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组织的知识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组织知识管理程序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组织知识管理程序

1.0 目的为了组织确定的运行过程和达到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所需的知识,加强对组织知识的保管,规范组织知识管理工作,制定本管理程序。

2.0 范围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所包括范围。

3.0 职责3.1 管理课:公司内外部组织知识的收集、分析、整理、传递、保管和利用3.2 各部门:参与组织知识的收集及使用。

4.0 定义4.1本程序中所称的组织知识,包括:a)内部资源(如:知识产权、从经验获得的知识、从失败和成功项目中获得的教训、获得和分享非文件化知识和经验、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改进结果)等。

b)外部资源(如:标准、学术交流、会议以及从顾客和供方收集的知识、产业政策、行业发展动态等、产业政策信息)等。

c) 国家法律规定保护的其它组织知识。

5.0 工作内容5.1组织知识收集的主要途径、方法:主要是通过会议、因特网、报纸杂志刊物、调研考察、电话、传真、工作检查、意见箱、合理化建议、信件、交谈、咨询等方面搜集。

5.1.1搜集相关方组织知识重点:主要包括相关方的市场价格信息、营销手段、营销策略、主要客户、市场占有率、品牌满意度、服务满意度等;主要是从相关媒体信息、广告宣传资料、行业(部门)会议、行业(部门)报纸刊物、市场调研、客户走访、实地参观等方面了解搜集。

5.1.2搜集实用组织知识的重点:现代管理方法、与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产业政策、专业论文、经验交流材料、技术标准、质量管理标准等;实用知识搜集的主要方法、途径是订阅相关的报纸杂志、购买书籍、上网查询下载、外出开会或培训、聘请老师或专家授课、咨询行业协会或相关部门等。

5.2组织知识分析、整理、传递、利用及保存:5.2.1公司工作人员因公外出开会、培训的文件或学习材料必须统一交管理课收文或存档。

各部门、个人收到的与公司有关的文件、书信必须统一交管理课收文或存档。

5.2.2办公室必须对外来文件、书信、传真、电子邮件、材料、报纸刊物进行统一收集分类,并进行分析整理和传递利用。

ISO-组织的知识管理制度

ISO-组织的知识管理制度

ISO-组织的知识管理制度————————————————————————————————作者:————————————————————————————————日期:苏州祥利机电有限公司QPY26—A1 组织的知识管理制度2017.4.1发布2017.4.1 实施拟制蒋科批准组织的知识管理制度QPY26-A1更改码第1页共4页1. 目的为了对组织的知识实行统一、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内部知识的交流和共享的管理、外部知识管理、企业知识资产的管理。

3. 定义3.1 知识管理:组织对显性和隐性知识进行收集和整合、积累保存、有序传递、共享交流和提供应用的一系列规范的活动。

3.2 内部知识: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经过归纳整理、符合企业发展方向,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系列形成文件化的知识。

内部知识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企业管理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市场营销知识、成功经验总结、失败教训案例、培训心得体会等。

3.3 外部知识:是企业从公司外部(国内/国外、各行/各业)搜集,经过归纳整理,符合企业发展方向,有利于技术创新,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系列形成文件化的知识。

外部知识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外来技术资料、市场信息、学术交流、专业会议、从顾客或外部供方处收集来的知识等。

4. 职责4.1 总经理:知识资料的限制级别的审批;负责知识小组组长的任命。

4.2 总助办:负责组织知识资料的收集、整理的工作。

4.3 总助办:负责组织知识资料的发布工作。

4.4 公司各部门:负责配合知识组提供相应的资料。

5. 工作程序5.1 内部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a. 建立内部信息网以便于员工进行知识交流。

