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便秘试卷1
便秘试题及答案中医内科

便秘试题及答案中医内科便秘是指排便不畅或排便困难的情况,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
中医内科对便秘有独特的认识和治疗方法。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便秘及其解决方法,下面将介绍一些便秘的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试题一:什么是便秘?答:便秘是指大便排出不畅或排便困难,且排便间隔时间长,大便量少、干燥,质硬、形状不规则等情况。
中医认为,便秘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水湿停滞、燥热内盛等原因导致的。
试题二:便秘的症状有哪些?答:便秘的症状主要包括排便不畅或排便困难、大便量少且干燥、排便时间间隔长、有时需要用力排便、大便形状不规则、大便有异味等。
有些人还会伴随腹胀、腹痛、精神疲倦等症状。
试题三:中医如何诊断便秘?答:中医诊断便秘时,通常通过观察舌苔、问诊病史、望闻问切等方式进行。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来进行辨证施治。
常见的辨证类型包括脾胃虚弱型、湿热蕴结型、气滞型等。
试题四:中医有哪些治疗便秘的方法?答:中医在治疗便秘方面,主要采用草药治疗、针灸治疗以及调整饮食习惯等综合方法。
草药治疗常用的方剂有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导滞丸等。
针灸治疗则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整脾胃功能、活血化瘀。
调整饮食习惯包括注意饮食均衡、多食蔬果、少吃油腻食物、增加水果蔬菜纤维摄入等。
试题五:便秘患者应该注意什么?答:便秘患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加强运动,适量增加体力活动,促进肠道蠕动;调整饮食,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糙米、粗杂粮、水果、蔬菜等;保持大便习惯,定时定量排便;避免过度用力排便,以免引起肛裂或痔疮等问题;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过度激动或压抑。
试题六:便秘有哪些并发症?答:长期便秘未得到有效治疗,容易引发一些并发症,如肠道功能障碍、痔疮、肛裂、直肠下垂等。
严重的便秘还可能导致营养吸收不良、球结石等问题。
试题七:便秘的预防有哪些?答:便秘的预防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时定量排便;饮食均衡,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适量运动,促进肠道蠕动;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压力;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站等。
【中医内科学】习题集第十三卷便秘.doc

第六节便秘一、选择题【Al型题】1.将便秘分为阴结与阳结的是下列哪一•部医著A.《圣济总录》B.《伤寒论》C.《内经》D.《诸病源候论》E.《难经》2.便秘的基本病机是A.腑气郁滞通降失调B.气血亏虚传导无力C.肠胃积热肠道失润D.肠传导功能失常E.阴寒内生胃肠凝滞3.下列哪项不是便秘的主要病因A.体虚年高B.饮食不洁C.情志失调D.饮食所伤E.感受外邪4.便秘的病位主要在以下哪个脏腑A.大肠B.脾C.胃D.肺&肝5.治疗阳虚便秘的主方是A.黄茂汤A.大便干结,腹中冷痛B.大便干结,形体消瘦 C.虽有便意,努挣乏力 D.大便干结,血色无华 E.大便干结, 腹胀腹痛7.大便干结,口干口臭,腹胀,心烦,舌B. 增液汤C. 济川煎D. 润肠丸E. 六磨汤6. 气虚便秘的特征是红,苔黄,脉滑数,此属A. 气秘B. 虚秘C. 热秘D. 实秘E. 冷秘8. 积聚与便秘均可出现腹部包块,下列哪项不是便秘之征A. 包块在左下腹B .为条索状C •排便后包块不消失D.与肠形一致E. 排便后即消失或减少9. 下列哪项有关便秘病机转化的说法是错误B. 气郁日久可化热,导致气滞与热结并存A .热邪久延可伤阴, 由实秘转为虚秘C.寒积日久可伤阳, 形成阳气虚衰因实致虚证D.气虚阳虚之人,常致阴寒内生而成冷秘转为实证E.阴血不足常易化热而形成热结便秘10.粪质不甚干结,排便不爽,伴腹胀肠鸣矢气,辨证多为A.气虚B.阴寒凝滞C.气滞D.燥热内结E.