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合理化及措施
货运运输合理化建议

为了实现货运运输的合理化,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优化运输路线:通过技术手段,如GIS地理信息系统,对运输路线进行优化,选择最短或最快的路线,可以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
2. 合理配载:根据货物的性质、目的地和运输距离等信息,合理配载货物,以提高车辆的装载率和运输效率。
3. 标准化操作:制定和执行统一的货物分类、包装、标识等标准,使得运输、装卸、仓储等环节更加便利和高效。
4. 提高信息共享程度: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如物联网、大数据等,提高货物信息、车辆信息、运输信息的共享程度,可以提高运输效率、减少空驶和等待时间。
5. 强化协作与沟通:加强各运输环节、各运输方式之间的协作与沟通,促进一体化运输的发展,实现运输资源的优化配置。
6. 推广绿色运输方式:鼓励采用环保、节能的运输方式,如多式联运、绿色仓储等,以减少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7.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对货运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可以提升运输服务质量,促进运输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8.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货运市场的运作,防止不正当竞争和违规行为,保障各方权益。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实现货运运输的合理化,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简述实现运输合理化的措施

简述实现运输合理化的措施
实现运输合理化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运输网络:通过研究分析物流信息,优化物流运输网络,最大限度地减少运输距离和时间,减少货物的运输成本。
2.统筹资源利用:合理规划和调度运输资源,避免或减少空运、空载等浪费现象的发生,最大
限度地利用运输工具的搭载率和载重率,提高运力的利用效率。
3.推广多式联运:通过采用多种运输方式的联合运输,如海铁联运、铁公联运等,可以减少中
转环节,提高整体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4.智能化管理与技术应用:引入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和技术工具,如物流信息系统、GPS定位等,实现运输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调度,提升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5.加强运输规划与监管:制定合理的运输规划和政策,加强对运输市场的监管,推动市场竞争,降低运输市场的壁垒,提高运输效率。
6.优化装卸和仓储环节:通过改进装卸和仓储流程,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减少装卸和仓储时间,提高货物的周转率。
综上所述,实现运输合理化需要从运输网络优化、资源利用、多式联运、智能化管理、规划与
监管以及装卸和仓储等方面进行综合施策,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提升物流运输的
质量和可持续性。
简要论述实施运输合理化的措施。

简要论述实施运输合理化的措施。
1运输合理化的定义
运输合理化是指在维持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的前提下,通过调整运输结构,使得运输业的规模、结构、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状态更加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运输合理化是全面推动运输业改革和调整,提高运输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
2运输合理化的措施
(1)优化线路布局,采取合理的运输组织形式。
避免多余,减少空驶;采用节约成本的方式,节能降耗。
节约成本可以通过合理利用原有的运输线路等方式,而节能降耗就可以通过合理利用电力和燃料等措施实现。
(2)加强装卸管理,提高装卸效率。
加强装卸管理可以通过设备优化,人员培训等途径实现。
提高效率可以节约时间,从而减少运输成本。
(3)加强车辆管理,提高车辆利用率。
加强车辆管理可以通过定期检修,加强维修等途径实现。
提高利用率可以避免闲置,节约成本。
(4)改进运输方式,推广高效节能的新技术。
采用高效节能的新技术可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同时,也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运输质量。
(5)加强信息管理,提高运输效率。
信息管理可以通过远程监控和控制等途径实现。
远程监控可以提高运输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3运输合理化的意义
实施运输合理化措施可以推动运输业转型升级,提高运输质量和效益,降低运输成本,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运输服务的需求。
运输合理化也可以推进能源节约和减排,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

1.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
实载率有两个含义:一是单车实际载重与运距之乘积和标定载重与行驶里程之乘积的比率,这在安排单车、单船运输时,是做为判断装载合理与否的重要指标;二是车船的统计指标,即一定时期内车船实际完成的货物周转量(以吨公里计)占车船载重吨位与行驶公里之乘积的百分比。
在计算时车船行驶的公里数,不但包括载货行驶,也包括空驶。
提高实载率的意义在于: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额定能力,减少车船空驶和不满载行驶的时间,减少浪费,从而求得运输的合理化。
我国曾在铁路运输上提倡“满载超轴”,其中;满载“的含义就是充分利用货车的容积和载重量,多载货,不空驶,从而达到合理化之目的。
这个做法对推动当时运输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当前,国内外开展的”配送“形式,优势之一就是将多家需要的货和一家需要的多种货实行配装,以达到容积和载重的充分合理运用,比起以往自家提货或一家送货车辆大部空驶的状况,是运输合理化的一个进展。
在铁路运输中,采用整车运输、合装整车、整车分卸及整车零卸等具体措施,都是提高实载率的有效措施。
2.采取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的有效措施求得合理化。
这种合理化的要点是,少投入、多产出,走高效益之路。
运输的投入主要是能耗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设施建设已定型和完成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能源投入,是少投入的核心。
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大大节约运费,降低单位货物的运输成本,达到合理化的的目的。
国内外在这方面的有效措施有:(1)前文已提到的“满载超轴”其中“超轴”的含义就是在机车能力充许情况下,多加挂车皮。
我国在客运紧张时,也采取加长列车、多挂车皮办法,在不增加机车情况下增加运输量。
(2)水运拖排和拖带法。
竹、木等物资的运输,利用竹、木本身浮力,不用运输工具载运,采取拖带法运输,可省去运输工具本身的动力消耗从而求得合理;将无动力驳船编成一定队形,一般是“纵列”,用拖轮拖带行驶,可以有比船舶载乘运输运量大的优点,求得合理化。
(3)顶推法。
简述运输合理化的措施

