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云平台专题报告

典型云平台专题报告
典型云平台专题报告

典型云计算平台软件和主要功能

1 云计算平台的体系结构

云计算的体系结构的特点包括:设备众多、规模较大、利用了虚拟机技术,提供任意地点,各种设备的接入,并可以定制服务质量等等。

1.1 面向市场应用

论文[1] 提出了一种面向市场应用的云计算体系结构,如图 1.1:

图1.1 面向市场的云计算体系结构

其中:

1)用户/代理:用户/代理负责在任意地点提交服务请求。

2)SLA 资源分配器:SLA 资源分配器充当云后端和用户之间的接口,包括以

下几个子模块:

服务请求检测和接纳控制模块:当服务请求首次提交时,服务请求检测和接纳控制模块检测该请求的QoS 需求,决定是否接纳该请求。该机制确保不会出现资源过载但是可能会因此导致部分请求因为资源问题被拒绝。该模块需要协同VM 监视模块的资源可用信息和服务请求监视器模块的负载处理信息。

计价模块:负责服务请求的计价方式选择。

会计模块:负责根据计价方式和实际用量计算用户应付的费用,同时会保存

用户的资源请求信息。

VM 监视器模块:负责监测VM 的可用情况和资源信息。

分发器模块:负责接纳服务请求并将其分配到VM、。

服务请求监视器模块:负责监视跟踪已接纳服务的执行情况。

虚拟机(VMs):在一个单独的物理机器上可以动态的建立或删除多个虚拟机来满足服务请求,从而为实现在一台物理机上的多个服务提供最大弹性的资源分配。此外,由于虚拟机彼此独立,在一台物理机器上可以通过虚拟机实现多个操作系统环境。

3)物理设备:由大量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以及连接他们的路由交换设备组。

1.2 面向系统

图1.2[2] 给出了一个面向系统的云计算体系结构示意图,如下:

图 1.2 面向系统的体系结构示意

该图主要从云计算体系的功能模块来划分,其中最下面两层属于硬件管理部分,主要是设备提供商和数据中心管理负责的内容;中间三层属于系统管理部分,主要是服务提供商负责的主要内容,它将面向用户的服务和面向资源的需求联系起来并妥善管理;最上面一层是用户服务部分,而最右边的测试监控模块则贯穿整个系统,需要设备提供商,服务提供商和用户共同协作来完成其整个功能。

2 典型云计算平台介绍

由于云计算技术范围很广,目前各大IT企业提供的云计算服务主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实现的。下面以Google、IBM、Amazon、Azure、https://www.360docs.net/doc/064891130.html,为例说明。

2.1 Google App Engine

2.1.1介绍

Google的硬件条件优势,大型的数据中心、搜索引擎的支柱应用,促进Google云计算迅速发展。Google的云计算主要由MapReduce、Google文件系统(GFS)、BigTable组成,是Google内部云计算基础平台的3个主要部分。Google 还构建其他云计算组件。Sawzall是一种建立在MapReduce基础上的领域语言,专门用于大规模的信息处理。Chubby是一个高可用、分布式数据锁服务,当有机器失效时,Chubby使用Paxos算法来保证备份。

Google App Engine是Google提供的一种免费“云计算”平台,可以让开发者在Google 的基础架构上运行自己的网络应用程序,而不需要维护服务器。应用程序在安全环境中运行,该安全环境仅提供对基础操作系统的有限访问权限。沙盒将应用程序隔离在它自己的安全可靠环境中,该环境与网络服务器的硬件、操作系统和物理位置无关。

一个免费的应用引擎账户可以使用多达500M的存储和每个月支持500万页面浏览量的CPU强度和带宽。

2.1.2 架构

图2.1 Google App Engine架构

以上图分为如下几部分:

1)前端:包括Front End 和Static Files,负责将请求转发给应用服务器并进行

负载均衡和静态文件的传输;

2)应用服务器(App Server):能同时运行多个应用的runtime(python/java);

3)服务群(Service Group):提供了一些服务,主要有:Datastore、Memcache、

Images、User、URLFetch、Email;

4)应用管理节点(App Master):主要负责应用的启停和计费。

2.1.3 功能

1)网址抓取(URLFetch)

应用程序可以使用该服务访问互联网上的资源,例如网络服务或其他数据。网址抓取服务使用检索许多其他Google产品的网页的高速Google基础架构来检索网络资源。

2)邮件

应用程序可以使用该服务发送电子邮件,邮件服务使用Google 基础架构发送电子邮件。

3)Memcache

为应用程序提供了高性能的内存键值缓存,可通过应用程序的多个实例访问该缓存。Memcache 对于那些不需要数据存储区的持久性存储和事务功能的数据(例如临时数据或从数据存储区复制到缓存以进行高速访问的数据)很有用。4)图像操作

图像服务使应用程序可以对图像进行操作,如可以对JPEG 和PNG 格式的图像进行缩放、裁剪、旋转和翻转。

5)计划任务

允许将任务计划按指定间隔运行。

6)持久存储空间,支持查询、分类和事务。

7)自动扩展和负载平衡。

8)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可以绑定Google账户,从而交给Google来验证身份。

9)一种功能完整的本地开发环境,可以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模拟Google App

Engine。

2.2 IBM“蓝云”计算平台

2.2.1 介绍

由IBM云计算中心开发的企业级云计算解决方案,通过虚拟化技术和自动化技术,“通过分布式的全球化资源让企业的数据中心能像互联网一样运行”,从而构建企业自己拥有的云计算中心,实现企业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分配、统一部署、统一监控和统一备份,并提供与公有云之间的无缝连接及

测试环境的部署。

其优势是整合了IBM的技术资源,依托依托IBM在服务器领域的传统优势。从硬件到软件,到测试,到维护最后到管理的方案。IBM是目前唯一一个可以提供从硬件、软件到服务的全部自主生产产品的厂商。

但是相对Google采用低端服务器战略,IBM采用的是高端服务器战略。2.2.2 架构

图 2.2 IBM “蓝云”的架构

上图可以看到,蓝云计算平台由一个数据中心::IBM Tivoli 部署管理软件(Tivoli Provisioning Manager)、IBM Tivoli监控软件(IBM Tivoli Monitoring)、IBM WebSphere 应用服务器、IBM DB2 数据库以及一些虚拟化的组件共同组成。“蓝云”的硬件平台环境与一般的x86服务器集群类似,使用刀片的方式增加了计算密度。

图中的架构主要描述了云计算的后台架构,并没有涉及到前台的用户界面。具体功能如下:

1)部署管理软件使Microsoft Windows 和Linux 操作系统的映象、部署、安

装和配置过程实现自动化,并且使用户请求的任何软件集的安装/配置实现自动化。

2)部署管理软件使用Websphere Application Server 呈现供应状态和数据中心

内资源的可用性、调度资源的供应及取消供应,并且预定资源已备日后使用。

3)供应资源之后,将根据操作系统和平台,使用Xen 管理程序来创建虚拟机

器,或者使用Network Installation Manager、Remote DeploymentManager 或Cluster Systems Manager 来创建物理机器。

4)监控软件监控Tivoli Provisioning Manager 所提供的服务器运行的状况

(CPU、磁盘和内存)。

5)DB2 是Tivoli 部署管理用来存储资源数据的数据库服务器。

2.2.3 主要特点

“蓝云”软件平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虚拟机以及对于大规模数据处理软件Apache Hadoop的使用上。

“蓝云”采用的虚拟化方式有两个级别,一个是在硬件级别上实现虚拟化,另一个是通过开源软件实现虚拟化。硬件级别的虚拟化可以使用IBM p系列的服务器,获得硬件的逻辑分区LPAR(logic partition)。逻辑分区的CPU资源能够通过IBM Enterprise Workload Manager来管理。通过这样的方式加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资源分配策略,能够使相应的资源合理地分配到各个逻辑分区。p系列系统的逻辑分区最小粒度是1/10颗CPU。Xen则是软件级别上的虚拟化,能够在Linux基础上运行另外一个操作系统。

