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电力系统分析(计算题和综合题)
2020年10月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发电厂电气主系统全国

2018年10月自考试题发电厂电气主系统全国课程代码:0230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槽形母线与多条矩形母线相比,其冷却条件好,集肤效应()A.小B.大C.相同 D.相近2.高压断路器多采用液压操动机构,其传递能量的媒介是()A.氮气B.液压油C.压缩空气D.SF63.采用单母线分段的主接线,当分段断路器闭合运行时,如果某段母线上发生故障,继电保护动作首先跳开()A.出线断路器B.分段断路器C.电源支路断路器D.该故障分段母线上的所有断路器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多角形接线特点的是()A.接线简单清晰、经济性好B.供电可靠性高、运行灵活C.检修一台断路器时,需对有关支路停电D.难于扩建5.分相中型配电装置与普通中型配电装置相比,主要区别是将母线隔离开关分为单相分开布置,每相的隔离开关直接布置在各自母线的()A.左侧B.右侧1C.上方 D.下方6.下述电气设备中最大工作电流为其额定电流值的是()A.发电机B.调相机C.电动机D.电力变压器7.在发电厂或变电所中,一般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母线截面的回路是()A.发电机和主变压器回路B.所有高压回路C.所有低压回路D.发电机回路8.发电厂弱电控制回路的直流电源电压为()A.110V或48V B.48V或24VC.24V或12V D.12V或5V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准同期并列理想条件的是()A.电压相等B.频率相等C.相位相同D.电流相等10.强迫油循环风冷却系统主要适用于多大额定容量的变压器?()A.31500kV A及以上 B.31500kV A以下C.3150kV A及以上D.3150kV A以下11.当施加于电介质的电压超过其击穿电压时,通过电介质的电流()A.维持不变B.急剧增加C.急剧减小D.慢慢减小12.下列选项中不会使电介质发生不可逆老化过程的是()A.热过程B.极化过程C.化学过程D.机械损伤13.测量绝缘电阻时,读取绝缘电阻数值的正确时间是在兆欧表达到()A.50%额定转速且指针稳定后B.80%额定转速且指针稳定后C.额定转速且指针稳定后D.最大转速且指针稳定后14.普通阀型避雷器火花间隙的特点是()2A.伏秒特性曲线很陡,分散性很大B.伏秒特性曲线很平,分散性很大C.伏秒特性曲线很陡,分散性不大D.伏秒特性曲线很平,分散性不大15.35kV及以上变电所进线段保护长度一般取为()A.1~2公里B.500~600米C.200~300米D.100米左右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自考电力系统分析

电力系统自考题1013.电力系统分析中,阻抗指的是()①一相等值阻抗②三相阻抗③两相阻抗④三相不等值阻抗0113.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主要求取的物理量是()A.、 B.、 C.、D.Z、1014.潮流方程是( )①代数方程②微分方程③代数方程组④微分方程组1015.解潮流方程的方法是()①解析法②数值方法③手算法④对数法23、电力系统潮流计算采用的数学模型是()。
A、节点电压方程;B、回路电流方程;C、割集方程D、支路电流方程。
23、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必须设置,并且只设置一个平衡节点.()Y24、高斯-塞德尔潮流计算法,由于收敛速度慢,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很少单独使用。
( Y )10、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时,用电设备的数学模型通常采用()。
A、恒功率模型;B、恒电压模型;C、恒电流模型;D、恒阻抗模型。
1020。
无限大功率电源供电系统发生三相短路,短路电流的非周期分量的衰减速度( )①ABC三相相同②BC两相相同③A、B两相相同④AC两相相同1017.无限大功率电源供电系统,发生三相短路,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起始值()①i ap=i bp=i cp ②i ap i bp i cp ③i ap=i bp i cp④i ap i bp=i cp1023.无限大功率电源的内部电抗为( )①∝②0.0 ③0.3~1.0 ④1.0~10013.无限大功率电源可以定义为:外电路发生短路引起的功率改变,对于电源来说是微不足道,因而电源的电压和频率不变,内阻抗为( )A.-1 B.0 C.1 D.∞当实际电源的内阻抗占短路回路总阻抗的比例小于 10%时可以视为无限大功率电源。
