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酰脲类除草剂药害预防与事故处理
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

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随着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的发展,农用化学除草剂已被广泛应用,但由于各种除草剂对植物的作用机理不同,往往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不同程度的药害。
除草剂使作物产生药害的原因很多,如除草剂的选择,使用技术和环境条件影响等,其中使用技术是主要原因。
所以识别药害症状,了解药害原因,采取适当技术措施,药害是可以减轻和避免的。
一、除草剂药害症状及诊断除草剂药害的诊断是生产中常遇到的问题。
了解除草剂对作物和杂草的药害症状,可以正确判断除草剂效果及如何对作物采取安全措施和补救方法,除草剂对植物会产生解剖、生理、和形态效应。
解剖效应是植物内部组织变化,在田间无法查看;生理效应如失绿、斑点、坏死等在田间可以直接观察到;形态效应即植物根、茎、叶、花的形态变化,最易用眼发现,这是论断除草剂对作物产生药害和防除杂草的重要依据。
现将几类常用除草剂对作物的药害症状介绍如下:1.笨氧类除草剂的药害症状这类除草剂有2.4-d丁酯、2甲4氯、稳杀德等,敏感植物受害表现为叶片、叶柄和茎部扭曲,茎尖卷曲,茎基部变粗,肿裂霉烂。
根部受害后,变短、变粗、根毛缺损,水分与营养物质吸收受到影响,严重时可使全株死亡。
如2.4-d丁酯,在玉米田使用过晚引起玉米药害,表现为叶片卷曲,形成葱状,雄穗很难抽出,重者无雌穗。
2.苯甲酸类除草剂的药害症状这类除草剂有豆科威、百草敌等,主要症状是使作物根部畸形、叶片卷曲、皱缩、变黄,如玉米受害后初生根系增多,叶形变窄,葱状叶、茎脆弱、根扁化。
3.三氮笨类除草剂的药害症状这类除草剂有西玛津、阿特拉津、扑草净等,主要是抑制光合作用,使叶部失绿或叶片出现枯斑、坏死、变黄,最后枯死。
如阿特拉津上茬残留,可使小麦、大豆幼苗叶尖枯黄似人烧状;大豆受害叶片失绿变黄,逐渐变褐色。
4.磺酰脲类除草剂的药害症状这类除草剂有农得时、草克星等,主要是抑制作物某些氨基酸的合成,症状是植株长时间生长停滞,新叶变黄,严重时枯死。
磺酰脲类除草剂

0 农 市 十 况 — 化 业 资 媒 3 6 化 场 — 农 行 的 深 体 53 /7
科与品 化 埸 最 技 产 事
始逐渐 萎黄 。②受害植物根 系发育严 重受 阻 ,根老化 ,根尖坏死 ,侧根与主根短 ,根数量减少 ,无根毛。③一年生敏 感植 物 ,受药后 3 —5天开始 出现药 害症状 ,一般死 亡需要持续较 长时间。耐药性作物药 害症状 表现可能更慢 ,甚至 到作物 收获时才表现 出对产量和 品质 的影 响。④一年生禾本科植物 ,受害后植株矮化 ,心叶发黄 ,叶色黄化或 出现紫 色 ;新 生叶片卷缩 ;有时叶 片发黄 或呈半透 明条 纹。⑤阔叶作物受害后生长缓慢 ,心叶黄化、萎 缩、皱缩 ,叶 脉发红
较大的差异 。
( 持效期 :磺酰 脲类 除草剂不 同品种在土壤 中的持效期差异很大。 3 )
三 ,磺酰脲 类除草剂的药害与安全应用 ( )磺酰脲类除草 剂的典型药 害症状 一
磺酰脲类 除草剂主要 抑制生长点的正常生 长发育 ,导致生长点坏死或畸形 ,生长停滞 ,叶片失绿 、枯黄或 出现花 青 素色 ,叶片丧失感 液性和偏上性 ,根老化 ,侧根与 主根短 ,根数量 减少、根系生 长停滞 。外在症状表 现较慢 ,从 出现症状 到死亡所需 时间较长 。 磺酰脲类 除草剂 的具体药害症状主要表现在 6个方面 :①受害植物 的第一表现为生长停滞 、矮化 ,而后 由心叶开
相关 。
( 六)磺酰脲类 除草剂 的降解与消失 磺酰 脲类除草剂用量极低 ,在土壤 中降解 比较迅速 ,不进行 生物积累 ,是对环境安全的一类 除草剂 。
1 光解与水解 .