2.2.4 存储体系结构

“蓝云”存储体系结构包含类似于Google File System 的集群文件系统以及基于块设备方式的存储区域网络SAN。

在设计云计算平台的存储体系结构时,可以通过组合多个磁盘获得很大的磁盘容量。相对于磁盘的容量,磁盘数据的读写速度是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因此需要对多个磁盘进行同时读写。这种方式要求将数据分配到多个节点的多个磁盘当中。为达到这一目的,存储技术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使用类似于Google File System 的集群文件系统,另一个是基于块设备的存储区域网络SAN系统。

在蓝云计算平台上,SAN 系统与分布式文件系统(例如Google File System)并不是相互对立的系统,SAN提供的是块设备接口,需要在此基础上构建文件系统,才能被上层应用程序所使用。而Google File System正好是一个分布式的文件系统,能够建立在SAN之上。两者都能提供可靠性、可扩展性。

2.3 Amazon Web Services

2.3.1 介绍

Amazon是互联网上最大的在线零售商,具有大量的服务器,面临在大多数时间大部分服务器闲置的问题,又借其丰富的网络零售经验以及布局全球的可扩展且安全可靠的分布式云计算基础设施,建立了AWS。是第一家将基础设施作为服务出售的公司。

典型的IaaS服务云计算平台,建议用户遇到如下情况时使用AWS服务:1)处理管线化:文档处理管线化、图片处理管线化、视频转码管线化、数据挖

掘等。

2)批处理系统:日志分析、自动化单元测试和部署测试。

3)网站:即时网站、季节性网站等。

2.3.2 架构

用户通过弹性计算云的网络界面去操作在云计算平台上运行的各个实例。用户使用实例的付费方式由用户的使用状况决定,即用户只需为自己所使用的计算平台实例(由用户控制的完整的虚拟机运行实例)付费,运行结束后计费也随之结束。

图 2.3 亚马逊弹性计算云架构

从图中可以看出,弹性计算云用户使用客户端创建基于亚马逊规格的服务器映像(名为亚马逊机器映像即亚马逊Machine Image, AMI),通过SOAP over HTTPS协议实例进行交互。弹性计算云中的每一个实例代表一个运行中的虚拟机。用户对自己的虚拟机具有完整的访问权限,包括针对此虚拟机操作系统的管理员权限。虚拟机的收费也是根据虚拟机的能力进行费用计算的,实际上,用户租用的是虚拟的计算能力。用户可以使用AWS强大的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和其他服务。

2.3.3 服务

1)弹性计算云EC2

专门提供庞大计算能力的云计算平台,使用其具有网络规模的强大计算能力使程序开发工作更有效率地完成。其提供多种选择,其中在操作系统和软件商,基本覆盖主流商业应用的范围。

且允许用户建立和配置自定义的实例AMI,或者使用亚马逊预先为用户提供的AMI,用户在完成这一步骤后将AMI 上传到弹性计算云平台,然后调用

亚马逊的应用编程接口(API),对AMI 进行使用与管理。用户可以使用它们来完成任何工作,例如运行数据库服务器,构建快速网络下载的平台,提供外部搜索服务甚至可以出租自己具有特色的AMI 而获得收益。用户所拥有的多个AMI 可以通过通信而彼此合作,就像当前的集群计算服务平台一样。

弹性计算云的目标是服务器映像能够拥有用户想要的任何一种操作系统、应用程序、配置、登录和安全机制,但是当前情况下,它只支持Linux 内核,支持Window的平台也在开发之中。

2)简单存储服务(Simple Storage Service,S3)

提供简单的网络服务接口,可用于随时随地地存储和检索网络上的任意量数据。开发人员获得高扩展、可靠、快速、廉价的数据存储服务。

3)简单队列服务(Simple Queuing Service)

提供可靠的、高扩展的主机队列用于存储在计算机通信的消息。其是为了解决AWS不同组件的通信而专门设计开发的。这点解决了灵活且可扩展的系统的低耦合度的问题。

4)简单数据库服务(Simple DB)

与S3不同的是SDB主要用于存储结构化的数据,并为这些数据提供了数据索引和查询等数据库核心功能的网络服务。用于创建和存储多数据集,查询数据和返回结果。

5)云端(CloudFront)

针对内容发布的网络服务,做到低延迟、高速数据传输,且不收手续费。

另外,AWS也规划了如何在云计算平台基础上帮助用户开发Web 2.0 的应用程序。

2.4 Windows Azure Platform

2.4.1 介绍

Windows Azure 是一个云服务的操作系统,它提供了一个可扩展的开发环境、托管服务环境和服务管理环境,这其中包括提供基于虚拟机的计算服务和基于Blobs、Tables、Queues、Drives 等的存储服务。Windows Azure 为开发者提供了托管的、可扩展的、按需应用的计算和存储资源,还为开发者提供了云平台管理和动态分配资源的控制手段。Windows Azure 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支持微软和非微软的语言和环境。开发人员在构建Windows Azure 应用程序和服务时,不仅可以使用熟悉的Microsoft Visual Studio、Eclipse 等开发工具,同时Windows Azure 还支持各种流行的标准与协议,包括SOAP、REST、XML、和HTTPS 等。

Windows Azure Platform的客户端用户可以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安装Windows Azure Tools&SDK等开发工具所开发的云计算应用程序时,可以通过安全机制与Azure云计算平台联机,并取用云平台上的服务。而且Windows Azure 是一种开放架构环境,可同时支持Microsoft和非Microsoft的程序开发语言和环境。

微软可以为用户提供包括产品、技术、平台和运维管理在内的全面支持。

2.4.2 架构

图 2.4 Windows Azure 参考架构

同时,微软提供两种云计算部署类型,即公有云和私有云。

1)公有云:由微软自己运营,为客户提供部署和应用服务。是一个高度可扩展

的服务平台,提供基于微软数据中心的随用随付费的灵活的服务模式。

2)私有云:部署在客户的数据中心内部,基于客户个性化的性能和成本要求、

面向服务的内部应用环境。这个云平台基于成熟的Windows Server 和System Center 等系列产品,并且能够与现有应用程序兼容。

2.4.3 服务

1)计算服务

能够运行多种不同的应用,并支持大量并发用户的应用。Windows Azure 提供计算服务的方式是根据需要把计算任务同时分配到多台虚拟服务器上。Windows Azure 虚拟机运行64 位的Windows Server 2008,由Hyper-V 产品进行云中改造而来。开发者只要通过浏览器接入Windows Azure 门户,用Windows Live ID 进行注册登录,就可以开始使用平台提供的服务。Windows Azure 应用包括Web Role Instance,Worker Role Instance 和VM Instance。

2)存储服务

不是一个关系型数据系统,且它的查询语言也不是SQL,它主要被设计用来支持建于Windows Azure 上的应用,它提供更简单容易扩展的存储。存储服务应用可以通过很多不同方式来运用数据,Windows Azure Storage 服务提供了多种选择,包括Blobs、Tables、Queues 和Drives。

2.5 https://www.360docs.net/doc/064891130.html,

2.5.1 介绍

客户关系管理(CRM)软件巨头Salesforce可以称为业界的领袖,在产品方面比较成熟,且在思维方面也是引领潮流的,特别是在SaaS和PaaS两个领域内。

其提供的https://www.360docs.net/doc/064891130.html,平台是企业级的云计算平台,提供on-demand随选式软件服务架构,让不打算使用https://www.360docs.net/doc/064891130.html, CRM功能的客户可以打造完全符合自己需求的云计算客户关系软件服务,如项目管理系统、报价管理系统、客户管理系统及行动业务员系统等。

另外https://www.360docs.net/doc/064891130.html,底层还提供Database Service、Apex(https://www.360docs.net/doc/064891130.html,的程序设计语言)和VisualForce等服务,让客户可以设计功能完整的Salesforce-based云计算应用软件。

https://www.360docs.net/doc/064891130.html, 是Salesforce 整体架构的核心,因为它首先整合和控制了底层的物理的基础设施,接着给上层的Sales Cloud,Service Cloud,Chatter和基于https://www.360docs.net/doc/064891130.html,的定制应用提供PaaS服务,最后,那些https://www.360docs.net/doc/064891130.html,上层的应用以SaaS 形式供用户使用。在软件架构方面,因为使用这个统一的架构,使得所有上层的SaaS服务都依赖https://www.360docs.net/doc/064891130.html,的API,这样将有效地确保API的稳定性并避免了重复,从而方便了用户和Saelsforce在这个平台上开发应用。由此也可看出https://www.360docs.net/doc/064891130.html,这个平台的稳健性。