血虚11.热秘可选用A.更衣丸B.麻子仁丸C.当归龙荟丸D.黄芷汤E.青麟丸12.血虚便秘的审证要点是A.便秘干结和阴虚火旺之象共见B.排便困难,伴脾肾阳虚见症C.大便干结和肠热腑实见症'D.便秘和血虚证并见E.粪质并不干硬,便难排出和气虚证并见13.热秘若热势较甚,病满燥实坚者,可选用A.大承气汤B.青麟丸C.更衣丸D.当归龙荟丸E.三物备急丸14.阴虚便秘的特点是A.便干兼腹胀口臭B.便千面唇无华C.便而不爽兼矢气D.便不干努挣乏力E.大便干结如羊屎状【A2型题】15.王某,大便干结或兼腹胀腹痛、血红身热,口干口臭,心烦不安,小便短赤或口舌生疮。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第1套)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1、“癃闭”之名,首见于A.《内经》B.《伤寒杂病论》C.《诸病源候论》D.《千金要方》E.《丹溪心法》【答案】A2、何书提出用诸泻心汤治疗痞满A.《伤寒论》B.《金匮要略》C.《兰室秘藏》D.《丹溪心法》E.《医林改错》【答案】A3、关节肿胀,痛有定处,僵硬,屈伸不利,肌肤紫暗或瘀斑等,辨为A.痰B.瘀C.湿D.寒E.热【答案】B4、患者张某,女,62岁。
眩晕,头重如蒙,胸闷恶心,食少寐多,舌苔白腻,脉滑。
治疗应首选A.苓桂术甘汤B.半夏白术天麻汤C.黄连温胆汤D.半夏厚朴汤E.半夏秫米汤【答案】B5、外湿证的临床表现是A.恶寒发热,无汗头痛B.发热恶风,头痛汗出C.发热汗出,口渴乏力D.胸脘痞闷,四肢沉重E.干咳少痰,口渴饮水【答案】D6、患者小便不甚赤涩,溺痛不甚,但淋沥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腰酸膝软,神疲乏力,舌淡,脉细弱,其最佳选方应为A.无比山药丸B.补中益气汤C.知柏地黄丸D.膏淋汤E.七味都气丸【答案】A7、提出积聚治疗“总其要不过四法,曰攻曰消曰散曰补,四者而已”的医家是A.朱丹溪B.李中梓C.丹波元坚D.王肯堂E.张景岳【答案】E8、患者,男,65岁。
咳嗽,痰少而黄,身热汗出,恶风,口渴,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其证型是A.燥热伤肺B.风热犯肺C.肝火犯肺D.痰热郁肺E.热邪壅肺【答案】B9、阳虚秘的代表方为A.四神丸B.理中丸C.济川煎D.暖肝煎E.金匮肾气丸【答案】C10、患者,男,65岁。
平素有咳喘宿疾。
近两年汗出恶风,稍劳汗出尤甚,头部出汗为主,易于感冒,体倦乏力,周身酸楚,面白少华,舌苔薄白,脉细弱。
其治法是A.调和营卫B.益气固表C.清热养阴生津D.补血养心E.补益肺肾【答案】B11、瘀血阻滞,气血壅遏而导致的内伤发热。
治疗宜选用A.通瘀煎B.血府逐瘀汤C.通窍活血汤D.调营饮E.桃红饮【答案】B12、下列各项中属于暑证临床表现的是A.头昏如裹B.胸闷脘痞C.肌肉酸痛D.头身疼痛E.猝然昏倒【答案】E13、虚体感冒可见下列哪些证型A.气虚感冒B.阴虚感冒C.阳虚感冒D.风寒束表E.暑湿伤表【答案】A B C14、外湿证的临床表现是A.恶寒发热,无汗头痛B.发热恶风,头痛汗出C.发热汗出,口渴乏力D.胸脘痞闷,四肢沉重E.干咳少痰,口渴饮水【答案】D15、肺痿虚热证的治疗主方是A.沙参麦冬汤B.百合固金汤C.麦门冬汤D.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E.月华丸【答案】D16、治疗便秘的基本法则是A.补中益气B.滋阴增液C.顺气导滞D.润肠通便E.温里散寒17、内伤发热属实证,其病机主要是A.气郁化火B.瘀血阻滞C.痰湿停聚D.营卫失和E.阳气亢盛【答案】A B C18、胃痞发生的病机关键是A.肝脾肾三脏失调,痰气瘀交结B.胃气阻滞,胃失和降C.胃失和降,膈间气机不利,胃气上逆动膈D.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E.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答案】D19、泄泻证候类型有A.湿热B.食滞C.寒湿E.脾胃虚弱【答案】A B C D E20、虚劳的辨证要点包括A.辨脏腑病位B.辨证候的标本主次C.辨有无兼夹病证D.辨五脏气血阴阳亏虚的不同E.辨病势顺逆与轻重【答案】A B C D E21、内伤头痛与哪些脏腑有关A.心B.肝C.脾D.肺E.肾【答案】B C D22、积证气滞血阻证,如腹中冷痛,畏寒喜温,舌苔白,加A.肉桂B.吴茱萸C.黄芪D.当归E.党参【答案】A B D23、患者孙某,女,69岁。
中医内科学便秘试题及答案

中医内科学便秘试题及答案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内科学对于便秘有着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
