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厨房》精品教案
走进厨房劳动教案反思

走进厨房劳动教案反思教案标题:探索家。
我的厨房劳动教案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厨房劳动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理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帮助学生学习健康饮食的概念。
教学重点:1. 讲解厨房劳动的目的和意义。
2. 引导学生学习厨房劳动的基本技能。
3. 激发学生对食物的兴趣和对健康饮食的认识。
教学难点:1. 如何组织学生参与厨房劳动,并确保安全。
2. 如何确保学生对健康饮食的理解和实践。
教学准备:1. 视频或图片展示厨房劳动的重要性。
2. 适当的厨房工具和器具。
3. 食材和菜谱。
教学过程:引入:- 展示一段视频或图片,介绍厨房劳动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贡献,激发学生对此的兴趣。
知识讲解:1. 介绍厨房劳动的定义和目的,以及该劳动对社会的影响。
2. 带领学生了解不同的厨房工具和器具,并说明其用途和注意事项。
实践活动:1. 分组让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一道简单的食品制作任务(如制作水果沙拉)。
2. 强调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在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总结与思考:1. 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厨房劳动体验,并进行反思,讨论他们体会到的收获和困难。
2. 加强学生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根据营养需求进行饮食选择。
拓展活动:1. 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让他们在家中参与厨房劳动。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餐饮服务场所,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与厨房劳动相关的职业。
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是否理解厨房劳动的重要性和对健康饮食的认识。
2. 学生参与度和合作情况如何,是否需要进一步提醒和引导。
3. 教学准备是否充分,能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注意事项:1. 在厨房劳动中,确保学生的安全,提前说明使用厨房工具时的注意事项。
2. 学生个人的饮食偏好和过敏状况,请提前了解,并确保食材的选择不会引起不良反应。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意识到厨房劳动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自理能力。
大班安全教育教案进厨房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厨房的基本布局和常用物品,提高安全意识。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厨房安全的基本技能,如正确使用厨房电器、正确使用刀具等。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厨房事故的发生。
教学重点:1. 厨房的基本布局和常用物品。
2. 厨房安全的基本技能。
教学难点:1. 厨房安全技能的实际操作。
2.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图片,展示厨房布局和常用物品。
2. 厨房模型或模拟厨房,用于实际操作练习。
3. 厨房安全操作示范视频。
4. 厨房安全知识手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每天都要进厨房,厨房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安全呢?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进厨房》。
二、基本知识讲解1. 厨房布局介绍:讲解厨房的基本布局,如冰箱、橱柜、炉灶、水池等位置和功能。
2. 常用物品介绍:介绍厨房中常用的物品,如刀具、锅铲、微波炉、烤箱等,以及它们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安全技能讲解1. 厨房电器使用安全:讲解厨房电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如微波炉、烤箱、电磁炉等,以及如何预防触电事故。
2. 刀具使用安全:讲解刀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如如何握刀、如何切菜等,以及如何预防刀具伤人。
3. 火源安全:讲解炉灶的使用注意事项,如如何正确点火、如何使用灭火器等,以及如何预防火灾。
4. 卫生习惯培养:讲解厨房卫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持厨房的清洁卫生。
四、实际操作练习1. 学生分组,每组一个厨房模型或模拟厨房。
2. 教师示范厨房安全操作技能,如使用微波炉、烤箱、刀具等。
3. 学生按照教师示范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堂内容,总结厨房安全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3. 教师总结课堂,强调厨房安全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1. 家长配合:教师向家长发放厨房安全知识手册,让家长了解厨房安全知识,并在家中与孩子一起进行厨房安全实践。
《进厨房》的教案设计

《进厨房》的教案设计教案章节:第一章至第五章第一章:认识厨房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厨房的基本布局和功能区域。
