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期末测评方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学生科学上期期末考核方案

三年级学生科学上期期末考核方案

三年级学生科学上期期末考核方案
一、考核目的:
1、为适应新课程教学要求,完善对科学的学科质量管理,帮助学生成长。

2、本学期,重点教学在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教学。

所以此次检测,侧重本学期在科学课上所学过的知识的掌握情况。

其次教材还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训练,所以此次检测,还要求学生进行手工制作展示,所选内容就是教材中的动手实验和动手制作等。

二、考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1)(2)(3)(4)班的科学教学。

每周课时数为三节,每班一周三节科学课。

根据教研中心历年来的科学考试总大纲要求,我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要求拟定此考核方案。

三、考核内容:
本学期科学考核内容,重点考核本册科学课本中所学知识。

考核内容以实验制作为主。

四、考核对象:
三年级全体学生。

五、考核形式:
动手实验操作,独立完成所学实验,掌握实验内容
六、考核流程(时间、地点安排):
1、准备阶段(第十五周)。

任意选取本册书中的实验,提前一周确定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独立完成。

2、测试阶段(第十六周的科学课)。

按学号轮流测试,每人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评分汇总阶段(第十七周完成)。

教师在每人阐述完实验步骤后后当场打分,记录成绩。

填写成绩表并附考核分析。

七、评分标准
A优秀:能独立完成一个操作实验,
B良好:
C合格:基本能独立完成,态度端正。

D待及格
备注:此次评分占期末总成绩的70%,另30%成绩为平时成绩。

二上科学期末考察方案(含试卷)

二上科学期末考察方案(含试卷)
2、CB ABB
3、错对错错错
四、
春暖花开
秋高气爽春
冰天雪地
春色满园夏
大雪纷飞
秋风习习秋
骄阳似火
烈日炎炎冬
五、示例:
卷尺:用来测量物体长度或距离。
锤子:用来砸钉子、器物等
钳子:用于夹持、固定、扭转、弯曲、剪断金属丝线等。
A.小区的花园中
B.密集的楼群中间
C.操场上
3、以下哪种天气适合爬山?
A、 B、 C、
4、属于植物给我们提供的资源的是()
A、鸡蛋
B、豆浆
C、牛奶
5、大多数植物正常生长需要()
A、大量的水
B、适量的水
C、不浇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三、判断题。
1、地球上的资源十分丰富,因此我们浪费一些也没关系。()
2、植物的生存和生长需要阳光和水。()
5、蝙蝠和猫头鹰喜欢()活动;蝴蝶和小猪喜欢()活动。
6、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表面发亮部分的形状叫()。
7、太阳给我们地球带来()和()。
8、苹果表面的颜色不均匀,说明植物的生长与()有关。
二、选择题。
1、太阳给我们地球()
A、只能带来光B只能带来热C、带来光和热D、既不能带来光也不能带来热
2、在()不适宜长时间观察月相。
考试时间和形式:
1、考核时间:1课时 (40分钟 )
2、考核形式: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问题
3、要求:①书上知识掌握好;②回答问题准确;
考查内容:青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常见的材料》《太阳和月亮》《植物元环境》《生活中的动植物资源》和《常用工具》等单元的内容。
考核标准:
①平时成绩:主要是指平时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参与度,占30%

2024年小学科学评价方案资料范文

2024年小学科学评价方案资料范文

2024年小学科学评价方案资料范文:科学是一门关于自然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它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种方法。

小学科学教育在学生认识自然世界、培养科学素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评价小学生的科学学习情况,我们制定了以下评价方案。

一、知识掌握小学科学知识是学生认识自然界的基础,以此指导他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

在评价知识掌握的过程中,我们将主要考察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概念。

通过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我们可以评价其科学素养的基础水平。

二、实验能力科学实验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评价实验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将重点考察学生在科学实验中的观察、提问、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和总结实验结果等能力。