1021.冲击系数kim的数值变化范围是()①0≤kim ≤1 ②1≤kim≤2③0≤kim≤2 ④1≤kim≤325.理想同步发电机ABC坐标系下,定子绕组间的互感系数的变化周期()①常数②π③2π④3π1010.理想凸极同步发电机ABC坐标系下,定子绕组间的互感系数的变化周期() A.0 B.πC.2πD.3π106.abc坐标系下,理想同步发电机,定、转子绕组间的互感系数变化周期为( )A. B.π C.2πD。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电力系统基础自考试题

第 1 页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力系统基础试题课程代码:0230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当计及发电机的阻尼作用时静态稳定条件为( ) A.0d dP Eq>δD Σ<0 B. 0d dP Eq <δ D Σ>0 C. 0d dP Eq>δ D Σ>0 D. 0d dP Eq<δ D Σ<02.简单电力系统中对于隐极发电机当E q 及U 恒定时,极限功率P Eqm 对应的角度( )A.Eqm δ<90°B. Eqm δ=90°C. Eqm δ>90°D. Eqm δ>180°3.短路后没有零序电流的不对称短路是( )A.单相短路B.两相短路C.三相短路D.两相短路接地4.两相短路故障时复合序网连接方式为()A.三序网串联B.三序网并联C.正、负序网并联零序网开路D.正、负序网串联零序网短路5.正序增广网络中短路类型与比例系数m的关系为()A.K(1):m=1B. K(2):m=2C.K(3):m=3D. K(2):m=36.输电线上各序阻抗间关系为()A.Z1<Z0B.Z2>Z0C.Z1=Z0D.Z2=Z07.冲击系数的变化范围是()A.1~2B.-∞~+∞C.-∞~1D.1~∞8.无限大容量电源供电系统三相短路暂态过程中短路电流()A.非周期分量不衰减B.非周期分量按指数规律衰减第 2 页C.周期分量幅值按指数规律衰减D.2倍频分量不衰减9.高峰负荷时允许中枢点电压略低,低谷负荷时允许中枢点电压略高的调压方式称为()A.顺调压B.逆调压C.常调压D.恒调压10.平衡节点是什么类型的节点()A.节点的有功功率和电压已知B.节点无功功率和相角已知C.节点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已知D.节点的电压和相角已知11.潮流计算时所用的功率方程是()A.线性代数方程B.线性微分方程C.非线性代数方程D.非线性微分方程12.电力系统导纳矩阵的阶数()A.与总节点数相等B.为总节点数-1C.与支路数相等D.为支路数-113.电压调整是指线路()A.始末两端电压数值差B.端部母线实际电压与额定电压数值差第 3 页C.末端空载电压与负载电压数值差D.始末两端电压相量差14.电力系统分析中,线路阻抗指()A.一相等值阻抗B.三相阻抗C.两相阻抗D.两相转移阻抗15.在有名单位制中,线电压的表达式为()A.U=1.732×Z×IB.U=Z×IC.U=Z×I2D.U=3×Z×I216.一台将10kV升为110kV的变压器,其额定变比为()A.10/110kVB.10.5/110kVC.11/121kVD.10.5/121kV17.升压三绕组变压器三个绕组的排列方式,从外至内为()A.高—中—低B.高—低—中C.中—高—低D.中—低—高18.架空线路采用换位的目的是()A.减小电阻不对称B.减小电导不对称第 4 页C.减小电晕电压D.减小电抗不对称19.电力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时,常采用哪种补偿方式()A.全补偿B.欠补偿C.无补偿D.过补偿20.电力系统由几种主要元件组成()A.2种B.3种C.4种D.5种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2020年10月电力系统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自考全国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力系统基础试题课程代码:0230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无功功率通过线路电阻时()A.产生有功功率损耗B.产生无功功率损耗C.不产生有功功率损耗D.既不产生有功功率损耗也不产生无功功率损耗2.我国主要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是指()A.相电压B.线电压C.工作电压D.直流电压3.一般情况下,无功功率分点是闭式网络中的()A.电压最低点B.电压最高点C.功率最低点D.功率最高点4.表达式P=ϕ3UI,U表示三相系统的()cosA.相电压B.线电压C.相电流D.线电流5.水力发电厂的缺点()A.发电成本高B.生产过程复杂C.投资大、工期长D.环境污染程度高6.