目前有三个版本,免费版、企业版和无限版。目前免费版的允许客户免费开发一个云计算应用程序以及拥有一个1GB的免费存储空间,并允许将开发的应用程序开放给100位用户注册使用。

2.5.2 架构

https://www.360docs.net/doc/064891130.html,是Salesforce在2007推出的PaaS平台,并且已经有超过47000位企业已经使用了这个平台。https://www.360docs.net/doc/064891130.html,基于多租户的架构,其主要通过提供完善的开发环境等功能来帮助企业和第三方供应商交付健壮的、可靠的和可伸缩的在线应用。其功能组件如下:

图 2.5.2 https://www.360docs.net/doc/064891130.html,的功能组件

可以看出,https://www.360docs.net/doc/064891130.html,平台是一组集成的工具和应用程序服务,包括Application Exchange、UserInterface as a Service、Logice as a Service 、Database as a Service等。ISV 和公司IT 部门可以使用它构建任何业务应用程序并在提供Salesforce CRM 应用程序的相同基础结构上运行该业务应用程序。

2.5.3 功能

1)强大的定制功能:不仅UI能够定制,且诸如Workflow和表格等也能被定制。

2)提供完善的开发环境:首先,通过Visualforce能方便地使用"Drag & Drop"

的方式来设计页面。其次,Salesforce提供基于Eclipse的IDE来快速地开发应用。最后,Salesforce还提供Sandbox来方便用户测试。

3)支持复杂的事务和流程:通过https://www.360docs.net/doc/064891130.html,专属的APEX语言,能方便地设计

和开发复杂的事务和流程。

4)优秀的整合功能:用户除了可以在AppExchange购买其所需的功能和应用,

而且还可以通过https://www.360docs.net/doc/064891130.html,的Web Service接口来和其他应用整合,比如SAP 等。

5)久经考验的基础设施:由于Salesforce除了通过在多个大洲建有数据中心来

应对灾难的发生,而且在可用性和安全性等方面也有一定积累,所以在Salesforce能长时间地支持众多服务的正常运行。

3 典型云计算平台比较

3.1 整体比较

3.1.1 应用场景

Google、亚马孙和微软三家公司在不同时间陆续推出各自的云计算方案,在应用领域和盈利模式上,亚马逊均处于领跑者地位,Google紧随其后,微软相对落后。相比较亚马逊的推出最早,进行最为深入。

Google App Engine和Google的核心搜索业务也是构建在同一系统之上,从而平台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无容置疑。但是由于Google App Engine和Google自身的操作系统结合得过于紧密,其使用的限制也较多,比如只支持Python和Java 语言、基于称作Django的Web应用框架。目前使用者大都是个人用户,使用的内容也主要是开发一些比较实用的小规模程序,比如搭建CDN、实用iphone访问GAE等。

微软Azure推出的时间最晚,到目前为止仍处于CTP版,因此有关的用户案例还非常少。Azure主要提供的是Paas类型服务。其不同处在于Azure上的程序在离线状态下仍可在本地环境中运行,这有利于企业在其内部搭建私有云。

IBM蓝云主要是提供建立私有云的企业级解决方案。IBM的蓝云计算平台是可供销售的计算平台,用户可以基于这些软硬件产品自己构建云计算平台。3.1.2 使用流程

AWS、Google App Engine和微软Azure从整体上来看基本的流程是一致的,但是具体的细节有所不同。

3.1.3 体系结构

Google App Engine的结构分为四个部分:前端、应用服务器、应用管理节点和服务群,其中存储结构是主/从模式的。

AWS架构是完全的分布式、去中心化的,不同用户请求在经过一系列请求路由后被分发到各自的目的地。服务之间的低耦合度可以保证各个服务之间的运行互不影响,且整个系统不存在弱点。

微软Azure的架构由“云”和“端”两大块组成,“云”和“端”都运行应用程序是其的一大特点。

相同之处:

1)整个云计算平台对外提供统一的Web接口。

2)后台实现的细节对用户透明。

主要区别:

1)AWS和微软Azure的云计算服务都是由多种服务组成,因此为不同的服务提供不同的入口。Google的云计算实现的功能相对简单,并没有单独地

实现多个服务入口。

2)微软Azure的云计算不仅能够支持云端应用程序,还支持本地的应用程序,这是微软云计算和其他两种方案的最大不同之一。

3.1.4 实现技术

Google App Engine最新颖,论文形式公开,包括(GFS、MapReduce、Bigtable 和Chubby。

AWS研发Dynamo(完全分布式的、务中心节点的存储系统),同时引入MapReduce,融合EC2和Hadoop实现。

微软Azure是微软技术的一个“大拼盘”。Windows Server 2008、Visual Studio 等。准备不足,但最大的优势在于技术的成熟性和广泛使用性,保证用户使用体验上的无缝过渡,开发的方式和本地方式不变。

3.2 横向比较

表1 三种云计算方案比较

Google App Engine 亚马逊AWS 微软azure

提供的服务类型Paas Iaas\Paas\Saas Paas

服务间的关联度所有服务被捆绑在一起,耦

合度高可以任意选择服务组合、耦合

度低

可以任意选择服务组合,

耦合度低

虚拟化技术未使用Xen Hyper-V

运行环境Google自身提供的环境,位

于云端

亚马逊平台,位于云端云端或本地支持的编程语言Python,Java 多种

使用的数据库Datastore(构建在Bigtalbe之

上)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在EC2上

运行Oracle,SQL Server等,也

可使用亚马逊的SimpleDB

改进的SQL Server

使用限制最多最少较少

实现功能最少最多较多

计费方式有免费部分和收费部分按实际使用量付费按实际使用量付费

可扩展性自动扩充所需资源并进行

负载均衡需要手动或通过编程自动的

增加所需的虚拟机数量

需要手动或通过编程自

动的增加所需的虚拟机

数量

不同应用之间的隔离通过沙盒来实现不同的应用运行在不同的虚

拟机,以此实现隔离

不同的应用运行在不同

的虚拟机,以此实现隔离

表2 四种云计算方案比较

4 云计算平台面临的挑战

业界对云平台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大小公司都是根据自己本身的优势而建立的,各有优缺点。目前除了以上提到的公司外,还有Adobe、Oracle、EMC、惠普等公司加入进来。

云计算在私有权、数据安全、工业标准、厂商锁定和高性能应用软件方面面临着各种问题,其中云安全很复杂。

5 参考资料

[1] R. Buyya, C.S. Yeo, S. Venugopal, “Market-Oriented Cloud Computing: Vision, Hype, and Reality fo r Delivering IT Services as Computing Utilities”, The 10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s [2] 邓自立,愈能海,云计算中的网络拓扑设计和Hadoop 平台研究

[43 司品超,董超群,吴利,张超容,云计算:概念,现状及关键技术

[4] G oogle App Engine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064891130.html,/intl/zh-CN/appengine/

[5] 《云计算》刘鹏主编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8] 《云计算实践指南》(美)Anthony T. Velte,Toby J. Velte,Robert Elsenpeter 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下一代云计算平台-建设方案

下一代云计算平台 建设方案

目录 第一章背景介绍 (4) 1.1 云计算介绍 (4) 1.2云计算与我国教育领域 (5) 第二章预期建设目标 (8) 2.1建设目标 (8) 2.2建设内容 (8) 第三章平台整体架构及特色 (10) 3.1 云平台背景简介 (10) 3.2 云平台架构及特色 (11) 3.3 云平台特色功能 (14) 第四章平台的管理与维护 (19) 4.1功能概述 (19) 4.2访问接口 (20) 4.3集群管理软件客户端 (20) 4.4集群管理软件WEB客户端 (20) 4.5远程桌面及命令行界面 (20) 4.6主要功能介绍 (20) 第五章应用的支撑 (31) 5.2分布式缓存 (42) 5.3迁移的支持 (45) 第六章集群管理软件虚拟化实现 (47) 6.1计算虚拟化 (47) 6.2存储虚拟化 (53) 6.3网络虚拟化 (64) 第九章平台发展与案例 (73) 9.1平台发展历程 (73)