人工光 照下稳定 ,如绿 磺 隆 1 个月 内在 干燥植物表 面仅分解 3%,在干 土表 面分解 1 %,而在水 溶液 中则光 解 0 5 9 %。磺酰脲类 除草剂 易于水 解 ,溶 液 p 0 H值对水解 的影响很大 ,在 酸性溶液 中不稳定 ,极 性溶剂如 甲醇 、丙酮也能
烟嘧磺隆对玉米产生药害原因分析及补救措施

四、补救 措 施
般 情况 下 ,玉米 本身的 耐药性 较 强 ,烟嘧磺 隆产生轻 微药 害时 ,不 需要处理 ,玉米生长 只是暂时 受到抑 制,一段时间以后即可恢复 ,不会影 响产量。若药害较重需要处理时,可 采用以下措施 : ( 一 )及时排毒 。在烟嘧 磺隆药 害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时 , 要尽早采 取措施排毒。对玉米植株上的初期药 害 ,可 用喷雾器械 淋水 3  ̄ 5 次 ,洗掉 植株上的农药残留物 。 ( 二 )加 强田间管 理 1 、浇足 水 量 ,使 玉 米根 系大 量 吸收 水分 ,以降低 植株体 内的除 草剂 浓度。结合浇水增施碳酸氢铵、硝酸 铵 或尿素等 肥料 ,促进根 系生长 。也 可 以叶 面 喷施 1 % ~ 2 % 的尿 素 溶液 或 O . 2 %  ̄ 0 . 3 %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惠满 丰6 0 0 ~ 8 0 0倍液。 2 、 适当增加锄地的深度和次数 , 增强土壤 的通气性 , 促 进土壤 中有益 微生物的活动, 加快土壤养分的分解 , 增强玉米根 系对水 分和养分 的吸收能 力 ,使玉米 植株尽快 恢复正 常的生长 发育。 3 、喷施 云 大 . 1 2 0( 天 然 芸 苔素 内酯 )1 5 0 0 倍液 ,或赤霉素加 1 %尿 素水溶 液 ,或用解 害灵 、叶面宝稀释 5 0 0倍液 ,在上 午露 水干 后或 傍晚 用 喷雾器 喷洒叶 片的正反 面 ,促进植株 正常生长 ,以有效减轻药害 。 4 、发生 药 害的 玉米 田块应 结 合 浇水 ,增施腐 熟人畜粪尿 、 碳酸氢铵 、 硝 酸铵 、尿素等 速效肥 料 ,促进根 系 发 育和再生 , 恢 复受 害玉米的生 理机 能 ,以减轻 烟嘧磺隆药 害对玉米 的损 害。同时还要叶面喷洒 1 %一 2 % 的尿 素或 O . 2 %一 0 . 3 % 的磷酸二氢 钾溶液或
安全剂R-28725保护玉米免受氯磺隆药害的作用

( No r t h e a s t Ag r i c ul t u r a l Un i v e r s i t y,Ha r b i n 1 5 0 0 3 0,Ch i n a)
Ab s t r a c t 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a n d b i o c h e mi c a l t e s t s we r e c o n d u c t e d t o s t u d y t h e p r o t e c t i v e e f f e c t s o f t h e h e r b i c i d e s a f e n—
( 东北农 业大学理学院 ,哈尔滨 摘要 1 5 0 0 3 0 ) 采用生物测定 法研 究 了安全 剂 R 2 8 7 2 5保护 玉米免 受除 草 剂氯磺 隆药 害的 作 用。在 氯磺 隆毒 土浓 度 为
2/  ̄ g / k g时 , 使用5 mg / k g R - 2 8 7 2 5浸 种 处 理 , 玉米 根部 受到 氯磺 隆抑 制 的谷 胱甘 肽 ( G S H) 含 量 由空 白对 照 的
中图分类号 : S 4 8 1 . 8
文献标识码 : A
D O1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0 5 2 9 —1 5 4 2 . 2 0 1 3 . O 1 . 0 0 5
Th e e f f e c t s o f t h e h e r b i c i d e s a f e n e r R一 2 8 7 2 5 i n p r o t e c t i n g ma i z e f r o m t h e
