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设计中加油站规划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加油站选址安全规定标准(3篇)

第1篇一、概述加油站作为能源供应的重要设施,其选址安全关系到公共安全、环境保护以及加油站本身的正常运营。
为确保加油站的安全运行,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加油站选址的安全规定标准。
以下将从选址原则、安全距离、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选址原则1. 符合城乡规划:加油站选址应遵循国家及地方城乡规划,符合区域发展需要,不得影响城市规划布局。
2. 便于交通:加油站应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便于车辆进出,降低交通事故风险。
3. 环境保护:加油站选址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4. 防火安全:加油站选址应远离易燃易爆场所,确保防火安全。
5. 社会稳定:加油站选址应避免影响社会稳定,如避免设在宗教场所附近。
二、安全距离1. 加油站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加油站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应符合以下标准:(1)一级站: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50米。
(2)二级站: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25米。
(3)三级站: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18米。
2. 加油站与重要公共建筑物的安全距离: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重要公共建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50米。
3. 加油站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安全距离: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30米。
4. 加油站与甲、乙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甲、乙类液体储罐的安全距离: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甲、乙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甲、乙类液体储罐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25米。
5. 加油站与室外变配电站的安全距离: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室外变配电站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25米。
6. 加油站与铁路、城市道路的安全距离: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铁路、城市道路的防火距离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

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汽车加油站是为汽车提供加油服务的重要设施。
为确保加油站的安全、便捷和高效运营,需要根据相关规范进行设计。
本文将重点介绍汽车加油站设计的规范及注意事项。
一、加油站选址1.安全性:加油站应避免靠近火源、易燃物、居民区和其他重要建筑物等。
2.便捷性:加油站应位于道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方便车辆进出。
3.规模:加油站的规模应根据周边的车流量、目标客户群体和用地面积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
二、加油站布局1.入口与出口:加油站应设有明确的入口和出口通道,确保车辆进出的顺畅性。
2.加油泵岛:加油泵岛应设置清晰的标识,准确显示燃油种类、价格和容量等信息。
3.停车场:加油站应配备足够的停车位,供前来加油的车辆停放。
4.便利设施:加油站应设置洗车、修理、空气和水的供应设施,以满足车主的其他需求。
三、安全设施1.消防设备:加油站应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如消防器材、烟雾报警器、灭火器等,以防止起火或泄漏时的安全事故。
2.地面排水系统:加油站的地面排水系统应设计合理,能够迅速排除雨水或泄漏的燃油。
3.通风系统:加油站内应配备有效的通风设备,确保空气质量,防止有毒气体积聚。
4.防爆设施:加油站应根据规范要求,设有可靠的防爆装置,以防止意外爆炸。
四、环境保护1.污水处理设施:加油站的污水处理设施应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确保污水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2.噪音控制:加油站应采取噪音控制措施,减少加油机和机动车辆引起的噪音。
3.废弃物管理:加油站应建立废弃物分类和集中处理制度,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处理。