9.2政府支持 (74)

第一章背景介绍 云计算是计算机科学和互联网技术进一步融合发展的产物,也是引领未来信息产业创新的关键战略性技术和手段。云计算在教育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未来将在促进教育公平、降低教育成本、变革教学活动方式、提高管理效率和助推终身教育等五个方面对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1.1 云计算介绍 云计算本质是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微软把云计算定义在云+端、软件+服务上;谷歌(Googe)认为,云计算就是以公开的标准和服务为基础,以互联网为中心,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IBM则认为云计算是一个虚拟化的计算机资源池,一种新的IT资源提供模式。虽然他们对云计算的定义不同,但认识较一致的地方是:云计算即“按需服务”,将数据存储和计算能力作为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获取的“服务”向客户提供。因此,云计算具有以下两点优势: 1.1.1 降低信息化成本 在信息化不断向广度、深度发展的今天,日常工作处理的数据急剧增长,这些数据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保存在本地。大多数情况下,网络只是让人们能更方便地获得信息,数据处理主要还是依靠本地硬件设备及运行在本地的应用程序来进行。面对海量数据的存储与计算,人们对计算机系统升级的要求不断提高。对计算机系统的要求越高,给个人或单位带来的经济压力就越大。云计算的出现,为投入较低成本,换取高计算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持。云计算只要求用户端设备能运行简单的操作系统和浏览器软件即可,也就是说,云计算对用户端设备要求很低。应用云计算技术,可以避免本地建设和维护价格不菲的计算机系统,只需支付低廉的服务费用,即可完成原来需要高配置的本地计算才能完成的计算任务。 1.1.2 使用方便快捷 个人计算机是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信息处理工具,人们需经常不断地进行系统软件的

应急演练情况工作汇报参考范文

应急演练情况工作汇报范文 一、演练基本情况 (一)演练计划概况 根据公司《**年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公司开展了防台防汛(2次)、火灾(2次)、人员急救共8次应急预案现场演练,开展了传染病疫情及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极端气候共4次应急预案桌面演练。20x x年,按年度演练计 划共组织演练12次。 20x x年制定了<(20x x-2018年应急预案演练规划暨20x x年应急预案演练计划》,以三年规划的形式进一步加 强了对应急预案演练工作的管理。应急演练情况总结,截至目前,公司开展了防台防汛(2次)、火灾共5次应急预案现场演练,开展了重大交通事故、突发新闻媒体事件共3 次应急预案桌面演练。20x x年,按年度演练计划共组织应 急预案演练8次。 (二)演练情况 公司相关部门按照公司制定的年度应急预案演练计划 确定部门演练计划,并纳入月度工作计划控制。从近两年组织的全厂性演练和部门自行组织的应急预案演练活动来看,各应急演练组织部门能编制针对突发事件实际情况、符合编制要求的演练方案,较好地按照演练方案进行应急演练的准备、实施、评估、总结活动。演练完成后能按照演习的评估结果和改进建议实施整改,形成比较规范的演习效果评价表、

演练总结报告。 (三)应急预案修订情况 公司自20xx年起逐步建立完善应急组织体系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并于20xx年6月份组织外部专家组成应急预案评审专家组,对公司应急预案进行了评审并获通过,20xx年底完成了向相关部门备案工作。期间对应急预案体系文件不断修订完善,当前的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1个、专项应急预案15个和现场处置方案24个。 二、演练取得的主要成果 1、通过应急演练,发现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检验了预案在突发事件或意外情况下的适应性,找出了预案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修正的地方。应急演练情况总结,如在20xx年*月*日进行的防台防汛应急演练的改进措施中,在防台防汛应急预案某款某条后增加了两条具体措施以****等内容。经过逐年的应急预案演练后,责任部门逐步修订完善应急预案,使各应急预案日趋完善。 2、提高各级指挥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分析研判、决策指挥和组织协调能力,提高各级参演人员的应急处置步骤熟练程度和实战技能,促进了参演单位之间的交流沟通、协调配合,从而提高了应急队伍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3、检验应急物资、装备的配备是否充齐全、可用,参演人员是否能够正确使用应急器具。如在20xx年***演练中发现***物品缺少等问题,并组织整改。

中石化云计算平台建设总体技术方案

中石化 云计算平台工程技术方案 二O一六年四月

目录第1章.基本情况6 1.1.项目名称6 1.2.业主单位6 1.3.项目背景6 1.3.1.XX技术发展方向6 1.3. 2.有关XX公开的相关要求7 1.4.建设规模7 1.5.投资概算10 1.6.设计依据10 1.7.设计范围10 1.8.设计分工11 第2章.现状及需求分析11 2.1.项目意义及建设必要性11 2.2.现状分析13 2.3.需求分析13 2.3.1.长期需求13 2.3.2.本期需求14 第3章.总体设计16 3.1.建设目标16 3.1.1.预期总目标16 3.1.2.阶段性目标17

3.2.建设内容18 3.3.系统的总体结构18 3.3.1.设计原则18 3.3.2.XX本土化战略错误!未定义书签。 3.3.3.建设思路20 3.3. 4.总体拓扑结构22 3.4.信息的分类编码体系25 3.5.质量保证体系26 第4章.建设方案27 4.1.网络资源池28 4.1.1.组网物理拓扑图28 4.1.2.网络负载均衡设计30 4.1.3.网络虚拟化设计32 4.1.4.IP地址及DNS规划36 4.1. 5.网络端口资源估算41 4.2.计算资源池41 4.2.1.计算资源池架构41 4.2.2.应用系统分析42 4.2.3.计算资源池建议配置与选型建议44 4.2.4.计算资源池部署47 4.2. 5.虚拟化软件选型分析48 4.3.云计算管理平台51

4.3.1.云资源管理平台建设方案52 4.3.2.云运营管理平台建设方案61 4.4.云计算安全防护方案71 4.4.1.云计算平台安全威胁71 4.4.2.云计算平台安全防护目标73 4.4.3.云计算平台安全架构74 4.4.4.IaaS层安全74 4.4. 5.PaaS层安全89 4.4.6.SaaS层安全90 4.4.7.公共安全92 4.4.8.安全管理制度98 4.4.9.云安全服务100 4.5.机房方案100 4.5.1.机房设备集中管理100 4.5.2.布线系统101 4.5.3.机房系统102 4.5.4.UPS配置方案104 4.6.标准化工作109 4.6.1.标准规范建设的原则109 4.6.2.标准规范的总体框架110 第5章.设备配置要求112 第6章.项目实施与运行维护117

