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的护理
腹膜透析护理常规

腹膜透析护理常规
1.腹透操作时全过程均需严格无菌术。
引流时,引流管需置于低于腹腔的位置,以免倒流,引起腹腔感染。
2.注意观察引流管接头有无滑脱,腹透管有无脱出和扭曲阻塞,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及清亮度。
3.管道的护理:
(1)若为持续性透析,定期更换输液管及接头一次。
(2)输入透析液时,注意排尽空气,以免空气进入腹腔造成引流不畅和腹痛。
(3)每日透析后,将透析管和皮肤出口用敷料包扎,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每日应观察出口处是否有出血。
4.透析管流通不畅的护理:
(1)察看管道的位置是否正确,有无管道受压扭曲等。
(2)用手向引流管方向挤压管道,以解除血块或纤维蛋白的阻塞。
(3)观察是否有气泡进入管道引起的虹吸作用消失,若有则排除。
(4)试用透析液抽吸冲洗透析管。
(5)改变透析管方向。
(6)若为功能性透析管引流障碍,鼓励病人多活动、改变体位、用按摩腹部、通便等方法刺激肠蠕动。
5.饮食护理:
透析过程中因丢失蛋白质,每日给高质量蛋白质1.2-1.4/kg,热量35-40千卡/kg的饮食。
6.准确记录出入液量,停留时间及引流量。
2023年腹膜透析护理指南

2023年腹膜透析护理指南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在进行腹膜透析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以防止感染。
2、维持适宜的腹透液温度
腹透液的温度应保持在37~38℃为宜。
3、排除空气
在腹透过程中,应确保腹透管排空气体,以免形成空气栓塞导致引流不畅。
4、保持引流通畅
如果发现引流不畅而体外导管无扭曲时,可以轻轻按压腹部或稍微移动导管方向来解决问题。
5、关注腹痛及腹膜炎症状
在进行腹膜透析时,如果出现腹痛及腹部压痛、腹腔透出液混浊、发热等腹膜炎症状时,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腹膜透析护理常规范本

腹膜透析护理常规[定义] 利用腹膜的半透膜特性,向腹腔内灌入一定量的生理性腹膜透析液,通过弥散、对流和渗透的原理,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过多水分,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 护理问题]1、疼痛:与腹膜透析液的温度或酸碱度不当及腹膜炎症有关。
2、潜在并发症:腹膜炎、低血压、腹腔出血。
3、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4、焦虑:与个体健康受到威胁有关。
[ 观察要点]1、置管后观察管口处有无渗血、渗液,腹透管是否通畅等。
2 、密切观察透析液的颜色、超滤量、性状等。
3 、观察患者有无腹膜炎、低血压、腹腔出血等并发症。
4、观察换有无腹痛不适。
[ 护理措施]一、术前准备了解患者的病史和临床特点,了解患者肾功能、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程度,了解适应症与并发症,向患者和家属说明腹膜透析的目的、操作程序、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情况,解除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取得配合。
术前给患者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做普鲁卡因皮试,腹部、阴部清洁备皮,做好透析的准备工作。
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透析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无菌操作,无菌操作能有效预防细菌性腹膜炎和导管出口处感染等并发症。
三、透析过程的护理透析液使用前应仔细检查有无混浊、絮状物、破漏及出厂日期,操作前按医嘱于透析液加入药物,并加热至37.0C,掌握各种连接管道的分离和连接方法,妥善固定导管,防止牵拉、扭转导管,保持患者大便通畅及避免咳嗽,防止导管出口处外伤引起感染,使用一次性无菌透气敷料,如需使用纱布,应在每次使用前消毒纱布,切勿用手直接接触透析管口,加强透析管口处观察与评估:皮肤有无渗血、漏液、红肿等,并且重视导管出口处的清洁、消毒等。
