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三化学离子反应(含解析)及解析
高考化学离子反应真题汇编(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化学离子反应真题汇编( 含答案) 及解析一、高中化学离子反应1.向含a mol (NH4)2Fe(SQ)2溶液中逐7^加入b mol NaOH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NH4)2Fe(SQ)2是复盐B.b = a 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Fe2+) = c(NH4+)C. b = 2a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Fe2++ 2OH=Fe(OH)2 JD.当2avbw 4a 时可能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3 NH4++ 2Fe2++ 70H=2Fe(OH)2 J + 3NH • H2O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NH4)2Fe(SQ)2是由NH4+和Fe2+> SQ2」构成的盐,在溶液中能电离出2种阳离子,为复盐,正确, A 不选;B. b=a时,Fe2+先和NaOH反应生成Fe(OH)2沉淀,有一半的Fe2+生成沉淀,NH4+不反应,Fe2+、NH4+都水解且相互抑制水解,所以存在c(Fe2+)<c(NH4+),错误,B选;C. b=2a时,Fe2+先和NaOH反应生成Fe(OH)2沉淀且Fe2+完全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2 + +2OH =Fe(OH)?^ ,正确,C 不选;D,当2avbw 4a时,Fe2+完全反应,部分NH4+反应生成NH3 . H2O,所以可能发生离子反应3NH4++2Fe2++7OH — 2Fe(OHk J +3NH3 - H2O,正确,D 不选。
答案选B。
2.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X1。
12molL-1的溶液:NH4+、Na\ C「、HCO3-B.能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Na+、AlO2-、ST、O32-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SCN、「、K+、BrD. pH=1 的水溶液中:Al>、NH4+、CH3COO、Br【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X1d2mol/L,说明水的电离受到抑制,该溶液可能为酸或碱溶液,HCO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NH4+与碱反应,能大量共存,A错误;B、能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为碱性溶液,碱性条件下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B 正确;G Fe3+与SCN不口厂都能发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pH=1的水溶液呈酸性,CH3CO6与H+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2021-2022年高考化学真题分项解析 专题03《离子反应》

2021年高考化学真题分项解析专题03《离子反应》1.【xx天津理综化学】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B.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成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无K+D.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CO2【答案】B【解析】A项Fe3+遇KSCN会使溶液呈现红色,Fe2+遇KSCN不反应无现象,如果该溶液既含Fe3+,又含Fe2+,滴加KSCN 溶液,溶液呈红色,则证明存在Fe3+但并不能证明无Fe2+,故A项错误;B项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则发生反应:CuSO4+5H2O═CuSO4·5H2O,CuSO4·5H2O为蓝色,故可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B 项正确;C项灼烧白色粉末,火焰成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Na+颜色反应为黄色,但并不能证明无K+,因为黄光可遮住紫光,故K+颜色反应需透过蓝色的钴玻璃滤去黄光后观察,故C项错误;D项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CO2、SO2等,故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则原气体比一定是CO2,D项错误;本题选B。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物质、离子的检验,设计铁离子、水、钠离子、钾离子、二氧化碳气体。
【名师点睛】Fe3+与KSCN溶液的反应、Fe2+的检验、二者同时存在的检验,CuSO4固体与CuSO4▪5H2O的颜色区别、水的检验,钠离子、钾离子的焰色反应的应用、检验时操作的异同,二氧化碳的检验、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化学方程式、现象的判断,注意在进行物质或离子的检验或鉴别时,现象与结论的对应关系的描述,不同操作的关键点,使学生着重记忆物质的性质的本质区别,学会利用物质的性质分析检验的方案及现象。