下面是一些与中医内科学相关的便秘试题及其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医内科学对便秘的认识和治疗方法。
试题一:中医理论中如何解释便秘的发生?答案:中医理论认为,便秘是由于脾胃失衡、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的。
脾胃是消化系统的核心,负责分解食物、吸收营养物质和排泄废物。
当脾胃功能不正常时,会导致消化功能减退,食物不易消化,从而引发便秘的发生。
试题二:中医内科学认为,便秘的病因和病机有哪些?答案:中医内科学认为,便秘的病因和病机主要包括脾胃虚弱、肝郁气滞、肾阴虚、大肠湿热等。
脾胃虚弱指的是消化系统功能减退,消化吸收能力不足;肝郁气滞指的是情绪不畅、气机郁滞,影响肠道蠕动;肾阴虚指的是肾脏阴液不足,导致肠道干燥;大肠湿热指的是大肠内湿气过重,导致大便干燥。
试题三:请说明中医内科学常用的便秘治疗方法。
答案:中医内科学常用的便秘治疗方法包括中药疗法、针灸疗法和中医推拿疗法。
中药疗法主要通过调理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排泄功能恢复,常用的中药有大黄、枳壳、芒硝等;针灸疗法通过调节人体经络和气血运行,改善脾胃功能,常用的穴位有关元、足三里等;中医推拿疗法通过按摩腹部、脚底等穴位,刺激消化器官蠕动,促进排便。
试题四:中医内科学如何对待便秘的预防和调理?答案:中医内科学认为,便秘的预防和调理应从饮食、生活习惯和情绪调节等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其次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排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另外要注意情绪调节,避免情绪不畅引起的便秘。
通过以上试题及答案,读者可以了解到中医内科学对于便秘的理解和治疗方法。
在面对便秘问题时,可以考虑采取中医内科学的方法进行预防和调理,从而恢复正常的消化排便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同时,如果出现严重的便秘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指导和治疗。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便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便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1.患者大便干结,腹部胀满,嗳气频作,舌苔薄腻,脉弦,其治法是A.疏肝理气B.顺气导滞C.泻热导滞D.清热润肠正确答案:B解析:大便干结,属“便秘”,其中气秘的临床表现: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肠鸣矢气,腹中胀痛,嗳气频作,纳食减少,胸胁痞满,舌苔薄腻,脉弦。
治法:顺气导滞。
方以六磨汤加减。
知识模块:便秘2.下列哪项不属于便秘的病机A.肠胃积热B.痰气交结C.气机郁滞D.气血亏虚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便秘3.大便干,小便清长,面色白,四肢不温,腹中冷痛。
舌淡苔白,脉沉迟。
此属A.气秘B.冷秘C.气虚秘D.阳虚秘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便秘4.热秘的特征为A.大便干结,小便短赤B.大便秘结,欲便不得C.虽有便意,努挣乏力D.大便艰涩,排出困难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便秘5.某患者,大便干结,排解困难数月,伴身热心烦,腹胀满痛,口干口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最佳选方为A.麻子仁丸B.更衣丸C.大承气汤D.增液汤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便秘6.热秘,燥热不甚,除便秘外,并无其他明显症状,可服何方清腑缓下,以免再秘A.更衣丸B.麻子仁丸C.青麟丸D.润肠丸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便秘7.便秘的基本病机是A.肠胃不和B.肝气郁结C.湿热下注D.大肠传导失常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便秘8.患者70岁,临厕大便。