b. 利用各种知识数据库、专利数据库存放和积累信息,从而在企业内部营造有利于员工生成、交流和验证知识的环境,并要求员工主动进行知识积累与交流。

5.2 内部知识的积累和交流a. 内部知识可分为公司信息、专业技术知识、项目积累三大类。

ISO9001-2015知识管理清单

ISO9001-2015知识管理清单
工艺改进、品质异常处理
目前适用
转化为作业指导书实施
品质主管
生产主管
异常发生后及时变更
企业经营管理知识
职责权限分配技巧、绩效考核、目标设定方法、流程优化知识等
公司内部经营管理
目前适用
转化为目标分配表、绩效考核表等
总经理及各部门主管
每年更新,优化
5知识产权Biblioteka 专利证书专利知识等
产品专利图纸、证书
销售
适用
广告宣传、产品生产等
制定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
表单编号:DCC-EF045Rev A0
制定日期:2017-04-01
表单流向:制表人→ISO专员确认→总经理批准→文控部保存
序号
知识来源
知识载体
知识类别
主要知识点
应用场所
适用性评估
内部沟通或应用方式
管理责任人
更新情况查询
1
行业协会
杂志、报刊、教材等
模具、注塑工艺要求等
新材料的应用范围,主要工艺参数
新产品开发
适用
纳入外来文件及
内部培训计划
技术主管
目前无变更
2
供应商
材料介绍或资料
油漆、油墨、胶料的分类及用途说明
材料的型号及用途
总经理
不定期查询同行专利情况,优化专利管理措施
6
咨询公司或认证公司
审核报告、培训教材
认证标准
管理体系知识、6S知识、流程管理知识等
体系管理知识、6S知识、流程优化知识
公司内部经营管理
适用
形成文件化的信息、内部培训、内审等
公司全体人员
不定期了解学习企业管理知识,提升技能
注:本表由管理代表组织收集归类,每年至少评估一次其知识变化及应用情况。

ISO9001-2015知识管理程序

ISO9001-2015知识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JG-QP-033版本:第 1 版第 1 页共 5 页年 / 月 / 日知识管理程序1.目的:为确定所需的知识、加以保持并获取更多必要的组织知识,以应对公司不断变化的需求和发展趋势,确保持续运行各过程并获得合格的产品和服务。

2.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知识的交流和共享的管理、内外部知识管理与控制。

3.定义3.1知识:通过学习、实践或探索等活动所获得的积累的认识、判断和技能。

3.2知识管理:组织对显性和隐性知识进行收集和整合、积累保存、有序传递、共享交流和提供应用的一系列规范的活动。

4.职责4.1厂长:负责提供知识管理的资源。

4.2文控中心: 负责组织知识资料的收集、整理、发布、评审工作。

4.3各部门:负责收集、整理、评审、保持(保护)、更新本部门的知识台帐和资料及知识的传授、创新等,并配合文控中心执行知识管理及使用的相关规定。

5.工作程序5.1知识类别5.1.1内部知识:分为公司信息、专业技术知识、项目积累三大类;5.1.1.1公司信息:包括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程序文件、公司信息公告;5.1.1.2专业技术知识:分为研发/技术知识和工程应用知识两类,如研发(前期研发方法、流程、技术、新技术的研究)、生产过程控制技术与应用的经验教训积累;5.1.1.3项目积累:指各项目进程中的经验教训积累、从失败和成功项目吸取的经验和教训、获取和分享未成文的知识和经验、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改进结果;还包括企业标准、技术文件、比较信息资料、各类基础数据资料、培训教材等。

5.1.2外部知识:分为外来资料、市场信息两大类;5.1.2.1外来资料:包括外部供方、用户和竞争对手等利益相关者的动向报告,专家/顾客意见的采集,技术动态的跟踪,学术交流,专业会议,行业领先者的最佳实践调查等。

5.1.2.2市场信息:包括国家有关宏观信息、行业信息、市场动态、客户信息等。

5.1.3外部知识应与内部知识相融合,由公司局域网的共享平台中管理传递。

7.1.6 组织知识-IATF16949条款解读

7.1.6 组织知识-IATF16949条款解读

7 支持7.1资源7.1.5组织知识(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组织应确定必要的知识,以运行过程,并获得合格产品和服务。

这些知识应予以保持,并能在所需的范围内得到。

为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和发展趋势,组织应审视现有的知识,确定如何获取或接触更多必要的知识和知识更新。