【注】本题分类与专题3、52.【xx四川理综化学】下列有关CuSO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Na+、NH4+、NO3-、Mg2+可以大量共存B.通入CO2气体产生蓝色沉淀C.与H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 S2-=CuS↓D.与过量浓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2NH3·H2O=Cu(OH)2↓+2NH4+【答案】A3.【xx山东理综化学】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稀HNO3中滴加Na2SO3溶液:SO32—+2H+=SO2↑+H2OB.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SO2:SiO32—+ SO2+ H2O=H2SiO3↓+SO32—C.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H3·H2O:Al3 ++4 NH3·H2O=[Al(OH)4]—+4NH4+D.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2O2:2 Na2O2+2Cu2++2H2O=4Na++2Cu(OH)2↓+O2↑【答案】D【解析】A、稀硝酸与Na2S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O42‾、NO和H2O,错误;B、过量的SO2与Na2SiO3溶液反应生成HSO3‾,错误;C、Al(OH)3不与弱碱反应,所以Al2(SO4)3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Al(OH)3,错误;D、Na2O2与H2O反应生成NaOH和O2,NaOH与CuSO4反应生成Cu(OH)2和Na2SO4,两个方程式加和可得离子方程式,正确。
专题三 离子反应

④ “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
守恒。
盐类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要忘记“可逆符号”。
练习巩固
1.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Cl2分别通入①H2O、②NaOH溶液、③KI溶液 (2)NaHCO3溶液中分别加入硫酸溶液 (3)铁锈溶于盐酸 (4)硫酸铝溶液与氨水反应 2.写出符合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H+ + OH- = H2O (2)S2- + Cl2 = S↓ + 2Cl-
则不属于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的某些离子浓度的减少。
基础知识导航
2 离子方程式及其书写
重点知识归纳
一、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
离子方程式。书写离子方程式一般步骤为“写、拆、删、查” 四个过程。例如,书写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 “写”: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BaCl2+Na2SO4 BaSO4↓+2NaCl ② “拆”:将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常见的强酸、强碱、
由于HClO能氧化CaSO3,产物不可能为CaSO3。
②
观察各物质的拆分离子是否正确,不能将难溶、难电离的 Ca2++2H2O+2CO2↑,是由
物质写成离子形式。如:碳酸氢钙溶液跟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误写成:Ca(HCO3)2+2H+ 于Ca(HCO3)2是可溶性的盐应拆分成Ca2+和HCO3-。三氯化铁 溶液跟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误写成:Fe3++3OHFe(OH)3↓,是由于氨水是弱碱不能拆分成离子形式。 ③ 观察反应前后电荷是否守恒。 如:FeCl2 溶液与Cl2 反应,不能写成: Fe2++Cl2 Fe3++2Cl-, 2Fe3++2Cl-,离子方程式左右两边
艺术类高考化学考前冲刺提分必练:专题三离子反应(附解析答案)

专题三离子反应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是正确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越大,其导电性一定越强B.强酸和强碱一定是强电解质,不管其水溶液浓度的大小,均能完全电离C.共价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强电解质D.多元酸、多元碱的导电能力一定比一元酸、一元碱的导电能力强2.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A.NaHCO3===Na++H++CO32-B.NaHSO4===Na++H++SO42-C.MgCl2===Mg2++2Cl-D.Ba(OH)2===Ba2++2O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强电解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②强电解质一定是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弱电解质一定是难溶于水的化合物③水难电离,纯水几乎不导电,所以水是弱电解质④属于共价化合物的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制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0.1 mol·L-1的NaOH溶液:K+、Na+、SO42-、CO32-B.0.1 mol·L-1的Na2CO3溶液:K+、Ba2+、NO3-、Cl-C.0.1 mol·L-1FeCl3溶液:K+、NH4+、I-、SCN-D.c(H+)/c(OH-)=1×1014的溶液:Ca2+、Na+、ClO-、NO3-5.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正确判断是A.在pH=12的溶液中,K+、Cl-、HCO-3、Na+可以大量共存B.在pH=0的溶液中,Na+、NO-3、SO2-3、K+可以大量共存C.由0.1 mol·L-1一元碱BOH溶液的pH=10,可推知BOH溶液中存在BOH===B++OH-D.由0.1 mol·L-1一元酸HA溶液的pH=3,可推知NaA溶液中存在A-+H2O HA+OH-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NaHS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H++OH-===H2OB.