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符号与汉语拼音的转换

合集下载

台湾注音符号和中国音对照表

台湾注音符号和中国音对照表

台湾注音符号和中国拼音对照表
双唇音:b p m
唇齿音:f
平舌音:指拼音中以“z、c、s”开头的声母
翘舌音:指拼音中以“zh、ch、sh、r”开头的声母
舌尖前音:z c s
舌尖中音:d t n l
舌尖后音:zh ch sh r
舌面音:j q x
舌根音:g k h
单韵母:a o e i u ü
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特殊元音韵母:er
前鼻韵母:an en in un ün
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
前鼻音:指拼音中以“n”结尾的韵母,
如:an ian uan üan en in uen ün
后鼻音:指拼音中以“ng”结尾的韵母,
如:ang iang uang eng ing ueng ong iong
音序:指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要写大写字母,如ZH,CH,SH,音序就是Z,C,S
依台灣的注音符號排序和發音圖。

汉语拼音与注音符号基本规则对照表

汉语拼音与注音符号基本规则对照表

汉语拼音与注音符号基本规则对照表汉语拼音与注音符号基本规则对照表是一张比较完整的汉语拼音和注音符号的对照表,以便于大家更好的理解这两种表示方式的特点。

汉语拼音是把汉字的读音用26个字母的组合来表示,而注音符号也是把汉字的读音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两者都是我国汉语的标准写法,但是大家使用的却不尽相同,为了避免混淆,在使用上要注意一些基本的规则,以下就是汉语拼音与注音符号基本规则对照表。

一、声母声母是汉语拼音中最常用的拼音字母,如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其对应的注音符号分别是ㄅㄆㄇㄈㄉㄊㄋㄌㄍㄎㄏㄐㄑㄒㄓㄔㄕㄖㄗㄘㄙ。

二、韵母韵母是汉语拼音中用来表示音节末尾的音节,包括单韵母和复韵母,其中单韵母有a、o、e、i、u、ü,复韵母有ai、ei、ui、ao、ou、iu、ie、ve、er、an、en、in、un、vn,其对应的注音符号分别是ㄚㄛㄜㄝㄞㄟㄢㄣㄤㄥㄦㄧㄨㄩㄚㄛㄜㄝㄞㄟㄢㄣㄤㄥㄦ。

三、整体认读音节整体认读音节是汉语拼音中的一种特殊音节,即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音节,如zhi、chi、shi、ri、zi、ci、si、yu、ye、yue、yuan、yin、yun、yong,其对应的注音符号分别是ㄓㄔㄕㄖㄗㄘㄙㄧㄩㄝㄣㄡㄢㄨ。

四、声调声调是汉语拼音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拼写汉字时,要正确的表达声调,才能够表达出准确的读音。

汉语拼音中的声调有四种,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其对应的注音符号分别是ˉ、ˊ、`、ˇ。

五、定式定式是汉语拼音中用来表示完整的音节的一种特殊的字形,例如:zhāng、zhàng、z hāo、zhào、zhāi、zhài、zhān、zhàn,其对应的注音符号分别是ㄓㄤㄓㄠㄓㄞㄓㄢㄓㄞㄤㄓㄞㄢㄓㄢㄤㄓㄢㄢ。

六、其他除了以上提到的汉语拼音与注音符号的基本规则外,还有一些不太常用的音节,如yü、ye、yue、yuan、yin、yun、yong,其对应的注音符号分别是ㄩㄝㄩㄝㄩㄢㄩㄣㄩㄣㄩㄥ。

汉语注音符号

汉语注音符号

汉语注音符号汉语注音符号,旧称为“注音字母”,为汉字注音而设定的符号,1913年由中国读音统一会制定,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共计39个字母,排列以“ㄍㄎ”开头;1920年改订字母顺序,增加一个字母“ㄜ”共计达40个。

