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电流与电路知识点

电流与电路知识点

电流与电路知识点一、电荷1、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就是摩擦起电现象2、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3、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4、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

电荷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C5、电荷在金属杆中可以定向移动,金属是导电的。

有的物体善于导电,叫做导体。

金属、人体、食盐水溶液等都是导体。

有的物体不善于导电,叫做绝缘体。

橡胶、玻璃、塑料等都是绝缘体。

二、电流和电路1、电路的组成:①电源: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②用电器:利用电来工作的器件;③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④导线:连接电路。

2、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三、串联和并联1、串联电路:把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后,只有一条通路,逐个通过各用电器后,直接流回电源负极;切断任何一处电路,整个电路均断开;开关可以串联在电路中的任意位置,并不影响对电路的控制作用。

2、并联电路:把用电器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

用电器之间的连接点叫并联电路的分支点。

从电源两级到分支点的那部分电路叫干路,两个分支点间的个条电路叫支路。

切断一条支路,其余各支路仍然工作,因此,干路中的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支路开关只能控制其所在支路的通断。

四、电流的强弱1、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通常用字母I代表,它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2、使用电流表的注意事项: ①电流表串联在待测电路中②电流从正接线柱进,负接线柱流出。

③估测、试触,选择合适量程五、家庭电路1、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①进户线:火线、零线②电能表:测用户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的电能③总开关(闸刀开关):控制户内与户外的通与断④保险丝:当电路中又过大电流,保险丝熔化,自动切断电路(其保护作用)2、进户的两条输电线中,有一条在户外就已经和大地相连,叫做零线,另一条叫做端线,俗称火线。

电流与电路知识点归纳

电流与电路知识点归纳

电流与电路知识点归纳电流和电路是电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也是电器工程师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本文将从电流的定义、电路的分类、电路元件以及电流与功率的关系等方面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电流的定义电流指的是电子在电路中的流动,其单位为安培(A)。

电流的大小和方向由电子的数量和流动方向决定。

通常情况下,电子从电压高的地方流向电压低的地方,而电流的方向则与电子的流动方向相反。

当电子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数量增加时,电流也相应增加。

二、电路的分类电路可分为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两种。

1、直流电路直流电路可分为类似于积木盒子式的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以及混合电路。

串联电路指的是将电器设备依次连接在一起,而并联电路则是让不同的电器设备分别接入相同的电源。

混合电路则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结合体。

2、交流电路交流电路则是指电压和电流在时间线上周期性地改变方向的电路。

由于交流电的变化速率很快,因此很难用数字来描述。

一般来说,交流电路的频率为50 Hz或60 Hz。

三、电路元件电路元件有许多种,每种元件具有不同的作用和特点。

常见的电路元件有电阻、电容和电感。

1、电阻电阻是电路中最常见的元件。

电阻的作用是限制电流的流动,使电流不会过大,从而保护电路和设备。

电阻的大小通常用欧姆(O)来表示。

2、电容电容是可以储存电能的元件。

电容器内的电荷可以储存电能,当电容器连接到电路中时可以释放储存的电能。

电容的大小通常用法拉(F)来表示。

3、电感电感是能够储存磁场能量的元件。

当电流通过电感时,会在其周围产生一个磁场。

当电流停止流动时,磁场会发生变化,并在电感中产生电势差。

电感的大小通常用亨利(H)来表示。

四、电流与功率的关系电流和功率是电路中两个重要的参数。

功率是单位时间内产生或消耗的能量,其单位为瓦特(W)。

在电路中,功率可以用电流和电压来计算。

通常情况下,电流越大,功率也就越大。

总之,电流和电路是电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他们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全面总结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全面总结

15电流与电路一、摩擦起电1、经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这是因为摩擦过的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注意:这些实验应在枯燥的环境中进展,实验时要带上枯燥的橡胶手套并用两种不同物质制成的物体做实验。

2、摩擦起电的概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3、使物体带电的两种方法:〔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这时物体带静电,能吸引轻小物体;〔2〕用接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让一个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带电的物体,那么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也带上了电。