让学生认识厨房中常见的设备和工具。
让学生了解厨房安全常识。
1.2 教学内容厨房的基本布局:厨房的三个主要区域:准备区、烹饪区、清洗区。
厨房设备和工具:炉灶、冰箱、烤箱、微波炉、刀具、碗碟等。
厨房安全常识:防火、防爆、食品安全。
1.3 教学活动图片展示:展示厨房的图片,让学生识别厨房的三个区域。
实物展示:展示厨房中的设备和工具,让学生进行认识。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家的厨房布局,讨论厨房安全常识。
第二章:厨房工具的使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厨房中的基本工具。
让学生了解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2 教学内容常见厨房工具的使用方法:刀具、砧板、勺子、筷子等。
注意事项:安全使用刀具、保持砧板清洁、正确使用勺子和筷子等。
视频演示:播放厨房工具使用的视频,让学生进行学习。
实操练习: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实际操作厨房工具,掌握使用方法。
小组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使用工具的心得,讨论注意事项。
第三章:食材的清洗和处理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正确清洗食材。
让学生了解食材的处理方法。
3.2 教学内容食材清洗:蔬菜、水果、肉类等食材的清洗方法。
食材处理:切割、削皮、去核等处理方法。
3.3 教学活动实操演示:教师演示食材的清洗和处理方法。
学生实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食材的清洗和处理。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处理食材的技巧,讨论处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第四章:简单烹饪技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烹饪技巧。
让学生了解烹饪中的注意事项。
4.2 教学内容烹饪技巧:煮、炒、烤、蒸等基本烹饪方法。
注意事项:掌握火候、控制时间、注意食材搭配。
视频演示:播放简单烹饪技巧的视频,让学生进行学习。
实操练习: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实际操作进行简单烹饪。
小组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烹饪心得,讨论注意事项。
第五章:健康饮食知识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走进厨房劳动教案中班

走进厨房劳动教案中班教案标题:探索厨房世界——中班走进厨房劳动教学目标:1. 让中班幼儿了解厨房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培养幼儿对厨房安全的意识,学习基本的厨房安全知识。
3. 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自助生活技能,如搅拌、擀面团等。
教学重点:1. 厨房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厨房安全知识。
3. 实践能力和自助生活技能的培养。
教学准备:1. 备好一个孩子高度适宜的模拟厨房区域。
2. 准备适合中班幼儿的厨房安全用具,例如保护手套、固定刀具等。
3. 准备食材和简单易懂的食谱。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引导孩子们集体讨论并回答问题:“你们家里有厨房吗?它是用来做什么的?”2. 引导幼儿自由互动,让他们分享其在家中与厨房相关的经验。
探索厨房概念:1. 带领幼儿观察和描述教室中的模拟厨房,并指出其中的厨房用具和摆设。
2. 让幼儿自由玩耍和操作厨房用具,引导他们讨论和描述其功能和用途。
厨房安全知识:1. 教师向幼儿演示正确的厨房安全操作,如佩戴保护手套、正确使用刀具等。
2. 引导幼儿讨论和总结厨房安全规则,例如不靠近火源、小心热的东西等。
3. 让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模拟操作,确保他们理解和掌握相关安全知识。
实践能力培养:1. 教师向幼儿展示简单易懂的食谱,并引导他们观察和讨论制作步骤。
2. 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幼儿亲手进行食材的搅拌、擀面团等实践操作。
3. 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和尝试,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总结活动:1. 教师与幼儿们一起回顾当天的教学内容,询问他们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2. 鼓励幼儿们参与讨论,并互相分享自己在教案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延伸:1. 继续开展与厨房相关的主题活动,例如制作简易的三明治、水果沙拉等。
2. 鼓励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家庭厨房的活动,加强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经验。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模拟厨房中操作的安全态度和行为,评估其厨房安全知识掌握情况。
2. 观察幼儿参与实践活动时的积极性和自主能力,评估其实践能力和自助生活技能。
《进厨房》的教案设计

《进厨房》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厨房的基本设备和用具,知道它们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安全使用厨房设备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基本的厨房卫生清洁方法。
二、教学内容:1. 厨房的基本设备和用具。
2. 厨房安全知识。
