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脚踏板冷冲模模具设计摘要: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模具工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已成为基础工业。
模具可保证冲压产品的尺寸精度,使产品的质量稳定,而且在加工中不破坏产品表面。
而且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CAD/CAE/CAM 技术在模具设计上有了更好的运用与发展。
利用Pro/E /UG/CATLA等技术高效,快速的设计制造模具已经成为模具发展趋势。
关键字:模具、冷冲模、CAD/CAE/CAM、中国制造“2025”前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制造技术的进步,制造的主要工艺装备的进步。
模具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
模具可保证冲压产品的尺寸精度,使产品的质量稳定,而且在加工中不破坏产品表面。
用模具生产零部件可以采用冶金厂大量生产的廉价的扎制钢板或钢带为坏料,且在生产中不需要加热。
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好、重量轻、成本低且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等系列优点,是其他加工方法不能比拟的。
使用模具已成为当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工艺发展方向。
现代制造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具工业的发展。
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因为模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一、模具技术现状1.1冲模以大型覆盖件冲模为代表,我国已能生产部分轿车覆盖件模具。
轿车覆盖件模具设计和制造难度大,质量和精度要求高,代表覆盖件模具的水平。
在设计制造方法、手段上已基本达到了国际水平,模具结构功能方面也接近国际水平,在轿车模具国产化进程中前进了一大步。
但在制造质量、精度、制造周期和成本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标志冲模技术先进水平的多工位级进模和多功能模具,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精密模具品种,在制造精度、使用寿命、模具结构和功能上,与国外多工位级进模和多功能模具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1.2压铸模汽车和摩托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压铸模技术的发展。
汽车发动机缸罩、盖板、变速器壳体和摩托车发动机缸机、齿轮箱壳体、制动器、轮毂等铝合金铸件模具以及自动扶梯级压铸模等,我国均已能生产。
冲压综述

冲压毕业论文基于PRO/E的油泵调节垫片冲裁模具设计1.冲压冲裁综述1.1冲压的概念、特点及应用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冲压设备(主要是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俗称冲压或冲压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冲压通常是在常温下对材料进行冷变形加工,且主要采用板料来加工成所需零件,所以也叫冷冲压或板料冲压。
冲压是材料压力加工或塑性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隶属于材料成型工程术。
与机械加工及塑性加工的其它方法相比,冲压加工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经济方面都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
主要表现如下。
(1)冲压加工的生产效率高,且操作方便,易于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
这是因为冲压是依靠冲模和冲压设备来完成加工,普通压力机的行程次数为每分钟可达几十次,高速压力要每分钟可达数百次甚至千次以上,而且每次冲压行程就可能得到一个冲件。
(2)冲压时由于模具保证了冲压件的尺寸与形状精度,且一般不破坏冲压件的表面质量,而模具的寿命一般较长,所以冲压的质量稳定,互换性好,具有“一模一样”的特征。
(3)冲压可加工出尺寸范围较大、形状较复杂的零件,如小到钟表的秒表,大到汽车纵梁、覆盖件等,加上冲压时材料的冷变形硬化效应,冲压的强度和刚度均较高。
(4)冲压一般没有切屑碎料生成,材料的消耗较少,且不需其它加热设备,因而是一种省料,节能的加工方法,冲压件的成本较低。
但是,冲压加工所使用的模具一般具有专用性,有时一个复杂零件需要数套模具才能加工成形,且模具制造的精度高,技术要求高,是技术密集形产品。
所以,只有在冲压件生产批量较大的情况下,冲压加工的优点才能充分体现,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冲压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尤其是大批量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
相当多的工业部门越来越多地采用冲压法加工产品零部件,如汽车、农机、仪器、仪表、电子、航空、航天、家电及轻工等行业。