二、两种电荷1、两种电荷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正电荷用“+〞号表示。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负电荷用“-〞号表示。

2、电荷间的互相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挤,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注意: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与异种电荷间的互相吸引不同。

带正电或带负电的物体都可以吸引轻小物体,这是带电体具有的一种性质。

带异种电荷的两个物体互相吸引,这是电荷间的互相作用。

三、验电器1、验电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1〕验电器的构造如下图〔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挤。

〔4〕使用方法:将被检验的物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假如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一定的角度,那么说明物体带电。

〔5〕验电器能粗略的比拟物体带电的多少。

对同一个验电器来说,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越大,物体带电越多。

〔6〕验电器检验物体带电的种类的方法:先让验电器带上某种的电荷,使两片金属箔张开一个小角度,再用被检验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两片金属箔张角变大,被检验物体与验电器所带的电荷是同种电荷;金属箔的张角先闭合后张开,被检验物体与验电器所带的电荷是异种电荷。

验电器两片金属箔的张角变小,那么不能判断被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以及带什么电荷。

规律总结: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有三种方法:〔1〕看物体能否吸引轻小物体;〔2〕利用电荷间互相作用的规律判断;〔3〕利用验电器检验。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11、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的技巧:(1)、若两物体相互吸引。

则物体带电情况有两种:(1)都带电且带异种电荷;(2)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2)、若两物体相互排斥。

则物体带电情况是:都带电且带同种电荷。

2、判断变阻器联入电路部分的技巧:(1)、若是结构图,则滑片与下接线柱之间的部分就是联入电路部分;(2)、若是电路符号图,则电流流过的部分就是联入电路的部分。

3、判断串、并联电路和电压表与电流表所测值的技巧:(1)、先把电压表去掉,把电流表看成导线,(2)、在看电路中有几条电流路径,若只有一条路径,则是串联;否则是并联;(3)、从电源正极出发,看电流表与谁串联,它就测通过谁的电流值;在看电压表与谁并联,它就测谁的两端电压值。

4、对与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引起电表示数变化的规律。

(一)、若是串联电路:具体做法是:(1)、先根据滑片的移动情况判断出滑动变阻器电阻的变化情况,在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判断出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情况,据欧姆定律I=U/R,U一定判断出电路中总电流的变化情况(即:电流表的变化情况)。

(2)、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有三种情况:a、当电压表与电源并联时,其示数不变;b、当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时,其示数与电流表变化相同;c、当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时,其示数与电流表变化相反。

(二)、若是并联电路具体做法是:(1)、若电流表所在支路上没有滑动变阻器或开关,则滑片移动或控制该支路的开关通断时,其示数不变。

(2)、若电流表所在支路上有滑动变阻器或控制该支路的开关,则电流表示数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相反或与电路中的总阻值变化相反;(3)、电压表示数始终不变。

5、判断电路故障的技巧(一)、用电流表和电压表(1)、若电流表有示数,电路有故障,则一定是某处短路;若电流表无示数,电路有故障,则一定是某处开路。

(2)、若电压表有示数,电路有故障,则有两种可能:a、与电压表并联部分开路;b、与电压表并联以外部分短路;若无示数,有故障,则可能是:a、与电压表并联部分短路;b、与电压表并联以外部分开路。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

电流与电路知识点总结第一节电荷摩擦起电1、电荷:(1)带电体性质: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2)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玻正橡负}(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例题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悬吊着的通草球时,它们互相排斥,则通草球()A.带正电B.带负电C.不带电D.无法确定(4)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

电荷的单位是库仑(C)。

2、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①使用验电器。

验电器的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

但验电器不能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②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③利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1)摩擦起电: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背景: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的质量比电子的大得多,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在原子核的吸引下,绕核高速运动。

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在各种带电微粒中,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通常用符号e表示。