3. 厨房卫生清洁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厨房的基本设备和用具,知道它们的作用;培养学生安全使用厨房设备的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基本的厨房卫生清洁方法。
2. 教学难点:厨房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厨房卫生清洁技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厨房的基本设备和用具,厨房安全知识和卫生清洁方法。
2. 采用演示法,演示厨房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厨房卫生清洁技巧。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厨房设备的图片和实物,用于讲解和展示。
2. 准备厨房安全知识和卫生清洁方法的资料,用于讲解。
3. 准备厨房操作场景,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厨房的印象,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厨房的了解。
2. 展示厨房设备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初步认识厨房的基本设备和用具。
二、讲解厨房设备和用具(10分钟)1. 讲解厨房的基本设备和用具,如炉灶、锅具、刀具、砧板等,以及它们的作用。
2. 讲解厨房的安全知识,如使用厨房设备的注意事项,预防火灾和烫伤的方法。
三、讲解厨房卫生清洁方法(5分钟)1. 讲解厨房卫生清洁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保持厨房卫生的必要性。
2. 讲解基本的厨房卫生清洁方法,如清洁炉灶、锅具、刀具等的方法。
四、演示厨房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卫生清洁技巧(10分钟)1. 演示厨房设备的使用方法,如炉灶的使用、锅具的烹饪方法等。
2. 演示厨房卫生清洁技巧,如清洁炉灶、锅具、刀具等的方法。
五、实践操作(15分钟)1. 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使用厨房设备进行烹饪,体验厨房工作的乐趣。
2. 让学生实践清洁厨房,巩固所学知识。
《进厨房》的教案设计

《进厨房》的教案设计教案章节:一、厨房常识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厨房的基本设备和用具,认识各种食材的名称和用途。
教学内容:1. 介绍厨房的基本设备和用具,如炉灶、锅具、刀具、砧板等。
2. 讲解各种食材的名称和用途,如米、面、蔬菜、肉类等。
教学活动:1. 教师向学生展示厨房设备和用具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2. 教师展示各种食材的实物,让学生认识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二、厨房安全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厨房的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厨房中的安全隐患,如热源、刀具、电器等。
2. 讲解厨房安全常识,如何预防烫伤、切伤、触电等。
教学活动:1. 教师向学生展示厨房安全隐患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并说出它们可能导致的安全问题。
2. 教师讲解厨房安全常识,让学生知道如何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食材处理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食材,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蔬菜、肉类等食材的处理方法。
2. 示范如何正确清洗蔬菜、切割食材等。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蔬菜、肉类的处理方法,让学生知道如何去除农药残留、杂质等。
2. 教师示范如何正确清洗蔬菜、切割食材,学生跟随操作。
四、烹饪基本技巧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烹饪的基本技巧,为家庭烹饪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1. 讲解烹饪的基本技巧,如炒、煮、炖、蒸等。
2. 示范如何正确使用炉灶、锅具等烹饪工具。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烹饪的基本技巧,让学生知道各种烹饪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2. 教师示范如何正确使用烹饪工具,学生跟随操作。
五、简单菜肴制作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制作简单的菜肴,提高家庭烹饪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简单菜肴的制作方法,如炒菜、煮面等。
2. 示范如何制作一道简单的菜肴。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简单菜肴的制作方法,让学生知道制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2. 教师示范如何制作一道简单的菜肴,学生跟随操作。
六、厨房卫生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厨房卫生的重要性,掌握保持厨房清洁的方法。
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进厨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进厨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调查了解自己的一日三餐的饮食情况,初步了解一些常见的食物所含有的营养素,知道合理科学搭配食物对自己健康成长的作用。
2、在活动中,遵循营养、美味的原则,学习搭配合理又科学的一份菜单。