注1:组织的知识是组织特有的知识,通常从其经验中获得,是以实现组织目标所使用和共享的信息。

注2:组织的知识可以基于:a)内部资源(例知识产权、从经验获得的知识、从失败和成功项目吸取的经验和教训、获取和分享未成文的知识和经验,以及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改进结果);b)外部资源(例如标准、学术交流、专业会议、从顾客或外部供方收集的知识)。

7 Support7.1 Resources7.1.6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ISO 9001:2015requirements)The organization shall determine the knowledge necessary for the operation of its processes and to achieve conformity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This knowledge shall be maintained and be made available to the extent necessary.When addressing changing needs and trends, theorganization shall consider its current knowledge anddetermine how to acquire or access any necessaryadditional knowledge and required updates.Note 1: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is knowledge specific to the organization; it is gained by experience. It isinformation that is used and shared to achieve theorganization’s objectives.Note 2: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an be based on:a)internal sources (e.g. intellectual property;knowledge gained from experience; lessonslearned from failures and successful projects;capturing and sharing undocumented knowledgeand experience; the results of improvements inprocesses, products and services);External sources (e.g. standards; academia; conferences; gathering knowledge from customers or external providers).7.1.6组织知识这个子条款的目的是保持组织确定的用于其过程运行和达到产品和服务的符合的知识,以及鼓励基于改变和趋势必要知识的获取。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
在整合过程中可能面临文化差异、管理理念冲突等挑战,需要采取 有效的沟通、培训和协调措施,确保整合的顺利进行。
案例分析
介绍一些成功实施多管理体系整合的案例,总结经验教训,为企业的 整合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4/1/29
26
06
企业实施ISO9001质量 管理体系的经验分享 与案例分析
2024/1/29
2024/1/29
10
产品实现
2024/1/29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组织应建立和实施设计和开发过程,以确保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 规定的要求。
采购
组织应确保采购的产品和服务符合规定的要求,包括供应商的选择 、评价和重新评价等方面的要求。
生产和服务提供
组织应建立和实施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符合预期的要求。
和能力。
试运行
在正式实施前,可选择部分产品 或过程进行试运行,检验质量管 理体系文件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正式实施
在试运行的基础上,全面实施质 量管理体系文件,确保各项质量
活动按照文件要求执行。
2024/1/29
15
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2024/1/29
监督检查
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 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
纠正措施
针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制 定并实施纠正措施,消除不 合格原因,防止问题再次发 生。
预防措施
通过识别潜在的不合格因素 和风险点,制定并实施预防 措施,降低质量事故发生的 概率和影响程度。
持续改进计划
制定持续改进计划,明确改 进目标、措施和时间表等要 求,推动质量管理体系的持 续改进和提高。

ISO质量体系认证基本知识

ISO质量体系认证基本知识

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基本知识什么是ISO(一)ISO是“国际原则化组织”旳英语简称。

其全称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

ISO是世界上最大旳国际原则化组织。

它成立于1947年2月23日,它旳前身是1928年成立旳“国际原则化协会国际联合会”(简称ISA)。

她与IEC 都比较大。

IEC即“国际电工委员会”,19在英国伦敦成立,是世界上最早旳国际原则化组织。

IEC重要负责电工、电子领域旳原则化活动。

而ISO 负责除电工、电子领域之外旳所有其她领域旳原则化活动。

什么是ISO(二)ISO 旳宗旨是“在世界上增进原则化及其有关活动旳发展,以便于商品和服务旳国际互换,在智力、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开展合伙。

”ISO 既有117个成员,涉及117个国家和地区。

ISO旳最高权力机构是每年一次旳“全体大会”,其平常办事机构是中央秘书处,设在瑞士旳日内瓦。

ISO9000族质量原则(一)ISO9000族原则(简称ISO9000),是指由国际原则化组织(ISO)中旳TC176(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发布旳所有国际原则,也是国内推荐采用旳国标。

该原则是合用于世界上多种行业对多种质量活动进行控制旳国际通用准则,其“9000”是一种族原则旳概念,它涉及三套模式原则,即“9001”、“9002”、“9003”分别针对不同行业,覆盖面也不同样。