少量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CO2+OH-===HCO-3C.Fe与盐酸反应产生H2:2Fe+6H+===2Fe3++3H2↑D.氨水和醋酸溶液混合:NH3·H2O+CH3COOH===NH+4+CH3COO-+H2O7.从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相应结论中正确的是8.在含有Na+的中性溶液中,还可能存在NH+4、Fe2+、Br-、CO2-3、I-、SO2-3六种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1)原溶液滴加足量氯水后,有气泡生成,溶液呈橙黄色(2)向橙黄色溶液中加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3)橙黄色溶液不能使淀粉变蓝由此推断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A.NH+4、Br-、CO2-3B.NH+4、I-、SO2-4C.Fe2+、I-、CO2-3D.Fe2+、I-、SO2-39.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Cu(OH)2难溶于水,属于非电解质B.NH4Cl组成中不含金属离子,不属于盐C.SO2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D.HCl气体溶于水电离成H+和Cl-,属于离子化合物10.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饱和氯水中Cl-、NO3-、Na+、SO32-B.c(H+)=1.0×10-13mol·L-1溶液中C6H5O-、 K+、SO42-、Br-C.Na2S溶液中SO42-、K+、Cl-、Cu2+D.pH=12的溶液中NO3-、I-、N a+、Al3+11.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Fe2++H2S↑B.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3+OH-===CO32-+H2OC.少量S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C6H5O-+SO2+H2O===C6H5OH+HSO3D.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1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①不溶于水的盐(CaCO3、BaSO4等)都是弱电解质②可溶于水的盐都是强电解质③0.5 mol·L-1所有一元酸中氢离子浓度都是0.5 mol·L-1④强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一定大于弱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⑤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⑥熔融的电解质都能导电A.①③⑤⑥B.②④⑤⑥C.只有⑤ D.只有⑥13.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Mg2+、AlO2-、Br-B.H+、Fe2+、SO42-、NO3-C.K+、NH4+、CO32-、OH-D.Ca2+、Al3+、NO3-、Cl-14.下表中物质的分类组合完全正确的是15.随着家居装潢成为消费热点,建筑和装潢材料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三化学离子反应(含解析)及解析

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三化学离子反应(含解析)及解析一、高中化学离子反应1.学校化学研究小组对实验室某废液缸里的溶液进行检测分析,提出假设:该溶液中可能含有NH4+、K+、Al3+、HCO3-、Cl-、I-、SO42-等离子中的几种离子。
实验探究:①取少量该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
②取100mL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Ba(NO3)2溶液,加稀硝酸酸化后过滤得到0.3mol 白色沉淀甲,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未见沉淀产生。
③另取100mL该溶液,逐渐加入Na2O2粉末,产生的沉淀和气体与所加Na2O2粉末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I-、HCO3-、Cl-B.该溶液中一定含有K+,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C.在溶液中加入0.25~0.3molNa2O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Al(OH)3+NaOH=NaAlO2+2H2OD.该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唯一原因是NH4+发生水解【答案】D【解析】【分析】①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无HCO3-;②滴加足量Ba(NO3)2溶液,加稀硝酸酸化后过滤得到0.3mol白色沉淀甲,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未见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有SO42-,且n(SO42-)=0.3mol,无Cl-、I-;③逐渐加入Na2O2粉末,由图可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依次与铝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0.1mol,与铵根离子反应生成氨气0.2mol,最后与氢氧化铝反应,含有铝离子,一定不存在碳酸氢根离子。
