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第十四章

合集下载

考研政治教程毛概第十四章根本力量

考研政治教程毛概第十四章根本力量

第⼗四章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量 复习提⽰:理解和掌握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量和建设者,统⼀战线的内容、任务和重要意义。

第⼀节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民的共同事业 ⼀、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量 (⼀)⼯⼈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产发展的产物,具有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命的坚定性、彻底性等品格。

我们党从成⽴之⽇起,就把⾃⼰定为中国⼯⼈阶级的政党,始终坚持⼯⼈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为保持⾃⾝的先进性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随着改⾰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阶级队伍不断壮⼤,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化素质⽇益提⾼,⼯⼈阶级的先进性也在发展,党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

知识分⼦作为⼯⼈阶级的⼀部分,⼤⼤增强了⼯⼈阶级的科学⽂化素质。

由于我们实⾏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些⼯⼈群众的⼯作岗位发⽣变化。

这并没有改变我国⼯⼈阶级的地位,⽽且从长远看有利于提⾼⼯⼈阶级的整体素质,发挥⼯⼈阶级的整体优势。

中国⼯⼈阶级始终是推动中国先进⽣产⼒发展的基本⼒量。

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全⼼全意依靠⼯⼈阶级。

全⼼全意依靠⼯⼈阶级,关键在于维护和加强全体职⼯的国家主⼈翁地位。

同时,在深化改⾰,建⽴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通过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舆论的、⾏政的⼿段,切实维护⼯⼈阶级的权益,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其领导阶级的作⽤。

(⼆)农民阶级是⼈数最多的基本依靠⼒量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农民不但是我国新民主主义⾰命的主⼒军,⽽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开放中⼈数最多的依靠⼒量。

⼗⼀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了历史性的变化。

在党的领导下,强烈要求改变贫困落后状态的⼴⼤农民,表现了可贵的创业⾰新精神,实⾏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村改⾰和建设取得巨⼤成就,带动了整个改⾰和建设事业。

毛概第14章

毛概第14章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的依靠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二)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3 随着国家工业化的发展,农民的
状况也有了很大变化,但农村人 口仍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二)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1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广大农民
是工人阶级的天然盟友和可 靠同盟军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的依靠力量
农民 工人阶 级的天然盟友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的依靠力量 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符合社会主义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的依靠力量 社会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一、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是新的社会阶层产生 的重要条件。 二、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为新的社会阶层 的出现提供了从业条件。 三、产业结构变化促进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
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的依靠力量 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 该得到承认和尊重。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 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和落后的 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 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 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的依靠力量

毛概 14第十四章

毛概 14第十四章

9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的建设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 社会阶层。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劳动者, 是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队伍中分 化出来的。他们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 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 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做出自己的贡献。他们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30
第三节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二、建立巩固的国防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三、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 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一、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 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三、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22
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 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 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 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 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的最广泛联盟。
第十四章 靠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 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第二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第三节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1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 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 工人、 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四、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毛概第十四章

毛概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

这些阶层归纳起来主要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新的社会阶层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变革中出现的,符合社会主义阶级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2.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3.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目的在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党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4.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

是中国民族政策的基石。

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

民族的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得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5宗教信仰自由是指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我们一方面要求尊重每个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另一方面又要求宗教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活动。

6.打得赢、不变质这是新形势下我军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7.我国国防政策的基本目标是巩固国防,抵御外敌入侵,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积极防御”就是说,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之”的自卫立场和战略上后发制人的原则。

毛概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毛概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广 大农民群众,这是由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 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依靠广大农民,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局。 这不但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 的政治问题。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 中,要不断提高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极端重要性 的认识,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和民主权利,切实 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人民”—— 在当代中国,一切赞成、支持和参加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力量,都属于 人民的范畴,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的依靠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先进 文化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1、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 级的方针,这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 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决定的。 首先,我国是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 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了工人阶级在国家 的领导地位。 其次,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 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 产关系的代表。 再次,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
三、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党的领导问题是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这不仅取决 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也是统一战线内部各方 面人士的共同愿望和共同利益所在。 新时期统一战线成员的大多数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建 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统一战线的主体是社 会主义的。爱国主义是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强大动 力。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实现最广泛的团结。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本章教学内容:

毛概第十四章(习题与答案)

毛概第十四章(习题与答案)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单选1.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2.新时期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是党的领导3.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是农民阶级4.我国的统一战线组织是一种政治联盟5.社会主义时期存在民族问题的根源在于由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各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6.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称为爱国统一战线7.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8.新时期军队建设的两个历史性课题是打得赢、不变质9.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10.现阶段我国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多选1.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对象:全体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2.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ABCD),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3. 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要求,建设人民军队:革命化始终是第一位现代化是军队建设的中心正规化是现代化和革命化的必然要求4. 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5.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各民族人民的团结爱国统一战线6. 胡锦涛对人民军队在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科学定位是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出现的社会阶层包括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和从业人员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8.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群体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群体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基本力量9.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是大陆范围内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大陆以外的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新的变化,呈现出的新特点是队伍迅速壮大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岗位流动加快判断题1.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发展爱国统一战线错2.广大农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对3.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对4.知识分子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承担重大历史责任对5.人民军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保卫者对6.宗教可以干预国家行政、司法、学校教育错7.人民是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对8.社会主义时期的统一战线是由民主党派领导的错9.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关键在于维护和加强全体职工的国家主人翁地位对10.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错辨析题1、新时期的统一战线要求我们实现最广泛的团结,就是无条件地团结一切阶级、阶层、党派和团体。

毛概第十四章整理

毛概第十四章整理

毛概第十四章整理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当代中国,一切赞成支持和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力量,都属于人民的范畴,都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⑴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首先,我国是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决定了工人阶级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

