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及对策
化学除草剂的药害及预防

化学除草剂的药害及预防除草剂的作用机制基本上都是对高等植物的生理代谢产生干扰、抵制或破坏,因此在使用除草剂杀死杂草的同时,难免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对作物的生育产生或多或少的不良影响,当这种不良影响达到一定程度时即构成药害。
通常,凡是能够造成作物不同程度减产的除草剂作用现象都应判定为药害。
一、药害的症状1.灼伤触杀型除草剂使用不当容易产生伤斑。
茎叶处理剂如苯达松、虎威等在高温干旱条件下喷洒,会使大豆叶片产生烧灼状的褐色枯斑。
2.退绿取代脲类和三氮苯类等抵制光合作用的除草剂过量使用时,常引起作物叶片退绿发黄。
绿麦隆因施用不匀而局部过量不公会使麦类叶片从叶尖失绿变黄,而且会使翌年栽插的水稻秧苗发黄以至枯死。
玉米地施用过量的阿特拉津后,其残留也可使小麦、大豆等作物的叶片退绿发黄甚至枯死。
3.矮化杀草丹连年和过量使用常导致水稻植株的矮化,叶色加深。
症状轻的还能逐渐恢复常态,生病势必影响产量。
绿黄隆在麦田超量使用后,其残留可使后作水稻矮化,僵苗不发,严重影响产量。
2,4-d、2甲4氯使用剂量过大或施用时期不当也能引起禾谷作物植株矮化,分蘖增多,叶色暗绿。
气温低时,由于药剂在作物体内降解缓慢,药害尤其明显。
4.畸形植物激素型除草剂如2,4-d、2甲4氯、百草敌在过量和低温下使用时,对麦苗常引起畸形症状,新叶葱管状,穗卷曲,难以抽出,籽粒形态和粒重反常,影响产量。
这类除草剂如果误用或喷洒时飘移到双子叶作物上,则引起叶形变窄,叶片皱缩,茎秆扭曲,赞成不结实或减产。
5.不实激素型除草剂百草敌施用时期不当,如在小麦幼穗发育进入到雌蕊分化阶段施用,由于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小花的发育,会导致不结实,减产严重;如使用过量,会加重药害程度。
二、易与除草剂药害混淆的异常症状正确诊断除草剂赞成的作物药害症状应区别于以下情况引起的异常症状。
1.异常环境条件。
低温冷冻、高温、干旱、热风、长期积水等,都能使作物叶片产生灼伤、失绿、黄化、干枯等症状。
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 发生除草剂药害如何解救

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发生除草剂药害如何解救一些农民由于缺乏除草剂使用知识和经验,或操作失误,从而导致除草剂误害农作物的严重后果。
本文谈谈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有哪些,以及发生除草剂药害如何解救。
一、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有哪些除草剂药害的发生,除天气变化、使用技术水平等因素外,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1、除草剂选择与配伍不合理。
使用者对化学除草方面知识了解太少,盲目采购施药;或配伍不合理造成药害,农药渗混的比例失调,就会发生药害。
2、除草剂施用方法不科学。
随意加大除草剂的使用剂量,造成不出苗,出现“瞎地”现象;或稀释药剂时加水量过少,田间施药不均匀,重喷和漏喷现象比较严重,必然发生药害。
3、土壤残留造成药害。
即前茬作物施用除草剂,其残留部分对后茬作物产生药害。
二、发生除草剂药害如何解救1、迅速用清水反复冲洗喷除草剂过量或邻近作物的敏感叶片遭受药害时,立即用于净的喷雾器装入清水,对准受药害桓株喷洒3-5次,可清除或减少作物上除草剂的残留量。
对于一些遇碱性物质易分解失效的除草剂,可用o.2%的生石灰或o.2%的碳酸钠清水稀释液喷洗作物,效果好。
对药害连片的田块,除进行叶面喷水冲洗外,还应足量灌水.促使根系大量吸水,以降低作物体内药物浓度,缓解药害。
2、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用爱可博每亩16克兑水40千克,或每亩用15毫升的植物动力2003,加清水稀释15千克,在上午露水干后或傍晚用喷雾器喷在作物叶片的正反面上,可收到“起死回生”的效果。
针对药害性质,应用与其性质相反的药物中和缓解。
如喷施20毫办千克的赤霉素稀释液,每亩40-50千克,喷后7天,茎叶生长便恢复正常,比末喷施赤霉素的增产10%以上。
3、追施速效肥料依照作物生长季节和对肥料的需要,适当增加肥量,结合浇水迫施速效化肥。
除进行土壤追施速效肥外,还要叶面喷洒1%-2%的尿素或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对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抗药害能力有显著效果。
