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复习
高中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四单元复习课件ppt课件

第一部分:介绍廉蔺二人的身份和地位。
(一详一略,一贵一贱:对比,为下文埋伏笔)
第二部分:完璧归赵。 第一层:出使之前,初露胆识。 第二层:奉璧出使,智斗秦王。
三个回合:奉璧取璧,归璧于赵,廷斥秦王
第三层:功成加官,秦赵缓和。 第三部分:渑池相会。 会前计议—— 会上斗争——斗争结果。 第四部分:负荆请罪 第一层:居功自傲,相如避让。 第二层:迫不得已,说明原因。 第三层:廉颇自省,负荆请罪。
在朝廷上
⑶使动用法 ①完璧归赵 ②秦王恐其破璧 使……完整
使……破,撞破
使……承担 使……回去
③宁许以负秦曲
④毕礼而归之 ⑷意动用法 ①且庸人尚羞之 ②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羞,以……为羞耻
先,以…为先;后, 以…为后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蔺相如者,赵人也。 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徒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而 ①夫秦强而赵弱 ②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③不如因而厚遇之 ④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
因 ①相如因持璧却立 ②不如因而厚遇之 ③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④蒙故业,因遗策
(表并列) (表假设,如果) (表承接) (表转折,但是) (于是,就。副) (趁机)
(通过,经由) (沿袭)
使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
③我为赵将;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④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⑤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⑥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 ②定语后置: ③状语后置:
何以知之 君何以知燕王.
求人可使报秦者 以勇气闻于诸侯 会于西河外渑池 设九宾于廷 而君幸于赵王.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文学常识专题复习

高中语文必修1-5文学常识专题复习(一)必修一1.《烛之武退秦师》《左传》,相传为春秋末年答因史官左丘明所作。
“传”意为注释,《左传》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所以它又被称为《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同时也是杰出的散文巨著。
它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貌,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同时又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2.《荆轲刺秦王》《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
作者已不可考。
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
全书共三十三卷,分国别编辑,依次是:东周一卷,西周一卷,秦五卷,齐六卷,楚四卷,赵四卷,魏四卷,韩三卷,燕三卷,宋、卫合一卷,中山一卷。
箕踞,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似箕,叫作“箕踞”。
这种姿势是表示傲视对方的意思。
跪,与坐不同,往往在有急事或表示谢罪之时,直身,两股也离开了脚跟。
所以前人指出跪与坐二者的区别是“跪危而坐安”。
如《史记•刺客列传》:“荆轲遂见太子,言田光已死,致光之言。
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
”跪也表示对长者的尊敬。
如《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田蚡)往来侍酒魏其,跪起如子侄。
”3.《鸿门宴》《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我帝元狩元年(前122)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鲁迅评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古代“座次”问题(1)官职:古代以右为尊。
如“位在廉颇之右”。
(朝代不同有変化)(2)车骑:以左为尊。
如信陵君屋左以待侯生:“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
”(3)室内:室内座位以坐西朝东的方向为最尊,其左手位为次,右手位更次,对面为最次。
(4)堂上座位:北为帝(尊),南为臣(卑)。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人物列传复习导航 人教课标版

【自我校对】 1.不 否 表否定 2.庭 廷 朝廷 3.案 按 察看,审察 4.缪 穆 姓 5. 孰 熟 仔细 6.畔 叛 背叛 7.去 弆 读jǔ, 收藏 8.亡 无 没有 9.亡 无 没有 10.见 现 出现 11. 欢 欢聚 12.霑 沾 沾湿; 衿 襟 衣襟 13.决 诀 辞别 14.员 圆 圆 周 15.尊 樽 古代盛酒的器皿 16.傍 旁 外 面 17.禽 擒 捉
【自我校对】 1.①连词,和,跟,同 ②介词, 和,跟,同 ③介词,和,跟,同 ④动词,给予, 授予 ⑤动词,结交,亲附 ⑥动词,赞许,同 意 ⑦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2.①做 ②是 ③给,替 ④成为 ⑤动词,认 为 ⑥以为,认为 ⑦表被动 ⑧语气助词 ⑨ 介词,读wéi,被 ⑩介词,读wèi,替,给 3. ①表时间,在 ②用以,用来 ③凭借 ④把 ⑤用来 ⑥因为 ⑦依靠 4.①副词,就 ②于是 ③才,再 ④表判断,是,就是 ⑤判断词,是 ⑥只,
三、一词多义 (一)实词
,早失父母 ①今仆不幸 . 赦臣 ②大王亦幸 . ③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 1.幸 来告良 ④今事有急,故幸 . ⑤缦立远视,而望幸 焉 . ⑥幸 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
,其贤不及孔子 ①郯子之徒 .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 以吾两人在也 2.徒③徒 . ④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 无道桓文之事者 ⑤仲尼之徒 .
