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造成除草剂药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造成除草剂药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摘要介绍了造成除草剂药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除草剂;药害;原因;预防随着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农村劳动力相对减少。
为了缓解劳动力缺乏的矛盾,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使用除草剂来防治农田中的杂草。
但是因为种种人为原因,常常致使除草剂药害事故发生,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
当前农村技术力量薄弱,作为基层农技人员,应该把使用除草剂不当造成药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贯彻到家喻户晓,使药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笔者现将使用除草剂造成药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供广大农民朋友参考。
1 造成药害的原因1.1 保管不当,盲目施用因保管不当导致除草剂包装标签脱落或腐蚀,错将除草剂当成杀虫剂、杀菌剂使用,或不按标签说明施用等造成药害。
1.2 用药量过多,浓度过大每种除草剂的用量都有严格规定,但常因用药量过多,浓度过大而造成药害。
1.3 用药方法不当施用时,如果除草剂沾染到种子上,或大量除草剂露滴漂移在附近敏感作物上,都易产生药害。
1.4 盲目混用农药盲目混用农药,会使药效降低。
如果将禾草克和苯达松混用、二甲四氯和酸性农药混用还会导致药害。
1.5 喷雾器清洗不净用过除草剂的喷雾器,没有及时清洗,再喷其他农药,就可能造成药害。
2 药害的主要症状2.1 急性型发生快、症状明显,施药后几小时或几天内就可出现以下症状:①叶片出现斑点、穿孔、焦灼、卷曲、畸形、枯萎、黄化、失绿或白化等。
②根部短粗肥大,根毛稀少,根皮变黄、变厚、发脆或腐烂等。
③植株矮化、落花、落蕾,果实(穗)畸形、变小、出现斑点、褐果、锈果、落果等。
2.2 慢性型施药后症状有潜伏性,但作物生长受阻,产量、品质下降,果实形状和口味变差等。
2.3 残留型残留在土壤中的药剂对下茬作物产生药害。
轻者种子不发芽或发芽迟缓,根尖、芽鞘等变褐或腐烂;重者烂种、烂芽、降低出苗率或不出苗。
3 预防除草剂药害的措施3.1 正确选择除草剂的种类3.1.1 选择性除草剂。
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

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随着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的发展,农用化学除草剂已被广泛应用,但由于各种除草剂对植物的作用机理不同,往往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不同程度的药害。
除草剂使作物产生药害的原因很多,如除草剂的选择,使用技术和环境条件影响等,其中使用技术是主要原因。
所以识别药害症状,了解药害原因,采取适当技术措施,药害是可以减轻和避免的。
一、除草剂药害症状及诊断除草剂药害的诊断是生产中常遇到的问题。
了解除草剂对作物和杂草的药害症状,可以正确判断除草剂效果及如何对作物采取安全措施和补救方法,除草剂对植物会产生解剖、生理、和形态效应。
解剖效应是植物内部组织变化,在田间无法查看;生理效应如失绿、斑点、坏死等在田间可以直接观察到;形态效应即植物根、茎、叶、花的形态变化,最易用眼发现,这是论断除草剂对作物产生药害和防除杂草的重要依据。