五、人员安全1.培训:加油站员工应接受合格的培训,了解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2.警示标识:加油站内应设置相关的警示标识,提醒车主和员工注意安全。
3.防护设施:加油站应配备安全护栏和防护设施,以保护员工和车主的人身安全。
总结:汽车加油站的设计规范涵盖了选址、布局、安全设施、环境保护和人员安全等多个方面。
只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才能确保加油站的安全运营,为车主提供便捷和高效的加油服务。
加油站规划

加油站规划加油站规划随着汽车的普及和道路交通的日益发达,加油站成为了道路的重要设施之一。
为了满足人们的加油需求,合理规划加油站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我将就加油站的规划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首先,对于加油站的选址,应该考虑到交通便利性和周围居民的生活需求。
加油站最好位于主干道或交通枢纽附近,方便来往车辆的使用。
同时,加油站周围应该有住宅区或是商业区,以提供更多的潜在顾客,增加加油站的利润。
其次,在加油站的建筑设计上,应该注重安全和便利性。
加油站应该建立在宽敞平坦的地方,方便来车来往。
同时,必须确保给来车提供足够的停车位,避免拥堵。
加油站建筑物应该简洁大方,易于辨认和识别。
另外,在建筑物的设计中还应考虑到环境友好性,使用可再生能源和减少污染的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再次,在加油站的布局上,应根据加油站的尺寸和功能进行合理划分。
加油站通常由油罐区、加油区、服务区和洗车区组成。
油罐区应该安全可靠,且距离加油站建筑物足够远,以防止发生事故。
加油区和服务区应该合理划分,确保来车的顺利加油和服务。
洗车区应设在合适的位置,便于顾客在加油后洗车。
最后,为了提高加油站的服务质量,可以增加一些附加设施。
例如,为来车提供简单的维修服务,方便顾客的维修需求。
此外,可以考虑设置值班室和便利店,为顾客提供更便利的服务。
还可以提供一些充电设施,以满足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通过增加这些附加设施,可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增加加油站的利润。
综上所述,合理规划加油站对于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满足人们的加油需求至关重要。
通过选址、建筑设计、布局和附加设施的合理安排,可以增加加油站的效益、提高服务质量,并为顾客提供更好的加油体验。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能够更加注重加油站的规划和建设。
加油站设计注意事项

站点选址公道确定安全间隔加油站的安全间隔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内部因素,二是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主要是指加油站的建筑规模,规模越大,安全间隔越大;规模越小,安全间隔越小。
现行的国家标准GB50156—200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将加油站的建筑规模分为三类,由大到小依次为—级、二级和三级。
确定加油站级别的指标有两个,当总容积为≤180m3、≤120m3、≤60m3,或是单罐容积为≤50m3、≤50m3、≤30m3时,则依次确定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为了降低加油站潜伏的油品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性,《规范》规定城市建成区内一般不应建一级加油站,以尽量减少易燃易爆品的储存量。
外部因素,主要是指加油站周边建筑设施的性质及规模。
外部因素的种类繁多,难以逐一列举,主要有重要公共建筑、民用建筑、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企业厂矿、交通道路、电力线路及通讯线路等。
不同种类、不同规模的建筑物及设施,拥有不同的安全间隔要求。
加油站与各种建筑、设施之间的安全间隔,主要从油罐(外壁)、通气管管口(中心线)和加油机(中心线)三个部位起算。
其中,油罐、通气管管口和加油机与地市级以上党政机关办公楼、1500人以上座位的体育馆(影剧院)、500人以上的学校、躲书50万册以上的图书馆、车站等重要公共建筑物之间的安全间隔要求最严,无论加油站级别大小均为50m;而与一般公路的安全间隔要求均低,仅有5~8m。
加油站与民用建筑之间的安全间隔要求,则依据建筑规模确定。
如三级加油站油罐、通气管管口和加油机与总建筑面积为1000m2至5000(不含5000)m2之间的居民楼之间的安全间隔要求,一般为12m;与总建筑面积不足1000m2的居民楼之间的安全间隔要求,一般为10m。
按此标准计算,除个别加油站外,目前城市加油站一般均符合标准要求。
站内布局规范布置相互间距加油站内各种建筑物及设施应该如何布置,即站内各种设施之间的防火安全间隔应该如何确定,《规范》也有具体规定,共达26个项点,目的是防止因站内各种设施之间相互干扰,引发火灾事故。
加油站的规划与设计要点

根据油品特性和流量需求,选择合适的油泵类型,如离心泵、齿轮 泵等。
油泵流量
根据加油站日销量和油品特性,合理配置油泵流量,以满足加油站 日常经营需求。
油泵安装
根据加油站场地条件和工艺流程,合理安装油泵位置,确保油品输送 顺畅且符合安全规范。
加油机选择与配置
1 2
加油机类型