ISO9000族质量原则(二)ISO9000族原则是现代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旳结晶,它提供了建立质量体系旳基本规定,也是公司进行质量管理旳基本规定。

按ISO9000族原则建立旳质量体系能发挥公司质量管理旳实际功能,同步也为顾客和第三方承认打好基本,提供承认。

ISO9000族质量原则(三)该原则族可协助组织建立、实行并有效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是质量管理体系通用旳规定或指南。

它不受具体旳行业或经济部门旳限制,可广泛合用于多种类型和规模旳组织,在国内和国际贸易中增进互相理解和信任。

ISO22163知识管理程序

ISO22163知识管理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 目的本程序规定了在运行过程中通过对知识的有效识别、收集、整理、提出和共享,使得最佳实践、经验等在本公司范围内得到文件化、传递、分享和应用,以改进公司的过程效率和提高产品质量。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知识管理。

3. 发布范围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公司各部门4. 职责4.1 人力资源科负责知识管理流程的定义和改进,以及知识管理平台的建立与维护。

4.2 人力资源科通过员工激励和绩效管理为知识管理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机制。

4.3 各部门需定期选择、整理、文件化并上传所获得的最佳案例和经验知识,同时主动学习和应用相关的经验和案例以不断改进过程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

5. 程序内容5.1 知识的识别和收集5.1.1 各部门应有意义、有目的的定期识别和整理有价值的最佳实践/知识,以便该知识有机会在公司范围内得到借鉴和推广。

5.1.2 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a) 设计标准、设计规则;b) 项目完成后的经验总结、成果鉴定报告、评审报告等;c) 方法或制造工艺标准;d)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e) 重大不符合项关闭后(运营流程等)的标准化;f) 市场回馈的经验,失效分析等;g) 其他方面的成功改进案例或经验等。

H)岗位作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

5.1.3 各部门领导负责识别所收集的信息是否为有用的知识或经验。

若为有用的知识或经验,应要求员工将其总结、文件化并上传至公司的知识管理系统平台,同时将其在部门内部进行扩散、分享和应用,并填写“知识管理一览表”。

5.2 知识的整理与汇总5.2.1 人力资源科组织公司的各部门进行岗位和职位,根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岗位特性要求,进行职位分析,建立岗位的知识和技能清单,并完善知识和技能的可操作办法,作为建立并维护公司知识管理系统平台的基础,定期完成公司知识管理数据库的更新与存盘保管。

5.2.2 各部门除将识别的最佳案例/经验在本部门内部扩散、分享和应用外,还应按要求将其上传至公司知识管理平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SO-组织的知识管理制度
———————————————————————————————— 作者:
———————————————————————————————— 日期:
苏州祥利机电有限公司
QPY26—A1
组织的知识管理制度
2017.4.1发布2017.4.1实A1
e.所有外来资料均需表明出处。
5.3
5.4知识的收集、提供、发布
a.知识的积累与保存分部门、分责任人按公司信息系统规范的格式进行保存。文字版本资料需按规定保存到相应的部门。
b.所有电子资料应注明保存人、保存日期、有效期等信息。
c.保密文档不得擅自发布。
d.组织可以公布的内外部知识,通过例会、培训、橱窗、板报、内部网络等方式进行发布和分享。
c.专业技术知识分为研发、技术知识与工程应用知识两类。
1)研发、技术知识由工程部技术助理负责收集、整理,人事部负责发布,每个技术人员都有责任主动完善该信息库。
2)工程应用知识由技术部负责收集、整理,人事部负责发布,每个项目参与工程师都有责任主动完善该信息库。
a.
b.
c.
d.项目积累由技术部负责收集、整理,人事部负责发布,每个项目参与人员都有责任主动完善该信息库。
1
2
3
4
5
5.1
5.2
5.3外部知识的积累与交流
a.外部知识可分为外来资料、市场信息两大类。
1)外来资料包括供应商、用户和竞争对手等利益相关者的动向报告,专家、顾客意见的采集,技术动态的跟踪,行业领先者的最佳实践调查等。
2)市场信息包括国家有关宏观信息、行业信息、市场动态、客户信息等。
b.外来资料应与内部资料相融合,由公司内部信息系统负责管理传递。
2)专业技术包括研发(前期研发方法、流程、技术、新技术的研究)、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工艺、APQP等)与工程应用的经验教训积累。
组织的知识管理制度QPY26-A1
更改码
第2页 共4页
3)项目积累指各项目进程中的经验教训积累,包括不符合项目的关闭、顾客反馈、投诉处理等。
b.公司信息由知识组组长负责收集、整理,人事部负责发布。
1.
2.
3.
4.
5.
6.相关文件