云平台建设方案简介

云平台建设方案简介 2015年11月

目录

云平台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方案 设计原则 ?先进性 云中心的建设采用业界主流的云计算理念,广泛采用虚拟化、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等先进技术与应用模式,并与银行具体业务相结合,确保先进技术与模式应用的有效与适用。 ?可扩展性 云中心的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资源需要根据业务应用工作负荷的需求进行伸缩。在系统进行容量扩展时,只需增加相应数量的硬件设备,并在其上部署、配置相应的资源调度管理软件和业务应用软件,即可实现系统扩展。 ?成熟性 云中心建设,要考虑采用成熟各种技术手段,实现各种功能,保证云计算中心的良好运行,满足业务需要。 ?开放性与兼容性 云平台采用开放性架构体系,能够兼容业界通用的设备及主流的操作系统、虚拟化软件、应用程序,从而使得云平台大大降低开发、运营、维护等成本。 ?可靠性 云平台需提供可靠的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系统需要在硬件、网络、软件等方面考虑适当冗余,避免单点故障,保证云平台的可靠运行。 ?安全性 云平台根据业务需求与多个网络分别连接,必须防范网络入侵攻击、病毒感染;同时,云平台资源共享给不同的系统使用,必须保证它们之间不会发生数据泄漏。因此,云平台应该在各个层面进行完善的安全防护,确保信息的安全和私密性。 ?多业务性 云平台在最初的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了需要支撑多用户、多业务的特征,保证基础资源在不同的应用和用户间根据需求自动动态调度的同时,使得不同的业务能够彼此隔离,保证多种业务的同时良好运行。 ?自主可控 云平台建设在产品选型中,优先选择自主可控的软硬件产品,一方面保证整个云计算中心的安全,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本地信息化产业链的发展。 支撑平台技术架构设计 图支撑平台技术架构 支撑平台总体技术架构设计如上,整个架构从下往上包括云计算基础设施层、云计算平台资源层、云计算业务数据层、云计算管理层和云计算服务层。其中: ?云计算基础设施层:主要包括云计算中心的物理机房环境; ?云计算平台资源层:在云计算中心安全的物理环境基础上,采用虚拟化、分布 式存储等云计算技术,实现服务器、网络、存储的虚拟化,构建计算资源池、 存储资源池和网络资源池,实现基础设施即服务。

应急演练工作汇报

应急救援演练工作汇报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认真贯彻落实韩城市安委会、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危化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为提高我公司员工在遇到突发事故时,能够做到领导统筹协调得当,员工行动思路清晰,能够将事故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我公司将在2011年把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作为公司本年度安全生产任务来抓,现就我公司安全生产应急演练开展情况做如下汇报: 2011年2月23日,公司在化产车间现场对员工进行了粗苯装车应急预案培训。主要就粗苯装车时的危险因素、触发事件及事故原因、危险类型及事故后果等进行分析、讲解,对遇到突发事故怎么处理对员工进行培训,并现场实地操作,让员工能够掌握处理现场与急救的方法。参加人数为20人。 2011年3月15日,公司安环部组织化产车间员工在风机现场进行风机安全培训。就风机着火、风机爆炸等突发事件进行培训,让员工掌握安全应急技能。参加人数为15人。 2011年4月26日,公司组织新进员工及部分老员工进行火灾应急救援演练。假设在焦场附近,一堆木料发生自燃,并引燃旁边废皮带发生燃烧,各救援队接到通知后立即提灭火器等救援器材赶往事故现场进扑救。通过这次演练员工不仅认识到火灾的危险性,提高了警觉意识,更重要的员工学会了各种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此次参加演练的共有45人,共消耗使用灭火器20个。是一次比较大规模的应急演练。

2011年6月23日,由市安监局主办,我公司承办的“韩城市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演练”在我公司举行。此次演练假设的场景是化产车间粗苯工序中的1#粗苯贮槽发生泄漏,并伴随火灾,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公司领导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各救援队立即携带各自的救援器材赶到事故现场进行救援,并呼叫黄河煤化消防队进行支援,在救援过程中有一人晕倒被送往医院。此次参加演练人数为30人,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12个,防毒口罩14个,自给式空气呼吸器2个,防护服2套,消防服4套,消防车两辆,外单位观摩人数达100多人。此次应急演练由于组织得力,各方高度重视、通力合作,圆满的完成了演练任务,达到了演练的目的。通过这次演练,使我们的队伍得到锻炼,同时对我市危化企业在紧急情况下,应急保障能力的提高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应急处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通过此次演练,我们也发现在个别环节的衔接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进行后期处理时,应该先进行堵漏处理,再进行洗消处理。 总之,各种演练和培训虽然已经结束,但是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提高自身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还将继续加强。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六日

最新版云计算平台系统建设项目设计方案

云计算平台系统建设项目 设计方案

1.1设计方案 1.1.1平台架构设计 **高新区云计算平台将服务器等关键设备按照需要实现的功能划分为两个层面,分别对应业务层和计算平台层。 业务层中,功能区域的划分一般都是根据安全和管理需求进行划分,各个部门可能有所不同,云数据中心中一般有公共信息服务区(DMZ区)、运行管理区、等保二级业务区、等保三级业务区、开发测试区等功能区域,实际划分可以根据业务情况进行调整,总的原则是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统一管理。 计算平台层中分为计算服务区和存储服务区,其中计算服务区为三层架构。计算服务区部署主要考虑三层架构,即表现层、应用层和数据层,同时考虑物理和虚拟部署。存储服务区主要分为IPSAN、FCSAN、NAS 和虚拟化存储。 云计算平台中计算和存储支持的功能分区如下图所示:

图云计算平台整体架构 图平台分层架构

基础架构即服务:包括硬件基础实施层、虚拟化&资源池化层、资源调度与管理自动化层。 硬件基础实施层:包括主机、存储、网络及其他硬件在内的硬件设备,他们是实现云服务的最基础资源。 虚拟化&资源池化层:通过虚拟化技术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对外提供资源的池化管理(包括内存池、服务器池、存储池等),同时通过云管理平台,对外提供运行环境等基础服务。 资源调度层:在对资源(物理资源和虚拟资源)进行有效监控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对服务模型的抽取,提供弹性计算、负载均衡、动态迁移、按需供给和自动化部署等功能,是提供云服务的关键所在。 平台即服务:主要在IaaS基础上提供统一的平台化系统软件支撑服务,包括统一身份认证服务、访问控制服务、工作量引擎服务、通用报表、决策支持等。这一层不同于传统方式的平台服务,这些平台服务也要满足云架构的部署方式,通过虚拟化、集群和负载均衡等技术提供云状态服务,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定制功能及相应的扩展。 软件即服务:对外提供终端服务,可以分为基础服务和专业服务。基础服务提供统一门户、公共认证、统一通讯等,专业服务主要指各种业务应用。通过应用部署模式底层的稍微变化,都可以在云计算架构下实现灵活的扩展和管理。 按需服务是SaaS应用的核心理念,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如通过负载均衡满足大并发量用户服务访问等。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针对云计算平台建设以高性能高可靠的网络安

医院应急演练工作总结

宜昌市五医院急救演总结报告 今年八月份以来,我院医务科、护理部、院感办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联合组织进行了一轮急救大演练活动。本次演练分三个板块,即医疗组、护理组、医院感染组。医疗组主要演练心肌梗塞、肺栓塞、心源性猝死的抢救:护理组主要演练心肺复苏、优质护理等内容:院感组主要负责演练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流程。大家分工协作,按照演练计划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一一成功演练,通过本次演练起到了大练兵的作用,同时也历练我们的急救队伍,为以后的工作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现将其存在问题总结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医务人员的紧迫感不够,细节不够注意,比 如搬运病人方法不对,胸外按压姿势不对。医护人员的无 菌意识薄弱,医护缺乏手卫生意识,护士的无菌操作欠规 范,医护缺乏手卫生意识;整个演练过程没有安抚家属的 情境。整个演练过程没有安抚患者家属的情境。医护协作 配合欠流畅,护士存在比较慌乱的情况,骨折病人的体位 摆放不当(患肢没有抬高),有些科室演练过程没有人通知 科主任,没有启动抢救小组,胸外按压始终只有一人,没 有换手的医师或护士,导致后来按压频率及深度不够,该 急危重病人没有通知内科医师会诊,抢救现场始终未配备 或准备除颤仪,抢救过程中没有医护人员维持现场秩序, 安抚病人家属的情景,医患沟通较冷漠,缺乏技巧及人文