简述运输合理化的措施运输合理化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对运输过程进行优化,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的目的。
在现代物流中,运输合理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下面将详细介绍运输合理化的措施。
一、运输路线规划运输路线规划是指根据运输需求,选择合适的路线,从而使运输过程更加顺畅、高效。
在进行路线规划时,应该考虑到货物种类、数量、重量、体积、运输时间等因素,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和路线,从而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二、运输工具优化运输工具优化是指根据货物的特性和运输需求,选择最佳的运输工具,从而使运输更加顺畅、高效。
在选择运输工具时,应该考虑货物的种类、数量、重量、体积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车辆、船舶、飞机等运输工具,从而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三、运输组织优化运输组织优化是指通过合理的组织和管理,使运输过程更加顺畅、高效。
在进行运输组织优化时,应该考虑到货物的装卸、包装、保护、运输、储存等环节,制定合理的运输计划和运输方案,从而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四、运输信息化建设运输信息化建设是指通过信息化技术,优化运输管理和运输过程,提高运输效率和运输质量。
在进行运输信息化建设时,应该考虑到货物的追踪、监控、信息共享等因素,建立完善的运输信息系统,从而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五、运输设备维护运输设备维护是指对运输工具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的状态和性能,从而提高运输效率和运输质量。
在进行运输设备维护时,应该考虑到车辆、船舶、飞机等运输工具的使用寿命、性能、安全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和维护标准,从而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六、运输人员培训运输人员培训是指对运输人员进行培训和提高,使其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从而提高运输效率和运输质量。
在进行运输人员培训时,应该考虑到运输安全、货物保护、客户服务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标准,从而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运输合理化的措施是多方面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优化和改善,从而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实现物流系统的优化和协调。
运输合理化的有用措施

1.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
实载率有两个含义: 一是单车实际载重与运距之乘积和标定载重与行驶里程之乘积的比率,这在安排单车、单船运输时,是做为判断装载合理与否的重要指标; 二是车船的统计指标,即一定时期内车船实际完成的货物周转量(以吨公里计)占车船载重吨位与行驶公里之乘积的百分比。
在计算时车船行驶的公里数,不但包括载货行驶,也包括空驶。
提高实载率的意义在于: 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额定能力,减少车船空驶和不满载行驶的时间,减少浪费,从而求得运输的合理化。
我国曾在铁路运输上提倡“满载超轴”,其中;满载“的含义就是充分利用货车的容积和载重量,多载货,不空驶,从而达到合理化之目的。
这个做法对推动当时运输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当前,国内外开展的”配送“形式,优势之一就是将多家需要的货和一家需要的多种货实行配装,以达到容积和载重的充分合理运用,比起以往自家提货或一家送货车辆大部空驶的状况,是运输合理化的一个进展。
在铁路运输中,采用整车运输、合装整车、整车分卸及整车零卸等具体措施,都是提高实载率的有效措施。
2.采取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的有效措施求得合理化。
这种合理化的要点是,少投入、多产出,走高效益之路。
运输的投入主要是能耗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设施建设已定型和完成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能源投入,是少投入的核心。
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大大节约运费,降低单位货物的运输成本,达到合理化的的目的。
国内外在这方面的有效措施有: (1)前文已提到的“满载超轴”其中“超轴”的含义就是在机车能力充许情况下,多加挂车皮。
我国在客运紧张时,也采取加长列车、多挂车皮办法,在不增加机车情况下增加运输量。
(2)水运拖排和拖带法。
竹、木等物资的运输,利用竹、木本身浮力,不用运输工具载运,采取拖带法运输,可省去运输工具本身的动力消耗从而求得合理;将无动力驳船编成一定队形,一般是“纵列”,用拖轮拖带行驶,可以有比船舶载乘运输运量大的优点,求得合理化。
合理化运输逇主要措施