【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I-、HCO3-、Cl-,故A正确;B.由分析可知,100mL溶液中有n(SO42-)=0.3mol,n(Al3+)=0.1mol,n(NH4+)=0.2mol,由电荷守恒可知n(K+)=0.1mol,其浓度为1mol•L-1,故B正确;C.在溶液中加入0.25~0.3molNa2O2时,过氧化钠会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会将氢氧化铝溶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Al(OH)3+NaOH=NaAlO2+2H2O,故C正确;D.溶液中存在铵根离子和铝离子,则该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原因是NH4+、Al3+发生水解,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D。
高考化学复习课件-专题3 离子反应

目 录Contents考情精解读考点1考点2A.知识全通关B.题型全突破C.能力大提升考法1考法2考法4考法3方法1方法2考情精解读考纲解读命题趋势命题规律考情精解读1考试大纲考点2016全国2015全国1.了解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2.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95%】·全国Ⅰ,36(2)·全国Ⅱ,28(3)离子共存【20%】考纲解读命题趋势命题规律考情精解读2考试大纲考点2014全国自主命题地区1.了解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2.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95%】·2016天津,4,6分·2016江苏,5,2分·2015北京,11,6分·2015江苏,9,2分·2015上海,19,4分·2014江苏,7,2分·2014上海,20,4分离子共存【20%】·2016四川,3,6分·2016江苏,12,4分·2016上海,19,4分·2015江苏,6,2分·2015安徽,10,6分·2015广东,8,4分·2015上海,17,3分·2014江苏,3,2分考情精解读3知识体系构建命题趋势考纲解读知识体系构建考情精解读4返回目录命题趋势1.热点预测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判断、离子共存仍是高考的热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一般为2~6分。
2.趋势分析 将定量因素引入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以及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电化学、工艺流程、实验结合起来的考查形式将是今后高考命题的趋势。
知识全通关知识全通关1继续学习考点一电解质电解质非电解质定义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相同点都是化合物可溶于水,可不溶于水不同点在一定条件下能电离不能电离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离子化合物和部分共价化合物全是共价化合物与常见物质类别的关系通常为酸、碱、盐、典型金属氧化物、活泼金属氢化物、H 2O 等通常为非金属氧化物、某些非金属氢化物、绝大多数有机物等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知识全通关2继续学习考点一电解质【拓展延伸】(1)注意“或”与“和”的区别,电解质满足其一即可,而非电解质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三离子反应、共存与检验(含解析)

专题三 离子反应、共存与检验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将1.12L 2Cl 溶于水,反应中转移0.05mol 电子B.向()442NH Al SO 稀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2Ba OH 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2-2+-4NH +A1+2SO +2Ba +5OH +=422322BaSO A1O 2H O+NH H O -↓++gC.常温下,水电离的()H c +为-1311.010mol L -⨯⋅的溶液中,2+-3Fe Cl Na NO -+、、、可能大量共存D.麦芽糖溶液中:244SO MnO K H --++、、、可以大量共存2、现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几种:K +、4NH +、Cl -、2Mg+、2Ba +、23CO -、24SO -。
现取三份各100mL 溶液进行如下实验:第一份加入3AgNO 溶液有沉淀产生;第二份加足量NaOH 溶液加热后,收集到0.08mol 气体;第三份加足量2BaCl 溶液后,得到干燥沉淀12.54g ,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4.66g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混合液中一定含有:K +、4NH +、23CO -、24SO -,可能含Cl -,且()K0.04mol n +≥ B .该混合液中一定含有:4NH +、23CO -、24SO -,可能含K +、Cl -C .该混合液中一定含有:4NH +、23CO -、24SO -,可能含2Mg+、K +、Cl - D .该混合液中一定含有:4NH +、24SO -,可能含2Mg+、K +、Cl - 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 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SO 2气体:ClO -+SO 2+H 2O==HClO +-3HSOB. 0.1mol/L NH 4Al(SO 4)2溶液与0.2mol/L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 Al 3++22-4SO +2Ba2++4OH -=2BaSO 4+-2AlO + 2H 2OC. 