注音初期以读音统一会所定字音为标准,故有“万v、兀Ng、广Gn”三个字母,後以北京音为标准,“万、兀、广”只作注方言之用,目前仍使用的有37个(声母21个,韵母16个)。

1930年中华民国政府把注音字母改称为“注音符号”,正式的称呼是国语注音符号第一式。

国语注音符号相对于拼音来说,注音符号有时简称注音。

目前在台湾地区,小学生在学会汉字书写之前,会先学习注音符号作为中文字的替代写法;在生活实用上,注音符号也用在标注生字的拼音,也是普遍的打字输入法。

所处地位“注音符号”目前仍旧为台湾汉字的主要拼读工具之一,为小学语文教育初期必学内容;中国大陆地区自1958年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以后停止推广使用,但在汉语字典等基础工具书中对汉字注音时继续与拼音同时使用。

1986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公布以罗马字拼写的汉语译音系统“注音符号第二式”。

由于注音符号在台湾地区推行相当成功,小学生皆被要求熟练使用。

所以在闽南语、客家语的教学上,教育主管部门另外增添新符号以能拼读,目前这些新符号已收录至Unicode编码中的“Bopomofo Extended”区。

在2000年左右,台湾教育主管部门颁布一套通用拼音规则。

尝试以拉丁化的拼音方式取代注音符号(ㄅㄆㄇㄈ)的使用,并取代注音符号第二式(MPS II),目前已落实在地名拼写上。

2008年9月16日,台当局“行政院跨部会会议”通过相关主管部门的提案,确定未来中文译音政策将改采汉语拼音,不再使用民进党政府6年前决定的通用拼音。

持续多年的两岸“拼音大战”,终于落下帷幕。

在台湾的推广目前在现代标准汉语使用的注音符号有37个(声母21个,韵母16个)。

1986年,教育部公布以罗马字拼写的汉语译音系统“注音符号第二式”,因而把注音符号称为“注音符号第一式”。

台湾注音符号和中国拼音对照表

台湾注音符号和中国拼音对照表

舌尖前音:z c s
舌尖中音:d t n l
舌尖后音:zh ch sh r
舌面音:j q x
舌根音:g k h
单韵母:a o e i u ü
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特殊元音韵母:er
前鼻韵母:an en in un ün
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
精心整理
ou
o



en
ang
engΒιβλιοθήκη 前鼻音:指拼音中以“n”结尾的韵母,
?? 如:an ian uan üan en in uen ün
后鼻音:指拼音中以“ng”结尾的韵母, ?? 如:ang iang uang eng ing ueng ong iong
音序:指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要写大写字母,如 ZH,CH,SH,音序就是 Z,C,S
精心整理
依台湾的注音符号排序和发音图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zh
ch
q
x
zhi
chi




sh
r
z
c
shi
ri
zi
ci




s
y
w
ü
精心整理
si
ㄚ a
ㄞ ai
ㄢ an ㄦ er
i
u
yu

台湾注音符和中国拼音对照表

台湾注音符和中国拼音对照表

因为没学过拼音,为了我教儿子方便,花了时间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到其他一样有子女在大陆念小学的台湾朋友,也分享给有兴趣台湾注音符号的朋友参考
ㄒx ㄩㄝüe 一ㄣyin
ㄓzh ㄦer ㄩㄣyun
ㄔch ㄢan 一ㄥying
ㄕsh ㄣen
ㄖr 一ㄣin
ㄗz ㄨㄣun
ㄘ c ㄩㄣün
ㄙs ㄤang
一y ㄥeng
ㄨw 一ㄥing
ㄨㄥong
双唇音:b p m
唇齿音:f
平舌音:指拼音中以“z、c、s”开头的声母
翘舌音:指拼音中以“zh、ch、sh、r”开头的声母
舌尖前音:z c s
舌尖中音:d t n l
舌尖后音:zh ch sh r
舌面音:j q x
舌根音:g k h
单韵母:a o e i u ü
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特殊元音韵母:er
前鼻韵母:an en in un ün
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
前鼻音:指拼音中以“n”结尾的韵母,
如:an ian uan üan en in uen ün
后鼻音:指拼音中以“ng”结尾的韵母,
如:ang iang uang eng ing ueng ong iong
音序:指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要写大写字母,如ZH,CH,SH,音序就是Z,C,S
依台湾的注音符号排序和发音图。