现将几类常用除草剂对作物的药害症状介绍如下:1.笨氧类除草剂的药害症状这类除草剂有2.4-d丁酯、2甲4氯、稳杀德等,敏感植物受害表现为叶片、叶柄和茎部扭曲,茎尖卷曲,茎基部变粗,肿裂霉烂。
根部受害后,变短、变粗、根毛缺损,水分与营养物质吸收受到影响,严重时可使全株死亡。
如2.4-d丁酯,在玉米田使用过晚引起玉米药害,表现为叶片卷曲,形成葱状,雄穗很难抽出,重者无雌穗。
2.苯甲酸类除草剂的药害症状这类除草剂有豆科威、百草敌等,主要症状是使作物根部畸形、叶片卷曲、皱缩、变黄,如玉米受害后初生根系增多,叶形变窄,葱状叶、茎脆弱、根扁化。
3.三氮笨类除草剂的药害症状这类除草剂有西玛津、阿特拉津、扑草净等,主要是抑制光合作用,使叶部失绿或叶片出现枯斑、坏死、变黄,最后枯死。
如阿特拉津上茬残留,可使小麦、大豆幼苗叶尖枯黄似人烧状;大豆受害叶片失绿变黄,逐渐变褐色。
4.磺酰脲类除草剂的药害症状这类除草剂有农得时、草克星等,主要是抑制作物某些氨基酸的合成,症状是植株长时间生长停滞,新叶变黄,严重时枯死。
除草剂药害发生的原因及预防

米田施用乙草胺,在正常情况下不会产生药害,但施药后
降雨量过大,有可能出现药害。沙质土壤使用土壤处理
除草剂时要特别小心,用量不能过大,否则会发生药害。
2.4 施用剂量
除草剂对作物的选择性是相对的,只有在一定的剂
量下才对作物安全。在使用除草剂时,一定要按使用说
明书所标明的使用剂量施药,不得任意加大施用量,以避
3000 g/hm2 处理的防治效果为 75.00%,弱毒疫苗 S52, 100~200 倍液浸根 30~60 min 再接种示范处理与对照药 剂的防治效果相当,3~5 叶期接种示范处理防治效果低 于对照药剂的防治效果。药后 15 天调查:弱毒疫苗 S52, 100~200 倍液浸根 30~60 min 再接种示范处理的防治效 果与对照药剂的防治效果相当,为 71.79%,弱毒疫苗 S52,3-5 叶期接种示范处理的防治效果低于对照药剂的 防治效果,为 43.59%。
(上接第 53 页) 2.5 防止飘移
使用除草剂时要特别注意防止雾滴飘移到邻近的敏 感作物上,由飘移引起药害发生最多的是喷施 2,4-滴和 2 甲 4 氯时,周围应无阔叶作物。 2.6 清洗药械
施用过除草剂的药械未洗或未洗干净就用来喷施其 他的农药可能会造成药害,这种药害经常发生。施用过 除草剂的药械必须用洗衣粉或碱水反复清洗多遍再存 放。 2.7 防止残留药害
免药害的发生。
(下转第 55 页)
作者简介:孙联合。通信地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63000 河南省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E-mail:xuht001@。
地址:100125 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 20 号楼农业部北办公区中国农学会
http://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10 年第 1 期
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 发生除草剂药害如何解救

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发生除草剂药害如何解救一些农民由于缺乏除草剂使用知识和经验,或操作失误,从而导致除草剂误害农作物的严重后果。
本文谈谈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有哪些,以及发生除草剂药害如何解救。
一、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有哪些除草剂药害的发生,除天气变化、使用技术水平等因素外,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1、除草剂选择与配伍不合理。
使用者对化学除草方面知识了解太少,盲目采购施药;或配伍不合理造成药害,农药渗混的比例失调,就会发生药害。
2、除草剂施用方法不科学。
随意加大除草剂的使用剂量,造成不出苗,出现“瞎地”现象;或稀释药剂时加水量过少,田间施药不均匀,重喷和漏喷现象比较严重,必然发生药害。