磺酰脲类除草剂在使用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对后茬作物的残留药害年来全球报道了多起因使用磺酰脲类除草剂导致作物发生药害的事故尤其是超高效磺酰脲类除草剂氯磺隆在土壤中残留期较长不易挥发和光解的特点对后茬作物药害严重导致后茬的水稻玉米或棉花受到药害34针对磺酰脲类除草剂使用中的问题人们提出使用安全剂来解除该类除草剂对作物的药害behringer等发现在苗后应用安全剂双苯恶唑酸和吡唑解草酯能够有效提高谷类作物对磺酰脲类除草剂的耐受性使作物免受磺酰脲类除草剂的伤
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及解救措施

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及解救措施周峰九十年代后,随着除草剂的大量推广应用,除草剂药害的广泛存在也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但真正的药害原因错综复杂和多种多样,既有环境方面的因素和使用方面的因素引起的,也有除草剂本身的因素造成的,任何作物对除草剂都不具有绝对的耐性或抗性,而所有除草剂品种对作物与杂草的选择性也都是相对性的,在具备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与正确的使用技术时,才能显现出选择性而不伤害作物。
一、除草剂药害产生的主要原因1、药滴沾染与雨点溅染应用除草剂之中一些选择性稍差的品种,如在大豆田应用杂草焚、克阔乐、虎威,由于气象条件不良及作物长势较弱,有时会使大豆沾着药滴的叶片局部产生灼斑。
另外,在玉米田应用灭生性除草剂克芜踪,在稻田埂上应用草甘膦等,由于防护措施不严,常有少量雾滴落到玉米下部的叶片上或稻田边缘的稻叶上,造成一些局部的药害。
2、雾滴直接飘移与挥发飘移喷施除草剂时,或多或少都有飘移的问题。
尤其应用一些蒸气压较高(>0.133322帕)、挥发性较强的品种,如2,4-滴丁酯、2甲4氯钠、麦草畏、氟乐灵、禾草敌、异恶草松等,在喷施过程中,由于形成的雾滴过小、温度过高、空气相对湿度过小、风力过大、光照过强,喷头位置距地面或叶面过高、液泵压力过大等,均易造成雾滴挥发与飘移,因此,往往会使邻近被污染的敏感作物及树木等遭受不同程度的危害。
其中,以2,4-滴丁酯最为严重与突出,在地面喷施,其雾滴有时能飘移到1000-2000米的距离,各地在应用2,4-滴丁酯时,因雾滴飘移曾多次发生过药害事故。
3、土壤残留应用三氯苯类、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二苯醚类及其他杂环类除草剂之中的一些在土壤里残留时间较为持久的除草剂品种,若与作物轮作体系协调不当,往往会对后茬敏感作物造成危害。
例如,大豆田施用豆磺隆造成下茬甜菜、马铃薯严重药害的现象时有发生。
4、除草剂安全性不强用于茎叶处理的触杀型除草剂,如克阔乐、杂草焚、氟磺胺草醚对大豆的安全性不很强,施用之后,难免会使适用作物产生一些暂时性药害。
除草剂安全使用方法及药害救治对策

植保工程6年第5期《四川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农药出现问题多、投诉案件量较大的是除草剂。
科学使用化学除草,不仅可以有效防除杂草,提高品质和产量,同时也可以节省大量除草用工,减轻劳动强度。
但使用不当往往会出现农作物植株焦枯黄化,停止生长;重者植株枯死,经济损失惨重。
只有正确总结除草剂在生产上容易出现药害的原因,掌握其安全使用方法,才能确保除草剂使用安全可靠。
因此,笔者总结各地多方经验,特对除草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安全使用方法及除草剂药害的主要救治措施略抒己见。
一、除草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药害原因1.不同农作物选用除草剂不当主要是部分农民对除草剂的性能、专业农作物、使用方法不了解,盲目滥用导致药害。
如油菜除草剂用于小麦除草,玉米使用的除草剂错用于水稻,规定在移栽田使用的除草剂,用于直播田、抛秧田等。
2.不按除草剂标签说明施药随心所欲不按规定的用药量施用除草剂,有的加大用药量、有的施药不均匀、要求作物苗前用药除草则用于苗后用药除草等。
3.不正确选择施药时间不少农户在高温、强烈阳光照射、空气干燥、雨天或露水未干时施药,很容易引起药害发生;在水稻对除草剂敏感期内用药,也易造成药害。
4.不按照科学方法施用除草剂很多农民使用除草剂前,不仔细看说明书,不按要求操作。
如使用禾大壮、丁苄等类型的除草剂,稻田里必须有浅水层,水深以高处不露泥、低处不淹禾苗心叶为好,并保水5~7天。