透析时进液速度不宜太快,控制在3min左右输完,腹腔停留为4h,然后将透析液引流出来,出液不宜太快,以防大网膜顺液流进透析管内。
准确记录每次进出腹腔的时间、液量、颜色等,每2〜3天测血钾、钠、氯、尿素氮、肌酐和血气分析等,每3天做透析液细菌培养。
腹膜透析患者的护理管理实践

腹膜透析患者的护理管理实践腹膜透析,这个词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高大上?其实它就像我们平常喝水、吃饭一样,是一种帮助身体排除毒素的方式。
想象一下,肚子里多了些不该有的东西,透析就像是那位出门旅游的朋友,帮你把家里的杂物清理得干干净净。
哎,真是太好了。
可是,咱们说到护理管理,得注意的可不少呢。
护理工作可不能马虎,尤其是在腹膜透析的过程中。
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透析,护士可不能掉链子。
想象一下,患者准备透析时,护士像是那个精打细算的厨师,把一切都准备得妥妥当当,器材、药品、甚至那小小的消毒液,通通得准备齐全。
每一步都得认真,不然就像做菜时忘了加盐,味道可就大打折扣了。
再说说透析的操作。
哎,透析就像是一场“温柔的战斗”。
患者在这个过程中,得忍受点小不适,像是被蚊子叮了一口。
护士在旁边得时刻关注,生怕哪位患者冒出个“哎呀”的声音。
你说,怎么能不紧张呢?所以,护士要时刻保持冷静,像一位老练的杂技演员,稳稳地抓住每一个细节,确保一切顺利进行。
护士的沟通能力可得提升上去。
想象一下,有的患者心里会有不少疑惑,像是“我这个透析是不是太频繁了?”“这样透析是不是对我身体好?”这时候,护士就得像那位耐心的长辈,慢慢跟患者聊聊,告诉他们透析的意义和好处。
毕竟,沟通得当,患者的心理负担也会轻松不少。
说到患者的心理,哎呀,这可真是个大问题。
很多患者会因为透析而感到焦虑,甚至有些沮丧。
这个时候,护士就得像一束阳光,给他们带去温暖。
可以跟患者聊聊生活中的趣事,甚至是一些轻松的笑话。
这样一来,患者的心情就能好很多,透析的效果也会提升。
护理管理还得涉及到饮食指导。
患者在透析期间,饮食可得注意了,盐、蛋白质这些东西,得好好控制。
护士可以像贴心的朋友,给患者制定一个合理的饮食计划,告诉他们哪些食物是“好朋友”,哪些是“坏家伙”。
让患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又能保持身体健康,这简直是双赢呀!在日常护理中,记录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每一次透析后的数据,护士都得像小学生做作业一样,认真记录。
腹膜透析的护理

这样可以让我们了解到透析情况,有利于发现透 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所以一定要认真记录,不要遗漏。
如何保护透析管路
透析管一旦植入且工作良好,只要你需要透析,就将永久留 置于体内,因此保护好透析管是确保透析顺利进行的必要条 件。请注意以下几点:
1、在接触管路前请先洗手,谨防细菌通过管路进入腹腔。
持续循环腹膜透析(Continuous cycling peritoneal dialysis,CCPD)
夜间间歇性腹膜透析(Nocturnal intermittent peritoneal dialysis,NIPD)
腹透导管的选择
Tenckhoff直管
该导管为一条内径2.6mm,外径5mm的硅胶管, 有1—2个1cm长的毛质涤纶袖套,腹腔末端的 10cm导管上有直径0.5mm的侧孔60个。
西留在身体里,把
没用的东西排出去
透出液
引流
灌入
完成换液
留腹
旧液
新鲜透析液 丢弃透析管路 透析液
腹膜透析的物品准备
1、体重称:用来每日称体重。 2、血压计:用来每日测量血压。 3、专用枰:用来称食物和透出液。 4、底部有图案的盆或桶:透析时用来盛放废液
袋并用来鉴别透析液是否浑浊。 5、蓝夹子两个、碘伏帽: 6、专用挂钩:用来悬挂新鲜透析液袋。
8、排气冲洗:打开入液管路的蓝夹子,观察透析液流 入引流袋,慢数5秒后,再用蓝夹子夹闭出液管路。
灌注
9、打开透析短管开关,使透析液进入腹腔。
10、灌注完毕关闭短管。
分离
11、检查碘伏帽包装上的有效期,挤压包装袋看是否 漏气,打开外包装并保持其处于无菌状态。
12、将短管与双联系统分离,短管朝下,旋拧碘伏帽 至完全密合。
腹膜透析病人的延续护理

腹膜透析病人的延续护理腹膜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脏病(尿毒症)的一种替代治疗方式,治疗原理是将透析液通过腹透管灌入到腹腔。