3、土壤残留造成药害。
即前茬作物施用除草剂,其残留部分对后茬作物产生药害。
二、发生除草剂药害如何解救1、迅速用清水反复冲洗喷除草剂过量或邻近作物的敏感叶片遭受药害时,立即用于净的喷雾器装入清水,对准受药害桓株喷洒3-5次,可清除或减少作物上除草剂的残留量。
对于一些遇碱性物质易分解失效的除草剂,可用o.2%的生石灰或o.2%的碳酸钠清水稀释液喷洗作物,效果好。
对药害连片的田块,除进行叶面喷水冲洗外,还应足量灌水.促使根系大量吸水,以降低作物体内药物浓度,缓解药害。
2、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用爱可博每亩16克兑水40千克,或每亩用15毫升的植物动力2003,加清水稀释15千克,在上午露水干后或傍晚用喷雾器喷在作物叶片的正反面上,可收到“起死回生”的效果。
针对药害性质,应用与其性质相反的药物中和缓解。
如喷施20毫办千克的赤霉素稀释液,每亩40-50千克,喷后7天,茎叶生长便恢复正常,比末喷施赤霉素的增产10%以上。
3、追施速效肥料依照作物生长季节和对肥料的需要,适当增加肥量,结合浇水迫施速效化肥。
除进行土壤追施速效肥外,还要叶面喷洒1%-2%的尿素或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对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抗药害能力有显著效果。
4、加强中耕松土根据作物生长季节,适当增加中耕松土次数。
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及解救措施

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及解救措施周峰九十年代后,随着除草剂的大量推广应用,除草剂药害的广泛存在也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但真正的药害原因错综复杂和多种多样,既有环境方面的因素和使用方面的因素引起的,也有除草剂本身的因素造成的,任何作物对除草剂都不具有绝对的耐性或抗性,而所有除草剂品种对作物与杂草的选择性也都是相对性的,在具备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与正确的使用技术时,才能显现出选择性而不伤害作物。
一、除草剂药害产生的主要原因1、药滴沾染与雨点溅染应用除草剂之中一些选择性稍差的品种,如在大豆田应用杂草焚、克阔乐、虎威,由于气象条件不良及作物长势较弱,有时会使大豆沾着药滴的叶片局部产生灼斑。
另外,在玉米田应用灭生性除草剂克芜踪,在稻田埂上应用草甘膦等,由于防护措施不严,常有少量雾滴落到玉米下部的叶片上或稻田边缘的稻叶上,造成一些局部的药害。
2、雾滴直接飘移与挥发飘移喷施除草剂时,或多或少都有飘移的问题。
尤其应用一些蒸气压较高(>0.133322帕)、挥发性较强的品种,如2,4-滴丁酯、2甲4氯钠、麦草畏、氟乐灵、禾草敌、异恶草松等,在喷施过程中,由于形成的雾滴过小、温度过高、空气相对湿度过小、风力过大、光照过强,喷头位置距地面或叶面过高、液泵压力过大等,均易造成雾滴挥发与飘移,因此,往往会使邻近被污染的敏感作物及树木等遭受不同程度的危害。
其中,以2,4-滴丁酯最为严重与突出,在地面喷施,其雾滴有时能飘移到1000-2000米的距离,各地在应用2,4-滴丁酯时,因雾滴飘移曾多次发生过药害事故。
3、土壤残留应用三氯苯类、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二苯醚类及其他杂环类除草剂之中的一些在土壤里残留时间较为持久的除草剂品种,若与作物轮作体系协调不当,往往会对后茬敏感作物造成危害。
例如,大豆田施用豆磺隆造成下茬甜菜、马铃薯严重药害的现象时有发生。
4、除草剂安全性不强用于茎叶处理的触杀型除草剂,如克阔乐、杂草焚、氟磺胺草醚对大豆的安全性不很强,施用之后,难免会使适用作物产生一些暂时性药害。
部分常用除草剂药害产生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