如不按要求的方法进行操作,极易导致药害。
5.不均匀喷施除草剂可湿性差的化学除草剂,容易出现沉淀现象。
不少农户施药时不摇动药瓶,导致喷药不均匀。
下层药液浓度过高则易产生药害。
6.故意投毒,产生药害这种情况比较特殊,近年来故意投毒,产生药害发生较多。
一般因农户之间出现纠纷,而遭对方暗地投施除草剂,产生严重药害。
二、除草剂安全使用方法1.苗前用药最安全化学除草,多采用土壤处理,但必须按照标签要求在播种前或播种后芽前用药,用药时间应以杂草初生阶段除草效果好。
磺酰脲类除草剂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开发是除草剂进入“超高效”时代的标志,它最大的特点是高活性,使用剂量通常在5~100g/公顷,以下是几个具体产品:德国艾格福——酰嘧磺隆:防除冬小麦、大麦、燕麦等作物中阔叶杂草,对猪殃殃有特效,对当茬小麦和后茬水稻、玉米安全。
乙氧嘧磺隆:有效防除水稻、小麦和甜菜等作物中的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
汽巴-嘉基——环氧嘧磺隆:大豆苗后除草剂,防除稗草,番薯属、苋属、豚草、苍耳等杂草,有效用量60~90g/公顷,对大豆和后茬作物安全。
氟磺隆:玉米地除阔叶类杂草,主要用于芽后处理,用量10~30g/公顷。
美国杜邦——四唑啶磺隆:稻田苗后除草剂,主要防除稗草、异型莎草、泽泻、眼子菜等杂草,用量为20~25g/公顷。
氟啶嘧磺隆:芽前苗后除草剂,主要防除禾本科和阔叶类杂草,对看麦娘特效,用量10g/公顷。
磺酰脲类除草剂是一种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即通过抑制植物体内的ALS,阻碍侧链氨基酸如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使细胞分裂受抑制,杂草正常生长收到破坏而死亡。
其主要特点有:1、生物活性。
磺酰脲类化合物具有前所未有的超高活性,打破了常规的用药量限制,使除草剂步入了超高效时代。
2、毒性。
磺酰脲类除草剂作用于植物体内的ALS,且再无第二个作用位点。
3、选择性。
磺酰脲类除草剂对许多作物有良好的选择性,一般认为,其选择性是由不同作物和杂草对该类化合物代谢失活能力的差异造成的,而与吸收和传导量的差异及ALS敏感性的差异无关。
4、环境行为。
磺酰脲类除草剂既可做叶面处理也可做土壤处理剂,而且用量少,因其蒸汽压低,进入大气中的量很少,主要被植物吸收和进入土壤,其残留量很小,除少量淋溶进入地下之外,大部分可通过化学水解和微生物分解而降解。
5、残留农药。
磺酰脲类除草剂选择性强,对不同作物的敏感性差异很大。
大多数磺酰脲类除草剂在环境中易分解,但也有一些品种因残效期较长,易对下茬作物产生药害,如甲磺隆、氯磺隆,胺苯磺隆和氯嘧磺隆等,另外新开发的磺酰磺隆和氟啶磺隆也有较长残效的趋向。
除草剂药害补救措施_整改措施_

除草剂药害补救措施除草剂已在农业生产中广为使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由于使用不当等原因,药害也不时产生,致使作物减产或绝收。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资料,欢迎阅读!除草剂药害补救措施1)反复灌水洗田冲地稀释排毒。
对施药过量造成药害的可灌水洗田,稀释排毒降低药害。
2)使用解毒剂解毒。
根据药害的性质。
可选用适当的药物进行解毒补救。
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作为除草剂的解毒剂。
如适当喷洒赤霉素.可以缓解药害的程度。
3)连续喷水洗苗。
因使用浓度过大或叶面吸收过多而引起的药害,可连续喷水冲洗,减少植株上的药物浓度。
4)追施速效肥料。
及时摘除受害叶,增施腐熟有机肥、尿素等速效肥,可以促进植株根系发育和新叶再生。
5)喷施叶面肥。
叶面喷肥,植株吸收快。
如使用O.1%-0.3%的磷酸二氢钾或喷施宝等进行叶面喷施,可促进水稻根系发育,尽快恢复生长。
6)较重药害的补救。
对较重药害,应在查明药害原因的基础上,马上采取针对性补救措施:如对棉花等采取早打顶、重打顶,让余下的叶腋长出新枝,培养新株,同时喷芸薹素内酯、复硝酚钠促生长;稻苗药害后,立即施石灰、草木灰解毒,喷施赤霉素、叶面肥等促进稻苗尽快恢复生长;对于磺酰脲类除草剂药害。