1.2冲压的基本工序及模具由于冲压加工的零件种类繁多,各类零件的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又各不相同,因而生产中采用的冲压工艺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冲压模具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1 引言冲压模具是冲压生产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是技术密集型产品。
冲压件的质量、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成本等,与模具设计和制造有直接关系。
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2005 年—2008 年,我国冲压模具产品均出口较大幅度的增长。
2009 年在全球高压锅炉管市场总需求量下降的情况下,国际采购商通过国内某网站采购冲压模具的数量仍逆势上扬。
我国冲压模具的国际竞争力正在不断提升。
根据我国海关统计资料显示,2005 年—2008 年,我国冲压模具产品均出口较大幅度的增长。
2008 年,即使遭受全球金融危机,我们冲压模具出口金额达4.11 亿美元,比2007 年的 3.26 亿美元增长了26。
另外,2009 年在全球高压锅炉管市场总需求量下降的情况下,国际采购商通过国内某网站采购冲压模具的数量仍逆势上扬。
从全年采购情况来看,总体趋于上涨的趋势。
其中,2009 年下半年回暖明显,国际采购商借此网站采购频次约616 频次,比上半年的288 频次增长了114%。
虽然近年来我国模具行业发展迅速,但是离国内的需要和国际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
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1)标准化程度低。
(2)模具制造精度低、周期长。
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模具设计上,故改善模具设计的水平成为拉近差距的关键性问题。
若要很好的设计出一副冲压模具,就必须去了解冲压模具的历史、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2 主体 2.1 冲压模具的发展历史我国考古发现,早在2000 多年前,我国已有冲压模具被用于制造铜器,证明了中国古代冲压成型和冲压模具方面的成就就在世界领先。
1953 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中国首次建立了冲模车间,该厂于1958 年开始制造汽车覆盖件模具。
我国于20 世纪60年代开始生产精冲模具。
在走过了温长的发展道路之后,目前我国已形成了300 多亿元(未包括港、澳、台的统计数字,下同)各类冲压模具的生产能力。
文献综述

冷冲压模具的现状与发展摘要:模具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要求模具行业向大型、精密、复杂、高效、长寿命和多功能方向发展。
文章从模具的发展历史出发,总结了国内冷冲压模具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国内冷冲压模具发展的新方向。
关键词:冷冲压模具;高新技术产业;模具工业;CAD/CAM/CAE 技术ABSTRACT:Mould technology level of measure of a countr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igns of manufacturing level.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nese industrial demand to large, precision mould industries, complicated and high efficiency, long life and multifunctional directio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mould summarized domestic cold stamping mould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cold stamping mould new direction.KEYWORDS: cold stamping mould;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industries;Mould industry; CAD/CAM/CAE technology一、前言部分模具是机械制造业中技术先进、影响深远的重要工艺装备,具有生产效率高、材料利用率高、制件质量优良、工艺适应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航天、航空、轻工、电子、电器、仪表等行业。
文献综述

模具综述张越南京林业大学一、模具简介近年来,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稳定的增长,促进了我国模具工业的迅速发展壮大,因此,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或者相关的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已经成为我国国内具有优势的热门专业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许多制品都是由模具来生产制造出来的,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模具行业的设计,因此,我国的模具设计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的空间。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模具的需求量不断增长,模具工业快速发展,必然会带来模具工业企业的所有制成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国有专业模具厂外,集体、合资、独资和私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随着与国际接轨的脚步不断加快,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产品质量、成本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的重要性。