C6.1-=;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

⨯10e19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原因:由于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的物体,要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的物体,要得到电子,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注意:①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只能转移带负电荷的电子;②摩擦起电的两个物体将带上等量异种电荷;③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两物体摩擦不会起电;④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但电荷总量守恒。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一、电流的形成1、电流的概念: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用水流和电流做类比:水在水管中沿着肯定的方向流淌,水管中就有了水流.电荷在电路中沿着肯定的方向移动,电路中就有了电流.2、维持持续电流的条件①有电池.②合上开关.3、电源能够持续供应电流的装置叫电源.干电池、蓄电池上有正极和负极,干电池的正极是碳棒,从外表看,即为带铜帽的一端;负极是锌筒.蓄电池的正、负极通常用“+”、“-”号标在电池的上部.你在日常生活中都在哪些状况下使用过干电池?在哪些地方见过使用蓄电池?4、电流的方向电荷有两种,电路中有电流时,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还有可能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发生定向移动.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二、电路的组成1、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等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一个正确的电路,无论多么简单,也无论2、各部分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电源--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为电路供应电能,是电路中的供电装置.导线--连接各电路元件的导体,是电流的通道.用电器--利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在用电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开关--掌握电路通、断的装置.闸刀开关3、电路的通路、开路和短路因某一处断开而使电路中没有电流的电路叫开路.电路中没有用电器,直接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路叫短路.短路是特别危急的,可能把电源烧坏,是不允许的.三、电路中各元件的符号在设计、安装、修理各种实际电路的时候,经常需要画出表示电路连接状况的图.为了简便,通常不画实物图,而用国家统一规定的符号来代表电路中的各种元件.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状况的图叫电路图.画电路图应留意的问题.元件位置支配要适当,分布要匀称,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整个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棱有角,导线横平竖直.。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1、电荷也叫电,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①电荷只有正、负两种。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的电荷叫正电荷;而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相同的电荷叫负电荷。

②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③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④电荷的多少称为电荷量。

⑤验电器: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是依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

2、导体和绝缘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都是是常见的导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橡胶、塑料、玻璃、陶瓷等是常见的绝缘体。

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也能变成导体,例如在常温下是很好的绝缘体的玻璃在高温下就变成了导体。

又如常态下,气体中可以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自由电子和正、负离子)极少,因此气体是很好的绝缘体,但在很强的电场力作用下,或者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由于气体的电离而产生气体放电,这时气体由绝缘体转化为导体。

所以,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界限。

在条件改变时,绝缘体和导体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3、电路是将用电器、电源、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的电流通路电路的三种状态: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也叫闭合电路,此时有电流通过;断开的电路叫断路也叫开路,此时电路中没有电流;用导线把电源两极直接连起来的电路叫短路。

4、电路连接方有: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是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

理解:识别电路的基本方法是电流法,即当电流通过电路上各元件时不出现分流现象,这几个元件的连接关系是串联,若出现分流现象,则分别在几个分流支路上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是并联。

5、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形。

第六,七章欧姆定律一: 电压1.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条件,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伏特(V);常用单位是:千伏(KV)、毫伏(mV)、微伏(µV)。

1千伏=103伏=106毫伏=109微伏。

3.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4.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1. 电流的基础概念- 电流定义:电流(I)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流量。

- 单位:安培(A)。

- 方向:电流的方向是正电荷移动的方向。

2. 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电压(V):电势能的差异,是推动电荷移动的力量。

- 欧姆定律:V = IR,其中R是电阻,I是电流,V是电压。

3. 电阻- 定义:电阻(R)是阻碍电流流动的程度。

- 单位:欧姆(Ω)。

- 影响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4. 串联和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电阻器首尾相连,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 并联电路:电阻器头尾相对连接,电流有多条路径。

-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R总 = R1 + R2 + ... + Rn-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1/R总 = 1/R1 + 1/R2 + ... + 1/Rn5. 电路元件- 电源:提供电压的设备,如电池、发电机。