注音是不是拼音

注音是不是拼音

一、注音符号旧称为“注音字母”,为汉字注音而设定的符号,1913年由中国读音统一会制定,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共计39个字母,排列以“ㄍㄎ”开头;1920年改订字母顺序,增加一个字母“ㄜ”共计达40个。

二、区别:
1、含义不同:
"注音"是用同音字或符号等表明文字的读音。

"拼音"即”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

2、历史不同:
注音字母,1930年中华民国政府将注音字母改称为“注音符号”,正式的称呼是“国语注音符号第一式”。

至今台湾地区仍在使用。

汉语拼音,源于拉丁化新文字运动,1930年,瞿秋白出版《中国拉丁化字母》,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就在解放区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基础上,研制拼音方案。

特点用途
《汉语拼音方案》有如下特点:
①只用国际通用的26个字母,不增加新字母;
②尽量不用附加符号(只用了两个附加符号);
③尽量不用变读;
④采用隔音符号“'”来隔音;
⑤采用y、w、yu三个字母和字母组合表示音节开头的半元音i、u、ü,同时具有隔音作用;。

注音符号与汉语拼音的转换学习

注音符号与汉语拼音的转换学习

4.前鼻韵母:an en in
un
韵母 in
韵母 un
进(jìn) 春(chūn)
您(nín) 村(cūn)
心(xīn) 昆(kūn)
信(xìn) 寻(xún)
阴(yīn) 云(yún)
5.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
韵母 ang
韵母 eng
荡(dàng)
风(fēng)
方(fāng)
能(néng)
在汉语拼音中阳平符号 从左下写起(提),去声符 号从左上写起。每个汉字由 韵母和声母配合构成, 声调 一般标注在韵母的上方。具 体细则如下表:
汉语拼音中标声调位 置的规则如下:
1.如果有a,则标在a上。 2.如果没有a,但有o或e, 则标在这两个字母上。这两 个字母不会同时出现。
3.如果也没有o和e,则一 定有i、u或ü。如果i和u同时 出现,则标在第二个韵母上, 如牛(niú)。这是特别针对 ui和iu而言的(这两个音的实 际读音应该是uei和iou)。如 果i和u不同时出现,则标在出 现的那个韵母上。
韵母 ou
韵母 iu
柔(róu)
就(jiù)
艘(sōu) 六(liù)
手(shǒu) 牛(niú)
有(yǒu) 秋(qiū)
舟(zhōu) 休(xiū)
2.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üe ue的练习
韵母 ue
韵母 üe
觉(jué)
略(lüè )
学(xué)
掠(lüè) 虐(nüè)
另一类是根据原有 语言特点创造的符号, 如汉字注音符号,这一 类通常称为注音符号。 而注音符号相对于拼音, 亦简称为注音。
?最后,我们为 什么要学习汉语拼 音?