而模具制造是整个链条中最基础的要素之一,模具制造技术现在已经逐渐的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和发展程度的标志之一。
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有各种零件构成。
它主要是通过所成型材料的物理状态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
在冲裁、成形冲压、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用以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
对于冲裁、成形冲压、模锻、冷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应用具有刃口的轮廓形状可以使坯料按轮廓线形状发生分离,即进行冲裁,用内腔形状可以使坯料获得相应的立体形状。
模具一般分为动模和定模两个部分,或着称为凸模和凹模两个部分,它们可分可合。
分开时装入坯料或取出制件,合拢时使制件与坯料分离或成形。
在冲裁、成形冲压、模锻、冷镦、压制和压塑过程中,分离或成形所需的外力通过模具施加在坯料上。
零件的构成形式是多样的,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
模具在挤压压铸和注塑过程中外力则由气压、柱塞、冲头等,施加在坯料上,模具承受的是坯料的胀力。
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有很多种。
(模具专业)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模具专业)毕业设计文献综述第一篇:(模具专业)毕业设计文献综述燕山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课题名称:拉伸侧冲孔复合模及自动送料装置与塑料模设计学院(系):机械工程学院年级专业:模具1班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0年3月15日一、课题国内外现状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2]。
因为模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信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
用模具生产部件所具备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代消耗,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
模具又是“效益扩大器”,用模具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倍、上百倍。
目前,全世界模具年产值约为600亿美元,日、美等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工业产值已超过机床工业。
我国的模具工业的发展,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近几年,我国模具工业一直以每年15%左右的增长速度发展。
二、研究主要成果现代模具设计的内容是:产品零件(常称为制件)成型工艺优化设计与力学计算,尺寸与尺寸精度确定与设计等,因此模具设计常分为制件工艺分析与设计、模具总体方案设计、总体结构设计、施工图设计四个阶段[7]。
(1)AD/CAE/CAM 计算机辅助设计、模拟与制造一体化CAD/CAE/CAM 一体化集成技术是现代模具制造中最先进、最合理的生产方式。
(2)设备在现代模具制造中的作用现代模具制造尽可能地用机械加工取代人工加工。
这就确定了先进设备在现代制造中的作用,尤其现在加工中心、数控高速成型铣床、数控铣床、数控车床、多轴联动机床、数控模具雕刻机、电火花加工机床、数控精密磨床、三坐标测量机、扫描仪等现代化设备在工厂中的广泛使用。
(3)代模具制造中的检测手段模具的零部件除了有高精度的几何要求外,其形位精度要求也较高,一般的量具是很难达到理想的目的,这时就要依赖精密零件测量系统。
止动片冲裁模具设计【文献综述】 (2)

止动片冲裁模具设计1.前言随着中国工业的飞速发展,模具行业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现代模具工业有“不衰亡工业”之称,世界模具市场总体也供不应求。
模具是大批生产同形产品的工具,是工业生产的主要工艺装备。
模具可保证冲压产品的尺寸精度,使产品质量稳定,且在加工过程中不破坏产品表面。
用模具生产零部件可以采用冶金厂大量生产的廉价的轧制钢板或钢带为坯料,切在生产中不需要加热,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好、重量轻、成本低且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等一系列优点,是其他加工方法所不能比拟的。
冲压工艺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的成形加工方法。