努挣乏力,挣则短气汗出,便后疲乏,大便不干结,舌淡苔薄,脉弱。
宜A.补肾助阳B.温阳益气C.益气润肠D.养血润肠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便秘9.不是血虚型便秘的主症的是A.心中悸动B.头晕目眩C.胁肋隐痛D.面色无华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便秘10.热秘型便秘,伴易怒目赤,选A.麻子仁丸B.青麟丸C.麻子仁丸合更衣丸D.六磨汤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便秘11.麻子仁丸主治A.热秘B.冷秘C.气秘D.气虚秘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便秘12.气虚秘若气虚下陷,肛门坠胀者,可用补中益气汤合用何方A.麻子仁丸B.更衣丸C.六磨汤D.黄芪汤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便秘13.大便干结,肠鸣矢气,腹中胀痛,嗳气频作,纳食减少,胸胁痞满,舌苔薄腻,脉弦者。
中医内科学便秘 试卷1

中医内科学(便秘)-试卷1(总分:4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7,分数:14.00)1.何人首倡便秘分“虚”“实”两类(分数:2.00)A.张洁古√B.李东垣C.刘完素D.张仲景E.王清任解析:解析:《伤寒杂病论》提出便秘当从阴阳分类。
张洁古首倡实秘、虚秘之别。
2.便秘的基本病机是(分数:2.00)A.肠胃不和B.肝气郁结C.湿热下注D.肺失开合E.大肠传导失常√解析:3.便秘与何脏腑功能失调无关(分数:2.00)A.肝B.肺C.心√D.脾、胃E.肾解析:4.便秘的病理关键是(分数:2.00)A.阴寒内生,胃肠凝滞B.气血亏虚,大肠无力C.热盛伤津,肠道津枯D.大肠传导功能失调√E.气机阻滞,胃肠障碍解析:5.肠胃积热型便秘的代表方(分数:2.00)A.麻子仁丸√B.六磨汤C.大承气汤D.增液汤E.润肠丸解析:6.下列除哪项外均为热秘的辨证要点(分数:2.00)A.口干口臭尿赤便秘B.C.肠鸣矢气√D.腹胀腹痛E.苔黄燥,脉滑实解析:7.便秘预防不包括(分数:2.00)A.经常服用润肠通便药物√B.勿过食辛辣厚味,饮酒过度C.多吃粗纤维的食物及水果D.保持心情舒畅,加强身体锻炼E.按时登厕,定时排便解析:二、 A3型题(总题数:1,分数:6.00)刘某,男,39岁,性情素喜抑郁。
久患便秘,欲便不得,伴胸胁胀满,脘腹胀闷,食后尤甚,暖气频作,舌苔略腻,脉弦。
(分数:6.00)(1).其中医辨证为(分数:2.00)A.肝脾气滞B.胃肠气滞C.肝脾胃肠气滞√D.气滞食阻E.气滞湿阻解析:(2).其中医治法为(分数:2.00)A.疏肝理脾,通便B.和胃宽肠,通便C.行气化滞,消食D.行气化滞,除湿E.顺气行滞,通便√解析:(3).其常用方剂为(分数:2.00)A.柴胡疏肝散B.四逆散C.六磨汤√D.大承气汤E.木香顺气丸解析:三、 A3型题(总题数:3,分数:6.00)8.患者,男,68岁,大便艰涩难下,面色咣白,四肢不温,喜热畏冷,腹中冷痛,腰脊亦冷,小便清长,舌淡嫩苔白,脉沉迟。
中医内科学21便秘

二·治疗原则 实则通泻--清热润肠通便,顺气导滞; 虚则润补--益气养血,温通开结。
审证求因,审因论治
三、分证论治
(一)实 秘
1、肠胃积热 主症:大便干结,腹中胀满,口干口臭 兼次症:面红身热,心烦不安,小便短赤 舌脉:舌质红干,苔黄燥,或焦黄起刺 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方药: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治脾约,枳朴大黄麻杏芍 土燥津枯便难解,胃肠积热病能却。
《举痛论》:“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 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 矣”。
二、源 流
2.《金匮要略》: “脾约”、“闭”、“阴结”、
“阳结”。 病机:寒、热、气滞。 首分阴结、阳结二类。
二、源 流
3.《诸病源候论•大便难候》: 五脏不调、阴阳虚实寒热
➢ “大便难者,由五脏不调、阴阳偏有虚 实,谓三焦不和则冷热并结故也”
病名:便秘 证型:胃肠积热 治法:清热润肠 方剂:脾约麻仁丸加减 方药:枳实、大黄、厚朴、芒硝、沙参、
麻仁、杏仁、白蜜。
病案二
某男,27岁,干部。两年来大便 常艰涩难解,数日一行。近巳有一周 未能排便,自感腹中冷痛不适,尿清 长,尤以夜尿频多,且畏寒肢冷伴见 腰脊酸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病名:便秘。 证型:冷秘。 治法:温阳通便。 方剂:济川煎加减。