关怀,病人从急诊科送入病房无医生护送,没用平车护送 至病房(用的轮椅)。现实工作中麻醉师及心电图医师能否 在五分钟内赶到抢救现场? 二、改进措施:加强医护人员的无菌观念及手卫生意识,医护平时多加强沟通与协作,抢救病人要急而不乱,有条不紊的进行,医护要加强医患沟通意识及沟通艺术,多一些人文关怀,医患谈话要有人情味,杜绝生冷硬的谈话方式,急危重病人住院或检查应有医生全程陪同,谨防意外发生,引发纠纷。加强医护人员的无菌观念及手卫生意识,医护平时多练习心肺复苏的操作,让其抢救动作越来越规范,加强沟通与协作,抢救病人要急而不乱,有条不紊的进行,抢救现场应有医患沟通,医患沟通是门艺术,要多一些人文关怀,医患谈话要有人情味,杜绝生冷硬的谈话方式,急危重病人住院应有医生全程陪同,谨防意外发生,引发纠纷。医护人员要加强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平时要针对性的培养胆小心理素质较差的护士参加急危重病人的救治,抢救过程应有医护人员维持现场秩序并应在第一时间向科主任汇报,第一时间启动抢救小组应急预案,麻醉师及心超室医师应本着先急后缓,先危后重的原则,在最短时间内赶到抢救现场,同时第一时间通知备班加班。 三、效果评价:通过本次演练增强了大家的急救意识,锻炼了我们的急救队伍,起到了很好的练兵作用,使抢救工作分工更明确,加强了医护之间的协作,理顺了各种关系,提高了我院对心肌梗塞等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云平台建设方案

云平台建设方案 1、配置满足当前(2014)年度,硬件投入需求 2、一定的扩展能力,10台4路,10台2路可迁移系统 3、应用包括(DB、中间件;开发、测试、验收和上线环境)移动平台 1、规则引擎数据库、 中间件 健康险平台2、统计分析中间件 能力提升年,提高信息系统支持能力;影像系统3、OA中间件、数据库 1、计算投资管理系统 2、存储稽核审计系统 3、网络GPS查勘调度系统 资金管理系统 方案对比:费控系统 硬件对比人力资源系统 软件对比:vmware、Huawei FusionCompute 河南农户电子 档案 非车险承保理赔系统改造 第一类系统(即短时间中断会造成重大社会影 响或影响保险机构关键业务功能,并造成重大 经济损失的信息系统)包括核心系统及相关子 系统。具体有:核心业务(含影像资料)、规 则引擎、农险电子档案、保协车险共享平台、 广域网络专线和96999客服专线。 第二类系统(即短时间中断会造成较大社会影 响或影响保险机构部分关键业务功能,并造成 较大经济损失的信息系统)包括核心业务系统 支撑平台。具体有:统计分析、精友车型数据、 保单自助查询、短信平台。 第三类系统(即间接支持关键业务功能或保险 机构对系统中断具有一定容忍度的信息系统) 包括OA办公自动化、邮件、网站、GIS系统、 移动查勘等。 云平台建设方案 (讨论稿) 信息化经历了T-S模式(终端-主机)、C-S模式(PC时代客户机-服务器)、B-S模式(互联网时代浏览器-服务器);新时代以服务的方式被发布和访问的“云计算”模式;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

减少公司信息化硬件重复投资,增强数据中心的运维和安全管理,构建高可用的新一代数据中心,我们将云平台建设纳入议事日程。 201X年公司面临再一次的职场搬迁,有了2012年职场搬迁网络实现无缝切换的经验,我部将以新职场中心机房建设为契机,构建云计算架构的数据中心,在保障业务平滑迁移的基础上,以实现IT 资源的大整合、数据中心的大集中。 根据私有云建设的规律,我们将云平台建设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落地云设备,实现计算资源虚拟化、存储资源虚拟化和网络资源虚拟化,建设周期2~3个月; 第二阶段:落地云平台,对现有业务环境进行梳理,在云平台上部署轻量级数据库、中间件环境,实现部分业务系统的迁移,建设周期1~2个月; 第三阶段:建设云平台的灾备系统,具体建设时间根据新职场搬迁计划等实际情况待定。 本次建设方案为第一二阶段。 第一阶段:落地云设备 实现计算资源虚拟化、存储资源虚拟化和网络资源虚拟化 第二阶段:落地云平台 对现有业务环境进行梳理,在云平台上部署轻量级数据库、中间件环境,实现部分业务系统的迁移

云计算平台设计方案

国家质检中心郑州综合检测基地云计算平台建设项目(招标编号:豫财招标采购-2015-112) 云计算平台设计方案 二〇一五年二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与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现状与需求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各业务系统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本期项目主要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设计原则与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建设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质监云计算平台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总体设计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总体架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计算虚拟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网络虚拟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存储虚拟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云资源自动调度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应急演练总结报告

应急演练总结报告 为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应对各类灾害事故的自救和抢险技能,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应急救援能力以及协同作战能力,全面提升抵御重大灾害事故的能力,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故,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临事不乱,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危害,我公司于2013年4月10日进行了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活动。 一、目的 1.让全体职工进一步掌握消防设备的使用。 2.熟悉逃生的路线、方法,在规定的最短时间内到达集合地。 3.检验公司及各部门在事件突发时反应是否快速,应急措施是否合理,安全保卫工作是否到位。 二、演练成果 (一)领导高度重视,亲临实战部署 公司领导对这次安全事故应急演练,从演练策划、前期准备、组织实施到模拟演练,都进行了具体部署、亲临实战,尤其是刚开始通知过程较为真实。 (二)演练目的明确,预案策划周密 从我公司安全工作的实际出发,确定盐酸储罐管线泄露、着火等事故的应急演练。 演练检验: 1、应急人员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 2、各科室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对现场的应急处置能力; 3、应急物资、材料的准备情况。 (三)通过本次演练,根据公司生产工艺的特殊性,生产过程中存在危险因素: 1、找出公司应急救援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取长补短,全方位促进公司各级应急救援管理,对应急预案进行完善和补充。 2、让广大员工懂得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自己应该干什么,如何干的事故处置。 3、模拟真实事故,开展实战演练,全面提高员工事故应急处置的能力。 4、模拟真实事故,开展实战演练,全面提高员工事故应急处置的能力,演习涉及生产、抢险、人员疏散,事故污染区安全警戒工作、喷水稀释,安全监护、污染区洗消等工作;演习充分考虑到了公司安全事故应采取安全处置程序和应急救援措施进行,通过本次演习的顺利开展,使广大员工了解和掌握了一旦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如何进行报警、安全疏散、工艺处理、抢险抢修、环境检测、伤员搜救等常规操作,以及熟悉了应急演练的程序和要求,使大家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5、各单位配合密切,各项演习任务圆满完成 在演练过程中,各个环节、流程衔接顺利无空档,参演人员全身心投入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工作,各单位总体配合密切,互相协作,有事不推诿,不扯皮,从严从难从实战角度开展演练。基本能及时向指挥中心和现场指。挥部报告、请示,能实现事故抢险救援信息的双向快速交流沟通,有利于事故应急救援处置的准确快速消除。 6、各参演单位认真投入演习,现场气氛浓厚各参演单位及部门进入参演现场后,都能积极主动转换角色,全身心投入到演练中。 7、协调组织有序,人员、物资到位及时 由于组织时间长,准备充分,本次盐酸储罐管线泄露应急救援演习活动比较顺利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改进方向 通过这次安全事故地成功演习,使公司广大员工能够有效应对突发性的安全生产事

云计算简介

云计算简介 1.1云计算定义 云计算是从传统网格及分布式计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应用于现代互联网领域,以信息技术服务为商品,通过虚拟技术动态按需的由服务提供商向相关用户提供存储和计算的服务。云计算并不是一种新环境下的IT架构,它是对传统的网格、网络存储、虚拟化技术等相关技术的进一步融合与发展。而对用户而言,它是一种商业化的付费服务模式,用户通过付费,向提供云计算服务的企业索取信息计算、存储等相关服务,并受到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信息安全保护。 1.2云计算特点及类别 云计算特点非常突出,由于其是基于新一代的互联网而进一步发展的传统互联网技术,所以其本身具备传统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特点,同时也具备了新环境下的互联网技术的新特点。云计算主要包括七大特点,而动态伸缩、按需服务则是作为区别传统互联网技术的主要特点。 1.2.1云计算特点 特点一大规模 云计算以其规模巨大,处理大数据集为优势,对大型数据计算和存储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其基于网络平台的服务器高达数十甚至上百万,无论是从处理数据的规模还是配置都足以证明其规模的宏大。 特点二虚拟化 云计算以云为比拟,就是以虚拟作为其主要核心特点。云服务提供商通过对数据资源的集成化分散提供,用户以接口方式接入资源,实现数据分析处理,阻断了用户对数据资源底层技术细节的窥探,实现服务虚拟化。对用户而言,无需担心是否会出现物理性的系统负荷过度,只要服务器依然在提供相关数据处理服务即可完成自身的数据处理。 特点三动态伸缩 云计算平台规模是建立在企业的物理计算器规模之上的,但是却又不完全受物理规模的限制。准确的说,一台计算机可以为多个不同的服务器服务,而云平台的用户每次只需使用一个服务器,由于服务器的存在主要根据用户需要而存在,当用户数量增加或者减少时,云平台可以通过对服务器的数量进行相应的调整而适应用户的相应需求。故而可以动态的伸缩,实现规模上的灵活变化。