每次交换时,患者需将旧的液体排出,新的液体灌入。
对于腹膜透析患者而言,腹膜透析期间的护理也至关重要,那么腹膜透析长期护理要点有哪些??一、腹膜透析患者需要哪些长期护理1.心理护理对于大多数的尿毒症患者来说,通常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为避免因心理因素而影响疾病的治疗,医生和护士需要去病房向患者解释有关腹膜透析治疗的知识,这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恐惧感,告诉患者通过腹膜透析可以使其体内的水分和毒素有效的排出,改善患者的状况并延长其生存期。
同时,医护人员应该能够耐心地回答有关患者的问题,使患者能够与医护人员很好地合作进行治疗并促进疾病的改善。
2、饮食护理接受腹膜透析的患者饮食也很重要。
如果患者饮食不当和过量饮食会导致疾病加重。
在腹膜透析过程中,有必要通过补充适量的高质量动物蛋白来严格控制植物蛋白的摄入。
适量的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浮肿和少尿的患者需要严格控制水和盐的摄入量。
?3.预防护理良好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例如感染,出血和阻塞。
如果患者在术后感到不适,应立即通知医务人员,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间4、长期指导工作根据患者的生活方式,状态,经济状况,知识和技能水平以及学习能力,对患者进行评估,以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腹膜透析培训,以解释正常肾脏的功能,需要进行腹膜透析的原因。
肾功能衰竭的症状和治疗方法,腹膜透析的原则和常用术语,清洁和无菌的概念,洗手和戴口罩的重要性,换液的环境,物品的制备,识别和检查使用透析液,碘伏的给药目的和方法;导管并发症,例如导管移位,管道阻塞,出口感染,腹膜炎,关节污染;测量体重和血压;记录本的使用方法和记录方法,洗浴方法;家庭所需的物品;导管出口处的治疗,换药的重要性,腹膜管和短管固定的方法,换药技术的操作;定期随访的重要性,后期护理效果直接影响腹膜透析的效果。
腹膜透析患者居家护理

寻求支持
与家人、朋友和医护人员 保持沟通,寻求情感支持 和鼓励,减轻心理压力。
家庭环境的准备
合适的房间
选择一个光线充足、通风良好、易于 清洁的房间作为腹膜透析的操作间。
安全防护
确保房间地面干燥,防止滑倒等意外 事故的发生。
设施配备
安装热水器、适当的储物空间、电源 插座等基础设施,方便操作和护理。
患者的日常生活的调整
腹膜透析是一种居家治疗方式,患者可以在家中自行进行透析操作,无需到医院 进行治疗。
腹膜透析的过程
01
腹膜透析的操作过程包括腹腔内 灌注透析液、留置透析液、排出 透析液等步骤。
02
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操 作,并注意保持清洁卫生,避免 感染。
腹膜透析的适用人群
腹膜透析适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 者,尤其是年龄较大、存在心血管疾 病或行动不便的患者。
液泄漏。
观察腹部情况
如出现腹痛、腹胀、腹泻等不 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定期检查与随访
按照医生或护士的指导,定期 进行相关检查和随访,以确保 居家腹膜透析的安全和效果。
04
居家腹膜透析的护理与保养
日常的自我观察与记录
观察腹膜透析流出液的颜色、透明度及有无沉淀物
正常情况下,腹膜透析流出液应为透明或微黄色,无浑浊及沉淀物。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 医。
详细描述
感染是腹膜透析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健康和治疗效果造成威胁。为预防感染, 患者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确保操作过程清洁卫生。定期对腹膜透析管口周围皮肤进行 清洁、消毒,保持局部干燥清洁。避免接触污染物,如不洁的手、不干净的物品等。如
出现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处理。
常见问题三