台湾注音符号和中国拼音对照表

台湾注音符号和中国拼音对照表

因为没学过拼音,为了我教儿子方便,花了时间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到其他一样有子女在大陆念小学的台湾朋友,也分享给有兴趣台湾注音符号的朋友参考
双唇音:b p m
唇齿音:f
平舌音:指拼音中以“z、c、s”开头的声母
翘舌音:指拼音中以“zh、ch、sh、r”开头的声母
舌尖前音:z c s
舌尖中音:d t n l
舌尖后音:zh ch sh r
舌面音:j q x
舌根音:g k h
单韵母:a o e i u ü
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特殊元音韵母:er
前鼻韵母:an en in un ün
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
前鼻音:指拼音中以“n”结尾的韵母,
?? 如:an ian uan üan en in uen ün
后鼻音:指拼音中以“ng”结尾的韵母,
?? 如:ang iang uang eng ing ueng ong iong
音序:指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要写大写字母,如ZH,CH,SH,音序就是Z,C,S
依台湾的注音符号排序和发音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音符号与汉语拼音的转换汉语注音符号,旧称“注音字母”,为汉字注音而设定的符号,1913年由中国读音统一会制定,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共计39个字母,排列以“ㄍㄎ”开头;1920年改订字母顺序,增加一个字母“ㄜ”共计达40个。

注音初期以读音统一会所定字音为标准,故有“万v、兀Ng、广Gn”三个字母,后以北京音为标准,“万、兀、广”只作注方言之用,目前仍使用的有37个(声母21个,韵母16个)。

1930年中华民国政府把注音字母改称为“注音符号”,正式的称呼是国语注音符号第一式。

目前在现代标准汉语使用的注音符号有37个(声母21个,介母3个,韵母13个)。

1986年,教育部公布以罗马字拼写的汉语译音系统为“注音符号第二式”,因而把注音符号称为“注音符号第一式”。

目前,台湾小学生在学会汉字书写之前,必须先进行为期十周左右的注音符号教学,以作为其后汉字发音的拼读工具。

生活实用上,注音符号是标注生字的拼音,也是普遍的汉字输入法。

注音符号在台湾推行相当成功,小学生皆要求熟练使用。

在台湾闽南语、客家语的教学上,教育主管部门另外增添新符号以能拼读这些“乡土语言”(方言),称之为“台湾方言音符号”。

所以,小学生在掌握注音符号的基础上,如何做好注音向拼音的转换和衔接工作,是衔接教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注音符号与汉语拼音的转换:
注音符号和汉语拼音都能表示汉字的读音,因此它们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一般来说,从注音符号转换为汉语拼音,可以直接将每个注音符号转换为对应的汉语拼音符号即可,具体的对应可参见下文呈现的“汉语拼音与注音符号对照表”。

但是有几点需要注意:“ㄜ”和“ㄝ”同时对应于汉语拼音中的e,尽管它们的发音并不相同。

在汉语拼音的写法中,“ㄝ”永远是复韵母的最后一个,这点可以用汉语拼音来辨别两者。

另一个特殊情况是“ㄦ”汉语拼音写作“er”,但作韵尾时仅写“r”;当既作声母又作韵母的“丨”、“ㄨ”不作声母时,“ㄨㄥ”在汉语拼音中写作“ong”,“丨ㄡ”写作“iu”,“ㄨㄟ”写作“ui”,“ㄩㄥ”写作“iong”,“丨ㄥ”写作“ing”,“ㄨㄣ”写作“un”。

单成音节的“丨”、“ㄨ”、“ㄩ”分别写作“y”、“wu”、“yu”。

“ㄩ”在很多情况下写成“u”,这些都是学生在转换学习时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另外,在注音符号中,“ㄓㄔㄕㄖㄗㄘㄙ”等声母可以单独成音节。