合理化运输逇主要措施合理化运输的主要措施一、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原因:运输工具实载率低就好比一辆大卡车只装了一点点货物就上路跑,这是对运输资源的极大浪费,既浪费了车辆的运力,也增加了运输成本。
提高实载率可以让每一次运输都尽可能多地装载货物,充分发挥运输工具的运输能力。
具体操作方法:1. 对于货主来说,可以通过合理安排货物的发货量。
比如,如果是小批量的货物,可以先积攒到一定量再发货,或者与其他有相同运输需求的货主联合起来拼货运输。
例如,有几个小工厂,各自的货物量单独装不满一辆卡车,那就可以商量好把货物集中起来一起运输。
2. 对于运输企业而言,要做好运输计划的安排。
调度员得像个精明的管家一样,仔细规划每辆车的运输任务。
根据货物的重量、体积和目的地,合理搭配货物。
就像玩俄罗斯方块一样,把各种形状的货物(这里指不同类型、不同大小的货物)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装满运输工具。
预期效果:这样做可以降低单位货物的运输成本。
运输工具每次都能满载或者接近满载运行,运输企业就不需要频繁地派出车辆,节省了燃料、人力等成本,而货主也能享受到更实惠的运输价格。
二、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原因:就像一个人想要干更多的活,但又不想太费力一样,在运输中我们也想在减少能源投入(动力投入)的情况下运输更多的货物。
这样既环保又经济。
具体操作方法:1. 采用大型运输工具。
如果是公路运输,在道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用大型卡车代替小型卡车。
大型卡车虽然购置成本可能高一些,但是它一次能运输的货物量比小型卡车多很多。
打个比方,大型卡车就像一个大力士,一次能扛好多东西,而小型卡车就像个小孩子,只能拿一点点。
2. 发展多式联运。
把铁路、公路、水路等多种运输方式结合起来。
比如,货物从内陆城市出发,可以先用铁路运输到沿海港口,再转水路运输到目的地。
铁路运输适合长距离、大运量的货物运输,水路运输成本低,这样组合起来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减少全程运输中的动力投入。
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

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长期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探索和创立了不少运输合理化的途径,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取得了效果,汇集如下:1.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
实载率有两个含义:一是单车实际载重与运距之乘积和标定载重与行驶里程之乘积的比率,这在安排单车、单船运输时,是做为判断装载合理与否的重要指标;二是车船的统计指标,即一定时期内车船实际完成的货物周转量(以吨公里计)占车船载重吨位与行驶公里之乘积的百分比。
在计算时车船行驶的公里数,不但包括载货行驶,也包括空驶。
提高实载率的意义在于: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额定能力,减少车船空驶和不满载行驶的时间,减少浪费,从而求得运输的合理化。
我国曾在铁路运输上提倡“满载超轴”,其中;满载”的含义就是充分利用货车的容积和载重量,多载货,不空驶,从而达到合理化之目的。
这个做法对推动当时运输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当前,国内外开展的“配送”形式,优势之一就是将多家需要的货和一家需要的多种货实行配装,以达到容积和载重的充分合理运用,比起以往自家提货或一家送货车辆大部空驶的状况,是运输合理化的一个进展。
在铁路运输中,采用整车运输、合装整车、整车分卸及整车零卸等具体措施,都是提高实载率的有效措施。
2.采取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的有效措施求得合理化。
这种合理化的要点是,少投入、多产出,走高效益之路。
运输的投入主要是能耗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设施建设已定型和完成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能源投入,是少投入的核心。
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大大节约运费,降低单位货物的运输成本,达到合理化的的目的。
国内外在这方面的有效措施有:(1)前文已提到的“满载超轴”其中“超轴”的含义就是在机车能力充许情况下,多加挂车皮。
我国在客运紧张时,也采取加长列车、多挂车皮办法,在不增加机车情况下增加运输量。
(2)水运拖排和拖带法。
竹、木等物资的运输,利用竹、木本身浮力,不用运输工具载运,采取拖带法运输,可省去运输工具本身的动力消耗从而求得合理;将无动力驳船编成一定队形,一般是“纵列”,用拖轮拖带行驶,可以有比船舶载乘运输运量大的优点,求得合理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课本同步学习
影响运输合理化的要素
运输合理化的影响因素很多,起决定性 作用的有五方面的因素,称为合理运输 的“五要素”: • 运输距离 • 运输环节 • 运输工具 • 运输时间 • 运输费用 (笔记1)
不合理运输的形式
1、空 驶
——返程或起程空驶
不合理运输的形式
2、对流运输
相向运输
——同一种货物在同一线路上或平行线路上做 相对方向的运送,而与对方运程的全部或一部分 发生重迭交错的运输 。
不合理运输的形式
3、迂 回
1
运
输
目的地
2
——可以选取短距离进行运输而不选,却选 择路程较长路线进行运输的一种不合理形式。
不合理运输的形式
4、重 复 运 输
本来可以直接将货物运到目的地,但是未达目的地就将货 卸下,再重复装运送达目的地。
同品种货物在同一地点一面运进,同时又运出。
不合理运输的形式
5、倒 流 运 输
——是指货物从销地或中转地向产地或起 运地回流的一种运输现象。
不合理运输的形式
6、运 力 选 择 不 当
不合理运输的形式
7、过 远 运 输
——调运物资舍近求远
不合理运输的形式
8、 超 限
超
运
输
长
超
超 重
高
不合理运输的形式
另有: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法
• • • • 多加挂车皮法 水运拖排和拖带法 顶推法 汽车挂车法
9、托运方式选择不当
整车 零担
直达
中转
运输合理化的措施
1. 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 2. 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笔记2) 3. 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以公代铁” 的运输。 4. 尽量发展直达运输 5. 发展配载运输(笔记3) 6. 发展“四就”直拨运输(笔记4) 7. 发展特殊运输技术和运输工具 8. 通过流通加工,使运输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