部分常用除草剂药害产生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近年来,随着除草剂种类的增多和使用数量的增加,农民反映除草剂药害的案例也越来越多。
了解除草剂药害症状、产生原因,利于咱们在农业技术指导中做出正确判断和及时给出预防补救措施。
目前又正值除草剂药害高发期,那现在我就咱们当地几种常用除草剂对作物产生药害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与大家共同学习,古语说:“温故而知新”,希望在这次共同学习中大家都有所收获,不足之处也敬请批评指正。
一、乙草胺乙草胺是选择性芽前土壤封闭处理剂,生产上用在玉米、油菜、大豆、花生田的播后苗前封闭除草。
施入土壤后药物被植物幼芽吸收,在植物体内干扰核酸代谢及蛋白质合成,使幼芽、幼根停止生长。
(一)乙草胺药害症状玉米田在使用乙草胺封闭除草产生药害表现为两种症状:一种是在玉米种子发芽出土前,玉米芽中毒弯曲严重变形不能出土,造成缺苗;一种是在玉米出苗时芽俏中毒僵硬变成锥形,造成新叶无法正常生长展开,部分干枯死掉或直到芽俏干枯破裂,新叶才扭曲的展开,最终多数形成弱苗导致小棒或空杆。
据资料介绍,瓜类作物如西瓜、黄瓜、甜瓜、南瓜等对乙草胺比较敏感,这些作物田一般是不推荐使用乙草胺进行土壤封闭处理的。
有的农户在瓜田附近喷施过乙草胺除草剂后,通过飘移药害,造成西瓜嫩梢叶片焦枯。
据观察,西瓜一般喷药后20小时左右,就会出现药害症状,乙草胺药滴顺风飘移,造成药害的距离可达80~100米。
不仅如此,现已发现采用大棚、小棚加地膜覆盖,在3天前用乙草胺作土壤封闭除草后移栽西瓜苗同样出现了乙草胺造成的药害,使西瓜幼苗生长不良。
(二)玉米地使用乙草胺产生药害分析:1.用药量大,兑水量少用50%乙草胺乳油防治玉米田间杂草,每亩用药量在100~150毫升,对水30—45公斤喷雾,在土壤表面形成很好的封闭层,防效可达95%;超出此用药量范围就容易产生药害,生产中有的农民为了省工省力都少用水且加大用药量,每亩用药量达200~400毫升,对水量20~25公斤,个别的每亩用药量500毫升以上,所以产生药害。
除草剂药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除草剂药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除草剂药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除草剂是为了清除草地或农田上一些杂草,以供作物的生长到处使用的化学药品。
然而,在使用除草剂时,很容易发生药害现象,导致除草剂不仅仅能杀死杂草,而且还会杀死作物或影响作物的生长。
本文将讨论除草剂药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一、除草剂药害的原因1.使用方法不当:使用除草剂时,操作不当是导致药害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比如,过度喷洒药剂,对农作物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正确地使用除草剂需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并且必须遵守药剂的最佳用量和使用时间。
2.环境条件不适宜:除草剂的使用需要环境条件,例如,温度湿度不适宜会影响除草剂在植物上的附着和吸收,导致除草剂过早蒸发或流失。
此外,在喷洒除草剂之前,需要检查天气预报是否适宜除草剂的使用,比如,预测是否会有大风和降雨等天气条件。
3.除草剂抗性:在使用除草剂的过程中,植物会逐渐产生抗药性,使草杂草变得更加难以根除。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使用更强的化学药品,就不能消除杂草,这会导致更多的药害现象。
二、除草剂药害的防治方法1.合理选择药品:在使用除草剂之前,要充分了解使用它的适应范围及杀灭草杂草的效果、使用方法和使用建议。
注意药剂与植物物种之间的不同反应,尽量选择不会对要保护的草地或作物产生太大影响的除草剂。