其次,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

最后,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

工人阶级由于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和高度集中统一等特点,成为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强大力量。

小知识点: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的新特点:一是队伍迅速壮大。

二是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三是岗位流动加快,计划经济下的“铁饭碗”已经被打破,自主性大为增强。

⑵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的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这是由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依靠广大农民,依靠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局。

⑶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先进的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部分。

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同样,“我国的艰巨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尽可能多的知识分子为它服务”。

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基本力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这一重要地位,决定了知识分子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特殊重要作用。

毛概第十四章

毛概第十四章

二、建立巩固的国防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 略任务
要紧紧围 绕“打得赢、 不变质”两大 历史性课题, 加强新时期的 军队建设和国 防建设。
1.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要求加强人 民军队建设
要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 设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 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 障有力”的总要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 路,从严治军,依法治军,加速推进军事斗争准备, 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 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建立巩固的国防是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 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必须深刻认识新 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紧紧围绕打得赢、 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加强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 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
本章小结
● 历史经验证明,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 人、农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必须认真贯彻尊重劳 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 针,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巩固 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 胜利的重要法宝,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 依靠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 结的力量,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
人民军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过了光辉的道路,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为保卫社 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人民军队在长期奋斗中形成了一系列优良传统和 作风:既包括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密切联系人 民群众、服从和服务于革命和建设大局等优良传统, 又包括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等优良作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 内容: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 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 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拥护社 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的最广泛联盟。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 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大陆范围内,以 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 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 • 统一战线重要组成部分:大陆范围以外, 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 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 • (P346 倒数九行开始)
如何依靠知识分子
• 一是必须努力营造更加有利于知识分子施展聪明 才智的良好环境,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知 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 二是必须制订相关的政策和措施,积极改善知识 分子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 三是必须在政治上对知识分子予以充分的信任。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的建设者
第二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 1.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
• 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 3.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 4.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
•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实质:就是要在一个共同 的目标下,实现全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 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促进政党关系、民族 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 的和谐。(P345 倒数第五行) •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意义及怎么做?(P346)
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要不断深化改革,努力创造一个平等竞争
的社会环境。
要严格执法,依法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建立激励和保护创造的社会机制。
四、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意义: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巩固。 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各民族地区 自身的发展。 是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 面的一个重要条件。
• 怎么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P348)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 1.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民族问题
• 社会主义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维护祖国统 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P348倒3) • 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 的根本保证,是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也是中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P349正2段)
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尊重创造
党的十六大 强调,必须尊 重劳动,尊重 知识,尊重人 才,尊重创造, 这要作为党和 国家的一项重 大方针在全社 会认真贯彻。
“四个尊重”的内涵和内在联系:
四者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1)劳动在其中居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 (2)知识是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 (3)人才是知识资源的载体,人才的本质 在于创造性; (4)创造本身就是一种劳动; ——在“四个尊重”中,核心是尊重劳动。
“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 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 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 同的内容。” ——毛泽东
在当代中国,一切赞成、支持和参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 社会力量,都属于人民的范畴,都是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一)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全 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这是由 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特 点及其历史地位决定的。
怎样依靠广大农民,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和创造性: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对农业、农 村、农民问题极端重要的认识,要切实保 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和民主权利,切实减轻 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广大农 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培养 造就一代新型农民,推动农村实现现代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工人阶级队伍发生的这些新变化,没 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中国工人阶级作为 国家主人的地位。
“我们党所领导的 改 革和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全部活动与整 个进程,都必须全心全 意地依靠工人阶级,这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 下都不能动摇。” ——江泽民
工人阶级仍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 建设者、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先进 生产力的代表者,仍然是人民民主专政 国家的领导阶级。 工人阶级先进性最根本的体现在于它是 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工人阶级作为我国的领导阶级,其领导 地位和主人翁地位是由宪法规定的,工 人阶级始终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 力量。
(三)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知识分子是中国民主革命中首先觉悟的 部分,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
“我国广大的知识分子,
包括从旧社会过来的老知识 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成为 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正在努 力自觉地为社会主义事业服 务。”
-----邓小平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 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从而决定了知识分 子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特殊重要作用。 知识分子作为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创 造者、继承者和传播者,是推动我国科技进 步和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先进生产力的开 拓者,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骨干和 核心力量。
首先,我国是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 国家,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 了工人阶级在国家的领导地位。
其次,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 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中 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
最后,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的基本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发生了新变 化,呈现出新特点: 一是,队伍迅速壮大 二是,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三是,岗位流动加快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的依靠力量
---统计1101 谢苹 徐雯 杨暘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 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 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的建设者。 • 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 重创造。 • 四、巩固和加强各族人名的团结合作。
(一)新的社会阶层构成主要包括:
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 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个体户; 私营企业主; 中介组织从业人员; 自由职业者。
(二)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原因
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是新的社会阶层产生 的重要条件。 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使社会 的劳动分工日益精细,为新的社会阶层的 出现提供了从业条件。 产业结构的变化,促成了就业结构、社会 阶层结构的变化。
贯彻执行“四个尊重”方针的必要性和 重要性:
是时代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 求的具体体现 目的在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 素,使党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形成万众 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
怎样贯彻“四个尊重”的方针: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 2.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正确处理宗教问题
• 考点:宗教信仰自由是指每个公民基友信仰宗教, 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 我们一方面要尊重每个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 信仰宗教的自由,另一方面又要求宗教必须在宪 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活动。 • (P350 倒数第二段)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 基本任务: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 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促进社 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 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 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发挥工人 阶级的领导作用,必须保障包括农民 工在内的全体职工的合法权益,巩固 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
(二)农民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 力量
•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广大农民不但是我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而且是我国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 最基本的依靠力量。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依 靠广大农民群众,这是由农业、农村、农 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