冲压是高效的生产方式,采用复合模,其实是多工位的级进模,可在一台压力机上完成多道冲压工序,实现由带料开卷、矫平、冲裁到成形、精整的全自动生产,生产效率极高。
止动片是机械设备上的止动零件,能有效地解决各零件之间的定位问题。
目前,工业生产中普遍采用模具成形工艺方法,以提高产品的生产力和质量。
此零件结构简单、尺寸小、精度要求较低,在大批量生产时,采用冲裁生产可以保证冲压产品尺寸精度,使产品质量稳定。
且在生产过程中不需要加热,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好、成本低且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等一系列优点。
2.冲裁模具简介冲裁是利用冲模使部分材料或工序件与另一部分材料、工序件、或废料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
冲裁是剪切、落料、冲孔、冲缺、冲槽、剖切、凿切、切边、切舌、切开、整修等分离工序的总称。
从板料上分离出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零件或毛坯的冲压方法。
冲裁是利用冲模的刃口使板料沿一定的轮廓线产生剪切变形并分离。
冲裁在冲压生产中所占的比例最大。
在冲裁过程中,除剪切轮廓线附近的金属外,板料本身并不产生塑性变形,所以由平板冲裁加工的零件仍然是一平面形状。
冲裁可分为剪切、落料、冲孔、切断、切口和剖切等。
剪切是将大平板剪切成条料。
落料是沿一条封闭的分离线将所需的部分从板料上分离出来。
冲压模具论文

冲压模具论文冲压模具是目前工业制造中使用广泛的一种工具,主要用于加工各种钣金零件,具有模板高度精度、工艺适用性强、生产效率高等特点。
此外,它也是各类压力加工机床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生产专用机械和装备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如今,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冲压模具已成为国际市场上的热门产品,并且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选择使用优质的冲压模具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国内冲压模具的研究领域中,近年来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研究成果和专业论文,这些论文主要探讨了冲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工艺、生产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及其与机床等设备的适配性等相关问题。
这些研究成果的出现,不仅有利于推动国内冲压模具行业的发展和进步,而且也为国际冲压模具行业的研究和发展贡献着重要的力量。
在冲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必须要处理好多种制约因素,包括原材料的选择和加工、工艺参数的优化、模具结构的设计、加工工艺等。
其中,材料的选择是冲压模具制造中的重要环节,决定了模具的质量和耐用性。
各种钣金材料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对应不同的冲压材料,我们还需要在材料选用上进行充分的审慎。
此外,制造冲压模具还需要采用一系列高精密的加工方法,这些方法不仅包括传统的铣削、切割、磨削、钻孔等常规工艺手段,还需要结合CAD/CAM等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不断提高模具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除了冲压模具的制造,工艺优化也是冲压制品的品质保证。
根据钣金的材料、尺寸、成形角度及其他不同的要求,应选择合适的模具顺序和加工参数,以保证成形零件的尺寸、表面质量、形状形位公差等等。
不同类型的冲压零件,因为其所处的环境不同,需要设置不同的加工流程和参数,以保证生产效率和质量。
冲压模具的品质控制和检测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常用的检测手段有机械检测和光学检测。
其中,机械检测方法非常适用于小型和中型工件,主要适用于检查几何尺寸精度、表面品质等。
而光学检测方法则可以检测到更加细微的缺陷,如形位公差、类似毛刺这种大小的电镜缺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1 引言冲压模具是冲压生产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是技术密集型产品。
冲压件的质量、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成本等,与模具设计和制造有直接关系。
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2005 年—2008 年,我国冲压模具产品均出口较大幅度的增长。
2009 年在全球高压锅炉管市场总需求量下降的情况下,国际采购商通过国内某网站采购冲压模具的数量仍逆势上扬。
我国冲压模具的国际竞争力正在不断提升。
根据我国海关统计资料显示,2005 年—2008 年,我国冲压模具产品均出口较大幅度的增长。
2008 年,即使遭受全球金融危机,我们冲压模具出口金额达4.11 亿美元,比2007 年的3.26 亿美元增长了26 。
另外,2009 年在全球高压锅炉管市场总需求量下降的情况下,国际采购商通过国内某网站采购冲压模具的数量仍逆势上扬。
从全年采购情况来看,总体趋于上涨的趋势。
其中,2009 年下半年回暖明显,国际采购商借此网站采购频次约616 频次,比上半年的288 频次增长了114%。