4、加强中耕松土根据作物生长季节,适当增加中耕松土次数。
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及解救措施

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及解救措施周峰九十年代后,随着除草剂的大量推广应用,除草剂药害的广泛存在也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但真正的药害原因错综复杂和多种多样,既有环境方面的因素和使用方面的因素引起的,也有除草剂本身的因素造成的,任何作物对除草剂都不具有绝对的耐性或抗性,而所有除草剂品种对作物与杂草的选择性也都是相对性的,在具备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与正确的使用技术时,才能显现出选择性而不伤害作物。
一、除草剂药害产生的主要原因1、药滴沾染与雨点溅染应用除草剂之中一些选择性稍差的品种,如在大豆田应用杂草焚、克阔乐、虎威,由于气象条件不良及作物长势较弱,有时会使大豆沾着药滴的叶片局部产生灼斑。
另外,在玉米田应用灭生性除草剂克芜踪,在稻田埂上应用草甘膦等,由于防护措施不严,常有少量雾滴落到玉米下部的叶片上或稻田边缘的稻叶上,造成一些局部的药害。
2、雾滴直接飘移与挥发飘移喷施除草剂时,或多或少都有飘移的问题。
尤其应用一些蒸气压较高(>0.133322帕)、挥发性较强的品种,如2,4-滴丁酯、2甲4氯钠、麦草畏、氟乐灵、禾草敌、异恶草松等,在喷施过程中,由于形成的雾滴过小、温度过高、空气相对湿度过小、风力过大、光照过强,喷头位置距地面或叶面过高、液泵压力过大等,均易造成雾滴挥发与飘移,因此,往往会使邻近被污染的敏感作物及树木等遭受不同程度的危害。
其中,以2,4-滴丁酯最为严重与突出,在地面喷施,其雾滴有时能飘移到1000-2000米的距离,各地在应用2,4-滴丁酯时,因雾滴飘移曾多次发生过药害事故。
3、土壤残留应用三氯苯类、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二苯醚类及其他杂环类除草剂之中的一些在土壤里残留时间较为持久的除草剂品种,若与作物轮作体系协调不当,往往会对后茬敏感作物造成危害。
例如,大豆田施用豆磺隆造成下茬甜菜、马铃薯严重药害的现象时有发生。
4、除草剂安全性不强用于茎叶处理的触杀型除草剂,如克阔乐、杂草焚、氟磺胺草醚对大豆的安全性不很强,施用之后,难免会使适用作物产生一些暂时性药害。
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及应用时注意的问题

除草剂药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除草剂药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除草剂药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除草剂是为了清除草地或农田上一些杂草,以供作物的生长到处使用的化学药品。
然而,在使用除草剂时,很容易发生药害现象,导致除草剂不仅仅能杀死杂草,而且还会杀死作物或影响作物的生长。
本文将讨论除草剂药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一、除草剂药害的原因1.使用方法不当:使用除草剂时,操作不当是导致药害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比如,过度喷洒药剂,对农作物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正确地使用除草剂需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并且必须遵守药剂的最佳用量和使用时间。
2.环境条件不适宜:除草剂的使用需要环境条件,例如,温度湿度不适宜会影响除草剂在植物上的附着和吸收,导致除草剂过早蒸发或流失。
此外,在喷洒除草剂之前,需要检查天气预报是否适宜除草剂的使用,比如,预测是否会有大风和降雨等天气条件。
3.除草剂抗性:在使用除草剂的过程中,植物会逐渐产生抗药性,使草杂草变得更加难以根除。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使用更强的化学药品,就不能消除杂草,这会导致更多的药害现象。
二、除草剂药害的防治方法1.合理选择药品:在使用除草剂之前,要充分了解使用它的适应范围及杀灭草杂草的效果、使用方法和使用建议。
注意药剂与植物物种之间的不同反应,尽量选择不会对要保护的草地或作物产生太大影响的除草剂。
2.合理施药:必须按照药剂的规定浓度和使用方法,为不同的草地或作物选取不同的施药方式。