- 电阻器:限制电流的组件。

- 电容器:存储电能的组件,能在电路中储存和释放电荷。

- 电感器:对电流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组件。

6. 交流电(AC)与直流电(DC)- 直流电:电流方向恒定不变的电流。

- 交流电:电流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7. 电路分析-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节点处电流的总和为零。

-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闭合回路中电压的总和为零。

8. 电磁感应- 法拉第定律:通过闭合回路的电动势与穿过回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 洛伦兹力: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F = q(v × B),其中q是电荷,v是电荷的速度,B是磁场。

9. 电磁波- 电磁波是由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组成的波动现象。

- 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10. 电路的实际应用- 家庭电路:包括照明、插座等。

- 工业电路:用于驱动机械设备。

- 电子设备:如计算机、手机等。

以上是物理电流和电路的基本知识点,涵盖了电流的定义、电路的基本组成、电路分析方法以及电磁现象等。

这些知识点是理解和设计电路的基础,对于学习电子工程和物理学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流和电路
、电荷
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换句话说,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
性质。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3、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生了电,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
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二、两种电荷:
1、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

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

3、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带电体排斥带同种电荷的物体;带电体吸引带异种电荷的物体和轻小物体。

例:1、A带正电,A排斥B , B肯定带正电;
2、A带正电,A吸引B , B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A、B都是轻小物体)
三、验电器
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粗略的判断带电体所带电荷的多少。

2、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四、电荷量(电荷)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库仑(C)简称库;
五、原子的结构质子(带正电)
「原子核<
原』I中子(不带电)
电子(带负电)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在数量上相等,整个院子呈中性,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六、元电荷
1、最小的电荷叫做元电荷,用符号e表示,e=1.6*10-19C。

2、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

七、导体、绝缘体
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溶液;
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油、空气等;
3、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例如:1、干木头(绝缘体)、湿木头(导体)2、玻璃通常是绝缘体、加热到红炽状态(导体)。

5.2电流和电路
一、电流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荷包括正电荷和负电荷定向移动都可以形成电流)
3、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尤其注意电
子是负电荷,电子的移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
4、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用电器,再回到负极;
5、二极管是半导体,具有单向导电性,即电流只能从它的一端流向另一端,不能反向流动。

二、电路
电路:用导线将用电器、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
C 1、岖:提供持续电流,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
电路^2、用电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电灯、风扇等);
的构成I 3、导线:,连接电路的各个元件,输送电能;
4、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三、电路的工作状态
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2、开路(断路):某处断开的电路;
3、短路:不经用电器用导线直接将电源的正负极;
四、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1、必须有电源,2、电路必须是通路。

五、电路图及元件符号: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常用的符号如下:
5.3串联和并联
、串联和并联
1、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或说成首尾相连)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特点:1、电流只有一条路径;2、各用电器互相影响;3、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2、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
特点:1、电流有多条路径;2、各用电器互不影响,一条支路开路时,其它支路仍可为通路;
3、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控制所在支路的用电器。

二、串并联电路的识别
常根据电流的流向判断串、并联电路: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电流方向走一圈,回到负极,则为串联, 若出现分支则为并联。

三、生活中电路
1、串联电路:装饰店铺、居室、圣诞树的小彩灯,用电器和控制它的开关。

2、并联电路:家庭中的电视、电冰箱等用电器之间,路灯,交通灯,教室的电灯、电扇,用电器和它的指示灯。

三、电路的连接方法
1、线路简捷,不能出现交叉;
2、连出的实物图中各元件的顺序一定要与电路图保持一致;
3、一般从电源的正极起,顺着电流方向依次连接,最后回到负极;
4、并联电路连接中,先连接一条支路再连另一条,连接时找准分支点和汇合点,有电流表时看清电流
表测谁的电流。

5、在连接电路前应将开关断开;
四、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最大的不同点是:串联电路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电路没有分支;并联电路各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电路中有分支。