硫酸酸化的淀粉KI 溶液在空气中变成蓝色:4I - +O 2 +2H 2O = 2I 2 +4OH -D. Fe 2O 3溶于过量氢碘酸溶液中:Fe 2O 3+6H ++2I -=2Fe 2++I 2 +3H 2O 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3NO -+8H +=3Cu 2++2NO ↑+4H 2O+63NO -B.NO 2气体与水反应:3NO 2+H 2O=2H ++3NO C.NH 4Cl 固体与固体烧碱混合共热:4NH ++OH-NH 3↑+H 2OD.FeCl 3溶液中通入H 2S 气体:2Fe 3++H 2S=S ↓+2H ++2Fe 2+5、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6、向下列溶液中加入相应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4CuSO 溶液中加入()2Ba OH 溶液:224Ba SO -++=4BaSO ↓B.向()33Al NO 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3+32Al 3NH H O ⋅+=()+43Al OH 3NH ↓+C.向3FeCl 溶液中加入铁粉:3Fe Fe ++=2+2FeD.向2Fel 溶液中加入足量新制氯水:2Cl 21-+=22C11-+ 7、解释下列反应原理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加热的方法降低自来水中钙离子浓度: 23322Ca 2HCO 3CaCO H O CO -↓↑V ++++ B.向2CH BrCOOH 中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并加热:-222CH BrCOOH+OH CH BrCOO H O -→+ C.向32Mg HCO ()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23Mg 2HCO 2OH +--++=2-332MgCO CO +H O ↓+D.在强碱溶液中 NaCIO 与3Fe OH ()反应生成-243Na FeO ,3ClO +2Fe(OH)=2-+422FeO +3CI +H O+4H -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c(OH -)/c(H +)=10-12的溶液中:+4NH 、Cu 2+、3NO -、24SO -B .滴加KSCN 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中:+4NH 、K +、Cl -、I -C .0.1mol·L -1的NaHCO 3溶液中:Fe 3+、K +、Cl -、24SO -D .水电离产生的c(OH -)=10-12mol·L -1的溶液中:Na +、Al 3+、Cl -、3NO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将2CO 通入石灰石石浆中,当n (石灰石):n (2CO )=1:2时22Ca OH 2CO ()+=2+-3Ca +2HCOB.2Cl 和2FeBr 溶液反应,当()()22Cl Febr 54n n =∶∶,2+25Cl 4Fe 6Br -++=3210C14Fe 3Br -+++C.将NaOH 稀溶液滴3AICl 溶液中,当()()3NaOH AlCl 7:2n n =∶时,3-2Al 7OH ++=322AI OH AIO 2H O -↓()++D.盐酸和22Na CO 溶液反应,当()()23HCl Na CO 3:2n n =∶时,233H 2CO -++ =-322HCO +CO +H O ↑10、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AB.BC.CD.D11、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A.AB.BC.CD.D12、下列解释实验过程或事实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熔融烧碱时,不能使用普通石英坩埚:SiO2+2NaOH Na2SiO3+H2OB、在海带灰的浸出液(含有I-)中滴加H2O2得到I2:2I-+ H2O2+2H+= I2+O2↑+2H2OC、红热的铁丝与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或黑色)保护层:3Fe+ 4H2O(g)Fe3O4+4H2D、“84消毒液”(有效成分NaClO)和“洁厕灵”(主要成分盐酸)混合使用放出氯气:ClO-+ Cl-+ 2H+= Cl2↑+H2O13、下列各组微粒能大量共存,当加入相应试剂后会发生化学变化,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14、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用稀硫酸除去硫酸钠溶液中少量的硫代硫酸钠:Na 2S 2O 3+2H +=SO 2↑+S↓+2Na ++H 2O B .氢氧化亚铁暴露于空气中会变色:4Fe(OH)2 +O 2 +2H 2O=4Fe(OH)3C .向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制取次氯酸:Ca 2++ClO -+H 2O +CO 2=2HClO +CaCO 3↓ D .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Cl 2 + H 2O2H ++ Cl -+ ClO -15、将①中物质逐步加入②中混匀(②中离子均大量存在)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 A.A B.B C.C D.D16、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Ag 2SO 4固体与饱和NaCl 溶液反应:Ag 2SO 4 + 2Cl -=2 AgCl+24SO -B .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H 4Cl 溶液:2Cl -+2H 2O 通电H 2↑+Cl 2↑+2OH -C .NaAlO 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 2:22AlO -+ CO 2 +3H 2O =2Al(OH)3↓+23CO -D .KMnO 4酸性溶液与FeSO 4溶液反应:4MnO -+Fe 2++8H + =Mn 2++Fe 3++4H 2O17、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无色溶液:K +、Cl -、Mg 2+、24SO -、272Cr O -B.W +)(H K c =0.1mol/L 的溶液:Na +、K +、23SiO -、3NO -C. Na 2CO 3溶液:K +、Fe 3+、24SO -、3NO -D. 