4、气秘可选用 ①柴胡疏肝饮 ②苏子降气汤 ③六磨汤 ④逍遥散 答案:③ 5、阳虚可选用 ①济川煎 ②千金温脾汤 ③半硫丸 ④肾气丸 答案: ① 6、《伤寒论》中对各种便秘,均可使用 ①猪胆汁导法 ②大黄 ③蜜煎导法 ④番泻叶 答案:③
转归预后
转归 便秘日久 腹胀呕吐;失眠烦躁;肛裂痔疮 预后
本病预后一般较好,辨证得当,大都可痊愈 年老体弱、病后、产后体虚便秘,难求速效
中医内科学试题1(含答案)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1、对膀胱无尿之癃闭危证,可用哪组药高位保留灌肠A.大黄.枳实B.芒硝.槟榔C.生大黄.生牡蛎.六月雪.丹参D.大黄.芒硝E.附子.肉桂【答案】C2、水肿湿毒浸淫证,疮痍湿盛糜烂者,应加用A.麻黄.杏仁B.苏子.葶苈子C.白鲜皮.地肤子D.苦参.茯苓E.茯苓.泽泻【答案】D3、王某,女,60岁。
时感到头痛,头痛隐隐,时时昏晕,心悸失眠,面色少华,神疲乏力,遇劳加重,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其诊断是A.瘀血头痛B.血虚头痛C.肾虚头痛D.肝阳头痛E.痰浊头痛【答案】B4、下列各项,不属于胁痛肝郁气滞证主症特点的是A.胁肋胀痛,走窜不定B.胸闷腹胀C.嗳气频作,得嗳气而胀痛稍舒D.胁痛因情志变化而增减E.痛处固定拒按【答案】E5、消渴下消肾阴亏虚证,若出现五心烦热.盗汗.失眠者,可加用A.知母.黄柏B.益智仁.桑螵蛸C.党参.黄芪D.天冬.鳖甲E.附子.龙骨【答案】A6、泄泻的治法有A.温肾健脾,固涩让泻B.健脾益气,化湿止泻C.消食导滞,和中止泻D.清肠化湿,调气和血E.芳香化湿,解表散寒【答案】A B C E7、痫病发作日久,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不华,纳呆便溏,舌淡脉弱,治宜选用A.六君子汤B.涤痰汤C.参苓白术散D.二陈汤E.以上都不是【答案】A8、朱丹溪治痿“泻南方,补北方”是指A.清热滋阴B.健脾益气C.补益肝肾D.清热润肺E.清热燥湿【答案】A9、患者身目发黄,黄色鲜明,身热不扬,腹胀,肢体困重,便溏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疗宜选用A.黄芪建中汤B.益胃汤C.龙胆泻肝汤D.茵陈蒿汤E.苓桂术甘汤【答案】D10、辨证论治的关键环节A.审证求机B.审察病机C.谨守病机D.整体审察E.四诊合参【答案】B11、患者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牙关紧闭,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脉沉滑缓,可诊为A.厥证B.痉证C.中风D.口僻E.痿证【答案】C12、下列各项,属于实喘主症的是A.呼吸深长B.吸入为快C.气粗声高D.痰鸣咳嗽E.脉数有力【答案】A C D E13、王某,男,45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按时登厕,定时排便
解析:
二、
刘某,男,39岁,性情素喜抑郁。久患便秘,欲便不得,伴胸胁胀满,脘腹胀闷,食后尤甚,暖气频作,舌苔略腻,脉 弦。(分数:6.00)
(1).其中医辨证为(分数:2.00)
A.肝脾气滞
B.胃肠气滞
C.肝脾胃肠气滞V
D.气滞食阻
E.气滞湿阻
解析:
C.湿热下注
D.肺失开合
E.大肠传导失常V
解析:
3.便秘与何脏腑功能失调无关
(分数:2.00)
A.肝
B.肺
C.心V
D.脾、胃
E.肾
解析:
4.便秘的病理关键是 (分数:2.00)
A.阴寒内生,胃肠凝滞
B.气血亏虚,大肠无力
C.热盛伤津,肠道津枯
D.大肠传导功能失调V
E.气机阻滞,胃肠障碍
解析:
5.肠胃积热型便秘的代表方 (分数:2.00)
(分数:2.00)
A.益气通便
B.温阳通便V
C.养血润燥
D.润肠通便
E.健脾温中
解析:
9.患者,女,40岁,大便干结, 排解困难数月,伴身热心烦,腹胀满痛,口干口臭,小便短赤, 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最佳选方为
)2.00(分数:
A.麻子仁丸V
B.更衣丸
C.大承气汤
D.增液汤
E.大柴胡汤
解析:
10.患者,女,51岁,自述有便意,但临厕之时努挣乏力,挣后汗出短气,而大便并不干硬,面色咣白,舌淡嫩,苔薄, 脉虚。中医方剂当选
(分数:2.00)
A.六磨汤
B.济川煎
C.黄芪汤V
D.润肠汤
E.五仁丸
解析:
四、
A.阴寒内盛,凝滞胃肠B.脾胃虚弱,清浊不分C•脾虚胃寒,失于温养D.阳气衰微,阴寒内结E.脾肺气虚,传送 无力(分数:4.00)
(1).阳虚秘的病机为(分数:2.00)
A.