地震应急演练工作总结-精华版

宁海小学20XX年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总结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防震减灾的通知精神,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普及地震应急避险知识,提高师生应对突发地震事件的能力。同时制定了《宁海小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预案》,于20XX年5月12日下午,根据《预案》开展了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通过此次的演练让全体师生了解了防震、疏散等应急避险知识,知道在发生地震时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自救,能够迅速、有序、安全地撤离疏散到安全地带。在此次演练中,教师沉着镇定、恪尽职守,各位同学临危不惧、同心协力,师生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因此演练十分成功。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演练组织到位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由王兴远校长任组长,全体班子人员、各班班主任等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和全校教职工大会,部署演练工作。会上,王校长要求全体教师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安全意识,在学生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抓住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王校长还着重强调,对于这样的活动,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以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二、筹划缜密,演练预案安全可行 在方案中就演练的时间、路线、内容、对象都作了具体的说明。对这次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作了——讲解。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进一步明确疏散集合地点、疏散顺序和注意事项。要求班主任教育学生,听到警报后,全校师生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立即迅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不得拥挤、推搡,排好队有秩序地下楼,不得重返教室,更不得喧哗、开玩笑;如发现有人摔倒,应立即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要求各司其职,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三、井然有序,演练效果良好 总指挥通过广播下达命令:“全体师生请注意,现在进行地震应急疏散演练,请大家不要恐慌,一切听从老师的指挥,马上有秩序地进行避震和疏散演练。”在场教师指导学生有秩序地迅速避震及疏散。到达目的地,各班主任马上清点人数,向分管校长汇报。演练指挥小组坐阵统筹,驾驭全局。这次活动全部学生从教室撤离到操场只用了3分钟,演练按预案进行,整个演练过程既紧张、激烈,又有条不紊。这次演练活动是对我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预案》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我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处置实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

应急演练情况工作汇报范文

应急演练情况工作汇报范文 应急演练情况工作汇报范文一、演练基本情况(一)演练计划概况根据公司《 **年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公司开展了防台防汛( 2次)、火灾( 2 次)、人员急救共 8 次应急预案现场演练,开展了传染病疫情及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极端气候共 4 次应急预案桌面演练。 20xx 年,按年度演练计划共组织演练 12 次。 20xx 年制定了《 20xx-2018 年应急预案演练规划暨 20xx 年应急预案演练计划》,以三年规划的形式进一步加强了对应急预案演练工作的管理。应急演练情况总结,截至目前,公司开展了防台防汛( 2次)、火灾共 5 次应急预案现场演练,开展了重大交通事故、突发新闻媒体事件共 3 次应急预案桌面演练。 20xx 年,按年度演练计划共组织应急预案演练 8 次。 (二)演练情况公司相关部门按照公司制定的年度应急预案演练计划确定部门演练计划,并纳入月度工作计划控制。从近两年组织的全厂性演练和部门自行组织的应急预案演练活动来看,各应急演练组织部门能编制针对突发事件实际情况、符合编制要求的演练方案,较好地按照演练方案进行应急演练

的准备、实施、评估、总结活动。演练完成后能按照演习的评估结果和改进建议实施整改,形成比较规范的演习效果评价表、演练总结报告。 (三)应急预案修订情况公司自 20xx 年起逐步建立完善应急组织体系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并于 20xx 年6 月份组织外部专家组成应急预案评审专家组,对公司应急预案进行了评审并获通过, 20xx 年底完成了向相关部门备案工作。期间对应急预案体系文件不断修订完善,当前的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 1 个、专项应急预案 15 个和现场处置方案 24 个。 二、演练取得的主要成果 1、通过应急演练,发现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检验了预案在突发事件或意外情况下的适应性,找出了预案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修正的地方。应急演练情况总结,如在 20xx 年 *月 *日进行的防台防汛应急演练的改进措施中,在防台防汛应急预案某款某条后增加了两条具体措施以 ****等内容。经过逐年的应急预案演练后,责任部门逐步修订完善应急预案,使各应急预案日趋完善。 2、提高各级指挥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分析研判、决策指挥和组织协调能力,提高各级参演人员的应急处置步骤熟练程度和实战技能,促进了参演单位之间的交流沟通、协调配合,从而提高了应急队伍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云计算平台建设项目技术方案

云计算平台建设项目 技术方案 1

目录 1.术语定义 (6) 1.1.IaaS (6) 1.2.PaaS (6) 1.3.SaaS (7) 1.4.云OS (7) 1.5.OpenStack (7) 1.6.CloudStack (8) 1.7.Hyper-V (8) 1.8.VMWare (8) 1.9.KVM (8) 2.项目概述 (9) 2.1.项目名称 (9) 2.2.项目背景 (9) 2.3.项目目标 (9) 2.4.项目需求 (10) 2.4.1.云平台总体架构要求 (10) 2.4.2.云服务门户 (10) 2.4.3.资源管理门户 (11) 2.4.4.云服务目录 (12) 2.4.5.流程编排 (12) 2.4.6.统一适配接口层 (13) 2.4.7.自动化引擎 (13) 2.4.8.周边系统集成 (13) 2.4.9.其他要求 (14) 2.4.10.潜在需求 (14) 3.建设方案 (15) 3.1.系统建设原则 (15) 1

3.1.1.先进性原则 (15) 3.1.2.实用性原则 (16) 3.1.3.安全性原则 (16) 3.1.4.可靠性原则 (17) 3.1.5.可操作性 (17) 3.1.6.灵活性原则 (17) 3.1.7.信息准确和及时性 (17) 3.1.8.开放性原则 (18) 3.1.9.可扩展性与可移植性 (19) 3.1.10.系统性原则 (19) 3.1.11.成熟性原则 (19) 3.2.建设思路 (19) 3.2.1.标准云平台产品 (20) 3.2.2.建设方法 (22) 3.3.建设内容 (23) 3.3.1.云服务门户 (23) 3.3.2.资源管理门户 (25) 3.3.3.云服务目录管理 (26) 3.3.4.流程编排能力 (26) 3.3.5.统一适配能力 (27) 3.3.6.自动化部署能力 (27) 3.3.7.周边系统集成能力 (28) 3.3.8.安全防护体系 (28) 4.总体架构 (30) 4.1.云服务门户 (32) 4.1.1.用户 (33) 4.1.2.服务管理员 (40) 4.2.资源管理门户 (47) 4.3.服务总线 (52) 1

云平台建设方案

云平台建设原则 1、标准化 当前云服务在整个信息产业中还不够成熟,相关的标准还没有完善。为保障方案前瞻性,在设备选型上力求充分考虑对云服务相关标准的扩展支持能力,保证良好的先进性,以适应未来的信息产业化发展。 2、高可用 为保证数据业务网的核心业务的不中断运行,在网络整体设计和设备配置上都是按照双备份要求设计的。在网络连接上消除单点故障,提供关键设备的故障切换。关键设备之间的物理链路采用双路冗余连接,按照负载均衡方式或active-active方式工作。关键主机可采用双路网卡来增加可靠性。全冗余的方式使系统达到电信级可靠性。要求网络具有设备/链中故障毫秒的保护倒换能力。 具有良好扩展性,网络建设完毕并网后应可以进行大规模改造、服务器集群、软件功能模块应可以不断扩展。 良好的易用性。简化系统结构,降低维护量。对突发数据吸附,缓解端口拥塞压力,能保证业务的流畅性等。 3、增强二级网络 云平台下,虚拟机迁移与集群式两种典型的应用模型,这两种模型均需要二层网络支持。随着云计算资源池的不断扩大,二层网络的范围正在逐步扩大,甚至扩展到多个数据中心内,大规模部署二层网络则带来一个必然的问题就是二层环路问题。采用传统的STP+VRRP技术部署二层网络时会带来部署复杂、链路利用率低、网络收敛时间慢等诸多问题,因此网络方案的设计需要重点考虑增强二级网络技术(如IRF/VSS、TRILL等)的应用,以解决传统技术带来的问题。 4、虚拟化 虚拟资源池化是网络发展的重要趋势,将可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 应有效开展服务器、存储的虚拟资源池技术建设,网络设备的虚拟化也应进行设计实现。 服务器、存储器、网络及安全设备应具备虚拟化功能。 5、高性能 由于云服务网络中的流量模型发生了变化,随着整个云平台相关业务的开展,业务

应急演练工作总结[精选.]