能使pH 试纸呈红色的溶液:Na +、+4NH 、I -、3NO -18、下列实验的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AB.BC.CD.D19、下列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中先加入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HNO 3溶液白色沉淀不溶解,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23SO -B.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待测液,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到火焰呈黄色则表明待测液中一定含有Na +而不含K +C.某溶液中加入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溶液中不一定含有23CO -和3HCO -D.将某固体试样溶于盐酸,再滴加KSCN 溶液出现血红色,则该试样中存在Fe 3+20、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AB.BC.CD.D2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醋酸溶解水垢中的CaCO 3:CaCO 3+2H +=Ca 2++H 2O+CO 2↑ B .惰性电极电解饱和MgCl 2溶液:Mg 2++2Cl -+2H 2OMg(OH)2↓+H 2↑+Cl 2↑C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 2:D .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醛中的醛基:()3334232CH CHO 2Ag NH 2OH CH COONH H O 2Ag 3NH +−−−↓−−→水浴加热-+++++2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1822H O 中加入24H SO 酸化的4KMnO :182245H O 2MnO 6H -+++=182225O 2Mn8H O ↑+++ B.水玻璃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变浑浊:2-322SiO +2CO +2H O =-233H SiO 2HCO ↓+ C.向1100mL 0.12mol L -⋅的()2Ba OH 溶液中通0.02 mol 2CO :2+-2Ba +3OH +2CO =-332HCO +BaCO H O ↓+:D.向NaCIO 和NaCl 混合溶液中滴入少量4FeSO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Fe +ClO +2H =-3+2Cl +2Fe +H O23、下表是某同学探究23Na SO 溶液和铬(VI )盐溶液反应规律的实验记录,已知:227Cr O -(橙色)+2-24H O 2CrO 垐?噲?(黄色)+2H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1中的绿色溶液中含有24SO -B.实验1、2的a 溶液中所含的离子种类相同C.向实验3溶液中继续滴加过量硫酸可使溶液变为浅橙色D.实验4的目的是排除稀释对溶液颜色变化造成的影响24、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 A.向4CuSO 溶液中加入足量Zn 粉,溶液蓝色消失44Zn+CuSO =Cu+ZnSO B.澄清的石灰水与少量的3NaHCO 混合-2+-332HCO +Ca + OH =CaCO +H O C.22Na O 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22222Na O =2Na O+O ↑ D.向()2Mg OH 悬浊液中滴加足量3FeCl 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32233Mg OH +2FeCl = Fe OH + 3MgCl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 答案:B解析:A.2Cl 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氯气不能完全反应,故1.12L2Cl 溶于水后转移的电子数少于0.05mol ,A 项错误;B.过量的()2Ba OH ,A 要变成2AlO -,24SO -转化为硫酸钡沉淀,铵根转化为一水合氨。
【化学】高中化学离子反应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

【化学】高中化学离子反应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一、高中化学离子反应1.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将 CO 2 通入 CaCl 2 溶液:CO 2+H 2O+Ca 2+=CaCO 3↓+2H +B .往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 SO 2:OH - + SO 2 =3HSO -C .向氢氧化亚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Fe(OH)2+2H +=Fe 2++2H 2OD .向 Ba(OH)2 溶液中滴加NaHSO 4 溶液至中性:Ba 2++OH -+H ++24SO -═BaSO 4↓+H 2O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碳酸的酸性弱于盐酸,故CO 2通入CaCl 2溶液不反应,A 项错误;B.往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SO 2,生成亚硫酸钠,通入过量SO 2,生成亚硫酸氢钠,离子反应式为OH - + SO 2 =3HSO -,B 项正确;C. 向氢氧化亚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产物Fe 3+和还原产物NO ,C 项错误;D.向 Ba(OH)2 溶液中滴加NaHSO 4溶液至中性,氢离子与氢氧根恰好反应完全,离子式为Ba 2++2OH -+2H ++24SO -═BaSO 4↓+2H 2O ,D 项错误; 答案选B 。