6.①获得,此指收获 ②得到 ③能,能够 ④心得,收获 ⑤能够 ⑥应该 ⑦得到,获 得,与“失”相对 ⑧合适 7.①懂,知道 ②执 掌 ③同“智” ④了解 ⑤了解 ⑥知识 8.①副词,又,再 ②形容词,双层的,夹层的 ③动词,回答,答复 ④恢复 ⑤再,又,更 ⑥回答 9.①调升官职 ②改变 ③贬谪,放逐 ④迁移 10.①纯 ②精心 ③精华 ④精锐 ⑤精通 11.①右边,与“左”相对 ②秦汉以 前以右为尊,因而指较高的地位,引申为上 ③古称世家大族为“右族
人教版本高中高一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复习2.《雷雨》学习教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 2.《雷雨》教课方案《雷雨》教课方案教课目标:1、认识曹禺和《雷雨》。
2、认识戏剧的一般知识,理解舞台说明的作用。
3、经过剖析剧本的矛盾矛盾,领会剧中个性化的语言和人物性格。
4、认清拥有浓厚封建性的财产阶级家庭的腐败,揭露这类半封建半殖民社会的罪恶。
要点和难点:1、认识尖利的戏剧矛盾和个性化的戏剧语言2、认识拥有封建阶级和财产阶级双重特色的周朴园在家庭和社会上的罪恶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23岁的曹禺在就读清华大学时期创作了四幕剧《雷雨》。
《雷雨》不单确立了曹禺先生在中国话剧史上优秀的现实主义剧作家的地位,同时也是中国年青的话剧艺术成熟的标记。
这是一个青年的激情之作,让我们走近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的戏剧大师,走近《雷雨》,用激情去解读,专心灵去感觉。
二、作者简介现代剧作家。
他从小喜好戏剧,1929年进南开大学,此后又转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进清华研究院,专攻欧美戏剧文学,并从文学中吸取营养。
1933年,在马上结束大学生活时,达成处女作《雷雨》。
继《雷雨》以后,又写出了《日出》《北京人》《旷野》《演变》等剧本。
《雷雨》《日出》成就最高,是他的代表作,确立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
在这两个剧本中,作者以优秀的艺术才能深刻地描述了旧制度必定崩溃的图景,关于走向衰败和死亡的阶级赐予了有力的揭穿和抨击。
剧作震动了当时的戏剧界。
1942年,曹禺把巴金的《家》改编成话剧,解放后,写了《明亮的天》《胆剑篇》(与人合作)《王昭君》。
三、复习戏剧知识:戏剧的观点: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露社会矛盾,反应现实生活。
戏剧的种类:从表现形式看,戏剧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哑剧等;从作品的容量看,能够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从时代来看,能够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从情节主题来看,戏剧又分为惨剧、喜剧和正剧;从演出场合看,又分为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等。
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复习练习必修(分单元打印版)

文言文复习练习(必修四)第二单元复习题一、本单元基础知识梳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翠幕.( )堤.沙( ) 天堑.( )珠玑.( ) 应.笑我( )罗绮.( ) 叠巘.( ) 钓叟.( ) 凝噎.( ) 一蓑.烟雨()故垒.( ) 纶.巾( ) 樯.橹( ) 还酹.( ) 遥岑.远目()料峭.()吟啸..()萧瑟.()玉簪.()脍.炙人口()鲈.鱼()揾.()薄.雾()舞榭.歌台()封狼居胥.()纱橱.()憔悴..()暮霭.( ) 经.年( ) 参.( )差.( )2、文学常识:(1)《望海潮》《雨霖铃》的作者是()词人()。
(2)《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的作者是()词人()。
