “难”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美”指“美好的事物”,“②宾主尽东南之美“美”指俊杰(三)动词的使动用法①徐孺下陈蕃之榻下,使……放下②腾蛟起凤腾,使……腾空;起,使……起飞③川泽纡其骇瞩骇,使……•吃惊④屈贾谊于长沙屈,使•……受屈⑤窜梁鸿于海曲窜,使•……逃匿四、一词多义1.尽:①宾主尽东南之美畐词,全、都。
《滕王阁序》文言知识

《滕王阁序》文言知识(2)《滕王阁序》文言知识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接孟氏之芳邻(“接”通“结”,结交)古今异义千里逢迎(逢迎:古:迎接;今:说话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俨骖騑于上路(俨:古:整齐的样子;今:庄重)俨骖騑于上路(上路:古:高高的道路;今:走上路程)孟学士之词宗(学士:古:掌管文学撰述的官;今:学位名)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穷:古:困厄,处境艰难;今:没有钱,穷困)阮籍猖狂(猖狂:古:狂放;今:肆无忌惮)君子见机(见机:古:事前洞察事物细微;今:看机会,看形势)谁悲失路之人(悲:古义:同情今义:悲伤)一词多义故:1.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故:旧。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所以。
3.桓侯故使人问之故:特地。
4.既克,公问其故故:原因。
尽:1.宾主尽东南之美尽:全,都。
2.潦水尽而寒潭清尽:没,干。
3.则智者尽其谋尽:全部用出。
4.聊乘化以归尽尽:完,尽头。
属: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属:是。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类。
3.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属:在。
即:1.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即:依附。
2.胡天八月即飞雪即:就3.且壮士之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即:则。
①控蛮荆而瓯越(动词,连接)②恭疏短(名词,序)③司马懿二十万军(动词,带领)④次江北(动词,后退,退却)6.穷:①穷岛屿之萦回(动词,穷尽)②穷且益坚(名词,困厄,处境困难)③日暮途穷(动词,阻塞不通)④不忍穷竟其事(动词,穷究,追究到底)7.数:A、shù①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②一曲红绡不知数(名词,数量)③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名词,技术)B、shǔ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动词,数落,列举罪状) C、shuò而公子亲数存之(副词,屡次)8.趋:①他日趋庭(动词,快走)②入而徐趋(动词,小步快走,表示尊敬)③今背本而趋末(动词,趋向,奔向)④使者驰传督趋(动词,通“促”,催促)⑤趋令销印(副词,通“促”,赶快)9.且: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连词,可是)②北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词,将近)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副词,姑且,暂且)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连词,尚且)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10.矣:①兰亭已矣,梓泽丘墟(语气词,相当于“了”)②前人之述备矣(语气词,相当于“了”)③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语气词,表示疑问)词类活用①襟、带:襟三江而带五湖(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②下:徐孺下陈蕃之榻(使动用法,使……放下来)③腾、起:腾蛟起凤(使动用法,使……腾空,使……起舞)④屈:屈贾谊于长沙(使动用法,使……受委屈)⑤窜:窜梁鸿于海曲(使动用法,使……出走)⑥星: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作状,像流星一样)⑦目: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名作动,看,望)⑧尽:宾主尽东南之美(副作动,都包括)⑨美:宾主尽东南之美(形作名,才俊)⑩雾: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作状,像雾一样)⑪骇:川泽纡其骇瞩 (使动使……吃惊)⑫美:四美具,二难并 (形作名,美好的事物)⑬难:四美具,二难并 (形作名,难得的事物)特殊句式1.判断句: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王勃《滕王阁序》文言文知识归纳

王勃《滕王阁序》文言文知识归纳一、通假宇①所赖君子见机②俨骖騑于上路③云销雨霁,彩彻区明二、古今异义①穷且益坚②一介书生③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④盛筵难再⑤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⑥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⑦阮籍猖狂⑧千里逢迎⑨童子何知⑩彩彻区明三、词类活用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均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②上出重宵,下临无地“上”“下”均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向上”“向下”。
2.名词作动词①一言均赋“赋”,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铺陈”。
②目吴会于云间“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③烟光凝而暮山紫“紫”,呈现出紫色④梓泽丘墟“丘墟”,成为荒丘废墟3.名词的意动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均为名词的意动用法,分别解释为“以……为衣襟”和“以……为束带”。
形容词的活用①四美具,二难并“美”“难”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美”指“美好的事物”,“难”指“难得的人”。
②宾主尽东南之美“美”指俊杰动词的使动用法①徐孺下陈蕃之榻下,使……放下②腾蛟起凤腾,使……腾空;起,使……起飞③川泽纡其骇瞩骇,使……吃惊④屈贾谊于长沙屈,使……受屈⑤窜梁鸿于海曲窜,使……逃匿四、一词多义1. 尽:①宾主尽东南之美副词,全、都。
②潦水尽而寒潭清形容词,完了、没有。
③聊乘化以归尽动词,死、死亡。
④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副词,最。
2. 胜:①胜友如云形容词,才华出众的。
②躬逢胜饯形容词,盛大的。
③胜地不常形容词,美的、美丽的。
④驴不胜怒,蹄之动词,能承受、能胜任。
⑤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动词,超过。
⑥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形容词,尽、完。
3. 穷:①响穷彭蠢之滨副词,尽。
②穷睇眄于中天副词,尽。
③穷且益坚名词,因厄、处境艰难。
④岂效穷途之哭形容词,走到头的。
⑤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形容词,穷困。
4. 舍:①舍簪笏于百龄动词,舍弃。
②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名词,客舍、住所。
③退三舍而避之古代一天行军的路程。
《滕王阁序》知识点整理