根据市场需求和加油站规模,选择合适的加油机 类型,如传统加油机、智能加油机等。
感谢您的观看
培训方式
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的方式,确保员工能够熟练掌握 相关技能。
人员管理
建立完善的员工管理制度,包括 考勤、考核、奖惩等方面的规定 ,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
安全管理
安全制度
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 应急预案。
安全检查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确保 加油站运营安全。
防止火灾蔓延。
加油站内的电气设备应符合防爆 要求,避免产生电火花引起爆炸
。
加油站内应配备消防器材,如灭 火器、消防水枪等,并定期进行
检查和维护。
环境保护设计
01
加油站应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如使用环保型油料、安 装油气回收系统等。
02
加油站内的污水处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避免对周边环境造
成污染。
储油区
建设油罐区,储存各类油品,确保油品质量 和安全。
便利店区
设置便利店,提供各类商品和服务,满足客 户需求。
休息区
设置休息室或休息区,提供座椅、卫生间等 设施,方便客户休息。
CHAPTER 03
加油站设计
外观设计
外观风格
根据加油站所在地的文化和建筑风格 ,选择合适的外观设计,保持与周围 环境的协调。
加油站建设安全要求

加油站建设安全要求引言加油站是提供汽车加油,进行维修和保养服务的重要场所。
由于其涉及易燃易爆的油品,加油站的建设安全要求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加油站建设中需要遵守的安全要求,以确保加油站的正常运行,并保护人员、环境和财产的安全。
1. 场地选择和规划1.1 场地选择:应选择远离居民区、商业区和人口密集地的区域。
在选择场地时,应考虑交通便利和周边环境的安全性。
1.2 场地规划:应根据当地规定和标准,规划合理的加油站场地布局。
考虑到油罐车的进出、供油车辆的停靠等因素,应确保场地的通行和安全。
2. 设备选购和安装2.1 加油机选购:应选择经过认证的生产商生产的加油机。
加油机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安全和质量标准,并具备防静电、自动泄漏报警等功能。
2.2 安全设备安装:应在加油站中安装必要的安全设备,如泄漏报警装置、消防设备和紧急停车装置等。
这些设备的安装应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测试。
3. 油品储存和管理3.1 油品储罐:油品储存罐应采用双层钢壁或混凝土罐体,并设有防雷、防静电和防爆装置。
储罐的安装位置应远离办公和业务用房,确保储罐的安全。
3.2 油品管道:油品管道应采用耐腐蚀材料制造,并具备泄漏报警和防静电功能。
在管道连接处应采用可拆卸接头,以便维修和更换。
3.3 油品管理:加油站应建立严格的油品管理制度,确保油品的质量和安全。
涉及油品的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了解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4. 安全教育和培训4.1 安全意识教育:加油站员工应经过专业的安全意识教育,了解加油站的安全要求、事故应急处理和消防知识等。
4.2 安全操作培训:员工应接受严格的安全操作培训,了解加油机操作、泄漏处理和火灾应急处理等技能。
4.3 安全巡检和检测:加油站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巡检和设备检测,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5. 紧急应急处置5.1 火灾应急处置:加油站应制定完善的火灾应急预案,包括人员疏散、火灾报警和灭火措施等。
加油站建设的安全事项

加油站建设的安全事项1.选址安全加油站选址应远离住宅区、商业区和其他易燃物品存放区,以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
此外,选址时还需要注意周围交通情况,以确保进出加油站的车辆能够安全行驶。
2.设计规范加油站的设计应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包括国家石油产品储存与运输安全管理规定、市政建设和石油装备专业标准等。
设计中要考虑到各种安全因素,如消防设施、泄漏控制设备、防爆措施等。
3.储存设备安全加油站的储存设备是储存石油产品的关键部分,因此需要特别关注其安全性。
储罐等设备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设计、建造和安装,确保其密封性和耐腐蚀性。
此外,储存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修,以防止可能的泄漏和事故发生。
4.加油设备安全加油站的加油设备是为车辆加油的重要部分,因此需要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加油泵、油枪和计量设备等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工作人员还需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操作规程,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5.防火安全加油站是易燃易爆场所,因此防火安全至关重要。