2.合理施药:必须按照药剂的规定浓度和使用方法,为不同的草地或作物选取不同的施药方式。
在使用时,必须先对小面积或局部区域进行测试,并注意喷雾液的浓度和量,从而在保证除草效果的同时,保留作物的生长。
3.监测和控制:定期进行害虫和草害的观察和监测,记录受害时间、受害部位和受害程度,并根据实际情况修订防治方案,及时调整施精、灌溉和喷药等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理。
结论:总的来说,正确、合理使用除草剂是可以达到预期效果的,但如果药剂使用不当,很容易导致药害现象。
因此,我们必须了解特定杀菌剂的适应范围和方法,了解植物物种与药剂之间的反应,按规定的方法和浓度施药,定期观察和监测除草效果,及时调整施药量和施药方法,从而达到防治药害的目的。
除草剂要害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近几年,除草剂的施用面积与施用量逐年增加,节省了农民治荒除草的时间,但由于种种人为的原因,除草剂药害事故时有发生,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1、保管不当,盲目错用.由于除草剂保管不当,导致包装标签脱落或标签腐蚀,看不清楚,错将除草剂当成杀虫剂、杀菌剂使用,或不按除草剂标签说明施用,造成药害.预防方法:妥善保管好除草剂,防止包装标签脱落或腐蚀,若发现标签丢失,应立即贴上新标签,标明该除草剂名称及施药方法.2、用药量过多,浓度过大.除草剂的施用量和浓度,比杀虫剂、杀菌剂更为严格,每种除草剂都有规定的用量.预防方法:严格掌握除草剂用量和浓度.3、用药方法不当.除草剂一旦施用不当,则会造成药害.例如,许多除草剂施用时,沾染到种子上,易造成药害;在临近敏感作物且有大风的情况下喷施除草剂,大量露滴漂移在敏感作物上而产生药害.预防方法:根据杂草、除草剂及环境条件,选择不同的施药方法,熟练掌握安全、高效施用除草剂的技术要点.提高施药质量,明确除草剂作用于杂草的部位,做到用药时间准确,选择在晴天无风情况下施用,避免沾染到农作物敏感部位上或漂移到临近敏感作物上.4、盲目混用农药.除草剂合理混用可以提高除草效果,扩大杀草谱,病、虫、草兼治,节省农药,具有省工、省时、省成本等优点.但如果盲目混用,不但没有增效作用,反而会使药效降低.如禾草克和苯达松混用;二甲四氯和酸性农药混用;稳杀得和苯达松混用等,都会导致药害.5、喷雾器清洗不净.对用过除草剂的喷雾器,没有及时清洗,再喷其他农药,就可能造成药害.如喷过二甲四氯和2,4—D丁酯后,清洗不净,易造成双子叶作物的药害.预防方法:对用过除草剂的喷雾器要及时清洗干净,程序是先用清水清洗,然后用肥皂或2%~3%碱水反复清洗数次,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好是专用一个喷雾器喷洒除草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摘要: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玉米田化学除草剂使用在我县推广使用非常普遍,由于其在使用上省时、省工、省力、除草效果好,当前已成为我县玉米高产、高效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除草措施之一。
同时除草剂在农户中的普遍使用程度也像化肥一样进入千家万户,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和喜爱。
但是除草剂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和出现了许多的问题,由于在选药和使用过程中不能严格的按标准使用等原因,给当季或后季农作物生产造成了严重药害,这种药害现象每年都会发生。
关键词:宜君县;除草剂药害;解决方法
1 除草剂在使用过程中造成药害的原因
1.1 除草剂品种使用不对症造成药害
近年来,我县推广使用的旱田玉米除草剂种类主要有38%莠去津悬浮剂,72%2,4-d丁酯悬浮剂、55%丙·莠滴丁脂悬浮剂,50%异·丙.莠去津悬浮剂,4%烟嘧磺隆,40%烟嘧·莠滴丁脂,22%烟嘧·莠等种类。