电力系统中绝大多数节点属于()A.PQ节点B.PV节点C.平衡节点D.无法确定7.调整系统中短时的负荷变动并担负计划外的负荷增加而设置的备用是()A.负荷备用B.事故备用C.检修备用D.国民经济备用8.频率的二次调整是由()A.发电机组的调速器完成的B.调相机的励磁调节器完成的C.发电机组的调频器完成的D.静止无功补偿器完成的9.根据对称分量法,a、b、c三相零序分量相位是()A.a相超前b相120°B.b相超前a相120°C.c相滞后b相120°D.相同10.三相短路的正序的附加电抗xΔ为()A.0∑x B.2∑x12C .2∑x +0∑xD .011.电力系统暂态稳定主要是指系统( )A .大扰动时稳定性问题B .小扰动时稳定性问题C .没有扰动时稳定性问题D .微小扰动时稳定性问题12.简单的闭式网主要可分为环网和( )A .放射网B .两端供电网C .干线式网D .链式网13.我国中、小电力系统运行时,规定允许频率偏差( )A .±0.1HzB .±0.2HzC .±0.5HzD .±0.7Hz14.变压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的主要作用是( )A .调整电压B .调整频率C .调控潮流D .电气制动15.当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发电机的机械功率与电磁功率相比( )A .机械功率远大于电磁功率B .机械功率远小于电磁功率C .机械功率与电磁功率基本相等D .无法确定16.δ-t 曲线被称为( )A .负荷曲线B .摇摆曲线C .功角曲线D .耗量特性曲线17.输电线路单位长度的电阻主要决定于( )A .材料和对地高度B .电晕损耗和电压C .几何均距和半径D .材料和粗细18.当计算变压器的电抗公式为:N2N k T S 100U %U x ••=欧姆时,其中U N 和S N 的单位应为( )A .KV 和KVAB .KV 和MV AC .V 和V AD .V 和KV A19.电力系统潮流分布计算中,无功功率Q 的单位是( )A .KWB .MWC .MV AD .MVar20.冲击电流主要用于检验电气设备和载流导体的( )A .热稳定B .动稳定C .绝缘强度D .电压水平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7月全国自考电力系统微型计算机继电保护试题及答案解析

1全国2018年7月自学考试电力系统微型计算机继电保护试题课程代码:0231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单位阶跃信号1(t)被采样后,其采样信号的Z 变换是( )A .111--zB .1C .121--zD .()2111---z z2.如果f(k)的Z 变换为F(z),则f(k+1)的Z 变换为( )A .zF(z)B .z [F(z)-f(0)]C .z[F(z)+f(0)]D .zF(z)f(0)3.采样频率是500Hz 时,无失真采样对模拟信号的最高允许频率是( )A .250HzB .500HzC .600HzD .1000Hz4.如果Z[G 1(s)]=G 1(z),Z[G 2(s)]=G 2(z),则图示离散控制系统响应y(n)的Z 变换Y(z)为( )A .[G 1(z)+G 2(z)]X(z)B .[G 1(z)-G 2(z)]X(z)C .G l X(z)G 2(z)D .G 1G 2X(z)5.某正弦电气量的两个采样值为6、8,间隔的电角度为90°,则该正弦量的幅值是( )A .6B .8C .10D .146.滤波方程是:y(n)=x(n)-2x(n-2)+3x(n-3)的数字滤波器,当采样周期是35ms 时,其时间窗是( ) A .35ms B .310 C .315ms D .320ms 7.全周期傅立叶算法利用N 点周期采样值x(0)~x(N)计算二次谐波正弦分量幅值a 2的计算2公式是( )A .()⎪⎭⎫ ⎝⎛∑-=N πk 4cos k x N 21N 0k B .()⎪⎭⎫ ⎝⎛∑-=N πk 4sin k x N 21N 0k C .()⎪⎭⎫ ⎝⎛⋅∑-=k N π2cos k x N 41N 0k D .()⎪⎭⎫ ⎝⎛⋅∑-=k N π2sin k x N 41N 0k 8.对于CA 两相短路,采用解微分方程算法时,电压u(t)应选为U ca (t),电流i(t)应选为( )A .i ab (t)B .i ca (t)C .i bc (t)D .3i 0(t)9.100Hz 正弦电气量周期采样点数为12时,则相邻两个采样点间隔的电角度是( )A .30°B .45°C .90°D .180°10.输电线路始端相电流故障分量的特征是B,C 两相幅值相同,相量之和为零,A 相幅值 为零,则线路发生的故障是( )A .AB 两相短路 B .A 相接地C .BC 两相短路D .BC 两相短路接地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电力系统基础自考试题