加油站应严格遵守防火规程,保持加油场地整洁,清除杂草和易燃物。
车辆加油时,驾驶员不得离开车辆,以防止油泵溢油引发火灾。
加油站还应设有灭火器具和消防设施,以应对突发火灾。
6.废弃物处理加油站在运营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弃物,如废油、废水和废气等。
这些废弃物需要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处理,以保护环境和人们的健康。
废弃物处理应符合环保法规和标准,并由专业的废物处理单位进行处理。
7.员工培训加油站的员工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熟悉加油站的操作规程和安全事项。
员工应具备一定的应急处理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应对事故和突发情况。
培训还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的学习,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综上所述,加油站建设的安全事项包括选址安全、设计规范、储存设备安全、加油设备安全、防火安全、废弃物处理和员工培训等。
只有在严格遵守这些安全事项的前提下,才能确保加油站的安全运营,减少事故的发生,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加油站建设安全要领

加油站建设安全要领一、引言加油站作为油品储存和售卖的地方,具有较高的危险性,特别需要重视安全建设工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加油站建设安全的要领。
二、设计阶段的安全要点1. 地理位置选择:加油站应远离居民区、工业区和学校等人员密集区域,尽量选择开阔的地段,并考虑容易疏散和救援的因素。
2. 建筑布局:建筑布局应根据防火要求进行合理规划,设置消防通道和灭火器材存放区,尽量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3. 容积计算:根据监管要求,按照加油站储油罐的容积进行计算,确保储油罐的安全容量。
4. 消防设施:加油站应安装严格按照标准配置的消防设施,包括火灾报警系统、灭火器、消防泵和喷淋系统等。
5. 排水系统:加油站应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确保油品泄漏能及时排除,并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施工阶段的安全要点1. 施工人员培训:施工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2. 安全设施设置: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危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
3. 施工材料选择:选择符合标准的建筑材料,并妥善存放,防止引发火灾和其他安全事故。
4. 安全防护:施工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和工作服等,确保工人的安全。
5. 监督检查:加油站施工过程应有专人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符合安全标准。
四、运营阶段的安全要点1. 周期性检查:加油站应定期对设施和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正常运行并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2. 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工作流程、应急处置方案和事故报告制度等,确保员工掌握正确的安全操作流程。
3. 员工培训:加油站员工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掌握安全操作知识,并且了解应急处置措施。
4. 安全监控系统:安装安全监控系统,对加油站进行全天候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5. 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加油站应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规划设计中加油站规划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时间: 2011-06-071)行业管理文件①国家管理标准按照国家经贸委和建设部联合颁发的《关于完善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的意见》(国经贸贸易[2003]147 号),加油站规划设置的基本标准为:国道、省道每百公里原则上不超过6 对;高速公路原则上每百公里不超过2 对;县乡道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制定指标标准;城区加油站服务半径应控制在不低于0.9 km。
②地方管理标准(以《广东省加油站管理办法(暂行)》为例)高速公路主干线加油站应与沿线服务设施相配套,一般控制在每百公里单向2 个,双向4个;国道和省道按每百公里单向4〜5个,双向8〜10个标准设置,车流量大的公路按双向每百公里12个标准设置;县、乡公路按每百公里双向12〜16个标准设置;在城区内繁华商业中心地段的外围公路(道路),加油站服务半径一般控制在1.5 km 以上。