要点一
总结词
腹膜透析的护理

腹膜透析一、腹膜“半透膜”的作用人体腹腔里的腹膜表面积接近人的体表面积,腹膜上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血液供应。
每天,血液经过腹膜上的血管不停地循环流动。
当把透析液注入到腹腔进行腹膜透析时,腹膜上的血管就暴露在透析液中。
过量的水份和废物就会通过具有成百万个小孔的半透膜而进入到透析液里,几个小时后再把含有水份和废物的透析液排出来,再放入新的透析液,如此不断地循环重复,从而达到清洁血液的目的。
二、多余的水份和废物是以什么方式通过半透膜进入到透析液中的一)弥散作用以腹膜为半透膜,物质从高浓度一侧(血液)转移到低浓度一侧(透析液),直至两侧物质浓度相等的过程叫弥散作用。
如血液比新鲜的透析液含有更多的钠、钾、钙等,这些微小物质就会从血液里通过腹膜以弥散的作用进入到透析液里。
血液里大多数毒素包括肌酐和尿素氮主要是通过弥散的作用进入到透析液里。
而当两侧物质浓度相等时,弥散作用就会停止,这就是为什么每隔4-6 小时要更换新的透析液的原因。
二)渗透作用如果把西红柿切半撒上糖,一会就会有水渗出来。
腹透就是用透析液的“糖水”通过腹膜把血液里多余的水份拉出来,此过程叫渗透作用。
透析液葡萄糖浓度越高,同样时间里从血液里渗透出多余水份越多。
从血液里渗透出多余的水分就叫“超滤量”。
三、腹膜透析类型目前腹膜透析主要有两种: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及自动化腹膜透析(APD)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是最常用的腹膜透析方式,其利用重力的作用将透析液灌入及引出腹腔,需要每天进行 3 至4 次透析交换C-持续性的:除了更换透析液的时间外,透析液总在你的腹腔里持续净化血液A-不卧床的:除了更换透析液的过程外,你可以像正常人一样活动和工作P-腹膜:利用自身的腹膜来净化血液D-透析:清除血液中废物和多余水份的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立正确的无菌观念
环境要求 七部洗手法 戴口罩
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
——减少细菌进入腹腔, 减少腹膜炎的发生几率
记住以下三件事非常重要!
每次换液前必须仔细洗手。 记住哪些部位是必须保持无菌的。
每次换液都必需依照护士所教导的方式执行。
环境:
应参照以下原则选择透析交换场所。 1. 做交换的地方应干净、干燥、避风。务必要关上 窗户、电扇、空调,减少空气中的细菌流动。 2. 光线应良好。 3. 做透析时不要让宠物在身边玩耍,也不要让他人 在你周围来回走动。 4. 换液时注意力要集中,不要与他人闲谈。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准备一个单间或在屋内打 一个隔断作为透析的场地。如透析在卧室、书房等有 人进出的房间进行,在透析前屋内应禁止有人出入, 应保持清洁,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
记录及处理
13、观察透出液的性质,并用专用称测量透出液的量, 记录在透析记录本上。 14、收拾用物剪破透析液袋,将废透析液排入排污管 道。
双联系统及碘伏帽与短管 相连接时应将短管朝下, 防止空气中灰尘污染短管 接头。
透析液温度
控制在37℃左右
过冷易致寒战、腹痛等不 适 过热易致腹痛、全身发热 感及无菌腹膜炎
4、取出透析短管,确保短管处于关闭状态。 5 、拉开接口拉环,分离碘伏液微型盖,迅速连接双 联系统和短管,连接时应将短管向下,旋拧双联系统管路至 与短管完全密合。(注意无菌操作)
引流
6、先用蓝夹子夹住入液管路,再将透析液出口塞折 断,并悬挂透析液。(此操作过程可在第7步骤后做)
7、放低引流袋,开放短管旋钮,引流腹内液体,同 时观察引流液色、质、量,完毕后关闭管路 。
4
然后你必须流出旧的透析液 并灌入另一袋新的透析液
如 腹 何 膜 进 透 行 析
治疗的时候,把一种被称为“腹透液”的无菌液体灌进 腹腔。于是,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就通过腹膜进 入到腹透液里来了。然后把含有废物和多余水分的透析 液放出来,再灌进去新的腹透液,透析的过程就又开始 了。每一次引流和灌入,称为“换液”。 新鲜透析液
记住,你使用的物品中以下 部位是必须保持无菌状态的。
双联系统接头 及 连接短管接头 碘呋帽内部
如果你不小心碰到无菌部位, 则必须丢弃该物品!