(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古亭》的作者是()词人()。
(4)《醉花阴》《声声慢》的作者是()词人()。
3、默写重点归纳。
《赤壁怀古》(1)大江东去, , 。
(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3)遥想公瑾当年,······,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
(4)故国神游,,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定风)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休说鲈鱼堪脍,,?(6)求田问舍,,。
(7),,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永遇乐》(1)千古江山,。
舞榭歌台,。
(2),,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
(3)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3)东篱把酒黄昏后,。
(4)莫道不销魂,,。
《声声慢》(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2)雁过也,正伤心,。
(3)满地黄花堆积,,如今有谁堪摘?(4)梧桐更兼细雨,,。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补充练习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珠玑婉约烟柳画桥良霄晓风残月B.骤雨羌管繁花似锦樯橹金戈铁马C.苍陌吴钩千里清秋嬴取斜阳草树D.梧桐憔悴暗香盈袖消魂凄凄惨惨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斟酌.(zhuó)袅.(niǎo)娜屋椽.(chuán)羽扇纶.(ɡuān)巾B.游说.(shuō)倩.(qiàn)影佳肴.( yáo)清沁.( xīn)肺腑C.浸渍.( zì)酣.(hān)畅岑.(cén)寂殒.( yǔn)身不恤D.峥嵘.(rónɡ)榫.(sǔn)头国粹.( cuì)咬文嚼.(jiáo)字4.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点缀克隆叱咤风云安然无恙B.酝酿炒作冰雪消融家喻户晓C.斑斓蜷缩兴高采烈锦上添花D.寥廓和霭礼上往来急不暇择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本知识复习内容ppt课件

《哈姆莱特》 • 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 受之泰然:心安理得地接受。
《窦娥冤》 • 前合后偃:前仆后倒。
《雷雨 (节选)》 • 涔涔:①形容汗、泪、水等不断地流下。②形容天色阴
沉。 ③形容肿胀或烦闷。 • 谛听: 仔细地听。谛,仔细。 • 觊(jì)觎:希望得到不应得到的东西。
3.缪贤心胸开阔,他发现蔺相如的才德,并不因为他出生卑贱而瞧 不。蔺相如此去吉凶难料,虽然他有勇有才,但未必能旗开得胜, 若是此去非但没有换回秦国的城池,连“天下所共传宝”的和氏 璧也被秦国夺走了,辱没了赵国的威名,那么赵王一怒之下,恐 怕不只是杀了蔺相如一个了事,连缪贤也将因推荐庸才之过而受 到牵连。但缪贤并不惧怕这些,他识才敢用,非常信任蔺相如, 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毅然把蔺相如推荐到赵王面前。若非出于对 国事的关心,是难以做到的。
2.蔺相如在秦王面前,怒发冲冠,警告秦王将“以颈血溅大王矣”, 这无疑是一种勇气,是一种在强权面前不屈服、不弯腰的勇气; 廉颇肉袒负荆,到蔺相如门前谢罪,这也是一种勇气,是一种勇 于承认错误、知错即改的勇气;列宁打碎了姑妈家的花瓶,不敢 声张,后来写信承认是自己打碎了花瓶,这同样是一种勇气,是 诚实带来的勇气。新航路的开辟是面对不可预测结局的勇气;科 学探索是人类战胜未来的勇气。勇气能最大限度地让生命焕发光 彩。孟子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 其中,难道就没有勇气吗?