但汉语
拼音中必须添加韵母“i”方可组成音节。

故这些音节在汉语拼音中写作“zhi chi shi ri zi ci si”。

附注:zhi在旧式注音中需加空韵“ㄭ”注成“ㄓㄭ”,新式中则不需要,注成“ㄓ”,故汉语拼音以类似旧式的拼法,zh要加空韵i。

为了做好这一环节的衔接,特此呈现“汉语拼音与注音符号对照表(表1,表2)”,供学生学习使用:
汉语拼音与注音符号对照表
表1
表2
另附:
(1)为了方便学习和记忆,特附相关学习原则: 双唇音: b p m 唇齿音: f
平舌音:指拼音中以“z 、c 、s ”开头的声母 翘舌音:指拼音中以“zh 、ch 、sh 、r ”开头的声母 舌尖前音:z c s 舌尖中音: d t n l 舌尖后音:zh ch sh r 舌面音:j q x
聲母 ㄅ ㄆ ㄇ ㄈ ㄉ ㄊ ㄋ ㄌ ㄍ ㄎ ㄏ ㄐ ㄑ ㄒ ㄓ ㄔ ㄕ ㄖ ㄗ ㄘ ㄙ
b p m f d t n l ɡ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玻 坡 摸 佛 得 特 訥 勒 哥 科 喝 基 欺 希 知 蚩 詩 日 資 雌 思
韻 母
ㄚ ㄛ ㄜ ㄝ
ㄞ ㄟ ㄠ ㄡ ㄢ ㄣ ㄤ ㄥ ㄦ ɑ o e ê
ɑi ei ɑo ou ɑn en ɑn ɡ en ɡ er 啊 喔 鵝 (耶) 哀 紏 熬 歐 安 恩 昂
(亨) 兒 ━ ━ㄚ ━ㄛ ━ㄝ ━ㄠ ━ㄡ ━ㄢ ━ㄣ ━ㄤ ━ㄥ C+ i i ɑ io ie i ɑo iu i ɑn in i ɑn ɡ in ɡ
+ yi y ɑ yo ye y ɑo you y ɑn yin y ɑn ɡ yin ɡ
衣 呀 唷 耶 腰 憂 煙 因 央 英 ㄨ ㄨㄚ ㄨㄛ ㄨㄞ ㄨㄟ ㄨㄢ ㄨㄣ ㄨㄤ ㄨㄥ
C+ u u ɑ uo u ɑi ui u ɑn un u ɑn ɡ on ɡ + wu w ɑ wo w ɑi wei w ɑn wen w ɑn ɡ wen ɡ
屋 蛙 窩 歪 威 彎 溫 汪 翁
ㄩ ㄩㄝ ㄩㄢ ㄩㄣ ㄩㄥ ㄋㄩ ㄌㄩ C+ ü üe üɑn ün ion ɡ Z+ n ü l ü
+ yu yue yu ɑn yun yon ɡ 迂 約 冤 暈 雍 女 律
不標 ˊ ˇ ˋ ·
-ˉ ˊ ˇ ˋ 不標 陰平 陽平 上聲 去聲 輕聲 C+——前有聲母; +——前無聲母(零聲母); Z+——特例。

拼音與注音呈現一一對應的關係。

例字:裝——zhuang ㄓㄨㄤ。

拼音每字最多用六個,排版常超出漢字;注音符號最多三個,直橫排皆宜。

舌根音:g k h
单韵母:a o e i u ü
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特殊元音韵母:er
前鼻韵母:an en in un ün
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
前鼻音:指拼音中以“n”结尾的韵母,如:an ian uan üan en in uen ün
后鼻音:指拼音中以“ng”结尾的韵母,如:ang iang uang eng ing ueng ong iong
音序:指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要写大写字母,如ZH,CH,SH,音序就是Z,C,S
(2)另外,为了更生动形象地做好注音向拼音的转换和衔接,在此呈现“依据台湾的注音符号排序和发音图”来帮助学生学习:
依据台灣的注音符號排序和發音圖
ㄅㄆㄇㄈ
b p m f
ㄉㄊㄋㄌd t n l
ㄍㄎㄏㄐg k h j
ㄑㄒㄓㄔq x zh ch
zhi chi
ㄕㄖㄗㄘsh r z c shi ri zi ci
ㄙ一ㄨㄩs y w üsi i u yu
yi wu
ㄚㄛㄜㄝ(拼音無單音)
a o e 一ㄝㄩㄝye yue ie üe
ㄞㄟㄠㄡai ei ao ou
o
ㄢㄣㄤㄥan en ang eng
ㄦ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