《滕王阁序》知识点整理一、创作背景1.时代背景:唐代初年(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这一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
而滕王阁所在的滕州,则是当时的东南大都会,并且有着繁荣的商业贸易和文化发展。
2.创作目的:王勃写《滕王阁序》的目的是为了赞颂宰相杜如晦的政绩和才德。
杜如晦曾任唐太宗的丞相,被誉为“杜丞相”,因其出身贫寒,却凭借其才能和聪明才智,成为唐朝政治上的重要人物。
二、内容概述1.描写滕王阁:《滕王阁序》描绘了阁楼的雄伟壮丽、高耸入云,威严庄重的景象,使人不禁震撼。
2.赞美杜如晦:王勃通过对杜如晦的赞美,展示了杜如晦深厚的学识、聪明才智和政治才能。
他认为杜如晦能够破釜沉舟、勇敢担负起重任,同时他又善于用人、注重人才的培养,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
3.歌颂政治风尚: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也歌颂了唐朝的政治风尚,赞扬唐朝官员的廉洁、务实和公正。
三、艺术特点1.雄浑壮丽的笔墨:《滕王阁序》采用雄浑豪放、浑身通文的文风,以其奇特的词句和丰富的意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2.饱含感情的描写:通过细腻生动的描写语言,表达了对滕王阁壮丽景象的赞叹和对杜如晦英明才干的敬仰之情。
3.辞章的修辞技巧:王勃运用了一系列修辞技巧,如起典、写景、夸张、比拟等,使整篇文章充满音乐般的韵律和节奏感。
四、文学价值1.反映了时代特点:《滕王阁序》揭示了唐代社会政治风尚的一些特点,如尊崇文化才能,重视以人才为本等。
2.体现了治国理政的思想:王勃通过对杜如晦的赞美,表达了对杜如晦作为宰相的治国理政理念的认同。
3.展示了雄壮瑰丽的艺术形象:《滕王阁序》以其雄浑壮丽的笔墨和细腻感人的描写,创造了一个具有极高艺术美感的形象。
4.具有时代意义:《滕王阁序》是中国古代诗歌辞章的一种典范,它的出现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影响,而且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滕王阁序》文言知识点一页简编
一.通假字
(1)课本明确:云销雨霁。
(“销”通“消”,消散)
(2)其他说法:俨骖騑于上路。
(“俨”通“严”,整齐的样子)
所赖君子见机。
(“机”通“几”,预兆)二.古今异义
①千里逢迎。
(逢迎:古,迎接;今,说话做事故意迎合别人心意)
②俨骖騑于上路。
(俨:古,整齐的样子;今,庄重)
③俨骖騑于上路。
(上路:古,高高的道路;今,走上路程)
④孟学士之词宗。
(学士:古,掌管文学撰述的官;今,学位名)
⑤穷且益坚。
(穷:古,困厄,处境艰难;今,没有钱,穷困)
⑥阮籍猖狂。
(猖狂:古,狂放;今,肆无忌惮)
⑦君子见机。
(见机:古,事前洞察事物细微;今,看机会,看形势)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②上出重霄……下临无地。
2.名词作动词。
①烟光凝而暮山紫。
②目吴会于云间。
(二)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四美具,二难并②宾主尽东南之美。
2.形容词作动词。
响穷彭蠡之滨。
(三)使动用法
①徐孺下陈蕃之榻。
②屈贾谊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
③山原旷其盈视。
(四)意动用法。
襟三江而带五湖。
四.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①勃……一介书生。
②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③非谢家之宝树。
(二)倒装句。
(加粗划线部分)
1.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①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②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假日。
③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④奉宣室以何年?⑤屈贾谊于长沙……于海曲。
⑥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2.宾语前置。
①童子何知。
②奏流水以何惭。
3.定语后置。
都督阎公之雅望,宇文新州之懿范。
(三)被动句。
①纤歌凝而白云遏。
②怀帝阍而不见。
五、成语:
渔舟唱晚、雁阵惊寒、萍水相逢、兴尽悲来、高朋满座
命运多舛、达人知命、天高地迥、人杰地灵、老当益壮
另行说明:编写《文言知识点一页简编》系列,是为了实用笔记,决不贪大求全。
正因如此,一些有争议的知识点不会列入。
尤其是本课,属于赋体骈文,更多了一些出于音韵考虑而不合常规的句子。
比如,“腾蛟起凤”,一些资料注解为“腾、起,使动,使…腾飞,使…起舞”。
而我以为,将此句做为省略句解释可能更合理,“(如)腾蛟起凤”。
再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一些资料注解为“华、宝、杰、灵:形作动,有光华,有珍宝,有俊杰,有灵气。
而我们仍将其做为省略句解释更合理,“物(有)华天(有)宝……人(有)杰地(有)灵。
”
实际上,课本注释的作法就是避开这些难点,只点到为止地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