可立即喷萘二酸酐、芸薹素内酯,再增施酸性肥料硫酸铵、过磷酸钙,进行酸洗。
对在土壤中移动性小的除草剂,如氟乐灵等残毒药害,可深翻土、多翻土,促使其挥发,用更多的泥土稀释残药,同时增施有机肥,促进微生物降解。
如药害面小,可进行换土补种大粒种子等。
除草剂药害发生的原因除草剂对作物的选择性是相对的。
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合理使用,才对作物安全。
在生产中使用除草剂,有多种原因可引起作物药害。
1.误用误用在生产中时有发生,错把除草剂当成杀虫剂使用,或使用的除草剂品种不对。
2.除草剂的质量问题如制剂中含有其它活性的成分,或加工质量差,出现分层等。
由于药液不均匀导致药害。
3.使用技术不当在生产中,许多药害是由于使用技术不当造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磺酰脲类除草剂药害预防与事故处理
璜酰脲类除草剂是开发进展最快的一类超高效除草剂。
杀草谱广,可以防治大多数阔叶杂草及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选择性强,对作物高度安全;使用方便,既可以土壤处理,也可以进行茎叶处理;部分品种在土壤中的持效期较长,可能会对后茬作物产生药害。
1.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安全应用技术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选择性强,每种除草剂均有特定的适用作物和施药适期、有效的防治杂草种类。
如绿磺隆、甲磺隆、苄嘧磺隆、醚苯磺隆、苯磺隆、噻磺隆是防除麦田杂草的除草剂品种,小麦、大麦和黑麦等对它们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可以用于小麦播后芽前、出苗前及出苗后。
其中的苯磺隆和噻磺隆在土壤中的持效期短,一般推荐在作物出苗后至分蘖中期、杂草苗期应用。
这些品种可用于麦田防除多种阔叶杂草,对部分禾本科杂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苄嘧磺隆、吡嘧磺隆,醚磺隆是稻田除草剂。
可以有效防除莎草和多种阔叶杂草。
氯嘧磺隆可以用于豆田防除多种一年生阔叶杂草。
烟嘧磺隆可以用于玉米田防除多种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和一些阔叶杂草。
胺苯磺隆、氟嘧磺隆可以用于油莱田防除多种阔叶杂草和部分禾本科杂草。
甲嘧磺隆主要用于林地防除多种杂草。
磺酰酥类除草剂的残效期在土壤中的差异性较大,一般的持效期为4-6周,偏酸性土壤的持效期相对较短,而在碱性土壤中持效期相对较长。
不同品种在土塘中的持效期是:绿磷隆>嘧磺隆≌甲磺隆≌醚苯磺隆≌绿嘧磺隆>噻磺隆≌苯磺隆。
空气湿度与土壤含水量是影响磺酰脲类除草剂药效与药害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空气湿度高、土壤含水量大时除草效果相对较好。
在同等温度条件下,空气相对湿度为95%-100%时药效大幅度提高,施药后降雨会降低茎叶处理除草剂的杀草效果。
对于土壤处理除草剂,施药后土壤含水量高比含水量低时的除草效果高;施药后土壤含水量比施药前含水量高时更能提高除草效果。
2.磺酰脲类除草剂的药害补救措施
磷酰脲类除草剂,是近几年出现药害现象最多、药害损失最重的一类品种,生产中应加强安全应用,在出现药害问题后应及时采取如下措施:轻度药害时,应及时喷施萘二酸酐等药害补救剂、或喷施芸苔素内酯以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同时加强肥水管理,对药害严重地块,应及时与技术部门联系,对土壤进行酸冼、深翻,播种对该除草剂不敏感的作物。
3.磺酰脲类除草剂的药害案件处理
该类除草剂药害发展缓慢,田间出现药害症状时,一般药害损失都比较严重。
应深入调查研究,调查施药的方式、施药剂量、作物播种时期和施药时期,及时准确地掌握施药条件,封存药样,请有关专家和农药管理部门进行药害鉴定与案件处理。
如果在产品的标签中,没能明确注明适用作物和相应作物的施药剂量、施药适期,安全间隔期,施药方法等上文中的有关注意事项,生产企业要对药害负责,反之,所发生的药害由使用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