1.
2.
3.
4.
5.
6.
7.相关记录
知识资产清单QPY26-01
苏州祥利机电有限公司
知识资产清单QPY26-01
序号知识名称知识类别收集部门版本号是否已评审是否应用存档部门备注
5.5知识的整理、更改
a.相关知识管理责任部门应及时对知识进行更新和修改,任何人均可提出知识文件更改的建议,由原保存人或管理者进行修改。
b.相关知识管理责任部门应定期对知识(包括电子文档与文件)进行整理。
组织的知识管理制度QPY26-A1
更改码
第3页共4页
c.一定期限后对文档要进行归档处理,保证公开资料的时间有效性。
5.2内部知识的积累和交流
a.内部知识可分为公司信息、专业技术知识、项目积累三大类。
1)公司信息包括管理制度、程序文件与公司信息公告,管理制度规定了企业各项功能的运作和发展原则及要求;程序文件用于描述各部门为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开展各项工作的程序;公司信息公告是公司事件的宣传窗口,也是员工交流的园地。
4.2总助办:负责组织知识资料的收集、整理的工作。
4.3总助办:负责组织知识资料的发布工作。
4.4公司各部门:负责配合知识组提供相应的资料。
5.工作程序
1
2
3
4
5
5.1内部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a.建立内部信息网以便于员工进行知识交流。
b.利用各种知识数据库、专利数据库存放和积累信息,从而在企业内部营造有利于员工生成、交流和验证知识的环境,并要求员工主动进行知识积累与交流。
更改码
第1页 共4页
1.目的
为了对组织的知识实行统一、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部知识的交流和共享的管理、外部知识管理、企业知识资产的管理。
3.定义
1
2
3
3.1知识管理:组织对显性和隐性知识进行收集和整合、积累保存、有序传递、共享交流和提供应用的一系列规范的活动。
3.2内部知识: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经过归纳整理、符合企业发展方向,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系列形成文件化的知识。内部知识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企业管理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市场营销知识、成功经验总结、失败教训案例、培训心得体会等。
3.3外部知识:是企业从公司外部(国内/国外、各行/各业)搜集,经过归纳整理,符合企业发展方向,有利于技术创新,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系列形成文件化的知识。外部知识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外来技术资料、市场信息、学术交流、专业会议、从顾客或外部供方处收集来的知识等。
4.职责
1
2
3
4
4.1总经理:知识资料的限制级别的审批;负责知识小组组长的任命。
c.外来资料由工程部技术助理部负责收集、整理,人事部负责发布。但两部门应要求知识相关责任部门提供协助。相关部门有责任主动完善该信息库。
d.外来引用资料为公司直接引用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及其它有关法规性文件。引用资料需经管理部审核、总裁批准后方可公开与使用。其引用资料文字版应加盖“受控”章,列入受控范围。
d.重要文件应进行版本管理,更新后的旧版本应存档备案。
5.6知识的公开、限制与保密
a.相关知识管理责任部门应随时对知识(包括电子文档与文件)进行查看,并有权随时删除禁止发布或不宜发布的信息,禁止发布与不易发布的标准由相关知识管理责任部门制定。
b.任何人均可提出知识公开、限制与保密的建议。
c.知识的限制级别应由公司组织专门会议讨论不同类型知识的不同授权级 别,并规定相应的使用人权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