只要严格按照产品介绍去使用,一般不会造成药害。
但是由于部分群众缺乏科技知识,文化素质低,对玉米除草剂药物性能、使用方法一知半解,自认为只要是除草剂就能用,在买进和使用的时侯,也不认真查看使用说明书,就直接使用。
1.2 不能根据玉米生长周期使用农药造成药害
如我县彭镇1户农民,种植玉米8亩,去年使用40%乙莠se进行
化学除草,使用时玉米为5—6叶期,结果喷药后3天,玉米苗全部变黄,停止生长。
该农户看到此情况后,百思不得其解,同为一种药物,前段时期也有村民喷施过该种农药,且玉米长势良好,为什么自己的玉米喷药后会变黄、会不长,带着疑问该农户积极与县农技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联系,经过技术人员的及时指导,采取对玉米田进行喷水追肥,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充分提高玉米抗逆能力,才使该户玉米田逐渐恢复过来。
但是由于玉米生育期推迟,从而造成当季玉米减产15—20%左右,严重影响当年的玉米增产增收。
1.3 用药量超标造成药害
目前农民在使用除草剂过程中有一个非常大的误区,总觉得使用的药量越大浓度越高,除草效果就越好,而不按规定药量使用除草剂,有的还加大用药量,还有的农民不根据气候情况,乱施农药,特别是在天气干旱时喷施农药,由于喷施药液量加大,而除草剂浓度并未减少,这样也会造成药量过大,产生药害。
或部分农民在刮风时,喷施农药,药液随风漂移,造成药害。
1.4 除草剂使用方法不当造成药害
如在使用除草剂乙莠时,它的用药时期较短,适宜在玉米播种出苗前使用,而有的农民在玉米出苗后3叶期还在施用;有的农民不按照操作和配方要求使用除草剂,如可湿性差的化学除草剂,必须要用力摇晃瓶体使药液混合均匀,才能正常使用,要不然瓶体下面沉淀太多,造成喷药不均匀极易对作物造成伤害,而少数农民为了
方便,而是直接把原药倒入药桶中,然后再加水,这样容易把药剂冲入喷管中,导致在开始喷药时药液浓度过大容易造成药害;还有农民在使用完喷过阔叶田除草剂的喷雾器时,不及时清洗喷雾器,使喷雾器中残留大量药液,就进行下一项操作,这样最容易造成药害发生。
1.5 倒茬种植不当造成药害
我县东部塬区在种植倒茬玉米时,忽视前茬作物的农药使用情况而造成药害。
如:前茬是种植小麦的地块,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使用甲磺隆和苯璜隆除草剂较多;且前茬麦苗在使用苯璜隆除草剂时较晚,且剂量大,如果再继续种植玉米就会产生药害。
原因是甲磺隆对玉米易产生药害,致使玉米苗变黄、弱小、生长缓慢,一般减产40%左右。
苯璜隆在我县使用已有20多年历史,由于苯璜隆对下茬要求间隔期为60d,而部分农民在小麦拔节期过后,甚至小麦孕穗期还在使用,此时的小麦田块杂草数量多,草龄大,用药量比常规药量约大1倍左右,再加上我县春季雨水较少,气候干旱,致使土壤农药的残留量加大,造成倒茬玉米药害严重。
虽然目前已禁用甲磺隆农药,但市场上仍有人违规销售。
1.6 培训不到位,造成农民用药误区造成药害
原因一:近年来,我县对农民进行各类实用技术培训都集中在经济发展好的东部地区和部分山区村委会,每年都有县林业局、果业局、农技中心、园艺站、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县畜牧站、县畜
牧推广站等涉农单位进行培训,有些村委会年平均培训10次左右,而有的偏远村委会却从来没有进行过任何培训。
原因二:农村现有留守人员多为老人、儿童、妇女,这些人群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在购买农药过程中,商家为了卖出商品,故意夸大其词,夸赞某某农药作用如何好、效果如何高效,从而诱导农民盲目购买不对症、不实用的农药。
同时在使用农药过程中,盲目使用,不详细查看使用说明书,不按配方标准使用农药,结果在收获时,不能增产,不能增收。
原因三:培训部门培训经费严重不足。
由于在培训过程中,既要给汽车加油,又要聘请培训教师、同时也要给农民发放培训资料和实践用具、要请媒体宣传报道、有时还要给农民发放一些误工补助费用等,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也就给培训部门造成了严重负担。