B.
C.
D.
E.
解析:
(2).冷秘的病机为(分数:2.00)
A.温脾汤合半硫丸B.六磨汤加减C.润肠丸D.五磨饮子E.麻子仁丸加减(分数:4.00)
(1).血虚便秘宜用(分数:2.00)
A.
B.
C.
D.
E.
解析:
(2).冷秘宜用(分数:2.00)
A.
B.
C.
D.
E.
解析:
五、
11.以下符合便秘的有
(分数:2.00)
A.大便稀薄
B.大便次数增多
C.大便秘结不通V
A.阴津不足,肠失濡润B.肝脾气滞,腑气不通C•阴虚湿热,肠络受损D.胃阴亏耗,胃失濡养E.脾肺气虚,传送 无力(分数:4.00)
(1).气虚秘的病机为(分数:2.00)
A.
B.
C.
D.
E.
解析:
(2).气秘的病机为(分数:2.00)
A.
B.
C.
D.
E.
解析:解析:病机:热秘——肠腑燥热,津伤便结;气秘——肝脾气滞,腑气不通;冷秘——阴寒内盛,凝滞胃肠;气 虚秘——脾肺气虚,传送无力;血虚秘——血液亏虚,肠道失荣;阴虚秘——阴津不足,肠失濡润;阳虚秘——阳气衰 微,阴寒凝结。
中医内科学(便秘)
(总分:46.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1.何人首倡便秘分“虚” “实”两类
(分数:2.00)
A.张洁古V
B.李东垣
C.刘完素
D.张仲景
E.王清任
解析:解析:《伤寒杂病论》提出便秘当从阴阳分类。张洁古首倡实秘、虚秘之别
2.便秘的基本病机是 (分数:2.00)
A.肠胃不和
B.肝气郁结
A.
B.
C.
D.
E.
解析:
A.湿热内结,气机壅滞,腑气不通B.胃阴亏耗,胃失濡养C•肠腑燥热,津伤便结D.胃阴不足,胃失濡润,和降失
司E.阴津不足,肠失濡润(分数:4.00)
(1).热秘的病机为(分数:2.00)
A.
B.
C.
D.
E.
解析:
(2).阴虚秘的病机为(分数:2.00)
A.
B.
C.
D.
E.
解析:
(2).其中医治法为(分数:2.00)
A.疏肝理脾,通便
B.和胃宽肠,通便
C.行气化滞,消食
D.行气化滞,除湿
E.顺气行滞,通便V
解析:
(3).其常用方剂为(分数:2.00)
A.柴胡疏肝散
B.四逆散
C.六磨汤V
D.大承气汤
E.木香顺气丸
解析:
三、
8.患者,男,68岁,大便艰涩难下,面色咣白,四肢不温,喜热畏冷,腹中冷痛,腰脊亦冷,小便清长,舌淡嫩苔白, 脉沉迟。其治法是
D.排便时间延长V
E.欲大便而艰涩不畅V解析:解析: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证。
12.便秘的发病原因有
(分数:2.00)
A.燥热内结,津液不足V
B.情志失和、气机郁滞V
C.劳倦内伤,机体衰弱V
D.气血不足,下元亏损V
V阴虚体弱,阴寒内生E.解析:
A.麻子仁丸V
B.六磨汤
C.大承气汤
D.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汤
E.润肠丸
解析:
6.下列除哪项外均为热秘的辨证要点
(分数:2.00)
A.口干口臭 尿赤便秘B.
C.肠鸣矢气V
D.腹胀腹痛
E.苔黄燥,脉滑实
解析:
7.便秘预防不包括
(分数:2.00)
A.经常服用润肠通便药物V
B.勿过食辛辣厚味,饮酒过度
C.多吃粗纤维的食物及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