让我们来 共同 学习 七步洗手法
要仔细小心地洗手, 换液过程中也要时刻保持双手的清洁
记住,细菌会在指间及指甲缝内生长。
如果你用手遮着口鼻打喷嚏或擦鼻子或摸头发,你 的手就不再清洁了。
戴口罩
换液操作时戴上口罩,以防口腔和鼻腔里的细菌在 更换透析液时,通过空气和手污染管路及接头。
操作程序
准备
1、备齐用物,洗手,戴口罩。 2、取出透析液并检查。 检查:有效期、浓度、是否漏液、温度、对光检
查
有无浑浊,外包装是否完好。 3、打开透析液外包装,将透析液空袋与管路顺其自然 方向撕开。
连接
影响透 析效果
腹透液的加热方法: 干热加温
可以选择的方式有: 微波炉:用中高火两面加热,正反各一分半钟。但液体 受热不均匀,出口塞易焦化,一次只能加热一袋透析液。 电热毯:透析前 1~2 小时将腹透液包裹在通电的电热毯 中。但加热时间过长,不太方便。 温箱:功能方式类似与电冰箱,加热均匀,一次可加热 几袋透析液,但前期投资较大。
禁用湿热加温,因为湿热温度难以掌握,易引起透析液 中的葡萄糖焦化,含有焦化后葡萄糖的透析液对人体是有 害的,并且会影响透析效果。
如何检查透析液
腹膜上有许多微小孔洞,象 是一个天然的滤网
血 液
腹 透 液
腹膜
代谢废物由血液中离开并进入透析液内
代谢废物从
浓度高的血 液中扩散至 浓度低的透 析液内。
扩散作用是
很自然的过
程,你不会பைடு நூலகம்感觉到。
此作用称为扩散
你使用的透析液中含有葡萄糖,所以 血液中多余的水分会通过腹膜进入到腹透液中
腹膜透析
肾脏的功能:
1 、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的
平衡
2、排泄体内代谢产物和进入体内 的有害物质 3、调节血压 4、促进红细胞的生成 5、促进维生素D的活化
腹膜透析的原理:
1、腹透液是由葡萄糖、各种电解质和矿物质组成 2 、腹透液在体内通过弥散和渗透的作用使过量的 水分和毒素通过腹膜进入透析液中,然后通过交换透 析液使过量的水分和毒素排放到体外。多次重复达到 清除体内废物的目的。
记住,腹膜就象个 筛子,把有用的东 西留在身体里,把 没用的东西排出去
透出液
管路
引流
灌入
完成换液
留腹
旧液
新鲜透析液
丢弃透析管路
透析液
腹膜透析的物品准备
1、体重称:用来每日称体重。 2、血压计:用来每日测量血压。 3、专用枰:用来称食物和透出液。 4 、底部有图案的盆或桶:透析时用来盛放废液 袋并用来鉴别透析液是否浑浊。 5 、蓝夹子两个、碘伏帽:透析时需要用到的特 殊用品。 6、专用挂钩:用来悬挂新鲜透析液袋。
腹透液清除水是依赖葡萄糖浓度, 毒素清除是靠腹透液在人体的存留时间
腹腔是由腹膜包绕形成。腹膜紧贴在肠管和胃、肝等 脏器表面,起保护作用。它表面有许多小孔,可以滤 过血液中的代谢产物和生化成分。 与血液透析里的透析 器一样,腹透可以把 身体里有用的成分, 比如红细胞、蛋白质 等,留在体内,而把 废物和多余的水分清 除出去。
葡萄糖可以 吸引出液体
渗透作用是
(象磁铁一样)
,所以多余 的水分会流 进透析液中。
很自然的过
程,你不会 感觉到。
此过程称为渗透
4至6小时之后,代谢废物及多余的水分 会停止移动至透析液中
12
当透析液中的浓度 相当于血液中的浓 度时,水分和代谢 废物则不会再移动。 当你注入新鲜的 透析液,废物和 多余的水分又会 再度移动。
8、排气冲洗:打开入液管路的蓝夹子,观察透析液 流入引流袋,慢数5秒后,再用蓝夹子夹闭出液管路。
灌注
9、打开透析短管开关,使透析液进入腹腔。 10、灌注完毕关闭短管。
分离
11、检查碘伏帽包装上的有效期,挤压包装袋看是否 漏气,打开外包装并保持其处于无菌状态。 12、将短管与双联系统分离,短管朝下,旋拧碘伏帽 至完全密合。 注意:手不可触及碘伏帽及短管接口处, 无菌物品不可触及污染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