而这些培训部门都是依托项目来为农民进行科技培训的,但是培训项目也不是每个单位都有的,同时项目资金也不富裕,那么培训部门也只能近水和泥,只能满足部分乡镇和村组的农民培训,也就造成了培训工作跟不上的局面。
2 减少除草剂药害的预防措施和解决方法
2.1 要正确选用和使用除草剂,严格按照产品介绍规范使用
一是对从未没有使用过的除草剂,尽量先进行小面积的试验,经过观察对比效果后再大面积进行使用,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同时必须认真对待除草剂的使用期限,应特别注意的是玉米三叶前使用的除草剂不可随意或拖后使用。
二是认真查阅除草剂使用
说明书,严格按照配方进行配制除草剂。
同种作物在不同的生长时期,需要不同种类的除草剂。
同样,不同的种类的下茬(季)作物也需要不同种类的除草剂,因此,购买除草剂和喷施除草剂时一定要注意这些因素,防止用错,造成药害。
2.2 要根据天气情况进行喷施除草剂
在喷施除草剂前一是要看天气是否晴朗,二是看墒情,三是看是否大风天气,尽量避免不利天气、不良墒情,重要的是避免在大风天气喷药。
喷药后须在农田显眼处栽挂标志牌,以免群众误食农田里的野菜,造成农药中毒。
2.3 规范管理农药市场,严格控制除草剂过量使用
一是在农户购买农药过程中,有的农药经销商为了牟取暴利,随意加大宣传除草剂使用量,增强除草剂的使用效果,误导农民在使用过程中超标使用。
这就要求执法部门和质量监督部门定期对农药经销商铺进行检查,查出那些违法经营的商户,给予严肃处理,从而规范农药市场,让农户放心购买和使用农药。
二是用标准的容器称量药剂。
有的农户在配制过程中偷懒用装药的瓶盖量药,而不是按产品说明去量取配制,由于除草剂在使用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药害,所以建议最好使用量杯称量除草剂,千万不要再用瓶盖去量药,用瓶盖量药既不安全,又不科学,也不标准,药剂误差大。
2.4 玉米田用除草剂时要注意用药时期
一是播后苗前(播后—4叶期前)主要用38%莠去津悬浮剂,
72%2,4-d丁酯悬浮剂、55%丙·莠·滴丁脂悬浮剂,50%异丙·莠去津悬浮剂;二是苗后(4—10叶期)用4%烟嘧磺隆,40%烟密·莠滴丁脂,22%烟嘧·莠。
农户可根据需要选取其中一种进行使用。
2.5 要科学用药,科学喷施,及时清洗药具
在进行喷药过程中,要一次均匀喷洒,不可重喷、漏喷。
特别是在使用广谱性除草剂时,一定要加上防护罩,在喷药过程中,尽量避免喷到玉米苗上,以免对玉米苗造成伤害。
还有用药后要彻底清洗喷雾器和称量器具,以免再对其他植物使用时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以防减产。
2.6 喷药过量,玉米田造成药害后救治措施
排毒:当玉米田发生除草剂喷施过量后,对造成药害程度较轻的田块,应及时喷水、追肥、喷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排毒;解毒:可喷惠满丰活性液肥或使用0.1—0.3的磷酸二氢钾和喷施宝进行解毒,同时采取喷水和追施肥料等技术来稀释玉米植株和土壤中药液浓度,用来刺激玉米生长,提高玉米抗性,可使玉米苗迅速恢复生长;对产生药害严重的或无法挽救的田块,只有放弃该季作物,并要紧紧抓住农时季节,改种其他农作物,尽量减少损失。
2.7 要充分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
培训部门要通过广播、电视、集会进行宣传,多印发实用的宣传资料。
二是重点对培训少或没有进行培训过的乡镇村组进行农民科技实用技术培训。
主要是将教育培训与农时季
节、生产环节、关键技术紧密结合,让农民就地就近在干中学、学中干,办农民满意的科技教育培训。
三是着重对农药的购买和使用过程进行培训。
经过培训让农民了解和熟悉农药的作用和用途,不再盲目购买和使用农药。
四是各培训部门要积极争取培训项目和培训资金,要有重点的进行资金投入,以满足农民培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