在使用时,必须先对小面积或局部区域进行测试,并注意喷雾液的浓度和量,从而在保证除草效果的同时,保留作物的生长。
3.监测和控制:定期进行害虫和草害的观察和监测,记录受害时间、受害部位和受害程度,并根据实际情况修订防治方案,及时调整施精、灌溉和喷药等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理。
结论:总的来说,正确、合理使用除草剂是可以达到预期效果的,但如果药剂使用不当,很容易导致药害现象。
因此,我们必须了解特定杀菌剂的适应范围和方法,了解植物物种与药剂之间的反应,按规定的方法和浓度施药,定期观察和监测除草效果,及时调整施药量和施药方法,从而达到防治药害的目的。
除草剂药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除草剂药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一、除草剂发生药害的原因一、使用不当由于除草剂专一性很强,一种除草剂只限于一定范围的植物种类,不能随意扩大使用范围,更不能错用,否则会伤害花卉植物.二、时间不当除草剂对花卉植物安全性有一定的适期,如纳替耘等激素型除草剂,对地毯草、野牛苹、结缕草、紫羊茅等禾本科草坪植物在营养生长期施用不仅安全,而且药效很好.而在禾本科草坪植物生殖生长期用药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和发育,造成伤害.三、剂量不当随意加大剂量有时虽能提高除草效果,但也会给花卉带来伤害.如稳杀得等一些高效除草剂,如加大剂量会明显抑制甚至停止花卉植物的生长.四、栽培条件一种除草剂不仅有一定的专一性,并且有一定的区域性,尤其是一些土壤处理型的除草剂与土壤质地、pH值、有机质含量以及降水量、灌溉状况也有密切关系.如草净津适宜在壤土、粘土地使用,在砂壤地使用很不安全.绿黄隆在pH值高的土壤中很难分解,容易影响后期花卉植物的生长.五、使用伪劣产品,操作不当,混用不合理,喷药器械清洗不干净再用来喷农药等等,都会造成药害.二、防止除草剂产生药害的方法除草剂引起的药害容易判断,如喷除草剂后茎叶扭曲、心叶变形等,对于除草剂药害要以预防为主.一、选用合适的除草剂;严格按照说明使用,不要过量以及重喷、漏喷,防止随风飘移、随水飘流等现象发生.二、激素型除草剂引起的药害,如纳替耘等除草剂引起的药害可喷赤霉素或撤石灰,草木灰,活性炭等进行缓解.三、触杀型除草剂引起的药害,初期只是地上部分或局部损伤,可施速效肥料使花卉植物迅速得到所需的营养而恢复生长.除草剂多为酸性物质,所以,每亩地施石灰或草木,灰五十至一百公斤,可减轻药害.对于轻微药害可用百分之一的漂白粉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四、土壤处理剂引起的药害,可翻耕并浇水冲洗土壤,以减少除草剂在土壤中的残留.五、对受药害较轻的地块,应加强管理,精耕细作,使植株健壮生长.摘自。
关于农田化学除草剂发生药害的原因及对策.

关于农田化学除草剂发生药害的原因及对策论文关键词除草剂;药害;原因,对策;补救措施论文摘要阐述了除草剂药害的症状及其危害,分析了除草剂药害发生的原因,介绍了避免除草剂药害的措施以及药害发生时的补救方法,能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农田化学除草作为一项简化栽培措施,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随着使用面积的不断扩大,除草剂药害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现就除草剂产生药害的症状、原因、预防措施以及产生药害后解除药害的途径展开分析,以供参考。
1除草剂药害的症状与危害药害是指在农田化学除草过程中,由于除草剂的作用,导致作物受害。
从整株来看,主要表现为植株矮缩、畸形、丛生;从根系上看,主要是根系生长受抑制,根尖膨大,根短而粗,无次生根或很少,无根毛;从茎上看,主要是茎缩短、变粗、弯曲、脆弱易折断;从叶片上看,皱缩、卷曲、失绿、变黄、干枯;从芽上看,生长点坏死或畸形,导致生长停滞;从花上看,萼片、花瓣、雄蕊、雌蕊数增多或减少,形状异常,花而不实,由此造成减产,甚至死苗绝产。
其种类有以下4种:一是对当茬作物产生药害;二是对敏感作物产生药害;三是对下茬作物产生药害;四是“二次药害”。
2除草剂药害产生的主要原因2.1用药不对路除草剂具有很强的专一性和选择性,其防除对象有一定的范围,一旦用错就会产主药害。
如2,4-D丁酯主要是在麦田使用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如果错用于棉花、瓜菜等,就会产生药害。
如果把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或克芜踪错误地当成选择性除草剂使用,喷到作物上,也会产生药害。