2)相关技术规范我国涉及加油站规划管理的技术规范主要有《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和《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两项规范涉及城市公共加油站规划管理的内容如下: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城市公共加油站服务半径宜为0.9〜1.2 km,进出口宜设在次干路上,并附设车辆等候加油的停车道,加油站布局应大、中、小相结合,以小型站为主,其用地面积按照昼夜加油站车次确定,附设机械化洗车的加油站,应增加用地面积160〜200 m2。
表1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规定的加油站用地面积表Tab.1 The land use of gas station stated in Urban Road Traffic Planning&Design Criterion昼夜加油车次v 300500〜800800〜1000> 1000用地面积/m21200180025003000②《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加油站的站址选择,应符合城镇规划、环境保护和防火安全的要求,并应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加油站的等级划分为三级,在城市建成区内不应建一级加油站;城市建成区内的加油站宜靠近城市道路,不宜选在干道交叉路口附近;加油站的油罐、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站外建筑、构筑物的防火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略)。
1.2 存在问题1 )针对性不强一方面体现在适用范围上,国家和地方行业管理标准主要针对全国和全省范围,包括人口稀少、道路稀疏的边远地区,这些地区加油需求量较少,加油站的间距可以大一些,但不适合人口密度较大,村镇较密集,加油需求大的城市市域(主要指郊区)。
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提出的加油站服务半径宜为0.9〜1.2 km,仅适合土地开发较成熟的建成区,而对于大部分为农田和山地的城市郊区则不适用。
另一方面体现在道路分类上, 国家和地方行业管理标准均按照公路即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乡公路分类对加油站的布局进行控制,而我国城市道路均按照高速公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进行分类,城市公共加油站的规划布局无法套用国家和地方行业管理标准。
2)管理尺度不一《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笼统地将城市公共加油站的服务半径划定为0.9〜1.2 km,与地方管理标准提出的在城区内繁华商业中心外围公路(道路)加油站半径一般控制在1.5 km 以上的管理尺度不一致,在实际操作中难于选择。
3)可操作性较弱《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规定, 加油站的用地面积以昼夜加油车次数而定, 这值得商酌。
因为加油站昼夜加油车次数与所在地段的加油需求、加油站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等因素有关, 且主要取决于加油站所在地段的加油需求量, 这些都是不确定因素, 难以作为评定加油站用地规模的直接依据,管理者也很难按照规范的要求审批加油站的用地面积。
4)系统性不强《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从消防安全的角度对加油站的选址和内部布局提出了详细要求, 但涉及加油站对环境、交通安全方面的影响要求较少, 就加油站的规划管理而言,现有的规范和管理文件不系统、不全面,并缺乏统一性。
2 对加油站规划技术要求的探讨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 结合广州市近年来加油站规划管理的实践经验, 下面从服务功能、道路旁的布置方式、选址定点、空间布局、内部平面布置以及用地面积规模等方面系统探讨城市公共加油站规划技术要求。
2.1 服务功能加油站是城市道路的重要服务配套设施, 其主要功能是为机动车提供加油服务, 包括汽油、柴油和机油等。
此外,加油站还可为机动车提供充气、加水、润滑和洗车等服务,并可配设便利店。
2.2 道路旁的布置方式加油站在道路两侧应均匀分布, 避免分布过密。
加油站在城市道路两侧的分布类型主要有直对式、斜对式和同侧式3 种情况。
① 直对式加油站直接面对面地分布在道路两边, 此类型一般在等级较高的双向道路上采用, 低等级道路不宜采用(见图1a))。
② 斜对式加油站均匀分布在道路两侧, 间距不宜过小, 一般要求机动车行驶方向右侧的加油站首先被看到,此类型布置较为合理(见图1b))。
③同侧式加油站均匀分布在道路的同一侧, 一般要求间距不宜过小, 单行道可采用此类布置方式,双向行驶道路应尽量避免过多的加油站分布在道路的同一侧(见图1c))。
2.3 等级分类按照《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的规定, 加油站的等级按油罐的容量规模划分为三级(见表2),从消防角度考虑,城市中心区不宜建一级加油站,且加油站宜采用直埋地下卧式油罐。
表2 城市公共加油站等级划分表Tab.2 The rank of urban public gas station级别油罐容量/m3总容量单罐容量一级120 v V w 180 w 50二级60v V w 120 w 50三级V w 60 w 30注:V 为油罐总容积;柴油油罐容积可折半计入油罐总容积。