浙江省2011年1月自学考试电力系统基础试题课程代码:02300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同步发电机根据转子结构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发电机。
2.由生产、变换、_________、_________和消耗电能的电气设备联系在一起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电力系统。
3.变压器铭牌上的四个表示电气性能的试验数据为_________,短路电压百分值U k%,_________和空载电流百分值I0%。
4.当输电线路末端的功率为容性负荷,首端电压_________(低于、高于、等于)末端电压。
5.电力系统潮流分布采用计算机计算时,节点可以分为_________节点,_________节点和_________节点。
6.电力系统的频率主要决定于_________的平衡,电力系统的电压水平主要决定于_________的平衡。
7.电力系统短路故障可以分为_________,单相接地,_________和_________。
8.分析同步发电机机端突然三相短路后电磁暂态过程的一个重要依据是_________。
第 1 页9.发电机转子运动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
10.备用设备容量按其用途可分为_________,事故备用,_________和国民经济备用。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1分,共9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220KV以上的输电线路中,为了改善输电线路参数和减少电晕损耗,常采用( )A.单股线或多股线B.多股线或钢芯铝线C.扩径导线或多股线D.扩径导线或分裂导线2.220KV以上的电力网,它的中性点运行方式为( )A.不接地B.直接接地C.经消耗线圈接地D.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3.以下各项不属于我国电力网电压等级的是( )A.5KVB.10KVC.35KVD.110KV4.如果系统由n个节点,其中PU节点m个,那么PQ节点多少个( )第 2 页第 3 页 A.n-m-1 B.n-mC.2(n-1)-mD.2n-m-15.如图简单电力系统,变压器T 2的变比为( )A.242/6.6KVB.242/6.3KVC.220/6.6KVD.220/6.3KV6.关于次暂态过程中叙述正确的是( )A.d 轴阻尼绕组总磁链D ϕ不突变,但是次暂态电势q E ''突变。
最新10月全国自考电力系统分析试题及答案解析

1全国2018年10月自学考试电力系统分析试题课程代码:0231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频率为( )A.30HzB.40HzC.50HzD.60Hz2.电力系统中划分一级、二级和三级负荷的依据是( )A.系统运行经济性B.电能质量高低C.负荷容量的大小D.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3.110kV 以上电压等级电网中一般采用中性点( )A.不接地运行方式B.经消弧线圈接地运行方式C.A 或B 均可D.直接接地方式4.在标么制中近似计算时,基准电压常选用( )A.额定电压B.平均额定电压C.110kVD.220kV5.变压器等值参数X T =N2N k S 100U %U ×103公式中的U k %表示( ) A.开路电压百分值B.短路电压百分值C.空载电压百分值D.短路电流百分值 6.采用分裂导线的目的是( )A.减小导线重量B.增大导线应力C.减小线路电容D.减小电晕和线路电抗7.阻抗为R+jX 的线路,流过无功功率时( )A.会产生有功功率损耗B.不会产生有功功率损耗C.不会产生有功功率损耗,会产生无功功率损耗D.不会产生有功功率损耗和无功功率损耗8.简单环形网络中有功功率损耗最小时的功率分布规律是()A.与支路阻抗成反比B.与支路电抗成反比C.与支路电阻成反比D.与支路导纳成反比9.潮流的计算机算法采用的功率是()A.线性方程组B.微分方程组C.积分方程组D.非线性方程组10.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PV节点的待求量是()A.无功功率Q、电压相角δB.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C.电压大小V、电压相角δD.有功功率P、电压大小V11.牛顿拉夫逊法与高斯塞德尔法相比在计算潮流方面的主要优点是()A.收敛性好,计算速度快B.占用内存小C.对初值要求低D.简单12.电力系统的综合用电负荷加上网络中的供电损耗称为()A.供电负荷B.发电负荷C.工业负荷D.厂用电负荷13.系统进行频率调整可以分为一次积二次调整,其中可以实现无差调节的是()A.一次调频B.二次调频C.一、二次调频均可以D.一、二次调频都不可以14.火电厂间有功功率负荷最优分配的准则是()A.按效率相同分配B.按等比耗量分配C.按等耗量微增率分配D.按等水煤换算系数分配15.