2.2用药时间不当除草剂的适用期是很严格的,有些除草剂只能是播种前或播后苗前使用,苗后使用就会产生药害。
有的除草剂需在苗期使用,在苗较大时用就会产生药害。
如麦田除草剂用在春天防除杂草,必须在小麦苗期至拔节前使用,小麦拔节后再用就会发生药害;玉米田使用的2,4-D丁酯,用晚了就会产生药害。
2.3随意加大用药量除草剂的使用量是有规定的,任意加大用药量也会造成药害。
除草剂药害补救措施_整改措施_

除草剂药害补救措施除草剂已在农业生产中广为使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由于使用不当等原因,药害也不时产生,致使作物减产或绝收。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资料,欢迎阅读!除草剂药害补救措施1)反复灌水洗田冲地稀释排毒。
对施药过量造成药害的可灌水洗田,稀释排毒降低药害。
2)使用解毒剂解毒。
根据药害的性质。
可选用适当的药物进行解毒补救。
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作为除草剂的解毒剂。
如适当喷洒赤霉素.可以缓解药害的程度。
3)连续喷水洗苗。
因使用浓度过大或叶面吸收过多而引起的药害,可连续喷水冲洗,减少植株上的药物浓度。
4)追施速效肥料。
及时摘除受害叶,增施腐熟有机肥、尿素等速效肥,可以促进植株根系发育和新叶再生。
5)喷施叶面肥。
叶面喷肥,植株吸收快。
如使用O.1%-0.3%的磷酸二氢钾或喷施宝等进行叶面喷施,可促进水稻根系发育,尽快恢复生长。
6)较重药害的补救。
对较重药害,应在查明药害原因的基础上,马上采取针对性补救措施:如对棉花等采取早打顶、重打顶,让余下的叶腋长出新枝,培养新株,同时喷芸薹素内酯、复硝酚钠促生长;稻苗药害后,立即施石灰、草木灰解毒,喷施赤霉素、叶面肥等促进稻苗尽快恢复生长;对于磺酰脲类除草剂药害。
可立即喷萘二酸酐、芸薹素内酯,再增施酸性肥料硫酸铵、过磷酸钙,进行酸洗。
对在土壤中移动性小的除草剂,如氟乐灵等残毒药害,可深翻土、多翻土,促使其挥发,用更多的泥土稀释残药,同时增施有机肥,促进微生物降解。
如药害面小,可进行换土补种大粒种子等。
除草剂药害发生的原因除草剂对作物的选择性是相对的。
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合理使用,才对作物安全。
在生产中使用除草剂,有多种原因可引起作物药害。
1.误用误用在生产中时有发生,错把除草剂当成杀虫剂使用,或使用的除草剂品种不对。
2.除草剂的质量问题如制剂中含有其它活性的成分,或加工质量差,出现分层等。
由于药液不均匀导致药害。
3.使用技术不当在生产中,许多药害是由于使用技术不当造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及对策摘要介绍了化学除草剂药害发生的原因,总结了其防止对策和补救措施,以期为农户合理使用除草剂提供参考。
关键词化学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对策;补救措施
中图分类号s48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1-0153-01
黑龙江省勃利县现有耕地约11.47万公顷,水稻、大豆、玉米三大作物播种面积约8.33万公顷。
农田除草以化学除草为主,但受多种因素影响,除草剂药害现象相当普遍,仅2007年全县除草剂药害面积达1.33万公顷以上,其中毁种面积约253.33hm2,给农民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1产生药害的原因
1.1用药不科学
在生产中,农民为了达到较好的除草效果,不按说明使用,超标准加大用药量,结果造成药害。
因保管不当,标签脱落或被腐蚀,用错药剂或不按除草剂标签说明施用,造成药害。
盲目不正确地混用农药,不但没有增效作用,反而会使药效降低,甚至发生药害。
误将2,4-d丁酯与其他除草剂混用,结果造成水稻不同程度发生药害。
农药经营渠道多,从业人员杂,很多农药销售人员未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指导农民用药有误而发生药害。
受利益的驱使,盲目引进未经试验、示范就在当地大面积推广应用除草剂而发生药害事故。
农户
听信经销商的宣传、推销、选用一些低成本、安全性差、质量无保证的化学除草剂。
1.2施药方法不当
在临近敏感作物且有大风的情况下喷施除草剂,大量雾滴飘移在敏感作物上而产生药害。
2,4-d丁酯飘移和水田使用农思它、丁草胺封闭后,在较短时间内就插秧,水稻发生不同程度药害现象相当普遍。
施药时期不宜。
一是农作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除草剂的敏感性不同,应避开作物敏感期使用除草剂。