通过实验能力的评价,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对科学实验的掌握程度以及其科学思维的发展情况。

三、问题解决科学是一门探究自然规律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需要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在评价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将主要考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和科学问题时的思维方式和解决方法,包括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等能力。

通过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表现和能力发展情况。

四、创新思维科学是一门探究未知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评价创新思维的过程中,我们将主要考察学生在解决新问题和提出新问题时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包括观察问题、提出假设、开展实验、总结规律等能力。

通过创新思维的评价,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情况。

五、实践能力科学实践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评价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将主要考察学生在科学实践中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科学思维等方面的表现。

通过实践能力的评价,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能力发展情况。

六、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是评价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环节,通过对知识掌握、实验能力、问题解决、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我们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科学学习情况和科学素养水平。

2024年小学科学评价方案资料

2024年小学科学评价方案资料

2024年小学科学评价方案资料
如下:
科学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通过科学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维能力。

为了更好地评价小学生的科学学习情况,制定了以下科学评价方案:
一、思维能力评价
1. 观察能力:学生能否准确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形成假设。

2. 推理能力:学生能否运用逻辑思维,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3. 解决问题能力:学生能否通过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验能力评价
1. 设计实验:学生是否能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2. 实验操作:学生是否能够独立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技能。

3. 数据分析:学生是否能正确记录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

三、知识与技能评价
1. 学科知识:学生是否掌握科学知识,了解科学理论和实践。

2. 实践技能:学生是否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四、情感态度评价
1. 科学态度:学生是否对科学充满好奇,乐意探索未知领域。

2. 团队合作: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实验和探究活动。

五、综合评价
通过综合评价学生在思维能力、实验能力、知识与技能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全面了解学生的科学学习情况,为教学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以上就是2024年小学科学评价方案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科学期末考试方案

小学科学期末考试方案

小学科学期末考试方案背景小学生的科学学科涵盖了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物质科学三个方面,是小学生发展综合素质最重要的一门学科。

因此,科学期末考试应该被充分重视。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备考和考试,本文将介绍小学科学期末考试方案。

考试目标小学科学期末考试的主要目标是:1.检查学生对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物质科学的基本理解和知识掌握情况。

2.评估学生对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科学思维能力的掌握程度。

3.促进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应涵盖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生命科学1.生物分类和特征;2.基本的人体生理知识,如呼吸、循环、消化等;3.植物、动物的基本结构特征和功能。

地球科学1.地球的基本结构、动态和环境问题;2.大气的组成和运动规律;3.水循环、陆地的形成和变迁。

物质科学1.物质的分类、性质和变化规律;2.热、光、声等基本的物理现象;3.单向导电和熔解等基本的化学现象。

考试形式小学科学期末考试的考试形式应该尽量考察学生的实际科学能力,而非只是死记硬背的知识。

常用的考试形式包括:1.选择题: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例如,选择正确的物质分类、物理现象的描述等。

2.填空题:考察学生掌握科学术语和基本概念的程度。

例如填写物质变化过程中液态与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

3.简答题: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和解释能力。

例如,解释生物分类的标准和原则,解释植物冬季落叶的原因。

4.判断题:考察学生对未知概念的认知能力和推理能力。

例如,判断哪种物质属于非金属。

5.实验题:考察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实验技能。

例如,设计实验来测试一种物质热传导能力的大小。

以上考试形式可以适当结合起来使用,以考察学生的全面掌握程度。

考试时间小学科学期末考试的考试时间应该适当。

统计数据显示,小学生的最佳考试时间为60-90分钟。

因此,小学科学期末考试应该在60-90分钟内完成,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可能会影响学生的持久性和耐力。

小学科学测评工作实施方案

小学科学测评工作实施方案

小学科学测评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小学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而科学测评是对学生科学学习情况进行客观评价的重要手段。

因此,制定小学科学测评工作实施方案,对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1. 确定科学测评的目标和要求,明确测评的方向和重点,为科学教育提供有效的评价依据。