无载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头位置改变()A.可在工作时改变B.须退出工作后改变C.与其运行状态无关D.与有载调压变压器的改变相同16.常调压是指()A.高峰负荷时,将中枢点电压调高;低谷负荷时,将中枢点电压调低B.高峰负荷时,将中枢点电压调低;低谷负荷时,将中枢点电压调高C.高峰负荷、低谷负荷时,中枢点电压为一接近不变的值2D.高峰负荷时,电压调高,低谷负荷时,电压也调高17.同步发电机三种电抗x d、x′d、x″d之间的大小关系为()A.x d > x′d > x″dB. x d < x′d < x″dC.x′d > x d > x″dD. x″d > x d > x′d18.系统发生不对称短路后,负序电压的变化趋势为越靠近短路点,负序电压()A.不变B.越低C.越高D.先高后低19.简单系统的输送功率极限为200MW,若目前输送功率为100MW,则静态稳定储备系数为()A.40%B.50%C.60%D.100%20.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措施之一是电气制动,但如果制动作用过小,制动效果不好,这种制动被称为()A.过制动B.欠制动C.临界制动D.饱和制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最新4月全国自考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试题及答案解析

1全国2018年4月自考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试题课程代码:0230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反应故障时电流增大而动作的保护为( )A.低电压保护B.过电流保护C.过负荷保护D.过电压保护2.当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灵敏度不满足要求时,要考虑( )A.采用过电流保护B.与下一级电流速断保护配合C.与下一级过电流保护配合D.与下一级限时电流速断保护配合3.采用不完全星形接线方式,当遇有Y ,d11接线变压器时,应在保护的中线上再接一个继电器,其作用是为了提高保护的( )A.选择性B.速动性C.灵敏性D.可靠性4.90°接线的功率方向继电器,当b k I I 时,kU 应为( ) A.caU B.bc U C.cb U D.acU 5.零序过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应躲过( )A.下一条线路始端三相短路时零序电流滤过器的最大不平衡电流B.下一条线路始端相间短路的最大短路电流C.线路正常运行时的最大负荷电流D.相邻线路零序I 段保护的动作电流6.保护安装处到保护范围末端的线路阻抗称为阻抗继电器的( )A.测量阻抗B.动作阻抗C.整定阻抗D.负荷阻抗 7.反应AB 相间短路的阻抗继电器采用0°接线,正确的是( )A.CB A U I 、B.AB B A U I I 、-2C.A 0A U I 3K I 、D.CAB U I 、 8.阻抗继电器中需要采用记忆回路和引入第三相电压的是( )A.全阻抗继电器B.方向阻抗继电器C.偏移特性阻抗继电器D.上抛圆阻抗继电器9.距离Ⅲ段保护,采用方向阻抗继电器比采用全阻抗继电器的灵敏系数提高了( )A.cos(loa set )倍B.)cos(1loa set 倍 C.set cos 1 倍 D.loacos 1 倍 10.在具有分支电源的电路中,分支系数K b 总是使测量阻抗( )A.增大、保护范围减小B.增大、保护范围增大C.减小、保护范围减小D.减小、保护范围增大11.相差高频保护是比较被保护线路两侧( )A.短路电流相位B.高频电流相位C.负荷电流相位D.21I K I的相位 12.对于Y ,d11接线变压器为保证正常运行时差动回路两臂的电流相等,应使变压器Y 侧电流互感器变比( )A.等于变压器变化n TB.扩大3倍C.减小3倍D.扩大3倍13.对于单侧电源供电的网络,为提高变压器内部故障灵敏度,比率制动型差动继电器的制动线圈应接于( )A.电源侧B.负荷侧C.小电源侧D.各侧14.单继电器式横差保护的原理是( )A.比较不同相的两个支路电流之和B.比较两个支路三次谐波电流之和C.比较一相中两个支路电流之和D.比较两个支路三相电流之和 15.对于大型发电机,反应转子表层过热的主要保护是( )A.低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B.复合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C.负序电流保护D.阻抗保护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1分,共23分)请在每小题的横线上填上正确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计算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一)潮流分布计算 ............................................................................................................... 