五、如果一个开关可以同时控制所有的用电器,那么这个电路可能是串联电路,也可能是并联电路(此时开关在干路)。

5.4电流的强弱
一、电流的强弱
1、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符号I
2、单位:安培(国际单位),符号A,还有毫安(mA)、微安(站)
1A = 1000mA 1mA = 1000 A
从大单位化到小单位要乘以它们之间的倍数;如:2A= —mA,贝U 2A=2*1000mA ;
从小单位化到大单位要除以它们之间的倍数;如:200mA= A,贝U 200mA=200/1000=0.2A ;
二、电流的测量:用电流表;符号A
1、电流表的结构: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0-3A分度值是0.1A,0-0.6A分度值是0.02A)示数。

2、电流表的使用
(1)先要三看清”:看清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正负接线柱;
(2)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用电器串联;(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3)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若接反了,指针会反向偏转,损坏表。

(4)选择合适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大的量程,并进行试触。


试触法:先把电路的一线头和电流表的一接线柱固定,再用电路的另一线头迅速试触电流表的另一接线柱,若指针摆动很小(读数不准确),说明选的量程偏大,需换小量程;若超出量程说明选的量程偏小(电流表会烧坏),则需换大量程。

(5)决不允许在任何情况下使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

(6)若闭合开关,电流表指针不动,电路某处断路。

3、电流表的读数
(1) 明确所选量程
(2) 明确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的电流值)
(3) 根据表针向右偏过的格数读出电流值
5.5、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1、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I A =I B =I C
提出问题: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
猜想: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相等。

设计实验:(1)如右图,用一个电流表分别测ABC三点的电流
改进:用三个电流表同时测ABC三点的电流
(2)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测量三次,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2、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 C=I A+I B
提出问题: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
做出猜想或假设: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设计实验:(1)如右图,先用电流表测C点的电流,再分别测AB点的电流(改进:用三个电流表同时接入到电路中的ABC点,测出它们的电流)
(2)在实验中采用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的方法改变电流的大小,测量三次,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参考答案一、作图题
1、因电路中待连入的元件较多,且两灯并联,开关分别控制两灯,采用分支路连接更为简单,即先选取连接电路元件较多的一支路将它串联起来如图甲,再将另一条支路并联在上述串联电路上即可,如图乙.
答案:见解析图乙
甲乙
2、画电路图时要注意:线要横平竖直,和元件连接处不能有断开出发到电源负极的顺序依次连接
3、如图32所示,画成并联电路的按以下标准给分:电路符号
重新画的电源的都算电路符号错)完全正确得1分,S i
.先将两灯泡并联连接,然后按照从电源正极(包括交叉相连没点的和
4、(3分,凡有规范性错误一次性扣
二、填空题
5、A、D或A、E
6、并联L1、L2
10、不能,能,并联,串联11 、S1,
三、选择题
12

一、填空题
1.③半导体
6. L2 L1 L2
1分,不严格按图接线不得
分)
L2 7、短路
S2和S3, 短路
C.13、B. 14、B 15、C.16、C.17、
2. 1 X 10-4A 2X 108
A 8 、S1、
S3
C. 18、
参考答案
7.AD 或AE 8 .串
S2、S3 9、并
3.4
4.电
灯泡亮度
5.负
电流
吸引
9.红东西
10. (1) &、S1
S3 S3 S
2
(3) L2 (4) &、S3
11. (0 〜3 A) 2.2A (0〜0. 6 A) 0.44 A
二、选择题
12. D 13. 14. 15. D 16. A 17. C 18. D 19. A 20. B 21. D
22. A 23. B 24 .D 25. C.
三、作图题
红前门
绿后门
瓶i-件烈K伤害都过于敏感。

在生活磨品面前,精神¥的坚强和无动于衷是我
四、实验探究:
28. 玻璃珠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红炽状态的玻璃珠是导体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也可以变成导体。

29. (1)量程选择过小(2)改用(0〜3 A)的量程(3)略30. (1)略(合理的都可以)(2)第一支路处不同规格的灯泡.(3)改变电源的电压(4)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
和31. (1) C (2).控制所有的用电器(3).只控制该支路的用电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