2.4 选址定点要求首先,加油站所处位置要有一定的加油需求,这样才能使加油站为机动车提供加油服务成为可能,并可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其次,加油站宜设在较为空旷的地方,并确保与周边建筑物有足够的安全距离,避免危害行人以及重要的公共设施和民用设施,并保证加油车辆和相临道路行驶车辆的交通安全;再次,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和噪音污染,避免影响环境景观。
下面从消防安全、环境保护和交通安全三个方面考虑,提出加油站规划选址定点要求。
1 )与人流聚散点和重要设施安全距离要求加油站出入口与学校、医院和住宅生活区等设施的主要出入口距离不宜小于50 m,避免加油车辆给行人带来不便;与桥梁引道口、隧道口、铁路平交道口、军事设施、堤防等重要设施的距离应大于100 m。
在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内不得建设加油站,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即轨道交通地下工程结构边线、高架车站及高架线路工程结构水平投影外侧30 m,以及地面车站及地面线路、车辆段、控制中心、变电站用地范围外侧20 m 范围以内区域。
按照《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的要求,加油站的加油机、油罐与周围建筑物、构筑物、架空通信线、电力线和铁路等设施的安全距离如表3 所示。
表3 城市公共加油站与站外建、构筑物安全距离要求表Tab.3 The safety distance from urban public gas station to outer building加油站等级项目埋地油罐(m) 加油机(m) 通气管口(m)一级二级三级重要公共建筑50 50 50 50 50明火或散发火花的地点30 25 18 18 18民用建筑物保护类别一类保护物25 20 16 16 16二类保护物20 16 12 12 12三类保护物16 12 10 10 10铁路22 22 22 22 22架空通信线国家一、二级1.5 倍杆高1 倍杆高不应跨越加油站一般不应跨越加油站架空电力线路1.5 倍杆高1 倍杆高不应跨越加油站2) 环境保护要求在风景名胜区、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居民住宅小区等区域内不宜设置加油站。
加油站与城市一、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及饮用水源汲水点的水域距离不应小于1000 m,陆域距离不应小于500 m,避免对水资源产生污染。
加油站的选址应考虑其作业及车辆出入对邻近易受噪音影响地方可能造成的噪音影响, 尤其应考虑在夜间所造成的影响;还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其建设不应降低城市景观的个性。
3) 与道路交叉口的距离要求城市道路交叉口是交通流的交汇点,不论是平面交叉口还是立体交叉路口,都是交通流矛盾的集中点,是道路交通的咽喉。
如果加油站设于交叉口附近,加油车辆进出加油站,不但阻滞交通,降低交叉口的道路通行能力,还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因此,加油站应尽量避开交叉口,安排在路段中间:一般要求加油站离路口不小于100 m,如确有必要,应对加油站的出入口进行合理布局,不应影响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服务于高速公路的加油站距交叉口车流交汇点的距离应大于 2 km。
4)出入口的行车视距要求加油站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加油车辆与相邻道路行驶车辆的分流点和汇合点,加油车辆进出加油站对道路行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选址定点时必须保证加油站出入口的行车视距:出入口的行车视距一般不少于100 m,特殊情况不得小于50 m。
加油站宜设在距道路弯道、竖曲线范围的100 m 之外。
2.5 空间布局控制要求加油站的空间布局应均衡、合理、“线面”结合,避免一些地方加油站分布过密而另一些地方加油站分布较少。
加油站分布过密会浪费国土资源,还可能导致不良竞争;在加油站分布较少的地方,车辆加油不方便,会增加加油绕行的机动车流量,使机动车产生的尾气增多,加重城市环境的污染。
城市公共加油站主要服务于城市道路,城市道路一般分为高速公路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另外,我国许多城市的道路等级还包含有高速公路。
根据不同等级道路上加油站的服务特性,加油站的布局宜按以下指标进行控制。
1)高速公路加油站仅服务于高速公路,具有独立性,属于服务区的一部分,宜结合服务区的规划成对设置。
日本高速公路服务区的间距为30〜60 km,欧美为25〜50 km,国内其他城市大体为30〜50 km ,故确定城市加油站间距为30〜50 km。
2)快速路设置的加油站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封闭式快速路(两侧无人行道)配建加油站按高速公路的标准进行控制, 属于快速路简易服务区的一部分, 宜结合服务区的规划成对设置,间距为30〜50 km ;借鉴香港的标准,不封闭式快速路(两侧有人行道)加油站的间距不宜小于5 km。
其他等级道路配建加油站按建成区和非建成区分别从“面” 和“线”两方面进行规划控制:1)建成区城市化水平较高,土地开发成熟,人口密集,路网密度大,加油站的合理服务半径宜为0.9〜1.2 km,由此推算出加油站的适宜分布密度为0.22〜0.39座/km2。