1 (二)经济功率分配 ............................................................................................................... 2 (三)等值电路及计算 ........................................................................................................... 3 (四)功率分布及功率分点 ....................................................................................................... 3 (五)变压器的分接头 ........................................................................................................... 5 (六)节点导纳矩阵 ............................................................................................................... 6 (七)调节功率和频率调整 ................................................................................................... 8 (八)稳定性 ........................................................................................................................... 8 五、综合计算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 (9)(一)短路点的电流与中性点电压 ....................................................................................... 9 (二)稳定性......................................................................................................................... 11 (三)调频和调压 . (13)四、计算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一)潮流分布计算20010135.求图示网络的末端功率~S 2及末端电压u 2。
20021036.求图示网络的末端功率3S ~和末端电压u 3。
20060137.如图所示简单网络,已知②点电压U 2和功率2~S ,求①点电压U 1和功率1~S20071036.如图所示简单网络等值电路,已知末端电压U 2和功率S ~2,求始端电压U 1和始~20010138.110KV 变电所经100KM 单回架空输电线与无穷大系统相连,x 1=0.4Ω/KM ,试问,该变电所母线发生三相短路时的冲击电流是多少?(二)经济功率分配20021037.某电厂有两台机容量均为50MW ,耗量特性分别为F=0.0121P +1.2P 1+10,F 2=0.0222P +P 2+12,最小技术负荷为其容量的25%,求电厂按图示负荷曲线运行时如何运行最经济?20010136.两台同步发电机耗量特性完全相同,有功功率运行上、下限分别为10MW ≤P 1≤30MW ,20MW ≤P 2≤50MW ,现有负荷70MW ,问如何分配最为经济?20060138.已知两台机组并联共同向一负荷供电,它们的耗量特性分别为F 1=a 1+8P 1+0.00421P t/h, F 2=a 2+62P +0.0045h /t P 22,120MW ≤P 1≤400MW, 120MW ≤P 2≤400MW,求当负荷功率P L =420MW 和580MW 时,负荷的最优经济分配。
20080137.(20090138.)两台火电机组共同向负荷供电,耗量特性及功率约束条件分别为: F 1=2.5+0.25P 1+0.0014P21吨/小时,20MW ;MW 100P 1≤≤ F 2=3+0.2P 2+0.0009P22吨/小时,20MW MW 100P 2≤≤。
求总负荷为198MW 时的经济功率分配。
20081035.(20091037.)某电厂有两台机组共同向负荷供电,其耗量特性分别为:F l =0.02P l 2+2P 1+10t/h ,20MW ≤P 1≤60MW ;F 2=0.03P 22+3P 2+16t/h ,20MW ≤P 2≤60MW 求当负荷分别为80MW 及65MW 时的经济功率分配。