2. 完善科学测评的评价体系,包括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全面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提高科学测评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确保测评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4. 促进科学测评和教学实践的有效结合,推动科学测评成果的运用和反馈,促进教学改革和发展。

三、实施步骤1. 制定科学测评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明确科学测评的目标和要求,确立科学测评的方向和重点。

2. 完善科学测评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全面、多元的评价体系,包括知识、能力和素养的评价指标。

3. 开展科学测评的工作,包括组织科学测评的实施、收集和整理测评数据、分析和解读测评结果等环节。

4. 推动科学测评成果的运用和反馈,促进科学测评和教学实践的有效结合,促进科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四、保障措施1. 加强科学测评的组织领导,明确科学测评的责任部门和具体负责人,确保科学测评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完善科学测评的管理机制,建立科学测评的工作制度和规范,保障科学测评工作的规范和有序进行。

3. 加强科学测评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科学测评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保障科学测评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4. 加强科学测评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科学测评的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促进科学测评工作的持续发展。

五、总结小学科学测评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按照制定的方案,积极推动科学测评工作的实施,促进科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积极贡献。

一年级科学学业测评评价方案

一年级科学学业测评评价方案

一年级科学学业测评评价方案XXX科学学业测评评价方案(一年级)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研究,使学生掌握关键的基础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科学兴趣和思维惯;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应用于力所能及的科学探究活动;了解科学和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理解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是科学精神的核心。

一、指导思想:《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评价要依据《标准》,要涵盖科学素养各方面的内容,既要考查学生对科学概念与事实的理解,又要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能力、科学行为与惯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

”为此,科学考试评价除了采用书面评价的形式了解学生对科学概念、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外,还应尝试结合平时教学,有重点地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探究和创新制作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评价目标:1、促进发展。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和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引领他们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能力的发挥,并使之具有自信心和保持持续发展的能力。

2、容身过程。

评价不能仅在研究过程竣事后再举行,而应贯穿于学生研究科学的全过程。

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研究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研究的过程。

3、注重多元。

《课程标准》提出,评价应是多元的。

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和评价内容的多元。

三、评价原则1、激励性原则:让学生体验进步与胜利,从而发生进步的动力,要使学生喜欢科学喜欢评价2、发展性原则: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

要承认学生有两种或多种差异,允许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误。

3、参与性原则:学生是研究的主体和评价的主体,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对自己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价与反思。

4、过程性评价为主的原则:对学生平时参与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研究兴趣、态度、情感、合作与交流能力进行评价。

一年级下册科学期末综合考核评价方案

一年级下册科学期末综合考核评价方案

一年级下册科学期末综合考核评价方案考核目的本评价方案旨在对一年级下册科学学科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以了解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考核内容科学期末综合考核将覆盖以下内容:1.知识记忆:对于本学期内学习的科学知识点进行提问,包括科学概念、实验原理等。

2.实验操作:对所学实验的操作过程进行检测,包括正确操作步骤和实验方法的理解与运用。

3.问题解答:通过提出与科学知识相关的问题,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图表分析:对于给定的科学图表、实验数据等,要求学生进行分析、推断和解释。

5.实际应用:通过情境模拟或日常生活实例,考察学生将所学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核方式科学期末综合考核采取以下方式进行:1.笔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形式,以评价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2.实验操作:对部分实验进行现场操作考核,确保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巧和安全常识。

3.个别面谈:通过面谈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其学习情况、兴趣爱好以及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

考核评价标准考核评价根据以下标准进行:1.知识掌握:学生对所学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准确性。

2.实验操作技能:学生对实验操作步骤和方法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3.问题解决能力:学生对科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4.思维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情况。

5.应用能力:学生将所学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核结果处理考核结果将根据学生的表现综合评价,分为以下等级:1.优秀:在各项考核指标中表现出色,全面掌握科学知识,能独立解决问题。