虽然近年来我国模具行业发展迅速,但是离国内的需要和国际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
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1 )标准化程度低。
(2)模具制造精度低、周期长。
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模具设计上,故改善模具设计的水平成为拉近差距的关键性问题。
若要很好的设计出一副冲压模具,就必须去了解冲压模具的历史、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2 主体2.1 冲压模具的发展历史我国考古发现,早在2000 多年前,我国已有冲压模具被用于制造铜器,证明了中国古代冲压成型和冲压模具方面的成就就在世界领先。
1953 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中国首次建立了冲模车间,该厂于1958 年开始制造汽车覆盖件模具。
我国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生产精冲模具。
在走过了温长的发展道路之后,目前我国已形成了300 多亿元(未包括港、澳、台的统计数字,下同)各类冲压模具的生产能力。
浙江宁波和黄岩地区的“模具之乡”;广东一些大集团公司和迅速崛起的乡镇企业,科龙、美的、康佳等集团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模具2.2 冲压模具的发展现状由制造中心;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的模具企业现已有几千家。
于冲压工艺具有生产率、生产成本低、材料利用率高、能成形复杂零件、适合大批量生产等优点,在某些领域已取代机械加工,并正逐步扩大其应用范围。
据国际生产技术协会预测,到本世纪中,机械零部件中60 的粗加工、80 的精加工要由模具来完成。
因此,冲压技术对发展生产、增加效益、更新产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市场竞争剧烈,加速了产品的更新换代,加快了模具制造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冲压模具水平已有很大提高。
大型冲压模具已能生产单套重量达50 多吨的模具。
为中档轿车配套的覆盖件模具国内也能生产了。
精度达1-2卩m,寿命2亿次左右的多工位级进模国内已有多家企业能够生产。
表面粗糙度达到Ra w 1.5卩m 的精冲模,大尺寸(0》300mm )精冲模及中厚板精冲模国内也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1)模具DBD/DBM 技术状况我国模具DBD/DBM 技术的发展已有20 多年历史。
由原华中工学院和武汉733 厂于1984 年共同完成的精冲模DBD/DBM 系统是我国第一个自行开发的模具DBD/DBM 系统。
由华中工学院和北京模具厂等于1986 年共同完成的冷冲模DBD/DBM 系统是我国自行开发的第一个冲载模DBD/DBM 系统。
上海交通大学开发的冷冲模DBD/DBM 系统也于同年完成。
20 世界90 年代以来,国内汽车行业的模具设计制造中开始采用DBD/DBM 技术。
国家科委863 计划将东风汽车公司作为DIMS 应用示范工厂,由华中理工大学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开发的汽车车身与覆盖件模具DBD/DBPP/DBM 集成系统于1996 年初通过鉴定。
在此期间,一汽和成飞汽车模具中心引进了工作站和DBD/DBM 软件系统,并在模具设计制造中实际应用,取得了显著效益。
1997 年一汽引进了板料成型过程计算机模拟DBE 软件并开始用于生产。
21 世纪开始DBD/DBM 技术逐渐普及,现在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冲压模具企业基本都有了DBD/DBM 技术。
其中部分骨干重点企业还具备各DBE 能力。
模具DBD/DBM技术能显著缩短模具设计与制作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在“八五”、“九五”期间,已有大批模具企业推广普及了计算机绘图技术,数控加工的使用率也越来越高,并陆续引进了相当数量的DBD/DBM系统。
如美国EDS的UG,美国Parametric Technology 公司的Pro/Engineer,美国DV 公司的DBDSS 英国DELDBM 公司的DODT5,日本HZS公司的DRBDE及spac&E以色列公司的Dimatron,还引进了ButoDBD、DBTIB 等软件及法国Marta -Daravision 公司用于汽车及覆盖件模具的Euclid-IS 等专用软件。
国内汽车覆盖件模具生产企业普遍采用了DBD/DBM 技术。
DL 图的设计和模具结构图的设计均已实现二维DBD,多数企业已经向三维过渡,总图生产逐步代替零件图生产。
且模具的参数化设计也开始走向少数模具厂家技术开发的领域。
在冲压成型DBE软件方面,除了引进的软件外,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湖南大学等都已研发了较高水平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并已在生产实践中得到成功应用,产生了良好的效益。
快速原型(RP)与传统的快速经济模具相结合,快速制造大型汽车覆盖件模具,解决了原来低熔点合金模具靠样件浇铸模具,模具精度低、制件精度低,样件制作难等问题,实现了以三维DBD 模型作为制模依据的快速模具制造,并且保证了制件的精度,为汽车行业新车型的开发、车身快速试制提供了覆盖件制作的保证,它标志着RPM 应用于汽车车身大型覆盖件试制模具已取得了成功。
围绕着汽车车身试制、大型覆盖件模具的快速制造,今年来也涌现出一些新的快速成型方法,例如目前已开始在生产中应用俄无模多点成型及激光冲击和电磁成型等技术。