浩浩天地,朗朗乾坤,多少仁人志士留芳百世,虽死犹荣。他们 或是崇高无私,或是明智无悔,或是崇高质朴。正是他们所做出的 无上光荣的选择,使得我们的民族摺焰生辉,使华夏文明万古流芳。
历史选择了苏武,苏武选择了崇高无私,选择了明智,选择了质 朴。那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是历史的星空中最耀眼的星座,引领 着后来者在暗夜里找寻生命的座标,勇往直前而不迷失。(《无尚 的选择》节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归纳文学常识: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后注释字词整理:1、拜:用一定的礼节授与某种名位或官职。
2、上卿:战国时最高官衔。
3、闻:闻名,出名。
4、宦者令:宦官的头目。
5、舍人:随侍身边的亲近属官的通称。
6、和氏璧:用楚国人卞和发现的一块宝玉雕琢成的璧。
7、遗(wèi):使人遗赵王书(送给)8、徒见欺:白白地受欺骗。
见,被,表被动。
9、即:则、就。
10、患:忧虑、担心。
11、可使报秦者:可派去回复秦国的人。
报,答复、回复。
12、窃计:私下里打算。
窃,谦辞,私下,私自。
13、止:阻止。
14、语(yù):告诉。
15、境:赵国边境。
16、幸于赵王:被赵王宠幸。
于,介词,引出动作的施动者。
17:结于君:同您结交。
18:亡赵走燕:“亡于赵,走于燕”的省略句。
从赵国逃跑,投靠到燕国。
19、束:捆绑。
20、肉袒伏斧质:赤身伏在斧质上,表示请罪。
肉袒:把上身袒露出来。
质:杀人时做垫用的砧板。
21、幸得脱:侥幸能够免罪。
得:能够。
脱:免。
22、宜:应该。
23、寡人:古代君王自称。
7、宜:宜可使(应该)8、曲:曲在赵(理亏)9、均:均之二策(权衡、比较)10、必:王必无人(倘若,假如)11、奏:相如奉璧奏秦王(呈献,进献)12、却:相如因持璧却立(退后)13、修敬: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整饰礼仪表示敬意)14、倨(jū):礼节甚倨(傲慢)15、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道歉)16、有司:召有司案图(官吏的通称)17、决:决负约不偿城(必定)18、径道:从径道亡(便道,小路)19、间: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20、拔: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攻下)21、靡:左右皆靡(退却)22、怿(yì):于是秦王不怿(高兴,喜悦)23、已而:已而相如出(过了些时候)24、望: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远远看见)25、高义:徒慕君之高义也(高尚的品德)26、孰与: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比……怎么样)27、驽:相如虽驽(劣马,引申为愚劣,无能)通假字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知识梳理第二单元【知识梳理】《柳永词两首》《苏轼词两首》《辛弃疾词两首》《李清照词两首》《柳永词两首》1、《望海潮》是描写北宋时期杭州繁盛景象的词。
词的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词的下片描写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词作以铺叙见长。
首先,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总领全篇,概括介绍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然后分别从“形胜”“都会”和“繁华”三个方面铺开叙述:“烟柳画桥”之中家家户户安居乐业,人烟阜盛;“云树”“堤沙”之外惊涛拍岸,汹涌壮观;都市街衢,珠宝遍陈,普通人家,披罗着锦,满目奢华景象。
过片(下片起句)之后,先描写西湖水碧山青、桂子飘香的景象,后叙羌笛横吹、菱歌互答的欢愉场景。
由民众忘情山水之乐引出官员宴饮之乐,一路铺叙下,但又不是平铺直叙,很见裁减功力。
这是一篇投赠之作。
作者路经杭州,想谒见当时出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便写了这首词。
词作一方面反映了北宋结束五代分裂割据局面后,经过真宗、仁宗两朝的休养生息,确实呈现了繁荣的景象,但收笔也流露了粉饰太平、献宠官僚的味道,有唐朝干谒诗的遗风。
2、《雨霖铃》是描写作者在长亭与情人话别的词。
词作主要采用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其一,用哀景写悲情。
词作开篇用“寒蝉”“长亭”“骤雨”等意象,烘托离别时凄冷沉郁的气氛。
其二,以无情衬有情。
离人难舍难分,而无情的舟子却催促起航,有情人只得以泪相向,“无语凝噎”。
其三,以想象未之景诉悲情。
作者用一“念”字引出离别后行人消失在烟波浩淼的楚地江天,极目远眺,一片茫然,不觉悲从中。
“良辰美景”原为欢乐愉快的场景,但是随后而的“虚设”二字顷刻间就使欢乐之情顿然消失,而沉入到无边无际的愁伤之中,所以,这里也是“乐景写悲情”。
积累运用1、下列诗句的节拍划分有误的一项()A.东南 / 形胜,三吴 / 都会,钱塘 / 自古 / 繁华。
B.有 / 三秋 / 桂子,十里 / 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