2.良好:在大部分考核指标中达到标准要求,对科学知识有较好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进步:在部分考核指标中达到标准要求,但仍需在某些方面加强。

4.不及格:未达到考核标准要求的学生,需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

考核反馈与改进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效果,对考核结果进行反馈和改进措施如下:1.反馈:根据考核结果,对学生进行个别详细评价,指出其优势和不足之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第一学期科学期末测评方案
一、测评时间
2019.1.7--2019.1.11 科学课堂时间
二、测评目的
1、通过科学实验操作测评,检测学生的操作能力以及对相关科学仪器的使用熟练度。

2、通过科学实验操作测评,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用科学的语言准确描述科学实验现象,并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三、测评内容
1、科学实验操作
三四年级:
五六年级:
2、DK 科普阅读
一二年级按平时课堂阅读情况进行评级,三至六年级对各班学 生阅读
笔记进行检查,并评级。

四、测评方式与标准 1、科学实验操作测评方式
学生按小组抽取实验考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完成科学实验并 填写实验报告单。

卡田ffl
2、 科学实验操作测评标准
(1)能按照步骤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记录详细准确,能以科学的语言表述实验结论的小组等级为A。

(2)能按照步骤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记录较为准确,实验结论意思表述正确的小组等级为B。

(3)实验操作步骤有误,实验现象记录不准确,得出错误实验结论的小组等级为G
3、DK科普阅读测评标准
(1)一二年级
阅读课上能够认真阅读并理解相关知识点,积极回答问题一一A 阅读课上能够认真阅读,认真讨论,能找到问题所在段落一一B 阅读课上不认真阅读,不积极讨论,不积极寻找答案一一C
(2)三-六年级
阅读课笔记内容完整,重点突出,书写工整一一A
阅读课笔记内容较完整,书写工整---- B
阅读课笔记内容短缺,书写潦草一一C
五、科学实验测评题卡
(一)彩虹管
实验器材:小烧杯、中烧杯、集气瓶、锥形瓶、食盐、胶头滴管、勺子、色素3种。

实验步骤:1.利用小烧杯称量20ml不同颜色的色素水分别加入小烧杯、中烧杯、锥形瓶中。

2.往小烧杯、中烧杯中分别加入较多、较少食盐,并充分搅拌溶解。

注意:锥形瓶不加盐。

3.按照含盐分从多到少的顺序,用胶头滴管分别吸取盐水轻缓注入到试管中。

实验现象:试管中有什么现象?食盐含量不同的水分别在那一层?
实验结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与溶液的什么性质有关?
(二)杠杆的科学
实验器材:杠杆尺,钩码。

实验步骤:1.组装好杠杆尺,准备好一盒钩码。

2.左边钩码表示重物,右边钩码表示用力大小。

3.在杠杆尺左右挂上钩码,调整用力点或钩码数使得杠杆平衡。

4.记录钩码数与阻力臂、动力臂的情况。

实验现象:记录勾码数与力臂长短实验结论:有哪三种杠杆,它们的力臂情况是怎样的?你发现表格中的公式了吗?
(三)火山爆发
实验器材:小苏打粉,白醋,红色色素水,洗洁精,小烧杯一个,水槽。

实验步骤:1.先把小苏打粉倒进烧杯中,铺满瓶底即可。

2.把色素水和洗洁精倒进烧杯里,溶液一共25ml左右。

3.拿起烧杯搅拌均匀,直到小苏打粉完全溶解。

4.最后,把10ml白醋倒进烧杯里,注意,倒的速度要快。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加入白醋后出现了什么现象?
实验结论:小苏打粉和白醋分别是什么性质的物质?它们反应会产生什么?为什么会起泡泡?
(四)镜中花水中月
实验器材:水槽1个、玻璃片1个、白板笔1支、清水。