应急演练经验总结 为有效提高我院急诊急救能力,扎实开展急诊急救工作,向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急诊服务,根据《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要求,我院于2019年7月24日下午4时组织开展了“特大交通事故医疗救援演练”,急诊科、普外科、骨伤科、麻醉手术室、检验科、影像科、输血科、保卫科等部门50余人积极参与。市中心医院医务科雷海春科长、院前急救科平虎副主任应邀前来进行了现场指导和点评,演练结束后,全体参加演练人员在18楼会议室,就演练情况座谈分析。 一、基本情况:2019年7月24日(周三)下午16:00时,我院接到急救中心派诊任务,桥南广场公路发生一起汽车追尾事故,事故导致现场1人重伤危重伤员(开放性气胸、肠外漏、内出血)、1人(左胫骨开放性骨折),3人轻伤(右侧腕关节软组织挫伤、头皮血肿、颜面处血肿、左上肢软组织挫伤、面部皮肤擦伤),急诊科立即派医务人员前往救治,并按照程序向医院医务科进行了汇报,医务科报告院领导后,及时启动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应急预案,后在医院统一组织安排下,全面完成了预先设计的演练方案。 二、演练中的亮点: 1、急诊科接电话后沉着冷静,询问清晰; 2、出车及时,接电话后2分钟内及时发车;

3、突发重大事件上报流程规范; 4、到达现场后能按照伤情轻重进行标识; 5、普外科和骨伤科会诊均为主治医师,会诊及时,发出会诊后最长在8分钟内均到达急诊科。 6、检验科和影像科都能及时上报危急值。 三、演练中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完善内容: 1、院前抢救中,第一批医护人员在对危重患者识别后为及时进行处置(如输液、伤口紧急处理等),优先转运。 2、受伤现场医护人员处置分工不明确,3名医护人员同时走访5名患者,导致危重患者救治不及时,时间浪费。 3、口头医嘱执行不到位,护士未复述医生下达的口头医嘱,就直接执行。 4、胫骨骨折患者固定的夹板过短,未按规范固定骨折部位上下各一个关节;搬运患者不规范(现场搬运和检查时搬运)未,影像科应对开放性损伤做好二次污染的预防。注意到细节问题。在分区时应属于黄区,但患者直接进入红区。 5、急诊科应在处理患者时,先完善检查再要求会诊;另外提高医生阅片识片的能力,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应对;急诊陪检医师在发现需要急诊手术时,未通知会诊医师,直接将患者推入手术室。 6、分诊过程中,医师应有主导权,有序分工现场其他医务人员协作救治,避免忙乱,导致药箱和急救箱遗落在急

云计算平台建设方案详细

云计算平台方案设计 1.1设计方案 1.1.1平台架构设计 XX高新区云计算平台将服务器等关键设备按照需要实现的功能划分为两个层面,分别对应业务层和计算平台层。 业务层中,功能区域的划分一般都是根据安全和管理需求进行划分,各个部门可能有所不同,云数据中心中一般有公共信息服务区(DMZ区)、运行管理区、等保二级业务区、等保三级业务区、开发测试区等功能区域,实际划分可以根据业务情况进行调整,总的原则是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统一管理。 计算平台层中分为计算服务区和存储服务区,其中计算服务区为三层架构。计算服务区部署主要考虑三层架构,即表现层、应用层和数据层,同时考虑物理和虚拟部署。存储服务区主要分为IPSAN、FCSAN、NAS和虚拟化存储。 云计算平台中计算和存储支持的功能分区如下图所示: 图云计算平台整体架构

图 平台分层架构 基础架构即服务:包括硬件基础实施层、虚拟化&资源池化层、资源调度与管理自动化层。 硬件基础实施层:包括主机、存储、网络及其他硬件在的硬件设备,他们是实现云服务的最基础资源。 虚拟化&资源池化层:通过虚拟化技术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对外提供资源的池化管理(包括存池、服务器池、存储池等),同时通过云管理平台,对外提供运行环境等基础服务。 资源调度层:在对资源(物理资源和虚拟资源)进行有效监控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对服务模型的抽取,提供弹性计算、负载均衡、动态迁移、按需供给和自动化部署等功能,是提供云服务的关键所在。 平台即服务:主要在IaaS 基础上提供统一的平台化系统软件支撑服务,包括统一身份认证服务、访问控制服务、工作量引擎服务、通用报表、决策支持等。这一层不同于传统方式的平台服务,这些平台服务也要满足云架构的部署方式,通过虚

年度应急演练工作总结

煤矿 年度矿井应急救援演练 工作总结 编制单位:通风科 编制人: 通风副总: 总工程师: 日期:2016年度 2015年应急演练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矿井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锤炼应急队伍对突发事故的应对能力,增强应急队伍的应急意识和技术素质,最大限度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职工生命安全,我矿加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力度,推动应急预案演练活动的深入开展,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活动。完成了2015年各项应急演练工作任务。现将2015年度应急演练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应急演练工作开展的总体情况 根据集团公司总体安排、部署,XXX煤矿完成了《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矿井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XXX煤矿应急救援体系》等文件的编制、下发工作。整体上我矿2015年能够按照矿井应急救援演练规划文件规定组织应急救援演练工作。所有演练牵头组织部门详细制定了演练方案,并进行会审定稿。演练前各部门及参与单位组织培训和安全工作专项落实。演练过程中各参演单位均能够按既定方案组织应急救援演练工作,演练过程控制良好。各小组能够按既定要求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程序控制有序。各项演练均能够达到了预期的演练目的;演练结束后,组织部门按应急救援演练工作要求详细制定了各项演练工作总结和评估,查找不足、提升管理。从而实现了我矿应急救援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应急救援演练情况

2015年我矿结合矿井生产实际、灾害发生的特点及应急救援演练规划文件的规定,组织了中部副立井坠罐、主斜井架空乘人器断绳、主斜井胶带输送机断带、矿井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矿井反风演练等应急救援演练工作。通过演练活动的开展验证了矿井各大灾害应急救援系统的实效性和可操作;锤炼了干部员工队伍,使各部门、各小组、各级人员之间的配合更加默契,衔接更加流畅,提升了矿井应急救援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三、应急救援演练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2015年XXX煤矿结合《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矿井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文件,由培训中心组织举办专门培训班,邀请矿专兼职培训教师对XXX煤矿灾害预防与处理、事故防治、应急救援等进行讲解,并组织全员考试,确保所有员工能够了解XXX 煤矿灾害防治的要点,掌握事故预防及救援的要领。同时各单位利用班前会、班后会、安全学习日、党员活动日、现场实际操作等平台组织本单位员工学习灾害预防知识,形成了厂矿、区队、班组分级培训模式,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应对突发事件工作开展情况 XXX煤矿根据矿井生产情况及发生灾害的特点,修订完善了事故应急救援救援预案,并成立了由矿长担任总指挥,矿党委书记及各副矿级领导任副总指挥,各副总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同时下设8个专业组。形成了组织明确、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