教学重点:调查了解自己的一日三餐的饮食情况,初步了解一些常见的食物所含有的营养素,知道合理科学搭配食物对自己健康成长的作用。
教学难点:在活动中,遵循营养等原则,学习搭配合理又科学的菜单。
教学准备:调查表、厨师帽、空白菜单表、课件、“营养师”标志教学过程:一、我来认一认首先认老师买的菜。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好吃的吗?平时你最爱吃什么呢?(生回答)哈,我也最喜欢吃了,看来我们是知音了。
昨天老师去超市逛了一圈,买了很多吃的东西?你们想知道老师家的厨房有什么好吃的吗?让我们进厨房去看一看吧。
(课件出示各食物图)2、师:小朋友见到了认识的就说出来吧!3、师:其实啊,你们知道吗,这些食物里面既有老师喜欢吃的,也有老师不喜欢吃的,那么谁能来说一说,为什么老师不喜欢的也买呢,而不是只挑喜欢吃的?(学生自由发言)4、所以,我们喜欢吃的食物,不能过量食用;不喜欢的食物,也要慢慢地习惯去吃它。
因为只有这样营养搭配均衡,我们的身体才会结实。
看,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诗歌。
5、(点击儿歌)学习诗歌。
教师范读——指名读——学生齐读。
诗歌:菠菜绿,萝卜红,西红柿,水灵灵。
扁豆角儿像弯月,茄子笑脸紫莹莹。
白米饭儿香喷喷,馒头包子热腾腾。
蔬菜、粮食营养全,样样都吃不挑拣。
6、你们看,这首诗歌写得多好,蔬菜、粮食营养全,样样都吃不挑食,这样,我们才会有一个棒棒的身体。
因为我们人体长大、长高、长智慧,需要各种营养,这些营养是藏在不同食物中的。
想知道这些食物里到底藏着什么呢?其次认识六种营养元素1、师:看,我们人体所需要的六大营养元素正向我们走来了!让我们一起亲切地和这6位营养宝宝打个招呼吧!这一位是——?2、师:想更了解这些营养朋友吗?可要仔细听了,他们要开始介绍自己了。
走进厨房劳动教案大班

走进厨房劳动教案大班教案标题:走进厨房劳动教案(大班)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和认识厨房环境和基本厨房器具。
2. 培养幼儿对食物制作过程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培养幼儿合作与分享的意识,并增进社交能力。
教学准备:1. 图片、实物或幻灯片展示相关厨房器具的图片和名称。
2. 大图画板、彩色粉笔等。
3. 一些空的容器、玩具食物等。
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5分钟)- 综合使用图片和实物,展示一些常见的厨房器具,引发幼儿对厨房的兴趣。
- 引导幼儿讨论他们听说过的厨房器具的名称和用途,并记录在大图画板上。
2. 引导探究(10分钟)- 准备好一些空的容器和玩具食物,模拟厨房环境。
- 将这些容器和食物分发给幼儿,鼓励他们模拟制作食物的过程。
- 引导幼儿使用不同的厨房器具,例如搅拌、切割和擀面等,模拟制作食物的过程。
-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制作过程,并与其他幼儿交流。
3. 扩展活动(15分钟)- 集体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食物进行制作,例如沙拉、果汁等。
- 每个小组根据制作食物的步骤进行分工和合作,并使用幼儿适用的厨房器具进行实践。
- 鼓励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分享、协作和交流。
4. 总结(5分钟)- 请幼儿们展示他们制作的食物,并进行简单评价。
- 回顾今天的活动,帮助幼儿总结他们在制作食物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 鼓励幼儿分享他们在探究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解决方法。
评估:观察幼儿在制作食物的过程中是否能正确使用厨房器具,并能与其他幼儿进行交流与合作。
拓展活动:1. 家庭作业:要求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一个简单的点心或饮料,并记录下制作过程。
2. 实地参观:组织学生参观学校或附近餐厅的厨房,进一步了解厨房环境和厨师的工作。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模拟厨房环境和制作食物的过程,旨在帮助幼儿了解和认识厨房器具,并培养他们对食物制作过程的兴趣。
同时,通过合作与分享的活动,促进幼儿的社交能力发展。
在实施教案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和促进幼儿的参与,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厨房》精品教案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厨房设备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会制定购物计划,学会合理开支,学习选购蔬菜、食品,认识绿色食品,学会看食品商标和辨别食品质量。
3、收集学习烧菜的相关信息,尝试学习简单的烧菜技术。
4、了解中国的八大菜。
5、做生活的小主人,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对父母的热爱,从小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生活习惯。
6养成遵守纪律、认真细心、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安排学生课前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有关厨房设备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三、活动重难点:
1、培养学生学会请教、合作、收集处理信息、语言表达的能力。
2、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教学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问题与思考
1、发现、提出问题
调查显示,我们班上所有学生,只有六分之一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帮家长干家务活,可见,孩子们连最基本的劳动能力都不具备,将来如何涉足社会,如何学会自立呢?