为F 1=0.0121P +1.2P 1+10(t /h);F 2=0.0222P +P 2+12(t /h),求负荷分别为15MW 和80MW 时,如何运行最经济?(三)等值电路及计算20010137(20090137).同步发电机交轴次暂态电抗等值电路如图:试计算稳态交轴电抗Xq 、交轴次暂态电抗Xq ″。
20070138.一台无阻尼绕组隐极同步发电机x d =1.04,额定满载运行,cos N ϕ=0.85,试计算空载电势E q ,并画出相量图。
(以标么值计算)=+=⨯-∠+=+=∙∙∙884.055.104.1321j j Ix j U E d q20071038.一台无阻尼绕组同步发电机,发电机额定满载运行,cos ϕN =0.85,x d =1.04,x q =0.69。
试计算空载电势E q ,并画出相量图。
(以标么值表示) 《可参考自考书第189页、暂态第40页》(四)功率分布及功率分点20070137.简单环网的等值电路如图所示,试计算初步功率分布,并找出无功分点,用▽标出。
20100136.计算下图所示简单环网的初步功率分布,并找出无功功率分点。
20021035.已知图示网络导线截面都相同,求网络功率分布及功率分点(不计功率损失)20081036.(20090135).求图示网络中的初步功率分布,并指出功率分点(假定各条线路的单位长度阻抗相同、忽略导纳)。
20060136.简单均一环网如图所示,各线段长度和2、3节点所带负荷标于图中,试求有功功率分点(在图中用▼标出)20080135.如图所示简单均一环网(各线路单位长度阻抗相同),各线路长度和2、3节点所带负荷功率标于图中,求该网络的无功功率分点(在图中标出,用 表示)20061037.均一两端供电网如图所示,单位长度线路的电抗为0.4Ω/km ,求初步功率分布,并找出功率分点(有功分点用▼表示,无功分点用▽表示)20091035.已知某均一两端供电网如图所示,单位长度电抗为jx 1=j 0.4Ω/kM ,电阻忽略不计,求功率分点。
(五)变压器的分接头20021038.某枢纽变电所,变压器二次母线要求10~11KV ,试问当分接头,位置选择为110KV 时能否满足调压要求,如不能应如何处理?20061035.某降压变电所如图所示,折算至一次侧的阻抗R T +jX T =2.44+j40Ω,已知在最大负荷和最小负荷时通过变压器等效阻抗首端的功率分别为MV A 14j 28S max ~+=,=min ~S 10+6jMV A ,一次侧实际的电压在最大、最小负荷分别为U 1max =110kV 和U 1min =113kV ,要求按顺调压二次侧母线的电压变化不超过6.0~6.6kV ,试选择变压器的分接头。
20091038.某网络如图所示,降压变压器为110±2×2.5%/11kV,高压母线i在最大负荷时电压为110kV,在最小负荷时电压为113kV,变压器低压侧按顺调压要求电压变化范围为10kV~11kV,求分接头的位置。
(变压器阻抗参数已归算至高压侧)20080136.110kV降压变电所,归算至高压侧的变压器阻抗为4+j50 ,变比为110/11,变压器高压侧电压在最大负荷时为112kV, 在最小负荷时为115kV,最大、最小负荷功率标于图中,试计算低压侧实际电压运行范围。
(六)节点导纳矩阵20060135.求下图所示等值电路的节点导纳矩阵(图中数值为标幺阻抗)。
20061036.试求下图所示简单等值网络的节点导纳矩阵(各支路参数均为导纳)20070136.试求下列网络的节点导纳矩阵。
(各条支路中的参数为电纳,单位S)20071037.试求下图所示简单网络的节点导纳矩阵。
(各支路参数均为导纳)20081038.作出图示等值网络的节点导纳矩阵(各元件参数为电纳)。
20090136.写出图示等值网络的节点导纳阵(图示各元件参数为导纳)。
20100135.求图示网络等值电路及参数,并写出其导纳阵。
(七)调节功率和频率调整20061038.某汽轮发电机组的额定功率P GN=150MW,额定频率f N=50Hz,调差系数σ(%)=5。
求发电机由额定到空载运行,频率变化量以及发电机的单位调节功率。
20100137.当系统A独立运行时,负荷增加60MW,频率下降0.1Hz;当系统B独立运行时,负荷增加90MW,频率下降0.12Hz。
两系统联合运行时频率为50Hz,联络线上的功率P AB=40MW,此时,若将联络线断开,求A、B两系统的频率各为多少?(八)稳定性20070135.某发电机通过传输线向一无穷大母线输送有功功率为1.0,最大输送有功功率为1.8,这时发生两相短路接地故障,使发电机最大输送功率降为0.4,切除故障后,最大输送功率变为1.3,利用等面积定则计算极限切除角,并画出功角特性曲线,标明加速面积和减速面积。
20071035.一简单系统如图所示,发电机为隐极式无励磁调节器,归算至同一基准值的参数标么值如下:发电机母线至无限大母线的总电抗为0.9,发电机同步电抗x d=1.2,注入无限大系统功率为P0=0.8,cos 0=0.85,求静态稳定功率传输极限以及静态稳定储备系数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