实验步骤:1.往水槽中倒入一半清水。

2.在玻璃镜面画上相应图案,然后静置1分钟让油墨充分凝固。

3.将玻璃镜图案面朝上慢慢放入水中,用手轻轻晃动,观察。

实验现象:玻璃镜放入水中后,镜片上的图案发生了什么?
实验结论:白板笔的油墨凝固后,图案在光滑的玻璃片上形成了什么?为什么图案会漂浮在水中?
(五)九龙公道杯
实验器材:塑料杯1个、吸管1根、钻孔器1个、热熔胶。

实验步骤:1.用钻孔器在杯底钻个小孔,孔径与吸管外径相近。

2.将吸管插入小孔,把吸管顶部弯折下来。

3.在吸管与水杯接合处用热熔胶固定并密封。

4•将水杯叠放在另一个空瓶上,吸管伸入瓶口,
并往水杯倒入色素水。

实验现象:水位在什么地方水不会流下去?在什么地方会开始往下
流?什么时候水停止下流?
实验结论: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受哪两种压强的影响产生的现象?
(六)气球火箭
实验器材:绳子,吸管,气球,胶点,打气筒。

实验步骤:1.绳子穿过吸管。

2.两名同学分别抓住绳子两端。

(注意把绳子拉直)
3.气球吹气并用手指捏紧出气口。

4.在气球表面贴好胶点,将气球粘在吸管上。

5.粘牢后,松开出气口,观察气球的运动状况。

(注意气球的朝向)实验现象:松开出气口后气球的飞行方向、声音、飞行状态是怎样的?实验结论:请分析气球火箭的受力状况。

说说用到了什么科学原理,并写出具体内容。

(哪两个力?它们方向如何?大小如何?等等)
(七)水中浮不起来的乒乓球
实验器材:半截塑料瓶,乒乓球,烧杯,水槽。

实验步骤:1.第一组实验:将乒乓球放入空烧杯中,然后往里倒入清水,观察。

2.第二组实验:瓶口朝下竖直放在水槽中,然后将乒乓球放入瓶内,并往塑料瓶内倒入清水,观察。

3.第三组实验:瓶口朝下并将塑料瓶提至半空中,将乒乓球放入瓶内,再往瓶内倒入清水,观察。

4.第四组实验:将第三组实验中的塑料瓶口竖直放入入水槽底,观察乒乓球的沉浮情况。

实验现象:记录每组实验中乒乓球的浮沉情况。

实验结论:乒乓球的浮沉情况与什么有关系?浮力产生有什么条件?
(八)吸管螺旋桨
实验器材:大吸管,小吸管,直尺,计时器。

实验步骤:1•将大吸管弯折处展开按照下图弯折成直角。

2•将1号吸管(带黄色标志)的短头和2号吸管的尖头(长的那一头)套在一
起,使得力臂长度为5cm 10cm 15cm (注意方向)
3•将小吸管套在1号管下面,注意将平头插入。

4.从小吸管的尖头缓缓吹气。

(注意保持力臂与地面平行)。

实验现象:吹气后有什么现象?出气方向与吸管旋转方向分别是什
么?有什么关系?
保持缓缓吹气,使用不同力臂的螺旋桨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记录表格(3s的圈数)
力臂长度15cm 10cm 5cm
圈数(3s)
注意:多吹几次取平均数。

实验结论:吹气时用力相同时,力臂的变化对圈数的影响?力臂相同
时,吹气时用力不同对圈数的影响?
(九)繁花曲线
实验器材:白纸1张、双面胶1卷、塑料瓶盖1个、多色圆珠笔1支实验步骤:1.在塑料瓶盖的不同位置戳几个小孔。

2.往双面胶内壁贴一层双面胶。

3•将笔尖插入瓶盖的小孔,然后让瓶盖紧贴双面胶内壁旋转。

4.改变笔尖所在的小孔,观察画出来的图形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把笔尖插入塑料瓶盖的小孔后,让瓶盖紧贴双面胶内壁转动后会画出什么图形?
实验结论:改变笔尖所在的小孔的位置,其实是在改变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