2、思考与讨论问题
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好了,家长有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心情,许多家长一味地满足孩子对物质生活的渴求,使孩子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却忽视了劳动能力的培养。
3、确定讨论的问题
“劳动与技术”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让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劳动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走进厨房,亲自奏响一支锅碗瓢盆的乐曲。
在活动中,培养我们的劳动能力,减轻父母的负担,并使他们认识到劳动也是门艺术,吃也很有学问。
(二)实践与活动
推选组长,成立小组,制定研究计划。
1、我家的厨房一一认识、使用厨房设备。
(1)认识设备:以小组为单位,布置学生课后利用请教、实践等方法认识家中厨房的
设备,并知道它们的用途。
(各小组的成员可分工合作,每人着重了解一种,再交流分享)
(2)交流信息:各组交流信息(文字、表格、图片、录音等),明确每一种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这一过程中自然生成认识各种各样的锅,了解关于锅的使用和保养常识,还可以尝试画画相关图片)
(3)课后实践:课后尝试使用这些设备,记录实践的经验和体会。
(4)阶段评选:课堂交流体验的乐趣,评选“体验之星”。
2、我当采购员一一学会买菜,学会辨别。
(1)制定计划:学会制定购物计划(与数学学科整合),了解计划的重要性,学会精
打细算
(2)参与实践:学会购买新鲜食品,学会辨别食品质量
<1>辨别新鲜食品:教师准备(或让学生自己收集)一些食品包装,指导学生注意买东西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如生产厂家、厂址、出厂日期、保质期、食品成分、保存方法和条形码,着重指导学生认识条形码)。
<2>参与购物实践:利用星期天随父母去超市买东西,真正学会辨认;去市场买菜,请教父母怎样辨别蔬菜等食物是否新鲜。
尝试写观察日记,与同学交流,大家互相学习。
(课堂上一可安排模拟购物活动,让学生知道购物要带上合适的容器;要细心、耐心,不多买、少买或错买;学会“货比三家”;知道买东西要保管好发票;多余的钱还给父母,,)
<3>认识绿色食品: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什么叫绿色食品,绿色食品对人体有什么益处,以及怎样辨认绿色食品。
<4>阶段评选:结合学生这一过程中辨别能力、搜集资料能力、与人交流能力、勤俭节约
习惯等表现,评选“购物能手”。
3、我是小厨师一一学做家常菜与人分享。
(1)确定菜单: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根据小组成员实际确定制作的菜名(课后完成)
(2)学习方法:
<1>学习原料采购:确定原料和数量,核算价钱。
<2>学习原料加工:怎样择菜、洗菜。
(学生间交流)
<3>学习制作方法:怎样切、拌、炒、烧、煮。
(请教父母或厨师)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请教老师、父母、厨师和其他有经验的人,也可以请教书本或看电视,还可以上网查询。
<4>采购原料:学会挑选,学会核算。
<5>学习做菜:这项活动可以安排在学校,以课堂为厨房,以小组为单位,人人动手, 分工合作(也可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他们参与其中,配合指导);如果条件不允许,则可以让学生评出在家中准备,把做好的菜带到学校,大家在交流做菜技术和品尝味道的过程中评选“最佳小厨师”。
<6>洗涤炊具:能及时洗干净炊具,学习方法,交流心得。
4、再来研究一番——了解中国八大菜系。
(1)资料搜集:学生通过请教别人、上网、看书查询等方式了解中国“八大菜系”
的特色。
(2)社会实践:学生走出课堂,了解常州一些有名的饭店分别经营的是什么菜系
5、教师总结,提出希望
经过商量每个小组的同学明确了自己要做什么,怎样去做。
老师希望同学们互相合作, 圆满完成任务。
&课外延伸,落实计划
学生按学习小组分头活动,根据制定的计划搜集资料并及时了解进展情况,指导学生把计
划落到实处。
实处。
第二课时
(三)研究与讨论
1、承接上次活动引入本次活动主题
同学们,又到综合实践课了高兴吗?我们在上次的活动中,确定了研究主题。
个组汇报一下吧!
(1)各组目标明确,口号响亮。
那大家是怎样搜集资料的呢?活动中你有什么感想?把这些说给你的小组同学听一听。
(2)学生小组内交流。
(3)每组请一位代表交流。
2、学到了这么多厨房设备的使用方法,那我们应该养成怎样的号习惯呢?
(四)收获与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厨房设备与烧菜有什么新的认识?以后你打算怎样做一个爱劳动、爱动手的好孩子?
2、交流:在整个活动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谁的表现最出色?
3、成果展示:整理过程性资料,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展示与交流。
小结:我们都是生活的小主任,我们要热爱劳动,热爱自己的父母,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很多。
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生活习惯,要养成遵守纪律、认真细心、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五)拓展与延伸
设计一个家庭活动方案,让自己成为一个爱劳动、爱生活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