它们都表现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优点。
(2)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状况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正确引导下,经过几十年努力,现在我国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能力已达到较高水平,包括信息工程和虚拟技术等许多现代设计制造技术已在很多模具企业得到应用。
虽然如此,我国的冲压模具设计制造能力与市场需要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这些主要表现在高档轿车和大中型汽车覆盖件模具及高精度冲模方面,无论在设计还是加工工艺和能力反面,都有较大差距。
轿车覆盖件模具,具有设计和制造难度大,质量和精度要求高的特点,可代表覆盖件模具的水平。
虽然在设计制造方面和手段方面已基本达到了国际水平,模具结构功能方面也接近国际水平,在轿车模具国产化进程中前进了一大步,但在制造质量、进度、制造周期等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标志冲模技术先进水平的多工位级进模和多功能模具,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精密模具品种。
有代表性的是集机电一体化的铁芯精密自动阀片多功能模具,已基本达到国际水平。
但总体上和国外多工位级进模相比,在制造精度、使用寿命、模具结构和功能上,仍存在一定差距。
汽车覆盖件模具制造技术正在不断地提高和完善,高精度、高效益加工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高性能的五轴高速铣床和三轴的高速铣床的应用已越来越多。
ND、DND 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成熟,可以进行倾角加工和超精加工。
这些都提高了模具型面加工精度,提高了模具的质量,缩短了模具的制造周期。
模具表面强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工艺成熟、无污染、成本适中的离子渗氮技术越来越被认可,碳化物被覆处理(TD 处理)及许多镀(涂)层技术在冲压模具上的应用日益增多。
真空处理技术、实型铸造技术、刃口堆焊技术等日趋成熟。
激光切割和激光焊接技术也得到了应用。
(3)专业化程度及分布状况我国模具行业专业化程度还比较低,模具自产自配比例过高。
国外模具自产自配比例一般为30 ,我国冲压模具自产自配比例为60 。
这就对专业化产生了很多不利影响。
现在,技术要求高、投入大的模具,其专业化程度较高,例如覆盖件模具、多工位级进模和精冲模等。
而一般冲模专业化程度就较低。
由于自配比例高,所以冲压模具生产能力的分布基本上跟随冲压件生产能力的分布。
但是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汽车覆盖件模具和多工位、多功能精密冲模的专业生产企业的分布有不少并不跟随冲压件能力分布而分布,而往往取决于主要投资者的决策。
例如四川有较大的汽车覆盖件模具的能力,江苏有较强的精密冲模的能力,而模具的用户都不在本地。
目前全世界模具总产值约为680 亿美元,中国只占8 左右,自2002 年以来,贸易逆差均在10 亿美元以上,致使我国仍为世界上模具进口量较大的国家。
我国目前的模具产业结构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增长方式也需要进一步转变。
2.3 冲压模具的发展趋势“精度高” 、模具技术的发展应该为适应模具产品“交货期短” 、“价“质量好” 、格低”的要求服务。
达到这一要求急需发展如下几项:(1)全面推广CAD/CAM/CAE 技术模具CAD/CAM/CAE 技术是模具设计制造的发展方向。
随着微机软件的发展和进步,普及CAD/CAM/CAE 技术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各企业将加大CAD/CAM 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的力度;进一步扩大CAE 技术的应用范围。
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正使CAD/CAM/CAE 技术跨地区、跨企业、跨院所地在整个行业中推广成为可能,实现技术资源的重新整合,使虚拟制造成为可能。
(2)高速铣削加工国外近年来发展的高速铣削加工,大幅度提高了加工效率,并可获得极高的表面光洁度。
另外,还可加工高硬度模块,还具有温升低、热变形小等优点。
高速铣削加工技术的发展,对汽车、家电行业中大型型腔模具制造注入了新的活力。
目前它已向更高的敏捷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3)模具扫描及数字化系统高速扫描机和模具扫描系统提供了从模型或实物扫描到加工出期望的模型所需的诸多功能,大大缩短了模具的在研制制造周期。
有些快速扫描系统,可快速安装在已有的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上,实现快速数据采集、自动生成各种不同数控系统的加工程序、不同格式的CAD 数据,用于模具制造业的“逆向工程”。
(4)电火花铣削加工电火花铣削加工技术也称为电火花创成加工技术,这是一种替代传统的用成型电极加工型腔的新技术,它是有高速旋转的简单的管状电极作三维或二维轮廓加工像数控铣一样,因此不再需要制造复杂的成型电极,这显然是电火花成形加工领域的重大发展。
国外已有使用这种技术的机床在模具加工中应用。
预计这一技术将得到发展。
(5)提高模具标准化程度我国模具标准化程度正在不断提高,估计目前我国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已达到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