二是施用时间不当。
多数除草剂不宜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喷洒,这个时间段温度高,除草剂易挥发,产生药害。
大风时也不宜喷洒,否则药液容易漂移,效果差,还易引起下风向敏感作物药害。
喷雾器清洗不净。
如喷过二甲四氯和2,4-d丁酯后,喷雾器清洗不净,易造成双子叶作物的药害。
施药器械不标准,存在跑、冒、滴、漏等现象。
在田间作业过程中对器械缺乏精确调试,造成重喷、施药不均等,都可能对作物产生药害。
1.3环境影响
温度、雨水、土质、墒情等环境影响造成药害。
2007年,勃利县玉米、大豆田基本采用乙草胺、2,4-d丁酯、赛克津等药剂为主进行土壤封闭处理,但在春季雨水大的特殊情况下,发生淋溶性药害,导致个别地块毁种。
2对策
2.1正确选择除草剂
选用除草剂应掌握3个原则:一是根据当茬作物及田间杂草种类及使用方法购药;二是先咨询后到正规部门购药;三是所购除草剂
要“三证”齐全,商标完整。
根据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含量确定用量。
黏性土壤及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其胶体的吸附能力强,除草剂被
吸附的比较多,在推荐剂量范围内一般用高量;而砂性土壤与有机
质含量低的土壤要用推荐剂量中的低量,以避免药害。
有些除草剂残效期很长,施用不当有可能对敏感的后茬作物造成危害。
所以施药时要充分考虑下茬作物的安排及种植时间。
2.2规范施药技术
按使用说明用药,喷洒均匀,不可重喷或漏喷。
茎叶处理剂雾滴大小要适当,一般以喷洒均匀而未流淌为宜。
易挥发或光解的除草剂,施用后应立即交叉耙地,将药剂混拌入一定深度的土层内,以减少损失。
根据除草剂对杂草生育期要求,确定施药适期。
不同的除草剂对杂草生育期要求不同,有的是播后苗前封闭除草效果好,对
茎叶处理而言,三叶期前防除效果较好,在生产中应根据不同除草
剂的特性选择杂草敏感的生育期施药。
整地质量直接影响药效,要求地面耙平、整细,施药后能形成均匀而严密的药土层,达到封闭杀草的作用。
水田要整平,否则高处露出水面除草效果不好,低洼处水易产生药害。
水田使用除草剂要求保持一定时间的水层,使除草剂分布均匀且被植物充分吸收。
在旱地使用土壤处理剂,一般均要求
有较适宜的土壤湿度,但土壤湿度过大,易淋溶而产生药害。
2.3根据气象条件,寻求最佳施药时机
在一般情况下,日照强、气温高,杂草光合作用旺盛,除草剂被吸收和传导也较快较多,毒杀作用增强。
应根据除草剂对湿度、日照的要求,把握最佳施药时机,取得最佳防除效果。
适量的雨水对旱田施用土壤处理剂发挥药效有好处,而茎叶处理剂施药后不久降雨一般都会降低药效。
雨前及大风天气避免施药,以免降低药效和产生飘移。
3补救措施
3.1迅速用清水反复冲洗,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
喷除草剂过量或邻近作物的敏感叶片遭受药害时,立即用干净的喷雾器进行清水冲洗3~5次,可以清除或减少作物上除草剂的残留量。
对于一些遇碱性物质易分解失效的除草剂,可用0.2%的生石灰或0.2%的碳酸钠清水稀释液喷洗作物,效果较好。
对于施药过量的稻田,通过灌排洗田,将大量药物随水排出田外,能有效减轻药害。
喷施小叶敌或天丰素等生长调节剂具有一定的缓解药害作用;水稻受2,4-d丁酯药害后,喷施赤霉素能很快使水稻恢复正常的生长。
3.2追施速效肥料,加强中耕松土
依照作物生长季节和对肥料的需要,适当增加肥量,结合浇水追施速效化肥。
除进行土壤追施速效肥外,还可喷洒叶面肥,对促进作
物生长、提高作物抗药害能力有显著效果。
根据作物生长季节,适当增加中耕松土次数,增强土壤的透气性,提高地温,促进有益微生物活动,加快土壤养分的分解,增强根系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力,使植株尽快恢复生长发育。
4参考文献
[1] 刘中兴.河套灌区麦田化学防除阔叶杂草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内蒙古农业科技,1994(3):22-25.
[2] 朱保周.麦田化学除草应注意几个问题[j].种业导
刊,2006(11):31.
[3] 王喜印.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及解决方法[j].现代农
业,2009(9):31.
[4] 王宝玲,杨军.除草剂产生药害的原因及防止方法[j].农民致富之友,2006(5):23.
[5] 张永宏.除草剂药害产生原因及补救措施[j].中国农技推广,2009(5):41-42.
[6] 李华光,王红霞.除草剂药害与预防[j].山西农业科
学,2009(5):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