【点睛】CO 2和SO 2都具有酸性,都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化学反应式有通入量多量少的区别,特别需要注意二氧化硫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Na 2SO 3或者NaHSO 3形式存在,而不会变成NaHSO 4或者NaSO 4。
2.某溶液可能含有Cl -、SO 42-、CO 32-、NH 4+、Al 3+、Cu 2+、Fe 3+和K +中的若干种。
为检验其中含有的离子,进行如下实验:取该溶液10mL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并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同时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上述滤液中通入足量CO 2气体,产生白色沉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三化学离子反应(含解析)及解析一、高中化学离子反应1.向含有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还原性:Fe2+>Br-),表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肯定错误的是()A.2Fe2++Cl2=2Fe3++2Cl-B.10Fe2++2Br-+6Cl2=10Fe3++Br2+12Cl-C.2Br-+Cl2=Br2+2Cl-D.2Fe2++4Br-+3Cl2=2Br2+2Fe3++6Cl-【答案】C【解析】【分析】还原性:Fe2+>Br-,则向含有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时,氯气先与Fe2+反应,后与Br-反应。
【详解】A.当通入少量的氯气时,氯气只与亚铁离子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故A正确;B.当溴化亚铁与氯气5:3反应时,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10Fe2++2Br-+6Cl2=10Fe3++Br2+12Cl-,故B正确;C.由分析可知,氯气先与亚铁离子反应,所以离子方程式中一定有亚铁离子参与,故C错误;D.当通入过量氯气时,氯气能将亚铁离子和溴离子都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4Br-+3Cl2=2Br2+2Fe3++6Cl-,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
2.现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几种:K+、NH4+、Cl-、Mg2+、Ba2+、CO32-、SO42-,现取三份各1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0.08 mol气体;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到干燥沉淀12.54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4.66 g。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该混合液中一定含有:K+、NH4+、CO32-、SO42-,可能含Cl-B.该混合液中一定含有:NH4+、CO32-、SO42-,可能含K+、Cl-C.该混合液中一定含有:NH4+、CO32-、SO42-,可能含Mg2+、K+、Cl-D.该混合液中一定含有:NH4+、SO42-,可能含Mg2+、K+、Cl-【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第一份: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可能存在:Cl−、CO32−、SO4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生成的0.08mol气体为氨气,则溶液中一定含有NH4+,且物质的量为0.08mol ;第三份:能够与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的为碳酸根离子或硫酸根离子,根据题中信息可知4.66g 为硫酸钡,12.54g 为硫酸钡和碳酸钡的混合物,因此一定不存在Mg 2+、Ba 2+。
()244 4.66gn BaSO =n SO ==0.02mol 233g/mol()-,碳酸钡的物质的量为:12.54g-4.66g =0.04mol 197g/mol();再根据电荷守恒,正电荷为:n (+)=n (NH 4+)=0.08mol ;负电荷:n (-)=2n (CO 32−)+2n (SO 42−)=0.12mol ,故一定有K +,至少0.04mol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K +、NH 4+、CO 32−、SO 42−,可能含有Cl −,若存在氯离子,钾离子的物质的量大于0.04mol ;若不存在氯离子,钾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4mol ,所以A 正确。
故答案选:A 。
【点睛】离子推断问题有定量计算时可根据电荷守恒,得出是否存在某些离子。
3.某固体混合物X ,含有()243Al SO 、3FeCl 、23Na CO 和4CuSO 中的几种,进行如下实验:①X 与水作用有气泡冒出,得到有色沉淀Y 和弱碱性溶液Z ; ②沉淀Y 与NaOH 溶液作用,无变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混合物X 中必定含有23Na CO ,不含()243Al SOB .溶液Z 中溶质主要是钠盐,且必含3NaHCOC .灼烧沉淀Y ,可能得到黑色物质D .往溶液Z 中加入Cu 粉,若不溶解,说明X 中不含3FeCl 【答案】D 【解析】 【分析】某固体混合物X ,含有()243Al SO 、3FeCl 、23Na CO 和4CuSO 中的几种,进行如下实验:①X 与水作用有气泡冒出,四种物质中能生成气体的只有23Na CO ,所以一定有23Na CO ,而几种物质中没有酸,可知推测因为发生双水解生成了二氧化碳,能与23Na CO 在溶液中双水解的有()243Al SO 、4CuSO 和3FeCl ;得到有色沉淀Y ,则Fe(OH)3、Cu(OH)2中至少有一种Al(OH)3不确定;弱碱性溶液Z ,说明溶液中不存在铝离子、铁离子和铜离子;②沉淀Y 与NaOH 溶液作用,无变化说沉淀中没有Al(OH)3,则X 中一定没有()243Al SO ,据此再结合选项分析。
【详解】A. 根据分析可知混合物X 中必定含有23Na CO ,不含()243Al SO ,故A 正确;B.溶液Z 显弱碱性,所以大量存在的阳离子只能是钠离子,碳酸钠的水解分两步:CO 32-+H 2O=HCO 3-+OH -;HCO 3-+ H 2O =H 2CO 3+OH -;由于发生双水解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且溶液显碱性说明溶液中依然存在第二步水解,第一步水解有可能存在,即溶液中一定有碳酸氢根,所以溶液Z 中溶质主要是钠盐,且必含3NaHCO ,故B 正确;C.沉淀Y 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铜,故灼烧可以得到黑色固体,故C 正确;D.溶液Z 显弱碱性,一定不存在3FeCl ,故D 错误; 故答案为D 。
4.某100mL 溶液可能含有 Na +、NH 4+、Fe 3+、CO 32-、SO 42-、Cl -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加试剂均过量,气体全部逸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原溶液中不存在 Na +,则 c (Cl -)<0.1mol•L ﹣1B .原溶液可能存在 Cl - 和 Na +C .原溶液中 c (CO 32-)是 0.01mol•L ﹣1D .原溶液一定存在 CO 32-和SO 42-,一定不存在 Fe 3+ 【答案】D 【解析】 【分析】加入BaCl 2溶液之后,有沉淀生成,且加入过量盐酸之后,沉淀质量减少,则说明一定有CO 32-、SO 42-这两种离子,一定没有Fe 3+(Fe 3+和CO 32-会发生双水解反应,不能共存),且沉淀2为BaSO 4,n(BaSO 4)=-1m 2.33g ==0.01mol M 233g molg ,m(BaCO 3)=4.30g-2.33g=1.97g ,则n(BaCO 3)=-1m 1.97g ==0.01mol M 197g molg 。
加入NaOH 溶液产生1.12L (标况)气体,则溶液中有NH 4+,NH 3有0.05mol ,即n(NH 4+)=0.05mol 。
CO 32-和SO 42-所带的负电荷的物质的量为0.01mol×2+0.01mol×2=0.04mol ,NH 4+所带正电荷的物质的量为0.05mol×1=0.05mol ,根据电荷守恒,可以推断出溶液中一定有Cl -,且最少为0.01mol (因为无法判断是否有Na +,如果有Na +,需要多于的Cl -去保持溶液的电中性)。
【详解】A. 若原溶液中不存在 Na +,则 c(Cl -)=1n 0.01==0.1mol L V 0.1mol L-g ,A 错误; B. 原溶液中一定有Cl -,可能有Na+,B 错误;C. 经计算,原溶液中,n(CO 32-)=0.01mol ,则c(CO 32-)=0.01mol÷0.1L=0.1mol •L ﹣1,C 错误;D. 加入BaCl 2溶液之后,有沉淀生成,且加入过量盐酸之后,沉淀质量减少,则说明一定有CO 32-、SO 42-这两种离子,一定没有Fe 3+,D 正确;故合理选项为D 。
【点睛】溶液中的离子要保持电荷平衡,即正负电荷所带的电荷量相等,以保持溶液的电中性。
5.某溶液中可能含有K +、NH 4+、Ba 2+、SO 42-、I -、Cl -、NO 3-中的几种,将此溶液分成两等份。
进行如下实验:(AgCl 式量为143.5,AgI 式量为235)①在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 ,加热,可收集到标准状态下的气体1.12L ; ②在另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Ba(NO 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得到沉淀2.33g ; ③在②的滤液中加入足量AgNO 3溶液,又有4.7g 沉淀产生。
有关该溶液中离子种类(不考虑H +和OH -)的判断正确的是 A .溶液中至少有2种阳离子B .只能确定溶液中NH 4+、SO 42-是否存在C .溶液中最多有4种阴离子D .溶液中不可能同时存在K +和NO 3- 【答案】C 【解析】 【分析】①在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 ,加热,可收集到标准状态下的气体1.12L ,和过量NaOH 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只能是氨气,故一定存在+4NH ,且物质的量为0.05mol ;②在另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Ba(NO 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得到沉淀2.33g ,故一定存在2-4SO ,一定不含有Ba 2+,且2-4SO 物质的量为:2.33g233g/mol=0.01mol ;③在②的滤液中加入足量AgNO 3溶液,又有4.7g 沉淀产生,此沉淀未说明颜色,若沉淀只有AgCl ,则() 4.7gAgCl 0.033mol 143.5g/moln ==,若沉淀只有AgI ,则() 4.7g AgI 0.02mol 235g/moln ==,若溶液中不含有K +、-3NO ,根据电荷守恒可知,I −与Cl −均存在,若溶液中不含有K +,含有-3NO 时,I −与Cl −可能均存在,也可能只I -,若溶液中含有K +,不含有-3NO 时,I −与Cl −可能均存在,也可能只Cl -,不可能只含有I -。
【详解】A .依据分析可知,溶液中可能只存在铵根离子,故A 错误;B .依据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4NH 、2-4SO ,还有Cl −或I −中的一种或2种,故B 错误;C .依据分析可知,溶液中2-4SO 一定存在,而Cl −或I −存在1种或2种,-3NO 也可能存在,故C 正确;D .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可能同时存在K +和-3NO ,故D 错误; 故答案为:C 。
【点睛】离子推断题解法归纳:这些推断题的解法在于掌握离子的特有反应以及离子间的共存情况,在解题之前,应对所提供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进行分析,做到心中有数,一般来说,离子间能生成沉淀、或气体、或弱电解质,以及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就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